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喝粥养胃前,你问过胃的感受吗
粥能养胃,消化不良的胃病患者宜食用以粥养生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十四种医书中,就有药粥的记载.中医医圣、汉代名医张仲景也非常重视粥的作用,在其《伤寒杂病论》中,有很多米药同用或药后食粥的论述,认为用米汤送服药物可以增加药效.由此可见,早在两千多年前,我们的祖先便已经用粥来防病治病了.李时珍曾说粥“与肠胃相得,为饮食妙品”.的确,煮粥时,米中所含的淀粉充分糊化,营养成分都溶在水中,胃肠可充分消化吸收,不仅适合老人、儿童和患者,更适合忙碌的现代人.渐渐地,便在人们的心目中留下了“喝粥能养胃”的观念.
-
小柴胡汤临床运用体会
小柴胡汤始载于医圣张仲景的<伤寒论>之中.本方由柴胡、黄芩、人参(或用党参)、半夏、甘草、生姜、大枣共七味中药组成.水煎、去渣再煎,分三次温服.凡病邪在半表半里,出现寒热往来、胸胁胀满、心烦喜呕、默默不欲饮食、口苦咽干,目眩、舌苔白、脉弦等少阳证时,都可用本方治疗;如<伤寒论>所云:"伤寒五六日,中风,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或胸中烦而不呕;或渴;或腹中痛;或胁下痞硬;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身有微热;或咳者,小柴胡汤主之."
-
"医圣"张仲景
"仲景"生平晋代王叔和撰<脉经>,其序言中首次提到张仲景:"夫医药为用,性命所系.和鹊之妙,犹或加思;仲景明审,亦候形证,一毫有疑,则考校以求验."这是古籍中早出现仲景的名字.此后魏晋时期的皇甫谧在<针灸甲乙经>序言中说:"伊尹以元圣之才,撰用<神农本草>,以为汤液.汉张仲景论广汤液为十数卷,用之多验."这也是关于张仲景较早的记载.魏晋时期,张仲景的著作已经对王叔和、皇甫谧等晋代医家产生一定影响.
-
扶阳罐——开拓扶阳外治新理念
近代,中医业界崛起"扶阳"一派,擅用温热药附子、干姜等扶阳排寒以疗百病,温守、温通则扶阳而逐阴;温潜、温化则益阳而生阴.扶阳派,原名火神派,起源于清末,昌盛于当代.扶阳派脱胎于伤寒,又吸取了温补派的理论精髓,进而发展为独立的学术流派.尤以火神派医家郑钦安、卢铸之、卢永定学得《黄帝内经》和医圣张仲景的重阳奥旨,火神派则不断演变成今日的"扶阳学派".目前卢崇汉为扶阳派的领军级人物.扶阳思想的理论核心是"阳主阴从","阴主内守,阳主外护,阳密于外,则邪不能相侵,而阴得以固于内也."认为"万病皆损于阳气",阳气无伤,百病自然不作.
-
白粥调养,老年人的“灵丹妙药”
粥,俗称稀饭.食粥在我国有数千年的历史,是我国人民一种独特的饮食方法.用适当的中药、食物和适量的大米同煮为粥,叫做药粥,而用于补益身体为主要目的的药粥叫滋补药粥.药粥进补疗疾的学说,是传统中医学的组成部分,汉代医圣张仲景著《伤寒杂病论》,其中就有很多米药同用或病后食粥的经验,实为使用药粥的先驱.
-
炙甘草汤治疗心律失常的体会
炙甘草汤是医圣张仲景在<伤寒论>中为心之阴阳两虚导致的"心动悸,脉结代"所拟的名方,原文为:"伤寒,心动悸,脉结代,炙甘草汤主之",其药物组成为:甘草四两(炙),生姜三两(切),人参二两,生地黄一斤,桂枝三两(去皮),阿胶二两,麦门冬半升(去心),麻仁半升,大枣三十枚(擘)".煎服法为:上九味,以清酒七升,水八升,先煮八味,取三升,去滓,内胶烊消尽,温服一升,日三服.本方为滋阴补血,通阳复脉之剂.
-
金匮肾气丸治疗咳喘的疗效观察
"肾气丸"源自东汉医圣张仲景名著<金匮要略>,原方由干地黄、薯蓣、山茱萸、泽泻、茯苓、牡丹皮、桂枝、附子8味药物组成.功效温补肾阳,常用于肾阳不足,腰膝酸冷,肢体浮肿,小便不利或反多,消渴等症的治疗.南宋医家严用和总结前人的经验,结合自己多年的临床心得,将"肾气丸"加入牛膝、车前子,名"加味肾气丸"收录<济生方>中,后世习称"济生肾气丸".北京同仁堂生产的传统名药"金匮肾气丸"即为"济生肾气丸"组方.
-
张仲景治疗精神疾病探析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以及竞争的日益激烈,精神疾病的患病率日渐突显,成为21世纪的医学热点之一.回顾医圣张仲景对精神疾病的认识,总结其诊治精神疾病的思路和方法,对当今中医诊治精神疾病定有启发作用.
-
从内科疑难重症审视辨病辨证论治
我国医圣张仲景在近2000年前确立的辨病辨证论治诊疗体系是具中医特色的临床模式.任何轻辨病重辨证或者重辨病轻辨证的主张和做法都是片面的.笔者少年从医,转易多师,在辨治内科疑难重症方面幸得沧海之一粟,今为光医圣坠绪,务去陈弊,不计工拙条析如下,尚待高明教正.
-
仲圣成书年代刍言--兼谈《伤寒杂病论》的重大建树
多年来,我一直强调东汉医圣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一名<伤寒卒病论>)是我国临床医学的奠基典籍.宋代学术名家严器之将张仲景著作中的方治誉之为"众方之祖".其后的医家,或称之为"方书之祖"(见金·成无己<伤寒明理论>)、"群方之祖"(见金·李杲<内外伤辨惑论>).清代伤寒名家柯韵伯曾经指出:作为临床医学经典,<伤寒论>不只是代表哪一科的,而是各科临床都应该认真学习,并明确表述学医者如果不读张仲景书,则"不可以为医"(见柯氏<伤寒来苏集>).<伤寒杂病论>,后世医家整理此书,又分之为<伤寒论>与<金匮要略方论>(简称<金匮要略>或<金匮>),据仲圣原著<伤寒杂病论集>(相当于<伤寒杂病论>张仲景原序)张氏所述:他的家族200多人,其中患伤寒病死亡者占三分之二,而且时间是在"建安纪年以来,犹未十稔"(也是指仲圣撰书的年代).我们知道"建安纪年"是公元196年,"犹未十稔",则指不足10年.今年是2005年,如果仲圣撰书年代离开公元196年不足10年,那么大的可能应该是公元205年,与今年相隔正好是1800周年.虽然年代尚难以后论定,但与公元三世纪初的其他年代相比,说服力应当更强一些.
-
雷允上与他的六神丸
雷允上,生于1696年,幼年聪明好学,特别喜欢读医药书籍.20岁时,他拜在苏州名医王晋山的门下,专心研究医药.他特别钦佩医圣张仲景"勤求古训,博采众方"的治学精神.出师后,为了扩展眼界,博采众长,就北上进京遍访名医.沿途游历山东、河北,拜会同行,切磋医术.偶或采药于深山林壑,问学于古刹寺院.虽说风餐露宿,十分艰辛,确也增添了见识,学到了不少关于炼制丹丸的技术.渐渐地,他脑海中蕴酿起在苏州开设一家特色药铺的想法.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
打造中医经典半壁江山的张仲景
张机,字仲景,东汉末年著名医学家,我国临床医学的奠基人,后人尊之为"医圣".
-
三承气汤临床应用心得
仲景三承气汤,用药相近,主治相仿,方以承顺胃气为名,皆具清腑泻热之效,古今临床应用十分广泛.大承气汤以厚朴、枳实行气散结之品为全方之先声,合大黄、芒硝气锐行速之力,峻下热结,急下存阴,荡涤肠中顽浊宿垢,适用于阳明腑实证痞、满、燥、实俱甚者,有“塞下第一要方”之誉.原方去芒硝,变大黄为君,枳、朴为臣使,且诚其刻量,名日小承气汤,用于阳明证痞、满、实甚而燥结未甚者.调胃承气汤,方名即含有医圣制方之本意,谓此方不专攻下,寓攻下以为调和胃气之用,方取大黄、芒硝伍以甘缓调中之甘草,通下实热,兼调中气,适用于阳明热结、痞满不显,或有燥实留结于下,或有无形之邪热蕴于肠胃者.
-
五苓散的临床治疗经验举隅
五苓散为汉代医圣张仲景所拟,见于伤寒论及金匮要略.为临床常用的行之有效的经方之一.历代医家对其理法方药进行了广泛的探讨和研究,近代医家更上一层楼从多方面多层次对该方的药理进行了细致的研究,并不断地扩大其临床应用范围.五苓散由猪苓、泽泻、白术、茯苓、桂枝组成,具有通阳化气,健脾利水之功效,主要用于外邪循太阳经脉传人膀胱,膀胱气化不利为病机的蓄水证和脾虚不能运化水湿,以致水湿内停为病机的水肿证.
-
麻杏石甘汤不同配伍对麻黄碱含量的影响
麻杏石甘汤出自汉代医圣张仲景的《伤寒论》,由麻黄、杏仁、炙甘草、石膏4味药组成,具有辛凉宣肺、清热平喘的功效,临床上常用于治疗急慢性支气管炎[1]、支气管哮喘[2]等.
-
浅论用好经方的3个原则
经方指上古相传的经实践检验的有效医方.然上古经方只得之传闻,已无成书可考.惟医圣张仲景所著<伤寒杂病论>集古方之大成,故后世言经方者,概指仲景之方也.如何善用经方治病,推求源流,先圣后贤的经验可以归纳为3个原则.
-
张仲景运用附子浅析
附子,味辛、甘,性大热,温通十二经脉,乃中医温阳之第一药.<神农本草经>载:"附子气味辛温有大毒,主治风寒咳逆邪气,寒湿痿蹙,拘挛膝痛,不能行步,破癥坚积聚,血瘕金疮."列为下品药,即示有毒之意.<本草崇原>日:"附子禀雄壮之质,具温热之性,故有大毒.医圣张仲景取附子之特性,灵活运用,方中寓法,为三阴病首选之药,其<伤寒论>与<金匮要略>用附子共32方,现从以下4方面说明如下.
-
读《伤寒论著十人书》有感
古人有云:"伏羲、神农、黄帝之书谓之三坟,言大道也."纵观中医学上下数千年,可谓<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伤寒杂病论>,均言医之大道.历代学者将此三书尊为中医学经典,崇张仲景为医圣,恰当至极.
-
消渴的几点不同看法
消渴属于中医临床的一个疑难病,治疗上颇为棘手.消渴之名,首见于《内经》.医圣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更以消渴为篇名,对其作专门论述.关于消渴的辨治,在唐代以前大多以"肾虚燥热"立论.而到宋金元时期"三消燥热"之说逐渐成为主导,并一直沿用至今.
-
医圣巧用蜂蜜治便秘
医圣张仲景的宗族中有个叫张伯祖的人.是个极有声望的医生.张仲景年少时曾拜他为师,学习医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