中国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Journal of China Medical University 중국의과대학학보
- 主管单位: 辽宁省教育厅
- 主办单位: 中国医科大学
- 影响因子: 1.42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0258-4646
- 国内刊号: 21-1227/R
- 论文标题 期刊级别 审稿状态
-
慢病毒介导的靶向干扰MEX3A基因膀胱癌稳定细胞株的建立
目的 构建针对MEX3A基因的shRNA慢病毒载体,建立稳定干扰MEX3A基因表达的膀胱癌细胞株.方法 采用实时PCR检测膀胱癌细胞株中MEX3A基因的表达;应用GV115质粒构建重组靶向MEX3A基因的shRNA慢病毒载体,鉴定及测序合格后,与包装载体共转染293T细胞产生慢病毒颗粒,病毒滴度测定后转染膀胱癌细胞,经抗生素筛选建立稳定表达siRNA的细胞株,实时PCR检测敲减效率.结果 MEX3A基因在膀胱癌5637和T24细胞中均有表达,且5637的表达量高于T24;鉴定及测序结果显示成功构建MEX3A-shRNA慢病毒载体,包装后病毒滴度较高,实时PCR结果表明慢病毒转染5637细胞后能稳定抑制MEX3A基因的表达.结论 应用慢病毒介导的RNA干扰技术可成功建立稳定抑制MEX3A基因表达的细胞株.
-
乙肝病毒X蛋白结合蛋白对腺样囊性癌细胞株ACC-2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目的 探讨乙肝病毒X蛋白结合蛋白(HBXIP)对腺样囊性癌细胞株ACC-2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采用siRNA转染法抑制腺样囊性癌细胞株ACC-2中HBXIP的表达;实时PCR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HBXIP基因及蛋白表达水平;MTT法检测HBXIP-siRNA对细胞增殖的影响;transwell法检测HBXIP-siRNA对细胞侵袭的影响;划痕实验检测HBXIP-siRNA对细胞迁移的影响;蛋白印迹方法检测HBXIP-siRNA对PI3K/Akt信号通路中Akt、p-Akt、PI3K、p-PI3K及对S100A4蛋白表达量的影响.结果 HBXIP在ACC-2中高表达,HBXIP-siRNA成功转染细胞株.MTF结果显示,48、72、96 h时实验组中存活的细胞数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划痕实验结果显示,实验组细胞迁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transwell小室实验结果显示,实验组中细胞侵袭个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蛋白印迹结果显示,相对于对照组,实验组细胞中p-Akt、p-PI3K及S100A4的表达量随着HBXIP基因沉默而相对降低.结论 HBXIP可促进腺样囊性癌细胞株ACC-2增殖、迁移和侵袭,其机制可能与促进Akt、PI3K磷酸化及增加S100A4蛋白表达量有关.
-
不可手术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放化疗安全性及疗效分析
目的 回顾性分析不可手术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LA-NSCLC)的放化疗疗效和安全性及影响其预后的因素.方法 收集2010年1月至2015年12月于我科治疗的不可手术LA-NSCLC患者98例.其中单纯放疗组26例、同步放化疗组37例、序贯放化疗组35例,统计其无进展生存期(PFS)及总生存时间(OS).采用Kaplan-Meier绘制生存曲线,并用log-rank/Breslow检验进行组间比较;单因素和COX多因素回归分析PFS和OS的独立预后因素.结果 序贯放化疗组的中位PFS优于单纯放疗组,同步及序贯放化疗的中位OS均优于单纯放疗组(P<0.05).较早的淋巴结分期、双药联合化疗及联合应用放化疗是PFS获益的独立影响因素;较早的淋巴结分期是OS获益的独立影响因素;总体治疗安全性良好,血液学毒性与化疗方案及患者的KPS评分相关(P<0.05).结论 对于LA-NSCLC,较早的淋巴结分期、双药联合化疗及联合应用放化疗治疗是PFS获益的独立影响因素;较早的淋巴结分期是OS获益的独立影响因素.总体治疗安全性良好,但联合化疗和较低的KPS评分会增加血液学毒性.
-
地西他滨抑制A431细胞生物学功能的机制
目的 检测地西他滨对A431细胞生物学功能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机制.方法 将0、5、10和20 μmol/L的地西他滨分别作用于A431细胞,通过MTT法观察地西他滨对细胞增殖的影响,通过Western blotting和实时PCR检测地西他滨作用于A431细胞后细胞增殖相关蛋白Cyclin B1、PCNA和CDC2的改变.通过Hoeehst 33258染色检测0、5和10 μmol/L地西他滨对A431细胞凋亡状态的影响,采用Western blotting和实时PCR检测地西他滨对A431细胞凋亡相关蛋白Bax和Bcl-2的影响.采用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侵袭转移情况,并通过Western blotting和实时PCR检测0、5和10 μmol/L的地西他滨对侵袭转移相关蛋白MMP2的影响.结果 MTF检测发现,5、10和20 μmol/L的地西他滨作用于A431细胞24 h后对细胞增殖的抑制率分别为(43.81±1.53)%、(48.64±4.65)%和(50.69±4.99)%,随着药物的浓度增加,对A431细胞的增殖抑制率显著增加(P<0.05).Hoechst 33258染色发现,地西他滨可以显著促进细胞凋亡,transwell实验也证明地西他滨可以明显抑制A431细胞的转移能力.Western blotting和实时PCR结果显示,地西他滨影响A431细胞中Cyclin B1、CDC2、PCNA、Bax、Bcl-2和MMP2蛋白及mRNA水平,地西他滨处理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地西他滨对外阴鳞状细胞癌的生物学功能有很强的抑制作用,可以作为治疗外阴鳞状细胞癌的化疗药物.
-
电针刺激结合Bobath技术对脑卒中患者下肢运动功能障碍的疗效
目的 探究电针刺激结合Bobath技术对脑卒中患者下肢运动功能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脑卒中患者87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A组、B组、C组,每组29例,A组患者采用Bobath技术培训,B组患者采用电针刺激进行治疗,C组在进行Bobath技术培训基础上结合电针刺激治疗.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FMA)、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MBI)、改良Ashworth分级(MAS)、步行分级评定(FAC)对治疗前后患者下肢的运动情况进行评定.结果 3组患者比较,治疗前FMA、MBI评分各项以及整体评分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组患者的FMA、MBI评分各项以及整体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治疗后C组FMA、MBI评分各项以及整体评分高于A、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比较,治疗前MAS分级、FAC分级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C组与A、B组比较,MAS分级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与A组比较FAC分级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与B组比较FAC分级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电针刺激结合Bobath技术对脑卒中患者下肢运动功能的治疗效果较好,与单纯进行电针刺激或Bobath技术培训相比,能够明显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下肢运动功能、步行能力以及改善肢体痉挛状况.
-
40周岁及以上双胎妊娠产妇的临床结局分析
目的 探讨40周岁及以上双胎妊娠产妇在围产期并发症及妊娠结局上的差异.方法 对国内12家医院2013年1月至12月住院的3 127例双胎妊娠产妇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别比较≥40周岁、35~<40周岁及18~<35周岁产妇围产期并发症及妊娠结局的差异.结果 ≥40周岁组与35~<40周岁组及18~<35周岁组相比产后出血、流产、早期早产、早产活产儿中低出生体质量儿及新生儿轻度窒息发生率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40周岁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生率高于35~<40周岁及18~<35周岁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40周岁及以上双胎妊娠产妇更易发生母体并发症及围产儿不良预后.因此,加强孕期及围产期管理,尽可能延长妊娠孕周,对改善围产儿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
1H磁共振波谱在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放疗疗效评价中的预测价值
目的 探讨1H磁共振波谱(1H-MRS)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脑转移放疗疗效评价中的预测价值.方法 接受立体定向放疗(SRT)联合全脑照射(WBRT)的56例NSCLC脑转移患者在治疗前应用1H-MRS进行检查,测量Cho/Cr的比值,比较治疗前Cho/Cr比值高组与Cho/Cr比值低组间疗效的差异,分析1H-MRS在NSCLC脑转移放疗疗效评价中的预测价值.结果 治疗前Cho/Cr比值中位值为1.989.治疗前Cho/Cr比值高组(>1.989)1、3、5年生存率分别为29.3%(95%CI:11.3%~47.3%)、0%、0%,平均生存时间为9.77个月(95%CI:7.50~12.04个月).Cho/Cr比值低组 <1.989)1、3、5年生存率分别为70.5%(95%CI:53.3%~87.7%)、22.3%(95%CI:6.6%~38.0%)、1.8% (95%CI:0~8.1%),平均生存时间为24.67个月(95%CI:17.69~31.66个月).治疗前Cho/Cr比值高组与Cho/Cr比值低组比较平均生存时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1H-MRS对NSCLC脑转移放疗的疗效评价具有预测价值,治疗前Cho/Cr比值高组预后差.
-
表达人源SOD的毕赤酵母重组子的构建
目的 研究在毕赤酵母重组子中高表达有活性人源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方法.方法 在毕赤酵母构建表达重组人源SOD,对培养时间、培养基中铜离子浓度和甲醇诱导条件进行优化,并初步纯化SOD.结果 获得了5个稳定表达人源SOD的毕赤酵母重组子.色谱层析方法分离纯化重组子培养上清中的SOD.在培养48 h,培养基中铜离子浓度0.5%、甲醇诱导浓度1%时上清中SOD分泌量多,同时活力好.结论 建立毕赤酵母表达可溶性人源SOD的有效方法,实现了在毕赤酵母系统高效表达有活性人源SOD.为发酵生产人源SOD提供了研究基础.
-
人肝细胞癌细胞DNA甲基化谱的检测及分析
目的 检测人肝细胞癌细胞的DNA甲基化谱,明确肝细胞癌细胞中差异甲基化位点和基因的表达分布情况,进一步探讨DNA异常甲基化与肝细胞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 使用DNA甲基化芯片(Infinium Human Methylation 450K BeadChip)检测人肝细胞癌细胞Huh7和人永生化肝细胞L02的甲基化谱,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生物学分析.结果 共检测到差异性甲基化位点102 254个,差异性甲基化基因26 511个,甲基化相关信号通路43个,其中57.3%的高甲基化CpG位点和39.4%的低甲基化CpG位点的甲基化差异程度≥50%,筛选后确定了3 222个显著高甲基化基因和2 204个显著低甲基化基因.结论 在Huh7和L02细胞中存在大量差异性甲基化CpG位点及基因,Huh7细胞中可检测到大量抑癌基因DNA的异常高甲基化,提示DNA异常甲基化与肝细胞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
双特异性磷酸酶6在卵巢浆液性上皮肿瘤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双特异性磷酸酶6 (DUSP6)在卵巢浆液性上皮肿瘤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方法研究DUSP6在-不同卵巢浆液性肿瘤组织标本中的表达情况,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结果 DUSP6在卵巢浆液性癌中的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卵巢良性及交界性浆液性肿瘤(均P<0.001).DUSP6在卵巢浆液性癌中的表达CA125≤900 U/mL组低于CA125>900 U/mL组(P< 0.05);DUSP6在卵巢浆液性癌中的表达腹水≤500 mL组低于腹水>500 mL组(P<0.05).结论 DUSP6表达与卵巢浆液性癌的发生相关,并且可能参与了卵巢浆液性癌的盆腹腔转移过程,可能成为卵巢浆液性癌早期诊断及阻断盆腹腔转移的新的分子标志物.
-
关节置换和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研究
目的 探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和股骨近端髓内钉系统(PFNA)内固定术治疗高龄患者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2月至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58例.比较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及关节功能评分等指标.结果 人工股骨头置换组手术时间少于PFNA组;术后1个月及1年随访关节功能Harris评分优于PFNA组;关节置换组术中出血总量及术后24 h引流量明显多于PFNA组.结论 2种手术方式均可达到满意治疗效果,PFNA内固定术多适用于合并基础疾病多、术中闭合骨折复位易达到满意效果、骨质疏松程度轻、手术创伤耐受性较差等患者.对于内科相关疾病相对较轻、复位及固定困难,严重骨质疏松、手术耐受性较好患者,选择关节置换术更佳.
-
金属蛋白酶7及金属蛋白酶19在胆道闭锁幼鼠动物模型肝脏组织中的表达
目的 检测金属蛋白酶家族中金属蛋白酶7 (MMP-7)和金属蛋白酶19(MMP-19)在幼鼠胆道闭锁动物模型中的表达情况,探讨其在胆道闭锁肝纤维化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选取出生3d的Wistar幼鼠132只作为实验组,采用肝外胆管结扎的方法制作胆道闭锁动物模型,62只幼鼠作为对照组,仅行开腹探查术.于术后3 d、7 d、14 d、21 d、28 d取肝脏组织,应用免疫组化、Western blotting及实时PCR等方法分别检测MMP-7及MMP-19在2组肝脏组织中的分布和表达情况.结果 实验组幼鼠在术后24h即表现出梗阻性黄疸的临床症状;HE染色及Masson染色均发现肝脏组织纤维化逐渐加重;免疫组化、Western blotting、实时PCR等均发现实验组MMP-7的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且逐渐升高;MMP-19-各时间段表达逐渐增强,但均低于对照组.结论 MMP-7和MMP-19在胆道闭锁肝纤维化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
-
榄香烯对神经母细胞瘤增殖的抑制作用
目的 观察榄香烯对神经母细胞瘤增殖的抑制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培养SK-N-SH神经母细胞瘤细胞株.采用MTT法测定榄香烯对SK-N-SH细胞的抑制率,应用实时qPCR和Western blotting法测定榄香烯对SK-N-SH细胞中神经元限制性沉默因子(REST)的调控作用,并进一步用实时qPCR检测SK-N-SH细胞中细胞周期相关基因CCND1和CCNE1的表达.结果 榄香烯对SK-N-SH细胞的增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P=0.001 16),并呈时间和浓度依赖性;榄香烯下调REST mRNA (P=0.000 38)和蛋白表达(P=0.003 39),并且抑制细胞周期相关基因CCND1 mRNA表达(P=0.001 91)和CCNE1 mRNA表达(P=0.000 15).结论 榄香烯对神经母细胞瘤的增殖有抑制作用,并且抑制其REST和细胞周期相关基因CCND1和CCNE1的表达.
-
82例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临床分析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我院住院的82例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年龄(<3岁、3~6岁、>6岁)分组,分析各年龄组临床表现.结果发现,发热、颈部淋巴结肿大及皮疹的发生率各年龄组间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肝脾肿大及肝功能异常3组存在统计学差异(均P< 0.05);退热、扁桃体消退及淋巴结消退时间各年龄组无统计学差异(均P> 0.05).
-
前列腺导管腺癌临床诊治分析3例
回顾分析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3年12月至2015年4月期间收治的3例前列腺导管腺癌(PDA)患者的诊治及随访资料,总结治疗经验.认为应加强对PDA的认识和诊断,必要时完善病理活检,一经确诊即应采取积极治疗方案,做好随访,及时复查.
-
系统化专科护理对幕上脑膜瘤术后早期癫痫发作的影响
研究系统化专科护理对幕上脑膜瘤术后早期癫痫发作的影响.将于我院神经外科接受手术治疗且术后合并早期癫痫的105例幕上脑膜瘤患者分成系统化专科护理组和常规专科护理组,比较2组的临床护理效果是否存在差异.结果发现,系统化专科护理能有效地减少幕上脑膜瘤术后合并早期癫痫的患者住院期间不良事件发生率,改良患者预后及生活质量,明显提高临床护理效果.
-
术后综合护理对颅内动脉瘤栓塞治疗的影响
观察对比颅内动脉瘤经皮穿刺血管内栓塞术后综合护理及单纯常规护理的临床效果.结果显示,综合护理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平均住院时间、术后护理满意率均优于常规护理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综合护理能有效预防颅内动脉瘤栓塞术后严重并发症的发生,改善临床护理效果.
-
补体系统与IgA肾病
IgA肾病被认为是一种免疫介导的炎症性疾病,但其发病及进展机制尚未完全明确.目前认为IgA肾病的可能机制为糖基化缺陷的IgA1增多,与抗聚糖抗体结合为免疫复合物,沉积于肾小球系膜区,进而激活补体途径,导致免疫炎症反应.补体激活的替代途径、凝集素途径、补体成分以及补体调节蛋白在IgA肾病的发病及进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肾组织、尿液、血清中补体成分及其调节因子的检测可望作为IgA肾病病情活动及判断预后的标志物.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等新技术手段的应用有助于深入研究IgA肾病中补体系统的作用及机制,使其成为IgA肾病新的治疗靶点.
年 | 期数 |
2018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7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6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5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4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3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2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1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0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9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8 | 01 02 03 04 05 06 |
2007 | 01 02 03 04 05 06 |
2006 | 01 02 03 04 05 06 |
2005 | 01 02 03 04 05 06 |
2004 | 01 02 03 04 05 06 |
2003 | 01 02 03 04 05 06 |
2002 | 01 02 03 04 05 06 z1 |
2001 | 01 02 03 04 05 06 z1 |
2000 | 01 02 03 04 05 06 |
1999 | 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