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广藿香香叶醇-10羟化酶基因克隆及在不同栽培种中的表达分析

    作者:欧阳蒲月;李亚萍;梁永枢;夏黎

    目的:克隆香叶醇-10羟化酶(geraniol 10-hydroxylase,G10H)基因,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并在不同广藿香栽培种中分析不同时期的茎、叶的表达情况.方法:搜索广藿香转录组数据库,获得G10H基因全长序列,并设计全长引物进行PCR验证;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对PcG10H1基因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实时定量PCR法对其进行了时空表达分析.结果:将获得的广藿香香叶醇-10羟化酶基因命名为PcG10H1(GenBank登录号为KF926077),该基因包含一个完整的长1 533 bp的开放阅读编码框,编码510个氨基酸.分析了PcG10H1基因编码蛋白的理化特性.分析发现其有1个跨膜区,无信号肽;PcG10H基因编码的氨基酸序列与胡黄连G10H基因编码的氨基酸序列为接近;PcG10H1在老叶和老茎中表达量高,在老叶中表达量高;从不同栽培种来看,PcG10H1在石牌广藿香和高要广藿香中表达模式相似,在海南广藿香与印尼广藿香中表达相似.结论:成功克隆了广藿香PcG10H1的全长序列且进行了序列分析,并对其在不同栽培种的表达模式进行了探讨,为进一步阐明广藿香萜类代谢途径奠定基础.

  • 不同产地广藿香标准汤剂HPLC指纹图谱的聚类分析和判别分析

    作者:张洪坤;黄玉瑶;吴桂芳;周劲松;莫子瑜;卢海标

    目的:建立广藿香药效物质基础标准汤剂的HPLC指纹图谱分析方法,结合多元数理统计方法对不同产地的广藿香进行聚类分析并建立判别模型.方法:基于所建立的广藿香标准汤剂HPLC指纹图谱方法,对海南及广东阳春、湛江、肇庆等4个产区的广藿香进行测定.在此基础上,采用主成分分析与聚类分析和判别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进行不同产地广藿香的分类研究,并同时建立判别模型.结果:广藿香标准汤剂HPLC指纹图谱共标定了19个共有峰,经主成分分析,前5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81.7%,可解释大部分的样品信息.基于前5个主成分得分的聚类分析可将广藿香聚为4类,分别是海南、肇庆、湛江和阳春广藿香,终广东产的又聚为一类,所建立的判别模型经交叉验证,100%已分组观察值已正确地分类,回代验证,分组正确率100%,可正确判别4个产地的样本.结论:所建立的广藿香标准汤剂指纹图谱方法准确可靠,重复性好,聚类分析分类准确,所建立的判别模型良好,可应用于实际应用中广藿香的产地区分.

  • 广藿香不同茬口土壤对其幼苗农艺性状和百秋李醇含量的影响

    作者:段修冉;李明;李龙明;潘丽萍;郑杨波;张梓豪

    目的: 研究广藿香不同茬口土壤对其幼苗生长的农艺性状及其植株挥发油和百秋李醇含量的影响,为揭示广藿香连作障碍成因及其缓解连作障碍、提高药材品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以正茬、迎茬、重茬土壤为培养基质,在田间移栽广藿香组培苗,测定不同茬口土壤酚酸含量与土壤有机质、全氮、pH 等理化性质,以及广藿香幼苗农艺性状及挥发油和百秋李醇含量.结果: 重茬和迎茬土壤酚酸含量较正茬土壤显著升高,土壤有机质、全氮含量较正茬土显著下降,且重、迎茬土壤之间的上述指标差异显著.与正茬相比,在重茬土壤中生长的广藿香幼苗的各农艺性状显著下降,丙二醛(MDA) 含量升高,挥发油、百秋李醇含量显著减少; 在迎茬土壤中生长的广藿香存活率下降明显,其他各农艺性状较正茬土差异较小,挥发油和百秋李醇的含量小幅度升高.结论: 酚酸类化感物质在土壤中的积累,土壤理化性质的恶化可能是引起广藿香连作障碍的重要原因之一.

  • 肉桂酸对广藿香幼苗品质影响的研究

    作者:李龙明;李明;黎韵琪;黄结雯;马婷玉;吴燕燕

    目的:研究肉桂酸对广藿香幼苗生长、生理及百秋李醇含量的影响,为揭示广藿香连作障碍成因提供依据.方法:利用盆栽法进行不同浓度肉桂酸处理实验,检测广藿香幼苗的生长生理指标及其植株地上部百秋李醇含量.结果:肉桂酸对广藿香幼苗的株高、鲜重、根长、叶绿素含量及其根、茎、叶的过氧化物酶、超氧化物歧化酶及过氧化氢酶均具有低促高抑的浓度效应;广藿香幼苗根、茎、叶的MDA含量随着肉桂酸浓度增加而升高,其根系活力与百秋李醇含量则随肉桂酸浓度的增加而降低.结论:肉桂酸对广藿香幼苗具有化感自毒作用,可能为导致其发生连作障碍的重要因素之一.

  • 广藿香的道地性研究

    作者:罗集鹏;冯毅凡;何冰;郭晓玲;陈小夏;曹晖;刘玉萍

    本文对广东各产区的广藿香进行了系统的药效学、挥发油成分、生物遗传学的比较以及气候、土壤的分析比较,阐明了广藿香道地性的内涵及其形成原因.为中药材的道地性研究与品质评价提供了新思路,起到了示范性作用;对保证中药质量、实现中药现代化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广藿香 道地性
  • 藿香正气丸的临床新用途

    作者:梅全喜;张永流

    藿香正气丸方出正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第七册有收载.方由广藿香、紫苏叶、白芷、大腹皮、厚朴、陈皮、法半夏、茯苓、白术、桔梗、甘草组成.功能芳香化湿,解表和中.

  • 印尼和中国产广藿香挥发性成分的比较研究

    作者:焦豪妍;王玉生;莫小路;张现涛;曾庆钱

    目的 比较印尼和中国产海南广藿香的挥发性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印尼和中国产广藿香的挥发油,气相色谱一质谱联用(GC-MS)技术对其成分进行分离鉴定,并测定了主要有效成分百秋李醇的含量.结果 中国产广藿香挥发油总量高于印尼产广藿香,通过谱图检索、分析和比较,发现两种产地广藿香共有33个相同成分,两者含量高均为百秋李醇.结论 印尼和和中国产广藿香的挥发性化学成分较为相似,精油得率和质量有差别.

  • 吴川广藿香GAP基地质量分析评价

    作者:严振;蔡岳文;袁亮;丘金裕;刘经亮;李豪汉

    目的对吴川广藿香GAP基地的生态环境和广藿香挥发油及其有效成分质量分析评价,为制定广藿香SOP和建立广藿香GAP基地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水蒸汽蒸馏法、GC/MS联用技术等法.结果土壤养分状况达中等水平,土壤和灌溉水的公害元素Hg、Pb、As、Cd、Cu含量均未超标,灌溉水符合农田灌溉水质量标准;土壤符合土壤质量二级标准;空气符合大气环境质量二级标准.生长期6个月(10月采样)和8个月(12月采样)广藿香叶片挥发油为1.23%、1.26%,茎为0.16%和0.27%.挥发油有效成分鉴别出20个化合物,含量超过1%的叶油有7个,茎油有8个和9个,以广藿香醇高,10月采样叶片为60.223%,12月为55.85%,茎分别为65.089%、56.585%;广藿香酮含量较低,10月、12月采样叶片为0.184%和0.199%,茎为0.095%和0.094%.结论吴川广藿香GAP基地的生态环境质量良好,已具备生产绿色中药材的条件,生产广藿香药材质量稳定,安全可靠.

    关键词: 广藿香 GAP 质量标准
  • 优质广藿香的栽培技术和质量要求

    作者:严振;丘金裕;蔡岳文;王玉生;汪小根;邱蔚芬

    广藿香为唇形科植物广藿香Pogostemon cablin(Blanco)Benth.的干燥地上部分.按产地不同商品可分为石牌藿香和海南藿香,习惯认为主产于广州近郊石牌、棠下等地的石牌藿香历史悠久,自然条件优越,并且农民在选种、种植管理和采集加工方面均十分考究,故其在形、色、气、味方面一直保持优质,药效佳,多用于配方,在国内外市场享有盛誉.海南藿香除药用外,由于含油量高,还用于提取挥发油供出口.本文通过对广藿香药材生态环境要求、理化指标、鉴别方法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制定出一套较为完善的检验优质广藿香药材的规程,为该药材的商品生产、贸易、科研及临床用药提供了依据.

  • 优质广藿香的栽培技术和质量要求

    作者:严振;丘金裕;蔡岳文;王玉生;汪小根;邱蔚芬

    广藿香为唇形科植物广藿香Pogostemon cablin(Blanco)Benth.的干燥地上部分.按产地不同商品可分为石牌藿香和海南藿香,习惯认为主产于广州近郊石牌、棠下等地的石牌藿香历史悠久,自然条件优越,并且农民在选种、种植管理和采集加工方面均十分考究,故其在形、色、气、味方面一直保持优质,药效佳,多用于配方,在国内外市场享有盛誉.海南藿香除药用外,由于含油量高,还用于提取挥发油供出口.本文通过对广藿香药材生态环境要求、理化指标、鉴别方法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制定出一套较为完善的检验优质广藿香药材的规程,为该药材的商品生产、贸易、科研及临床用药提供了依据.

  • 流感茶的薄层色谱鉴别

    作者:冼健民;宋丽莉;张雪

    目的 建立流感茶的质量标准.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处方中厚朴、槟榔、广藿香进行定性鉴别.结果 薄层色谱中检出厚朴、槟榔、广藿香.结论 本方法可行,重现性好,适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 广藿香、 佩兰药对与其单味药的挥发油成分GC-MS分析

    作者:陈怀远;张丽;张珊珊;罗永明

    目的 研究药对广藿香、 佩兰配伍对其单味药挥发油化学成分的影响.方法 采用水蒸汽蒸馏法分别提取药对广藿香、 佩兰及其单味药的挥发油,然后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分别对各挥发油成分进行分析,经计算机检索及质谱图解析确定化合物,并采用峰面积归一法计算相对百分含量.结果 广藿香挥发油中β-愈创木烯、 β-桉叶烯等6个化学成分以及佩兰挥发油中石竹烯、 叶绿醇等15个化学成分在药对挥发油中未检出,而在药对挥发油中新增β-侧柏烯、 柠檬烯等12个化学成分,在单味药中的α-蒎烯、β-蒎烯等化学成分的相对含量在配伍后明显增加,而广藿香醇、 广藿香酮等化学成分的相对含量在配伍后明显减少.结论 广藿香、 佩兰药对配伍对所提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及其含量都产生了明显的变化,新增了β-侧柏烯、 柠檬烯等成分,而单味药挥油中检测到的β-愈创木烯、 β-桉叶烯、 石竹烯、 叶绿醇等成分在药对挥发油中未检出,表明广藿香、 佩兰药对配伍对所提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和含量都有一定的影响.

  • 越南和中国产广藿香挥发性成分的比较研究

    作者:陈地灵;陈文光;林励;庄满贤;张鹏;张光宪;胡云龙

    目的 比较越南和中国两地产广藿香挥发性成分及其指纹图谱的差异性及相关性.方法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广藿香挥发油;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检测中国和越南两个产地的广藿香挥发油成分,对其成分进行定性和定量的比较分析;运用相似度软件对比分析GC-MS指纹图谱的异同.结果 越南产广藿香挥发油总量高于中国产广藿香;经过对两国广藿香挥发性成分及其指纹图谱特征的对比分析,得出其指纹图谱相似度较低,成分含量相差较大.结论 越南产广藿香挥发油含量高于中国产广藿香挥发油含量;两地广藿香挥发性成分在组分上具有一定相似性,但含量上具有较大差异性.

  • 不同繁殖方式的广藿香药材挥发油分析

    作者:喻良文;钟燕珠;李薇;魏刚;徐晓铭

    目的 比较扦插繁殖与组织培养繁殖广藿香药材挥发油含量及成分差异.方法 挥发油测定法和GC-Ms法.结果 扦插繁殖和组织培养繁殖的广藿香药材样品中挥发油平均含量分别为14.2 mL/kg 、12.2 mL/kg,两者10个指标性成分合计百分含量的平均值分别为81.31%、82.98%.结论 组织培养繁殖与扦插繁殖的广藿香药材挥发油含量及其10个指标性成分的百分含量相当.

  • 不同产地广藿香的RAPD分析

    作者:曹柳英;李劲平;梁瑞燕;王培训;周联

    目的研究不同产地广藿香遗传上的差异.方法采用46种引物进行RAPD分析,筛选出可鉴别广藿香RAPD图谱引物6条,发现引物S358能较好地反映不同产地广藿香多态性微小的差别,不同产地的广藿香有三条相同的扩增带,并且S358、S359、S443能将石牌广藿香与同科属其他药材区分开来.结果将不同产地广藿香进行聚类分析,高要的两个广藿香为一类,湛江和海南、石牌的四个广藿香聚为一类;采芝林的一个样品与附院样品聚为一类,而来自清平药材市场的样品单独聚为一类.结论 RAPD分析可以作为不同产地广藿香的鉴定依据之一.

    关键词: 广藿香 RAPD 多态性
  • 广藿香青枯病菌 rep-PCR 基因指纹图谱分析

    作者:李颛;邓志成;贺红;金华;张宇瑶

    目的:对广藿香青枯病病原菌进行鉴定,并利用 rep-PCR 基因指纹图谱技术,对广藿香青枯病菌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以了解青枯病菌的遗传结构及菌株间的遗传分化情况。方法利用青枯菌特异性引物 OLI1/Y2对广藿香青枯菌疑似菌株进行 PCR 鉴定;利用 rep-PCR 技术,分别用3组引物(BOX A1R; ERIC 1R, ERIC 2; REP 1R, REP 2-1)对广藿香青枯病菌进行 PCR 扩增及基因指纹图谱分析。结果共有12株广藿香青枯菌疑似菌株扩增出288 bp 大小的目标条带; BOX-PCR、 ERIC-PCR 及 REP-PCR 指纹图谱分析结果表明,供试菌株在相似系数为0.5处,分别分成6,7,8个簇群;在相似系数为0.8处,均分为8个簇群,其中簇群Ⅰ均包括5个亲缘关系相近的菌株。结论 rep-PCR 基因指纹图谱技术能有效地区分供试菌株间的遗传差异;广藿香青枯病菌具有较丰富的遗传多样性,部分菌株间遗传相似度较高,组成优势菌群。

  • 广藿香HPLC指纹图谱的初步研究

    作者:袁旭江;霍务贞;朱盛山;刘燕华;李苑新;姜红宇;涂瑶生

    目的建立广藿香HPLC特征鉴别指纹图谱.方法采用HPLC法,色谱柱:Agilent C8柱(4.6 mm×150mm,5 μm),流动相:甲醇-0.1%的冰醋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柱温:25℃,检测波长:254 nm,分析时间50 min,流速:1 mL/min.结果对10批次药材进行比较分析,标示出广藿香药材指纹图谱中共有峰15个,并分为两个区,其中第二区具有较强的特征性,为主要特征区;不同产地广藿香具有相似的高效液相指纹色谱峰貌.结论该方法准确、重现性好,为广藿香的指纹图谱鉴别及质量控制提供依据.

    关键词: 广藿香 指纹图谱 HPLC
  • 不同连栽年限对广藿香植株生长及其药材品质的影响

    作者:李龙明;李明;黎韵琪;黄结雯;马婷玉;吴燕燕

    目的 研究不同连栽年限对广藿香植株农艺性状、生理生化指标及主要有效成分质量分数的影响,为揭示广藿香连作障碍成因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田间调查研究法,对广东药科大学药用植物园的栽培当年、连栽l a、连栽2 a的广藿香植株进行研究.结果 不同连栽年限对广藿香株高、叶面积、根系活力、总叶绿素质量分数及其根、茎、叶的过氧化物酶、超氧化物歧化酶及过氧化氢酶均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且随连栽年限延长抑制作用增强;广藿香根、茎、叶中丙二醛(MDA)质量摩尔浓度随着连栽年限的延长而增加,其百秋李醇与总挥发油质量分数则随连栽年限延长而降低.结论 连栽对广藿香植株的生长、抗氧化酶活性、总挥发油、百秋里醇积累产生一定程度的抑制影响.

  • 广藿香对耐药哈维氏弧菌生物膜形成及相关基因的影响研究

    作者:纪佳丽;刘广锋;冯娟;杨文斌;管淑玉

    目的 研究广藿香对耐药哈维氏弧菌生物膜形成的抑制作用及其对成膜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等,尝试从分子水平阐释其抑制菌膜形成的机理.方法 以耐药哈维氏弧菌X140701为实验菌株,通过二倍稀释法测定广藿香对菌株的低抑菌浓度(MIC);采用结晶紫染色法测定生物膜形成量;采用qRT-PCR检测广藿香对生物膜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 广藿香对X140701 MIC为31.25 mg/mL(以生药计).0.782 mg/mL广藿香水提物对X140701生物膜抑制率达37.6%;广藿香水提物可使X140701生物膜相关基因lux R、fla B基因表达量上调,lux S、hfq、omp W基因表达量下调.结论 广藿香能有效抑制耐药哈维氏弧菌生物膜的形成,其抑制作用与5个成膜相关基因中的表达密切相关.

  • 六神祛暑水的薄层鉴别研究

    作者:曾常青;郭敏仪;陈航萍

    目的 建立六神祛暑水的薄层鉴别方法.方法 用薄层色谱法分别鉴别六神祛暑水中的大黄、桂皮、广藿香、陈皮、辣椒等药材.结果 薄层色谱可检出大黄、桂皮、广藿香、陈皮、辣椒等5种药材对应的斑点,且斑点清晰,阴性没干扰.结论 建立的薄层鉴别方法简单,可作为六神祛暑水质量控制方法.

200 条记录 8/10 页 « 12345678910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