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药学 > 中国药学杂志

中国药学

中国药学杂志

Chinese Pharmaceutical Journal 중국약학잡지

CSCD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 中国药学会
  • 影响因子: 0.95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1-2494
  • 国内刊号: 11-2162/R
  • 发行周期: 半月刊
  • 邮发: 2-232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53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药学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桑国卫
  • 类 别: 药学
期刊荣誉:
  • 气质联用法同时测定人血浆中丙戊酸及其肝毒性代谢物浓度

    作者:王灿;孔爱英;周伯庭;王萍;张婷;朱苗苗;马虹英

    目的 建立同时测定人血浆中丙戊酸(VPA)及其肝毒性代谢物2-丙基-4-戊烯酸(4-ene-VPA)含量的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定量分析方法,为临床上丙戊酸血药浓度的监测及预警丙戊酸所致肝毒性的发生提供检测手段.方法 色谱柱为HP-5 MS石英毛细管柱(30 m×0.25 μm,0.25 mm),采用程序升温,分流进样,血浆经磷酸二氢钠缓冲液(pH5)酸化后用乙酸乙酯萃取,再用衍生化试剂(BSTFA+ 1% TMCS)衍生后进样,采用全扫描(SCAN)定性,选择离子监测(SIM)内标法定量.结果 丙戊酸和2-丙基-4-戊烯酸在此色谱条件下分离良好,线性关系良好(r >0.999),萃取回收率均在96%以上,日内日间精密度均分别小于2.49%和4.63%,低定量下限分别为5.21和5.25 ng· mL-1,检出限分别为1.6和1.5 ng· mL-1.结论 相色谱-质谱可同时测定人血浆中丙戊酸和2-丙基-4-戊烯酸含量,此方法具有良好的准确度与精密性,萃取回收率高,适合作为临床上丙戊酸血药浓度监测及预警丙戊酸肝毒性发生的检测手段.本实验首次采用相色谱-质谱同时测定中国人群中丙戊酸和2-丙基-4-戊烯酸的含量,对于丙戊酸临床安全用药提供依据.

  • 非选择性腺苷受体激动剂5'-N-乙基酰胺基腺苷的体外心肌保护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作者:赵萌;习瑾昆;赵环环;戈海泽;徐菁蔓;何海燕;边希云;徐哲龙

    目的 研究腺苷A2A和A2B受体是否参与[5'-(N-ethylcarboxamido) adenosine,NECA]的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作用及其相关机制.方法 利用H9c2心肌细胞建立模拟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给予非选择性腺苷受体激动剂5'-N-乙基酰胺基腺苷[5'-(N-ethylcarboxamido) adenosine,NECA]及选择性腺苷A2A受体拮抗剂(SCH58261,SCH)、选择性腺苷A2B受体拮抗剂(MRS1706,MRS),采用CCK-8法测定细胞活性、JC-1染色检测细胞线粒体膜电位(△Ψm)、Amplex Red过氧化氢/过氧化物酶试剂盒测定细胞内H2O2水平,活性氧试剂盒检测细胞内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水平,MitoSox Red超氧化物指示剂检测线粒体内活性氧水平.结果 5'-N-乙基酰胺基腺苷明显改善缺血/再灌注损伤引起的细胞活性和线粒体膜电位的降低,显著抑制缺血/再灌注损伤导致的细胞和线粒体内活性氧含量的升高,腺苷A2A及A2B受体拮抗剂均可阻断5'-N-乙基酰胺基腺苷的上述作用(P<0.01或P<0.05).结论 5'-N-乙基酰胺基腺苷可减轻H9c2心肌细胞的缺血/再灌注损伤,腺苷A2A、A2B受体共同参与5'-N-乙基酰胺基腺苷的心肌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调节线粒体通透性转换孔(mitochondrial permeability transition pore,mPTP)的开放及线粒体活性氧的产生有关.

  • 生物黏附材料对三七总皂苷肠吸收的影响

    作者:张运;朱春燕

    目的 研究三七总皂苷(Panax notoginseng saponins,PNS)的小肠吸收动力学特性及生物黏附材料对三七总皂苷在小肠吸收速率常数和有效渗透系数的影响,考察生物黏附材料对三七总皂苷肠吸收的影响.方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灌流液中三七总皂苷的质量浓度,运用大鼠单向在体肠灌流模型考察三七总皂苷在十二指肠段与空-回肠段的吸收过程,以及生物黏附材料对三七总皂苷吸收过程的影响.结果 在十二指肠段与空-回肠段中,药物质量浓度变化(0.5 ~2 mg·mL-1)对三七总皂苷的吸收速率常数和表观渗透系数无显著性差异(P>0.05);生物黏附材料(卡波姆934P与941P、HPMC K4M、壳聚糖和魔芋葡聚糖)能够提高三七总皂苷在小肠的吸收水平,尤其是在十二指肠段的吸收,而HPMC K15M促吸收效果不明显,果胶出现一定的吸收抑制现象.结论 三七总皂苷在大鼠小肠中吸收较差,属于被动扩散,本实验所用生物黏附材料对三七总皂苷的肠吸收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 多指标定量指纹图谱在中药金银花质量评价中的应用

    作者:何兵;刘艳;李春红;田吉;杨世艳

    目的 探讨多指标定量指纹图谱在中药金银花质量评价中的应用.方法 以绿原酸为参照物建立金银花HPLC指纹图谱,同时以斜率校正法建立绿原酸与其余8个成分(新绿原酸、隐绿原酸、当药苷、芦丁、木犀草苷、异绿原酸B、异绿原酸A、异绿原酸C)的相对校正因子,计算其含量,实现一测多评.同时采用外标法测定该9个成分的含量,并比较二者的差异,以验证一测多评法的准确性和可行性.结果 建立了金银花HPLC特征指纹图谱共有模式,标定了21个共有峰,指认了其中9个共有峰,20批金银花的相似度在0.959 ~0.997间.20批金银花中9个成分的计算值与实测值间无显著差异.结论 采用多指标定量指纹图谱的质量控制模式评价金银花的质量是可行的,准确的,有望成为适合中药特点的质量评价模式.

  • 石柑子脂溶性化学成分研究

    作者:孙浩理;丁刚;宋波;张涛;冯卫生;邹忠梅

    目的 研究天南星科石柑子[Pothos chinensis(Raf.) Merr.]全草的脂溶性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硅胶、Sephadex LH-20、半制备HPLC等色谱技术和重结晶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根据波谱学方法与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及文献对照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 分离并鉴定了17个化合物,分别为和厚朴酚(1)、扁柏脂素(2)、24-丙基胆甾-7,22-二烯-3-醇(3)、24-丙基胆甾-7-烯-3-醇(4)、β-谷甾醇(5)、胡萝卜苷(6)、正三十一烷(7)、棕榈酸(8)、油酸(9)、亚油酸(10)、α-亚麻酸(11)、13-苯基十三烷酸(12)、13-(3',4'-亚甲二氧基苯基)-十三烷酸(13)、单硬脂酸甘油酯(14)、1-棕榈酸单甘油酯(15)、苯甲酸(16)和香草酸(17).结论 化合物1 ~16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 新型L-苯丙氨酸类化合物的设计、合成及其对乙酰胆碱酯酶的抑制活性研究

    作者:陈俊涛;曹婷婷;田云锋;李俊杰;张颖超;许峰;马正月

    目的 研究新型L-苯丙氨酸类化合物对乙酰胆碱酯酶活性的作用.方法 以α-溴代苯乙酮为原料,经4步反应合成了新型L-苯丙氨酸类化合物,并采用Ellman分光光度法测定了它们对乙酰胆碱酯酶的体外抑制活性.结果 所得大部分化合物均对乙酰胆碱酯酶有一定的乙酰胆碱酯酶体外抑制活性,其中化合物8b的活性强,其IC50达到了8.73×10-6mol· L-1,优于对照药物利斯的明;但所得化合物对丁酰胆碱酯酶几乎没有抑制作用.结论 所得L-苯丙氨酸类化合物对乙酰胆碱酯酶有一定的抑制活性,该类化合物对乙酰胆碱酯酶的抑制作用具有进一步研究的意义.

  • 16-妊娠双烯醇酮脂质体的体内外抗肿瘤作用研究

    作者:秦峥;邓振雪;刘希;解雨婷;崔钰琪;徐翠玲;郑尚季;孙立新

    目的 研究16-妊娠双烯醇酮脂质体的体内外抗肿瘤作用.方法 采用噻唑蓝比色法测定16-妊娠双烯醇酮脂质体对多种人肿瘤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建立人宫颈癌(HeLa)裸鼠移植模型,以空白脂质体为阴性对照组,顺铂为阳性对照组,16-妊娠双烯醇酮脂质体为实验组,经尾静脉注射给药,观察16-妊娠双烯醇酮脂质体的体内抗肿瘤作用.结果 16-妊娠双烯醇酮脂质体对人肝癌HepG2细胞,人口腔癌KB细胞,人乳腺癌T47D细胞,人胃癌SGC7901细胞,人成纤维肉瘤HT1080细胞,人卵巢癌SKOV3细胞,人前列腺癌PC3细胞,人前列腺癌DU145细胞,人肺癌A549细胞,人横纹肌肉瘤A204细胞和人宫颈癌HeLa细胞的IC50值分别为44.69,9.17,26.22,19.58,28.01,37.18,24.58,21.38,54.69,4.18和8.96 μg·mL-1.尾静脉注射16-妊娠双烯醇酮脂质体7.5、15和30 mg· kg-1·d-1,28 d对人宫颈癌裸鼠移植瘤的相对肿瘤增殖率分别为93.7%、60.52%和37.84%,瘤重抑制率分别为23.05%、48.84%和69.70%.结论 16-妊娠双烯醇酮脂质体具有体内外抗肿瘤作用.

  • 多功能靶向性表柔比星脂质体的制备及其对脑胶质瘤细胞的抑制效应

    作者:张诚翔;赵炜煜;吕万良

    目的 制备用于治疗脑部肿瘤的多功能靶向性表柔比星脂质体、对其进行理化表征并考察其对脑毛细血管内皮细胞的靶向性和对脑胶质瘤细胞的抑制效应.方法 以葡萄糖类似物2-氨基-2-脱氧-β-D-吡喃葡萄糖(NH2-Glu)为靶向分子,通过与长循环胆固醇材料进行化学合成,制备针对血脑屏障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和脑胶质瘤细胞葡萄糖转运体的靶向性功能材料;将此靶向材料修饰到脂质体上,以表柔比星为抗癌药,制备多功能靶向性表柔比星脂质体;对该脂质体进行理化表征;在脑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和脑胶质瘤细胞上考察其摄取情况;在脑胶质瘤细胞上考察其抑制效应.结果 由飞行时间质谱分析证实,成功制备了聚乙二醇琥珀酰亚胺酯-胆固醇(Chol-PEG2000-Glu)靶向性材料.构建的多功能靶向性表柔比星脂质体经粒径仪和原子力显微镜测定粒径均一,约125 nm,电位测量呈负电性.表柔比星的包封率约为93%.流式细胞仪测定结果显示,相对于表柔比星脂质体对照制剂,多功能靶向性表柔比星脂质体在脑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和2种脑胶质瘤细胞中摄取强度均显著提升.在体外细胞毒实验中,多功能靶向性表柔比星脂质体对脑胶质瘤细胞抑制效果明显增强.结论 本实验合成了一种新的靶向性长循环胆固醇材料并成功构建了多功能靶向性表柔比星脂质体,该载药脂质体可被脑毛细血管内皮细胞摄取、表现出跨越血脑屏障潜能并可靶向性抑制脑胶质瘤细胞生长.

  • 千屈菜的化学成分研究

    作者:江波;李明珠;庹雪

    目的 研究千屈菜全草化学成分.方法 运用多种色谱技术分离千屈菜类成分,采用波谱技术和理化性质确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 分离得到20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白桦脂酸(1),2α,3α,24-三羟基乌苏酸(2),6-O-(E)-sinapoylpoligalitol (3),阿魏酰-6'-O-α-D-葡萄糖(4),7-oxo-β-sitosterol(5),en-tisolariciresinol(6),隐品巴马亭(7),秦皮乙素(8),芹菜素(9),(2E,6S)-2,6-二-甲基-6-O-β-D-吡喃木糖基-2,7-辛二烯酸(10),槲皮素-3-O-(6”-咖啡酰基)-β-D-葡萄糖苷(11),23-环木菠萝烯-3β,25--二醇(12),(1'S,6'R)-8'-hydroxyabscisic acid-β-D-glucoside(13),5,3'-二羟基-3,6,4'-三甲氧基-7-O-β-D-吡喃葡萄糖苷黄酮(14),橙黄胡椒酰胺乙酸酯(15),5,6,3 ',4'-四羟基-3,7-二甲氧基黄酮(16),熊果酸(17),齐墩果酸(18),4-O-11-methyl-oleoside-p-hydroxyphenyl-(6'-11-methyloleoside)-β-D-Glucopyranoside (19)和6-O-没食子酰基熊果苷(20).结论除化合物8和9外其他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 硝基咪唑类药物在人体内代谢的研究进展

    作者:陈迁;梅和坤;白楠;梁蓓蓓;江学维;牛卉;邸秀珍;王凯;王睿

    本文对近些年关于硝基咪唑类药物研究的文献进行查阅、分析和归纳,论述了硝基咪唑类药物的基本特性、抗菌活性、人体内代谢过程及药动/药效学特点.通过系统的综述可知,硝基咪唑类药物与其他药物广泛应用于厌氧茵与需氧菌混合感染,在人体内的代谢过程与肝脏细胞色素P450酶系统相关,而AUC/MIC为评价甲硝唑药动/药效学特性的优参数.但关于硝基咪唑类药物的具体作用机制以及全面的药动/药效学特点需进一步的探索与研究.

  • 眼用原位凝胶研究进展

    作者:李颖;汤湛;王俏

    原位凝胶是一类以溶液状态给药,并在生理环境下相变为凝胶状态的聚合物,具有溶液和凝胶的双重优势.普通滴眼液存在滞留时间短,生物利用度低等问题.近年已有较多文献将新型原位凝胶应用于眼部给药,通过延长眼部滞留时间来提高药物在眼部的生物利用度.笔者通过文献检索,从原位凝胶的分类及在眼部给药系统中的应用等方面,论述不同类别原位凝胶的研究现状和关键技术性问题,并分析了眼用原位凝胶的未来发展趋势.

  • 利鲁唑药理学作用研究进展

    作者:李海亮;李游嘉;杜潇洒;罗杰;武婉情;贾贺雪;武祥龙

    利鲁唑属于苯并噻唑类化合物,是目前唯一被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用于治疗肌萎缩侧索硬化症的药物,它主要通过调节谷氨酸浓度和作用于离子通道而发挥作用.利鲁唑具有广泛的药理学作用,例如,调节谷氨酸及其转运体、神经保护作用、抗抑郁、抗焦虑、镇痛等.笔者综述利鲁唑药理学作用研究的进展,为利鲁唑的利用提供新的参考.

  • 药品应急检验管理的探索性研究

    作者:高志峰;杨化新

    目的 提升我国药品应急检验的管理水平,为药品安全突发事件的处置提供新思路.方法 对我国药品应急检验的管理历程进行梳理,对近年来典型药品应急检验事件的应对思路进行分析,对国外发达国家的相关经验进行研究.结果 我国药品应急检验经历了管理机制从无到有、应对机构从点到面的过程,应急之网虽已基本建立,但各环节均有不足.课题组依据典型案例分析结果,并结合发达国家的经验,制定了一系列的措施加强管理.结论 笔者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形成独特的解决思路图,并提出4条针对措施,具有创新性.第一,提出全系统的管理预案,使药检系统形成合力,扭转单兵作战的现状;第二,提出应急检验技术预案,为检验时查找药害的原因提供合理路径图;第三,提出4条加强技术储备的有效措施,为管理预案与技术预案提供必要的辅助资源;第四,提出政府监管策略和企业防范策略,争取从源头防范.以上措施,将显著增强我国对药品安全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能力.

    关键词: 药品检验 管理 应急
  • 建设符合世界卫生组织“药品质量控制实验室良好操作规范”要求的细菌内毒素检验实验室要素分析

    作者:蔡彤;裴宇盛;高华

    目的 对如何建设符合“药品质量控制实验室良好操作规范”(GPCL)质量管理理念的细菌内毒素检测实验室的要素进行总结和分析.方法 从人、机、料、法、环5个方面,将药品质量控制实验室良好操作规范质量管理理念与细菌内毒素检测实验特点相结合,提出具体方法和参考经验.结果与结论 总结了药品质量控制实验室良好操作规范理念在细菌内毒素检测实验室中的应用.

中国药学分期目录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