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大鼠小肠移植慢性排斥模型的建立

    作者:张海云;许荣誉;庄奕煌;李新宇;庄建良

    目的 建立稳定可靠的大鼠小肠移植慢性排斥模型.方法 供受体分别为雄性近交系F344,Lewis大鼠.Ⅰ组为同基因移植对照组,Lewis-to-Lewis,n=8;Ⅱ组为异基因移植组,F344-to-Lewis,n=12.术后2,6,8,12周经造瘘口取材,组织病理学分析.结果 异基因组移植肠术后6~12周显示典型的慢性排斥表现.术后越晚期病理特征越明显,但是8周的病理特征与12周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该模型是稳定可靠的小肠移植慢性排斥模型.

  • 无需手术放大镜建立大鼠小肠移植模型

    作者:陈辉星;陈燕凌

    目的 探讨无需手术放大镜建立大鼠异位节段小肠移植模型的方法.方法 肉眼直视下利用肠系膜上动脉上方的腹主动脉与受体肾下腹主动脉端侧连续吻合、门静脉与受体左肾静脉套管法端端吻合,重建移植小肠血液供应.结果 取供肠(50±10)min,动脉吻合(15±5)min,静脉套入(2±1)min,供肠冷缺血(25±5)min,温缺血(35±5)min,大鼠术后即时存活率100%,生存>10 d者93.3%.结论 利用肠系膜上动脉上方的腹主动脉与受体肾下腹主动脉端侧连续吻合,无需手术放大镜,视野清晰,操作方便,成功率高.

  • 肠衰竭的治疗及相关问题

    作者:沈璟;辛群;张勤

    肠衰竭(intestinal failure,IF)一词出现于20世纪50年代,随着对其认识的不断深入,其内涵也在不断丰富.黎介寿[1]提出由"肠功能障碍"一词代替"肠衰竭"更适合临床情况及需要,并将其定义为:肠实质与(或)功能的损害,导致消化、吸收营养与(或)黏膜屏障功能产生障碍.目前处理IF患者的肠康复治疗方式(intestinal rehabilitation)包括营养、药物和手术治疗.虽然全肠外营养(total parenteral nutrition,TPN)提供液体、电解质、营养物质来维持生命,但同时也会带来潜在的致命并发症,如脓毒症、静脉通道丧失、代谢性并发症和肝病.

  • 普通外科的历史包袱

    作者:朱勇;朱正练;王敏

    任何学科都有其自身的历史包袱.19世纪末,一批优秀的外科医生拉开了现代普通外科的序幕,Billroth的胃大部切除术(1881)、Langenbuch的胆囊切除术(1882)、Bassini的疝修补术(1887)、Courvoisier的胆总管结石切除术(1890)、Halsted的乳癌根治术(1894)和Codivilla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1898)等共同创造了普通外科学史上的辉煌[1,2,3].一百多年过去了,大师们的光辉依然不减当年,后来者在对先辈们的评头论足中自觉心智不足.就在Billroth 1881年首次完成胃癌切除术时,Whipple在伊朗出生了,这位男孩55年后(1935)在胰腺外科手术史上写了重重的一笔[3].对难以一期完成手术的乙状结肠癌患者来说,Hartmann术式(1923)为他们带来了福音.80年过去了,人们在讨论回避Hartmann的过程中把Hartmann推到了王牌的地位[4].从1882年Langenbuch首次胆囊切除到1986年Muhe首次腹腔镜下胆囊切除,其间104年胆囊切除术基本手术技巧没有改变.20世纪70年代开始临床应用的肝移植(Starzl,1967)、胰腺移植(Lilleheri,1966)和小肠移植[2],至今在国内仍主要只在有数的几家省级或省级以上医院开展,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是象征性的.腹腔镜为人们提供了手术路径的新思路,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普通外科的主要方向将是--也只能是--在拓宽内镜的应用范围、减少钻孔数目和减小钻孔直径方面下功夫.

  • 川芎嗪对环孢素A治疗的小肠移植大鼠肾脏的保护作用

    作者:徐文

    目的 研究川芎嗪对环孢素A治疗的小肠移植大鼠肾脏的保护作用.方法 试验分两组,Ⅰ组:Wistar→SD小肠移植+环孢素A;Ⅱ组:Wistar→SD小肠移植+环孢素A+川芎嗪;术后14天观察肾脏病理学改变并检测血清BUN、Cr.结果 Ⅰ组发生明显病理改变,Ⅱ组病理改变轻.Ⅰ组BUN、Cr较Ⅱ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川芎嗪对环孢素A治疗的小肠移植大鼠的肾脏具有保护作用.

  • IL-10对大鼠小肠同种异体移植急性排斥反应的影响

    作者:赵峰;吕丽红;尹金岭;邵军;李兆亭

    目的:研究IL-1O对大鼠小肠同种异体移植急性排斥反应的影响.方法:将18只供体Wistar大鼠和18只受体SD大鼠分为3组,每组各有6只Wistar大鼠和SD大鼠.Ⅰ组:Wistar→SD小肠移植;Ⅱ组:Wistar→SD小肠移植+CsA;Ⅲ组:Wistar→SD小肠移植+rrIL-10.术后3、5、7 d观察病理学改变并用半定量RT-PCR方法检测IFN-γ、IL-2mRNA.结果:Ⅰ组术后3 d出现排斥反应,第7 d时重;Ⅱ组术后7 d部分出现轻度排斥反应;Ⅲ组术后5 d出现轻度排斥反应,术后7 d出现中度排斥反应.Ⅰ组IFN-γ、IL-2mRNA术后明显增高;Ⅱ组术后略升高,与Ⅰ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Ⅲ组术后升高,较Ⅰ组升高程度低,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L-10可抑制大鼠小肠移植急性排斥反应.

  • 谷氨酰胺强化TPN对小肠移植急性排斥反应影响的实验研究

    作者:张小桥;黎介寿;施鑫;李宁;李幼生

    目的:观察谷氨酰胺强化TPN对大鼠小肠移植急性排斥反应的影响.方法:48只异基因异位小肠移植受体大鼠(SD→Wlstar),根据常用TPN或谷氨酰胺强化的TPN支持以及环孢素A应用与否随机分为4组,观察至术后14d各时相点移植小肠病理改变、固有层淋巴细胞IL-2受体表达、血浆IL-2水平以及受体大鼠脾淋巴细胞转化试验和IL2分泌能力.结果:谷氨酰胺强化的TPN能够增强小肠移植受体大鼠的细胞免疫功能,加重急性排斥反应.应用环孢素A(10mg@kg-1@d-1)能阻断这种免疫增强作用,使谷氨酰胺不能诱发或加重急性排斥反应.结论:谷氨酰胺能够加重小肠移植的排斥反应,但在应用环孢素A后不会诱发或加重急性排斥反应.

  • IFN-γ诱导的供体脾脏DC对受体小鼠小肠移植排斥反应的影响及其机制探讨

    作者:赵智成;戴向晨;刘彤;朱理玮

    目的 观察IFN-γ诱导的供体脾脏树突状细胞(DC)对受体小鼠小肠移植排斥反应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 将供体、受体小鼠各36只分为A、B、C组各12对(供体、受体各12只),均制作小肠移植模型.A组造模前后不予任何处理;B、C组受体小鼠造模前5 d经尾静脉分别注射未诱导的和IFN-γ诱导的供体小鼠脾脏DC 2×106个.造模后,观察移植肠存活时间,HE染色观察移植肠排斥反应,采用RT-PCR、Western blot法检测肠组织中的吲哚胺2,3双加氧酶(IDO) mRNA及其蛋白.结果 与A、B组比较,C组移植肠平均存活时间显著延长(P<0.01),排斥反应程度显著降低(P<0.05),IDO mRNA及其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增高(P均<0.05).结论 IFN-γ诱导的供体脾脏DC对受体小鼠小肠移植排斥反应有抑制作用,与其增加移植肠组织局部IDO表达有关.

  • 小鼠小肠移植血管吻合技术的改进

    作者:李朝阳;阮长乐;张曙光;于振海

    目的改进血管吻合技术,提高小鼠小肠移植血管吻合的成功率.方法BALB/c小鼠小肠移植模型60例,每组20例,分别采用改良连续缝合方法(A组)、间断缝合方法(B组)及每针均收紧的连续缝合方法(C组),将小鼠供体腹主动脉和门静脉分别与受体腹主动脉和下腔静脉行端侧吻合.结果三组总手术时间:A组(152±46)分钟,B组(190±51)分钟,C组(183±38)分钟,A组与B、C两组相比,P<0.05,差异有显著性.血管并发症:A组5例(25%),B组13例(65%),C组12例(60%),A组与B、C两组相比,P<0.05,差异有显著性.总手术成功26例(43.3%).其中A组13例(65%),B组6例(30%),C组7例(35%),A组与B、C两组相比,P<0.05,差异有显著性.结论改良连续血管吻合方法手术时间短,血管并发症少,手术成功率高.

  • L-精氨酸对自体移植小肠粘膜NOS和血清NO、NOS的影响

    作者:胡敬富;傅廷亮;姜瑞金

    L-精氨酸对肠缺血再灌注损伤起保护作用抑或有害作用尚有争议[1].本研究模拟小肠移植中移植物冷灌注和保存及再灌注过程中应用精氨酸,并观察其对模型血清一氧化氮(NO)和一氧化氮合酶(NOS)及肠粘膜NOS水平的影响.

  • 小肠移植围术期的护理诊断

    作者:张晓宁;薛钰;周红梅

    小肠是人体内大的淋巴库和细菌库,其移植免疫反应较其他脏器移植更为剧烈和复杂,因此小肠移植在大器官移植中是难度大、发展缓慢的器官移植之一[1].早在1959年,Lillehei施行了首例犬自体全小肠移植,开创了小肠移植的先河[2].1964年Detterling首次将同种异体小肠移植应用于临床,但因免疫排斥等问题而失败[3].

  • 全世界了解肠子的人——访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副院长黎介寿院士

    作者:龚怡;高铭华

    黎介寿:中国工程院院士,我国肠外瘘治疗鼻祖,临床营养支持奠基人,亚洲人同种异体小肠移植开拓者.著名胃肠外科专家,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副院长,中国人民解放军普通外科研究所所长.

  • 1例活体部分小肠移植的术前准备

    作者:赵京霞;崔亮;刘彦君;贾淑梅;刘冰;罗兰;张海燕;王小梅

    小肠移植是挽救短肠综合征及其他肠功能不全病人生命的重要手段之一。小肠移植的成功除有赖于成功的手术及对排斥反应、血栓、感染的防治外,术前、术后妥善的管理措施也很重要。1999年5月20日我院成功地施行了我国首例活体部分小肠移植术,病人目前已健康存活19个月,现将术前准备总结如下。

  • 短肠综合征的现代治疗方法与评估

    作者:龚剑峰;朱维铭

    短肠综合征(SBS)有较高的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近年来,随着营养支持技术的进步以及对SBS代谢变化、残存肠道机制等认识的加深,SBS的治疗也取得了显著的进步.短肠综合征的现代治疗方法包括营养支持、促肠康复治疗、非移植手术治疗、小肠移植及防治并发症等.对于无法摆脱TPN并有难治性TPN并发症者,需考虑小肠移植.

  • 小肠移植围手术期治疗的研究进展

    作者:田永巍;庄建良;许荣誉;张海云

    随着环孢素和他克莫司等强免疫抑制剂的出现,小肠移植术在临床上取得了重大突破,小肠移植已成为治疗终末期小肠功能衰竭的理想方法.但由于小肠移植的自身特点,小肠移植的发展一直落后于其他器官移植,小肠移植的风险和困难也比其他器官移植术大,因此,小肠移植围手术期处理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从移植肠获取和保存、排斥反应防治、营养支持和感染防治等方面入手,对小肠移植术围手术期处理进行探讨.

  • 短肠综合征的治疗

    作者:张伟;朱维铭

    短肠综合征(short bowel syndrome,SBS)是指小肠吸收面积骤然减少后而出现的水电解质代谢紊乱和营养吸收不良综合征,主要表现为严重腹泻、水电解质紊乱、代谢障碍、吸收不良和进行性营养不良.常见于小肠广泛切除和旷置的小肠过长等.

  • 脱细胞异体真皮基质材料辅助关腹预防全小肠移植受者腹内高压一例

    作者:倪小冬;李幼生;毛琦;王剑;姚丹华;黎介寿

    目的 探讨脱细胞异体真皮基质(ADM)材料辅助关腹预防肠移植受者腹腔高压的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1例男性小肠移植受者术中使用脱细胞异体真皮基质材料辅助关腹的临床资料.选用2片12 cm×20 cm大小的ADM补片,盐水浸泡活化,展平铺在腹膜下,用可吸收缝线将ADM补片间断贯穿缝合固定,剪除多余的ADM补片.放置皮下负压引流管于腹直肌鞘上方,间断缝合皮肤关腹.结果 术后受者第18 h停用呼吸机恢复自主呼吸,膀胱压均不高于7 cmH2O(1cmH2O=0.098 kPa),移植物功能恢复良好,术后第6天开始肠内营养,腹部切口无裂开及感染.术后第19天因腹腔内积液及脓肿形成再次手术时未见补片感染.结论 在小肠移植中采用ADM辅助关腹可有效降低腹内压,未见感染及移植物功能丧失的发生,短期效果良好.其远期效果有待进一步的观察和研究.

  • 同卵双生活体部分小肠移植一例报告

    作者:吴国生;赵青川;王为忠;施海;王勉;陈冬利;郑建勇;赵正维;李孟彬

    目的 总结成功实施的一例同卵双生之间活体部分小肠移植的手术经验.方法 受者为45岁女性,因肠系膜上动脉栓塞导致短肠综合征;供者为其同卵双胞胎姐姐.术前经短串联重复序列检测证实供、受者为同卵双生.取供者远端回肠155 crm作为移植肠.术中及术后受者使用短期激素治疗,之后停用免疫抑制剂.结果 小肠移植手术顺利,术后供、受者均无并发症,受者12 d后出院并恢复正常饮食.随访12个月,供、受者情况良好.结论 同卵双生小肠移植是治疗短肠综合征的理想方法.

  • ABO血型不合亲属活体小肠移植一例报告

    作者:吴国生;赵青川;王为忠;王勉;施海;陈冬利;郑建勇;赵正维;李孟彬

    目的 总结1例ABO血型不合亲属活体小肠移植的治疗经验.方法 患者为女性,16岁,ABO血型为B型,因全部小肠和右半结肠坏死行肠切除、十二指肠残端关闭、胃造瘘术.供者为患者父亲,48岁,血型为AB型.患者术前应用血浆置换、利妥昔单抗与静脉注射人免疫球蛋白的联合方案去除抗B血型抗体.术中移植供者远端回肠180 cm.术后主要以他克莫司及皮质激素为主进行免疫抑制治疗.结果 受者术后15 d发生1次轻度急性排斥反应,经激素冲击及抗胸腺细胞免疫球蛋白治疗,成功逆转.由于受者胃排空障碍,术后45 d开始进流质饮食,60 d后经口进食耐受良好,后完全脱离肠外营养.随访12个月,移植肠功能良好,体质量较术前增加4 kg.供者术后6d出院,恢复良好.结论 当无ABO血型相同或相容的供者时,可以考虑行血型不合的小肠移植,但应注意选择合适的受者,采取安全有效的免疫抑制方案.

  • 小肠移植中应用单克隆抗体免疫诱导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姚丹华;李幼生;王剑;郭明晓;王凯;赵丙超;张少一

    目的 研究人源化抗CD52单克隆抗体(阿来佐单抗)与抗CD25单克隆抗体(达利珠单抗)在小肠移植诱导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至2012年间1 1例小肠移植受者的临床资料,其中6例在小肠移植时使用了阿来佐单抗(阿来佐单抗组),5例应用了达利珠单抗(达利珠单抗组).观察术前和术后12周内受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及单核细胞的变化情况,术后3个月内排斥反应、感染的发生情况,以及受者肝、肾功能的变化情况.结果 阿来佐单抗组受者中,1例因发生急性心功能衰竭于术后13 d死亡,余5例术后8周内外周血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显著下降,8周后开始缓慢上升,外周血CD3+、CD4+及CD8+T淋巴细胞的百分比下降至给药前的5%,并在给药后8周内维持在稳定的低水平.达利珠单抗组受者中,1例因曲霉感染于术后25 d死亡,余4例受者淋巴细胞、单核细胞计数在给药后1d明显增加,1周后持续稳定在正常水平.术后3个月内,阿来佐单抗组检出轻度排斥反应1例,达利珠单抗组检出轻、中、重度排斥反应各1例,经及时抗排斥反应治疗后成功好转.11例受者术后3个月时血肌酐、尿素氮、丙氨酸转氨酶、胆红素总量与术前相比,无明显差异.结论 应用阿来佐单抗或达利珠单抗均可成功进行小肠移植免疫诱导,但阿来佐单抗诱导后的感染发生率更低.

304 条记录 8/16 页 « 12...567891011...1516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