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眼科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Ophthalmology 중화안과잡지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 影响因子: 1.40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0412-4081
- 国内刊号: 11-2142/R
- 论文标题 期刊级别 审稿状态
-
绿色荧光蛋白和胸苷激酶基因共表达的慢病毒载体的构建及表达
目的 构建人巨细胞病毒广谱启动子(CMV)调控的增强绿色荧光蛋白(EGFP)和自杀基因单纯疱疹病毒胸苷激酶(HSV-tk)共表达的慢病毒载体,获得高效的慢病毒转基因平台.方法 采用限制性内切酶酶切、T4DNA连接酶连接等方法,将HSV-tk基因插入慢病毒载体Lenti-ires-EGFP中,构建广谱启动子CMV调控的HSV-tk和EGFP共表达的慢病毒载体(Lenti-CMV-HSV-tk-EGFP).构建成功后的慢病毒三质粒系统通过磷酸钙沉淀法转染来源于人胚肾细胞系的包装细胞-293T,28 h后收集病毒颗粒,测定病毒滴度,并感染人晶状体上皮细胞株、视网膜母细胞瘤细胞株、神经母细胞株、Hela细胞等,荧光显微镜下观察EGFP的表达.RT-PCR检测HSV-tk与EGFP的表达.结果 构建的慢病毒载体Lenti-CMV-HSV-tk-EGFP能高效转染各类细胞并持续稳定的表达.RT-PCR的结果表明Lenti-CMV-HSV-tk-EGFP感染细胞能共表达HSV-tk和EGFP,利用该慢病毒载体系统转染人晶状体上皮细胞株时,在复合感染度(MOI)为100时,转染效率接近100%,且传代培养6个月后仍能维持高转染效率.结论 成功构建了能转染多种细胞的TK自杀基因和EGFP共表达的慢病毒载体,为眼科自杀基因治疗的实验研究提供高效稳定的转基因技术平台.
-
过氧化氢对人晶状体上皮细胞内细胞质膜微囊蛋白的影响
目的 探讨过氧化氢(H2O2)对人晶状体上皮细胞的细胞质膜微囊蛋白(CP)及磷酸化CP-1分布与表达的影响.方法 给予人晶状体上皮细胞(SRA01/04)不同浓度及不同时间点的H2O2刺激.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和免疫荧光显微镜观察CP及磷酸化CP-1的分布.通过免疫印迹试验观察CP表达水平的变化以及磷酸化CP-1的表达.结果 通过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和荧光显微镜,观察到人晶状体上皮细胞的质膜和细胞质内含有丰富的CP;当给予细胞H2O2刺激后,细胞质内CP的分布增多;当刺激时间达到1 h,细胞膜被破坏,但仍可观察到CP的分布情况.此外,H2O2的刺激可以使CP-1发生磷酸化.免疫印迹试验发现,随着H2O2作用时间的延长和刺激浓度的升高,细胞质膜和细胞总蛋白质的CP表达水平呈下调趋势.结论 H2O2刺激人晶状体上皮细胞后,CP重新分布并可能破坏了细胞质膜微囊(caveolae)的结构,使得细胞的CP表达下调.细胞质膜微囊和CP可能在人晶状体上皮细胞中具有重要作用.
-
改良的黏弹剂Schlemm管切开术治疗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改良的黏弹剂Schlemm管切开术(VCO)和小梁切除术(TE)治疗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方法,对100例(100只眼)药物控制眼压不理想的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随机分为改良VCO组50例(50只眼),TE组50例(50只眼),术后平均随访28个月.结果 手术后1个月,改良VCO组和TE组患者的平均眼压分别为(11.22+4.34)和(12.35+3.79)mmHg(1 mmHg=0.133 kPa),手术成功率(术后未用任何降眼压药物眼压<21 mmHg)均为98.0%;手术后12个月,两组的平均眼压分别为(14.50±3.22)和(16.58±4.73)mmHg,手术成功率分别为87.5%和70.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24个月,两组的平均眼压分别为16.0和15.4 mmHg,手术成功率分别为76.1%和67.3%,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并发症如浅前房、脉络膜脱离、囊样滤过泡等以TE组明显多于改良VCO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在治疗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方面,改良VCO组的成功率较TE组高,术后早期并发症相对较少.
-
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在视网膜毛细血管周细胞凋亡中的活性及意义
目的 探讨糖基化终产物(AGE)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发生中的作用.方法 培养的牛视网膜毛细血管周细胞分别与不同浓度(0.47、1.88、7.50 μmol/L)的AGE共同培养4 d后,分别检测细胞凋亡、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caspase-3)活性及caspase-3抑制剂Z-DEVD-fmk对周细胞凋亡及凋亡调节基因Bcl-2/Bax比率的影响.结果 AGE能以剂量依赖的方式诱导培养的牛视网膜毛细血管周细胞凋亡(r=0.867,P<0.01)、增加细胞内caspase-3的活性,而选择性caspase-3抑制剂Z-DEVD-fmk能明显抑制AGE作用下的周细胞凋亡及提高凋亡调节基因Bcl-2/Bax的比率.结论 凋亡是DR中视网膜毛细血管周细胞选择性丧失的机制之一,caspase-3活性的增加是AGE诱导周细胞发生凋亡的关键因素.
-
278例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患者的眼部表现
目的 探讨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患者眼部表现的特点,为早期诊断、及时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2年9月至2004年7月中非共和国278例HIV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对眼部病变病程、症状、体征、全身情况及首诊病因进行分析.结果 102例(36.7%)HIV感染患者眼部有病变表现,同时伴慢性全身消耗性症状和体征,CD4细胞值降低.其中20例(7.2%)患者将眼部病变作为首诊的病因.眼部病变表现为机会性感染和肉瘤形成,依次为HIV视网膜病变、葡萄膜炎、眼外肌麻痹、眼部带状疱疹及眼睑卡波济肉瘤等.HIV视网膜病变不具特异性,表现为视网膜出血、棉絮状斑、血管闭塞、视网膜坏死、视网膜脱离及视神经萎缩等.结论 HIV感染后可出现多种眼部病变,严重视网膜、葡萄膜病变是造成患者失明的重要因素.我国HIV感染患者日益增多,其早期症状和体征应引起眼科医师的高度关注.
-
体外人羊膜培养兔角膜缘上皮细胞的细胞形态与连接复合体形成的研究
目的 观察体外人羊膜上培养出的兔角膜缘上皮细胞形态特征及与羊膜基底膜连接复合体的形成.方法 将15只新西兰白兔角膜缘组织(2 mm×2 mm),于37℃ 5% CO2孵箱中用1.2 U/ml裂解酶Ⅱ处理20 min,之后在人羊膜上皮面先行浸液培养2周,后行气-液培养2周.于培养期间,每周定期进行透射电镜检查,以观察连接复合体的形成过程,培养至第4周后,采用AE5免疫组织化学、高碘酸-希夫、苏木精-伊红等染色方法鉴定分化的上皮细胞,鉴别杯状细胞,观察细胞的形态特征.结果 兔角膜缘上皮细胞体外培养10~14 d可充满人羊膜面,对AE5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染色分化出的上皮细胞均呈阳性而高碘酸-希夫染色均呈阴性.苏木精-伊红染色显示从兔角膜缘上皮细胞分化出的上皮细胞与正常兔角膜上皮细胞相比无明显差异;自培养至第14天均未见与羊膜基底膜的连接复合体形成;于第21天时仅观察到初始阶段的连接复合体,第28天时仍未见明显变化.结论 于体外人羊膜上培养的兔角膜缘上皮细胞分化出的细胞是角膜上皮细胞,其形态与正常兔角膜上皮细胞相同,并与羊膜基底膜仅形成初始阶段的连接复合体.
-
紧密连接蛋白及神经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在糖尿病大鼠视网膜的表达变化及其与血-视网膜屏障功能的关系
目的 研究糖尿病鼠视网膜内皮细胞间紧密连接蛋白Occludin及神经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GFAP)的表达改变及其与血-视网膜屏障(BRB)的关系.方法 链脲佐菌素腹腔注射建立大鼠糖尿病模型1、3、6个月后行伊凡思蓝(EB)注射评价血-视网膜屏障破坏的形态学改变.并行免疫荧光组织化学观察Occludin及GFAP的表达变化.结果 1个月时大鼠视网膜中神经纤维层及节细胞层中GFAP表达明显增高,Occludin网线状荧光排列紊乱,但未见荧光强度减弱及中断.3~6个月GFAP阳性的Müller细胞逐渐增多,Occludin表达减弱且连续性中断的范围不断扩大.EB注射显示血-视网膜屏障损害呈现同步的发展趋势.结论 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早期星形胶质细胞的活化可能在维持BRB功能中起重要作用,病情发展Müller细胞活化使BRB的完整性进一步破坏.
-
我国东北地区原发性青光眼与转脂蛋白E基因多态性研究
目的 研究我国东北地区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OAG)和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ACG)患者与转脂蛋白E(APOE)基因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扩增技术(PCR)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RFLP)对36例POAG、69例PACG患者及57例对照者的APOE基因进行分型,分别计算各组APOE等位基因、基因型频率.结果 POAG的ε3/ε4、PACG的ε2/ε4基因型频率(分别为41.7%、43.5%)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为14.0%、21.1%,P<0.05);POAG和PACG组APOE的ε4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37.5%、39.2%)明显高于对照组(17.5%,P<0.05),POAG组的ε2等位基因频率(8.3%)明显低于对照组(15.8%,P<0.05).结论 APOE的ε4等位基因可能是原发性青光眼患者发病的危险因子,ε2等位基因对POAG的发生可能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
应用串联质谱法对成年男性正常晶状体纤维进行蛋白质组分析
目的 建立成年男性正常晶状体纤维蛋白表达谱.方法 晶状体纤维总蛋白质通过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初步分离、胶内酶切后的多肽利用反相液相色谱串联质谱的方法,对成年男性正常晶状体中的全部纤维蛋白质进行鉴定.根据高丰度离子的匹配率、匹配离子的连续性和随机性评分,通过SEQUEST和AMASS软件筛选结果.同一样品重复进行3次实验,具有可信度>98%、有2个或2个以上合格谱图、不少于2次实验均鉴定的蛋白质作为阳性结果.结果 实验室共鉴定60个蛋白质,有22个晶状体蛋白质在以前的晶状体蛋白质组研究中有过鉴定.结论 该研究建立了成年男性正常晶状体纤维蛋白质表达谱.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与液相色谱串联质谱相结合是简单、高灵敏度的蛋白质组学方法,适用于研究晶状体纤维的蛋白质随年龄及白内障形成过程中的变化.
-
多焦点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早期双眼视觉分析
目的 研究多焦点人工晶状体(MIOL)植入术后早期患者的双眼视觉恢复情况.方法 31例(46只眼)白内障患者植入MIOL作为MIOL组,其中单眼手术16例,设为Ms组,双眼手术15例,设为Md组.32例(47只眼)白内障患者植入单焦点人工晶状体(SIOL)作为SIOL组,其中单眼手术17例,设为Ss组,双眼手术15例,设为Sd组.术后3周,观察患者的双眼视觉即同视功能、融合功能及远、近距离立体视功能及视力、视觉症状等.结果 全部患者具有良好的同视功能及融合功能,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远距离立体视功能者MIOL组占38.7%(12/31),SIOL组占40.6%(13/32),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近距离立体视功能者MIOL组占41.9%(13/31),SIOL组占15.6%(5/3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s与Md、Ss与Sd比较远、近距离立体视功能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仅2例(6.5%)单眼植入MIOL患者诉夜间出现眩光症状,其他患者均无明显不适,满意程度较高.MIOL组80.6%(25/31)、SIOL组56.2%(18/32)患者诉用餐夹菜、冲热水壶、上下楼梯等立体视觉明显改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IOL植入术后早期患者立体视功能已达到老年人正常水平;且单眼与双眼植入立体视功能恢复相当.近距离立体视功能MIOL组较SIOL组恢复快.MIOL在为患者提供良好的全程视力及立体视功能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
以异种角膜脱细胞基质为载体构建角膜上皮-载体-内皮复合物的实验研究
目的 探讨以异种角膜脱细胞基质为载体,体外构建生物角膜的可能性和方法.方法 应用去垢剂1%TritonX-100冷冻干燥处理制备猪角膜脱细胞基质载体,在其上皮面和内皮面分别接种兔角膜上皮细胞和内皮细胞,体外培养2周.将复合物制成组织切片,在光镜下观察组织形态(HE染色),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角膜上皮特异性细胞角蛋白3(CK3),使用锥虫蓝联合茜素红染色观察内皮细胞,在扫描电镜下观察上皮面和内皮面的超微结构.结果 体外培养生物角膜获得上皮、无细胞基质和内皮三层复合结构.4或5层复层上皮中以扁平细胞为主,胞质内特异性CK3表达阳性;内皮层为一连续的单层扁平细胞,细胞活性良好,锥虫蓝联合茜素红染色显示组织呈典型的蜂巢样镶嵌结构.扫描电镜下观察,在载体的上皮面细胞呈复层样生长,形态近似扁平与梭形之间;内皮面为多边形单层细胞,表面具有微绒毛结构.结论 构建的生物角膜为上皮-脱细胞基质载体-内皮复合物,初具角膜的雏形结构.异种角膜脱细胞基质提供了良好的细胞生长界面,有望成为体外构建角膜的载体材料.
-
羊膜和细胞外基质对兔眼小梁切除术后滤过泡的影响
目的 探讨羊膜和结膜细胞外基质(ECM)对兔眼小梁切除术后滤过泡的影响.方法 对27只新西兰白兔右眼后房注射α-糜蛋白酶,制备青光眼动物模型.将兔随机分为对照组、羊膜组、结膜ECM组,每组9只兔,行右眼手术.对照组行单纯小梁切除术,羊膜组行小梁切除联合羊膜移植术,结膜ECM组行小梁切除联合ECM移植.术后第1、7、14、21、28、35、42、56天观察小梁滤过泡形态及功能并测量术眼眼压,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小梁滤过泡下细胞的形态.结果 对照组术前平均眼压(34.59±4.44)mm Hg(1 mm Hg=0.133 kPa),术后第1、7、14、28、42、56天眼压分别为(11.31±2.76)mm Hg、(19.20±5.27)mm Hg、(21.17±4.36)mm Hg、(22.22±1.39)mm Hg、(23.90±1.97)mm Hg、(23.67±1.73)mm Hg.羊膜组术前平均眼压(34.38±4.20)mm Hg,术后第1、7、14、28、42、56天眼压分别为(10.48±2.45)mm Hg、(12.80±3.41)mm Hg、(13.50±2.25)mm Hg、(16.17±1.73)mm Hg、(17.22±1.32)mm Hg、(16.71±1.52)mm Hg.结膜ECM组术前平均眼压(34.66±4.49)mm Hg,术后第1、7、14、28、42、56天眼压分别为(10.94±2.75)mm Hg、(11.29±2.40)mm Hg、(13.93±3.55)mm Hg、(15.63±3.54)mm Hg、(15.70±2.44)mm Hg、(15.12±3.65)mm Hg.术后对照组与羊膜组和结膜ECM组眼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羊膜组与结膜ECM组眼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羊膜组、结膜ECM组术后第42、56天滤过泡轻微隆起并弥散,有较好的滤过功能.对照组术后第14、21天滤过泡区瘢痕形成,滤过功能差.组织学切片观察显示羊膜组、结膜ECM组滤过泡未形成瘢痕,成纤维细胞少,但有炎性细胞浸润.结论 羊膜和结膜ECM能改善小梁切除术后滤过泡功能,减少瘢痕形成.
-
虹膜劈裂症合并闭角型青光眼三例
例1 女性,76岁,因左眼被衣架砸伤后胀痛,视物模糊,伴恶心呕吐6 h,于2002年7月18日来我院眼科急诊.双眼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病史13年,已行双眼激光虹膜打孔术.全身检查未见异常.
-
Van der Hoeve综合征合并太田痣一例
Van der Hoeve综合征即蓝色巩膜-脆骨(耳聋)综合征.太田痣(nevus of ota)即先天性眼皮肤黑色素细胞增多痣,又称Ota综合征,是围绕眼眶、眼睑及眉部皮肤的一种蓝痣,伴同侧结膜、巩膜及葡萄膜弥散性痣.遗传方式多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但也有隐性者[1].笔者于2006年8月诊治了1例该病患者.
-
单次滴用2%毛果芸香碱眼液致速发全身严重反应一例
毛果芸香碱是节后胆碱能药物,具有缩瞳和降眼压作用,主要用于青光眼的治疗.我院于2003年收治1例因用2%毛果芸香碱眼液滴眼后,致速发全身不良反应患者,现报告如下.
-
色素播散综合征一例
患者女性,34岁,因上呼吸道感染、发热,伴双眼胀痛和头疼来诊(就诊当时很像内科症状,所以未测眼压).患者无眼科疾病史、外伤史,无高血压、糖尿病等全身疾病史,无青光眼家族史.
-
双眼睑深部真菌感染一例
近年来,随着广泛应用抗生素和糖皮质激素,真菌性眼病有逐年增加的趋势.2005年12月我院诊治了1例严重双眼睑真菌感染的患者.
-
蛋白质组学在眼科研究应用的进展
蛋白质组的研究不仅可阐述生命活动规律,也为某些疾病发生发展机理的阐明和解决途径提供理论根据.通过对个体生理或病理的蛋白质组分析比较,可以找到疾病特异性的蛋白分子,可提供疾病早期诊断的分子标志,又可成为新药物设计的分子靶点.笔者就蛋白质组学在眼科研究的应用作一综述.
-
抗心磷脂抗体与眼部相关疾病
抗心磷脂抗体属于自身抗体之一,其与血栓形成、血小板减少及自然流产有关.近年来国外学者从不同角度做了大量研究,表明血栓性疾病与抗心磷脂抗体相关.为此笔者复习了近年相关文献,就抗心磷脂抗体阳性患者的流行病学、免疫学发病机制、临床表现、眼部特征、诊断依据、鉴别诊断、预防与治疗等问题进行综述.
-
应重视生物信息学等新兴学科在眼科研究中的应用
21世纪以来,纵观我国眼科研究,在各方面都取得了长足进展,不少领域已处于国际先进水平.而我国眼科研究与西方发达国家仍存在差距,缺乏原始创新及学科交叉的深入研究是原因之一.要进一步提高我国眼科研究水平,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需要从事眼科研究的工作者加快引进、消化、吸收并融合其他学科的研究成果和新技术,多出原始创新性的研究.在"后基因组"时代,单一学科很难解决如此复杂的生命科学问题,多学科交叉与融合为眼科研究带来了契机,特别是近出现的信息生物学(bioinformatics)和系统生物学(systems biology)等新兴学科,将有助于推动眼科科研思维方式和研究手段的变革.
-
Purtscher样视网膜病变
Purtscher视网膜病变是指胸腹部严重的挤压伤或粉碎性骨折后发生的一种特殊的视网膜病变,眼底表现为视乳头周围的棉絮斑、出血、视网膜黄白色斑等改变.而Purtscher样视网膜病变是指在非外伤的全身性疾病中眼底出现Purtscher视网膜病变的特殊表现,如系统性红斑狼疮、急性胰腺炎、慢性肾功能衰竭等疾病.
-
泪液乳铁蛋白夹心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的建立及初步临床应用
泪液乳铁蛋白(lactoferrin,LF)是泪液中主要的抗菌蛋白质[1-2],对眼表组织起积极防护作用,其含量在很大程度上能反映泪腺的外分泌功能.干眼是与泪膜密切相关的眼表疾病,病因复杂、临床表现多样,诊断存在较大困难.
-
第9例——左眼下方视野缺损伴视力下降16天
病历摘要患者男性,39岁.因左眼下方视野缺损伴视力下降16 d,于2006年11月9日来我院就诊.患者近视眼病史20余年,曾于2003年行双眼近视眼激光手术,具体术式不详.
-
视觉生理学组在学科交叉的探索研究中开拓创新
第三届全球华人眼科学术大会暨中华医学会第11届全国眼科学术大会于2006年8月31日至9月4日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举行,来自于世界各地的华人眼科医师和视觉研究工作者广泛交流了眼科学基础和临床研究的成果.在这次学术大会的闭幕式上,视觉生理学组以"在学科交叉的探索研究中开拓创新"为题,向大会汇报了本届视觉生理学组所取得的工作成绩和进步.
-
眼科学试题及分析(三)——标准配伍型题
标准配伍型题为单项选择B型题中的一种(B1型),形式为5个备选答案和数个问题,即提供若干组考题,每组考题共同使用考题前列出的5个备选答案,从中选择1个与考题关系密切的答案.每个备选答案可能被选择1次、多次或不被选择.
年 | 期数 |
2019 | 01 02 |
2018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7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6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5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4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3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2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1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0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9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8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7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6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5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4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3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2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1 | 01 02 03 04 05 06 |
2000 | 01 02 03 04 05 06 |
1999 | 01 02 03 04 05 06 |
1996 | 05 |
1989 | 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