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生物材料补片修补大鼠左心室室壁瘤的实验研究

    作者:张平川;张浩;胡盛寿;周建业;王浩

    目的建立大鼠左心室室壁瘤补片模型,比较生物可降解材料p(3HB-co-3HH)/PU(PHB)与脱细胞牛心包片在该模型上的表现.方法取SD大鼠,结扎左冠状动脉,制成心梗模型.心梗模型制作6周后,行超声心动图检查,筛选合格模型大鼠,随机分成3组,PHB组(9只),脱细胞牛心包片组(9只),对照组(6只),前两组分别行左心室室壁瘤补片术,对照组仅行开胸手术.术后8周再次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并取补片做病理学检查.结果 PHB组与脱细胞牛心包片组较对照组心功能明显改善(P<0.01),但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大体病理显示两种补片局部均无室壁瘤形成,补片组织相容性好,心室面为内皮细胞覆盖.结论大鼠左心室室壁瘤补片模型可以满足进一步组织工程学心肌补片研究的需要,PHB补片与脱细胞牛心包片经过改进后可作为组织工程学心肌的支架材料.

  • 温血诱停及再灌注对缺氧未成熟心肌保护的实验研究

    作者:蓝斌;张希;李木泉;孙培吾;姚尖平

    目的探讨温血诱导心脏停跳及复跳前再灌注对缺氧未成熟心肌的保护作用.方法构建缺氧幼兔模型,观察比较温血诱导心脏停跳及复跳前再灌注(实验组)与冷晶体停跳液灌注(对照组),心肌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三磷酸腺苷(ATP)含量,心肌含水量和心肌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缺氧幼兔出现发绀,低氧血症和右室/(左室+室间隔)比值[RV/(LV+S)]增高等改变,与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的病理生理改变相近.再灌注末心肌MDA、SOD 、ATP含量分别为:实验组(326.39±82.88) nmol/g、(45.44±4.76) U/100 mg、(13.09±1.50) μmol/g;对照组(537.88±100.51) nmol/g、(29.25±5.40) U/100 mg、(11.53±2.17) μmol/g(P<0.01).心肌含水量实验组(59.95±2.09)%、对照组(79.77±1.17)%(P<0.01).实验组心肌细胞线粒体、细胞核等超微结构得到较好保护.结论缺氧幼兔模型制作方法简单,可操作性和可重复性较强.温血诱导停跳及复跳前再灌注能减少缺血后未成熟心肌的氧自由基产生和再灌注损伤,对心肌能量代谢、超微结构等方面的保护效果较好.

  • 功能性肺叶切除动物模型血气分析及形态学研究

    作者:甘万崇;游玉峰;尹文化;柯伟

    目的探讨功能性肺叶切除的可行性.方法健康犬18只,随机分成3组,每组6只,A组行靶肺支气管肺泡灌注碘化油、平阳霉素混合剂及靶支气管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olymethy imethacrylate,PMMA)堵塞;B组行靶支气管PMMA栓塞,C组行靶肺叶切除.分析各组细菌学培养.结果 3组动物术后即时动脉PaO2低于术前(P<0.01),PaCO2显著高于术前(P<0.01);术后1周后动脉血气恢复正常,与术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4周肺部X线摄片及大体标本见实验组靶肺肺不张形成,组织病理学显示靶肺呈纤维化改变,靶肺组织细菌学培养阴性.B组有3例形成肺不张,靶肺未见明显纤维化.结论通过靶肺支气管肺泡灌注碘化油、平阳霉素乳剂后靶支气管堵塞可使靶肺形成肺不张、纤维化,可达到功能性肺叶切除术目的.该术式创伤小,安全、有效,有望部分替代外科肺叶切除术.

  • 肺减容手术对肺血流动力学影响的实验研究

    作者:张振葵;侯生才;李辉;胡滨;李彤

    目的通过对犬肺气肿模型施行不同体积的肺减容(LVRS)手术观察其对肺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并探讨肺减容术肺组织的佳切除体积.方法健康杂种犬24只,随机分成4组,Ⅰ组为正常对照组,Ⅱ~Ⅳ组经气管注入牛胰蛋白酶后饲养6周制成犬实验肺气肿模型,其中Ⅱ组用来验证模型的制备结果,Ⅲ组和Ⅳ组行肺减容手术,分别予以切除肺组织重量占平均全肺总重量的20%~30%和30%~40%.术后饲养4周处死.手术前、手术后1 h、手术后4周分别查动脉血气,测量平均肺动脉压(MPAP)、肺毛细血管嵌顿压(PCWP)及心排出量(CO),由以上结果计算出肺血管阻力(PVR).结果Ⅲ组手术4周后PaO2和PaCO2均明显改善(P<0.05),Ⅳ组无显著变化(P>0.05).Ⅲ组手术后1h的MPAP显著升高(P<0.05),4周后降至术前水平(P>0.05);Ⅳ组术后始终高于手术前(P<0.05).Ⅲ组手术后1h的PVR保持手术前水平(P>0.05),4周后有所下降(P<0.05);Ⅳ组则始终高于术前(P<0.05).结论 LVRS手术切除双肺总量的20%~30%是安全、有效的,适当的肺减容能够在有效地改善肺功能同时促进心脏功能的恢复.

  • 高钙预处理对未成熟心肌的保护作用机制

    作者:孙忠东;高尚志;毛志福;王志维;黄杰;夏军

    目的探讨高钙预处理对未成熟心肌保护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采用Langendorff离体心脏灌注模型,24只新生日本长耳大白兔分为对照组(I/R),高钙预处理(HCP)组,多黏菌素B(PMB)组和5-hydroxydecanoate(5-HD)组4组,分别行不同的处理方法.以血流动力学指标、生化指标和心肌超微结构作为观察指标.结果HCP组心功能恢复优于I/R、PMB和5-HD组(P<0.05),心肌生化指标优于I/R、PMB和5-HD组(P<0.01),心肌超微结构损伤较I/R、PMB和5-HD组明显减轻,各指标I/R、PMB和5-HD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Ca2+预处理对未成熟心肌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其机制是可能是通过蛋白激酶C激活和线粒体ATP敏感性钾通道开放起作用.

  • 慢性应激对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的效应及与焦虑行为的关系

    作者:李卫晖;李凌江;石长杰

    目的探讨慢性精神应激对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影响及与焦虑行为的关系.方法将38只SD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精神应激组(30只)和对照组(8只).对应激组采用限制应激和饮水冲突应激,持续2个月;分别于应激前、应激后1,2个月用空场实验和高架十字迷宫实验观察大鼠焦虑水平,计算出中央格爬行次数、外周格爬行次数、开放臂进入次数及停留时间、闭合臂进入次数及停留时间.以免疫组化方法测定主动脉血管局部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并用苏木素-伊红染色法观察主动脉结构变化.结果(1)与对照组比较,应激1个月后,应激组大鼠在开放臂的次数和时间、闭合臂的次数少(P<0.05),闭合臂的时间多(均P<0.01);应激2个月后,应激组大鼠在外周格爬行的个数和闭合臂时间多(P<0.01),开放臂时间少(P<0.01).(2)应激组大鼠主动脉失去原有的正常结构,中层血管平滑肌细胞排列紊乱,数目增多.(3)应激组大鼠血管壁PCNA表达的阳性细胞数为(16 485±10 694)个/mm2,对照组大鼠为(4 012±2 256)个/mm2,t=4.359,P<0.01.(4)中度焦虑组大鼠PCNA表达与大鼠焦虑呈正相关(Pearson相关系数为0.718,P=0.004).结论大鼠中度焦虑时,其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率与焦虑情绪呈正相关.

  •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模式低氧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学习记忆的影响

    作者:郭向飞;赵雅宁;李建民;陈长香;李淑杏

    目的 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模式低氧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学习记忆的影响.方法 80只雄性Wistar大鼠采用数字随机法随机分成假手术组(SO组,20只)、单纯脑缺血再灌注组(I/R组,20只)、OSAHS低氧7d脑缺血再灌注组(IH7+ I/R组,20只)、OSAHS低氧21 d脑缺血再灌注组(IH21+ I/R组,20只).造模前,0SAHS低氧各组分别给予间歇性低氧7d、21 d.采用改良的Pulsinelli四血管阻断法制备脑缺血再灌注模型,HE染色观察海马区神经细胞形态变化,电镜观察海马区神经细胞超微结构;Morris水迷宫测试检测大鼠视空间记忆能力.结果 与SO组比较,I/R组水迷宫测试潜伏期延长、穿台次数减少,大鼠神经细胞存活率降低,神经细胞超微结构损伤严重(P<0.05).与I/R组比较,OSAHS低氧各组大鼠逃避潜伏期均延长、穿台次数均减少,神经细胞存活率均降低,神经细胞超微结构损伤更为严重(P<0.05).上述变化在IH21+ I/R组为显著(P<0.05).结论 OSAHS模式低氧可加重脑缺血再灌大鼠学习记忆功能障碍,与海马区神经细胞丢失及神经元超微结构损伤有关.

  • 支撑喉镜下CO2激光喉部分切除大范围的实验研究

    作者:黄志刚;韩德民;于振坤;倪鑫;陈晓红

    目的通过实验动物激光手术,探索激光手术治疗声门型和声门型喉癌的安全性和手术切除范围.方法选实验狗10只,模拟支撑喉镜下CO2激光手术,按标准的喉垂直部分或声门上水平部分切除术的切除范围,完成喉垂直部分切除7只,声门上水平部分切除3只.分别于术后立即(5只)和术后饲养40d(5只)后麻醉状态下空气栓塞法处死.切除实验狗全喉,连续切片观察切除范围和手术后创面修复情况.结果 10只实验狗手术完成顺利,显微镜下观察满意,达到手术预期的切除范围,大体标本和连续切片观察l-5号狗喉标本,切除范围与手术一致,创面有激光烧灼后的黑色和黄褐色结痂.6~10号狗饲养40d时处死,创面已修复.结论动物支撑喉镜下CO2激光手术可完成经典的喉垂直部分切除术和声门上水平部分切除术的软组织切除范围,动物可存活,创面自行修复,提示扩大喉癌激光手术切除范围的可能性.

  • 特比萘芬滴眼剂对兔眼刺激性的实验研究

    作者:王智群;孙旭光;李然;武宇影

    特比萘芬是烯丙胺类合成抗真菌药,它通过抑制真菌细胞膜内麦角甾醇合成过程中的鲨烯环氧化酶,使鲨烯蓄积达到杀菌的作用.本实验旨在观察0.1%特比萘芬滴眼剂对结膜的刺激反应,为药品生产和使用的安全性提供实验依据.

  • 局部应用二磷酸盐对鼠正畸牙移动影响的研究

    作者:刘畅;孙新华;陈远萍;胡敏;梁傥

    目的探讨局部注射Zoledronate溶液对鼠正畸牙齿移动距离与牙周组织形态的影响.方 法选用42只雄性Wistar大鼠,牵引其上颌第一磨牙近中移动.实验中分别将Zole dronate溶液及生理盐水注射入实验组(左侧)及对照组大鼠(双侧)上颌第一磨牙腭侧的粘骨膜下.注射于实验前3 d开始,共进行9次,每3 d一次.分别在加力0、3、7、14、21 d 后记录上颌第一磨牙移动距离,组织HE染色后,观察牙周组织形态学的改变.结果 ①实验组大鼠牙齿移动距离明显低于对照组.②实验组大鼠压力侧破骨细胞数在实验全过程中均低于对照组,而根分叉区破牙骨质细胞数除加力14 d外,2组差异无显著性. ③实验过程中Zoledronate溶液对破骨细胞和破牙骨质细胞以外的细胞作用不明显. 结论 Zoledronate能有效地抑制支抗牙移动,减少压力侧牙槽骨表面破骨细胞数 .

  • 电热电化学联合治疗对S180肉瘤杀伤效果的实验研究

    作者:孙才均;谢磊

    目的运用新研制的电热电化学治疗仪,评价其电热电化学联合治疗对小鼠S180肉瘤杀伤效果,并与单纯热疗和单纯电化学治疗比较,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负荷S180肉瘤(直径约1 cm)小鼠随机分成4组,每组10只.将一对电极沿肿瘤长轴插入.对照组:不进行任何治疗;电化组:单纯电化学治疗;热疗组:单纯热疗; 综合组:电热电化学治疗.治疗后每天计算肿瘤体积.另外取电化组、热疗组和综合组治疗后即刻、6、24、72 h的肿瘤组织,观察其形态学的改变.结果综合组经电热电化学联合治疗15 min 1次,小鼠S180肉瘤能完全被杀灭,在72 h后镜下未见肿瘤细胞,10 d后仍未见肿瘤复发,与其他各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单纯热疗组和电化组治疗后第4天分别有6只和5只小鼠肿瘤复发.结论运用新研制的电热电化学治疗仪行电热电化学联合治疗恶性肿瘤的技术是可行的,对负荷S180肉瘤小鼠的抑瘤率达100%,明显优于单纯电化学治疗和单纯热疗.该研究为临床治疗口腔癌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

  • 裸鼠体内人腺样囊性癌细胞凋亡的研究

    作者:王洁;董福生;董青;顾洪涛;李荷香

    目的在人涎腺腺样囊性癌(salivary adenoid cystic carcinoma,SACC)裸鼠移植瘤模型上,观察重组人肿瘤坏死因子α(recombined human tumor necrosis factor-α,rhTNF-α)诱导凋亡的形态学特征及bax、bcl-2蛋白的表达情况.方法将6×1010/L的SACC细胞悬液接种于裸鼠皮下建立动物模型后,按rhTNF-α 100×104 IU / kg或10×104 IU / kg瘤体内直接注射给药.采用光镜、电镜、流式细胞术及原位凋亡试剂检测盒观察凋亡的形态学变化;采用免疫组织化学观察bax、bcl-2的表达情况. 结果移植瘤细胞凋亡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凋亡细胞核消失后出现钙盐沉积,形成砂粒小体.凋亡细胞对bax、bcl-2蛋白的表达明显上升(P<0.05).结论砂粒体钙化是TNF-α诱导的SACC裸鼠移植瘤细胞凋亡的特征和归宿;TNF-α诱导的细胞凋亡能够特异性增强bax、bcl-2基因蛋白的表达.

  • 腘绳肌腱与髌腱骨重建ACL不同固定方法的生物力学研究

    作者:刘玉杰;汪爱媛;唐金树;唐培福;王岩;朱卫洁;阮文礼;单帼英;张建党

    目的探讨不同材料与固定方法对髌腱骨(B-PT-B)和腘绳肌腱重建ACL抗拉强度和稳定因素的影响.方法采用猪膝关节35个,模拟交叉韧带重建,实验分为:骨-髌腱-骨两端界面螺钉固定法(n=11),股骨端单纯肌腱结(n=13)和肌腱结骨栓(n=5)嵌压固定法,胫骨端固定采用肌腱编织缝合后骨桥上打结固定法(n=7)、肌腱端编织缝线界面螺钉固定法(n=6)和不带缝线肌腱界面螺钉固定法(n=5);猪正常膝关节(n=6)ACL作为实验对照组.生物力学实验包括大载荷拔出、抗拉刚度和位移,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大载荷:腘绳肌腱结和腘绳肌腱结骨栓嵌压固定>B-PT-B界面螺钉固定,前者可以满足正常生理强度需求;胫骨固定大载荷:腘绳肌腱编织缝线骨桥打结固定>肌腱端编织缝合>无缝线肌腱界面螺钉固定; 抗拉刚度:猪正常ACL>B-PT-B界面螺钉固定>腘绳肌腱结和腘绳肌腱结骨栓固定;大位移:猪正常ACL<B-PT-B界面螺钉固定<腘绳肌腱结和腘绳肌腱结骨栓固定,后者应注意克服位移因素,防止术后松弛.肌腱编织缝合后界面螺钉固定与无编织缝线肌腱界面螺钉固定比较,只在100N位移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在其他参数上前者优于后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股骨端腘绳肌腱结和骨栓肌腱结嵌压固定法大载荷强度大于B-PT-B界面螺钉固定法,胫骨端肌腱编织缝线骨桥上打结固定大载荷强度大于肌腱界面螺钉固定法.

  • Caspase-1激活的细胞因子在实验性重症急性胰腺炎肺损伤中的作用

    作者:张晓华;李兆申;屠振兴;许国铭;龚燕芳

    目的探讨Caspase-1激活的细胞因子在实验性重症急性胰腺炎(SAP)肺损伤中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5%牛磺胆酸钠逆行注入胰胆管诱发大鼠SAP模型.SD大鼠32只,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HC组)和SAP 6h组、SAP 12h组、SAP 18h组.采用ELISA法测定血清IL-1β水平;半定量RT-PCR检测肺内Caspase-1、IL-1β及IL-18 mRNA的表达.结果 SAP造模后各组血清IL-1β水平与HC组相比均显著升高(P<0.01);HC组肺内可见Caspase-1、IL-1β及IL-18 mRNA表达;SAP各组肺内Caspase-1、IL-1β及IL-18 mRNA的表达显著上调(P<0.01),而且与急性肺损伤(ALI)的严重程度有关.结论 Caspase-1的激活、IL-1β及IL-18的过度表达在SAP并发ALI和ARDS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 机械祛栓治疗急性肺动脉栓塞的实验研究

    作者:王峰;郭启勇;毕成;张中和;纪东华;赵丽君;刘永晟;王凝芳;李枫;郎志谨

    目的实验性比较经导管机械祛栓、经导管肺动脉内局部溶栓和经导管机械祛栓联合局部溶栓治疗急性肺动脉栓塞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 28只杂种犬经数字法随机分为4组,机械祛栓治疗组、局部溶栓治疗组、机械祛栓联合局部溶栓治疗组和对照组(CTL组)各7只.用犬的自体血栓建立急性肺动脉栓塞模型,分别采用经导管予机械祛栓(helix thrombectomy device, HTD) 、尿激酶(UK)局部溶栓、机械祛栓联合尿激酶及生理盐水治疗.监测肺动脉平均压(PAMP)、主动脉收缩压(SBP)、血气及肺动脉造影情况.术后取动物肺组织行病理检查.结果在各组中,治疗后PAMP在30 min时,CTL组为(33.5±3.38) mm Hg(1mm Hg=0.133 kPa),UK组为(29.00±3.96)mm Hg,HTD组为(29.39±3.17)mm Hg,HTD+UK组为(25.24±3.04)mm Hg(q=6.88,P=0.002);60 min时, CTL组为(33.19±3.54)mm Hg,UK组为(28.79±3.96)mm Hg,HTD组为(24.44±3.70)mm Hg,HTD+UK组为(23.57±4.57)mm Hg(q=8.73,P=0.000);120 min时, CTL组为(31.50±3.75)mm Hg,UK组为(26.43±4.04)mm Hg,HTD组为(22.00±3.62)mm Hg,HTD+UK组为(17.86±3.26)mm Hg(q=17.78,P=0.000).治疗后30、60和120 min与对照组同时相的PAMP相比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TD组于治疗后120 min与UK组同时相PAMP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TD+UK组治疗后30 min和120 min较UK组和HTD组同时相的PAMP降低更为明显(P<0.05);治疗60 min与UK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的肺动脉造影表现为阻塞的肺动脉血流完全或不完全再通;充盈缺损减小;相应肺组织血流完全或不完全恢复.病理检查:(1)对照组:所见栓塞部位与肺动脉造影结果一致.光学显微镜下,肺动脉血管内可见血栓,肺组织大片出血灶,部分肺泡腔内大量红细胞.(2)治疗组:肺出血轻, 肺泡腔内少量红细胞.HTD操作的相应肺动脉内膜轻微损伤.结论 HTD消融器祛栓联合局部溶栓的疗效明显优于单独经导管肺动脉内局部溶栓或HTD消融器祛栓治疗,具较高的安全性.

  • 实验性脑星形细胞水肿的CT灌注成像及其病理学研究

    作者:梁晨阳;高培毅;袁芳;徐立新;胡凌

    目的评价星形细胞水肿对局部脑血流量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体重在280 g 至360 g之间的雄性Wistar大鼠16只,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将反式-1-氨基环戊基-1,3-二羧酸(tACPD)溶液或生理盐水(NS)通过微量注射器注入右侧尾状核.脑水含量通过干湿称重法测定;动态CT灌注成像通过微机辅助CT脑灌注成像软件完成;Evan蓝是否外渗入脑作为检测血脑屏障(BBB)和内皮细胞受损的指示剂;组织病理学检查包括光学显微镜和超微电子显微镜,均在尾状核注射操作完成后6 h进行. 结果注射tACPD 6 h后的脑组织水含量与对照组及实验组对侧尾状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值分别为11.215和10.437,P值均<0.05).组织病理学检查可以显示星形细胞水肿状况及其与微循环的关系,组间差异亦存在显著性.Evan蓝外渗试验未见脑组织蓝染,提示tACPD的注入并未使血脑屏障的通透性增加.CT灌注成像中,实验组和对照组中局部脑血流量(rCBF)、平均通过时间(MTT)和大峰值时间(TTP)测值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值分别为15.690、-7.916和-5.234,P值均<0.05),rCBV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t=1.815,P>0.05). 结论星形细胞水肿可以诱发或加重局部脑血流量的减低.有效缓解初期星形细胞水肿,可以为脑缺血性疾病的干预性治疗提供新的线索,可以为更多脑组织的存活争得时间.

  • 辛伐他汀间断给药对去卵巢大鼠成骨作用的初步实验观察

    作者:叶伟胜;马宝通;于顺禄;李健兵

    目的了解辛伐他汀间断给药对骨形成的作用.方法 70只SD雌性大鼠,随机分为去卵巢手术组(实验组,50只)和假手术组(对照组,20只),术后30 d,两组各处死10只动物,以确立骨质疏松动物模型制备成功.假手术组另10只动物作为正常对照组(A组).实验组40只动物重新分为4组,每组各10只动物:单纯去卵巢组(B组);雌激素组(阳性对照组,C组),给予尼尔雌醇0.1 mg/(kg@d);钙制剂组(D组),给予碳酸钙10mg+维生素D3 2 IU/(kg@d);辛伐他汀组(E组),服用辛伐他汀5 mg/(kg@d),连续给药14 d,停用28 d,再给药14 d.于术后30 d通过胃肠灌注给药,3个月后取材进行骨密度测量和骨计量学测定.结果 E组动物服用辛伐他汀后,骨矿含量[(46±11.34)mg]和骨密度值[(41.8±8.38)mg/cm2]明显高于B组[(34±5.16)mg]、[(31.6±7.04)mg/cm2]和D组(P<0.05),但B、D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骨组织计量学结果显示,E组骨体积(52.18%±3.42%)、类骨质表面(44.16%±3.99%)、骨重建时间[(9.91±1.09)d]均高于B组(P<0.01);同时骨吸收表面明显增加(30.62%±3.32%,P<0.01).结论辛伐他汀间断给药具有刺激骨形成作用,但同时也有明显的促进骨质吸收作用.

  • 颈椎椎间融合器融合效果的在体动物研究

    作者:顾宇彤;贾连顺;陈统一;陈雄生;肖建如;倪斌;袁文;齐进;汪军;崔淑芳

    目的在活体山羊颈椎上比较三面皮质自体骨、垂直圆柱体Harms cage及方盒形Carbon cage的椎间融合效果.方法取24只成年雄性山羊,随机分为三组:自体骨组、Harms cage组及Car-bon cage组.所有动物均行C3-4椎间盘切除术并分别植入以上内植物.于术前、术后即刻及术后1、2、4、8、12周摄颈椎正侧位X线片,于侧位X线片上测量平均椎间高度、椎间角及前凸角;术后12周处死动物,取C3,4节段标本进行组织学评估.结果术后1周Carbon cage组的平均椎间高度、椎间角及前凸角大于Harms cage组和自体骨组(P<0.05);术后12周两个cage组的平均椎间高度、椎间角及前凸角均大于自体骨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周依据融合分级标准对三组进行影像学评估,和自体骨组比较,两个cage组的骨融合效果略好,但无统计学意义;组织形态学亦发现两个cage组的椎间融合效果较好,但与自体骨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垂直圆柱体Harms cage中形成的新生骨量多于方盒形Carbon cage.结论方盒形Carbon cage具有良好的椎间支撑能力,而垂直圆柱体Harms cage的椎间融合效果更好.

  • 套管针在动物实验中的应用及其优点

    作者:王建钦;艾洁;王秋红

    套管针(sheathe syringe needle, SSN),在麻醉科或其他临床手术科室常用于患者的血管穿刺,将套管留置于血管中,对患者进行取血、输血、输液等.作者将套管针用于病理生理学动物实验教学中,获得了满意的效果,报告如下.

  • 滋阴泻火中药合剂对青春期大鼠垂体生长激素和长骨干骺端胰岛素生长因子1基因表达的调节

    作者:及金宝;李嫔

    目的:观察滋阴泻火中药合剂对青春期大鼠垂体生长激素、长骨干骺端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基因表达的影响,探讨中药对垂体、长骨干骺端促生长机能的调节作用.方法:实验于2002-09/2003-03在上海瑞金医院完成.将青春期SD雌性大白鼠共22只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11只.对照组:喂饲生理盐水1个月,5 mL/次,1次/d;实验组:喂饲滋阴泻火中药合剂(由生地12 g,炙龟板12 g,黄柏9 g,知母9 g等组成;均由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中药制剂室煎制成浓缩合剂,每毫升约含生药3 g.)1个月,5 mL/次,1次/d.疗程结束后,动物处死,取出垂体及左后肢骨干骺端,提取总mRNA.采用实时荧光RT-PCR定量检测技术,检测垂体生长激素mRNA,长骨干骺端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mRNA表达水平.实时荧光RT-PCR定量检测方法:①垂体、长骨干骺端总RNA提取采用一步法.并逆转录合成cDNA,PCR扩增产物经15 g/L琼脂糖电泳后,纯化,制备标准曲线,并扩增.②垂体生长激素扩增条件:先94℃2 min,然后94℃变性10 s,58℃退火30 s,72℃延长20 s,3个步骤作为1个循环,共扩增40个循环.长骨干骺端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扩增条件:先94℃3 min,然后94℃变性10 s,60℃退火20 s,72℃延长20 s,3个步骤作为1个循环,共扩增40个循环.经过t检验处理,比较两组间垂体生长激素及长骨干骺端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基因表达水平的变化,观察滋阴泻火中药合剂对上述指标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实验动物22只,生理盐水和中药灌胃时误灌入气管窒息而死,各1只,进入结果分析20只.①实验组生长激素cDNA的复制数明显低于对照组[(7.08±1.20)×107,(19.38±6.69)×107;t=5.728,P<0.05],且扩增片段为1条长度为533 bp的条带,未见其他非特异性条带.②实验组干骺端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cDNA复制数明显低于对照组[(2.28±0.65×102),(21.41±5.85×102);t=10.268,P<0.05];电泳图显示干骺端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cDNA扩增片段为一条长度为202 bp的条带,未见其他非特异性条带.结论:滋阴泻火中药合剂可在转录水平调节腺垂体生长激素及长骨干骺端软骨细胞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的基因表达,从而调整生长激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轴的功能活动.

73 条记录 2/4 页 « 1234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