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鞘内注射治疗颅内感染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王海;任志平;赵长坡;王涛

    目的 探讨头孢曲松鞘内注射治疗颅内感染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76例颅内感染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8例.两组常规应用脱水、神经营养药物治疗的同时对照组静脉滴注头孢曲松100mg/(kg·d);治疗组应用改进鞘内给药法.结果 治疗组鞘内注射2~3次后,症状明显缓解,脑脊液中白细胞数及蛋白含量明显降低,糖含量明显升高,颅内压明显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在鞘内注射时首先减慢注射药物的速度,使药液缓慢进入脑脊液中,并间断注入生理盐水稀释,加速药物在脑脊液中的扩散,有效地降低了局部的药物浓度,同时加用少量地塞米松以减轻变态反应的程度,临床应用效果较好.

  • 腰大池置管持续引流联合鞘内注射给药治疗颅内肿瘤术后颅内感染

    作者:张旭;李祥;于如同

    目的 探讨腰大池置管持续引流联合鞘内注射抗生素治疗颅内肿瘤术后颅内感染的方法及疗效.方法 46例颅内肿瘤术后颅内感染患者分成联合组和对照组各23例,联合组采用静脉给予抗菌药物加腰大池置管持续引流联合鞘内注射给药治疗,对照组单纯静脉给予抗菌药物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联合组治疗1周治愈13例,2周治愈22例;对照组治疗1周治愈4例,2周治愈12例.两组治疗1、2周的治愈率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结论 静脉给予抗菌药物加腰大池置管持续引流联合鞘内注射给药治疗颅内肿瘤开颅术后颅内感染,安全有效,并可缩短疗程.

  • 甲氨蝶呤的合理用药指导

    作者:隋忠国;朱莉;林丽;赵晖

    1 适应证该药物适用于各型急性白血病,特别是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恶性淋巴瘤、非何杰金淋巴瘤和蕈样肉芽肿、多发性骨髓病;头颈部癌、肺癌、各种软组织肉瘤、银屑病;乳腺癌、卵巢癌、宫颈癌、恶性葡萄胎、绒毛膜上皮癌、睾丸癌.高剂量用于骨肉病,鞘内注射可用于预防和治疗脑膜白血病以及恶性淋巴瘤的神经侵犯,且对银屑病也有一定疗效.

  • 鞘内注射硫酸镁对腹式全子宫切除术蛛网膜下腔麻醉效果的影响

    作者:贺德路

    目的:探讨鞘内注射硫酸镁对腹式全子宫切除术蛛网膜下腔麻醉效果的影响。方法:将64例择期行腹式全子宫切除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2例。对照组蛛网膜下腔给予2.5 mL(12.5 mg)布比卡因+0.5 mL(25 mg)芬太尼+0.5 mL生理盐水;治疗组给予2.5 mL(12.5 mg)布比卡因+0.5 mL(25 mg)芬太尼+0.5 mL(100 mg)硫酸镁。观察两组躯体感觉阻滞、运动阻滞开始时间及持续时间、镇痛的持续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感觉和运动阻滞开始时间及镇痛持续时间明显较对照组延长,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的运动阻滞持续时间、副作用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00 mg硫酸镁鞘内注射可以在不增加副反应发生率的情况下延长镇痛持续时间。同时,可以明显延长感觉和运动阻滞开始时间。

  • 鞘内注射氯磷定治疗有机磷中毒的临床研究

    作者:苏文星;王伟峰;崔亚仙;郭唯

    目的 探讨鞘内注射氯磷定治疗有机磷中毒方法的临床应用.方法 选择笔者所在医院ICU收治的62例患者,按随机原则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于入院后2~18 h行腰穿、化验脑脊液胆碱酯酶,鞘内注射氯磷定0.5~1 μg,使脑脊液浓度在4 μg/ml左右,12 h后评价患者神经系统功能改善情况、CCS评分变化情况、脑脊液胆碱酯酶上升情况.结果 治疗组32例患者中有28例在数小时至12 h后意识转清醒,CCS评分较给药前升高4~10分,其中4例因心脏停搏死亡;对照组30例中6例12 h后意识转清醒,3例因心脏停搏死亡,2例放弃治疗.结论 鞘内注射氯磷定治疗有机磷中毒与常规治疗方法相比,中枢神经系统症状迅速得到控制,改善了患者的预后,值得在急诊与ICU病房推广.

  • 冲击波治疗痉挛的研究现状

    作者:宋小慧;谢青;崔立军;纵亚;鲍勇;顾林

    痉挛状态是阻碍上运动神经元损伤患者功能恢复的重要因素[1]。国内外临床曾使用的干预措施包括口服药物、物理疗法、肉毒素、牵伸、小夹板、鞘内注射等[2-4],其中见效较快、效果好的当属肉毒素注射,然而肉毒素注射疗法属于一种侵入性治疗措施,需要操作者具有很高的注射技术,使用过量会引起肌无力,患者的接受度不高。因此,迫切需要探索新的干预措施弥补上述缺陷。近有文献报道,体外冲击波治疗可以改善上运动神经元损伤患者的痉挛状态[5],本文就冲击波医学的发展历程、冲击波治疗痉挛的机制以及临床研究和现有研究存在的问题进行综述。

  • 持续腰大池引流治疗重症颅内感染护理的探讨

    作者:徐德丽

    目的:探讨重症颅内感染患者采用持续腰大池脑脊液引流加鞘内注射治疗的护理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86例重症颅内感染患者持续腰大池脑脊液引流治疗与护理资料.结果:86例重症颅内感染患者经有效治疗和重点护理,颅内感染均得到有效控制,意识障碍症状均明显改善,颅内感染症状均消失,引流脑脊液颜色清亮,脑脊液常规和生化检查基本正常.患者体温快于置管3天恢复至正常,平均6.5天;留置引流管时间为5~14天,平均为10.8天.死亡4例,自动出院2例.结论:重症颅内感染患者采用腰大池置管持续引流加鞘内注射治疗和重点护理,是控制颅内感染安全有效的方法.

  • 鞘内注射尿激酶治疗难治性结核性脑膜炎的疗效观察

    作者:莫晨玲

    结核性脑膜炎(简称结脑)是常见的神经系统结核病,由于结核杆菌的变异和耐药的增多,导致结核性脑膜炎的临床表现不典型,容易误诊,使患者失去了早期治疗的机会,而引发一系列并发症.

  • 持续腰大池引流治疗联合鞘内注射用于颅内感染治疗的重要性研究

    作者:杨慧东;秦智勇

    目的:探讨持续腰大池引流治疗联合鞘内注射在颅内感染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2月~2013年6月我院接收的100例术后颅内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各50例。实验组患者实施持续腰大池引流联合鞘内注射治疗,对照组仅给予持续腰大池引流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经治疗后47例(94%)痊愈出院,1例(2%)转院治疗,2例(4%)死亡,治愈率为94.0%,较对照组78.0%有明显提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持续腰大池引流治疗联合鞘内注射用于颅内感染治疗可有效控制和治疗术后颅内感染,治愈率高,有效降低患者的死亡率和致残率,临床疗效显著,且操作简单、安全、有效,患者疼痛较小,是临床治疗神经外科手术术后颅内感染的有效方法之一,值得在临床推广。

  • 鞘内注射治疗颅内感染182例临床疗效分析

    作者:尹龙;张可帅

    目的 探讨鞘内注射治疗颅内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选取2009 年10 月~2011 年11 月就诊于笔者所在医院的行开颅手术后并发感染的患者360 例,随机分为治疗组182 例患者(鞘内注射抗生素治疗),对照组178 例患者(静脉滴注抗生素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4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鞘内注射治疗颅内感染具有较好的疗效,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 万古霉素鞘内给药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作者:徐伟光;钟德泉;赵展;王文涛;贺龙双

    目的:探讨万古霉素鞘内注射给药的药物代谢特点,对万古霉素鞘内给药的安全性进行初步评价。方法建立新西兰家兔鞘内置管动物模型,先行万古霉素药物半衰期测定,按不同剂量分三组,鞘内注入万古霉素后定时抽取脑脊液测定药物浓度,直至48h。间断给药实验动物按照注入万古霉素药物剂量分三组,每组均每日鞘内注入万古霉素一次,连续3日,每隔4h测定药物浓度,得出药物浓度曲线。结果鞘内注射高剂量组在给药4h左右浓度高,之后逐渐下降,在16h浓度为4h高的一半,48h已基本测不到;中低剂量组药物代谢曲线类似于高剂量组,除药物浓度峰值低于髙剤量组外,药物代谢速度似乎更快,代谢半衰期似乎更短。连续三日间断给药时,在每次给药后药物浓度呈迅速上升趋势;随着时间延长又再次下降,三组均不能维持在一个较稳定的药物浓度。结论药代动力学研究发现鞘内注射万古霉素半衰期在16h左右,釆用鞘内注射1天1次的方法,难以在脑脊液内形成稳定的药物浓度。

  • 脑脊液置换联合鞘内注射治疗结核性脑膜炎的效果观察

    作者:姚志厚

    目的 对结核性脑膜炎患者接受脑脊液置换联合鞘内注射治疗的临床效果予以评价.方法 随机抽取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80例结核性脑膜炎患者作为本组研究对象,均采取常规的全身抗结核化疗以及炎症一直的方法 进行治疗,选取其中的40例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接受脑脊液置换联合鞘内注射治疗,归为观察组,其余40例单纯行常规治疗的患者则归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脑脊髓液生化指标改善情况以及终的治疗有效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各项脑脊髓液生化指标包括蛋白、糖、白细胞、氯化物、压力等的改善情况均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终治疗有效率为95%(38/40)、对照组为72.5%(29/40),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脊液置换联合鞘内注射治疗结核性脑膜炎效果显著,极具临床推广价值.

  • 神经结扎损伤大鼠鞘内注射新斯的明和GABA受体激动剂的相互作用

    作者:杨森

    目的 神经结扎引起的损伤可以导致包括异常触痛的疼痛综合征.大鼠鞘内使用γ-氨基丁酸(GABA)受体激动剂或胆碱酯酶抑制剂可以治疗异常触痛.本实验采用神经结扎损伤大鼠模型,研究了鞘内联合应用新斯的明与蝇蕈醇或巴氯酚时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方法 将大鼠的L5~6脊神经结扎造成神经损伤模型并进行鞘内置管,应用vonFrey法测定大鼠损伤侧后爪的缩爪阈值以确定异常触痛.分别使用不同剂量的新斯的明(0.3~10μg)、蝇蕈醇(0.1~10μg)及巴氯酚(0.1~03μg)进行鞘内注射以获得量效曲线及半效剂量(ED50).结果 联合使用的药物之间存在相互作用,鞘内使用新斯的明、蝇蕈醇、巴氯酚及其联合用药均可剂量依赖性地增加损伤侧后爪缩爪反应的阈值.结论 上述联合用药产生的协同作用依赖于脊髓毒蕈碱受体及GABAA受体的共同激活.

  • 超长疗程鞘内注射两性霉素B治疗SLE并隐球菌脑膜炎1例

    作者:周兆珍;邢春礼;李修敏

    对1例系统性红斑狼疮并发隐球菌脑膜炎女性患者,为达到治疗终点,在与家属做好沟通的前提下,严密观察鞘内注射两性霉素B 的不良反应,使用长达25个月、总剂量336 mg 的超长疗程及超大累计剂量的两性霉素 B 鞘内注射,仍未达到标准的治疗终点,因出现行走不便,停用两性霉素 B 鞘内注射,停药前后连续3次脑脊液检查均未查到完整的新型隐球菌,其中2次只查到隐球菌孢子,跟踪观察脑脊液镜检,结合患者临床表现,患者隐球菌脑膜炎终痊愈。

  • 狼疮中枢受累治疗新方法-鞘内联合注射甲氨喋呤加地塞米松

    作者:董怡;张煙;唐福林;田新平;赵岩;张奉春

    目的探讨鞘内联合注射甲氨喋呤加地塞米松在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中枢神经系统(CNS)病变中的作用. 方法对24例常规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无效的CNS、SLE患者予鞘内联合注射甲氨喋呤加地塞米松各10-20?mg,对其临床疗效及副作用进行观察,并对鞘内注射治疗前后CNS、SLE住院死亡率进行比较. 结果 22例CNS、SLE临床症状体征缓解,有效率91.7%;鞘注前脑脊液压力、蛋白及白细胞分别为221.5±155.4?mm?H2O、105.2±87.6?mg/dl及16.7±14.3个/mm3,而鞘注后分别下降为148.7±108.1?mm?H2O、73.5±38.3?mg/dl及4.9±2.1个/mm3;4例出现过不良反应,如双下肢烧灼感、头痛或大小便失禁. 结论鞘内联合注射甲氨喋呤加地塞米松是治疗CNS、SLE 一种有效方法,值得进一步临床研究.

  • 白血病患者鞘内注射化疗药物后急性截瘫六例临床分析

    作者:程敏;薛莲;李永杰;江倩;张俊;高旭光

    目的 探讨鞘内注射化疗药物后发生急性截瘫的病因、可能的发生机制以及影响预后的因素,为及时诊断、治疗及预防提供帮助.方法 收集2015年1月1日至2017年6月1日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住院的鞘内注射化疗药物后出现急性截瘫的白血病患者6例,总结其临床表现、影像学及脑脊液检查等结果.结果 6例患者平均年龄27.3(7~ 55)岁,4例鞘内注射阿糖胞苷(Ara-c),2例鞘内注射Ara-c联合甲氨蝶呤(MTX).5例患者在鞘内注射过程中或结束时出现截瘫,1例患者在注射后出现疼痛,2h后出现截瘫.4例完成了脊髓磁共振扫描,均未发现责任病灶.年龄小、给药总剂量大、鞘内注射次数多、联合用药者症状重,病程长.结论 Ara-c与急性截瘫的发生关系密切,患者年龄、给药总剂量、给药次数与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相关.

  • 颅脑手术术后颅内感染27例临床分析

    作者:高扬;赵静

    目的:探讨颅脑手术后颅内感染的常见原因及诊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6年1月至2012年12月之间颅脑术后颅内感染患者27例。结果27例患者中24例治愈,3例死亡,死亡率11.1%。结论治疗颅内感染在全身应用抗生素的基础上,给予鞘内注射及脑室灌洗治疗可取得较好的疗效。

  • 鞘内注射罗哌卡因复合不同剂量舒芬太尼用于剖宫产术的比较

    作者:钟桥生

    目的:观察鞘内注射罗哌卡因复合不同剂量舒芬太尼用于剖宫产术的比较,探索两药联合应用的合理配伍剂量。方法剖宫产术初产妇160例,随机分成四组,每组各40例,分别接受1.6ml0.75%罗哌卡因+0.5ml10%葡萄糖复合0.5ml舒芬太尼2.5μg、5μg、7.5μg和生理盐水;记录麻醉穿刺前、注药后0、10、20、30min各时间点产妇的MBP、HR、SpO2;记录新生儿脐动脉血血气分析值,包括pH值、二氧化碳分压、氧分压、碱剩余和乳酸;新生儿取出后即刻和取出后5minApgar评分;记录四组产妇麻醉后不良反应(恶心、呕吐、皮肤骚痒、呼吸抑制)。结果四组产妇各时点血流动力学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四组新生儿脐动脉血血气分析和新生儿Apgar评分的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Ⅰ、Ⅱ、Ⅲ组皮肤骚痒发生率高于与Ⅳ组(P<0.05);四组恶心、呕吐和呼吸抑制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鞘内注射罗哌卡因复合小剂量舒芬太尼用于剖宫产术,麻醉效果好,麻醉安全性高、且无明显不良反应。罗哌卡因12mg复合舒芬太尼5μg鞘内注射行剖宫产术相对更合理。

  • 万古霉素鞘内注射治疗对颅内感染患者影响因素临床分析

    作者:喻蕾

    目的:探讨分析万古霉素鞘内注射疗法对颅内感染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7月-2014年1月进行过颅内感染治疗的患者共3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6例,其中观察组患者进行万古霉素鞘内注射治疗,对照组患者进行万古霉素静脉注射治疗,经过一个周期的治疗,分别对每例患者的身体情况进行检查化验,比较不同疗法对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经过万古霉素鞘内注射治疗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存在显著统计学意义( X2=4.5714,P<0.05),治疗后的脑脊液各项指标(白细胞数量、糖浓度、蛋白质含量)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t=2.3200,-2.1697,2.1476,P<0.05,均P<0.05)。结论:万古霉素鞘内注射疗法能够显著提高颅内感染患者的治疗效果,更有益于颅内感染患者的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鞘内注射化疗药物治疗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的护理要点

    作者:刘迎庆

    目的:分析总结鞘内注射化疗药物治疗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的护理要点。方法:对我院2008年2月~2013年2月间收治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并行鞘内注射化疗药物治疗的患者56例护理干预过程回顾性分析。结果:护理干预包括术前准备、术中配合和术后护理和不良反应的观察等综合护理干预模式,通过科学有效护理干预,所有患者均顺利度过治疗期,无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结论:鞘内注射化疗药物治疗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护理干预是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确保治疗安全有效的重要保证。

683 条记录 7/35 页 « 12...45678910...3435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