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医学杂志
National Medical Journal of China 중화의학잡지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 影响因子: 1.47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0376-2491
- 国内刊号: 11-2137/R
- 论文标题 期刊级别 审稿状态
-
甲磺酸伊马替尼治疗51例晚期胃肠道间质瘤患者的疗效分析
目的 评价甲磺酸伊马替尼进行术前辅助治疗及治疗术后复发和/或转移性胃肠间质瘤( GIST)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经病理组织学证实的GIST 51例,其中CD117阳性47例、阴性4例.行术前辅助化疗4例,术后复发或已转移并失去手术机会者47例,给予甲磺酸伊马替尼300~800 mg/d口服.结果 51例患者中,1例失访,50例可评价客观疗效.完全缓解(CR)3例(6.0%),部分缓解(PR)34例(68.0 %),病情稳定(SD)者5例(10.0%),疾病进展(PD)者8例(16.0%),患者获益(CR+PR+SD)率84%,获益者中位无进展生存期(TTP)16个月.随访1年以上者32例,1年和2年生存率分别为95.3%、89%. 50例可评价不良反应,其中轻度水肿36例(72.0%),Ⅰ~Ⅱ度白细胞减少23例(46%),Ⅰ~Ⅱ度乏力14例(28 %),轻度腹痛7例(14 .0%),Ⅰ~Ⅱ度恶心呕吐9例(18 .0%),轻度皮疹9例(18.0%),肿瘤出血2例(4.0%).结论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甲磺酸伊马替尼治疗GIST疗效肯定,不良反应较轻,且毒性能够耐受.
-
苯并芘对γ谷氨酰半胱氨酸合成酶调控作用的初步研究
目的 分析苯并芘(B(a)P)对γ-谷氨酰半胱氨酸合成酶(γ-GCS)催化亚单位(GCLC)基因的调控作用.方法 用超级凝胶滞留实验(Supershift)确认苯并芘(B(a)P)刺激能诱导芳香烃受体核转位因子(ARNT)或其复合物与大鼠GCLC上游调控序列中的E-box元件结合.在不同浓度苯并芘刺激下,在体外通过萤火虫荧光素酶报道系统比较大鼠GCLC 5'端全长调控序列及缺失E-box位点的5'端全长调控序列的功能变化,初步确定苯并芘的调控作用.结果 B(a)P刺激能够使ARNT或复合物结合E-box元件.用不同浓度的B(a)P于不同的时间点检测,CCL-149细胞荧光素酶活性改变不大(P>0.05).结论 B(a)P刺激能使ARNT与γ-GCS基因上的E-box结合,但这种结合似乎对γ-GCS基因上游调控序列基因的功能影响不大.
关键词: 谷氨酰-半胱氨酸连接酶 苯并芘 -
神经干细胞增殖能力的组织差异性研究
目的 从胚胎大鼠海马和上丘脑区中分离、培养神经干细胞,并进行体外增殖能力的比较.方法 采用机械分离,无血清传代培养法从胚鼠海马和上丘脑获得神经干细胞.动态观察细胞生长情况,测定其体外生长曲线.使用免疫荧光法对两种来源的细胞克隆进行鉴定,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三维形态观察.使用扫描电镜观察神经干细胞克隆球的表面形态特征.将神经干细胞与Brdu共孵育,观察体外增殖情况.结果 海马源胚胎神经干细胞的体外生长情况与上丘源干细胞基本相同,但前者的增殖速度相对较慢.两种来源的干细胞克隆球具有相似的超微结构.在相差显微镜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两种来源的神经干细胞形态相似.与Brdu共孵育后,上丘源神经干细胞的阳性率高于海马源干细胞.从细胞生长曲线上可见两种来源的干细胞呈现了相同的增殖趋势,但生长曲线并不相同.从培养第8 d起,上丘源胚胎神经细胞的活细胞记数就高于海马源干细胞.结论 使用机械分离、无血清培养的方法可以获得胚胎海马源与上丘源神经干细胞,两者具有相似的形态结构,但上丘来源的神经干细胞增殖速度高于海马来源的神经干细胞.
-
不同的通气方式对大鼠肺和肺内毒素受体CD14表达的影响
目的 观察不同的通气方式对大鼠肺及对内毒素受体CD14的影响.方法 将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12只):自主呼吸组(R组),不给予机械通气;机械通气组(M组),潮气量(Vt)=12 ml/kg,呼气末正压(PEEP)=8 mm Hg;保护性机械通气组(P组),Vt=6 ml/kg, PEEP=0 mm Hg;大潮气量机械通气组(N组),Vt=40 ml/kg, PEEP=0 mm Hg.每组中6只大鼠实验开始2 h后注射50 mg/kg伊万斯蓝(EB).分别于机械通气前(基础值)及机械通气1、2、3 h行动脉血气分析,实验3 h结束,放血处死大鼠.测定大鼠肺病理形态学积分、肺组织湿/干重比(W/D)、支气管灌洗液(BALF)炎性细胞数、血管壁通透性.酶联免疫分析法(ELISA)测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巨噬细胞炎性蛋白2(MIP-2)浓度.RT-PCR测肺组织内毒素受体CD14的表达,免疫组化法测BALF单核细胞的CD14表达.结果 肺病理形态学积分:R组和P组无变化,M组有轻度升高,N组明显高于M组(分别为6.0±1.6、0.7±0.8,t=8,P=0.000).肺W/D:与R组比较,P组和M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N组高于R组(分别为5.73±0.39、4.91±0.24,t=4.38,P=0.000).EB:与R组比较,P组和M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N组明显高于R组(分别为84.50±3.01、32.33±1.75,t=36.63,P=0.000).BALF中WBC:与R组比较,P组无显著变化;M组高于R组(分别为0.83±0.12、0.59±0.62,t=4.272,P=0.02),N组明显高于R组(分别为5.68±0.45、0.59±0.62,t=26.68,P=0.000).TNF-α在4组都没有测到.MIP-2:P组 (35.4±5.3)与R组(31.5±2.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组(44.7±6.9)升高(t=4.382,P=0.04),N组(167.7±11.8)明显升高(t=27.779,P=0.000).BALF中单核细胞的CD14蛋白表达和肺组织CD14基因表达:R组和P组二者表达基本一致,M组蛋白表达与R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基因表达升高;N组二者表达都显著升高(P=0.000).结论 常规机械通气导致大鼠肺部发生轻度损伤,并可使肺部CD14基因表达上调,但是肺部CD14蛋白表达无改变;大潮气量机械通气导致大鼠的肺部损伤,使肺部CD14表达明显上调.保护性机械通气可使大鼠肺部避免上述改变的发生.
-
趋化因子及其受体表达与系统性红斑狼疮临床特征相关性研究
目的 研究趋化因子及受体变化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临床特征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ELISA法检测37例初发SLE患者和20例正常对照的巨噬细胞炎症蛋白(MIP)-1α、巨噬细胞炎症蛋白(MIP)-1β、激活正常T细胞表达和分泌因子(RANTES)的血清水平,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其中18例初发SLE患者及10例正常对照外周血CD4+T细胞表面趋化因子受体CCR1、CCR3、CCR5的表达情况,分析它们的变化与不同临床特征的相关性.结果 SLE伴发热患者血清MIP-1α浓度为(52±27)ng/L,体温正常的SLE患者为(28±19)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SLE伴关节炎患者血清MIP-1β浓度为(221±158)ng/L,不伴关节炎患者为(95±83)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清RANTES浓度在血小板减少的SLE患者中为(130±122)ng/L,血小板正常患者为(212±114)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抗RNP抗体阳性的SLE患者外周血CD4+T细胞中CD4+CCR3+细胞亚群百分率为(14.8±3.0)%,抗RNP抗体阴性患者为(11.3±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不同的趋化因子及受体表达异常可能与系统性红斑狼疮系统不同临床特征有关.
-
脑出血患者血肿周围神经元凋亡及相关调控基因的观察
目的 观察脑出血(ICH)迟发性神经元死亡现象,了解人脑出血后血肿周围神经元凋亡及相关调节机制.方法 对29例高血压脑出血血肿周围脑组织病理标本和6例非正常死亡3 h内获取的脑组织标本,采用脱氧核糖核苷酸末端转移酶介导的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神经细胞凋亡率及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Bcl-2、Bax、P53、半胱氨酸蛋白水解酶(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脑出血组与对照组细胞凋亡率分别为:4.10±0.28与0.57±0.43, Bcl-2分别为2.68±0.52与1.54±0.56,Bax分别为3.49±0.18与0.96±0.27,P53分别为4.12±0.63与0.96±0.71,caspase-3分别为3.50±0.25与0.74±0.73,前者明显高于后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Bcl-2、P53蛋白表达与细胞凋亡率呈负相关;Bax、caspase-3蛋白表达及Bax/Bcl-2与细胞凋亡率呈正相关.结论 细胞凋亡机制参与了脑出血继发性损伤,是迟发性神经元死亡的主要原因,部分基因参与了神经元凋亡的调控,Bax、caspase-3促进凋亡,Bcl-2、P53抑制凋亡.
-
胃蛋白酶原C基因插入-缺失多态与胃癌患者及其癌前疾病易感性的关系
目的 从胃癌发生发展的角度探讨胃蛋白酶原C(PGC)基因插入-缺失多态与胃癌及其癌前疾病易感性的关系,并初步探讨PGC基因多态与H.pylori感染的交互作用对胃癌发生发展的影响.方法 利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及琼脂糖电泳分析方法,检测141例胃癌患者和564例非胃癌者PGC基因的基因型;比较不同基因型与胃癌和胃癌前疾病的关系.利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H.pylori-IgG滴度,并以效应修饰模型分析PGC-H.pylori感染之间的交互作用.结果 PGC等位基因1纯合型与非纯合型携带者比较,纯合型携带者罹患萎缩性胃炎的风险增加到3.103倍(95% CI,1.440~6.686),罹患胃癌的风险增加到2.962倍(95% CI, 1.370~6.404),发生肠上皮化生的风险增加到1.659倍(95% CI, 0.998~2.757).携带等位基因1纯合型并H.pylori-IgG阳性的个体,罹患萎缩性胃炎和胃癌的风险显著增高(似然比检验,P=0.023和P=0.005).结论 PGC基因多态与萎缩性胃炎、胃癌的遗传易感性有关.PGC基因多态与H.pylori感染在胃癌及其癌前疾病的发病过程中存在交互作用.
-
Ⅱ型胶原变构肽对胶原性关节炎软骨破坏的影响
目的 研究连续替换Ⅱ型胶原(CⅡ)268-270位T细胞受体(TCR)结合氨基酸的CⅡ变构肽sub268-270对胶原性关节炎(CIA)关节软骨损伤的抑制作用.方法 使用牛CⅡ在Lewis大鼠诱发CIA.将CIA大鼠分为30 μg组、5 μg组、1 μg组和空白对照组,每组8只,每次分别接受CⅡ变构肽sub268-270 30 μg、5 μg、1 μg及磷酸盐缓冲液静脉注射,每周2次.从关节炎症积分、病理学滑膜炎症积分、血管翳评分、关节软骨损伤评分和骨破坏积分评价变构肽疗效,用血清软骨寡聚基质蛋白(COMP)水平和关节组织切片中软骨番红花红含量来评价变构肽对关节软骨损伤的抑制作用.结果 30 μg CⅡ变构肽组关节炎症积分为5.6±2.63,显著低于5 μg组为(9.67±5.61)、1 μg组为(10.02±5.06)及空白对照组为(11.8±5.34)(P《0.01).与5 μg变构肽、1 μg变构肽和PBS相比,30 μg变构肽可以显著降低CIA大鼠滑膜炎积分(P《0.01)、血管翳积分(P《0.01)、软骨损伤积分(P《0.01)和骨破坏积分(P《0.01).30 μg变构肽组血清COMP水平(μg/ml)为2.21±0.76,5 μg变构肽组为5.63±1.73,1 μg变构肽组为6.04±1.76,空白对照组为7.00±1. 46,30 μg治疗组与空白对照组比P《0.01.关节组织切片中软骨蛋白聚糖含量(A值)30 μg组为2.35±0.76,5 μg组为1.57±0.63,1 μg组为1.37±0.53,空白对照组为1.00±0.41,30 μg组与空白对照组比P《0.01.结论 30 μg CⅡ变构肽sub268-270可以有效缓解CIA,显著抑制CIA中的关节软骨破坏.
-
开展微创骨科技术之我见
微创骨科并不是一门独立的新学科或新的分支学科,而是一种比传统骨科标准手术具有更小手术切口,更佳的内环境稳定,更轻的全身或局部反应,更快的骨组织愈合,更短的功能恢复时间和更好的心理效应的手术技术.手术是外科治疗的主要方式,各种手术的方式和技术,无不凝结着外科医师们的心血.从人类的愿望和科学技术发展规律看,手术医师终放弃各种对患者造成创伤的治疗方式,合理应用微创技术以小的创伤达到佳的疗效是手术医师的努力目标.要开展微创骨科技术,应维护患者达到小的组织损伤,轻的心身痛苦,快的功能恢复,少的治疗并发症,廉的经济费用.并要求医生冲破传统观念束缚,勇于求新,积极探索和自我奉献的精神.同时要得到社会赞许,颂扬医疗职业道德,树立良好社会风气,建立良好医患关系,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1].
-
经皮椎体成形术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灾难性并发症——骨水泥渗漏及其预防
近10余年来,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 PVP)及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 PKP)在国内外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因其手术创伤小,安全性高,缓解疼痛效果良好,已逐渐成为治疗胸腰椎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椎体转移瘤和骨髓瘤等疼痛性椎体疾病的重要方法之一[1].
-
伽玛刀治疗脑动静脉畸形长期疗效分析
我院自1995年8月1日开始利用Leksell伽玛刀(γ-刀)治疗颅内各种疾病,至今已10年余,其中脑动静脉畸形394例,现对2002年12月31日前接受γ-刀治疗的脑动静脉畸形(cAVM)并且随访资料完全的341例进行统计分析,进一步探讨γ-刀治疗cAVM的疗效及其影响因素.
-
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关联性负变变异性质研究
关联性负变(contingent negative variation, CNV)是在特定的刺激条件下记录到的经典性认知电位.以往CNV的分析方法较繁琐,测定负波下积分面积等.本研究中则采用改进后的CNV分析法--早成分M1和晚成分M2技术[1],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CNV进行了检测.
-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增殖诱导配体水平变化及意义
增殖诱导配体(APRIL)与B淋巴细胞刺激因子(BAFF)同属肿瘤坏死因子超家族,共享两个受体.BAFF能促进B细胞分化、增殖和未成熟淋巴细胞的生存,诱导或加重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病情[1,2].APRIL在SLE中作用却不清楚,研究结果甚至互相矛盾[3,4].本研究通过检测SLE患者血清APRIL水平,并同时检测与疾病活动有关的自身抗体如抗dsDNA抗体、抗核小体抗体(AnuA)和抗C1q抗体,探讨其在SLE疾病活动和系统损害中的作用和意义.
-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评价工具研究
自2003年的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事件以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已成为我国社会备受关注的一个话题.SARS、苏丹红添加剂事件、安徽流脑恐慌、四川猪链球菌感染和禽流感等事件的接踵而至,促使我国政府高度重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工作.然而,我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治尚处于一个初步阶段,对于如何构建科学的、符合我国国情的突发公共卫生应对系统并不是十分清楚.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评价工具对于引导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体系建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目前国内尚无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评价工具的情况下,我们针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评价工具研制提出建议.
-
胸腔镜辅助小切口胸椎结核前路重建手术的临床研究
目的 评价应用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技术进行胸椎结核前路重建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应用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技术进行脊柱前路重建的60例胸椎结核病例.其中男性38例,女性22例.年龄19~68岁,平均47.4岁.病变累及T4-T12椎体.50例有明显椎旁脓肿,17例合并胸膜炎,硬膜囊受压42例.术前拟融合节段后凸角度平均29.2°(18°~42°).术前神经系统功能Frankel分级:A级1例;B级4例;C级6;D级19例;E级30例.结果 60例手术顺利完成.均采用钉棒内固定.其中自体髂骨植骨32例,钛网28例.平均手术时间230 min(180~320),平均出血量570(350~1200)ml,平均胸腔置管引流时间3.6 d(3~5 d).临床疗效优良率91.7% .术后融合节段后凸角度平均18.5°(16°~33°),矫正率36.6%.术后并发症18例,发生率30%.经术后2~6年,平均3.4年随访,无内固定松动和断裂,矫正度无明显丢失,均获得良好植骨融合.30例末次随访术后神经功能获1~3级改善.结论 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技术为胸椎结核前路重建提供了一种较为简易、安全、有效、实用的脊柱微创手术方法.
-
后路腰椎间盘显微内窥镜手术创伤反应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后路显微内窥镜椎间盘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围手术期手术局部及全身创伤程度的微创性.方法 分别记录行显微内窥镜髓核摘除术(微创组)及开放椎板间开窗髓核摘除术(开放组)各22例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等.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24、48 h血清白细胞介素-6 (IL-6)、C-反应蛋白(CRP)浓度以及肌酸激酶(CK)活性水平变化.应用目测类比评分法评估患者术后切口疼痛程度并分别于术前及术后6个月应用汉化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量表评估患者症状严重程度及近期临床疗效.结果 与开放组比较,微创组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术后切口疼痛轻,术后住院时间短,但近期疗效相近.两组血清各指标术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24 h血清IL-6为(31.6±9.9)~(39.2±11.1)ng/L(P《0.05),CK为(167.9±51.9)~(401.6±108.9)U/L(P《0.01),较术前均明显升高并达高值,于术后48 h浓度下降,其中开放组明显高于微创组.血清CRP浓度在微创组术后24 h达高,而开放组于术后48 h浓度达高(10.8±5.3)~(30.0±14.9)mg/L(P《0.01),术后24、48 h微创组CRP浓度均明显低于开放组.结论 与开放手术相比,后路显微内窥镜下髓核摘除术术后近期疗效相近,但手术局部肌肉组织损伤轻,患者全身手术创伤反应程度明显低于开放手术,具有微创性.
-
经皮前路螺钉内固定治疗齿状突骨折的疗效与并发症分析
目的 探讨经皮前路螺钉内固定手术治疗齿状突骨折的疗效与并发症.方法 回顾28例经皮齿状突螺钉内固定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21例,女7例,Anderson Ⅱ型12例,Ⅲ型16例,其中浅Ⅲ型10例.所有患者均以1枚螺钉内固定.通过总结放射学和临床随访结果,分析其临床治疗效果和手术并发症.结果 本组病例经26~62个月随访,28例患者中25例获得骨性愈合,2例不愈合,1例改行后路融合手术,Anderson Ⅲ型骨折愈合率93.8%,Anderson Ⅱ型骨折愈合率83.3%,总愈合率89.3%.大部分患者恢复正常的颈椎活动度.并发症包括1例暂时性喉上神经麻痹,5例钉尾留置于颈3椎体上缘,1例螺钉穿透齿突尖部,1例螺纹未完全通过骨折端,未出现严重穿刺并发症如食管、颈动静脉损伤.结论 经皮齿状突螺钉内固定手术是一项新的微创术式,其治愈率与开放前路手术相近,而并发症较少,并具有操作简便、术中出血少、周围组织破坏轻、术后恢复快等优点,值得推广.
-
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非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
目的 回顾分析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非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评价其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17例非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患者接受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其中男性14人,女性3人,年龄19~51岁,平均35.2岁.受伤原因:高处坠落10例,交通事4例,建筑压砸3例.本组患者均为单椎体压缩骨折,骨折节段为:T9 1例,T11 2例,T12 7例,L1 5例,L2 1例,L3 1例.本组患者均主诉腰背部剧烈疼痛,无下肢感觉运动异常,并通过X光平片以及CT确定诊断.所有患者均在局麻下,采用Kyphon-X球囊扩张器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使用高钡骨水泥灌注强化.手术前后以及随访时均对比评价VAS疼痛记分、Oswestry功能记分、伤椎椎体高度以及后凸角度的变化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所有患者顺利完成手术,除2例发生椎体旁骨水泥渗漏强外无严重并发症发生.平均手术时间55(40~65) min.患者术后2 d起床活动,7 d出院,佩戴支具保护2周.所有患者随访半年以上,平均13(6~24)个月.平均VAS疼痛记分由术前的8.7到术后1周的3.2、术后1个月2.7和末次随访的2.1(P《0.05).平均ODI功能评分由术前的72.3到术后1周的48.6、术后1个月28.9和末次随访的22.4(P《0.05).平均椎体前缘高度(mm)由术前的14.3到术后1周的24.7、术后1个月22.9和末次随访的21.4(P《0.05).平均后凸角度由术前的31.1°到术后1周的9.6°、术后1个月10.9°和末次随访的12.7°(P《0.05).本组患者均在术后2个月内恢复原工作或正常生活.结论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非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具有手术创伤小,疼痛缓解好,椎体高度恢复好以及术后恢复快的优点,临床效果显著,安全性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