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中华危重症医学(电子版)杂志

中华危重症医学(电子版)

中华危重症医学(电子版)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Critical Care Medicine ( Electronic Edition) 중화위중증의학잡지(전자판)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 影响因子: 1.29
  • 审稿时间:
  • 国际刊号: 1674-6880
  • 国内刊号: 11-9297/R
  • 发行周期:
  • 邮发: 杭州市庆春路79号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2008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危重症医学杂志(电子版)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 主编: 郑树森 杨云梅
  • 类 别: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 肺部不同类型病原菌感染患者外周血presepsin水平变化及其预后价值

    作者:陈建时;郭蕾;潘利伟;戴凌燕;程碧环;龚裕强

    目的:探讨肺部不同病原菌感染患者血presepsin水平的差异及其与疾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收住的78例肺部感染患者,根据痰培养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分为细菌感染组(52例)、真菌感染组(15例)及非典型肺炎组(11例),选同期21例非感染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病例为对照组。分析四组患者血presepsin水平差异,及细菌感染组患者临床资料分布与presepsin水平的关系。同时将细菌感染组患者进一步分成死亡组及存活组,比较两组患者血presepsin水平,并应用COX多因素分析肺部细菌感染的预后危险因素。结果对照组、细菌感染组、真菌感染组及非典型肺炎组患者血 presepsin 水平分别为[300.0(174.0,419.5)]、[1299.5(1071.7,1697.0)]、[993.0(720.0,1198.0)]及[377.0(256.0,451.0)] ng/L。4组间presepsin水平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61.831,P<0.001),进一步两两比较,细菌感染组及真菌感染组患者明显高于对照组及非典型病原菌组,且细菌感染组presepsin水平更高(P均<0.05)。细菌感染组患者中,重症肺炎者presepsin水平高于一般感染者[1472.5(1181.2,1889.2)ng/L vs.1250.5(943.8,1389.0)ng / L,U =-2.241,P =0.025],血培养阳性者高于阴性者[1878.0(1685.0,2568.0)ng/L vs.1213.0(988.5,1396.0)ng/L,U=-3.371,P=0.001],且死亡患者的presepsin水平显著高于存活患者[2107.0(1923.0,2856.0)] ng/L vs.1256.0(1037.0,1448.0)ng/L, U=-3.901,P<0.001]。 COX多因素分析显示presepsin水平是影响肺部细菌感染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03)。结论肺部不同病原菌感染患者血prresepsin水平表达均增加,且细菌感染者显著升高,是影响肺部细菌感染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功能检测对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的临床意义

    作者:王晓燕;叶宝东;刘文宾;高燕婷;周郁鸿;吴迪炯;沈一平

    目的:观察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AAA)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NC)功能在治疗前及治疗后的变化,明确其临床意义。方法纳入初发AAA患者26例为实验组,给予联合免疫抑制治疗。另取10例健康捐献者外周血标本作为对照组。采集AAA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3个月、6个月时外周血标本,分离提取PBMNC。观察两组患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干扰素γ(IFN-γ)、白细胞介素3(IL-3)水平及PBMNC对健康人骨髓粒-巨噬细胞集落形成单位的抑制作用。结果联合免疫抑制治疗的总有效率为69.2%(18/26)。对照组、实验组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6个月的TNF-α表达分别为(59±4)、(160±5)、(84±4)及(68±3)ng/L,IFN-γ分别为(23.1±2.4)、(126.4±11.6)、(62.5±4.3)及(31.6±3.3)ng/L,IL-3分别为(33.1±2.8)、(11.2±1.0)、(20.9±1.6)及(31.1±1.7)ng/L。与对照组比较,治疗前及治疗后3个月,实验组患者PBMNC分泌TNF-α及IFN-γ显著升高,IL-3表达显著降低,且治疗6个月后上述各指标显著优于治疗前及治疗后3个月(F=213.760、146.382、34.329,P均<0.05)。此外,患者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及6个月免疫活性淋巴细胞对造血祖细胞的抑制率分别为(57±10)、(26±8)及(18±11)%,治疗后6个月的抑制率明显低于治疗前及治疗后3个月(F=74.729,P<0.001)。结论PBMNC分泌的IL-3、TNF-α及IFN-γ水平对评判AAA病情变化有指导作用。

  • 通心络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和炎症反应的干预研究

    作者:王丽红;张琴;姜久昆

    目的:研究通心络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和炎症反应的干预作用。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3月期间在绍兴文理学院附属医院和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诊治的T2DM患者80例,分为通心络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于治疗前与治疗后8周分别测定两组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HbA1C)、内皮素-1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结果治疗后8周,对照组与通心络治疗组患者HbA1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7±1.0)% vs.(5.9±1.0)%,t=0.639,P>0.05],通心络组患者内皮素-1和hs-CRP均明显低于对照组[(74±9)ng/L vs.(79±10)ng/L,(4.1±1.9)mg/L vs.(6.1±3.0)mg/L;t=2.743,3.709;P均<0.05]。通心络组患者的内皮素-1与 hs-CRP 较治疗前降低[(74±9)ng / L vs.(80±11)ng / L,(4.1±1.9)mg/L vs.(6.4±3.4)mg/L;t=2.875,3.704;P均<0.05],而对照组含量较治疗前均无明显变化[(79±10)ng/L vs.(80±10)ng/L,(6.1±3.0)mg/L vs.(6.1±3.1) mg/L;t =0.182,0.368;P均>0.05]。结论通心络可能有助于改善T2DM患者的血管内皮功能和炎症反应情况。

  • 大黄素对重症急性胰腺炎并发急性肺损伤大鼠的干预作用

    作者:石占利;李国辉;孙静;方堃;赵金峰;蔡丹莉;高凯;陈芝芸

    目的:探讨大黄素在重症急性胰腺炎并发急性肺损伤大鼠细胞凋亡中的干预作用。方法采用逆行胰胆管注射牛磺胆酸法进行造模。造模后将136只大鼠分为4组:大黄素低剂量组(大黄素10 mg/kg)、大黄素中剂量组(大黄素20 mg/kg)、大黄素高剂量组(大黄素40 mg/kg)和对照组。各剂量组大鼠分别在造模前后1 h分别按照1 ml/100 g体质量的标准经腹腔注射相应剂量的大黄素。于造模后3、6、12、24 h分别观察并评估肺组织病理变化。采用酶化学法检测肺组织髓过氧化物酶(MPO),DNA断裂的原位末端标记(TUNEL)法测定细胞凋亡并计算凋亡指数,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肺组织Notch-1,Hes-1,Hes-5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对照组、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肺组织病理评分分别为(3.0±1.7)、(1.9±1.2)、(1.6±1.2)及(1.4±1.1)分,MPO水平分别为(5.4±1.1)、(4.8±0.9)、(4.5±0.9)及(4.1±0.7)U/g,细胞凋亡指数分别为(21.0±4.3)、(24.4±5.1)、(26.7±5.1)及(28.7±5.9)%。大黄素各剂量组在肺组织病理评分、MPO水平及细胞凋亡指数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对照组、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肺组织Notch-1 mRNA分别为(0.65±0.16)、(0.99±0.37)、(1.05±0.37)及(1.32±0.66),Hes-1 mRNA分别为(0.70±0.19)、(0.97±0.27)、(1.05±0.33)及(1.11±0.36),Hes-5 mRNA分别为(0.77±0.43)、(1.04±0.68)、(1.65±1.48)、(2.73±3.40)。大黄素各剂量组Notch-1 mRNA及Hes-1 mRNA的表达均较对照组显著增加(P均<0.05),而Hes-5 mRNA表达仅高剂量组与对照组、低剂量组及中剂量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重症急性胰腺炎并发急性肺损伤时,大黄素可以促进肺组织炎症细胞凋亡,从而减轻肺损伤程度;Notch/Hes信号通路可能是大黄素调控肺组织细胞凋亡的重要途径。

  • 呼气末阻断试验联合脉搏轮廓分析技术对机械通气-休克患者容量反应性的预测价值

    作者:柳开忠;曹永卿;沈珏;柳杰铭

    目的:探讨呼气末阻断试验(EEO)联合脉搏轮廓分析技术(PiCCO)对机械通气-休克患者容量反应性的预测价值。方法取40例机械通气-休克患者,根据补液试验后心脏指数增加值(△CI)是否≥15%分为容量反应组(25例)及无反应组(8例),其中7例患者因EEO时自主呼吸太强而触发呼吸机被排除。观察被动抬腿试验(PLR)、EEO及补液试验前后心率、平均动脉压(MAP)及心脏指数的变化。对PLR、EEO前后与补液试验前后MAP增加值(△MAP)与△CI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并绘制ROC曲线分析PLR、EEO预测△MAP及△CI的敏感度及特异度。结果容量反应组患者中PLR、EEO及补液试验后MAP(t=5.021、4.365、4.332,P=0.030、0.042、0.044)、心脏指数水平(t=7.584、7.028、6.727,P=0.008、0.011、0.013)均明显高于试验前。且PLR、EEO前后与补液试验前后△MAP(r=0.383、0.506,P=0.028l、0.003)、△CI(r=0.622、0.629,P均<0.001)均呈正相关。 ROC曲线显示,PLR后MAP和心脏指数变化预测容量反应性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是0.777[95%CI(0.624,0.931)]和0.957[95%CI(0.894,0.999)],EEO后MAP和心脏指数变化预测容量反应性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是0.865[95%CI(0.740,0.990)]和0.950[95%CI (0.875,0.998)]。 PLR预测MAP、心脏指数的敏感度分别为66%、78%,特异度均为100%,EEO预测MAP、心脏指数的敏感度分别为76%、82%,特异度均为100%。结论应用EEO联合PiCCO对行机械通气休克患者的容量反应性指标有较好的预测价值。

  • 闭合性十二指肠破裂25例诊治分析

    作者:李海良;胡铭荣

    十二指肠损伤临床少见,约占腹部外伤的2.5%~5%[1]。由于十二指肠独特的解剖结构和生理特性,与胃、胆、胰腺关系密切,尤其内容物数量大、消化活性高、刺激性强,一旦发生破裂,病情严重且处理棘手,其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较高[2]。本文通过回顾性分析1989年3月至2012年3月收治的25例闭合性十二指肠破裂患者(浙江省临安市昌化人民医院10例,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医院15例)病例资料,探讨其诊断及治疗方案。

  • 急诊医疗信息系统的设计策略分析

    作者:章满红;梁俊;杨琼

    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医院开始引入计算机医院信息系统(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HIS),该系统具备无纸化办公、医院管理和后勤资源管理功能,但对于临床专科的支持并不充分。在之后的30年里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又引入了数字化医院的信息技术。由此,HIS逐渐开始在各级医院普及起来。但急诊科由于其专科特殊性,尤其是在一些高水平、综合性教学医院,通用的HIS系统并不能满足急诊医学工作的需要。于是开发具有急诊医学特色的急诊信息系统(emergency information system, EIS)具有其必要性。

  • 集束化预防措施对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患者的影响

    作者:顾吉娜;邬兴炳;陈琳

    随着中心静脉导管(central line,CL)在ICU的广泛应用,其相关血流感染也日益突出。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entral line-associated bloodstream infection,CLABSI)不仅会延长患者的住院时间及增加住院费用,而且会显著增加其病死率[1-2]。近年来研究发现,合理的CL置管、维护及改进方案能减少患者 CLABSI 的发病率,称之为CLABSI集束化预防措施[3-4]。本研究分析宁波市第二医院CL集束化预防措施前后患者CLABSI的发病率及其与医患遵从率之间的关系,现报道如下。

  • 中西医结合治疗不稳定型骨盆骨折60例临床分析

    作者:马志伟;孙波;王敏

    骨盆骨折一般见于受到强大的外力冲击,骨盆前后或侧面遭受挤压,导致耻骨附近或骶髂关节部位骨折或脱位,多发于耻骨枝和耻骨联合处[1]。随着现代交通的四通八达,私人交通工具的日益增加,因交通事故导致骨盆骨折患者的数量迅速增加,病死率可达10%~30%,主要原因在于多器官功能衰竭、失血性休克、全身炎性反应等并发症的发生[2-4]。骨盆骨折早期多采用临时骨盆固定、对症支持治疗等救治方式,外科手术内固定是治疗不稳定性骨盆骨折的主要方式,本文应用西医外科手术联合中医方剂新伤续断汤治疗不稳定型盆骨骨折,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 脉搏指示连续心输出量监测在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中的应用

    作者:张兰珍;郭蕾;王瑞丽;程碧环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dult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是一种发生于严重感染、休克、创伤及烧伤等疾病过程中,由于患者肺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和肺泡上皮细胞损伤引起弥漫性肺间质及肺泡水肿,导致血管外肺水(extravascular lung water, EVLW)显著增加,以进行性低氧血症、呼吸窘迫为特征的临床综合征。 ARDS病因多样,治疗复杂,病死率高,是重症医学研究的热点。

  • 颅底骨折致迟发型面神经麻痹药物治疗与手术治疗的比较研究

    作者:方蓉;肖国民;郑晓军

    颅脑损伤后颅底骨折的患者常常会因为颅中窝骨折迁延至外耳道,导致同侧面神经麻痹[1]。颅底骨折致迟发型面神经麻痹在临床上是比较少见的,有研究显示,其发生率占颅脑损伤中的发生率为1.5%[2]。有关于其发病率和治疗方法的研究在国内是比较少见的,在以往很少引起临床医生过多的重视[3]。本研究选取了2007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医院接受治疗的颅底骨折致迟发型面神经麻痹患者60例,分别给予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旨在探索和比较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在颅底骨折致迟发型面神经麻痹中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 急性肾损伤早期生物学标志物研究的新进展

    作者:牟迎东;张琳琳;张培荣

    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是危重疾病患者常见的合并症,在ICU中病死率高达37%~76%[1]。随着床旁血液滤过技术的不断发展,AKI的治疗效果有了显著提高,但其发病率仍呈上升趋势,且病死率仍偏高,主要原因在于其难以早期诊断、早期干预。目前常用的AKI诊断指标是血肌酐、尿量,这些方法虽特异性好,但敏感性差,不能早期提示肾功能的改变。近年来有研究发现,一些早期生物学标志物如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7(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binding protein 7, IGFBP7)、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2(tissue inhibitor of metalloproteinases-2,TIMP-2)、肝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liver fatty acid binding protein,L-FABP)、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eutrophil gelatinase-associated lipocalin,NGAL)、胱抑素 C (cystatin C,cys C)、肾损伤因子-1(kidney injury molecule-1,KIM-1)、白细胞介素18(interleukin-18, IL-18)、神经轴突导向因子(netrin-1),对于AKI的早期诊断、病情评估和预后判断,较血肌酐和尿量有明显的优势。本文通过复习文献,对以上几种标记物的新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脓毒症相关性神经功能障碍的病理生理过程

    作者:胡宝吉;薄禄龙;宋颖;段宏伟

    脓毒症常伴随多器官功能障碍,脑组织尤其容易受损。神经功能障碍与中枢系统的感染无直接关系,而与脓毒症释放的介质有关,尤其是无确切病原体感染的患者。这种神经功能障碍(或称脑病)常表现为意识改变、精神错乱、谵妄、昏迷。然而,局灶性神经系统体征应考虑缺血性局部大脑病变。

  • 系统护理对直肠癌Miles术后患者心理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作者:韩秀艳;荆秀丽;陈彩玲

    直肠癌是人体消化系统较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近些年其发病率和病死率明显上升,对人类生命健康造成严重威胁。临床上治疗直肠癌以根治性手术为主,主要采用Miles术式,即经腹-会阴联合根治术。因Miles手术封闭原肛门后在腹部进行永久性结肠造口,该手术方式改变了正常的生理排便结构,不但对患者的排便造成影响,而且会损害到患者自我形象,与其他恶性疾病患者术后相比,更易出现焦虑、自卑及抑郁心理。同时,长期不良的心理反应会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受到明显影响。有研究表明,对直肠癌Miles术后及其他消化道肿瘤术后患者进行全面系统护理对其改善心理状态,提高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1-3]。北京军区总医院近几年对直肠癌Miles术后患者进行系统护理,并与同期进行常规护理的Miles术后患者进行比较,现报道如下。

  • 脓毒症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在急诊ICU的急救和护理

    作者:何丹鸯;刘洁泉;吴春蕾;吴秀静;吴斌;陈大庆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syndrome , ARDS)为临床常见的危重症之一。脓毒症合并ARDS的患者预后差,病死率极高,我国多中心研究报告显示,各ICU脓毒症并发ARDS病死率高达50%~90%[1-2]。急诊重症监护室(emergency intensive care unit,EICU)是急诊危重病抢救的核心单位,收治患者多具有起病急、进展快、病种繁多、病情多样化等特点。目前,脓毒症合并ARDS临床治疗预后普遍较差。如何在医生早期诊断、早期干预的同时,通过综合护理改善脓毒症合并ARDS患者的临床预后,是护理工作的重要目标。我院EICU自2003年1月至2011年9月共收治107例脓毒症并发ARDS患者,经医护人员积极治疗及精心护理后,痊愈出院26例,治愈率为24.30%。81例患者因多器官功能衰竭,抢救无效死亡或自动出院,病死率为75.70%。现回顾总结临床护理经验,报道如下。

  • B超引导下经皮穿刺治愈前纵隔血肿致气管狭窄一例

    作者:姚庆春;韩宗霖;张玲云;楚玉峰;任宏生;蒋进皎;王春亭

    纵隔血肿临床上相对少见,其治疗较困难,通常根据出血量多少以及是否危及生命所选的治疗方案存在较大差异。出血量少者多采取保守治疗,待其自行吸收;对出血量多或危及生命的血肿多采取创伤性较大的手术以清除血块;而对于尚不危及生命,等待自行吸收可能造成可预见性的临近组织器官损害的纵隔血肿,临床选择何种治疗方案较为困难。现报告前纵隔血肿所致气管狭窄在B超引导下经皮穿刺治疗成功治愈1例。

中华危重症医学(电子版)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2008 01 02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