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危重症医学(电子版)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Critical Care Medicine ( Electronic Edition) 중화위중증의학잡지(전자판)
- 论文标题 期刊级别 审稿状态
-
中药大黄对急性百草枯中毒大鼠肺损伤的影响
目的 研究大黄在急性百草枯中毒大鼠中的保护机制.方法 将90只SD大鼠分成百草枯组(给予50 mg/kg灌胃),干预组(在百草枯组的基础上持续每天给予生大黄300 mg/kg灌胃治疗直至处死)及对照组,每组各30只.各组再分为1、3、7d亚组,每个亚组10只.监测所有大鼠的血清MDA及SOD水平,并在光镜下观察肺组织病理变化. 结果 百草枯组染毒后血清MDA水平与同时间对照组及干预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百草枯组染毒后血清SOD水平明显下降,各亚组与同时间对照组及干预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干预组SOD水平仅1d时与同时间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光镜下,百草枯组及干预组大鼠肺组织呈现灶状货片状炎性细胞浸润,但是百草枯组随时间延长部分肺组织出现纤维化现象,而干预组逐渐呈回复趋势.结论 大黄通过维持中毒后体内能量物质代谢平衡及内环境稳定对急性百草枯中毒大鼠肺组织有保护作用.
-
还原型谷胱甘肽对脓毒症大鼠急性肺损伤的干预作用
目的 探讨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对脓毒症大鼠急性肺损伤(ALI)的干预作用.方法 将72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干预组,每组各24只.干预组及模型组采用改良盲肠结扎穿孔法建立脓毒症ALI大鼠模型,假手术组建立假手术模型.术后30 min,干预组予腹腔内注射GSH 250 mg/kg,同时间模型组和假手术组予等量生理盐水.每组大鼠平均分为4个亚组,分别于术后6、12、24和48 h杀活取材.检测动脉血氧分压(PaO2)、血清C反应蛋白(CRP)、肺组织湿干重比(W/D)及肺组织丙二醛(MDA)、GSH浓度,并观察肺组织的病理改变. 结果 模型组PaO2及GSH含量明显低于假手术组和干预组(P均<0.05),且随时间延长而降低.模型组CRP水平、W/D及MDA含量均高于假手术组与干预组(P均<0.05),CRP值术后12h时高,而后逐步下降.另外,与模型组比,干预组病理切片所示肺损伤程度较轻.结论 GSH能抑制脓毒症ALI大鼠的炎症反应、减少氧化应激损伤,进而减轻ALI程度.
-
未成熟血小板比率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早期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未成熟血小板比率(IPF)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中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 入选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221例ACS患者(研究组)和同期6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检测外周血IPF、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计数及其他各项生化指标,将研究组患者按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分级对上述指标进行比较,并对研究组患者IPF水平作秩相关及偏相关分析. 结果 研究组IPF及MPV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且血小板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研究组患者NYHA分级后三组间年龄、血浆脑利钠肽前体、IPF、血小板计数、MPV、红细胞分布宽度、低荧光强度网织红细胞比率、甘油三酯、总蛋白及白蛋白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秩相关显示,IPF与MPV、甘油三酯、总胆固醇、NYHA分级呈正相关(r=0.697、0.432、0.466、0.318,P均<0.05),与血小板呈负相关(r=-0.587,P<0.05).且控制性别、年龄后的偏相关分析显示,IPF与血小板仍呈负相关(r=-0.463,P<0.05).结论 外周血IPF是预测ACS患者近期临床预后的有效指标.
-
不同镇静药物对机械通气患者血流动力学及氧代谢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丙泊酚、咪达唑仑及右美托咪定对机械通气患者血流动力学及氧代谢的影响.方法 将60例机械通气患者分为丙泊酚组(P组)、咪达唑仑组(M组)及右美托咪定组(D组),每组各20例.对每组镇静前后及不同组间镇静后血流动力学及氧代谢指标变化进行比较.结果 三组患者镇静后心率、平均动脉压、心排量、心指数及氧供均有不同程度下降,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ScvO2)均有不同程度上升,而全身血管阻力指数(SVRI)、全心舒张末期容积指数(GEDVI)仅在D组镇静后有所下降(P均<0.05).镇静后三组患者的心率、平均动脉压、SVRI、GEDVI、心排量、心指数、氧供及ScvO2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进一步两两比较,心率、平均动脉压及ScvO2在M组与D组比较时有统计学意义(P=0.003、0.006、0.000),SVRI水平在D组与P组及M组比较时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0.015),而GEDVI、心排量、心指数仅在D组与P组比较时有统计学意义(P=0.015、0.011、0.002).结论 三种药物均能达到减少氧耗作用且镇静效果确切,但使用右美托咪定镇静时需注意药物所致心动过缓及低血压的风险,而使用丙泊酚镇静时需注意药物对心功能的抑制.
-
促红细胞生成素预处理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
目的 研究促红细胞生成素(EPO)预处理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 将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干预组,每组10只.干预组给予EPO预处理,15 min后,对模型组和干预组建立大脑中动脉栓塞模型,建模后2h进行血流再灌注;对假手术组仅建立假手术模型,建模后2h灌注生理盐水.记录各组大鼠神经功能缺陷评分、脑梗死面积、脑神经元凋亡情况,用RT-PCR检测谷氨酸转运体(GLT-1) mRNA的表达量,免疫组化法检测谷氨酸-天冬氨酸转运体(GLAST)蛋白表达. 结果 干预组大鼠神经功能缺陷评分和脑梗死灶面积明显小于模型组(P均<0.05).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量神经细胞凋亡,而干预组缺血区仅部分凋亡.脑缺血再灌注后2h,模型组与干预组大鼠缺血区GLT-1 mRNA和GLAST蛋白表达均低于假手术组(P均<0.05),而干预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模型组(P均<0.05).结论 EPO预处理可减轻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
早产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早产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危险因素.方法 收集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金华市中心医院住院并应用机械通气治疗时间≥48 h的96例早产儿,将其分为VAP组(31例)及对照组(65例).对两组患儿的胎龄、出生体质量、分娩方式、机械通气时间、再插管、反复气管内吸引、抗生素使用、应用猪肺磷脂注射液、镇静剂使用及静脉营养比较,并通过Logisitc回归分析预测早产儿VAP的危险因素. 结果 两组患儿的胎龄、出生体质量、机械通气时间、再插管、反复气管内吸引、镇静剂应用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出生体质量、机械通气时间、再插管、反复气管内吸引是早产儿VAP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结论 出生体质量、机械通气时间、再插管、反复气管内吸引是早产儿VAP的独立危险因素,采取综合防治措施是控制VAP的佳策略.
-
流式细胞术结合支持向量机鉴别反应性和慢性粒细胞白血病肿瘤性粒细胞增多
目的 探讨流式细胞术结合支持向量机(SVM)能否作为鉴别反应性粒细胞增多和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的肿瘤性粒细胞增多的新方法.方法 用流式细胞术检测9例CML患者和9例健康人骨髓粒细胞的CD65s、CD15、CDl lb、CD45表达,导出数据文件.利用SVM学习多维数据,建立并优化预测模型.基于该模型,对67例中性粒细胞增多患者进行分类预测,并通过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OC)分析确定截断值,计算特异度和敏感度.结果 ROC分析显示截断值为51.79%,以此截断值可有效区分反应性粒细胞增多和CML肿瘤性粒细胞增多(曲线下面积为0.97),预测的特异度95.80%,敏感度95.30%. 结论 SVM可通过学习多维流式数据,辅助流式细胞术鉴别反应性粒细胞增多和CML肿瘤性粒细胞增多.
-
血小板膜糖蛋白、血小板聚集率在冠心病合并高血压中的意义
目的 探讨血小板膜糖蛋白(GP)及血小板大聚集率(PAgT)在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将116例冠心病分为稳定性心绞痛(SAP组,36例),不稳定性心绞痛(UAP组,38例),UAP并高血压病(UH组,42例),并选取48例健康者为对照组.按心绞痛发作情况将冠心病患者再分成有事件组(56例)和无事件组(60例).测定各组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LDL-C)、脂质过氧化物丙二醛(MDA)、GP、及PAgT水平,并对有事件组患者PAgT水平作相关性分析.结果 四组间总胆固醇、三酰甘油、LDL-C、MDA、GP、及PAgT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有事件组GP、PAgT及MDA水平均较无事件组明显升高(P均<0.05),且有事件组患者PAgT水平与GP及MDA水平相关性分析发现均呈明显正相关(P均<0.05).结论 GP、PagT升高以及脂质过氧化损伤在冠心病患者心绞痛事件发生的病理过程中起重要作用,且高血压病可以加重这一病理过程.
-
清胰汤对大鼠重症急性胰腺炎炎症反应的影响
目的 研究清胰汤对大鼠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炎症反应的影响. 方法 将45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及清胰汤组,每组15只.假手术组:常规饲养,经胰管逆行注射生理盐水,不给药.模型组:用5%牛磺胆酸钠经胰管逆行注射(1 mg/kg)构造SAP模型,喂饲无菌蒸馏水,4ml/次,每12小时一次.清胰汤组:复制SAP模型,喂饲等量清胰汤.建模24h后每组处死7只大鼠,胰腺组织切片,观察其病理学改变.同时检测其余大鼠血淀粉酶、血钙以及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白细胞介素8(IL-8)的浓度.结果 清胰汤组TNF-α、IL-8水平明显低于模型组(P均<0.05),但高于假手术组(P均<0.05).清胰汤组胰腺组织的病理损害明显轻于模型组. 结论 对SAP大鼠给予清胰汤能抑制其释放TNF-α、IL-8,进而起到一定的治疗作用.
-
恶性腹膜间皮瘤九例临床特征分析
恶性腹膜间皮瘤(malignant peritonealmesothelioma,MPM)是一种起源于腹膜上皮或间皮组织的恶性肿瘤,临床上较为罕见,且大多患者起病隐匿,缺乏特征性的临床表现,极难诊断[1-3].本研究回顾性分析绍兴文理学院附属医院自2006年1月至2012年12月期间曾经诊治的9例MPM患者的临床特征,现报告如下.
-
肾功能标志物在子痫前期患者中的测定及临床意义
子痫前期是妊娠期特有的疾病,尽管经过漫长的、一个世纪的活跃研究,其病因及发病机制依旧尚不明了,仍然是妊娠期特发且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严重威胁母婴健康.子痫前期以高血压、蛋白尿为主要特征,可伴全身各器官功能损害或衰竭;严重者可出现抽搐、昏迷,甚至死亡.该病严重威胁母婴健康,是导致孕产妇和围生儿疾病和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终止妊娠是唯一有效的治疗措施.终止妊娠的时机要综合考虑孕妇和胎儿的因素,且子痫前期对孕妇的影响主要表现为终末器官的损伤.故对终末器官损伤程度的评估有利于选择分娩时机,保证母婴的佳预后.
-
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早期连续性血液净化临床应用进展
急性重症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是常见的急腹症,占急性胰腺炎的15%~20%,病死率达20%[1],当并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MODS)时病死率高达50%[2],其发病急、进展快、预后凶险.随着对胰腺炎的研究,目前认为其发病机制与机体内抗炎、促炎机制失衡“瀑布样级联反应”相关,如何清除炎症介质、恢复免疫稳态是近些年来研究热点.连续性血液净化技术(continuous blood purification,CBP)非选择性地清除血液循环中过度表达的促炎和抗炎因子,防止MODS的发生从而改善SAP患者的预后,CBP治疗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现对其机制的研究进行分析.
-
自发性食管穿孔合并食管胸膜瘘二例诊治体会
食管穿孔是一种不常见的临床急危症,常因穿孔部位的不同而合并食管胸膜瘘、气管食管瘘、支气管食管瘘、食管纵膈瘘和食管主动脉瘘等,该病病情进展迅速,病死率颇高[1-2].食管穿孔主要归因于医源性操作,自发性穿孔罕见,常为剧烈呕吐所致,被称为Boerhaave's综合征[3].突发胸痛、高热、呕吐、皮下气肿等是食管穿孔的典型表现[4],但本文报道的两例患者均以腹痛为首发症状,且无胸痛、高热和呕吐,因此导致早期的误诊误治.
-
《中华危重症医学杂志(电子版)》第一届编委会全体委员会议纪要
《中华危重症医学杂志(电子版)》第一届编委会全体委员会议于2013年11月2日上午在浙江省人民大会堂台州厅召开,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电子音像出版社、浙江省卫生厅、浙江省医学会及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各级领导及来自全国各地的40余位编委会成员参加了本次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