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临床医药实践杂志

临床医药实践

临床医药实践杂志

Proceeding of Clinical Medicine 림상의약실천

国家级期刊
  • 主管单位: 山西省卫生厅
  • 主办单位: 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 影响因子: 0.73
  • 审稿时间: 1个月内
  • 国际刊号: 1671-8631
  • 国内刊号: 14-1300/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22-39
  • 曾用名: 山西临床医药;临床医药
  • 创刊时间: 1974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临床医药实践编辑部
  • 出版地区: 山西
  • 主编: 武晋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原发性高血压病痰湿壅盛证患者实施中医护理干预的临床分析

    作者:陈永华

    目的:探究中医护理在原发性高血压病中医辨证分型为痰湿壅盛证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5月—2014年11月门诊治疗的原发性高血压病中医分型为痰湿壅盛证患者92例,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机体血浆中的血脂水平,同时比较两组患者实施不同护理后的变化情况。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5.7%,对照组为78.3%,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后的血压指标和血液相关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采用药物治疗的同时结合中医护理在原发性高血压中医辨证分型为痰湿壅盛证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对患者的生活质量有很好的改善作用。

  • 腔镜器械清洗不彻底所致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灭菌系统循环取消的原因分析与对策

    作者:吕芳;沈艳芬;魏珏

    目的:研究分析对腔镜器械清洗不彻底所致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灭菌系统循环取消的原因,探讨改进对策,降低灭菌循环次数及取消率,降低每锅平均灭菌时间。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1月—2013年12月采用强生STERRAD 100S 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灭菌器灭菌100锅次作为对照组,2014年1月—2014年12月期间实施改进对策后采用本灭菌器灭菌100锅次为研究组,观察对比两组灭菌循环次数、灭菌循环取消率以及每锅平均灭菌时间等。结果:灭菌循环取消次数及循环取消率研究组为7次,7.0%,对照组为18次,18.0%,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每锅灭菌时间研究组为(68.3±5.2)min,对照组为(73.2±6.9)min,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生物监测合格率均为10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共计出现25次循环取消,其中发生于真空期4~6 min 者9次(36.0%),造成原因为腔镜器械清洗不彻底,器械包装袋内形成血污;潮湿5次(20.0%);装载过量4次(16.0%);已装内含不兼容材料3次(12.0%);管腔类物品过度聚集2次(8.0%);喷射口堵塞2次(8.0%)。结论:科学安排手术室手术台次,强化清洁器械清洗工作,有效减少灭菌循环次数,降低灭菌循环率,缩短每锅平均灭菌时间,降低医院感染情况发生。

  • 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围术期的规范化护理

    作者:翟广俊

    目的:总结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围术期的护理要点,分析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原因,提高 TURBt围术期的规范化护理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4年12月600例 TURBt 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围术期的护理要点。结果:600例患者给予围术期规范化护理,均顺利完成手术,无术后大出血等严重并发症,3~6 d 顺利出院,术后均能定期复查及按时膀胱灌注。结论:TURBt 是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肿瘤的金标准,围术期正确的观察与规范化护理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障。

  • 加温开塞露在骨科腰麻术后患者尿潴留的应用研究[1]

    作者:廖桂芳;石慧;叶春萍;胡星兰;张晓明

    目的:观察加温开塞露在骨科腰麻术后尿潴留中的应用效果,探讨一种简便、易行、有效的缓解患者尿潴留的方法。方法:选择2013年3月—2015年1月骨科腰麻术后尿潴留患者2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观察组采用加温开塞露纳肛,对照组采用传统诱导法。观察两组患者的排尿效果。结果:观察组较对照组排尿例数多,首次排尿时间明显缩短,效果快,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加温开塞露能较快解决骨科腰麻术后患者尿潴留的问题,同时减少了因导尿术带来尿路感染的潜在危险。

  • 呼吸机相关肺炎目标监测结果分析

    作者:齐岩

    目的:了解太原市第七人民医院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率及致病菌种类,为预防和控制呼吸机相关肺炎提供依据。方法:按照《医院感染监测规范》中的方法,调查2014年7月—2015年6月所有使用呼吸机的患者。结果:372例使用呼吸机住院患者中发生呼吸机相关肺炎66例,感染发病率为17.74%。主要致病菌为鲍曼不动杆菌,其次为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结论: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病率高,致病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

  • 金属络合剂对患者血中微量元素的影响

    作者:高建华

    目的:观察小剂量二巯丙磺钠(DMPS)驱汞治疗对全血微量元素铜、锌、钙、镁水平的影响。方法:对44例汞中毒患者进行驱汞治疗,并测定和分析治疗前后全血微量元素的变化。结果:44例汞中毒患者使用络合剂后血清铜、锌、钙、镁都有所减低,且在各个疗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用药期的三天之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临床上在使用金属络合剂时及时补充微量元素可减轻络合综合征的症状。

  • 无保护会阴接生法降低初产妇会阴侧切率临床分析

    作者:丁丹秋

    目的:探讨无保护会阴接生法降低初产妇会阴侧切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152例经阴道足月头位分娩的初产妇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实施无会阴保护等综合方法不做会阴侧切术;对照组行会阴侧切术,观察两组产妇产后恢复情况。结果:无保护接生会阴不行侧切,产后恢复及生活质量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采用不侧切、无会阴保护等综合方法可严格控制会阴侧切率,促进了自然分娩及孕产妇产后恢复,提高产后生活质量,维护产妇身心健康。

  • 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峰值对心肌梗死后心功能状态的临床评价

    作者:廉润庆

    目的:观察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K - MB)峰值和心肌梗死后心功能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2月—2014年9月发病时间在6 h 之内的急性前壁 ST 段抬高性心肌梗死78例的临床资料,按 CK - MB 峰值分成三组,A 组:CK - MB 峰值≥200 U/ L;B 组:75 U/ L≤CK - MB 峰值﹤200 U/ L;C 组:CK - MB 峰值﹤75 U/ L,3个月后对三组病例进行心功能评估,对比分析左心射血分数(LVEF)值和6 min 步行试验,以研究 CK - MB 峰值与心功能的相关性。结果:A 组比 B 组、B 组比 C 组 LVEF 值明显降低(P ﹤0.05),6 min 步行距离明显缩短(P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CK - MB 峰值能较准确预测心肌梗死后心功能状态。

  • 原发性胃肠道淋巴瘤的 CT 表现

    作者:王永富

    目的:分析原发性胃肠道淋巴瘤的 CT 表现,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及诊断准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5年1月手术病理确诊的7例原发性胃肠道淋巴瘤的 CT 表现,为临床早期诊断提供依据。结果:7例原发性胃肠道淋巴瘤中,胃部病变4例,CT 表现为胃壁局限或弥漫性增厚,增强扫描可见“黏膜白线征”,3例胃壁浆膜层光滑,1例侵犯浆膜层,边缘毛糙;小肠2例(其中空肠1例,回肠末端1例),结肠1例。肠道淋巴瘤以肠壁环形或不规则增厚为特征,动脉瘤样扩张常见,很少出现肠梗阻。结论:原发性胃肠道淋巴瘤 CT 有一定的特征性,胃肠管壁局限或弥漫性增厚,平扫密度均匀,增强扫描轻中度均匀强化,典型表现可见黏膜白线征、动脉瘤样扩张等,对胃肠道淋巴瘤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 椎动脉起始部狭窄患者支架置入与单纯药物治疗疗效及安全性探讨

    作者:汤钊;欧阳神;杨国栋

    目的:探讨分析椎动脉起始部狭窄患者支架置入联合药物治疗与单纯药物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2月—2014年6月椎动脉起始部中重度狭窄患者74例,根据其选择的治疗方式分为支架组38例和药物组36例。支架组采取支架置入和药物治疗,药物组采用单纯药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一般情况、临床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面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年龄、性别、脑血管病危险因素等一般情况比较,P ﹥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支架组患者术后平均残余血管狭窄率为(7.3±3.8)%,术后 NIHSS 评分(2.3±0.9)分,随访1年发生缺血事件6例(15.8%),再狭窄6例(15.8%)。药物组术后平均残余血管狭窄率(53.2±10.1)%,术后 NIHSS 评分(3.7±1.1)分,随访1年发生缺血事件14例(38.9%),再狭窄13例(36.1%)。两组比较,P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支架置入配合药物治疗椎动脉起始部狭窄患者临床疗效较好,安全性较高。

  • 美乐胶在内镜下经鼻治疗泪囊炎中的应用[1]

    作者:黄健;唐敏;胡伟;吴柄东

    目的:观察内镜下经鼻治疗泪囊炎应用美乐胶的临床疗效。方法:16例(18眼)应用美乐胶在内镜下经鼻行泪囊鼻腔吻合术。结果:术后随访6个月~1年,16例(18眼)治愈,2例造口堵塞,重新手术后治愈。结论:应用美乐胶内镜下经鼻泪囊鼻腔吻合术是治疗泪囊炎的有效方法。

  • 双固定螺钉系统联合半螺纹钉固定髂前上棘撕脱性骨折的应用研究[1]

    作者:陈吉冰;顾卢妹;付海洋

    目的:探讨双固定螺钉系统联合半螺纹钉固定髂前上棘撕脱性骨折临床疗效。方法:将2014年1月—2015年6月收治的60例髂前上棘撕脱性骨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切开复位双固定螺钉系统联合半螺纹钉固定和传统切口复位半螺纹钉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髋关节功能优良率。结果:治疗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 ﹤0.05)。治疗组骨折松动、移位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治疗组髂关节功能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双固定螺钉系统联合半螺纹钉固定治疗髂前上棘撕脱性骨折可增加骨折治疗稳定性,缩短患者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膝关节功能恢复。

  • 健康宣教对社区居民卒中危险因素知识水平的影响[1]

    作者:岳祥海;孙新刚;王改青;张璐;胡为民;王荔

    目的:研究健康宣教对社区居民卒中危险因素知识水平的影响。方法:从太原市选择两社区,分别作为干预社区和对照社区,就卒中危险因素知识水平进行基线调查后,在干预社区进行为期1年的健康宣教,对照社区不做干预,干预结束后比较两社区卒中危险因素知识水平。结果:经健康宣教后,干预社区居民的卒中危险因素知识水平明显提高,干预社区居民对卒中危险因素的了解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社区。结论:积极开展健康宣教能提高社区居民卒中危险因素知识水平,有助于社区居民的卒中预防。

  • 血流储备分数在冠脉多支病变中的应用价值[1]

    作者:黄浩波;欧阳繁;黄河

    目的:探讨对于稳定型心绞痛冠心病患者的多支冠状动脉病变情况,应用血流储备分数(FFR)指导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6月—2014年9月在湘潭市中心医院接受冠脉造影(CAG)检查为冠脉多支病变,住院诊断考虑为稳定型心绞痛,并拟行 PCI 治疗的患者100例,随机分为通过 CAG 指导的 PCI 治疗组(CAG 组)及通过 FFR 指导的 PCI 组(FFR 组)。在 FFR 组,当 FFR≤0.80时,行支架植入干预治疗,而在 FFR ﹥0.80的情况时,不考虑行支架植入治疗。所有入选的稳定型心绞痛的冠心病多支冠脉病变患者都采取优化的药物治疗方案。随机对照研究的临床观察终点为12个月内主要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MACE),包括死亡、心肌梗死、血运重建等在内的全体事件。结果:CAG 组与 FFR 组平均病变数分别是(2.79±0.73)支和(2.83±0.56)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每人平均使用支架的数量为(2.76±0.78)个和(1.45±1.07)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1);随访12个月的主要心脏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分别是20%和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稳定型心绞痛冠心病的冠脉多支病变中,FFR 组支架使用量明显减少,且可使死亡、心肌梗死、再次血运重建的复合事件发生率下降。

  • 髋关节骨折患者冠心病风险增加的临床观察

    作者:杨涛;宋冬林;孙鹏;王得顺;冷云霞;李红涛;陈磊

    目的:采用队列研究观察我国髋关节骨折患者冠心病(CHD)的发生风险是否增加。方法:选择2010年7月—2013年7月550例住院新发髋关节骨折患者作为髋关节骨折队列。无髋关节骨折的患者作为对照组。结果:髋关节骨折队列 CHD 的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高出1.52倍(95% CI =1.40~1.66),并且与性别、年龄和有无特异性并发症无关。此高 CHD 风险至少持续至髋关节骨折后1年之内。结论:髋关节骨折是 CHD 风险的独立预测因素。

  • 急性髓系白血病 CEBPA 基因突变与临床特点的关系

    作者:吴继颖;范进婷;赵芳;马建华;冯雅青

    目的:研究伴有 CCAAT 增强子结合蛋白 A(CEBPA)基因突变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扩增产物片段长度分析及序列分析方法对57例初发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进行 CEB-PA 基因突变检测。结果:CEBPA 基因突变阳性6例,占10.53%,其中单突变3例,双突变3例;FAB 分型 AML - M2型3例、AML - M4型2例,AML - M5型1例。CEBPA 基因突变阳性患者初诊时血小板计数明显低于突变阴性患者(P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初诊时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值、骨髓原始细胞比例和中位年龄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CEBPA 基因突变患者染色体常见正常核型及9q -(6例中4例),1例 AML - M2患者伴有 FLT3- ITD 基因突变。6例患者中5例达完全缓解,完全缓解率83.33%,高于 CEBPA 突变阴性患者(71.74%),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CEBPA 基因突变患者临床特点与疾病状态相关,对初诊 AML 患者检测 CEBPA 基因突变,有利于预后评估和指导治疗。

  • 重组人脑利钠肽在不同利钠肽水平的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

    作者:彭辉兵;欧阳繁

    目的:探讨重组人脑利钠肽在不同利钠肽(BNP)水平的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将160例左室射血分数﹤40%的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患者依据不同的 BNP 水平分成普通增高组(BNP≤5000 pg/ mL)和极度增高组(BNP ﹥5000 pg/ mL),两组再分成对照组和重组人脑利钠肽亚组(以下称 rhBNP 组)。在普通增高组患者中,对照组和 rhBNP 组各40例患者,在极度增高组患者中,对照组和 rhBNP 组各40例患者。结果:在普通增高组中,rhB-NP 组治疗后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尿量明显多于对照组(P ﹤0.05),治疗后彩超情况也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在极度增高组中,rhBNP 组治疗后并没有体现出较大优势,尿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其治疗后彩超情况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短期重组人脑利钠肽对于 BNP≤5000 pg/ mL 的患者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的患者具有良好的疗效,但对于 BNP ﹥5000 pg/ mL 的患者,与对照组相比并没有明显的优势。

  • 第三掌骨骨折术后5个手指脓性甲沟炎1例分析

    作者:赵海恩;闵文;王远;刘珺;董江;潘庆

    患者,男,20岁,在校大学生,散打比赛致右手第三掌骨骨折,在外院行“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术后2周手术切口愈合并按时拆线。术后4周开始出现患侧5个手指甲根部红肿等症状,无疼痛,未引起重视。红肿持续存在,术后10周甲根部红肿局限并化脓,诊断为“脓性甲沟炎”。术后3个月在我院行甲沟处纵向切开引流并放置乳胶引流条,配合口服阿莫西林,治疗1周后好转(见图1)。追问患者病史,发病之前甲沟及其附近无组织刺伤、擦伤、嵌甲或拔“倒皮刺”[1]等病史。

  • 脊柱胸腰段骨折合并骨质疏松症的手术治疗进展

    作者:李继凯;常峰;宋洁富

    随着社会人口的老龄化,骨质疏松症患者的人数逐年增加,并且在我们国家存在严重的老龄化问题,各种意外伤害合并骨质疏松症的患者越来越多。因此,脊柱胸腰段骨折合并骨质疏松症的治疗问题在脊柱外科领域越来越凸显。脊柱胸腰段一般包括胸10~腰2,是胸腰部的连接处,维持着脊柱的矢状位平衡,并且承载着易损载荷,极易损伤,并且损伤后多存在一定程度的脊柱后凸畸形,马尾神经受压,表现为下肢感觉运动障碍、括约肌功能障碍、性功能障碍等临床表现,因此恢复并维持脊柱胸腰段的解剖结构,恢复马尾神经功能对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尤为重要[1]。随着医学影像学、脊柱生物力学和内固定器械的发展与改进,胸腰段骨折合并骨质疏松症的治疗已经取得了很大进展,但仍有很多争议。国内外学者为了寻求更好的治疗方法以减轻患者疼痛和负担,提高术后生活质量,进行了大量的实验和临床研究。本文就胸腰段骨折合并骨质疏松症的治疗进展综述如下。

  • 同型半胱氨酸与冠心病的关系研究进展

    作者:吴文芳;郭任维;李莉;翟晓娟;高胜利

    冠心病是全世界范围内增长排名第一的疾病[1]。在我国该病患病率也呈逐年增长趋势,成为严重危害国人健康的常见病,已经引起了众人的广泛关注。该病发病率增高的原因有饮食结构的变化、工作节奏的逐渐加快、生活质量的提高及平均寿命的延长。积极消除冠心病危险因素,可以有效防止冠心病的发生、进展。除了高血脂、糖尿病、高血压、肥胖、吸烟等常见的冠心病易患因素外,新近的研究提示高同型半胱氨酸(HHcy)血症是冠心病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此种含硫氨基酸同时也是炎症反应的标志物[2],同心血管疾病的炎症反应有密切关系,另外也参与叶酸代谢,检测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对冠心病预防、诊疗以及病情严重程度的判断具有重要意义[3]。现就血浆 Hcy 与冠心病的关系综述如下。

  • 2012年-2014年文水县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分析

    作者:李锦川

    目的:分析2012年—2014年文水县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EFI)的发生情况,评价 AEFI 监测系统运转情况,为提高预防接种质量和改进疫苗质量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2年—2014年文水县报告的 AEFI 案例,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文水县 AEFI 监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文水县2012年、2013年、2014年 AEFI 分别报告8例、18例、32例,共计58例,48 h 内报告率为100%,需要调查的 AEFI 48 h 内调查率为100%,AEFI 分类率98.28%,男女性别比为1.3∶1(33/25)。其中,一般反应占89.66%(52/58),异常反应占5.17%(3/58),偶合症、心因性反应及待定各占1.72%(1/58)。﹤1岁病例占34.48%(20/58);AEFI 发生在接种后24 h 内的占82.76%(48/58)。病例主要集中在6月份。发生 AEFI 的疫苗共有9种,其中以无细胞百白破疫苗的发生数多,占56.90%(33/58)。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异常反应发生率7.04/100万。结论:文水县 AEFI 监测指标达规定要求,但监测系统的敏感性特别是对 AEFI报告意识尚需提高。完善 AEFI 报告制度,加强监测督导和业务培训,宣传疫苗接种反应相关知识,有助于提高监测系统的质量和敏感性,减少 AEFI 对免疫规划的负面影响。

  • 江西省丰城矿区职工恶性肿瘤发病情况调查

    作者:江勇;李泉瑛;罗义根;肖新明

    目的:调查了解江西省丰城煤矿区职工恶性肿瘤发病情况。方法:对2013年丰城矿区全部在职职工及离退休职工31585例进行肿瘤调查研究。结果:2013年丰城矿区职工患病率为1070.13/10万,新发恶性肿瘤发病率为341.93/10万。其中肺癌患病率为218.46/10万,乳腺癌患病率为117.14/10万。结论:丰城矿区职工恶性肿瘤发病率、患病率均较高,特别是肺癌,这与煤炭粉尘等密切相关。加强煤矿防尘管理应作为降低恶性肿瘤发病率的工作重点。

  • 血清降钙素原在骨科感染患者中的诊断价值

    作者:逯世林

    目的:观察血清降钙素原在骨科感染患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5年5月骨科细菌感染患者54例,未感染患者60例,体检中心健康人群56例,分为细菌感染组、非细菌感染组和对照组,抽取血清进行血清降钙素原、C 反应蛋白、白细胞检测并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细菌感染组患者血清降钙素原( PCT)、C 反应蛋白(CRP)、白细胞水平较非细菌感染组及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抗感染治疗后,细菌感染组降钙素原水平降低,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血清降钙素原水平有助于判断骨科患者是否发生细菌感染,利于早期诊治。

  • BACTEC - MGIT 960快速药敏与罗氏比例法药敏检测方法对比

    作者:杨顺利;布红丽;范梦柏

    目的:比较 BACTEC - MGIT960全自动分枝杆菌快速药敏与罗氏比例法药敏检测方法的一致性。方法:平行检测住院患者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245株的利福平(RFP)、异烟肼(INH)、链霉素(SM)、乙胺丁醇(EMB)的药物敏感性。结果:经对比检测,BACT - MGIT960全自动分枝杆菌药敏测定可在4~13 d 内检测 RFP,INH,SM,EMB 的药物敏感性,平均7.8d。与罗氏比例法药敏的符合率分别达到98.78%,97.55%,96.73%,96.73%。平均符合率为97.45%。结论:BACTEC - MGIT 960分枝杆菌液体药敏系统,可快速准确获得药敏检测结果,尤其适用于临床分离株的快速药敏筛检。

  • 他汀类药物临床应用中不良反应分析

    作者:张惠芳;黄淑田

    目的:分析他汀类药物的不良反应,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3年1月住院使用他汀类药物且因药物不良反应而上报的患者366例,对药物不良反应发生年龄、性别、发生时间及不良反应表现等进行统计。结果: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的患者中男190例,女176例,性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60岁以上患者201例,60岁以下患者165例,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不良反应发生时间为用药后3 d ~1.5年,其中胃肠道症状143例(39.1%),肌肉疼痛、无力112例(30.6%),肝功损害78例(21.3%),肾功能异常26例(7.1%),失眠7例(1.9%)。其中使用辛伐他汀发生不良反应123例(33.6%),发生率高。结论:他汀类药物不良反应主要以肌肉、肝毒性为主,使用过程中需监测肝功、肌酸激酶,避免不良反应发生。

  • 中药注射液不良反应原因分析

    作者:吴继红

    目的:探讨临床中药注射液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方法:收集2012年2月—2013年2月应用中药注射液发生不良反应患者80例,分析患者年龄、性别、不良反应、临床表现、药物种类等。结果:产生不良反应的中药注射液主要有三种:活血化瘀类40例(50%),清热解毒类30例(37.5%),益气扶正类10例(12.5%)。结论:研究中药注射液不良反应原因对于其良好应用效果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应重视产生不良反应的原因及程度,并注重应对措施的整体性与科学性。

  • 外用人纤维蛋白原的分离纯化[1]

    作者:黄璠;梁小明;杨笃才;张丽铃;刘宇良;匡青芬

    目的:建立一种外用人纤维蛋白原的制备工艺。方法:以血浆冷沉淀为原料,利用铝胶吸附、酸沉淀、离子交换层析、低温乙醇沉淀等方法提取人纤维蛋白原。参考中国药典方法检测外用人纤维蛋白原的复溶时间、凝固活力、纯度、人凝血因子 XⅢ效价等主要指标。结果:本研究制备的产品具有复溶时间短、凝固活力强、纯度高等优点,产品质量明显高于国家标准,优于市场上同类产品。结论:本研究建立的外用人纤维蛋白原的制备工艺,能有效提高血浆的综合利用率,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

  • 我院1496例骨科Ⅰ类切口围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分析

    作者:王海叶;石翠斌

    目的:了解骨科Ⅰ类切口手术采取干预措施后,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变化状况。方法:从 HIS 系统回顾性查阅2012年10月—2014年10月1496例骨科Ⅰ类切口手术出院病例,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2年、2013年、2014年1月—2014年10月骨科Ⅰ类切口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率分别为85.1%,65.8%和62.3%,其中内固定物取出术预防使用率分别为56.0%,13.7%和0;抗菌药物使用强度(DDD)分别为67.80,57.68和38.94;术前0.5~2 h给药时机正确率分别为74.0%,89.5%和99.3%;预防性用药≤24 h 比例分别为18.4%,47.4%和76.0%,≤48 h 比例分别为9.4%,17.4%和12.9%,≥72 h 比例分别为72.2%,35.2%和11.1%;抗菌药物用药正确率分别为59.3%,86.9%和99.3%。结论:通过积极的药学干预,骨科Ⅰ类切口手术在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方面日趋合理。

  • 关于血细胞分析仪常见故障的维修及管理

    作者:张惠众;张耀

    目的:加强血细胞分析仪的维护管理,保证仪器的正常运行和检验结果的可靠性,寻找排除仪器故障并节省维修费用的方法。方法:通过对仪器结构和原理的分析,结合仪器报错提示和诊断信息,对常见故障进行有效排除。结果:文中讲到的维修办法不仅可以及时准确排除仪器故障,而且有效降低了维修费用,节约了成本。结论:血细胞分析仪在医院临床检验中应用广泛,故障率较高,应加强维护,及时准确排除故障。

  • 2015年第24卷(1~12期)总目录

    作者:

    关键词:
临床医药实践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3
2018 01 02 03 04 05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0 01 02 03 04 05 06 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