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不同侧卧护理对重症肺炎伴糖尿病患者呼吸频率和氧合指数的影响

    作者:张楠

    目的 探讨不同侧卧护理对重症肺炎(SP)伴糖尿病(DM)患者呼吸频率(BR)和氧合指数(P(O2)/FiO2)的影响.方法 本研究选取2016年5月-2018年5月来我院急诊重症医学科诊治的120例SP伴DM患者,使用计算机简单随机化分组分为对照组、观察A组和观察B组各40例,患者均进行呼吸机辅助机械通气.其中,观察A组在SP伴DM的常规护理上,采取左45°半坐卧位一右45°卧位,观察B组在SP伴DM的常规护理上,采用左60°半坐卧位一右60°卧位,对照组行SP伴DM的常规护理,采取左30°半坐卧位一右30°卧位,比较患者上机前、上机后2h不同侧卧位对呼吸指标的影响.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A组和观察B组的BR均降低;与观察A组相比,观察B组的BR低于观察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A组和观察B组的P(O2)/FiO2均显著增加(P<0.01);与观察A组相比,观察B组的P(O2)/FiO2高于观察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SP伴DM患者,中高角度的侧卧位护理可明显改善呼吸短促症状,显著提高肺的氧合功能,从而改善SP患者的呼吸指标.

  • 呼吸衰竭患儿机械通气时呼吸力学动态监测及临床意义

    作者:陈建丽;黄莉;徐艳霞;彭莉;梁雪雯

    危重患儿呼吸衰竭常常合并呼吸力学的改变,动态观察这些患儿呼吸机治疗过程中呼吸力学的变化,对于认识病因、指导治疗及把握预后十分重要.呼吸机的使用是否合理、正确与机械通气的治疗效果有着密切的关系.本研究旨在通过呼吸力学的测定,通过总结与分析机械通气时的有效动态顺应性(Crs)、气道阻力(Raw)、平均气道压力(MAP)、分钟通气量(MV)、氧合指数(OI)等多项指标,以期能指导机械通气治疗,探讨其变化特征及临床意义.

  • 不同潮气量机械通气在危重患儿呼吸衰竭中的临床应用研究

    作者:李爽;陈建丽;靳蓉;黄莉;徐艳霞;周茉

    目的 探讨小潮气量和传统潮气量机械通气在危重患儿急性呼吸衰竭治疗中的安全差异性.方法 将80例急性呼吸衰竭患儿分为传统潮气量通气组30例、小潮气量通气组50例,根据潮气量调整呼气末正压(PEEP)、吸气峰压(PIP)、平均气道压(MAP),监测肺动态顺应性(Cdyn)、呼吸功(Wobv)、气道阻力(Rrs)、气道闭合压(P0.1)、肺泡气-动脉血氧分压差(PA-aO2)、氧合指数(OI)、血气分析等指标的变化,观察患儿氧合改善情况、机械通气并发症的发生、撤机情况以及患儿的转归情况.结果(1)小潮气量机械通气组与传统潮气量机械通气组患儿Cdyn、Rrs在上机第1、3天,Wobv在上机第3、5天,P0.1在上机第5、7天,PEEP、PIP、MAP在上机第0、1、3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小潮气量通气24h氧合改善较传统潮气量通气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Wobv、P0.1对撤机有指导意义,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两组比较,不同潮气量通气治疗AHRF患儿出现气压伤情况的差异有显著性(P<0.05);危重患儿的病死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Cdyn、Rrs、Wobv、P0.1等呼吸力学指标有助于判断机械通气过程中患儿肺部病变的情况,从而及时调整呼吸机参数并判断撤机的时机.小潮气量通气在降低AHRF患儿病死率方面并不优于传统潮气量通气;但在气压伤方面,小潮气量通气优于传统潮气量,更为安全.

  • 噻托溴铵对慢阻肺急性加重期肺部感染患者氧合指数与肺功能的影响及疗效观察

    作者:张三红;杜磊;邹珍

    目的 探讨慢阻肺急性加重期肺部感染患者应用噻托溴铵治疗对氧合指数、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慢阻肺急性加重期肺部感染患者 90 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45 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加用噻托溴铵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与治疗 30 d后氧合指数、肺功能、气道重塑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氧合指数高于对照组,肺功能指标高于对照组,T/D与 WA值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慢阻肺急性加重期肺部感染患者,应用噻托溴铵治疗可提高氧合指数,增强肺功能,重塑气道,促进患者恢复.

  • 联合检测BNP、Glu、PaO2/FiO2在重症手足口病早期识别中的价值

    作者:杨珊;贾文;王世明

    目的 探讨联合检测B型脑钠肽(BNP)、血糖(Glu)、氧合指数(PaO2/FiO2)在重症手足口病(HFMD)早期识别中的价值.方法 收集2014年5月至2016年8月四川省都江堰市妇幼保健院儿科收治的96例HFMD患儿,将患儿分为普通HFMD组42例和重症HFMD组54例.检测两组血气分析、血浆BNP、心肌标志物、乳酸(Lac)、Glu和白细胞计数(WBC)并进行比较.将有统计学有意义的变量纳入Logistic回归模型中,筛选对预测重症HFMD有意义的变量.结果 重症HFMD组的BNP、Lac、WBC、Glu高于普通HFMD组,PaO2/FiO2低于普通HFM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2.93、4.65、5.27、3.92、7.83,均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Glu、BNP和PaO2/FiO2为预测重症HFMD的危险因素;通过ROC曲线评价BNP、Glu、PaO2/FiO2对重症HFMD的诊断效能表明:BNP、Glu和PaO2/FiO2联合应用,ROC曲线下面积为0.912,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分别为81.65%、98.36%和87.35%.结论 BNP、Glu和PaO2/FiO2联合检测对重症HFMD的诊断敏感度、特异性和准确度均高,对重症HFMD早期诊断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 呼气末正压通气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治疗中的作用

    作者:林敏;谢家泰;吴丽霞;李梅岚

    目的:评价呼气末正压通气(PEEP)治疗不同病因导致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价值.方法:45例ARDS患者,分为原发性肺损伤组20例和继发性肺损伤组25例.比较两组间的APACHE Ⅱ分值,PEEP治疗前后动脉血PH值、氧合指数(PaO2/FiO2)、呼吸频率(RR).结果:两组治疗前与治疗2小时后的PaO2/FiO2、呼吸频率均有显着差异,两组间的APACHE Ⅱ分值无显着差异.结论:呼气末正压通气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安全、有效.

  • APACHEⅢ评分及氧合指数与老年重症肺炎治疗效果及预后的关系研究

    作者:谢才德;秦蓁

    目的:探讨APACHEⅢ评分与氧合指数在判断老年重症肺炎治疗效果及预后中的价值.方法:将2009年1月~ 2011年12月我科收治的87例老年重症肺炎患者根据治疗结局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根据动脉血气、氧合指数及APACHEⅢ评分结果,分析APACHEⅢ评分与氧合指数对预后的影响.结果:本组87例患者37例存活,50例死亡,总死亡率为57.47%.存活组入院时和治疗后第3、5、7天APACHEⅢ评分、氧合指数与死亡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死亡组患者APACHEⅢ评分随住院天数延长而显著增高,而氧合指数则随着住院天数延长而逐渐降低,存活组与之相反.氧合指数与APACHEⅢ评分呈负相关(r=-0.7387,P<0.01).结论:APACHEⅢ评分及氧合指数可以作为临床判断老年重症肺炎患者的病情危重程度、治疗效果及预后的重要指标.

  •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俯卧位通气的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卢燕桃

    目的观察讨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患者运用俯卧位通气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我院重症医学科42例诊断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患者,将这42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仰卧位组和俯卧位组,两组均采用临床上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治疗方法进行处理,只是两组患者机械通气的体位不同,仰卧位组的患者采用仰卧位通气,俯卧位组的患者采用俯卧位通气,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氧分压(PaO2)和氧合指数(PaO2/FiO2)。结果俯卧位组的患者的氧分压和氧合指数均明显比仰卧位组高(<0.05)。结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患者采用俯卧位通气可以有效地提高血氧分压和氧合指数,在临床上可推荐使用。

  • 大黄对合并呼吸衰竭重症胰腺炎的治疗作用及对IL-6、CRP 的影响

    作者:万兵;符海燕;尹江涛;刘朔;张建国;孙志伟;万英;朱会萍

    目的:观察大黄对合并呼吸衰竭重症胰腺炎(SAP)患者的治疗作用及对IL-6、CRP 的影响.方法:将56例入住ICU伴呼吸衰竭的SAP患者分为大黄治疗组和对照组,观察2 组患者氧合指数变化、机械通气天数、胃肠功能障碍持续时间、体温恢复时间及CRP、IL-6 的变化.结果:2 组患者第1、3天的血清CRP、IL-6水平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第5 天血清CRP、IL-6 水平大黄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第7 天,2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第1、3、5、7天PaO2/FiO2 大黄治疗组高于对照组,2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大黄治疗组胃肠功能恢复所需时间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体温恢复时间大黄组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机械通气时间大黄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大黄可有效改善胃肠功能障碍并减弱炎症反应,抑制炎症因子释放,并能加速肺损伤的恢复,减少机械通气时间.

  • 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任琳;李保国;朱晓临

    目的:探讨无创正压通气(NIPPV)治疗不同病因导致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例ARDS患者,分为原发性肺损伤组(9例)和继发性肺损伤组(11例),比较两组间的APACHEⅡ分值,NIPPV治疗前后动脉血pH值,氧合指数(PaO2/FiO2)、呼吸频率等.结果::两组治疗前与治疗2h后的PaO2/FiO2、呼吸频率均有显著差别,两组间的APACHEⅡ分值无显著性差别.结论:NIPPV治疗ARDS安全、有效,可以首选.

  • 血氧饱和度<80%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血氧饱和度/吸入氧浓度与氧合指数的关系分析

    作者:范宝军;张丹

    目的:探讨血氧饱和度( SPO2)<80%时血氧饱和度/吸入氧浓度( SPO2/FiO2,S/F)替代氧合指数( PaO2/FiO2, P/F)作为评价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金标准指标的可行性。方法选择SPO2<80%并符合中重度诊断标准的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30例,均予监护、吸氧、抽动脉血气分析、记录SPO2及吸氧流量等措施,根据如上指标同时计算P/F及S/F,将所得结果进行病例对照研究。结果配对t检验结果:S/F(115.8±30.6)与P/F(108.5±37.2)两组数据比较,P=0.387,差异无显著性。 Spearman检验结果:两组数据的相关系数为0.157;S/F与P/F无相关性,P=0.51。结论当SPO2<80%时,SPO2/FiO2不能替代氧合指数作为评价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指标。

  •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发病机制及诊治进展(下)

    作者:张洪玉;邝土光;曹志新

    4 诊断主要依据为以往无心肺疾患史,又存在有引起ARDS的基础疾病(危险因素),经过一段潜伏期(多为5小时至7天)后,出现急性进行性呼吸窘迫,呼吸加快>28次/分,明显缺氧的表现,常规给氧方法不能缓解(动脉血气分析显示明显的低氧血症(吸空气时,PaO2<60mmHg)和氧合功能异常,但无低通气量的表现(通常PaCO2<35mmHg),X线胸片所见符合ARDS的改变;临床上能够除外心源性肺水肿或血流动力学监测提示肺毛细血管楔压≤16mmHg.一般以氧合指数作为氧合功能异常评价的主要指标,≤300mmHg时诊断为ALI;≤200mmHg时诊断为ARDS.建立诊断时,除依据上述表现外,还应强调疾病的演变过程.如有条件的单位,可测定有关介质和细胞因子,如LPS,TNF-α,白三烯,IL-1,IL-8,氧自由基等,以协助临床诊断和疗效评价.

  • 机械通气治疗严重肺挫伤52例

    作者:刘彪;吴伟舜;王炜

      严重肺挫伤是胸部创伤救治中的难题之一,如不及时正确处理,死亡率可达43%~50%[1]。早期正确应用机械通气是治疗严重肺挫伤的主要措施。我院1991~1999年应用机械通气治疗严重肺挫伤52例。现报告如下。临 床 资 料  本组严重肺挫伤52例均为车祸致伤,占同期胸外伤的10.5%。男42例,女10例;年龄12~65岁,平均42岁。双侧损伤49例,单侧损伤3例。临床表现为呼吸困难、发绀、心动过速及血压下降,胸部X线检查肺呈斑片状边缘模糊阴影,动脉血氧分压(PaO2)29.70~58.50 mm Hg(1 mm Hg=0.133 kPa),平均50.25 mm Hg,氧合指数(PaO2/FiO2)92.78~220.35 mm Hg,平均144.60 mm Hg, 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23.18~44.25 mm Hg,平均30.30 mm Hg。合并肋骨骨折伴血气胸47例,其中连枷胸23例;颅脑损伤8例;肝脾破裂15例;肾或膀胱损伤5例;脊柱或四肢骨折20例。伤员到院后(伤后1~50 h,平均14 h),相应对血气胸行闭式引流,抗休克,连枷胸有反常呼吸时行加压包扎或巾钳重力牵引等处理。30 min后若呼吸困难无改善、PaO2仍<60 mm Hg者,即给予机械通气,通气模式为辅助-控制通气模式。15 min复查血气仍无改善,即给予呼气末正压通气(PEEP)5 cm H2O(1 cm H2O=0.098 kPa),并根据PaO2的情况逐渐增加至20 cm H2O。呼吸机使用时间3~15 d,平均8 d。2例进行性血胸行剖胸止血及肋骨骨折钢丝内固定。

  •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患者侧卧位机械通气的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魏威;周华;李文鹏;秦燕弟;张树萍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ARDS)是指心源性以外的各种肺内外致病因素所导致的急性进行性缺氧性呼吸衰竭疾病.治疗ARDS缺乏特效的方法,目前仍采用以呼吸支持为基础的综合治疗.近年来,采用俯卧位通气作为一种有效的机械通气辅助手段,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俯卧位通气通过降低胸腔内压力梯度、促进分泌物引流和促进肺内液体移动而明显改善患者氧合[1].ARDS采用俯卧位通气治疗在临床上已经被普遍接受,可以通过改变重力依赖区,复张未通气的肺组织,改善气体在肺组织分布不均匀,从而改善机械通气患者氧合[2].但是,俯卧位机械通气的实施较为繁琐,并且在体位改变过程中容易发生气管导管、呼吸机管路、中心静脉导管、监护装置、引流管路意外脱落及扭曲等并发症.我们在临床上实践观察发现,侧卧位通气也能改善ARDS患者的氧合,并且实施更为方便,并发症少,同时侧卧位通气也有促进分泌物(痰液)引流的作用,利于感染的控制,目前国内类似报道较少,现将我们的临床观察结果报道如下.

  • 淡水淹溺重症患者的机械通气策略及预防

    作者:王飞;张文祥

    目的 研究淡水淹溺重症患者机械通气模式的治疗效果及淡水淹溺事件的预防.方法 选择2008-08~2013-08间呼和浩特市第一医院收治淡水淹溺重症患者15例,进行回顾性研究.机械通气方式均采用了SIMV(小潮气量,6~8ml/kg体重)+PEEP模式.本研究提取所有患者氧合指数(PaO2/Fi02)>300时的数值及同一时刻的机械通气时间(h),研究患者该模式机械通气时间与氧合指数的关系.以所有患者氧合指数(PaO2/FiO2)>300时的机械通气时间数值为自变量,以同一时刻的氧合指数为因变量,对其做线性相关及回归分析.结果 本研究的淹溺事件中患者多为未成年人,季节多为夏季,场所多为水塘、公园、护城河等无救生员条件的地方,15例淡水淹溺患者病情均危重,可诊断多脏器功能障碍/多脏器功能衰竭.线性相关及回归分析统计结果表明:SIMV(小潮气量,6~8ml/kg体重)+PEEP模式机械通气可使淡水淹溺重症患者的肺脏病理变化在约35h左右的时间内得到纠正:该模式下机械通气时间与氧合指数高度线性正相关(r=0.898);佳线性拟合方程即Y=49.04+8.94X.结论 在群众中切实开展关于淹溺的认知、院前急救、心肺复苏等专题知识的普及教育和培训,可以切实减少重症淹溺患者的发生率及死亡率.及时行气管插管及SIMV(小潮气量,6~8ml/kg体重)+PEEP模式机械通气可使淡水淹溺重症患者的原发肺脏病理变化在较短时间内得到纠正,可使该类重症患者机体的恶性病理循环终止,有利于该类重症患者恢复,有利于改善患者预后,是淡水淹溺重症患者治疗环节中的关键治疗措施.

  • 早期分阶段肺康复锻炼技术在ARDS重症病人护理中的应用

    作者:黄文姬

    目的:探究重症监护病房(ICU)中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病人采用早期分阶段肺康复锻炼技术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文通过将52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试验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结合早期分阶段肺康复锻炼技术,对照组患者使用现行通用的常规治疗方式和传统护理方式.观察并记录两组实验对象的相关治疗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治疗后3天、治疗后7天、治疗后两周的氧合指数、呼吸机使用时间、带管时间以及重症监护病房的住院时间、出现相关性肺炎和死亡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表现为有显著性差异(P<0.05),试验组患者出现压疮和谵妄的发生率与对照组患者不存在较大差别,表现为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病人进行早期分阶段肺康复锻炼技术护理能够有效增加治疗的效果,值得在临床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中广泛运用.

  • 膈肌移动度、浅快呼吸指数及氧合指数对撤机预测价值比较

    作者:龚菊;张碧波

    目的 探讨ICU患者在自主呼吸试验(SBT)过程中,3种撤机参数在患者机械通气中撤机预测的价值.方法 选择常熟市第二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2014年12月至2015年8月收治的44例行机械通气后需要撤机拔管的患者,在SBT 120 min通过后,给予拔管.患者年龄18 ~ 80岁,行机械通气时间>24 h.根据患者撤机后结果分为成功组和失败组,每组各22例.SBT前,记录患者氧合指数(PaO2/FiO2),呼吸频率(RR)、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SBT开始,患者取平卧位,分别于0、10、30 min记录右侧膈肌移动度(DE)、浅快呼吸指数(RSBI).SBT 30 min时,抽取动脉血气,记录PaO2/FiO2.结果 两组患者SBT间30 min与10 min右侧DE的变化值(△DE30-10)、SBT 30 min时RSBI及PaO2/FiO2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右侧DE30-10预测撤机失败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40,当以0.175 cm为临界值时,其预测撤机失败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5.5%和86.4%.SBT 30 min时,RSBI预测撤机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44,以44 bpm/L为临界值时,其预测撤机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1.8%和72.7%.SBT 30 min时,PaO2/FiO2预测撤机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37,以203 mmHg为临界值时,其预测撤机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6.4%和72.7%.结论 右侧△DE30-10、SBT 30 min时RSBI及PaO2/FiO2对撤机均有一定预测价值,右侧△DE30-10预测价值更高.

  • 辛伐他汀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血清CRP水平及氧合指数的影响

    作者:赵钰

    目的:研究分析辛伐他汀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血清CRP水平及氧合指数的影响.方法:将我院在2013年1月到2016年1月收治的入住ICU的中重度ARDS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为40例.所有患者给予机械通气、常规治疗和抗感染处理等措施.、研究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辛伐他汀,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CPR、氧合指数,以及两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入住ICU时问等临床指标.结果:治疗前和治疗14d,两组患者的CPR和氧合指数相比差异不显著,治疗28d后,两项指标显著改善,且研究组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机械通气时间、入住ICU时间等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 0 05).结论:对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服用辛伐他汀有效减少炎性反应,改善血管内皮功能,缩短住院时间,临床效果显著.

  • 保护性支气管肺泡灌洗对ICU成人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氧合指数及气道动力学指标的影响

    作者:李敏;于磊

    目的:观察保护性支气管肺泡灌洗对ICU成人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氧合指数及气道动力学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患者作为样本,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对症干预,观察组实施保护性支气管肺泡灌洗.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在治疗有效率、病原菌检出率、治疗前后氧合指数、气道阻力及气道峰压水平方面,优势显著(P<0.05).结论:采用保护性支气管肺泡灌洗治疗ICU成人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可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并有助于改善氧合指数和气道动力学指标.

  • 早期分阶段肺康复锻炼技术实施在ARDS重症患者护理中的价值分析

    作者:吴华

    目的 早期分阶段肺康复锻炼技术实施在ARDS重症患者护理中的价值分析.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7年5月在我院ICU收治的ARDS重症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配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法进行治疗,实验组的患者在进行常规治疗时同时采用早期分阶段康复锻炼技术.在患者分组完毕后14天的情况进行对比.结果 采用早期分阶段肺康复锻炼技术进行干预的第3天患者的氧合指数就已经得到了明显的改善,早期分阶段肺康复锻炼技术干预实施14天后实验组在ICU的平均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缩短了2.46天,并且将并发症的发病概率降低了40%以上.结论 对ARDS患者采取早期分阶段肺康复锻炼技术干预快速的改善氧合指数,有效的缩短在ICU住的院时间,大幅度降低相关并发症的发病概率,值得广泛应用.

343 条记录 17/18 页 « 12...101112131415161718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