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一氧化氮在肠道上皮损伤中的作用

    作者:李震;欧阳军;周军

    肠缺血再灌注损伤是在临床失血性休克液体复苏、腹部和胸部血管手术、小肠移植、使用体外循环的外科手术情况中常发生的病理、生理过程,它具有高发病率和死亡率的特点.肠缺血再灌注损伤引起肠道屏障功能丧失,使细菌移位入循环系统,从而导致全身炎症(SIRS).SIRS的诱导是对启动因子的一个复杂反应,启动因子包括促炎症反应细胞活素类、前列腺素、血栓素、活性氧簇和一氧化氮.此外,缺血损伤肠组织的再灌注会进一步加重组织的损伤,并被认为是局部、远处炎症和多脏器衰竭的效应器,且缺血损伤肠组织的再灌注是危重患者死亡的首要原因.NO是肠损伤重要的第二信使和炎症因子,它在肠屏障功能丧失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本研究重点是叙述NO的生物学特性和对改善肠道上皮细胞损伤的机制.

  • 不同种系大鼠小肠移植模型的建立及意义

    作者:李晓林;邹小明

    大鼠小肠移植手术难度较大,虽然在技术上进行了不断的改良,但术后早期死亡率仍然很高.根据研究目的选择恰当的移植模型是提高手术成功率的关键.本文从供体摘取、血管重建、消化道重建、淋巴管重建、肝肠联合移植等多个方面论述了大鼠小肠移植模型的沿革和发展,并对各种模型的特点进行了比较.

  • 猪小肠移植术供肠的灌洗和保存

    作者:闫朝岐;邹小明;李刚;宋茂力;李晓林;李云龙;杨春发;姜颖;李冬梅;周亚滨

    目的 探讨围手术期移植小肠灌注和保存的方法.方法 切取猪供肠后,采用100 cm左右高度、略加压法,经移植肠血管以15 mL/min左右灌洗速度持续灌注4℃ 3%羟乙基淀粉注射液、4℃生理盐水保存移植肠.移植前对保存的移植小肠进行组织学检查.结果 供肠总灌注时间为50.5±10.6 min;冷缺血时间为80.24±24.62min.组织学检查显示移植肠组织学没有明显改变.移植肠存活良好.结论 采取上述方法在短时间内可以提供质量良好的供肠.

    关键词: 小肠移植 灌洗 保存
  • 生长激素对大鼠移植小肠结构和受体大鼠蛋白质代谢的影响

    作者:张小桥;黎介寿;李宁

    目的以大鼠异基因异位全小肠移植(SD→Wistar)及TPN模型为研究对象,观察了小肠移植术后应用重组人生长激素对移植小肠结构修复和受体大鼠蛋白质代谢的促进作用.方法 20只小肠移植受体大鼠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在TPN支持的基础上加用重组人生长激素1 U* kg-1*d-1 ,比较两组移植小肠粘膜形态学参数及受体大鼠蛋白质代谢指标 .结果与标准TPN支持相比,加用重组人生长激素能显著促进移植小肠粘膜结构的恢复,各项形态学参数在术后第14天可基本恢复正常,生长激素还能明显促进受体大鼠的蛋白质代谢,减少蛋白质分解,促进正氮平衡,纠正低白蛋白血症,减轻体重下降的幅度.结论生长激素能够促进移植小肠粘膜结构的修复,改善受体大鼠的蛋白质代谢,可望作为一种有效的代谢调理手段用于临床小肠移植.

  • 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在小肠移植慢性排斥反应中表达的实验研究

    作者:靳小石;矫政洧;张爱民;程树杰;刘彤;王鹏志

    目的 观察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DGF)在小肠移植慢性排斥反应中的表达.方法 利用显微外科技术构建同系和异系大鼠小肠移植模型,以同系移植作为对照组,异系移植作为实验组.分别在术后第7、28、90天进行移植物活检,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PDGF因子的表达进行定位.应用Realtime-PCR技术检测移植物内PDGF因子mRNA转录水平.结果 实验终末期小肠移植物呈现组织纤维化等慢性排斥反应的特有表现,免疫组化显示PDGF因子在间质及小肠腺体内高表达.所有移植物中PDGF因子mRNA转录水平呈逐渐上升趋势,而POD90所采集的标本中以实验组的mRNA转录水平高.结论 PDGF在小肠移植后期明显高表达,对于小肠移植慢性排斥反应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 小肠移植研究进展

    作者:张喜平;周益峰;封光华

    1 历史及现状小肠移植现已成为小肠衰竭及由全肠道外营养引起并发症患者的标准治疗方法,由于小肠是体内大的淋巴库和细菌库,术后不可避免地产生强烈的免疫应答,加上免疫抑制疗法又会引起较大的副反应,严重制约了临床小肠移植的开展,也使小肠移植成为具挑战性的腹腔脏器移植.1959年Lillehei在美国开展的犬自体小肠移植开小肠移植实验研究之先河.自1964年Deterling率先为婴儿施行小肠移植手术,到1998年Grant等进行了1例肝肠联合移植,才让小肠移植真正走入临床.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初CsA(cyclosporine)及90 年代初FK506(Tacrolimus)的临床使用,大大减少了术后排斥反应的发生率和致死率.此外,随着供肠保存、手术技巧、术后并发症处理等一系列重要环节上的技术不断被革新,小肠移植的存活率也不断提高.据IITR(international intestine transplant register,国际小肠移植登记处)统计,仅1985-2001年全球共施行小肠移植手术651人696例次,至统计时共有335人存活,长的已存活超过13年,存活者中82%以上已完全或部分恢复肠道功能,68%的患者完全脱离TPN而改成以口进食.

  • 细胞因子在小肠移植排斥反应中的作用

    作者:张喜平;田华;封光华

    小肠移植是治疗终末期小肠功能衰竭的理想治疗手段[1].小肠属于人体内大的淋巴库,含有大量免疫活性细胞,同时也是体内大的细菌库,因此小肠移植后常因发生严重的免疫排斥反应和感染而导致手术失败.小肠移植不但有受者对供者的移植排斥反应,还有供者对宿主的反应.

  • 雷公藤多甙联合环孢素对小鼠小肠移植抗排斥作用的研究

    作者:逯宁;王军;王鹏志

    目的:研究雷公藤多甙对实验性小鼠小肠移植的抗排斥作用.方法:以Balb/c小鼠作为供体,C57BL/6小鼠为受体,建立同种异位小肠移植模型.将受体分为5组,各组样本数为12只:1组,无处理(对照组);2组,单独使用雷公藤多甙10 mg/(kg.d);3组,小剂量CsA10 mg/(kg.d);4组,联合应用雷公藤多甙与小剂量CsA;5组,大剂量CsA 20 mg/(kg.d).每组抽取6只于术后5 d处死,切除移植物进行组织学检查,其余动物分别观察受体及移植物的生存期.结果:单独使用雷公藤多甙不能抑制小鼠小肠移植的排斥反应,联合应用雷公藤多甙及环孢素(CsA)可使移植物生存期明显延长.结论:雷公藤多甙与CsA协同对小鼠小肠移植的移植物有保护作用.

  • 1例同种异体小肠移植术中的血流动力学和生化变化

    作者:封光华;贾忠;朱玮;蔡阳;金慧成;贺冠海;罗中尧

    患者男,50岁.体重82 kg,血型A型.2003年5月因肠系膜血管栓塞,并发肠坏死切除小肠,仅剩末端回肠约20cm.术后出现腹泻,每天4~5次,体重渐进性下降,小肠移植前体重降至56 kg,确诊为短肠综合征.依赖TPN维持生存且多次发生腔静脉导管感染败血症.

  • 大鼠异位小肠移植模型手术技术的优化

    作者:张文;宋红丽;杨洋;付楠;吴本娟;沈中阳

    目的:建立一种稳定的大鼠异位小肠移植模型.方法:对200只Wistar大鼠进行异位小肠移植供受体手术,加强细节保护肠道,增加供肠血供,减少不必要的体循环淤血,生理压力灌注辅以全身肝素化以及低压灌肠来获得高质量供肠;熟练掌握并在20倍显微镜下连续外翻血管缝合,延迟收线以减少血管并发症;术后经阴茎背静脉安全补液.结果:实施100对小肠移植,术后3d成功率达91%,血栓形成、低血容量性休克仍为主要死亡原因.85%的大鼠可以存活超过两周.整个手术可以在3h内完成.结论:高质量的供肠与显微镜下血管吻合的改进以及适当补液可以提高大鼠小肠移植术后生存率,从而建立稳定的移植模型.

  • 树突状细胞诱导小肠移植免疫耐受的研究进展

    作者:杨洋

    目前,对于小肠功能衰竭合并全胃肠外营养(total parenteral nutrition,TPN)并发症的患者,小肠移植已成为公认的唯一能够挽救生命的治疗手段.随着新型免疫抑制剂的应用和外科技术的改进,临床小肠移植疗效得到很大改善.根据第十二届世界小肠移植大会报告(www.isbts2011.org)显示,1985年4月-2011年8月,全球共有79个移植中心完成小肠移植2 611例,其中1 341例患者仍存活[1],目前全球的小肠移植患者的总体1年和5年生存率已分别超过70%和50%.但是,与其他实质性脏器移植比较,小肠移植的效果仍不尽人意.

  • 大鼠原位肝移植与异位阶段性小肠移植细胞凋亡的差异

    作者:田伟军;王鹏志;朱理玮;邱宇杰;梁晖

    目的:将具有免疫特惠性质的移植肝脏与免疫排斥强烈的移植小肠相比较,探讨肝脏移植的特点.方法:对接受肝移植和小肠移植大鼠移植物内凋亡细胞进行观察.结果:移植肝脏内以间质细胞凋亡为主,移植小肠内以实质细胞凋亡为主.结论:小肠腺上皮凋亡在小肠排斥反应中起重要作用.移植肝脏通过浸润细胞凋亡得到保护.

  • 小肠移植病人的护理1例

    作者:刘向玲;徐海霞

    小肠是维持人体营养、生存的重要器官之一,但是由于损伤、血管病变、肠管本身广泛的病变或是先天畸形,致使某些病人丧失了小肠功能,造成不可逆转的肠功能障碍而不能维持机体需要的低营养量,甚至造成水电解质失衡.虽然依赖全肠外营养使某些病人得以生存,但长期应用将会产生肝损害.因此,同种异体小肠移植被认为是治疗这类病人的合理方法[1].

  • 中药对大鼠小肠移植术后TGF-β1转录水平的影响

    作者:靳小石;马巍;程树杰;刘彤;王鹏志

    目的 观察中药对大鼠小肠移植术后TGF-β1 mRNA转录水平的影响.方法 利用显微外科技术构建异系小肠移植模型.应用环孢素1个月后,按照实验要求随机分组,在予以雷公藤的基础上分别给予黄芪、丹参、黄芪-丹参,同时设立同系对照组及异系对照组.分别于术后7d、14d、28d、60d、90d行移植物活检.使用荧光实时定量PCR技术检测TGFβ1 mRNA转录水平.结果 TGFβ1 mRNA转录水平在第60d和第90d组间有显著差异,第60d异系对照组的转录水平显著高于同期各组,第90d的异系对照组、丹参组、黄芪-丹参组的转录水平显著高于同期黄芪组和同系对照组.结论 在第60d和第90d,异系对照组、丹参组、黄芪一丹参组的TGFβ1因子的转录处于较高水平.雷公藤-黄芪配伍与其它配伍组相比可更为有效地抑制TGFβ1的表达,从而能更有效的抑制慢性排斥反应的发生和发展.

  • 小肠移植病房感染的控制及监测

    作者:赵京霞;王为忠;管文贤;张宏伟;李秦

    感染是小肠移植术后的常见并发症之一.有报道,小肠移植术后感染的发生率达90%[1].因感染导致的病人死亡占42%[2].因此,在使用大剂量的免疫抑制剂的前提下,如何有效地预防院内感染,是小肠移植领域亟待解决的课题.

  • 内蒙古首例小肠移植手术的全程配合

    作者:苏玉锦

    病例摘要:患者,男性,57岁,身高165cm,体重50kg.5个月以前,以肠系膜上动脉栓塞,小肠、右半结肠坏死,在当地医院行小肠切除,右半结肠切除,小肠残端横结肠吻合,术后1周吻合口漏.来我院诊断为:①全小肠右半结肠切除术后,空、横结肠吻合口漏;②短肠综合征.给予静脉营养支持,造瘘口引流,间断使用抗生素治疗.病人体重增加,虽造瘘口未闭,但是一般状态好,予以手术.供体:男性,34岁,系患者次子,身高163cm,体重60kg,既往体健,无遗传病史,术前检查各项指标均正常.

  • 大鼠小肠移植排斥反应期移植肠RANTES的表达

    作者:杨建军;李孟彬;王为忠;付京;王春梅;陈丹

    背景:同种异体移植排斥反应是影响移植物功能和存活的大障碍,小肠移植排斥反应的诊断与治疗尤为困难.目的:探讨移植肠RANTES的表达在小肠移植急性排斥反应中的意义,以及他克莫司对它的影响.设计、时间及地点:随机对照动物实验,于2003-09/2005-03在解放军第四五一医院普通外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附属西京医院胃肠外科实验室、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基础部电子显微镜中心为大专院校的实验室完成.材料:选用健康成年雄性SD和Wistar大鼠各72只.以SD大鼠为供者,Wistar大鼠为受者,施行异位小肠移植.方法:实施大鼠异位小肠移植,按照不同品系的组合将移植大鼠分为4组(n=18):非手术对照组,Wistar大鼠作为正常对照,不实施小肠移植;同基因移植组,将Wistar大鼠的小肠移植给同品系的Wistar大鼠;异基因移植未治疗组,将SD大鼠的小肠移植给Wistar大鼠,移植后不给予免疫抑制剂治疗;异基因移植他克莫司治疗组,将SD大鼠的小肠移植给Wistar大鼠,移植后0~7 d肌肉注射他克莫司,1 mg/(kg·d).移植后3,5,7 d每组各处死6只大鼠,切墩移植肠标本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并采用免疫荧光染色和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技术对移植肠RANTES的表达进行连续定量测定.主要观察指标:①各组大鼠移植肠的组织病理学改变.②不同时间点移植物内RANTES阳性细胞的表达变化.③他克莫司对异基因移植大鼠移植肠RANTES表达的抑制作用.结果:72只受体大鼠均进入结果分析.异基因移植末治疗组大鼠后3,5,7 d移植肠符合轻、中、重度急性排斥反应的病理学诊断标准;他克莫司治疗组大鼠和同基因移植对照组大鼠在观察期内未发现明显排斥反应征象.异基因移植未治疗组大鼠的移植肠RANTES表达在术后均显著高于其他3组(P<0.01),其动态变化与急性排斥反应的进程呈正相关;他克莫司治疗组大鼠移植肠RANTES的表达明显低于未治疗组(P<0.01).结论:RANTES阳性细胞在小肠移植急性排斥反应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动态检测移植肠RANTES的表达变化,可能成为小肠移植急性排斥反应有效的诊断指标之一.

  • γδT细胞在移植排斥反应中具有专职抗原提呈细胞的特性

    作者:张溪;王为忠;董光龙;张洪伟;季刚

    背景:新研究表明,γ~δT淋巴细胞与微生物产物接触后,可表达树突状细胞的特征性标志同时表现出专职抗原提呈细胞的功能,引发CD4~+ CD8~+αβT细胞强烈的免疫应答.目的:初步验证γ~δT细胞在移植排斥反应中具有专职抗原提呈细胞的特性,摸索一种体外大量扩增γ~δT细胞的简便方法,并利用基因修饰方法转染FasL 至γ~δT细胞.设计、时间及地点:动物观察实验,于2007-08/2008-08在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中心实验室完成.材料:节段性异位小肠移植模型供、受体大鼠分别为清洁级成年健康封闭群雄性Wistar大鼠及SD大鼠,共60只,体质量200~320 g.方法:采用三袖套血管吻合法建立大鼠节段性异位小肠移植模型.利用流式细胞仪获取受体大鼠血液中γ~δT细胞,并初步验证其功能.常规分离获取SD大鼠单个核细胞,以Mtb-Ag进行体外诱导扩增.主要观察指标:观察细胞增殖情况,以TCRγ~δ磁珠分选试剂盒进行阳性分选,并进行淋巴细胞中γ~δT细胞所占比例的检测.建立pLXSN FasL反转录病毒转移体系,检测转染后的γ~δT细胞.结果:活化γ~δT细胞表现出与树突状细胞相似的细胞黏附功能,在移植排斥反应中γ~δT细胞具有专职抗原递呈细胞的特性.新鲜分离的单个核细胞中γ~δT 细胞仅占4.5%,Mtb-Ag 刺激培养10 d 后,γ~δT 细胞所占比例可高达72.2%.经免疫磁珠阳性分选,γ~δT 细胞比例高达99.1%.获得的285 bp FasL片段,证明PA317细胞中有FasL基因整合.以pLXSN FasL反转录病毒转移体系转染的γ~δT细胞FasL~+细胞占97.3%.结论:实验验证了γ~δT细胞在移植排斥反应中发挥专职抗原提呈细胞的功能,实现了γ~δT细胞的体外大量扩增;成功构建了PA317/pLXSN2FasL~+病毒上清转染体系,并以Fas配体基因修饰γ~δT细胞.

  • 趋化因子受体拮抗剂对大鼠小肠移植的影响

    作者:杨建军;李孟彬;王为忠;付京

    背景:排斥反应的发生是导致小肠移植失败的主要原因,趋化因子及其受体介导的细胞免疫在急性排斥反应中具有重要作用,以趋化因子受体为靶位的治疗方案,可能为临床小肠移植的免疫治疗提供借鉴.目的:观察趋化因子RANTES(Met-RANTES)对同种异体大鼠异位小肠移植术后移植物的存活时间和组织病理学改变的影响,以及与小剂量他克莫司的协同效应.设计、时间及地点:随机数字表法区组,对照观察实验,于2003-09/2005-03在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胃肠外科实验室完成.材料:健康成年雄性大鼠180只,90只SD大鼠作为供体,90只Wistar大鼠作为受体,施行异位节段性小肠移植.方法:小肠移植后,大鼠随机分为3组,30只/组:对照组,只做异位小肠移植,不给予任何药物治疗,Met-RANTES治疗组:移植后0~7 d,腹腔注射Met-RANTES200 μg/d;Met-RANTES联合小剂量他克莫司治疗组:移植后0~7 d,腹腔注射Met-RANTES 200 μg/d+肌肉注射他克莫司0.5 mg/(kg·d).主要观察指标:观察移植大鼠的一般状况和存活时间,并于移植后第1,3,5,7天每组各处死6只大鼠,切取移植肠标本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和组间比较.结果:移植后的90只受体大鼠全部进入结果分析.对照组大鼠存活时间中位数为7.2 d(1.5),全部死于急性排斥反应及感染.组织病理学检查显示移植后第3,5,7天分别符合轻、中、重度排斥反应.Met-RANTES治疗组大鼠存活时间中位数为19.2 d(16.4),与对照组相比存活时间明显延长(P<0.01).Met-RANTES+小剂量他克莫司治疗组大鼠存活时间中位数为30.9 d(9.0),与前两组有显著差异(P<0.01).Met-RANTES治疗组和Met-RANTES+小剂量他克莫司治疗组大鼠组织病理学检查无明显排斥反应征象,可长期存活.结论:Met-RANTES能明显抑制小肠移植急性排斥反应,有效保护移植肠功能,显著延长移植物的存活时间,并可增强小剂量他克莫司的免疫抑制作用.

  • 大鼠小肠移植早期应用趋化因子受体拮抗剂抑制移植物急性排斥反应

    作者:杨建军;王为忠;付京;徐宏勇;王春梅

    背景:排斥反应的发生是导致小肠移植失败的主要原因,趋化因子RANTES及其受体介导的细胞免疫在急性排斥反应中具有重要作用.目的:观察小肠移植术后早期应用趋化因子受体拮抗剂Met-RANTES对排斥反应的免疫抑制作用及其与他克莫司的协同效应.设计:随机化完全区组设计,观察对照动物实验.单位:解放军第四五一医院普通外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胃肠外科实验室及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基础部电子显微镜中心.材料:实验于2003-09/2005-03在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胃肠外科实验室完成.以96只SD大鼠为供者,96只Wistar大鼠为受者,施行异基因节段性异位小肠移植.方法:移植后的大鼠以随机化完全区组设计分为4组(n=24):对照组、Met-RANTES组(200 μg/d)、他克莫司组(0.5 mg/(kg·d))及Met-RANTES+他克莫司组(Met-RANTES 200μg/d+他克莫司0.5 mg/(kg·d)).后3组均于移植术后腹腔注射给药,共7 d;对照组移植前后不作任何处理.术后观察移植大鼠的一般状况、存活时间以及免疫细胞浸润情况,并于移植术后3,5,7d分别取各组大鼠移植肠标本(n=6)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采用免疫荧光染色和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技术对移植肠RANTES和CD4+,CD8+,CD25+ T淋巴细胞的表达进行连续定量测定.每组剩余6只大鼠作存活时间观察,观察期限为5周.主要观察指标:①各组大鼠移植术后存活时间.②各组大鼠移植肠的病理改变.③各组大鼠移植肠RANTES及T淋巴细胞亚群的表达.结果:移植术后96只Wistar受体大鼠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Met-RANTES组、他克莫司组和Met-RANTES+他克莫司组大鼠平均存活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P<0.01);Met-RANTES+他克莫司组大鼠存活时间长,与Met-RANTES组、他克莫司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②对照组全部死于急性排斥反应及感染,组织病理学检查显示移植后第3,5,7天分别符合轻、中、重度排斥反应.Met-RANTES组、他克莫司组和Met-RANTES+他克莫司组病理学检查无明显排斥反应征象.③对照组大鼠的移植肠RANTES表达在术后各时段均显著高于其他3组(P<0.01),其动态变化与急性排斥反应的进程成正相关;Met-RANTES组和Met-RANTES+他克莫司组大鼠移植肠RANTES、CD4+、CD8+和CD25+T细胞的表达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Met-RANTES能明显抑制小肠移植急性排斥反应,有效保护移植肠功能,显著延长移植物的存活时间,并可增强小剂量(0.5 mg/(kg·d))他克莫司的免疫抑制作用.

304 条记录 4/16 页 « 12345678...1516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