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Journal of China Medical University 중국의과대학학보
- 主管单位: 辽宁省教育厅
- 主办单位: 中国医科大学
- 影响因子: 1.42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0258-4646
- 国内刊号: 21-1227/R
- 论文标题 期刊级别 审稿状态
-
326株念珠菌血症病原菌种分布和药敏结果分析
目的 了解念珠菌血症的病原菌和科室分布及药敏结果,为临床念珠菌血症病原学诊断和合理使用抗真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 对我院2014年1月至2017年6月间血培养分离的念珠菌进行菌谱分布及耐药性分析,对相关患者进行临床资料的回顾性分析.结果 从17 391份送检的血培养标本中共分离培养念珠菌326株(1.9%).我院念珠菌血症好发于>65岁的老年患者(39.6%),男性居多(61.35%).念珠菌血症患者主要来自外科重症监护病房(23.93%)和胃肠肿瘤外科(15.03%)等外科手术科室.病原菌主要为近平滑念珠菌(133株,40.80%)、季也蒙念珠菌(120株,36.81%)和白念珠菌(33株,10.12%),少见念珠菌包括克柔、葡萄牙和希木龙念珠菌.所有念珠菌对5-氟胞嘧啶和两性霉素B均敏感,而白念珠菌、光滑念珠菌、热带念珠菌和希木龙念珠菌对唑类药物出现不同程度耐药.结论 念珠菌血症在医院感染中呈增多趋势,且部分菌株出现了对氟康唑、伏立康唑和伊曲康唑耐药的情况,应引起临床医生的足够重视.
-
骨性Ⅱ类错(牙合)双期矫治与单期矫治疗效的对比
目的 比较骨性Ⅱ类错(牙合)双期矫治的治疗效果是否优于单期矫治.方法 收集12例进行双期矫治的骨性Ⅱ类患者(双期组),同时选取主要指标与双期组相近的12例进行单期矫治的骨性Ⅱ类患者(单期组).对比分析2组患者治疗前6项及治疗后44项头影测量指标的差异.结果 2组患者矫治前6项X线头影测量主要指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双期组ANB角[(2.97±0.63)°]、FMA角[(25.90±6.27)°]小于单期组[ANB角,(4.15±0.79)°;FMA角,(34.17±7.29)°],U1-NA角[(24.93±5.19)°]大于单期组[(18.78±4.5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矫治后双期组U1-AP距[(4.70±1.29) mm]小于单期组[(6.53±2.68)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双期矫治后患者骨性远中关系、垂直骨面型、上前牙唇倾度及突度比单期矫治效果更好.
-
子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子宫颈环形电切除术后妊娠结局及分娩方式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子宫颈环形电切除术(LEEP)对子宫颈上皮内瘤变(CIN)患者术后妊娠分娩的影响.方法 随访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妇科门诊因CIN行LEEP治疗且术后成功妊娠的患者,分析其自然流产率、早产率、低出生体质量率以及剖宫产率等.结果 35例患者术后成功妊娠,完成随访并获得妊娠结局30例,人工流产1例(3.3%),胚胎停育3例(10.0%),早产4例(13.3%),足月产22例(73.3%).2例低出生体质量儿,新生儿均健康.已分娩的26例患者中,自然分娩11例(42.3%),剖宫产15例(57.7%).早产率与锥切深度、锥切直径、手术次数及妊娠距手术的间隔时间均不相关(P>0.05).结论 LEEP对术后妊娠分娩影响较小,合理的切除范围不增加不良结局,术后3个月以上可考虑妊娠.LEEP锥切手术史不是剖宫产指征.
-
高龄男性冠状动脉钙化与痴呆、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相关性
目的 分析高龄男性冠状动脉钙化(CAC)与痴呆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HD)患病率、死亡率的关系.方法 收集我院2004年老年科75~85岁男性患者病历资料,存在CAC但未诊断痴呆和CHD的男性患者(386例)作为研究对象,回顾至2016年(12年)或至死亡.根据CAC程度(≤10、>10~100、>100~400、>400)分组,记录颈动脉超声、头MRI、神经心理学测试和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检测结果.分析CAC与痴呆、CHD患病率及死亡率的关系;分析痴呆同累计生存率的关系.结果 CAC同年龄和颈动脉狭窄相关(均P< 0.001);CAC同死亡率、痴呆及CHD患病率显著相关(x 2分别为25.951、1 176.0、1 122.0,均P< 0.001).痴呆患者的累计生存率显著低于其他患者(x 2=50.365,P<0.001;HR=2.49,95% CI:1.89~3.27,P< 0.001).结论 CAC增加了患者痴呆和CHD患病及死亡的风险.与CHD患病率比较,高龄男性患者的痴呆患病率高;痴呆显著增加了患者死亡的风险.
-
血管紧张素Ⅱ2型受体对大鼠子宫内膜异位症血管生成的影响
目的 探讨血管紧张素Ⅱ2型受体(AT2R)对大鼠子宫内膜异位症血管生成的影响.方法 Vernon自体移植法建立大鼠子宫内膜异位症模型,造模成功后,随机分为实验组(AT2R激动剂CGP42112A 5、15、30μg·kg-1·d-1),阳性对照组(AT1R阻滞剂氯沙坦10 mg·kg-1·d-1)和阴性对照组(无菌注射用水),分别给药处理.4周后处死大鼠,比较治疗后异位结节体积差异,免疫组化检测异位结节组织中微血管密度(MVD),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CGP42112A可剂量依赖性的缩小异位结节体积,降低异位结节的MVD (P< 0.01);大鼠血清中VEGF及TNF-α表达水平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AT2R能够明显抑制大鼠子宫内膜异位症血管的生成,为子宫内膜异位症的靶向治疗提供了新的方向.
-
miR-26a在溃疡性结肠炎中的表达及对自噬的影响
目的 探讨miR-26a在溃疡性结肠炎中的表达及其与自噬和凋亡的关系.方法 应用实时PCR检测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和正常对照者组织及血清中miR-26a的表达.应用miR-26a mimics/inhibitor过表达/敲低miR-26a在Caco-2细胞中的表达,应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凋亡情况,应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相关蛋白LC3-Ⅱ/LC3-Ⅰ及p62蛋白的表达.结果 与正常对照者相比,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组织中miR-26a呈高表达;过表达miR-26a后Caco-2细胞凋亡增加,自噬水平降低,敲低miR-26a后Caco-2细胞凋亡减少,自噬增加.结论 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组织中miR-26a高表达,且其高表达促进细胞凋亡并抑制自噬.
-
兔血清对氧磷酶1对敌敌畏中毒大鼠大脑组织的保护作用
目的 探讨兔血清对氧磷酶1 (PON1)对敌敌畏(DDVP)中毒大鼠大脑组织的保护作用.方法 将30只大鼠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予腹腔注射敌敌畏生理盐水1 mL/kg.染毒组予15 mg/kg DDVP腹腔注射.PON1干预组于造模前30 min尾静脉注射PON1 9 600 U/kg,30 min后予15 mg/kg DDVP腹腔注射.传统治疗组予15 mg/kg DDVP腹腔注射后立即予阿托品10 mg/kg+碘解磷定45 mg/kg腹腔注射.联合治疗组于造模前30 min尾静脉注射PON1 9 600 U/kg,30 min后予15 mg/kg DDVP腹腔注射,之后立即予阿托品10 mg/kg+碘解磷定45 mg/kg腹腔注射.各组于造模后8h处死,运用发光法检测血清中胆碱酯酶(ChE)和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运用Western blotting观察超氧化物歧化酶1(Sod1)、PTEN诱导激酶1(Pink1)及过氧化物还原酶6(Prdx6)在大脑皮层和大脑海马区中的表达,运用HE染色方法观察其病理改变.结果 血清ChE和CAT检测值说明各组中毒程度,Sod1、Pink1和Prdx6的表达量证明PON1对大脑皮层和海马区均具有保护作用.HE染色可印证上述结果.结论 兔血清PON1对DDVP中毒大鼠大脑组织具有保护作用.
-
医学生生活满意度与抑郁倾向的关系
目的 探讨医学生抑郁倾向及影响因素,为改善大学生身心健康状态,提高大学生生活质量提供依据.方法 2016年4月至11月采用横断面调查的方法在辽宁省某医科大学5个年级中随机抽取10个班级学生(400名)进行自填式问卷调查,有效回收问卷357份,有效回收率为89.25%,调查对象均知情同意.应用流行病调查使用的抑郁自评量表(CES-D)评价抑郁倾向,生活满意度量表(SLS)评价生活满意度,罗森博格自尊量表(SES)测量自尊水平.结果 医学生的抑郁倾向发生率为35%,生活满意度(r=-0.236,P<0.001)、自尊(r=-0.462,P<0.001)水平均对抑郁倾向有负向预测作用,自尊在医学生生活满意度对抑郁倾向的影响中起到中介作用.结论 医学生抑郁倾向较高,生活满意度和自尊水平均与抑郁倾向的发生密切相关.
-
葛根素对大鼠背根神经节神经病理性疼痛的镇痛作用
目的 探讨葛根素对大鼠背根神经节(DRG)神经病理性疼痛的镇痛作用.方法 选取24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n=8):手术组(SNL组,仅行脊神经结扎手术)、葛根素治疗组[Pue组,行脊神经结扎手术并鞘内注射葛根素(10.μg/mL)]、假手术组(Sham组,不结扎脊神经,其他手术步骤同SNL组).分别在术前和术后1、3、5、7d检测各组大鼠的热缩足潜伏期(TWL)和机械缩足反应阈值(MWT),Western blotting和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连续用药7 d后大鼠DRG炎性细胞因子的表达.结果 与Sham组比较,SNL组、Pue组术后1、3、5、7 dMWT下降(均P<0.05);Pue组术后5、7dMWT和TWL均高于SNL组(P<0.05).与Sham组比较,SNL组DRG中炎性细胞因子IL-1β、IL-6表达均明显升高(P<0.05).而Pue组DRG中IL-1β3、IL-6表达较SNL组均明显下降(均P< 0.05).结论 鞘内注射葛根素可缓解大鼠脊神经结扎所致的神经痛,下调DRG中炎性细胞因子IL-1β、IL-6表达,对神经病理性疼痛具有镇痛作用.
-
颅神经受累的吉兰-巴雷谱系疾病35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吉兰-巴雷谱系疾病中颅神经受累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7年9月期间我科收治的35例颅神经受累的吉兰-巴雷综合征(GBS)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亚组分类,分析各亚组中颅神经受损特点.结果 35例患者中,经典型GBS13例,Miller-Fisher综合征(MFS)9例,多颅神经型8例,急性眼外肌麻痹型2例,MFS与GBS重叠型2例,Bickerstaff脑干脑炎与GBS重叠型1例.经典型GBS以面神经受累常见,MFS以展神经受累常见,多颅神经型GBS以舌咽、迷走神经受累常见.15例患者行神经节苷酯抗体检测,11例(73%) GQ1b抗体阳性.24例接受3个月的随访,仅1例仍有复视,其余患者颅神经症状均消失.结论 吉兰-巴雷谱系疾病亚组间颅神经受损特点不同,眼外肌麻痹的患者多伴GQ1b抗体阳性.免疫治疗后颅神经症状多为可逆,预后良好.
-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6在慢性哮喘小鼠肺组织中的表达形态
目的 探讨组蛋白去乙酰化酶6 (HDAC6)在慢性哮喘小鼠肺组织中的表达形态变化.方法 将BALB/C小鼠分为正常组和哮喘组,每组12只.应用卵蛋白致敏激发方法构建慢性哮喘模型.末次激发试验24h后,收集各组小鼠肺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HDAC6在肺组织中的表达定位,采用Western blotting定量分析肺组织中HDAC6表达水平的变化,采用比色法检测HDAC6酶活性的变化.结果 与正常组相比,哮喘组小鼠肺组织HDAC6的表达水平和酶活性均显著升高(P<0.05);正常组小鼠肺组织结构细胞中HDAC6表达极少,哮喘组肺组织气道上皮细胞、气道血管周围炎症细胞、平滑肌细胞以及肺泡腔炎症细胞中HDAC6呈明显阳性表达.结论 哮喘致病时肺组织中HDAC6的表达定位、表达水平和酶活性均发生不同程度改变.
-
AEG-1和CHD5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 检测AEG-1和CHD5在胃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探讨两者的表达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58例胃癌组织及其癌旁组织中AEG-1和CHD5的表达情况.结果 AEG-1在胃癌组织中高表达(43/58,74.14%),CHD5在癌旁组织中高表达(41/58,70.69%).AEG-1的表达与患者的TNM分期、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和Lauren分型密切相关(P<0.05);CHD5的表达与患者的肿瘤分化程度、TNM分期和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5).AEG-1与CHD5蛋白表达水平呈现显著的负相关(r=-0.595,P<0.001).生存分析显示,AEG-1高表达组5年生存率显著低于低表达组,而CHD5高表达组5年生存率显著高于低表达组.多因素分析显示,TNM分期、肿瘤分化程度、AEG-1与CHD5表达情况是影响胃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AEG-1和CHD5与胃癌的侵袭和转移关系密切,可能为胃癌患者提供新的预测指标和治疗靶点.
-
转化生长因子β信号在内皮细胞中通过上调ULK1蛋白抑制细胞周期
目的 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 (TGF-β)信号通路在血管内皮细胞中上调ULK1蛋白的作用机制,并观察ULK1对血管内皮细胞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 利用TGF-β配体蛋白刺激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和人微血管内皮细胞(HMEC-1),利用免疫印迹分析检验ULK1蛋白的表达;在HMEC-1细胞系构建稳定敲低ULK1蛋白表达的细胞系,利用流式细胞术检测野生型和敲低型细胞对TGF-β3信号的响应和细胞周期的变化.结果 TGF-β信号能够在血管内皮细胞中特异性地上调ULK1蛋白的表达水平,而且是通过促进合成而非抑制降解来实现的;ULK1蛋白在血管内皮细胞中促进细胞周期G1期阻滞,敲低ULK1可导致血管内皮细胞增殖加快.结论 TGF-β信号可在血管内皮细胞中特异性地上调ULK1蛋白的表达水平;ULK1蛋白能抑制血管内皮细胞的细胞周期进展.
-
亚低温通过调控内质网应激激活自噬改善蛛网膜下腔出血大鼠早期脑损伤
目的 检测亚低温干预后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大鼠神经细胞内质网应激及自噬的激活程度,探讨亚低温治疗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 将48只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组)、SAH组、全身亚低温组(H组)和内质网应激抑制剂组(TUDCA组).采用颈内动脉穿刺法建立大鼠SAH模型,H组于颈外动脉穿刺后即刻向大鼠全身喷洒乙醇进行体表降温,将直肠温度维持在30~32℃4 h;TUDCA组于颈动脉穿刺前1h腹腔注射溶于生理盐水(100 mg/mL)的牛磺熊去氧胆酸(TUDCA,内质网应激抑制剂)溶液,剂量4.5 mg/kg.术后24h取脑,HE染色法观察海马区神经细胞形态;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内质网应激相关因子GRP78、CHOP及自噬相关因子Beclin-1、LC3-Ⅱ的表达.结果 与S组相比,SAH组海马区存活神经细胞数量减少(P<0.05),海马区GRP78、CHOP蛋白及Beclin-1、LC3-Ⅱ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与SAH组相比,H组海马区存活神经细胞数量明显减少(P<0.05),GRP78、CHOP及Beclin-1、LC3-Ⅱ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与SAH组相比,TUDCA组海马区存活神经细胞数量明显减少(P<0.05),GRP78、CHOP蛋白及Beclin-1、LC3-Ⅱ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结论 亚低温可通过调控内质网应激激活神经细胞自噬,减轻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早期脑损伤.
-
颌面部孤立性纤维瘤2例报告并文献回顾
孤立性纤维瘤通常累及胸膜和腹膜,累及颌面部者非常罕见.本文报道了2例位于上颌牙龈和翼腭窝的颌面部孤立性纤维瘤病例,并结合文献回顾,从临床表现、组织病理免疫组化和治疗几个方面进行讨论,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
-
上尿路结石微创手术后严重并发症的临床观察和分析
通过观察和分析上尿路结石微创手术后的严重并发症,探讨及时治疗危及生命的严重并发症的措施.分析2007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集应用钬激光行输尿管镜碎石取石术、输尿管软镜碎石术和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等微创手术治疗上尿路结石的病例,对术后出现严重并发症的29例患者进行分析.上尿路结石微创治疗术后出现严重并发症的29例患者中,尿脓毒血症、感染性休克15例,失血性休克6例,液体吸收综合征6例,导管误入静脉系统2例.经过及时积极的救治,1例患者死于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其余28例患者均康复出院.应充分认识上尿路结石微创手术后严重并发症的危害,预防是关键.早期发现、及时规范化处理可以挽救患者生命.
-
1例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早期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检测的动态变化
报告1例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初筛可疑阳性,终确证阳性的HIV早期感染病例.提示HIV初筛实验室对不确定或可疑检测结果不应轻易报告阴性,应及时与临床沟通了解病史,采用不同厂家试剂和不同方法学试剂进行复检.
-
靶向纳米粒超声造影剂的研究进展
近年来,随着分子影像学的迅速发展,超声医学也由传统的影像诊断步入分子水平的诊疗一体化模式.超声造影剂是实现超声诊疗一体化的核心,现阶段对超声造影剂的研究也由微米级微泡发展到纳米粒.靶向纳米粒超声造影剂不仅能显示肿瘤内部情况,同时还能利用纳米粒自身属性携带药物或者基因,用于肿瘤的治疗.本文就靶向纳米粒超声造影剂的新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年 | 期数 |
2018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7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6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5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4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3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2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1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0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9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8 | 01 02 03 04 05 06 |
2007 | 01 02 03 04 05 06 |
2006 | 01 02 03 04 05 06 |
2005 | 01 02 03 04 05 06 |
2004 | 01 02 03 04 05 06 |
2003 | 01 02 03 04 05 06 |
2002 | 01 02 03 04 05 06 z1 |
2001 | 01 02 03 04 05 06 z1 |
2000 | 01 02 03 04 05 06 |
1999 | 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