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癞葡萄胶囊调节血糖人体试食试验的研究
癞葡萄(Monordica charantia L.)为葫芦科苦瓜属植物,又名癞瓜、苦瓜.其癞葡萄的果实富含皂甙、多糖和多肽蛋白等生物活性物质,具有降血脂、降血糖的保健功能[1].
-
绞股蓝及其提取物防治心血管病的实验研究进展
绞股蓝(Gynostemma)为葫芦科绞股蓝属植物绞股蓝的全草.明·朱棣《救荒本草》、清·吴其浚《植物名实图考》均描述其“性苦寒,清热解毒,止咳祛痰”.
-
籽瓜皮乙酸乙酯部位化学成分的研究
该文利用乙醇回流法、萃取法、硅胶、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及HPLC对籽瓜皮乙酸乙酯部位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的研究,利用理化性质,MS,1 H-NMR,13C-NMR等波谱方法进行结构鉴定.从籽瓜皮乙酸乙酯萃取部位分离得到12个化合物,其中包含1个新化合物4-羟苯甲基-2-甲氧基苯酚-1-O-[6'-O-(4"-羟基苯甲酸)]β-D-吡喃葡萄糖苷(1)和11个已知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尿嘧啶(2)、胸腺嘧啶(3)、2'-脱氧尿嘧啶核苷(4)、7,8-二甲基异咯嗪(5)、吲哚-3-甲酸(6)、β-腺苷酸(7)、对羟基苯甲酸(8)、对香豆酸(9)、cucumegastigmanes Ⅰ (10)、3'-甲氧基-槲皮素-7-O-β-D-吡喃葡萄糖苷(11)和3,3'-二甲氧基-4,4'-二羟基-9,9'-单环氧木脂素(12).
-
棒锤瓜化学成分研究
目的:研究棒锤瓜Neoalsomitra integrifoliola叶乙醇提取物正丁醇部位的化学成分.方法:应用各种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用MS和NMR分析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95%乙醇提取物的正丁醇部位分离得到8个化合物,包括4个芸香糖苷类化合物:2-苯基乙醇芸香糖苷(1),芦丁(2),山柰酚-3-O-(6'-O-α-L-鼠李吡喃糖基)-β-D-葡萄吡喃糖苷(3),异鼠李素-3-O-(6'-O-α-L-鼠李吡喃糖基)-β-D-葡萄吡喃糖苷(4);和4个其他类化合物:绿原酸甲酯(5),鸟苷(6),腺苷(7),肌-肌醇(8).结论:8个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发现.
-
贵州特有植物大方油栝楼种子的发芽特性研究
葫芦科栝楼属植物大方油栝楼Trichosanthes dafangensis N..G.Ye et S.J.Li是狭域分布在贵州地理区域的一个特有种子植物[1-2].它不仅因其繁殖器官的一些变异而在属内显得较为特殊,对于探讨栝楼属植物的系统演化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而且在当地被作为瓜子食用已有很长历史,是一种很有价值的野生经济植物[3].但由于生境的狭窄,长期以来只被生长地附近的村民们所利用,目前尚处待开发利用的地位.
-
黄山栝楼挥发油的成分分析及其生物活性的初步研究
黄山栝楼Trichosanthes rosthornii Harms var.huangshanensis S.K.Chen属葫芦科多年生草质藤本,产于黄山、歙县(清凉峰),生于海拔600~800 m的山坡灌丛和乱石堆中,是安徽特有的药用植物[1].其根有清热解毒、生津和止渴的功效,根中的天花粉蛋白有抗病毒、抗肿瘤的作用[2];其果实、果皮和种子有宽胸散结、清热化痰、润肺止咳等功效;其籽粒营养丰富,经过炒制加工,清香可口.
-
浙江雪胆中脂溶性成分的GC-MS分析
浙江雪胆Hemsleya zhejiangensis为葫芦科Cucurbitaceae雪胆属Hemsleya Cogn植物新发现的一个种,是浙江特有植物,仅分布在温州泰顺乌岩岭自然保护区[1].雪胆属植物的块根具有清热解毒、消肿的功效,民间广泛用于治疗肠炎、菌痢、冠心病、气管炎、慢性子宫颈炎等多种疾病[2,3],并具有保肝、抗癌等作用[4].浙江雪胆化学成分的研究尚未见报道,作者采用GC-MS对浙江雪胆中的石油醚及乙醚提取物进行了分离鉴定,从石油醚提取物中鉴定了16种化合物,乙醚提取物中鉴定了10种化合物,并用面积归一化法确定各成分的相对含量.
-
罗汉果化学成分的研究
罗汉果Siraitia grosvenorii(Swingle)C.Jeffrey是我国特有的葫芦科多年生草质藤本植物,原产于广西、广东、湖南、江西等省山区,主产于广西永福、临桂和龙胜等县.
-
肝能滴丸的成型工艺
藏药波棱瓜子系葫芦科波棱瓜属植物波棱瓜Herpetospermum pedunculosum(Ser.) Baill.(H.caudigerum Wall.)的干燥成熟种子,藏药名色吉美多;产于中国四川、云南、西藏等地及印度、尼泊尔等国,主要为藏医院使用,用药历史悠久.藏医认为其能泻肝火、胆热、解毒,用于治疗赤巴病、肝病、胆病以及消化不良[1].
-
天花粉外用治疗皮肤感染及带状疱疹
天花粉为葫芦科宿根草质藤本植物瓜蒌的干燥块根,味苦,微甘,性寒,有清热生津、消肿排脓之功效.笔者在临床中以天花粉为主,外用治疗外伤感染及带状疱疹,疗效甚佳,现介绍如下.
-
波棱内酯川:藏药波棱瓜子中分离到的一个新的联芳基七元内酯类化合物
采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半制备HPLC等柱色谱技术,从藏药波棱瓜子中分离得到4个化合物,通过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分别为:2,11-dimethoxy-3,9-dihydroxy-7 H-dibenzo[c,e]oxepin-5-one (1)、7,8’-didehydroherpetotriol (2)、herpetotriol (3)和kaempferitrin (4).其中,化合物1为一个新的联芳基七元内酯类化合物,命名为波棱内酯Ⅲ.
-
长果雪胆块茎中的葫芦烷三萜类化学成分研究
采用硅胶、SephadexLH-20、ODS中压色谱、半制备高效液相等色谱技术对长果雪胆块茎的乙醇提取物进行分离纯化,从中分离得到了7个葫芦烷三萜类化合物,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为3β,11α,26,27-tetrahydroxycucurbita-5,24(E)-diene-3,26-glucosides(1)、scandenogenin D(2)、jinfushanencin F(3)、scandenoside R3(4)、scandenoside R1(5)、scandenogenin A(6)和scandenoside R2(7).其中化合物1为一新化合物,体外抗肿瘤活性筛选发现化合物2对人宫颈癌细胞He La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IC50为6.78μmol·L-1.
-
金佛山雪胆的化学成分研究
目的 研究金佛山雪胆(Hemsleya penxianensis)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柱色谱方法对金佛山雪胆体积分数95%甲醇提取物进行分离纯化,结合波谱技术与理化常数进行结构鉴定.结果 从金佛山雪胆体积分数95%甲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了5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2β,3 α,16α,20,24-pentahydroxycucurbita-5,25 (E)-diene-11,22-dione(1)、雪胆甲素(2)、雪胆乙素(3)、巨花雪胆G(4)和jinfushanencins B (5).结论 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
-
土贝母皂苷乳剂的研制
土贝母皂苷系从葫芦科土贝母属植物土贝母[Bolboste mma paniculum(Maxin)franguet]的地下鳞茎中分离出的三萜皂苷.曾制成土贝母皂苷注射液,经药理试验证明具有抗病毒作用[1]用于治疗各种疣类总有效率为93.23%,但此剂型注射后局部有痛感,而且有非炎性红肿,为了克服此种现象,研制了土贝母皂苷乳剂,用于治疗各种疣类病,疗效为91.3%[2],也可作为预防性的膏剂用,能保护皮肤,预防病毒性的疾患,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
绞股蓝的加工与鉴别
绞股蓝又名"七叶胆"、"甘茶蔓"、"七叶参",属葫芦科草本藤质攀援植物.古时民间把它作为"神奇的不老长寿药草",明代称之谓"神仙草".绞股蓝被誉为"第二人参"绞股蓝起名始于1525年,明嘉定四年朱橚所著《救荒本草》一书.1972年云南省曲靖县中西结合小组报道了绞股蓝有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作用.1974年,日本德岛文理大学药学系主任竹本常松教授在从事绞股蓝有效成分研究中,发现在分离出的15个皂苷中,其中4个化合物与人参皂苷Rb1,Rb3,Rb,F2的结构完全一致.1976年日本学者永井正博等在研究绞股蓝有效成分中发现绞股蓝含有与人参皂苷化学结构相同的皂苷,并分离出80多种皂苷类化学物质.
-
植物降糖多肽的提取及其降糖作用的实验研究
苦瓜是葫芦科苦瓜属植物苦瓜的果实,具有消暑涤热、明目解毒的作用.1981年,印度学者Khanna采用有机酸、醇提取,薄层层析方法从苦瓜果实中分离出一种多肽,并证实该多肽有降低血糖的作用.自此,国内外学者即开始了这方面的大量研究.目前,业已证明苦瓜降糖多肽具有166个氨基酸残基,相对分子量约为11,000.同时,学者们也基本建立了有机酸、醇,薄层层析,凝胶过滤,高效液相色谱技术,这一程序化的实验室分离方法 [1].然而,这种分离方法在很大程度上不能够满足大量制备降糖多肽而使其得到广泛应用的需要.经过多年的研究与改进,我们建立了有机酸、醇提取,盐析,离子交换层析的纯化苦瓜降糖多肽的方法,并对其降糖作用加以分析.
-
夏日炎炎话冬瓜
夏日炎炎,冬瓜便成了人们喜爱的时令消暑佳蔬,纷纷登上家常餐桌.冬瓜早栽培于印度和我国的南方,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冬瓜,形如枕,又名枕瓜.古称地芝,清代又称为水芝.属葫芦科一年生蔓生草本,茎叶和果实上都长有茸毛,开黄色花朵.冬瓜名称之由来,虽有多种说法,今择其颇具说服力者书之于此:人们看到冬瓜老熟之后,身披一层白霜,酷似冬日白雪落于其上,夏秋暑热之际,十分悦目,故取名为"冬瓜".
-
金南瓜
南瓜是一年生葫芦科草本植物,原产于中南美洲,约在16世纪传入欧洲,尔后辗转传至南亚地区.之后,传入中国云南等地,进而再传播到我国大部分地区.由于它来自外国,所以称为番瓜,又因它先从中国南方传入,故称为南瓜.
-
HPLC法测定罗汉果多糖的相对分子质量
广西著名特产罗汉果是葫芦科罗汉果属罗汉果Siraitia grosvenorii (Swingle) C. Jeffrey植物的成熟果实,主产于广西永福、临桂和龙胜等县,资源丰富,是我国传统出口商品之一,在港澳地区、东南亚和欧美国家久负盛名,颇受欢迎.其性凉味甘,无毒,有润肺止咳、清热解暑、凉血健胃、润肠通便的功效.在治疗咽喉炎、百日咳、急慢性气管炎、胃肠疾病方面疗效显著,被收载于1977,1 985,1990,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作为常用中药使用[1,2],国家卫生部、中医药管理局将其列入第一批"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品种名单"[3].
-
南瓜多糖的生物活性及其开发前景
南瓜又名窝瓜、番瓜、笋瓜、搅瓜、西葫芦等,是一种一年生葫芦科草本植物--南瓜的果实.南瓜分为中国南瓜、美洲南瓜、印度南瓜3个栽培种.南瓜原产中、南美洲,现在世界各地都有种植,栽培面积以亚洲多,其次为欧洲和南美洲.在我国,南瓜有较长的栽培历史,早在明朝的<饮食须知>中就有记载"南瓜,味甘性温".现代研究表明,南瓜含有治病、防癌等多种功能性因子.近年来,对南瓜功能性因子的研究及相应功能食品的开发越来越得到重视.根据临床实践证实,南瓜中的南瓜多糖是预防糖尿病的活性成分,它直接参与了降血糖、调血脂等有关活动[1~].从南瓜中提取的南瓜多糖,对大鼠、家兔、人等有非常显著的降血糖作用[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