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医学杂志
National Medical Journal of China 중화의학잡지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 影响因子: 1.47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0376-2491
- 国内刊号: 11-2137/R
- 论文标题 期刊级别 审稿状态
-
生殖道B群链球菌感染与胎膜早破的关系
目的 探讨围产期女性B群链球菌(GBS)感染与胎膜早破(PROM)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4年10至12月在南京市江宁医院产科门诊及住院分娩的孕妇587例,其中189例为胎膜早破孕妇(观察组),398例为无胎膜早破的正常妊娠分娩孕妇(对照组).采集直肠拭子和阴道分泌物拭子标本,接种B群链球菌显色平板,用于分离鉴定围产期女性携带的GBS.结果 587例孕妇GBS阳性者58例(阳性率9.9%),其中189例PROM孕妇中阳性37例(阳性率19.6%),398例正常分娩孕妇阳性21例(阳性率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p<0.01).结论 GBS感染可能是PROM发生的高危因素,因此应对产前GBS阳性者做好心理疏导、健康教育及抗生素预防治疗.
-
慢性右侧感音神经性耳聋患者脑功能重组静息态fMRI观察
目的 利用复杂网络分析法探讨慢性右侧重度感音神经性耳聋(SNHL)患者静息态下全脑功能网络节点参数改变情况及可能存在的功能重组.方法 选取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经广告招募及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就诊的慢性右侧重度SNHL患者19例,性别、年龄匹配的健康受试者31名.在静息状态下采集各自的血氧水平依赖功能磁共振成像(BOLD-fMRI)数据,再构建90×90矩阵的全脑功能网络,计算网络节点相关参数:节点度(Nd)、节点介数(Nbi)、节点全局效率(NEglobal)和局部效率(NElocal).通过双样本t检验及FDR校正观察两组间节点参数的差异情况.后,将耳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节点参数分别与耳聋持续时间、严重程度进行偏相关分析.结果 在稀疏度范围为0.11~0.15时,大多数阈值下耳聋组左侧缘上回及右侧梭状回Nbi均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FDR校正),而其余参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Nbi与耳聋时间及严重程度无相关性(P>0.05).结论 长期右侧听力剥夺后,患者的听觉与语言、视觉等相关脑区可能发生了“交叉性”功能重塑.
-
地屈孕酮、琪宁及安琪坦黄体支持方案对宫腔内人工授精妊娠结局的影响
目的 探讨地屈孕酮、琪宁及安琪坦黄体支持方案对宫腔内人工授精(IUI)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1月至2015年6月于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生殖中心接受IUI的患者,共1 779例.根据其使用的黄体支持方案将其分为3组:A组:使用地屈孕酮(917例);B组:使用琪宁(601例);C组:使用安琪坦(261例).比较并分析3种黄体支持方案患者妊娠结局,包括临床妊娠率、生化妊娠率、早期流产率、异位妊娠率等.结果 3组患者年龄构成比、平均IUI次数、自然周期率、促排卵周期率、失访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妊娠结局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亚组分析发现,自然周期患者妊娠结局和促排卵周期患者妊娠结局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地屈孕酮、琪宁、安琪坦这3种黄体支持方案在宫腔内人工授精患者中取得的临床效果相似,临床工作中应个体化用药.
-
妇科恶性肿瘤脑转移23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妇科肿瘤脑转移的临床病理特点及治疗.方法 对2008年2月至2012年10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和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诊断和治疗的23例妇科脑转移的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 23例中宫颈癌5例(21.7%),中位年龄47岁;子宫内膜癌8例(34.8%),中位年龄50岁;卵巢癌10例(43.5%),中位年龄52岁.上述3种肿瘤分别占同期诊断病例的1.81%(5/276)、2.10%(8/380)和2.67%(10/374).其中91.3%(21/23)为异时性脑转移.脑转移数目以单发多见(占52.2%).78.2%的脑转移位于幕上.脑转移时91.3%的患者伴有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其中90.4%表现为头痛.在13例伴有颅外转移的患者中,肺转移9例.递归分区分析(RPA)分级为Ⅰ、Ⅱ和Ⅲ患者的中位脑转移后生存(PBMS)分别为54、9及1个月(P<0.01).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未发现脑转移后手术、放疗及化疗可以改善患者的PBMS.但对于合并颅外转移的患者,化疗可以明显延长患者的PBMS(P<0.05).结论 宫颈癌、子宫内膜癌和卵巢癌脑转移发生率逐步增高.RPA分级是评估妇科脑转移患者预后的重要指标.化疗可以改善伴有颅外转移的脑转移患者的预后.
-
125I粒子条联合门静脉支架及TACE序贯索拉非尼治疗肝癌合并门静脉主干癌栓
目的 比较125I粒子条联合门静脉支架及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序贯或未序贯索拉非尼治疗肝癌合并门静脉主干癌栓的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2010年1月至2015年8月于江苏省盐城市第三人民医院接受TACE治疗的53例原发性肝癌合并门静脉主干癌栓的临床资料,其中男45例、女8例,平均年龄50.55岁,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其中38例(A组)在门静脉主干内植入支架及125I后仅行TACE治疗,余15例(B组)在门静脉主干内植入支架及125I后行TACE治疗基础上联合索拉非尼.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累积生存期、无进展生存期及相关不良事件进行分析.结果 门脉内植入支架125I粒子条介入技术成功率100%,无严重手术并发症及相关不良事件的发生.A组和B组患者的中位生存期分别为12.1及14.8个月(P =0.037);A组和B组患者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分别为2.8及4.0个月(P =0.002).结论 门静脉支架及TACE联合125I粒子条序贯服用索拉非尼能显著延长原发性肝癌伴门静脉主干癌栓患者的生存期.
-
2型糖尿病患者规范化治疗后肢端血液微循环反应性观察
目的 应用高频超声结合温浴试验评价规范化治疗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下肢末端血液微循环反应性的影响.方法 选择从2014年6月至2015年5月于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新诊断T2DM患者66例,分为A组(无血管并发症)36例和B组(有血管并发症)30例,应用超声检测右足第1足趾腓侧趾底动脉收缩期峰值流速(PSV)、舒张期流速(EDV)及阻力指数(RI),然后将右足全部浸入40℃的温水中5 min后重复以上操作,计算温浴前后各参数变化率.给予规范化治疗3个月后重复以上超声检查,并计算治疗前后各参数变化率的增长率,对以上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组间比较:B组规范化治疗前后各参数变化率及变化率的增长率均低于A组,治疗前后PSV、EDV、RI变化率(0.108 ±0.077比0.184 ±0.091,P=0.037;0.184±0.101比0.380±0.167,P=0.002;0.007 ±0.004比0.015 ±0.008,P =0.028 7);(0.155±0.111比0.421 ±0.138,0.287 ±0.108比0.794±0.286,0.012 ±0.008比0.039 ±0.014,P=0.000);治疗后PSV、EDV、RI变化率的增长率(0.414 ±0.303比2.192±2.673,P=0.048;0.660±0.406比1.422±1.075,P =0.042;0.633 ±0.830比2.191±2.269,P=0.048);组内比较:规范化治疗后B组及A组各参数变化率均高于治疗前,均P<0.05.结论 可通过温浴前后血流参数的变化情况来评价肢体末端血液微循环的反应性,在规范化治疗的效果评价上应该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
SIRT1基因缺陷对肥胖小鼠棕色脂肪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沉默信息调节因子2相关酶1(SIRT1)基因缺陷对高脂饮食诱导的肥胖小鼠棕色脂肪功能的影响.方法 雄性12周龄SIRT1基因敲除杂合子小鼠和同窝的野生型对照小鼠(每组6只),分别给予高脂饮食饲养16周以构建肥胖模型.能量代谢笼测定氧耗量和产热量,冷刺激试验评估适应性产热功能.干预结束后留取棕色脂肪组织,HE染色观察形态学改变,免疫组化染色和Western印迹法检测解偶联蛋白1(UCP1)的表达水平,实时定量PCR检测线粒体DNA相对含量.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SIRT1基因敲除杂合子小鼠的氧耗量和产热量均明显降低[(2 681 ±297)比(3 017 ±313) ml·kg-1·h-1、(19.05 ±2.40)比(21.15 ±2.49) kcal·kg-1·h-1,均P<0.05],冷刺激时维持体温的能力受损.HE染色显示SIRT1杂合子小鼠棕色脂肪组织内的脂滴空泡较对照组更大,免疫组化染色及Western印迹检测结果表明其UCP1的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实时定量PCR结果显示,SIRT1杂合子小鼠棕色脂肪组织的线粒体DNA相对含量明显减少(0.38±0.10比1.00±0.40,P<0.05).结论 SIRT1基因缺陷加剧高脂饮食诱导的肥胖小鼠的棕色脂肪功能障碍,即加重棕色脂肪白色化.
-
下唇海绵状血管瘤继发鳞状细胞癌一例
患者女,67岁,主因“下唇血管瘤67年,血管瘤局部反复溃烂1年余,后表现为无痛性溃疡,面积逐步增大并伴发颈部多发淋巴结肿大”于2015年5月来解放军总医院口腔颌面外科就诊.患者出生时即发现下唇部血管瘤,微隆起,颜色较暗,一直未行任何治疗,肿物缓慢增大,下唇逐渐外翻,低头时下唇血管瘤发胀变大.
关键词: -
二尖瓣反流:预测心脏再同步治疗效果的新指标
心脏再同步治疗(CRT)在传统的双腔起搏基础上增加了左心室起搏,从而恢复心室的同步收缩功能.这一技术已应用于临床治疗心力衰竭(心衰)伴心室失同步的患者,并对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Ⅱ、Ⅲ和Ⅳ级的患者均可以显著降低病死率与住院率,改善患者预后[1].研究发现在心力衰竭或左心室收缩功能障碍的患者中,2/3以上伴有中度以上的二尖瓣反流,且二尖瓣反流的严重程度与心衰患者的预后相关,反流程度越重,心衰患者预后越差[2].较早的研究发现对CRT反应良好的患者,二尖瓣反流得到显著改善,相反,对CRT无反应者,二尖瓣反流无改善[3].
关键词: -
疑难病例析评第367例肢端粗大—嗜睡—高钠血症
病历摘要患者男,31岁,口腔科医师,因“肢端粗大10年,近2年加重”于2014年12月17日入住我院.患者面容进行性改变、手足进行性变大10年余,直至2013年5月才注意到肢端肥大面容改变,查随机生长激素(GH)>50 μg/L,磁共振成像(MRI)提示垂体瘤(2.5 cm ×1.5 cm,图1).2013年6月于外院行经鼻蝶垂体瘤手术,病理提示垂体GH瘤.2013年9月(术后3个月)复查MRI提示垂体GH瘤术后残余(图2),随机GH 8 μg/L,外院即行伽玛刀治疗(中心剂量:40 Gy,周边剂量:20 Gy,等剂量:50%,靶点数:20,治疗范围:95 mm×115 mm×100 mm).
关键词: -
北京社区健康人群中心血流动力学和动脉硬化参数随龄变化差异的调查
目的 观察健康人群中心血流动力学参数和外周动脉僵硬度随龄变化的特点.方法 采用随机整群抽样,对2014年4-7月北京市8个地区>18岁健康人群进行横断面研究.共纳入861例受试者(其中男372例,女489例),平均年龄(56±14)岁.入选人群按照10岁为一个年龄段,分为六组,测量动脉硬化和中心血流动力学参数: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心踝脉搏波传导速度(haPWV)、中心动脉压(cSBP)、反射波增强指数(AI)和反射波增强压(AP),观察组间差异和随龄变化趋势.结果 入选人群的研究指标cSBP、AI、AP、haPWV和baPWV平均值分别为(113±12) mmHg,(90±18)%,(-5±9)mmHg,(987±144) cm/s和(1 382±254) cm/s.随着年龄的增加,cSBP、AI、AP、haPWV和baPWV逐渐增高;每增加10岁,cSBP平均增加3 mmHg,baPWV平均增加97 cm/s,haPWV平均增加62 cm/s;60岁以后cSBP、AI和AP增加幅度减小,而haPWV和baPWV增加幅度更加明显(P<0.001).多元线性相关分析发现:平均动脉压为cSBP的主要影响因素(b=0.990,P<0.001),而baPWV和haPWV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年龄(b =8.858,5.971;P<0.001),AI和AP的主要影响因素为身高和静息心率(b=-0.676,-0.660和b=-0.361,-0.341,P<0.001).进一步按年龄分为≤60岁组与> 60岁两组,利用回归分析比较两组之间年龄对观测指标的影响,发现:≤60岁人群中,AI的变化更为显著,而>60岁人群中baPWV变化更为显著.两组比较cSBP无明显差异.结论 健康人群中心血流动力学在≤60岁人群中随龄增加趋势明显,而外周动脉硬化参数在> 60岁人群中随龄增加明显.AI可能成为预测早期病变的重要因素,为早发冠心病的研究提供了参考指标.
-
中国东部城市地区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十年趋势:2001-2011
目的 评价2001-2011年间中国东部城市医院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患者的临床特征、治疗模式和院内结局的变化趋势.方法 使用China PEACE回顾性CathPCI研究的数据,分析通过两阶段随机抽样获得的2001、2006和2011年有代表性的东部城市医院PCI患者的临床信息,并对每年度的数据分别进行加权计算.结果 东部城市地区29家医院的3 308份PCI病历纳入分析.十年间PCI患者的住院例数增加15倍.和2001年相比,2011年行PCI治疗的患者中女性、70岁以上、合并糖尿病、高脂血症和高血压,以及有PCI病史者比例更高.经桡动脉途径手术的比例从2001年的3.5%增至2011年的72.6%(检验统计量=-28.95,趋势P值<0.000 1);植入药物洗脱支架的比例从2001年的18.2%增至2011年的98.4%(检验统计量=-40.82,趋势P值<0.000 1),且其中多为国产药物支架.直接PCI患者的病历中到院时间和球囊扩张时间记录率均不足10%.PCI患者住院时长从2001年的中位数13 d降至2011年的9d(检验统计量=-0.11,趋势P值<0.001).十年间院内病死率无显著变化,而任何出血(检验统计量=2.66,趋势P值<0.01)和穿刺部位出血的发生率呈下降趋势(检验统计量=5.55,趋势P值<0.000 1).直接PCI病例中,3年中到院时间的记录率不足10%,球囊扩张时间的记录不足5%.结论 2001至2011年间,我国东部城市医院行PCI治疗的病例数呈快速增长趋势.PCI患者合并更多的危险因素,手术穿刺部位以桡动脉为主,药物支架接近常规应用.但医疗质量如支架选择的规范性和病历记录情况尚存在亟待改善的环节.
-
自动滑移型生长棒对幼猪脊柱侧凸矫形的实验观察
目的 考察自动滑移型生长棒随脊柱生长自动滑动的性能及其对脊柱侧凸的矫形效果.方法 采用后路分段小切口的方式建立幼猪的脊柱侧凸模型.建模8周后,将已成功建立模型的幼猪随机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治疗组中将幼猪取出内固定,并置入生长棒系统.对照组单纯取出后路内固定材料,不予任何治疗.所有幼猪在建模、矫形手术前、矫形手术后即刻及其后每隔4周时间点分别进行全脊柱后前位X线摄片检查,观察脊柱侧凸矫正情况,并测量各组脊柱生长量和治疗组中生长棒系统的体内滑动距离.结果 16头幼猪中1头因感染终止观察,其余15头幼猪建模术后8周进展为明显的脊柱侧凸,随机分为生长棒治疗组(n=10)和对照组(n=5).治疗组中2头幼猪植入生长棒后发生感染,其余幼猪未见明显感染、断钉断棒等征象.治疗组生长棒植入术前Cobb角为(52.1±14.1)°,植入术后即刻Cobb角减小为(25.4±15.2)°,矫形术后8周治疗终时Cobb角减少至(20.2±11.4)°;对照组造模完成时侧凸Cobb角为(55.2±15.7)°,取出内固定术后即刻Cobb角为(53.6±15.8)°,随访8周后观察其Cobb角为(51.2±17.6)°.治疗组脊柱生长长度为平均14.2 cm,生长棒体内滑动39.8 mm;对照组取出内固定术后8周内脊柱生长长度为平均14.9 cm.治疗组与对照组脊柱增长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821).结论 自动滑移型生长棒系统能在矫正脊柱侧凸的同时,随脊柱生长而实现生长棒的延长滑动,并且该生长棒对幼猪脊柱的生长发育无显著影响.
-
椎动脉扭曲对颈椎横突孔解剖形态影像学改变的影响
目的 探究椎动脉扭曲与横突孔解剖形态的改变规律.方法 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骨科行颈椎增强CT确诊为椎动脉扭曲的患者60例作为观察组,随机抽取其他患者50例作为对照组,排除椎动脉扭曲及先天性横突孔狭窄、椎动脉缺如、椎动脉瘤等畸形、口腔内假体伪影导致测量困难者,收集患者基本临床信息,测量观察组椎动脉扭曲邻近节段及对照组各节段的横突孔面积(TF)与椎动脉截面积(VA),测量扭曲节段内径段长度、椎动脉长度并计算该段椎动脉扭曲系数(s)数据,分析患者影像资料及基本临床信息.结果 观察组受累节段中C4节段为(25.91 ±10.13) mm2、C6节段TF为(31.93±17.91) mm2,高于对照组[(22.11±8.67) mm2,(27.19±7.89) mm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TF与VA、s均呈正相关;观察组平均年龄(68.25±12.03)岁、血压(45例)及女性比例(39例)高于对照组[(61.32±11.32)岁,23例/22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C4、C6节段横突孔的面积可受累于椎动脉扭曲而扩大,可能与C6和C4横突孔周围骨质易发生退变有关,高龄、高血压及绝经期女性是横突孔扩大的危险因素.
-
成人平衡型L5-S1 Ⅲ度峡部裂型腰椎滑脱后路复位对骨盆平衡的影响
目的 观察成人平衡型L5-S1 Ⅲ度峡部裂型腰椎滑脱后路复位对骨盆平衡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0月至2014年10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成人平衡型L5-S1 Ⅲ度峡部裂型腰椎滑脱18例资料,成功行后路减压复位内固定、L5/S1椎间融合;其中L5-S1椎弓根螺钉固定8例,L4-S1椎弓根螺钉固定10例.测量术前术后站立位脊柱侧位片:L5滑移百分比(SP)、滑移角(SSA)、骨盆入射角(PI)、骶骨倾斜角(SS)、骨盆倾斜角(PT)、腰椎前凸角(LL)等参数.分析后路复位对骨盆平衡的影响.结果 18例成人L5-S1 Ⅲ度峡部裂型腰椎滑脱,后路减压复位平均纠正L5滑移百分比为(42.4±8.3)%,滑移角(9.8±4.9)°(P <0.05);PI、PI、SS、LL术前为:(61.1±6.2)°、(16.2±4.5)°、(44.8 ±2.9)°、(51.3±9.3)°,术后为:(61.4±6.1)°、(14.9±4.0)°、(46.5±3.0)°、(48.6±7.0)°(P>0.05).按骨盆参数PT和SS值的K值群集分析,骨盆平衡性增强.PT值的降低和SS值的升高与滑移百分比的复位无相关性,与滑移角的复位呈线性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77和0.82).结论 成人平衡型L5-S1 Ⅲ度峡部裂型腰椎滑脱后路滑移角的复位增加原有骨盆的平衡性.
-
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部位和腰椎骨密度对下腰部疼痛的影响
目的 探讨老年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部位和腰椎骨密度对下腰部疼痛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8月至2013年8月期间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行椎体后凸成形术107例(118个骨折椎体)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骨折患者随访2年以上(平均2.5年)的完整资料,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分析椎体后凸成形术后下腰痛的发生率,分析患者骨密度(BMD,双能量X线吸收测定法)、椎体压缩骨折部位及椎体骨折数量与下腰部疼痛的关系.结果 18例(16.8%)患者椎体后凸成形术后出现下腰痛,随着腰椎骨密度平均T值[(-2.90±0.91)比(-4.87 ±0.52)]的下降,下腰部VAS疼痛指数[(3.12±0.91)比(4.03±1.08)]呈上升趋势(P<0.05);骨折部位越是临近下腰椎,下腰部疼痛发生的概率越高,疼痛程度越重.结论 椎体后凸成形术后16.8%的患者会显现下腰部明显疼痛.腰椎骨密度和椎体骨折部位是导致下腰部疼痛发生的重要因素.
-
脊柱畸形矫形术后严重并发症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脊柱畸形矫形手术后严重并发症的危险因素.方法 2011年1月至2014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骨科行脊柱畸形矫形手术的患者254例,其中男68例,女186例,平均年龄22.1(3 ~73)岁.按照是否发生术后严重并发症分为两组:组Ⅰ 29例,术后发生严重并发症;组Ⅱ225例,未发生严重并发症.进行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29例患者术后发生严重并发症的组Ⅰ中,患病时间、矫形手术史、术前神经损伤、主弯累及的椎体数目、主弯角度、存在重度后凸、术中截骨、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均大于或长于Ⅱ组;术前肺大肺活量(MVC)、术后矫形率低于或差于Ⅱ组[(63.5%±23.9%)比(76.7%±21.9%),(53%±23%)比(68%±21%),P<0.05].经多因素分析发现,术前神经损伤史(OR=5.976)、病史较长(>10年,OR=4.095)、MVC实际值/预测值%<50(OR =7.405)、手术时间>5 h(OR =3.510)、术中截骨(OR=3.472)为脊柱矫形手术术后发生严重并发症的危险因素.结论 临床上可预测术后严重并发症的发生.对具有危险因素的患者采取更多的防治措施,以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