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高中生应对方式影响因素研究

    作者:邱淑芬;戴晓阳

    目的探讨影响高中生应对方式形成的因素.方法从深圳市2所中学中随机选取200名高中学生,以团体施测的方式,要求其完成中学生应对方式量表、父母养育方式评价量表;采用spss11.0统计软件对结果进行t检验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①女高中生在采用发泄这种应对方式上显著高于男生(P<0.05);②独生与非独生子女在应对方式上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③父亲的情感温暖和理解、过分干涉养育方式对高中生的积极应对方式有一定预测效应.而母亲的过分干涉、过度保护养育方式对高中生的消极应对方式有一定预测效应.此外,性别、是否独生子女和母亲文化程度这些变量,一定程度上也能预测高中生的应对方式.结论高中女生更倾向于采用发泄的应对方式,父亲的情感温暖和理解、过分干涉及母亲的过分干涉、过度保护养育方式能预测高中生的应对方式.

  • 深圳市暂住人口儿童自我意识与父母养育方式的相关研究

    作者:彭颂;卢宁

    目的探讨暂住人口与常住人口儿童自我意识的影响因素.方法用儿童自我意识量表和父母养育方式评价量表对暂住人口组和常住人口组共385名小学生进行测验分析.结果①暂住人口组和常住人口组自我意识量表总分和各因子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以年级分层后显示,4年级暂住人口组行为因子得分低于常住人口组(P<0.01),6年级暂住人口组合群因子得分高于常住人口组(P<0.05);②2组父母养育方式上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暂住组父亲的情感温暖因子得分和母亲的温暖理解因子得分低于常住组(P<0.05);③父母养育方式量表的父亲情感温暖因子和母亲的温暖理解因子与自我意识量表各因子呈显著正相关(P<0.001),其余父母养育方式量表各因子与大部分自我意识量表因子呈显著负相关;④父母不同文化程度对常住组自我意识影响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⑤暂住组和常住组的父母养育方式对自我意识的影响因素是不同的.结论暂住人口组儿童与常住人口组儿童自我意识发展存在差异;在关注子女程度上暂住组父母较常住组少.

  • 深圳市农民工子女孤独感和抑郁感与父母养育方式研究

    作者:彭颂;卢宁

    目的 探索农民工子女孤独,抑郁以及父母养育方式之间的关系,为维护农民工子女的心理健康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以深圳市218名小学高年级学生为研究对象,以"儿童孤独量表""抑郁自评量表""父母养育方式量表"为研究工具进行团体施测.结果 ①农民工子女抑郁量表得分高于非农民工子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②在农民工子女中,男性孤独感量表得分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③男性被试中,农民工子女孤独感量表和抑郁量表得分均高于非农民工子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④父母养育方式量表中父亲情感温暖因子与抑郁呈负相关,父亲惩罚严厉因子和父亲拒绝因子分别与抑郁和孤独呈正相关;母亲情感温暖因子与抑郁呈负相关,母亲拒绝否认因子和母亲惩罚严厉因子分别与抑郁和孤独呈正相关.⑤父亲情感温暖因子和母亲拒绝因子对子女抑郁有重要影响.结论 民工子女较非农民工子女更易于抑郁;农民工子女中,男性的孤独和抑郁体验较女性更甚;父母教养方式与农民工子女的抑郁、孤独有密切联系.

  • 精神障碍的大学生精神状况与父母养育方式关系

    作者:吴倩希

    目的:了解100名患有精神障碍的大学生的精神状况与父母对其养育方式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SCL-90量表和EMBU量表分别对符合条件的100名患有精神障碍的大学生进行调查及分析.结果:患精神障碍的大学生父亲的过度保护因子影响了SCL-90的总分,躯体化因子,抑郁因子,焦虑因子,敌对因子,恐怖因子,偏执因子,精神病性因子和其他因子,并与这些因子呈正相关;父亲的过度保护因子与偏爱因子对病人的偏执因子有影响,但以父亲的过度保护因子影响为大.母亲的过分干涉、过分保护因子影响了SCL-90的强迫症状因子和人际关系敏感因子,与这些因子呈正相关.结论:不当的养育方式为大学生的发生精神障碍提供了条件.

  • 不同文化背景父母养育方式与儿童自我意识的调查及相关性分析

    作者:王文一;文红;毛根宗

    目的 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父母养育方式、儿童自我意识及其相关性.方法 分别采用父母养育方式评价量表及Piers-Harris儿童自我意识量表,对四川省凉山州泸姑湖达祖小学高年级学生和四川省绵阳市一城区小学6年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泸沽湖儿童的父母比城市儿童的父母表现出现较小情感温暖、理解,过度保护,过度干涉,拒绝否认,惩罚、严厉及偏爱被试;前者自我感觉智力与学校情况、躯体外貌与属性较好,焦虑程度较低,其过度保护、过度干涉与儿童的智力与学校情况呈正相关,和幸福与满足呈负相关;拒绝否认、惩罚严厉与儿童的焦虑呈正相关,和幸福与满足以及总分呈负相关.结论 不同文化背景的父母对儿童的养育方式有较大差异,并对儿童自我意识的一些纬度也有一定影响.

  • 农村初中生心理健康状况与父母养育方式的关系分析

    作者:赵荣;罗新坚;王旭林;郑海

    目的探讨农村初中生心理健康状况与父母养育方式的关系.方法使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EMBU)对本市下属农村某中学初二学生共325人进行调查.结果男女初中生SCL-90各因子得分均高于国内常模;相关分析表明,SCL-90各因子与EMBU的父母亲严厉惩罚、父亲过分干涉过度保护、父母亲拒绝否认等项呈显著意义的正相关;父母亲温暖理解与SCL-90各因子呈负相关;父亲偏爱与SCL-90中的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敌对、恐怖及偏执等因子呈显著意义的正相关;母亲偏爱与SCL-90中的人际关系、抑郁、敌对、恐怖和偏执等因子呈显著意义的正相关.结论本市农村初中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较差,且与父母教养方式有密切关系.

  • 父母养育方式与儿童自我意识关系的研究

    作者:韩凤玲;吴志江;王蔓娜

    目的探讨父母养育方式与儿童自我意识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用Piers-Harris儿童自我意识量表(中文版)和父母养育方式评价量表(中文版)对100名儿童进行测查,将儿童自我意识量表评分分为低自我意识组(≦51)、正常范围组及高自我意识组(≧63)进行比较,并对父母养育方式与儿童自我意识总分及各因子进行相关分析.结果低自我意识组的父母情感温暖因子分明显低于另外两组(P<0.05或P<0.01);父母惩罚严厉因子和拒绝否认因子分明显高于另外两组(P<0.05或P<0.01).父母情感温暖和理解因子、母亲偏爱被试因子与儿童自我意识总分和部分因子均呈显著相关(P<0.05或P<0.01);父母惩罚严厉因子、拒绝否认因子与自我意识总分和部分因子呈显著负相关(P<0.05或P<0.01).结论父母养育方式与儿童自我意识水平显著相关.

  • 精神分裂症患者特质焦虑与自我接纳和父母养育方式的相关研究

    作者:周朝当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特质焦虑与自我接纳和父母养育方式的相关性.方法对36例25岁以下精神分裂症的特质焦虑与自我接纳和父母养育方式进行调查评定及相关分析.结果特质焦虑得分明显高于正常人群,父母养育方式中情感温暖、理解和偏爱、过度保护得分低于正常参考指标.相关分析显示:特质焦虑与母亲Ⅲ、Ⅳ因子呈正相关,与自我接纳因子呈负相关,与年龄无相关性.结论拒绝、否认、惩罚、严厉等损害自尊,降低自我接纳程度的方式与特质焦虑的产生有关;特质焦虑不会随年龄增加发生改变.

  • 心理教育对多动症儿童父母养育方式的影响

    作者:刘军;向虎;张平;文红;王丹

    儿童多动症是儿童少年期常见的行为问题,其发生、发展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遗传、心理、社会环境以及家庭教养方式等[1~3].为此,本文采用心理教育对多动症儿童父母养育方式的影响进行探讨,并报道于后.

  • 精神分裂症的攻击性行为与父母养育方式的相关性分析

    作者:黄川

    本文试图探讨父母养育方式对精神分裂症攻击性行为的影响.现报道于后.

  • 父母养育方式对个体心理发展的影响

    作者:王莹

    近年来,父母养育方式对个体心理发展的影响越来越受到临床医务工作者的重视.本文综合了近几年的部份有关研究成果,对父母养育方式与个体心理活动发展中的不同层面之间的关系作一叙述,以供同道参考.

  • 成都市大中学生社交焦虑障碍患病率及发病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肖融;吴薇莉;胡峻梅;邱昌建;王强;魏庚;孙锦华;杨闯;宋萍;叶安红;张伟

    目的了解成都地区大中学生社交焦虑障碍时点患病率,并探讨大中学生社交焦虑障碍的发病影响因素.方法按优分配分层整群抽样抽出成都地区2279名大中学生,由经过培训及一致性检验的精神科医生根据SCID进行一对一问诊确诊.确诊为社交焦虑障碍中的愿合作患者(n=156)及其配比者(n=156)完成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EMBU)、状态特质焦虑问卷(STAI)、负向评价恐惧量表(FNE)和防御方式问卷(DSQ).结果 2279名成都地区大中学生中患社交焦虑障碍者179名,其中女性88名,男性91名.经过配对秩和检验发现患者组与配比组在生长地(P=0.049)、家庭经济水平(P=0.000)、父母教养方式、状态特质焦虑、负向评价恐惧、防御机制、精神疾病阳性家族史(P=0.001)七方面存在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加权法计算成都地区大中学生社交焦虑障碍总患病率为8.15%,女性患病率为8.35%,男性患病率为7.62%.可能的发病影响因素有:生长地为农村;家庭经济水平较低;父母教养方式为抑制性;有焦虑特质;有负向评价恐惧;更多使用不成熟防御和中间型防御机制而更少使用成熟的防御机制;有精神疾病阳性家族史.

  • 城镇小学生父母养育方式与社交焦虑的关系初探

    作者:戴文献;张建;吴雪红;曹青;陈向前;殷铭东

    目的 探讨城镇小学生父母养育方式与社交焦虑的关系.方法 采用父母养育方式评价量表和儿童社交焦虑量袁对我县城镇200名小学生施测.结果 父母养育方式与小学生社交焦虑的两个雄度——害怕否定评价和社交回避及苦恼都有显著的正相关(r=0.18~0.36,P<0.05~0.001).结论 城镇小学生父母养育方式与其社交焦虑的关系有一定关系.

  • 医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与父母教养方式的相关调查分析

    作者:郑蕾;赵新

    父母教养方式是指父母在抚养、教育子女的活动中表现出的一种行为倾向,是其教育观念和教育行为的综合体现.父母养育方式在子女的心理发展过程中起着深刻而长远的影响.国内外均有研究表明,父母养育方式在子女的人格特征、情绪特点、行为方式等多方面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1~3],本研究采用"父母教养方式问卷"(EMBU)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父母教养方式与医学生这一特殊群体心理健康水平相关程度进行探讨,旨在为改善父母对子女的教养方式,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提供依据.

  • 100名精神障碍大学生父母养育方式病例对照研究

    作者:吴倩希;韩云涛

    [目的]了解100名患有精神障碍的大学生和正常大学生父母养育方式之间的差异,从而改善不当的父母养育方式.[方法]采用EMBU量表分别对符合条件的100名患有精神障碍的大学生和正常大学生进行评定并将结果进行成组t检验比较分析.[结果]患精神障碍的大学生倾向于父母的高拒绝否认,高惩罚严厉;低情感温暖理解.[结论]不当的养育方式为大学生发生精神障碍提供了条件.

  • 290名青少年童年期受虐待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乔侠;李先宾;乔静;李云;张开红

    [目的]探讨奄年期受虐待的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减少儿童虐待提供依据. [方法]采用童年期创伤问卷(CTQ-SF)、父母养育方式问卷(EMBU)对济南市16~19岁青少年学生290名进行调查. [结果]男牛躯体虐待、情感忽视、躯体忽视得分高于女生(t=2.316、2.696、2.475,P均<0.05);家庭经济状况差者情感虐待及性虐待较重(F=3.123、65.428,P均<0.05);父亲内向的被调查者情感虐待、躯体虐待、性虐待较重(F=7.868、6.850、3.619,P均<0.005).父母惩罚严厉、拒绝否认、过分干涉保护与情感虐待、躯体虐待、性虐待正相关(r=0.146~0.445,P<0.05),父母情感温暖理解、偏爱被试与情感忽视、躯体忽视负相关(r=-0.275~0.363,P<0.01).养育方式、父母性格、性别、经济状况等因素分别进入各种虐待的回归方程. [结论]多种因素导致童年受虐,养育方式为童年受虐的重要影响因素.

  • 父母养育方式对儿童行为和心理健康影响的研究

    作者:沈鉴清;吴惠娟;赵梅青

    [目的]了解父母养育方式对儿童行为和心理健康的影响,以便能对儿童的心理咨询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父母养育方式评价量表(Egma Minnen av Bar dndosnauppfor stran,EMBU)、儿童行为量表(Child Behavior Checklist,CBCL)、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181名小学六年级学生(其中男79名、女102名)进行测评.[结果]男女生父母养育方式各因子比较发现父亲的惩罚严厉(F2)、过分干涉(F3)、拒绝否认(F5)和过度保护(F6),母亲的情感温暖与理解(M1)、惩罚严厉(M2)、过分干涉和过度保护(M3)因子差异有显著性(分别为P<0.05和<0.01),儿童行为问题检出率为16.6%,进一步相关和逐步回归分析均表明,父母养育方式与儿童行为和心理健康水平关系密切;父母养育方式量表的惩罚严厉(F2)对儿童行为问题具有预测作用,拒绝否认(Fs)对心理健康问题具有预测作用.[结论]某些不适当的父母养育方式特别是父亲的严厉和拒绝对儿童行为和心理健康具有不利的影响.

  • 哮喘儿童父母养育方式与情绪状态的相关研究

    作者:王莉华

    [目的] 探讨哮喘儿童父母养育方式与情绪状态之间的关系. [方法] 采用父母养育方式问卷(EMBU)、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抑郁状态问卷(DSI)对47例哮喘儿童进行测查,并与30例健康儿童进行对比分析.两组父母受教育程度、职业及家庭经济情况无明显差异. [结果] 哮喘儿童父母养育方式9个分量表(包括父亲的情感温暖与理解,惩罚、严厉,过分干涉,拒绝、否认,过度保护,母亲的情感温暖与理解,过干涉、过保护,拒绝、否认,惩罚、严厉)分值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哮喘儿童HAMA分值为(11.68±6.38)分,高于健康儿童(P<0.001).哮喘儿童DSI分值为(51.81±6.73)分,高于健康儿童(P<0.01).哮喘儿童抑郁情绪与父母情感温暖与理解呈负相关(P<0.01). [结论] 哮喘儿童与健康儿童的父母养育方式基本一致.哮喘儿童存在较明显的情绪障碍.抑郁与父母养育方式有一定关系.

  • 独生与非独生子女家庭父母养育方式的比较研究

    作者:郑立新;彭金维;奚燕娟

    【目的】比较独生与非独生子女家庭父母养育方式的差异。【方法】采用岳冬梅修订的父母养育方式评价量表对9~14岁独生子女和非独生子女儿童进行测试。【结果】独生子女家庭父母采用情感温暖的养育方式明显高于非独生子女组;独生男童的母亲采取惩罚严厉和拒绝否认养育方式明显少于非独生男童组;而独生女童的父亲采用过度保护的养育方式也明显少于非独生女童组;另外,受教育程度高的父母亲更倾向于采用较好的养育方式来教养自己的子女。【结论】独生子女家庭父母亲采用的养育方式优于非独生子女家庭,并且父母采用的养育方式对男女性别的儿童有明显差异。

  • 农村初中生主观幸福感与父母养育方式、社会支持及自尊的关系分析

    作者:贾继超;刘金同;王旸;张燕;陈洁

    目的 探讨农村初中生主观幸福感现状及与父母养育方式、社会支持和自尊的关系.方法 采用青少年主观幸福感量表、父母养育方式量表、社会支持量及自尊量表对济南市688名农村初中生进行了调查.结果 农村初中生主观幸福感较高,自我满意度和生活环境满意度得分率分别为73.6%和70%,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的得分率分别为61.6%和34.6%.女生的生活环境满意度高于男生(t=-3.440,P=0.001).自我满意度、生活环境满意度、积极情感及消极情感得分均具有年级差异(F=9.287~48.986,P=0.000).父母的情感温暖理解、社会支持、自尊对主观幸福感具有积极影响,而母亲的拒绝否认,惩罚严厉和过干涉过保护对主观幸福感具有消极影响.结论 农村初中生的主观幸福感水平较高,且与父母养育方式、社会支持和自尊相关.

236 条记录 11/12 页 « 12...4567891011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