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白桦脂酸对脑胶质瘤U251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

    作者:李元元;孙瑞丽;张园园;朱淑霞

    目的 观察白桦脂酸(BA)对人脑胶质瘤U251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对数期稳定生长的U251细胞中分别加入不同浓度(0、2.5、5、10、20、40、80μg/mL)的BA进行培养.CCK-8法、Annexin V-FITC/PI双染色法检测培养24、48、72 h时细胞的增殖、凋亡情况,Western blotting检测凋亡相关蛋白Bcl-2、Bax及信号通路蛋白Akt及磷酸化Akt(p-Akt)表达变化情况.结果 在0~80μg/mL范围内,BA可抑制U251细胞增殖并促进细胞凋亡(P<0.05),且呈浓度及时间依赖性,随着BA浓度的增加、培养时间的延长,U251细胞的Akt表达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P-Akt、Bcl-2表达水平逐渐降低(P均<0.05),Bax表达水平逐渐升高(P<0.05).结论 BA可抑制脑胶质瘤U251细胞增殖并诱导其凋亡,这可能与其参与调控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PI3K/Akt)信号通路有关.

  • IGF-1通过PI3K/Akt信号通路诱导神经干细胞向神经元分化

    作者:朱裕华;袁红花;吴连连;胡安康;陈仁金;朱孝荣

    目的 观察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对体外培养神经干细胞(NSCs)向神经元分化的影响,并探讨PDK/Akt信号通路与之的关系.方法 取新生C57BL/6J小鼠海马组织,分离、培养NSCs,将细胞团吹散,以1 x104个/mL密度接种于24孔板,分别加入终浓度100 ng/mL的IGF-1和50 μmol/L的PI3K/Akt通路特异抑制剂LY294002,根据处理的情况,将细胞分为IGF-1组、正常对照组、LY组和IGF-1+ LY组.βⅢTubulin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染色法检测NSCs分化为神经元的情况,DAPI染核计细胞总数;p-Akt免疫荧光染色检测各组细胞Akt磷酸化的情况;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Akt和p-Akt蛋白的表达量,并对各组进行比较.结果 IGF-1组NSCs向神经元分化的比率显著高于对照组、LY组和IGF-1+ LY组(P均<0.05);免疫荧光染色结果显示,IGF-1组Akt磷酸化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LY组和IGF-1+ LY组(P均<0.05);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IGF-1促进Akt磷酸化,LY294002抑制Akt的磷酸化.结论 IGF-1诱导Akt的磷酸化,从而激活PI3K/Akt信号通路,促进NSCs向神经元分化.

  • 紫草素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

    作者:孟凡清;张辉;张歆杰;王东

    目的 探讨紫草素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I/R)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选择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及紫草素1、5、25 mg/L组,每组8只.通过离体动物心脏灌流装置建立离体心脏灌注模型,模型组灌注K-H液30 min,停灌20 min,再灌注K-H液45 min;紫草素1、5、25 mg/L组灌注K-H液20 min,分别再灌注含紫草素1、5、25 mg/L的K-H液10 min,停灌20 min,再灌注K-H液45 min;对照组持续灌注K-H液95 min.各组停灌前10 min及再灌注20、40 min,收集冠脉流出液,检测CK、LDH含量.各组灌注结束,分离心室,取部分心室肌组织,检测心肌细胞凋亡率和心肌变性坏死率;另取部分心室肌组织,检测MDA、SOD含量和GSH/GSSG,以及心肌组织PI3K、Akt蛋白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离体心肌I/R后,冠脉流出液CK、LDH含量及心肌细胞凋亡率、心肌变性坏死率均明显升高,心肌组织MDA、SOD含量明显升高,GSH/GSSG明显降低(P均<0.05).与模型组比较,紫草素5、25 mg/L组冠脉流出液CK、LDH含量及心肌细胞凋亡率、心肌变性坏死率均明显降低,心肌组织MDA、SOD含量明显降低,GSH/GSSG明显升高(P均<0.05);而紫草素1 mg/L组上述指标变化不明显(P均>0.05).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心肌组织PI3K、Akt蛋白相对表达量均明显降低(P均<0.05);与模型组比较,紫草素25 mg/L组心肌组织PI3K、Akt蛋白相对表达量均明显升高(P均<0.05).结论 紫草素能够减轻大鼠离体心肌I/R损伤,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激活PI3K/Akt信号通路有关.

  • 骨髓内皮祖细胞释放的细胞微泡对缺氧-复氧诱导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及机制

    作者:宋艳玲;麦华德;林芸芸;顾申红

    目的 观察骨髓内皮祖细胞释放的细胞微泡(EPCs-MVs)对缺氧-复氧诱导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从小鼠骨髓中分离内皮组细胞(EPCs),收集微泡(MVs)及不含RNA的MVs(rdMVs);将心肌细胞H9c2随机分为4组,EP、DEP、模型组均行缺氧-复氧模型制作,EP、DEP组造模后分别给予EPCs-MVs、EPCs-rdMVs 50μg/mL作用24 h,对照组不造模、不进行干预.采用荧光染色的脂质膜标记法检测EPCs-MVs、EPCs-rdMVs与H9c2细胞的融合程度,MTT实验测算细胞存活率,流式细胞仪测算细胞凋亡率,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PI3K/Akt通路相关蛋白Akt、p-Akt蛋白及PI3K抑制剂(LY294002)阻滞前后的p-Akt蛋白.结果 EP、DEP组融合率分别为49.12% ±8.79%、47.94% ±10.2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各组细胞存活率下降、细胞凋亡率升高、p-Akt蛋白表达量降低(P均<0.05);与DEP组、模型组比较,EP组细胞存活率上升、细胞凋亡率下降、p-Akt蛋白表达量增加(P均<0.05);DEP组、模型组各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各组细胞Akt蛋白表达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PI3K抑制剂阻滞后p-Akt蛋白表达量均降低(P均<0.05).结论 EPCs-MVs可通过激活PI3K/Akt通路减少缺氧-复氧对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

  • PI3 K/Akt通路在肝癌细胞迁移和侵袭中的作用

    作者:曹煜姗;孙达权;夏庆;彭明兵;徐国强

    目的 探讨PI3K/Akt信号通路中3-磷酸肌醇-依赖性激酶1(PDK1)、10号染色体上的磷酸酶和张力蛋白同源蛋白(PTEN)、蛋白激酶B(Akt)表达对肝癌细胞迁移和侵袭的作用.方法 常规培养肝癌SMMC-7721细胞,将细胞分为对照组、PDK1抑制剂组、Akt激动剂组、PTEN抑制剂组.对照组加入RPMI-1640培养基,PDK1抑制剂组加入PDK1的特异性抑制剂OSU03012,Akt激动剂组加入Akt特异性激动剂SC79,PTEN抑制剂组加入PTEN特异性抑制剂VO-Ohpic.采用细胞划痕实验检测各组细胞迁移能力,Transwell小室检测细胞侵袭能力,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PDK1基因相关蛋白PDK1、p-PDK1、E-钙黏蛋白(E-cadherin)、波形蛋白(Vimentin)及PTEN、Akt蛋白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PDK1抑制剂组细胞迁移率减少,Akt激动剂组和PTEN抑制剂组细胞迁移率增加(P<0.05或<0.01).与对照组比较,PDK1抑制剂组穿膜细胞数减少,Akt激动剂组和PTEN抑制剂组穿膜细胞数增加(P均<0.01).与对照组比较,PDK1抑制剂组PDK1、p-PDK1表达降低,E-cadherin表达升高,Vimentin表达降低;Akt激动剂组Akt表达升高,PTEN表达降低;PTEN抑制剂组PTEN表达降低,Akt表达升高(P<0.05或<0.01).结论 抑制PI3K/Akt信号通路中PDK1表达可以抑制肝癌细胞迁移和侵袭,促进Akt和抑制PTEN表达可以促进肝癌细胞迁移和侵袭.

  • BMSCs 来源的外泌体对小鼠乳腺癌细胞4 T1增殖、侵袭的影响及机制探讨

    作者:王丹丹;陈建中;亢春彦

    目的:观察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来源的外泌体(exosome)对小鼠乳腺癌细胞4T1增殖、侵袭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将小鼠乳腺癌细胞4T1随机分为3组,4T1+vehicle组仅加入400μL无血清培养基,4T1+exosome组加入400μL由无血清培养基配置的exosome,4T1+exosome+磷脂酰肌醇3激酶( PI3K)/Akt信号通路阻断剂( Y294002)组加入400μL终浓度为5μmol/mL Y294002及400μg/mL exosome的培养基。分别采用MTT法、细胞划痕实验、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以及PI3K/Akt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结果4T1+exosome组、4T1+vehicle组、4T1+exosome+Y294002组细胞增殖抑制率分别为0.713%±0.050%、0.401%±0.030%、0.459%±0.800%,4T1+exosome组分别与4T1+vehicle组、4T1+exosome+Y294002组比较,P均<0.05。4T1+exosome组、4T1+vehicle组、4T1+exosome+Y294002组细胞迁移距离分别为(388.0±36.1)、(295.0±34.2)、(275.0±63.5)μm,4T1+exosome组分别与4T1+vehicle组、4T1+exosome+Y294002组比较,P均<0.05。4T1+exosome组p-AKT、β-catenin OD值分别为0.30±0.11、0.30±0.08,4T1+vehicle组分别为1.10±0.41、0.70±0.08,4T1+exosome+Y294002组分别为0.40±0.13、0.30±0.07,4T1+exosome组分别与4T1+vehicle组、4T1+exosome+Y294002组比较,P均<0.05。结论 BMSCs来源的exosome能够增加小鼠乳腺癌细胞4T1的增殖、迁移及侵袭能力,其机制可能与上调PI3K/Akt信号通路有关。

  • PI3K/Akt抑制剂LY294002对胃癌细胞化疗增敏作用的探讨

    作者:张晔;曲秀娟;刘云鹏;杨向红;侯科佐;滕月娥;张敬东

    目的 探讨PI3K/Akt特异性抑制剂LY294002与化疗药物5-Fu及奥沙利铂联合使用对3种胃癌细胞系(MGC803、BGC823和SGC7901)化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将PI3K/Akt特异性抑制剂LY294002联合化疗药物5-Fu及奥沙利铂作用于3种胃癌细胞系,MTT法检测单独使用5-Fu、奥沙利铂及联合LY294002对体外培养的3种胃癌细胞系的增殖抑制作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结果 联合LY294002作用后,5-Fu、奥沙利铂对3种胃癌细胞系的增殖抑制作用明显增强(P<0.05),且凋亡率显著提高(P<0.05).结论结果 LY294002能有效提高化疗药物5-Fu、奥沙利铂体外对胃癌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抑制PI3K/Akt信号转导通路可显著提高胃癌的化疗疗效.

  • PARP表达量降低对氧化应激损伤人心肌细胞凋亡的抑制作用及机制

    作者:闫振富

    目的 探讨RNA干扰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PARP)表达量降低抑制氧化应激损伤人心肌细胞凋亡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0、200μmol/L过氧化氢(H2O2)作用H9C2心肌细胞48h;采用脂质体Lipofectamine2000将siRNA-PARP和siRNA-NC转入心肌细胞;实验分为4组:对照组1(0μmol/L H2 O2作用);对照组2(200μmol/L H2 O2作用);阴性组(200μmol/L H2 O2+siRNA-NC);干扰组(200μmol/L H2 O2+siRNA-PARP).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率;流式细胞术测算细胞凋亡情况;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细胞中PARP、蛋白激酶B(AKT)、磷酸化AKT(pAKT)、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磷酸化PI3K(pPI3K)蛋白的表达量.结果 与对照组1相比,对照组2、阴性组、干扰组心肌细胞中PARP蛋白的表达量增加(P均<0.05);与对照组2相比,干扰组心肌细胞中PARP蛋白的表达量显著降低(P<0.05).与对照组1相比,对照组2、阴性组、干扰组心肌细胞的增殖率下降(P均<0.05),凋亡率升高(P均<0.05);与对照组2相比,阴性对照组心肌细胞的凋亡率和增殖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干扰组细胞的增殖率升高,凋亡率下降(P均<0.05).对照组2、阴性组、干扰组心肌细胞中PI3K、pPI3K、AKT、pAKT蛋白的表达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1(P均<0.05),干扰组心肌细胞中PI3K、pPI3K、AKT、pAKT蛋白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对照组2(P均<0.05).结论 RNA干扰PARP表达可逆转H2O2诱导的心肌细胞凋亡,此效应可能是通过影响PI3K/AKT信号传导通路实现的.

  • HIF-1α基因干扰对低氧环境下人鼻黏膜上皮细胞TGF-β1、VEGF、bFGF表达的影响及其机制

    作者:杨琳红;张爱华;范宗宪;韩琳;王维峰

    目的 观察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基因干扰对低氧环境下人鼻黏膜上皮细胞(HNEC)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表达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体外培养HNEC,取传3代对数生长期细胞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NC-shRNA组、HIF-shRNA组和低氧诱导组.空白对照组不予任何处理,NC-shRNA组、HIF-shRNA组分别予NC-shRNA、HIF-shRNA转染,并于转染24 h后经CoCl2化学诱导模拟低氧环境;低氧诱导组仅经CoC12化学诱导模拟低氧环境.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和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HIF-1 α、TGF-β1、VEGF、bFGF mRNA和蛋白表达;采用Western blotting 法检测PI3 K/Akt信号通路相关蛋白PI3K、p-PI3K、Akt、p-Akt表达.结果 与空白对照组比较,低氧诱导组HIF-1α、VEGF、TGF-β1、bFGF mRNA和蛋白表达均明显升高(P均<0.05);与NC-shRNA组比较,HIF-shRNA组上述指标mRNA和蛋白表达均明显降低(P均<0.05).与空白对照组比较,低氧诱导组p-PI3K、p-Akt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均<0.05);与NC-shRNA组比较,HIF-shRNA组p-PI3K、p-Akt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均<0.05);各组PI3K、Akt蛋白表达比较P均>0.05.结论 低氧诱导HIF-1 α表达可促进人鼻黏膜上皮细胞TGF-β1、VEGF、bFGF表达,干扰HIF-1α基因则抑制上述因子的表达;HIF-1α对上述因子的调控机制可能与其抑制PI3K/Akt信号通路有关.

  • 银杏内酯B对发育期癫痫大鼠海马中低氧诱导因子-1α及PI3K/Akt信号通路的影响

    作者:孙康钦;袁宝强;刘娜;李腾腾;白连琴;董红燕

    目的 了解银杏内酯B(GKB)对癫痫大鼠海马中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与磷脂酰肌醇-3激酶/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PI3K/Akt)的影响,并探讨在这个过程中两者之间可能存在的关系.方法 21日龄SD大鼠96只随机分为5组:生理盐水组(NS组)、戊四氮(PTZ)致癫痫持续状态(SE)模型组(P组)、GKB治疗组(G+P组)、GKB治疗+PI3K抑制剂wortmannin干预组(G+P+W组)、wortmannin干预组(P+W组).于G+P组建模后1h、4h、8h、24 h,其他组建模后4h、8h处死大鼠取出脑组织,应用免疫组化方法及Western blot检测HIF-1α、p-Akt蛋白的表达.结果 (1)G+P组1h、4h、8h、24 h各时间点比较p-Akt蛋白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h表达达高峰(0.85±0.03);同时各时间点的HIF-1α蛋白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8h表达达高峰(1.00±0.13).(2)8 h时间点各组间HIF-1α比较:NS组有少量表达,P组、G+P组表达量较NS组均明显升高(P<0.01),且G+P组表达量高于P组(P<0.01),G+P+W组、P+W组表达量明显降低,但G+P+W组高于P+W组(P<0.01).(3)4h时间点各组间p-Akt比较:NS组有少量表达,P组、G+P组表达量较NS组均明显升高,且G+P组表达量高于P组(P<0.01),G+P+W组、P+W组表达量均明显降低.结论 在银杏内酯B作用下,癫痫持续状态大鼠海马内PI3K/Akt信号通路受到激活,并参与了海马内HIF-1α表达的调控.

  • PI3K/Akt信号通路对人结肠癌HT-29细胞增殖的影响

    作者:唐剑;贺菊乔;杨怡玲;王振冉

    目的 探讨PI3K/Akt信号通路在人结肠癌HT-29细胞增殖中的作用.方法 人结肠癌HT-29细胞分为结肠癌组和抑制剂组,癌旁正常细胞株为对照组,均取对数生长期细胞进行实验.结肠癌组和对照组应用培养基+等量生理盐水进行培养,抑制剂组应用培养基+ PI3K/Akt信号通抑制剂LY294002 10 μL进行培养.MTT法检测3组培养24、48、72 h时细胞增殖情况,Western blot法检测3组PI3K、Akt、磷酸化Akt、P-糖蛋白表达,流式细胞仪检测3组细胞周期及凋亡情况.结果 培养24、48、72 h,对照组和抑制剂组细胞吸光度值均小于结肠癌组(P<0.05),对照组与抑制剂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培养24 h,对照组和抑制剂组PI3K、Akt、磷酸化Akt和P-糖蛋白表达均低于结肠癌组(P<0.05),对照组与抑制剂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结肠癌组G1期细胞比率[(62.54±5.15)%]、细胞凋亡率[(45.18±6.76)%]均高于对照组[(39.47±3.84)%、(10.98±0.62)%]和抑制剂组[(37.18±2.03)%、(9.31±0.41)%](P<0.05),G2/M期细胞比率[(11.34±2.06)%]低于对照组[(29.32±3.77)%]和抑制剂组[(28.71±2.35)%](P<0.05),S期细胞比率[(26.75±2.46)%]与对照组[(29.81±3.18)%]和抑制剂组[(30.44±2.87)%]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抑制剂组G1期、G2/M期、S期细胞比率及细胞凋亡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I3K/Akt信号通路可抑制人结肠癌HT-29细胞增殖,其机制可能与抑制其转导通路下游P-糖蛋白表达、使细胞周期阻滞于G1期有关.

  • 同型半胱氨酸通过PI3K/Akt信号通路诱导人主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

    作者:纪昕;郭玉楷;岳晓乐;赵丹丹;张瑞;李永军

    目的 探讨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促进人主动脉平滑肌细胞(HASMC)的增殖作用及其分子机制.方法 透射电镜观察HASMC增殖的形态学变化;MTT法测定Hcy对HASMC的增殖作用;Western blot法和荧光定量反转录PCR法分别检测PI3K、p-Akt和Egr-1蛋白及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 Hcy处理HASMC 48 h后,细胞内均出现空泡增多、内质网扩张和线粒体固缩的现象,对照组细胞形态正常.随着Hcy浓度的增高,与对照组比较,OD值逐渐增高,当Hcy浓度固定时,48 h OD值较24h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I3K、p-Akt和Egr-1蛋白相对表达水平随着Hcy浓度的增加而逐渐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I3K、p-Akt和Egr-1 mRNA表达水平较对照组均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PI3K和Akt mRNA表达水平的增加与Hcy呈浓度依赖性(P<0.05).结论 Hcy可通过增强PI3 K/Akt信号通路关键蛋白和分子表达,促进早期生长反应因子Egr-1的转录及翻译,诱导人主动脉平滑肌细胞迁移、增生,加速动脉粥样硬化发生.

  • 补肾活血中药对大鼠慢性高眼压模型视网膜神经节细胞PI3K/Akt信号转导通路p-Akt表达的影响

    作者:汪伟;李翔;王桃;柯欣怡;刘红佶;贾正品;牟琳

    目的 观察补肾活血中药对大鼠慢性高眼压(elevated intraocular pressure,EIOP)模型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etinal ganglion cells,RGC) PI3 K/Akt信号转导通路p-Akt表达的影响.方法 30只SD大鼠随机分成3组:对照组、模型组和给药组,模型组和给药组建立EIOP模型.给药组造模后每天予复方丹参片和杞菊地黄丸的混悬液灌胃,每天1次,连续8周,对照组、模型组每天予生理盐水灌胃.记录造模前、造模后即刻、造模后8周的眼压;光镜下观察各组视网膜厚度和RGC数量,电镜下观察视网膜超微结构,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视网膜内p-Akt的表达.结果 造模后8周眼压与造模后即刻相比,给药组有降低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造模后8周,给药组与模型组RGC数量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 <0.05);对照组视网膜厚度与给药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与模型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给药组RGC数量及视网膜厚度均高于模型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电镜下RGC超微结构显示,模型组损伤明显,给药组较模型组有所改善.视网膜p-Akt表达免疫组织化学结果分析显示,给药组p-Akt阳性染色总面积、平均光密度、积分光密度值与模型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给药组黑度(139.97±11.79)虽高于模型组(137.95±6.13),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补肾活血中药用于SD大鼠慢性EIOP模型,能降低眼压,提高RGC数量及改善超微结构,增加视网膜厚度,上调PI3K/Akt信号转导通路中p-Akt的表达.

  • 异甘草素对小儿血管瘤内皮细胞生物学特性及PI3K/AKT信号通路的影响

    作者:李燕;张瑞丽

    目的:探讨异甘草素对小儿血管瘤内皮细胞生物学特性及PI3K/AKT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将培养的小儿血管瘤内皮细胞分为4组,分别用0、20、40和80μmol/L异甘草素处理24、48、72 h,采用MTT法检测细胞活力.处理72 h后,采用Transwell小室实验检测细胞的侵袭能力,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变化和凋亡,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Cleaved Caspase-3、Bax、CyclinB1、MMP-9和p-AKT 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果:异甘草素能够呈时间、浓度依赖性地抑制小儿血管瘤内皮细胞生长;随异甘草素作用浓度的升高,侵袭细胞数和G0/G1期细胞百分比均逐渐降低,而G2/M期细胞百分比及细胞凋亡率均逐渐升高;Cleaved Caspase-3、Bax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逐渐升高,而CyclinB1、MMP-9、p-AKT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逐渐下降(P<0.05).结论:异甘草素可能通过调控PI3K/AKT信号通路抑制小儿血管瘤内皮细胞的生长和侵袭,诱导细胞周期阻滞,并促进细胞凋亡.

  • 抑制ERBB2基因对肝癌HepG2细胞生长及PI3K/AKT信号通路的影响

    作者:顾清;张莉;张新星;代小松;陈和平

    目的:探讨抑制ERBB2基因表达对肝癌HepG2细胞生长及PI3K/AKT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采用脂质体法将ERBB2 siRNA转染至肝癌HepG2细胞,记为实验组(ERBB2-siRNA组),以siRNA对照转染的细胞记为阴性对照组(Con-siRNA组),将不经任何处理的细胞记为空白对照组.采用qRT-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转染效率,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克隆形成实验检测细胞克隆形成能力,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Western blot法检测HepG2细胞中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AKT和p-AKT蛋白表达水平.结果:在HepG2细胞中转染ERBB2 siRNA能够抑制ERBB2的表达(P<0.05).与Con-siRNA组比较,抑制ERBB2的表达后细胞生长和克隆形成能力明显被抑制,细胞周期发生G0/G1期阻滞,细胞中PCNA和p-AKT蛋白表达下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抑制ERBB2基因表达可抑制肝癌HepG2细胞的生长,其作用机制可能与PI3K/AKT信号通路的激活有关.

  • 姜黄素通过PI3K/Akt信号通路抑制胃癌细胞增殖和诱导细胞凋亡

    作者:陈立加;黄景彬;高卓维

    目的 研究姜黄素(Cur)对人胃腺癌细胞(SGC-7901)PI3K/Akt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 采用CCK-8检测不同浓度Cur对SGC-7901细胞的24、48、72h的抑制作用;TUNEL检测各浓度Cur作用24h后SGC-7901细胞凋亡的发生率;Western blot、RT-PCR法检测各浓度Cur作用SGC-7901细胞后PI3K、p-Akt、Akt蛋白和PI3K、Akt mRNA的表达.结果 CKK-8实验证明了姜黄素对SGC-7901细胞增殖具有抑制作用,且随作用浓度的增强而增强;TUNEL法检测姜黄素作用SGC-7901细胞后凋亡率的变化,发现细胞凋亡率随浓度的增强而显著增加;Western blot、RT-PCR法检测Cur作用SGC-7901细胞后,PI3K、p-Akt、Akt蛋白和mRNA的表达水平降低.结论 Cur具有抑制人胃癌细胞增殖和促凋亡的作用,其机制与抑制PI3k/Akt信号通路有关.

  • 大黄(庶虫)虫丸对慢性粒细胞白血病K562细胞增殖凋亡及PI3K/AKT信号传导通路的影响

    作者:秦宝宁;滕文静;刘瑞娟;周超;张利华;曹晓靖;刘泽旺;汪丛丛;吕庆亮

    目的 观察大黄(庶虫)虫丸对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K562细胞抑制增殖、诱导凋亡及对P13K/AKT表达的影响,进而探讨其治疗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的作用机制.方法 制备大黄(庶虫)虫丸含药血清,应用MTT法检测对K562细胞增殖的影响,细胞克隆形成实验检测对细胞克隆形成的影响,用Annexin V FITC/PI法检测对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的影响,免疫印迹法检测PI3K/AKT信号通路重要蛋白Akt及其磷酸化形式p-Akt的蛋白水平 相关实验数据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大黄(庶虫)虫丸含药血清能显著抑制白血病K562细胞的增殖,且呈浓度、时间依赖性;能抑制K562细胞克隆的形成;能诱导K562细胞的凋亡,且将细胞阻滞于G0/G1期,呈浓度依赖性 随着浓度升高,p-Akt/Akt值呈降低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大黄(庶虫)虫丸能够体外抑制K562细胞增殖和诱导其凋亡,可能通过抑制PI3K/AKT信号通路激活实现.

  • 三七总皂苷对NRK-52E细胞株的BMP-7、connexin43及PI3K/Akt通路的影响

    作者:贾宁;林琳;朱伟平;王汉

    目的 探讨三七总皂苷(PNS)处理对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株(NRK-52E)中骨形成蛋白-7(BMP-7)、缝隙连接蛋白43(connexin 43)表达及PI3 K/Akt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 取第3代的NRK-52E细胞并根据实验设计分为4组:对照组(不含PNS),PNS低剂量组(200 μg/ml),PNS中剂量组(400 μg/ml)和PNS高剂量组(600 μg/ml),采用Western blot法检四组48 h、72 h的BMP-7和connexin 43蛋白水平及12,24,48 h和72 h的P-Akt和P-Akt/Akt水平,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四组12,24,48 h和72 h的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阳性率.结果 PNS低剂量组72 h的BMP-7和connexin 43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48 h和72 h的P-Akt、P-Akt/Akt和α-SMA阳性细胞率均低于对照组;PNS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的48,72 h的BMP-7和connexin 43蛋白水平均高于对照组,12,24,48 h和72 h的P-Akt、P-Akt/Akt和α-SMA阳性细胞率均低于对照组,以上均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三七总皂苷可升高BMP-7和connexin 43的表达水平,同时下调P13K/Akt信号通路及α-SMA阳性细胞百分率,对肾间质纤维化有负性调节作用.

  • 标本配穴电针治疗对慢性心肌缺血模型大鼠心肌梗死面积与细胞凋亡指数的影响

    作者:望庐山;梁凤霞;李佳;吴松;刘建民;唐宏图;洪亚群;肖凌;王华

    目的 观察标本配穴针刺治疗对慢性心肌缺血大鼠心肌梗死面积及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探讨其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 将70只SPF级Wistar雄性大鼠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7组,每组10只.采用腹部皮下注射ISO制作心肌缺血模型.LY294002组和IGF-1组分别在造模当日给予LY294002溶液和IGF-1溶液注射,所有针刺组在造模前进行电针针刺预处理.试验结束后采用Evans Blue-TTC双染法检测心肌梗死面积指标IS/LV(梗死心肌面积/左心室心肌)和ARR/LV(危险心肌/左心室心肌),TUNEL技术测定心肌细胞AI(凋亡指数).结果 其他各组IS/LV、ARR/LV和AI均比正常组相明显增高,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0.05或P<0.01).IGF-1组、内关组和标本配穴组IS/LV、ARR/LV和AI均比模型组有所下降,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0.01);LY294002组和标本配穴+LY294002组的IS/LV、ARR/LV和AI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0.05).IGF组IS/LV、ARR/LV和AI比标本配穴组有所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内关组、LY294002组和标本配穴+LY294002组的IS/LV、ARR/LV和AI高于标本配穴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 标本配穴电针治疗在对大鼠慢性心肌缺血梗死面积及细胞凋亡的改善作用上优于单取内关穴,其作用机制有可能是通过激活PI3K/Akt通路起到保护心肌的作用.

  • 乳酸调节巨噬细胞向M2型极化的作用

    作者:刘苗;李姣姣;陈江南;姜毅

    目的 探讨乳酸对巨噬细胞极化作用的影响,以及PI3K/Akt信号通路在上述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体外培养小鼠单核巨噬细胞株RAW264.7,分为阴性对照组和实验组(乳酸干预浓度分别为1、10、100μmol/L),培养24 h后,RT-PCR方法检测各组细胞Arg1、CD206、NOS2基因mRNA表达水平的变化,Western印迹方法检测各组细胞Arg1、CD206、NOS2、PI3K、Akt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ELISA法检测各组细胞因子的表达.结果 乳酸诱导RAW264.7细胞内M2型巨噬细胞标志分子Arg1、CD206表达上调,M1型巨噬细胞标志分子NOS2表达下调,此作用且呈浓度依赖性.RT-PCR结果显示,与阴性对照组相比,100μmol/L乳酸对Arg1、CD206基因mRNA上调作用为明显,分别增加了2.37倍(t=7.901,P<0.05)和3.21倍(t=11.225,P<0.05).100μmol/L乳酸对NOS2基因mRNA下调作用为明显,其表达下降了(76.35±4.21)%(t=13.475,P<0.05).Western印迹结果显示,100μmol/L乳酸对Arg1、CD206蛋白表达水平上调作用为明显,分别增加了2.69倍(t=8.922,P<0.05)和3.77倍(t=10.737,P<0.05).100μmol/L乳酸对NOS2蛋白表达水平下调作用为明显,其表达下降了(80.12±5.21)%(t=9.563,P<0.05).ELISA结果显示,乳酸诱导培养上清液中M1型细胞因子TNF-α、IFN-γ和IL-1α表达下调,M2型细胞因子IL-10和IL-4表达上调.Western印迹结果显示PI3K、Akt基因蛋白表达水平下调,且呈浓度依赖性.与阴性对照组相比,100μmol/L乳酸对PI3K、Akt基因蛋白表达水平下调为明显,分别下降了(83.63±3.75)%(t=12.256,P<0.05)和(75.17±4.32)%(t=10.261,P<0.05).结论 乳酸能诱导巨噬细胞极化为M2型,机制可能包括PI3K/Akt信号通路参与.

294 条记录 9/15 页 « 12...6789101112...1415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