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药学 > 中国药学杂志

中国药学

中国药学杂志

Chinese Pharmaceutical Journal 중국약학잡지

CSCD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 中国药学会
  • 影响因子: 0.95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1-2494
  • 国内刊号: 11-2162/R
  • 发行周期: 半月刊
  • 邮发: 2-232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53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药学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桑国卫
  • 类 别: 药学
期刊荣誉:
  • 末端修饰透明质酸聚合物胶束的制备及表征

    作者:邱立朋;黄燕;吴玲;朱梦琴;陈敬华

    目的 通过修饰透明质酸(hyaluronic acid,HA)末端合成透明质酸-十八烯共聚物(hyaluronic acid-octadecene,HOY),并包载多柔比星制备聚合物胶束,考察其体外制剂学性质.方法 合成末端巯基化的透明质酸(HA-SH),然后通过麦克尔加成反应与1-十八烯链接;超声法制备载药聚合物胶束,研究其粒径、电位、包封率、载药量及体外释放等性质.结果 成功合成透明质酸-十八烯共聚物,其载药胶束的平均粒径为(237.2±2.7)nm,电位值为(-22.37±0.38)mV,包封率为(89.8±0.011)%,载药量为(5.4±0.007)%,体外释放研究表明,48 h时药物的累计释放率接近70%,具有明显的缓释作用.结论 该实验制备了基于末端修饰透明质酸的聚合物胶束,为后续透明质酸给药系统的研究提供了参考.

  • 健康受试者连续口服莫西沙星后其血药浓度与心脏QT间期延长的量变关系评价

    作者:唐铭婧;白楠;梅和坤;汶柯;曹江;刘银萍;李悦;王睿;王瑾

    目的 在中国健康受试者中评价连续4d口服给药莫西沙星对健康受试者QT间期的影响.方法 筛选48名健康受试者(男女各24名)连续4d口服400 mg莫西沙星.在给药前、后按预设时间点各描记心电图,使用仪器测量与人工测量方法测定QT间期;同时采集对应时间点的血样,用HPLC-MS/MS进行血药浓度测定;每周期结束时按方案要求进行安全性检查.结果 48名受试者入选本试验,其中45名(男22,女23)完成试验;连续4d给予莫西沙星口服后可引发QT间期延长7,且给药后血药浓度与QT间期延长的量变关系为正相关,莫西沙星给药后对心脏安全性的危险程度判定为可能危险.结论 莫西沙星连续4d给药可引发有意义与血药浓度正相关的QT间期延长,故建议临床在连续使用莫西沙星时,应结合莫西沙星药代动力学以及QT间期变化的特点,慎重考虑患者尤其是心脏QT间期较长患者的用药.

  • 依巴斯汀中主要杂质的鉴定及其来源分析

    作者:林琼;杨伟峰;虞英民;朱培曦;邵鹏;陈爽

    目的 对依巴斯汀主要未知杂质的结构进行鉴定,为降低杂质含量及合成工艺改进提供技术支撑,并提高产品质量.方法 采用制备液相色谱从依巴斯汀原料中制备得到主要未知杂质,通过EI质谱、核磁共振、红外光谱和紫外光谱对杂质的结构进行鉴定,并根据鉴定结果,用市售的试剂进行结构确认.结果 依巴斯汀中的主要未知杂质确证为对称四苯乙烷.结论 主要未知杂质为依巴斯汀合成副产物,为依巴斯汀的质量控制和工艺优化提供参考依据.

  • 藤梨根的化学成分研究(Ⅱ)

    作者:赫军;马秉智;王晓雪;柳芳;覃旺军;张相林;赵铁

    目的 研究藤梨根的化学成分.方法 利用各种色谱法进行分离,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结构.结果 从藤梨根的水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0个苯丙素类成分,分别鉴定为绿原酸(1)、隐绿原酸(2)、新绿原酸(3)、3-O-香豆酰奎宁酸(4)、咖啡酸(5)、反式对羟基桂皮酸(6)、秦皮甲素(7)、东莨菪素(8)、东莨菪苷(9)和异秦皮苷(10).结论 化合物1~4、6、8 ~10为首次从猕猴桃属中分离得到,化合物5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 波棱甲素纳米混悬剂体内外抗乙肝病毒实验研究

    作者:邱玲;申宝德;程玲;郑娟;沈刚;李娟娟;韩晋;袁海龙

    目的 研究波棱甲素纳米混悬剂(PEDX-NS)的体内外抗乙肝病毒活性.方法 本实验选择HepG2 2.2.15细胞系和鸭乙肝病毒感染模型两种模型评价波棱甲素纳米混悬剂的体内外抗乙肝病毒活性,并与波棱甲素普通混悬剂(PEDX-CS)进行比较.结果 体外实验结果显示,波棱甲素纳米混悬剂可有效抑制2.2.15细胞抗原(HBsAg和HBeAg)的分泌,并呈现一定的剂量依赖性,且波棱甲素纳米混悬剂的抑制作用显著高于波棱甲素普通混悬剂(P <0.05或P<0.01).体内实验结果显示,高、中剂量(100、60 mg· kg-1)波棱甲素纳米混悬剂可显著降低鸭血清乙肝病毒-DNA的水平(P<0.05或P<0.01),且效果优于同剂量的波棱甲素普通混悬剂(P<0.05或P<0.01).结论 结果表明,波棱甲素纳米混悬剂体内外均具有抗乙肝病毒活性,且抗病毒作用明显优于波棱甲素普通混悬剂,其机制可能在于将其制成纳米混悬剂之后,粒径减小,表面积增大,体内吸收增加,从而使它的药效作用增强.

  • 百可利咀嚼片在中国健康人体单次给药剂量递增试验的耐受性研究

    作者:薛薇;史爱欣;李敏;董凡;李扬;严蓓;肖伟;杜冠华;胡欣

    目的 考察中国健康受试者单次口服百可利咀嚼片后的安全性及耐受性,确定大耐受剂量,为Ⅱ期临床试验提供给药依据.方法 随机、双盲、剂量递增、安慰剂对照Ⅰ期临床试验,70例健康受试者单次口服百可利咀嚼片,通过生命体征检查、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及不良事件等评价药物的耐受性和安全性.试验由低剂量至高剂量递增进行,研究者判断低剂量安全耐受后方可进行更高剂量组的试验.结果 100 ~2 800 mg百可利单次给药剂量递增试验全部完成,所有剂量组均未达到终止标准,所有受试者生命体征基本平稳,无QTc间期延长,8例受试者发生与研究药物可能有关的不良事件11例次,均为轻度,且自行缓解未予治疗,未发生严重不良事件,无受试者因不良事件而退出试验.结论 健康受试者口服创新药百可利咀嚼片100~2 800 mg安全耐受.

  • 基于分子身份证的三七药材快速鉴定方法

    作者:廖保生;王丽丽;王晓玥;韩建萍

    目的 为建立三七药材的快速鉴定方法,依据GenBank中人参属248条ITS2序列和本实验获得的46条三七ITS2序列比对结果筛选出可用于三七药材快速鉴定的分子身份证.方法 实验所获得的三七ITS2序列经过Codoncode Aligner软件拼接,与GenBank中下载的人参属序列一起导入MEGA 6.0软件中,使用MUSCLE方法进行比对,查找三七所特有的序列片段.结果 三七ITS2序列长度为230 bp,所有人参属序列比对后长度为258 bp,依据三七与人参属其他物种的SNP位点,开发了一段三七所特有的分子身份证序列,5 '-AACCCATCATTCCCTCGCGGGAGTCGATGCGGAGG-3',如果未知物种扩增产物中含有此段特异序列,就可以判断该物种是三七,否则鉴定为其他物种.结论 本实验开发了一段三七分子身份证序列,可用于三七药材、粉末的快速鉴定,对于鉴定DNA降解严重的材料的有很大的应用前景.

  • 姜黄素对哮喘气道重塑大鼠骨桥蛋白及mRNA的影响

    作者:王小明;朱婷婷;张维溪;梁亚峰;李昌崇

    目的 探讨姜黄素对哮喘气道重塑大鼠骨桥蛋白(OPN)及mRNA表达的影响及其在哮喘气道重塑中的作用.方法 将24只SD大鼠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N组)、哮喘组(A组)和姜黄素组(C组),每组8只.卵清蛋白(OVA)致敏和激发制备哮喘气道重塑模型.图像分析技术测量大鼠支气管壁厚度(Wat)和平滑肌厚度(Wan),免疫组化法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测定大鼠肺组织骨桥蛋白的蛋白及mRNA表达,对支气管壁厚度、平滑肌厚度与骨桥蛋白蛋白和mRNA的表达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哮喘组支气管壁厚度和平滑肌厚度均高于对照组.与哮喘组相比,姜黄素组支气管壁厚度和平滑肌厚度显著下降.免疫组化检测提示,哮喘组骨桥蛋白蛋白表达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姜黄素组相对哮喘组显著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显示,哮喘组骨桥蛋白mRNA表达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姜黄素组相对哮喘组显著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肺组织中支气管壁厚度、平滑肌厚度与骨桥蛋白的蛋白、mRNA表达均呈正相关.结论 姜黄素抑制哮喘气道重塑,可能通过下调大鼠骨桥蛋白的表达发挥作用.

  • 靶向抑制PD-L1/PD-1的免疫治疗恶性黑色素瘤新进展

    作者:鹿玉印;郭秀丽

    恶性黑色素瘤具有转移早、进展快、预后差、死亡率高等特点,对于临床医生来说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当前治疗转移性黑色素瘤的医学手段也因这些特点应用有限.近年来随着免疫治疗晚期黑色素瘤机制的深入研究,一大批治疗恶性黑色素瘤的抗体药物进入临床研究阶段.特别是2014年新型免疫药物抗程序性死亡配体(PD-L1)/程序性死亡受体-1抗体药物pembrolizumab和nivolumab顺利通过Ⅲ期临床试验先后被FDA批准上市,为那些不可切除的或转移的晚期黑色素瘤患者带来了生存的希望.笔者就抗程序性死亡配体-1/程序性死亡受体-1抗体药物治疗黑色素的现状及进展作一综述,为黑色素瘤的新药开发和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 修饰性肽核酸的合成研究进展

    作者:曾芳;王建华;刘春冬

    肽核酸(PNA)是一类以多肽骨架替代DNA的戊糖磷酸骨架的寡核苷酸类似物,基本的骨架是N-(2-氨基乙基)甘氨酸.肽核酸具有良好的理化性质和生物学特性,如稳定性高、杂交特异性强、不被核酸酶和蛋白酶水解等,但其水溶性差,细胞膜通透性低.笔者从骨架、碱基、骨架和碱基的连接方式与位置等方面对修饰性肽核酸的合成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使肽核酸具有更好的应用前景.

  • 非瓣膜性房颤患者华法林应用调查分析

    作者:杜晓明;陈闯;秦炎寒;孙浩;刘立民;庞露;朱旭;菅凌燕;肇丽梅

    目的 了解我院非瓣膜性房颤住院患者华法林临床应用情况,总结临床用药经验,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探讨开展华法林临床药学监护的意义.方法 查阅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我院第一心血管内科非瓣膜性房颤患者726例,并对抗凝方案的种类、华法林用药剂量、国际标准化比值(INR)监测等进行系统的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 我院房颤患者常用抗凝方案包括双联抗血小板治疗、阿司匹林抗栓治疗和华法林等抗凝治疗.初始国际标准化比值(INR)为2.0~3.0的病例占13.8%,调整剂量后有43.4%的患者国际标准化比值(INR)达标.结论 目前华法林的临床应用仍存在不足,继续提高人们对华法林的认知度和房颤的抗凝意识、积极开展华法林临床药学监护具有重要意义.

  • 临床药师参与1例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个体化抗血小板治疗实践

    作者:刘俊;朱艳虹;储洁琼;徐文科;汪魏平;栾家杰

    目的 探讨临床药师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个体化抗血小板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回顾临床药师依据基因检测参与1例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支架内血栓形成的抗血小板治疗的案例.结果 临床药师依据基因检测分析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支架内血栓形成的原因,参与抗血小板治疗方案的调整,并对患者提供药学监护和用药教育,保证患者用药安全、有效.结论 临床药师依据基因检测参与临床治疗方案的制订和调整,为实施个体化用药提供依据,可作为临床药师药学服务的切入点.

  • 医院无包装药品的管理和识别中存在的问题探讨

    作者:吴赛伟;厉群;沈耐涛;曾美玲;刘杨;虞和永

    目的 发掘医院内无包装药品(本文指裸露的片剂、胶囊剂和丸剂)的管理和识别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方法 通过调研多家使用自动包药机的医院对无包装药品的管理情况和护士给药核对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医院对无包装药品的管理存在多处安全隐患,护士给药核对时缺乏标准对照,无法做到有效核对.结论 本文提出的对策,可以为医院解决无包装药品管理和识别中存在的问题提供思路和借鉴,促进用药安全.

  • 熊去氧胆酸胶囊致多形红斑型药疹1例

    作者:方会慧;许杜娟;谢琴秀

    熊去氧胆酸是一种无细胞毒性的亲水性胆汁酸,竞争性地抑制毒性内源性胆酸在回肠的吸收,具有利胆、细胞保护、膜稳定、抗氧化和免疫调节作用,已被广泛用于多种肝胆疾病的治疗.该药不良反应少,耐受性好,但笔者发现1例口服熊去氧胆酸胶囊导致多形红斑型药疹,现报道如下.

    关键词: 熊去氧胆酸 药疹
中国药学分期目录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