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鞘内注射化疗药物治疗白血病的护理
总结了50例320例次,鞘内注射化疗药物患者的护理,术前给予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术中耐心询问,术后密切观察患者的不良反应及病情变化,根据引起不良反应的原因,采取相应的治疗护理措施,并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
脑脊液诱导的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神经变性疾病的初步研究
目的:探索腰椎穿刺鞘内注射移植间充质干细胞(MSCs)或经脑脊液诱导分化的神经样干细胞(NSCs)治疗神经变性疾病(NDD)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根据骨髓细胞学分析结果是否正常,将14例符合入选标准的NDD患者分为:骨髓源干细胞治疗组(A组,骨髓细胞正常),脐血源干细胞治疗组(B组)。采用分离培养、脑脊液诱导分化方法获得MSCs和NSCs,通过腰椎穿刺鞘内注射进行细胞移植治疗;于移植治疗前、首次移植后3个月、6个月,采用特定神经功能量表、生活活动能力量表(BI)及生活质量量表(EuroQOL)对患者神经功能状况进行评估;同期,观察记录移植相关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结果14例NDD患者中A组8例、B组6例,性别构成、平均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细胞移植后A组和B组患者的神经功能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治疗后BI分值和EuroQOL分值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移植术后有3例出现过短暂性低热,A组2例,B组1例,对症处理可控制;随访期间A组有1例患者发生心源性猝死,B组有3例患者死于继发性肺部感染。长随访时间已超过2年,未出现继发性肿瘤等细胞移植严重并发症。结论腰穿鞘内注射移植骨髓源或脐血源MSCs及其经脑脊液诱导获得的NSCs能显著改善NDD患者的神经功能,无严重不良发应和并发症;当NDD患者自身骨髓细胞分析异常,可用脐血源干细胞替代自体骨髓源干细胞进行细胞移植治疗。
-
鞘内注射罗氏芬治疗颅内感染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鞘内注射罗氏芬治疗颅脑损伤后颅内感染的疗效.方法对12例颅脑损伤后颅内感染患者给予罗氏芬2.0 g静脉推注,每日2次;罗氏芬0.1 g加生理盐水10 ml鞘内注射,每日1次.治疗前行脑脊液细菌培养及药敏检查,根据药敏结果更换抗生素.结果经罗氏芬治疗后,12例患者痊愈6例、显效2例、进步1例、无效3例,显效率66.7%;脑脊液中白细胞数及蛋白含量明显降低,糖和氯化物明显升高,颅内压明显降低.12例患者的脑脊液中分离出细菌12株,细菌阳性率100%;治疗后8例菌株被清除,细菌清除率66.7%.治疗中未出现与罗氏芬有关的不良反应.结论罗氏芬静脉和鞘内注射治疗颅脑损伤后颅内感染临床疗效较好.
-
38例鞘内注射法在颅内感染治疗中的效果研究
目的:探讨鞘内注射法对治疗颅脑感染的积极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1月-2012年11月收治的75例颅内感染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38例)及对照组(37例).治疗组患者采用鞘内注射的方法进行抗生素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静脉滴注的方法进行抗生素治疗.1个疗程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情况.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32.4%,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1%.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总有效率更高(P<0.05).结论:与传统静脉注射疗法相比,鞘内注射对颅内感染患者的疗效更佳.
-
鞘内注射亚甲蓝混合液对家兔的镇痛作用研究
目的:观察两种不同浓度的亚甲蓝混合液(亚甲蓝+利多卡因)和单纯利多卡因对家兔鞘内注射后产生的局限性痛觉迟钝区的持续时间、运动功能的影响、以及组织的损害程度.方法:选择体重、年龄近似的家兔30只,随机均分为3组.I、Ⅱ组分别经鞘内注射两种不同浓度的亚甲蓝、利多卡因混合液(0.1%,0.15%),Ⅲ组单纯注射利多卡因.结果:注射后在尾上产生大小不等的感觉减退区(对针刺反应不敏感).1.5h后单纯利多卡因组完全恢复正常,混合液组3h后家兔尾上和臀部出现大小不等的感觉减退区.随时间的推移,感觉减退区的范围逐渐缩小,两组平均都在27天左右消失.家兔的活动、饮食及大小便均正常.两组持续时间基本相同,无统计学意义.解剖家兔脊髓无着色和病理损害.结论:0.1%与0.15%两种不同浓度的亚甲蓝用于家兔鞘内注射后,能产生长时间的局限性区域镇痛,且不影响其运动神经功能.
-
小鼠鞘内注射PGE1对不同性质疼痛调控作用的异质性
目的:研究PGE1在脊髓水平对不同性质疼痛的调控作用.方法:清醒小鼠鞘内注射法给药,用热水缩尾法,福尔马林实验,冰醋酸扭体法等三种方法测痛.结果:在热痛模型上,PGE1 0.1ng~0.1μg/只使小鼠痛阈显著降低,10ng时明显,而在较大剂量1μg/只无明显作用.福尔马林实验中,PGE1 0.1,10ng/只无显著作用0.1μg/只抑制其I相反应,1μg/只显著抑制其Ⅰ、Ⅱ相反应.在冰醋酸扭体模型中PGE10.1,10ng/只无明显效果.0.1,1μg/只降低小鼠扭体次数呈镇痛作用.结论:PGE1在脊髓对不同性质疼痛调控作用有本质差别,即对热痛有易化作用,而对外周神经直接化学性刺激和内脏炎性痛有镇痛作用.
-
右美托咪定及舒芬太尼联合鞘内注射对CCI模型大鼠的镇痛效应
目的:研究右美托咪定及舒芬太尼联合鞘内注射对CCI模型大鼠的镇痛效应.方法:鞘内置管成功的雄性SD大鼠50只,随机分成5组:假手术组(Sham组);模型对照组(CCI组);右美托咪定组(Dex组);舒芬太尼组(Suf组);右美托咪定+舒芬太尼组(DS组).Dex组、Suf组、DS组分别于术后1~14d每天鞘内注射右美托咪定(dexmedetomidine,Dex)2 μg/(kg.d)、舒芬太尼(sufentanil,Suf)1 μg/d、Dex 1 μg/(kg.d)+Suf 0.5 μg/d;各组药物总容量均配成20μl,CCI组注射等体积0.9%生理盐水.每组分别在术前、术后l、3、7、14d给药30 min后,测定机械痛阈和热痛阈.于术后第7、14d痛阈值测定后,分批提取大鼠L4~6节段脊髓(n=5/组),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脊髓背角Fos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Sham组相比,CCI组、Dex组、Suf组及DS组术后机械痛阈和热痛阈显著降低(P<0.05),术后7 d c-fos蛋白表达上调(P<0.05).与CCI模型组相比,Dex组、Suf组及DS组在术后3d、7d、14 d机械痛阈和热痛阈显著升高(P<0.05),c-fos蛋白表达水平在术后7d差异显著(P<0.05).与DS组相比,Dex组及Suf组在术后3d、7d、14 d机械痛阈及热痛阈显著降低(P<0.05),c-fos蛋白在术后7d表达显著增加(P<0.05).结论:鞘内联合应用右美托咪定及舒芬太尼治疗神经病理性疼痛具有显著的协调镇痛作用,能有效缓解CCI模型大鼠的机械痛敏及热痛敏.
-
氯胺酮鞘内注射对慢性坐骨神经损伤大鼠脊髓 NMDA-2B mRNA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氯胺酮连续鞘内注射对慢性坐骨神经损伤大鼠脊髓背角N-甲基-D天冬氨酸亚基(NR2B)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18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CCI组和氯胺酮组.按Bennett等法制作CCI模型,测von-Frey丝触痛及冷水阈值,采用原位杂交技术检测各组脊髓背角NR2B mRNA表达的变化.结果:CCI组痛阈显著下降,冷水阈显著升高,脊髓背角有大量NR2BmRNA阳性表达(P<0.01);氯胺酮组仅出现轻度痛敏症状,NR2B mRNA表达受到明显抑制(P<0.01).结论:NR2B mRNA表达上调可能是神经损伤后慢性疼痛的发病机制之一,氯胺酮可抑制其表达从而发挥一定程度的镇痛作用.
-
牛肾上腺髓质22肽在吗啡耐受大鼠中对伤害性刺激引起的脊髓背角c-Fos表达的影响
目的:研究鞘内注射牛肾上腺髓质22肽(bovine adrenal medulla 22,BAM22)对伤害性感受的影响.方法:以雄性SD大鼠为实验对象,通过甩尾反射实验揭示BAM22的药理特性;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在吗啡耐受大鼠中,鞘内注射BAM22对脊髓c-Fos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鞘内注射BAM22可剂量依赖性地延长伤害性热刺激引起的甩尾反射潜伏期,10 nmol BAM22可延长甩尾潜伏期达50%MPE,作用持续约1 h.在动物产生吗啡耐受后,鞘内注射10 nmol BAM22仍能明显抑制伤害性热刺激引起的脊髓背角各层c-Fos蛋白的表达.与对照组相比,其表达约减少70%.结论:本研究表明BAM22参与脊髓水平伤害性信息的调制;在吗啡耐受大鼠中,BAM22可通过感受神经元特异性受体调制疼痛过程.
关键词: 牛肾上腺髓质22肽(BAM22) 伤害性感受 鞘内注射 脊髓背角 c-Fos蛋白 -
鞘内注射氯胺酮对镜像痛大鼠热痛敏的影响及可能机制
目的:探讨氯胺酮鞘内注射对镜像痛大鼠热痛敏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30只雄性SD大鼠建立大鼠坐骨神经镜像痛模型,随机分为3组(n=10):Ⅰ组鞘内注射生理盐水,Ⅱ组鞘内注射氯胺酮25 μg,Ⅲ组鞘内注射氯胺酮50 μg,分别测定鞘内给药前(T1)、给药后2 h(T2)、4 h(T3)、6 h(T4)的大鼠热缩足反射潜伏期(TWL)、运动功能.每组大鼠在给药6h后处死,取出腰段脊髓背角,石蜡切片,采用免疫组化检测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的表达.结果:鞘内给药后,Ⅱ组、Ⅲ组在各时间点与Ⅰ组及给药前相比,两侧TWL明显延长,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Ⅰ组MCP-1平均积分光密度值(IOD)表达明显高于Ⅱ组和Ⅲ组(P<0.01),鞘内注射氯胺酮后大鼠运动功能不受明显影响.结论:鞘内注射氯胺酮可抑制镜像痛大鼠的热痛觉过敏,该作用可能与抑制脊髓背角的MCP-1表达有关.
关键词: 氯胺酮 镜像痛 鞘内注射 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 -
清醒大鼠鞘内注射模型的制备与验证
大鼠是研究镇痛药物脊髓作用的常用动物,目前常用的方法是大鼠鞘内埋管法,其次是动物脊髓横切或电毁损消除高位中枢的影响[1].这两类方法均需手术,操作较复杂,所需时间较长.此外,有作者报道了清醒小鼠鞘内注射模型[2,3].由于疼痛研究中大鼠较小鼠更为常用,我们研究了清醒大鼠鞘内注射(intrathecal injection,ith)模型的可能性,并以福尔马林疼痛模型上测定吗啡镇痛作用的方法进行验证.
-
硬膜外注射甲强龙联合鞘内注射咪达唑仑对腰骶部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的影响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PHN)的发病部位以胸段和腰骶段为主[1],对于常规药物难以控制的PHN,临床上常通过硬膜外或鞘内给予激素和局麻药,但均不能达到长期镇痛效果.咪达唑仑是苯二氮卓类药物,鞘内注射咪达唑仑可阻断交感神经系统对伤害性刺激的传导[2].鞘内注射咪达唑仑治疗急性或慢性疼痛是安全有效的[3].硬膜外注射甲强龙或鞘内注射咪达唑仑均可缓解腰背部疼痛[4-5].Serrao等[4]研究表明硬膜外注射甲强龙联合鞘内注射咪达唑仑可有效缓解机械性后背痛长达2个月.本研究拟评价硬膜外注射甲强龙联合鞘内注射咪达唑仑治疗腰骶部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的效果,为临床治疗该类疼痛提供依据.
-
脑脊液持续引流联合万古霉素鞘内注射治疗术后颅内感染的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脑脊液持续引流联合万古霉素鞘内注射治疗术后颅内感染的疗效.方法 选择51例术后颅内感染患者,均给予脑脊液持续引流和静脉滴注抗生素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25例给予鞘内注射万古霉素治疗(治疗组).结果 治疗组14 d治愈率为68.0%(17/25)、20 d治愈率为84.0%(21/25和总治愈率96.0%(24/25)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3.1%(6/26)、53.8%(14/26)、84.6%(22/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脊液引流、适量鞘内注射万古霉素,早期、联合应用能提高颅内感染的治愈率.
-
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采用尼莫地平不同给药途经治疗效果观察
目的 对比研究不同给药途径下,尼莫地平对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患者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2年6月-2013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0例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患者,均分为A、B、C三组,均行尼莫地平治疗,A组以静脉注射的方式进行治疗,B组以口服的方式进行治疗,C组以鞘内注射的方式进行治疗,统计三组患者疗效及不良反应出现率等,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A、B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出现率等统计数据差异不大,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A、B两组与C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出现率等差异很大,后者明显优于前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尼莫地平静脉注射、口服、局部鞘内注射对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均有一定的疗效,然而局部鞘内注射治愈率、总有效率均优于静脉注射与口服疗法,且不良反应出现率明显较少,因此,在治疗该病中推荐局部鞘内注射尼莫地平.
-
鞘内联合硬膜外注射地塞米松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分析
目的 观察鞘内联合硬膜外注射地塞米松(DXM)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疗效.方法 60例临床确诊LDH患者随机分两组,鞘内联合硬膜外注射DXM为A组(n=30);单纯硬膜外注射DXM为B组(n=30).比较两组治疗后1d、7d、1个月、6个月及1年的VAS、ODI评分.结果 两组治疗LDH均有效,A组的总疗效优于B组.两组治疗后1d、7d、1个月的VAS和ODI评分有显著差异(P<0.05),A组的短期疗效优于B组;6个月及1年后的VAS和ODI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中、长期疗效相当.结论 鞘内联合硬膜外注射DXM能快速缓解LDH患者的急性期疼痛症状,明显缩短病程,早期改善生活质量.此法设备要求低,安全可靠,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白血病患儿鞘内注射后去枕平卧时间对并发症的影响研究
目的 探讨白血病患儿鞘内注射后不同去枕平卧时间对并发症发生情况的影响,以确定适宜的术后去枕平卧时间,提高患儿耐受性.方法 2017年6月5日-12月28日,选取北京市某三级甲等儿童专科医院处于维持治疗阶段,需进行鞘内注射的白血病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患儿入院先后顺序,应用随机数字表将患儿随机分为3组,鞘内注射后分别去枕平卧2h、3h、4h,观察患儿去枕平卧期间及鞘内注射后1周内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患儿对去枕平卧体位的耐受程度以及去枕平卧期间患儿的主要活动.结果 共有180例患儿完成研究,每组60例,3组在去枕平卧期间及鞘内注射后1周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去枕平卧体位的耐受性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去枕平卧2h患儿耐受性好;3组平卧期间的主要活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卧床时间越长,患儿生理需求越多.结论 白血病患儿鞘内注射后去枕平卧2h不增加并发症的发生率,且能够提高患儿的耐受性,建议白血病患儿鞘内注射后去枕平卧2h.
-
鞘内注射药物神经修复治疗颅脑损伤后遗症
2012年3~6月笔者采用鞘内注射鼠神经生长因子( NGF )和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 GM1),治疗颅脑损伤后遗症患者4例,获得较好疗效,报道如下。
-
艾滋病合并结核性脑膜炎脑脊液置换联合鞘内注射的短期疗效观察
目的 评价艾滋病合并结核性脑膜炎患者脑脊液置换联合鞘内注射的短期疗效.方法 将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联合治疗组,各30例.常规治疗组予以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乙胺丁醇等抗结核药物治疗.联合治疗组在常规抗结核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脑脊液置换联合鞘内注入异烟肼及地塞米松.分别记录2组患者临床症状及脑脊液变化情况.治疗2个月后,比较2组疗效差异.结果 联合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常规治疗组(P<0.05).结论 艾滋病合并结核性脑膜炎患者脑脊液置换联合鞘内注射安全性良好,治疗效果明显.
-
鞘内注射万古霉素治疗术后葡萄球菌所致颅内感染
目的:探讨应用万古霉素静脉输液结合鞘内注射治疗颅内葡萄球菌感染的作用。方法对49例术后颅内葡萄球菌感染患者,将万古霉素50mg以生理盐水稀释至5ml,鞘内注射1次/天。同时静脉滴注万古霉素500mg,12小时1次;在鞘内注射前后分别比较患者体温、颅内压、脑脊液常规、生化指标及细菌培养结果。结果万古霉素鞘内注射治疗3~14天(平均8.5天)脑膜刺激症状消失,体温恢复正常。颅内压恢复正常,脑脊液常规及生化检查均恢复正常。结论应用万古霉素鞘内注射治疗颅内葡萄球菌感染疗效显著,无并发症,操作简便,是临床治疗颅内葡萄球菌感染切实有效的方法。
-
同母异父兄弟同患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例1 患者男,16岁。不规则发热1周,伴头晕、乏力,于1987年5月2日入院。体检:贫血貌,巩膜、皮肤无黄染,颈部双侧可触及1~2个蚕豆大淋巴结,皮肤无出血,紫癜。心肺听诊正常,腹平软,肝肋下2 cm,脾肋下3 cm。血象:Hb 70 g/L,WBC 26×109/L,分类:原、幼淋巴细胞0.70, 淋巴0.20,中性分叶粒细胞0.08,嗜酸粒细胞0.02, 血小板 38×109/L。骨髓象:有核细胞增生明显活跃,粒系、红系受抑制,原始、幼淋巴细胞明显增生占0.68,巨核细胞未找到,血小板少见。过氧化物酶(POX)染色阴性。临床诊断: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L2 ),其他未见异常。治疗经过:给予COALP方案(环磷酰胺、阿糖胞苷、左旋门冬酰胺酶、泼尼松)联合化疗2个疗程,达完全缓解(CR), CR后巩固维持治疗,鞘内注射MD方案(甲氨蝶呤、氟美松)4次,2年后并发睾丸白血病,并用60钴放射及COALP方案化疗无效,于1989年10月26日并发重症感染后死亡,病程29个月。 例2 患者男,44岁(例1之兄,系同母异父所生)。以发热、头晕、乏力,面色苍白1个月,于2000年2月22日入院。体检:贫血貌,皮肤黏膜无出血点,紫癜,牙龈少量渗血, 作者单位:365000 福建省三明市第一医院血液病研究所颈部双侧可触及成串蚕豆大淋巴结。心肺听诊正常,腹平软,肝肋下3 cm,脾肋下4 cm。血象:Hb 65 g/L,WBC 28.6×109/L,分类:原、幼淋细胞0.68, 淋巴0.24,中性分叶粒细胞0.08, 血小板55×109/L。骨髓象:有核细胞增生明显活跃,粒系、红系高度受抑制,分别占0.16、0.04,原、幼淋巴细胞占0.80,巨核细胞未找到,血小板少见。POX、PAS染色绝大部分呈阴性反应,少数呈粉尘弱阳性。染色体检查呈46,XY,14P+。临床诊断:ALL-L2。治疗经过:给予MOCDL方案(甲基泼尼松龙、长春地辛、环磷酰胺、柔红霉素、左旋门冬酰胺酶)联合化疗2个疗程,发生粒细胞缺乏症,给予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150 μg,皮下注射3次。化疗过程较为顺利,于4月12日达CR,CR后鞘内注射MD方案2次。出院后维持巩固治疗,继续随访。患者母亲现年65岁,染色体检查为46X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