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药学 > 中国药学杂志

中国药学

中国药学杂志

Chinese Pharmaceutical Journal 중국약학잡지

CSCD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 中国药学会
  • 影响因子: 0.95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1-2494
  • 国内刊号: 11-2162/R
  • 发行周期: 半月刊
  • 邮发: 2-232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53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药学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桑国卫
  • 类 别: 药学
期刊荣誉:
  • 大鼠原位灌注模型研究靛玉红吸收机制

    作者:李珂佳;蒋学华

    目的 研究靛玉红在大鼠肠道的吸收动力学特征,并考察不同药物浓度和增溶方法对其吸收速率的影响.方法 选用适当增溶剂提高靛玉红的溶解度,进行大鼠原位肠灌注实验.结果 靛玉红吸收较差,在4~16 mg·L-1内靛玉红的Ka值基本保持不变.各部位吸收速率依次为十二指肠≈回肠>结肠>空肠.尽管是否结扎胆管对吸收参数影响不大,但未结扎胆管时,小肠全肠段和十二指循环液的剩余药量-时间曲线波动较大,结扎胆管后波动明显减弱.结论 在实验剂量范围内,靛玉红在大鼠肠道内的吸收呈现一级吸收动力学特征,其吸收机制为被动扩散,并可能存在肠肝循环.

  • 高脂饮食对两种非诺贝特微粒化胶囊口服吸收的影响

    作者:李中东;高志伟;施孝金;焦正;王蓓;钟明康;王宏图

    目的 比较在空腹和高脂饮食下非诺贝特微粒化胶囊的生物等效性,了解食物对非诺贝特微粒化胶囊吸收的影响.方法 分别在空腹或高脂饮食下,24名成年健康志愿者单剂量口服两种非诺贝特微粒化胶囊,用HPLC测定血药浓度,对其药动学参数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在空腹时,非诺贝特微粒化胶囊和力平之(R)胶囊的主要药动学参数分别为AUC0→96:(208.4±65.0),(155.7±108.9)mg·h·L-1,ρmax:(10.1±3.0),(5.3±3.8)mg·L-1;tmax:(4.1±0.6),(6.0±2.6)h.在高脂饮食时,非诺贝特微粒化胶囊和力平之胶囊的主要药动学参数分别为AUC0→96:(221.7±57.6),(220.5±58.2)mg·h·L-1,ρmax:(14.2±2.5),(14.4±2.6)mg·L-1;tmax:(4.9±0.9),(4.5±1.1)h.经统计学分析,在空腹条件下非诺贝特微粒化胶囊与力平之(R)胶囊生物不等效,前者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以AUC0→96计为(153.2±40.0)%.而在高脂饮食下,非诺贝特微粒化胶囊与力平之(R)胶囊生物等效,前者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101.2±12.0)%.结论 非诺贝特微粒化胶囊的生物利用度受高脂饮食影响不明显,但饮食可提高其ρmax,而高脂饮食可显著提高力平之(R)胶囊的AUC和ρmax.

  •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血浆中10种苯二氮(艹卓)类药物

    作者:毛桂福;郭涛

    目的 建立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人血浆中10种苯二氮(艹卓)类药物(氯氮(艹卓)、咪达唑仑、硝西泮、奥沙西泮、艾司唑仑、劳拉西泮、阿普唑仑、氯硝西泮、地西泮和三唑仑).方法 血浆样品经二氯甲烷萃取后,采用Shim-pack CLC-C8色谱柱,柱温35 ℃,流动相为0.01 mol·L-1磷酸盐缓冲液-乙腈-无水乙醇-甲醇(68.2:31.2:0.3:0.3),流速为1.10 mL·min-1,紫外检测波长230 nm.结果 血浆中氯氮(艹卓)、咪达唑仑、硝西泮、奥沙西泮、艾司唑仑、劳拉西泮、阿普唑仑、氯硝西泮、三唑仑和地西泮在40~2 000 μg·L-1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2),平均方法回收率均在97%~104%,萃取回收率均在70%以上,日内和日间RSD均≤11%(n=5).结论 本方法准确快速、简便易行,适用于人血浆中10种苯二氮(艹卓)类药物的同时检测.

  • 氯化铯对大鼠学习记忆功能及突触可塑性的影响

    作者:何治;郭莲军;郑敏;徐旭林

    目的 探讨氯化铯对大鼠学习记忆功能及突触可塑性的影响.方法 大鼠腹腔注射氯化铯30 d(120 mg·kg-1,每天一次)建立一种动物模型,然后运用在体电生理技术记录该模型大鼠海马CA3区群峰电位,给予高频刺激后观察诱发长时程增强(LTP)的情况,同时观察对照组大鼠(腹腔注射生理盐水)的LTP诱导情况;运用Morris水迷宫检测不同组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在电镜下观察各组动物海马CA3区超微结构的改变;运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不同组大鼠海马组织内兴奋性氨基酸和抑制性氨基酸的含量.结果 ①氯化铯组的LTP诱导率为33.33%,对照生理盐水组为100%;②Morris水迷宫检测发现氯化铯组学习记忆能力受到一定程度的损害.学习训练结束时,氯化铯造模组较对照组逃避潜伏期延长;空间探索实验发现,氯化铯造模组、生理盐水组在原平台所在象限穿梭时间占探索总时间百分比分别为(14.76±2.87)%、(38.58±6.99)%;③电镜下观察到经高频刺激后生理盐水组CA3区突触结构中突触前膜的突触小泡明显比正常大鼠未经过高频刺激组增多,而氯化铯组经过高频刺激后CA3区突触结构中突触前膜的突触小泡较生理盐水组经过高频刺激后突触小泡的数量显著减少;④海马组织氨基酸含量的改变:NS组大鼠经高频刺激后,海马组织谷氨酸和γ-氨基丁酸、天冬氨酸、甘氨酸以及牛磺酸的含量均明显高于未经过高频刺激的正常对照组(Normal组)(P值均小于0.05),而CsCl组大鼠经过高频刺激后上述5种氨基酸含量均少于经过高频刺激后的NS组,但有谷氨酸、γ-氨基丁酸和甘氨酸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天冬氨酸和牛磺酸含量则没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氯化铯可使大鼠的空间学习记忆能力受到明显损害,而且阻碍LTP现象的诱导,其作用机制可能为通过阻断超极化激活-环核苷酸门控的起搏阳离子通道(HCN)而发挥作用.

  • 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测定人血清中拉呋替丁药物浓度

    作者:沈芊;李焕铭;王育琴

    目的 建立快速、灵敏的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测定人血清中拉呋替丁药物浓度.方法 以SupelcosilTMLC-18-DB(4.6 mm×250 mm,5 μm)为色谱柱,[甲醇-(醋酸-醋酸钠缓冲液)](pH 4.5)=1:2为流动相,荧光检测波长:EX=285 nm,EM=313 nm.结果 测定血清中拉呋替丁方法的线性范围为2.5~300 μg·L-1,r=0.999 7(n=5),定量下限为2.5 μg·L-1.日内、日间精密度(RSD)均小于12%.结论 本方法操作简便、灵敏度高,可满足拉呋替丁药动学研究需要.

  • 萝卜秦艽化学成分的研究Ⅱ

    作者:余振喜;王钢力;戴忠;边巴次仁;林瑞超

    目的 对萝卜秦艽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 采用大孔树脂、薄层色谱和硅胶柱色谱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理化方法和波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结果 从体积分数95%乙醇提取物大孔树脂体积分数95%乙醇洗脱物中分离并鉴定了10个化合物,分别为phlomisoic acid(Ⅰ)、phlomisoside Ⅴ(Ⅱ)、phlomisosideⅢ(Ⅲ)、三十烷酸(Ⅳ)、三十烷酸对羟基苯乙酯(Ⅴ)、邻苯二甲酸正丁异丁酯(Ⅵ)、棕榈酸(Ⅶ)、油酸(Ⅷ)、β-谷甾醇(Ⅸ)和胡萝卜苷(Ⅹ).结论 除Ⅲ外,其余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得,其中Ⅳ、Ⅴ、Ⅵ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得,Ⅱ为一新化合物.

  • HPLC-MS研究盐酸恩丹西酮缓释胶囊人体药动学及生物等效性

    作者:沈于兰;冯芳;孙奇

    目的 首次建立人血浆中盐酸恩丹西酮浓度的HPLC-MS分析方法,用以测定健康受试者口服盐酸恩丹西酮缓释胶囊后的血药浓度,估算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的药动学参数,评价两种制剂的生物等效性和相对生物利用度.方法 血浆中加入内标米氮平后,乙酸乙酯提取,HPLC-MS分离、分析.色谱系统:ODS柱(4.6 mm×150 mm,5μm),甲醇-乙腈-醋酸铵溶液(0.01 mol·L-1)(35:30:35)为流动相,流速1.0 mL·min-1,柱温35 ℃.质谱检测方式:SIM.结果 盐酸恩丹西酮的线性范围为0.1~80 μg·L-1(r=0.999 9),低检测质量浓度达0.1 μg·L-1,提取回收率≥85%.口服单剂量和多剂量的盐酸恩丹西酮缓释胶囊后的相对生物利用度分别为(94.1±15.8)%和(94.8±14.3)%.结论 本法简便,准确,灵敏度高.统计学结果表明,口服单剂量和多剂量的缓释胶囊与普通参比胶囊相比,达峰浓度低,达峰时间延长,稳态的波动度小,缓释特征明显.经方差分析和双单侧t检验表明,缓释胶囊和普通参比胶囊生物等效.

  • 渗透促进剂对川乌总生物碱和新乌头碱透皮吸收的影响

    作者:李文兰;王艳萍;季宇彬;赵培;范玉奇

    目的 研究各种促渗剂对乌头总碱和新乌头碱透皮吸收的影响.方法 采用改良的Franz扩散池,以生理盐水为接收介质,以大鼠离体背部皮肤为透皮屏障,计算不同浓度单元促透剂和不同组合促透剂作用下乌头总碱和新乌头碱的累积渗透量Q及相关参数.结果 不同促渗剂对乌头总碱和新乌头碱都有不同程度的促渗作用.结论 1%月桂氮(卓)酮+10%丙二醇的促渗效果好,为乌头总碱透皮吸收制剂处方的优化提供依据.

  • 胰岛素油相制剂给药方法和作用机制的研究

    作者:龚楸;刘征;赵维纲;马红;张静;马二利;郑昌学;段明星

    目的 通过比较胰岛素油相制剂口服给药和肠道给药的降血糖作用,以及胰岛素油相制剂经小肠灌流后肝门静脉和肝静脉的血胰岛素水平,研究胰岛素油相制剂的合适给药方法与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专利方法制备胰岛素油相制剂.糖尿病大鼠分别口服和十二指肠注入胰岛素油相制剂后测定血糖,正常大鼠小肠灌流胰岛素油相制剂后用RIA方法测定肝门静脉和肝静脉血液中胰岛素.结果 糖尿病大鼠实验显示,当肠道用药量是口服用药量的1/3时,肠道给药比口服给药降血糖AUC0-6h提高67%,两者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小肠灌流实验显示,肝门静脉胰岛素浓度显著高于肝静脉胰岛素浓度(P<0.05),胰岛素油相制剂透过小肠上皮细胞的能力显著高于胰岛素水溶液(P<0.05).同时血糖浓度与肝门静脉和肝静脉中的胰岛素浓度差值显示了很好的负相关关系.结论 该油相制剂能有效保护胰岛素的活性.肠道给药比口服给药用药剂量低,降血糖效果好.小肠灌流实验表明,油相制剂中的胰岛素经过肝脏时主要因首过效应而发挥生物学作用.该油相制剂的合适剂型为肠溶胶丸.

  • 致孔剂调节布地奈德肠溶缓释微丸释放速率的研究

    作者:吴君华;柳晨;张瑜;朱赛杰;姜嫣嫣;裴元英

    目的 比较不同致孔剂及其用量对水难溶性药物布地奈德肠溶缓释微丸释药行为的影响.方法 采用流化床空气悬浮包衣法制备载药丸芯,Surelease(R)缓释衣及Eudragit(R) L 30D-55肠溶衣制得布地奈德微丸.比较了缓释层中不同致孔剂及其用量对微丸释药速率的影响.结果 布地奈德肠溶缓释微丸的释放速率随致孔剂的用量增加而加快,释药基本符合一级动力学模式,且药物释放速率常数与致孔剂用量成正比关系.相同用量的致孔剂对布地奈德释放的影响为Tween80,SDS>HPMC,Lactose>PVP>PEG400>PEG4000.结论 不同致孔剂及其用量对布地奈德肠溶缓释微丸释放速率的影响较大,选择合适的致孔剂及其用量对获得适当的释药速率很重要.

  • 重组TRAIL诱导肺腺癌细胞系细胞凋亡的实验研究

    作者:冯长根;周汉生;唐艳平;沈滟

    目的 研究重组可溶性TRAIL作用于人肺癌系A549细胞培养物后,细胞凋亡的形态变化和凋亡率测定.方法 MTT比色法测定重组TRAIL对肺腺癌A549细胞的生长抑制率.TRAIL处理前后细胞核、质的形态学变化.经不同浓度重组TRAIL处理后A549细胞的双色荧光变化.定量重组TRAIL与亚毒性浓度的CDDP联合使用,对肺腺癌A549细胞生长抑制率和凋亡率的影响.结果 重组TRAIL对A549细胞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TRAIL 100 μg·L-1作用24 h后,抑制率达到41.6%.细胞形态学观察显示,A549肺腺癌细胞经50 μg·L-1TRAIL处理24 h后,可观察到典型的细胞凋亡特点.3.3 mg·L-1的CDDP与50 μg·L-1重组TRAIL合用,A549细胞凋亡率高达75.2%.结论 重组TRAIL具有明显的诱导多种恶性肿瘤细胞凋亡的作用;化疗药物CDDP能加强重组TRAIL的抗肿瘤活性.

  • HPLC双波长梯度洗脱同时测定通塞脉微丸中绿原酸、阿魏酸、甘草苷的含量

    作者:池玉梅;崔小兵;陈维;李伟;狄留庆

    目的 研究同时测定通塞脉微丸中绿原酸、阿魏酸及甘草苷含量的方法.方法 Kromasil C18色谱柱,乙腈-2%冰醋酸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检测波长λ入1=324 nm,λ2=276 nm.结果 绿原酸、阿魏酸、甘草苷分别在0.208 4~3.334、0.050 35~0.805 6,0.231 5~3.704 μg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9;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9.07%,100.40%,98.13%,相应的RSD分别为0.73%,1.32%,0.97%(n=6).结论 本法操作简便,结果可靠,重现性好,可作为产品质量控制的方法.

  • 环丙沙星-铽配合物与脱氧核糖核酸相互作用研究

    作者:何华;王羚郦;张明;焦庆才;PHAM-HUY Chuong

    目的 研究环丙沙星-铽(Tb3+-CIP)与脱氧核糖核酸(DNA)的相互作用.方法 铽(Ⅲ)与环丙沙星反应形成的络合物与小牛胸腺DNA分子作用,进行扫描荧光光谱和紫外吸收光谱研究.并用改良后的荧光猝灭方程求算出Tb3+-CIP与DNA的结合常数.结果 Tb3+-CIP的紫外吸收光谱随DNA浓度增加产生明显的减色效应和红移现象;在290 nm处形成一等吸收点.DNA能显著增强Tb3+-CIP体系的荧光,结合常数KA=1.43×104 L·mol-1.结论 Tb3+-CIP可以与DNA相互作用,作用方式存在静电和插入两种模式.

  • 二肽基肽酶Ⅳ抑制剂的研究进展

    作者:朱翊;傅得兴

    目的 介绍近年来二肽基肽酶Ⅳ抑制剂的研究进展.方法 查阅相关文献,对本类药物的作用机制,临床前研究,临床研究和安全性研究进展作了详尽的综述.结果 与结论二肽基肽酶Ⅳ能够迅速裂解和失活肠促胰岛素,神经肽和细胞因子,使用二肽基肽酶抑制剂抑制二肽基肽酶,可增强这些物质的内源性生物活性,从而降低空腹和餐后的葡萄糖浓度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改善胰岛素敏感性和β细胞功能.另外,二肽基肽酶抑制剂还能促进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的产生,刺激骨髓中原始细胞并增加中性粒细胞的数量.

  • 微乳液法制备载药纳米粒的研究进展

    作者:张会丽;王春龙;江荣高

    目的 介绍微乳液法制备载药纳米粒的研究进展,为其深入研究提供参考.方法 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并进行归纳和整理.结果 W/O型或O/W型微乳均可用以制备载药纳米粒,处方组成、制备方法均可影响纳米粒的粒径、形状和药物的释放等性质,纳米粒对于多肽、蛋白质和抗癌药物的转运具有独特优势.结论 利用微乳液法制备的纳米粒作为药物载体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一例代谢综合征患者的药历及用药讨论

    作者:白波;张相林;常明;杨赴云

    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是糖代谢异常和心血管疾病等多种危险因素在个体内集结的状态,以胰岛素抵抗、肥胖症为中心[1].目前MS患病率明显上升,日渐成为我国,尤其是大中城市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MS的治疗比较复杂、联合用药普遍,临床药师在临床实践的过程中需要建立患者的药历.笔者参考中国药学会医院药学专业委员会推荐的药历格式[2],撰写一例老年MS患者的药历,对治疗用药进行分析讨论,提出了药学监护措施及健康教育计划.

  • 药师在呼吸科的临床药学实践

    作者:李忠东;张福成;高和

    药师到临床后很难找到工作的切入点,是目前药师开展临床药学实践普遍遇到的难题.因此,我们以案例分析的方式,从临床前如何准备知识,临床中阅读病历发现问题、参加医生查房分析病情变化与药物的关系、利用药学有关理论参与治疗方案的制定以及药师查房对专科用药的安全性进行监测等方面,介绍我院药师在呼吸科从事临床药学实践的方法和内容,供参考.

  • 盐酸氨溴索口腔速崩片的处方及制备工艺研究

    作者:曹继军

    盐酸氨溴索为临床上广泛使用的黏液溶解型祛痰药,具有较强的祛痰和改善肺功能的作用,用于各种急、慢性呼吸道疾病引起的痰液黏稠,咳痰困难等.国内上市的盐酸氨溴索为普通片.为了提高其生物利用度,我们对其剂型进行了相应的改进,即将盐酸氨溴索普通片改为近年来发展迅速,具有服用方便、起效快、生物利用度高、口感好等特点的一种速释片剂剂型,即盐酸氨溴索口腔速崩片,并对其处方和制备工艺进行了详尽的筛选和研究,终形成了产品质量上稳定,生产上切实可行的处方和制备工艺.

中国药学分期目录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