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一例十二指肠球部腺瘤的CT表现
1 基本资料与方法患者,女,59岁,因“全身乏力5个月”入院,既往无糖尿病、高血压及甲状腺病史.化验室检查阴性.CT平扫+增强表现:十二指肠球部可见宽基底、分叶状软组织肿物,平扫密度均匀,增强扫描肿块强化明显,密度较均匀,平扫、动脉期、静脉期及延迟期CT值分别为44HU、88HU、85HU、78HU(见图1-6).遂行胃镜检查示:食道炎、贲门炎、非萎缩性胃炎;十二指肠球部占位?胃镜下活检:十二指肠球部管状腺瘤伴部分腺体呈低级别异性增生.患者在全麻下行十二指肠肿物切除、远端胃大部切除术后.术中肿物位置形态:肿物位于十二指肠球部后壁,呈宽基底、分叶状.病理检查:肉眼见肿块大小约4.0 cm×3.0cm×3.0 cm,表面呈结节状,灰红、灰黄色.切面实性,灰黄色,质中,易碎.病理诊断:管状腺瘤伴局部腺体轻中度不典型增生(见图7).
-
双眼眶内、双乳腺、多发骨转移性胃癌1例
病历资料患者,女,47岁.于2006年7月及2007年1月先后2次出现右侧乳腺内肿块,手术切除后病例报告乳腺良性肿块.2007年4月无明显诱因出现双眼眶周肿块,伴疼痛及视力下降、视物重影,经抗炎治疗后无效.2008年1月8日症状加重,就诊于某院,行右眼眶内复杂肿瘤切除术,术后病理报告右眶内增生的纤维组织中见散在异型细胞,CK表达提示上皮性,支持转移癌,考虑胃内肿瘤.2008年1月28日胃镜下活检确诊为胃体低分化腺癌,部分印戒样细胞.同时双侧乳腺内肿块渐增大.
-
以慢性胃炎为主要表现的胃黏膜相关性淋巴瘤一例
患者,男,47岁,于2013年6月8日因“间断胃部不适6年,持续不适3个月”入院。入院前,2013年5月29在门诊胃镜提示胃体、胃角、胃窦见多发的巨大溃疡,胃镜下活检,进行病理组织学诊断为黏膜相关性淋巴组织结外边缘区 B 细胞淋巴瘤向弥漫性大 B 细胞性淋巴瘤转化;免疫组化示:CD20(+)、Ki67(+)>60%、LCA(+);幽门螺旋杆菌(Hp)测试阳性。入院时骨髓细胞学涂片有核细胞增生尚活跃,余未见异常;白细胞7.0×109/L;中性粒细胞65.6%,血小板335×109/L;血红蛋白130 g/L,红细胞4.95×1012/L;单核细胞8.1%;嗜酸性粒细胞0.9%;嗜碱性粒细胞0.3%;淋巴细胞25.1%,血清总蛋白测定56.7 g/L,白蛋白38.8 g/L,球蛋白17.9 g/L,β微量球蛋白2.2 mg/L;白细胞碱性磷酸酶阳性率94%,积分290分;其余肝功能、肾功能及乳酸脱氢酶(LDH)均正常。腹部超声提示胰头部位后方1.5 cm×1.5 cm 肿大淋巴结。根据以上病史诊断为胃黏膜相关性淋巴样组织(MALT)淋巴瘤Ⅳ期。立即给予三联药物(阿莫西林、克拉霉素、奥美拉唑)抗Hp 治疗,同时给予 R-CHOP(美罗华、表阿霉素、地塞米松)化疗方案,总共6个疗程,化疗过程顺利,治疗后胃部不适症状明显改善,胰头部位后方1.5 cm×1.5 cm 肿大淋巴结消失,Hp 测试阴性,血小板恢复至正常。在化疗期间于2013年7月19日行胃镜提示胃窦胃体交界处黏膜可见溃疡瘢痕,胃窦前壁可见0.6 cm 的溃疡,覆白苔,周围黏膜充血水肿;胃角可见溃疡性瘢痕,黏膜呈放射性集中。较前次检查已明显缓解。于2014年3月19日复查胃镜提示胃体、胃角及胃窦黏膜呈溃疡瘢痕样改变。
-
叶酸对胃癌前细胞凋亡的影响
目的:研究叶酸对胃癌前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胃镜下活检,病理证实癌前病变患者38例(结肠型肠上皮化生18例和轻、中度非典型增生20例),癌前病变组织经胃蛋白酶消化液消化成单个细胞后,采用PI单染法和Annexin V FITC/PI双参数染色法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将癌前病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9例,对照组19例(每组包括结肠型肠上皮化生9例和轻、中度非典型增生10例),治疗组给予叶酸10 mg,3次/d,治疗3 mo,对照组给予硫糖铝1.0 g,3次/d,治疗3 mo,治疗结束后复查组织细胞凋亡率.结果:治疗组治疗后细胞凋亡率增高(P<0.05),对照组治疗后细胞凋亡率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叶酸具有诱导胃癌前病变细胞凋亡的作用.
-
胃间质瘤的诊断和治疗
胃间质瘤(GST)是起源于胃壁间叶组织的间叶性肿瘤,其临床表现与胃癌、胃溃疡相似,缺乏特异性,临床医师对本病认识不足,胃镜下活检常出现假阴性,误诊率甚高[1].本文仅对我院1994年6月-2004年6月收治的病理诊断明确的4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
青年人胃癌19例临床分析
青年人胃癌发病率较低,故多数临床医生对其临床及内镜表现了解较少,极易误诊,延误治疗。笔者回顾性分析本院2007年1月至2013年12月确诊为胃癌的青年患者19例的病历资料,就其内镜表现、临床表现及病理特点整理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19例胃癌患者均经胃镜下活检病理检查确诊。男9例,女10例,男∶女=1∶1.1;年龄18~40岁,平均34岁;就诊至确诊时间1周至16个月,平均6.4个月。 -
诊断性鼻胃镜检查患者的护理
随着医学知识的普及,胃镜检查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胃镜检查及胃镜下活检成为食管、胃、十二指肠疾病诊断的金标准.但其作为一种侵入性手段尚不能被大多数的患者所接受并进而拒绝检查,从而延误诊治[1].超细胃镜(鼻胃镜)在保留了胃镜基本功能的基础上,具有比普通胃镜外径小、镜身纤细、柔软,有效地减轻了患者的检查痛苦等优点.我院2007年5-12月对820例患者进行了经鼻胃镜检查,获得了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
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诊治分析
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primary gastric malignant lymphoma,PGML)占胃恶性肿瘤的2%~5%,其病史及临床表现与胃癌、胃溃疡相似,胃镜下活检常出现假阴性,临床误诊率甚高[1].现就我院1993年10月至2003年10月收治的3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的误诊原因及有效诊治方法.
-
胃黏膜相关恶性淋巴瘤11例临床分析
目的 总结胃黏膜相关恶性淋巴瘤的术前诊断及治疗要点.方法 回顾分析1995年1月-2010年8月湖北民族学院医学院附属医院普外科收治的11例胃黏膜相关恶性淋巴瘤的临床资料.结果 11例中9例经胃镜检查、2例经超声内镜检查深部活检确诊.9例Ⅰ E期幽门螺杆菌(Hp)阳性者行抗Hp治疗,7例病灶消退,2例无效改行放疗后病灶消退.2例ⅡE期Hp阴性者为弥漫浸润型,抗Hp治疗及放疗无效后行胃切除术,其中1例手术后2年5个月死于腹腔转移,另1例术后9个月死于纵隔转移.结论 胃黏膜相关恶性淋巴瘤经胃镜活检未确诊者可以做超声内镜检查以提高微小病灶检出率;治疗以抗Hp为首选,抗Hp无效者可以考虑放疗、化疗等综合治疗;以上治疗措施无效而行胃切除者一般预后较差.
-
胃病胃镜活检后凝血、抗凝及纤溶系统变化的研究
胃镜下活检是诊断胃内病变的重要手段和依据.胃壁从内到外依次为黏膜层、黏膜下层、肌层及浆膜层.黏膜下层的血管为丰富.活检时深达黏膜下层或更深时,直接钳破较大的小动脉,或钳破溃疡下层坏死的血管,均可造成出血.同时引起凝血功能的紊乱,若临床监测或处理不当,可导致严重后果.本研究观察了资料完整的43例胃镜下活检前及活检后1小时、第3天和第7天,血浆凝血因子Ⅷ活性(Ⅷ:C)、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抗凝血酶活性(AT:A)和纤溶酶原活性(PLG:A)、血浆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纤维蛋白原含量(FIB)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进行探讨.
-
肝、食管双原发癌1例
患者,女,60岁.于97年9月作B超发现肝左叶占位性病变,CT及MR检查,均考虑肝癌.相关检查:AFP 13093 mg/L;HbsAg(+)、抗HBe(+)、抗HBc(+);肝内肿块穿刺活检为"肝细胞癌".于9月19日行光子刀治疗,共6次 ,总量30Gy.治疗过程中,患者无特殊不适,于10月中旬出现吞咽梗阻感.收入院作钡餐透视为食道下段癌;胃镜下活检为"食管鳞状细胞癌".因拒绝手术和化疗,仅用中药治疗.
-
35岁以下青年型胃癌的胃镜和临床特征分析(附13例报告)
胃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由于消化道内镜的广泛应用,青年胃癌检出率逐渐增高.我院1998~2005年共行胃镜检查8560例,胃镜下活检病理证实胃癌201例(2.4%),其中35岁以下青年型胃癌13例,占同期胃癌总数的6.5%.本文就35岁以下青年型胃癌临床特征与胃镜检查总结如下.
-
夜间上腹痛与胃十二指肠疾病的诊断
5年来,笔者对上腹痛这一症状的病人进行了电子胃镜检查,部分还进行电子胃镜下活检,对其结果分析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