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肝肺综合征的肝移植治疗:肝移植术后5年随访和生存分析

    作者:易慧敏;陈规划;安玉玲;李敏如;杨扬;易述红

    目的 探讨肝移植治疗肝肺综合征( hepatopulmonary syndrome,HPS)的临床疗效.方法 确诊并发HPS的终末期肝病患者31例列为HPS组,按有否进行原位肝移植(OLT)治疗再分为HPS手术组(26例)和HPS未手术组(5例),同时随机选择接受OLT的30例末并发HPS的终末期肝病患者作为对照组(non-HPS手术组).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术后5年的随访结果和生存情况.结果 HPS手术组术后28 d存活率为77% (20/26),半年及1年存活率均为62% (16/26),5年存活率为58% (15/26),明显高于HPS未手术组患者的存活率(0),但其5年存活率低于non-HPS手术组患者的5年存活率(80%).HPS手术组患者的症状缓解率为77% (20/26).HPS患者术中、术后并发症包括:大出血、肺部感染、伤口迁延不愈并感染、脑出血、高钠血症、肾功能障碍、多器官功能衰竭等.结论 肝移植是治疗合并HPS的终末期肝病患者的唯一有效方法,可延长其存活时间,提高其存活率.

  • 猪供肺获取技术的训练与评估

    作者:王哲;Chen Manying;林慧庆;田丰;叶波;Liu Mingyao

    目的 探讨猪供肺获取手术的技术训练方法与评估指标.方法 总结15只猪供肺获取手术的手术技巧,评估手术时间、灌注前的客观评价指标、灌注后的大体观、术中操作失误及频率等.结果 15只猪供肺获取手术均顺利完成.从切皮到肺灌洗开始平均时间为22.6 min.灌注前供肺的氧合指数为(501±68)mmHg,潮气量为(404±100)mL(15 mmHg压力支持下),静止顺应性为(29±4)mL/cmH2O,随着操作次数增加,氧合指数和潮气量有所改善.供肺灌注后大部分肺膨胀良好.手术出现多种操作失误,包括解剖操作性失误、肺动脉插管相关失误、步骤性失误等,随着操作次数增加,失误频率明显减少.结论 经过一定量的猪肺获取手术的训练,术中步骤性失误明显减少,肺质量也会有改善趋势.氧合指数等客观指标和供肺大体观可评估手术技术水平.

  • SARS治疗中糖皮质激素应用剂量的探讨

    作者:贾卫东;邓西龙;唐小平;尹炽标;张复春;杨湛;方积乾

    目的 了解糖皮质激素(GCS)在SARS治疗中的应用概况,分析糖皮质激素应用剂量对改善肺氧合功能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研究2003年SARS病例225例,氧合指数(OD作为糖皮质激素疗效的判别指标,治疗有效的标准是治疗后OI较治疗前上升20%以上.结果 59.56%(134/225)的SARS病例在治疗过程中使用了糖皮质激素;所有病例糖皮质激素(静脉给药)治疗前OI的平均水平为237.08 mmHg,治疗后OI的平均水平为335.08 mmHg,平均升高110.26mmHg,升幅为46.41%;GCS每日体质量用量1~3mg/kg、每日用量160-240mg、累计用量1000~2000mg组的治疗效果好;GCS应用疗程为8~14 d的治疗效果好.结论 在SARS治疗中,适当应用糖皮质激素,对减轻患者肺部症状、改善肺功能有一定疗效.比较适宜的静脉给药方法为:每天用量1~3 mg/kg或160~240 mg/d,累计治疗8-14 d,累计用量控制在1500mg左右.

  • B型脑钠肽联合氧合指数对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的诊断价值及预后的预测研究

    作者:姚雪华

    目的 探讨在重症手足口病患儿中B型脑钠肽(BNP)联合氧合指数(OI)的价值及对预后的预测作用.方法 选取86例手足口病患儿和40例同年龄段健康志愿者,分别记为疾病组和对照组,对比疾病组中普通型、重症及对照组BNP和OI差异,对比疾病组重症患儿中存活、死亡者BNP和OI差异,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价BNP联合OI诊断并预测重症手足口病患儿预后的价值,计算曲线下面积(AUC)和佳截断点(Cutoff).结果 疾病组中普通型、重症与对照组BNP和O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重症BNP水平高、普通型其次,对照组低,而重症OI水平低,普通型其次,对照组高;重症患儿中存活者BNP水平明显低于死亡者(P<0.05),OI水平明显高于死亡者(P<0.05).BNP、OI、BNP联合OI诊断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的AUC分别为0.742、0.769、0.896,Cutoff分别为26.986 pmol/L、314.755 mmHg;BNP、OI、BNP联合OI预测预后的AUC分别为0.693、0.701、0.814,Cutoff分别为80.905 pmol/L、256.713 mmHg.结论 重症手足口病患儿中BNP水平异常升高,OI水平异常降低,且二者联合诊断该病和预测预后的价值均较高.

  • 周期性膨肺在ICU体外循环心脏外科术后患者中的应用

    作者:杨正宇;何平;罗亮;王烨;白明月

    目的 研究周期性膨肺在体外循环心脏外科手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方法 连续收集本院ICU 2013年12月至2016年3月体外循环下行心脏外科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不进行膨肺;实验组采用周期性膨肺进行治疗,间隔周期为2h,分别采集第1次膨肺后(T0)、第2次膨肺后(T1)、第3次膨肺后(T2)、第4次膨肺后(T3)后30 min以及气管插管拔管之前(T4)患者动脉血PO2,计算氧合指数(PO2/FiO2),气管插管时间,住ICU时间.结果 共有97例患者入选,2例因二次手术剔除,分为实验组47例、对照组48例.实验组在每次膨肺后4个时间点上以及在拔管之前的氧合指数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实验组在气管插管时间和ICU停留时间上较对照组有所缩短,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周期性膨肺可以改善体外循环心脏手术患者的氧合指数,预防肺不张的发生.

  • 白细胞介素-17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丁琦;黄建安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17(IL-17)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病情评估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35例sepsis-ARDS患者为研究对象,18例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其血浆的IL-17水平.分析sepsis-ARDS患者IL-17水平与氧合指数(PaO2/FiO2)和预后的关系.结果 35例sepsis-ARDS患者血浆的IL-17水平明显升高.IL-17和PaO2/FiO2呈负相关.相对于存活组而言,死亡组IL-17水平升高更显著.结论 Sepsis-ARDS患者血浆IL-17水平明显增高,并且和PaO2/FiO2及存活率呈负相关.

  • 2型糖尿病患者的肺病理改变及单肺通气时呼吸力学的变化

    作者:张灿洲;古妙宁;黄榕权;谢晓斌;叶靖;董庆龙

    目的:观测2型糖尿病患者肺组织病理改变及单肺通气时呼吸力学变化的特点。方法:40例接受胸腔镜手术患者按是否合并2型糖尿病分为糖尿病组( DM 组)和对照组( C 组)。观测两组患者肺组织病理改变并用免疫组化法对组织中的糖基化终末产物( AGEs )作定性分析。观测两组患者在麻醉前(T1)、麻醉后单肺通气前(T2)、手术结束前(T3)、术后24 h(T4)各时刻血糖、血气分析及吸气峰压等指标的变化。结果:与 C 组比较, DM 组患者的肺病理改变表现为:肺泡壁、动脉壁普遍增厚,肺泡间隔可见明显纤维组织增生,肺间质可见明显炎性细胞浸润;免疫组化法可见组织中的 AGEs 阳性表达;单肺通气时DM 组出现吸气峰压升高及氧合指数降低(P <0.05)。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单肺通气时呼吸力学指标出现吸气峰压升高及氧合指数降低的改变特点,可能与糖尿病患者的肺病理损害及 AGEs 在肺组织中的沉积有关。

  • 脓毒症患者微量白蛋白尿与肺损伤的关系

    作者:江皓波;劳美铃;马明远

    目的:探讨尿白蛋白肌酐比值(UACR)与脓毒症所致肺损伤的关系.方法:共98例脓毒症患者纳入研究,收治后6h内检测并计算UACR、氧合指数(OI);通过PiCCO系统监测血管外肺水指数(EVLWI)、肺血管通透性指数(PVPI).比较EVLWI正常组与增高组PVPI、OI、UACR的差异,是否需机械通气患者EVLWI、PVPI、UACR的差异.分析UACR与EVLWI、PVPI、OI的相关性.结果:EVLWI增高组PVPI、UACR高于正常组,OI低于正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UACR与EVLWI、PVPI正相关,与OI负相关(P<0.05).需机械通气患者的EVLWI、PVPI、UACR高于非机械通气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部分脓毒症患者,UACR可预测脓毒症所致肺水肿的形成,可尝试用于评估肺损伤的严重程度.

  • 不同途径给予氨溴索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呼吸功能的影响

    作者:孙杰;张小坤;谢兰兰

    目的:通过静脉注射及气道内滴入两种不同途径给予不同剂量的氨溴索,观察和分析对ARDS患者呼吸功能的影响及临床意义.方法:83例ARDS患者随机分为4组:A组(对照组):给予呼吸机辅助呼吸,针对原发病的治疗及对症、支持治疗.B组(静脉注射氨溴索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稀释后的氨溴索37.5mg/h持续静脉泵入,900 mg/d,连用5d.C组(气管内滴入小剂量氨溴索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稀释后终浓度1.875 mg/mL的氨溴索5 mL/h持续气管内滴入,225 mg/d,连用5d.D组(气管内滴入大剂量氨溴索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稀释后终浓度3.75 mg/mL的氨溴索5 mL/h持续气管内滴入,450 mg/d,连用5d.比较各组患者治疗过程中氧分压、氧合指数、静态肺顺应性、肺损伤评分等指标的差异.结果:应用氨溴索治疗后患者的氧分压、氧合指数、静态肺顺应性、肺损伤评分均有明显改善,与对照组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气管内滴入450 mg/d组较其他组改善更明显(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氨溴索可显著改善ARDS患者的呼吸功能,气道内滴入组较静脉注射组应用较少的药物剂量,取得了更好的治疗效果.

  •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患者动脉血乳酸和氧合指数监测的意义

    作者:林荣海;崔可;张胜

    目的:探讨血乳酸、氧合指数在脓毒症所致的多脏器功能失常综合征(MODS)患者行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时疾病严重度监测中的意义.方法:对ICU 21例脓毒症所致MODS行CRRT治疗的患者,CRRT时行APACHEⅡ评分,监测动脉血气分析和乳酸值,记录比较CRRT治疗前后APACHEⅡ评分、动脉血乳酸水平及氧合指数的变化,以及死亡组和存活组动脉血乳酸水平和氧合指数的差异.结果:存活患者CRRT治疗前后动脉血乳酸含量、APACHEⅡ评分、氧合指数和乳酸清除率有显著性改变.死亡组由于病情重,其APACHEⅡ评分、动脉血乳酸含量、氧合指数治疗前后均无明显改善.存活组患者的初始APACHEⅡ评分、动脉血乳酸含量较死亡组低而氧合指数较死亡组高,乳酸清除率亦较死亡组高.结论:监测血乳酸浓度、血乳酸清除率及氧合指数可以较好评估脓毒症所致MODS患者CRRT治疗的疾病严重性和预后.

  • 乌司他丁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炎症反应及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作者:徐彦立;王明强;胡振杰

    目的:观察乌司他丁(UTI)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疗效、炎症因子及细胞免疫状态的影响.方法:将96例ARDS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8例)给予常规治疗;UTI组(48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UTI.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氧合指数、生命体征、炎症因子及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并记录两组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ICU治疗时间及ICU内死亡率.结果:治疗7d后,UTI组患者的生命体征(RF、HR、MAP)、炎症因子(TNF-α、IL-6、IL-8、PCT、CRP、WBC)、肝功能(AST、ALT)、肾功能(BUN、Cr)及APACHEⅡ评分、MO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氧合指数(PaO2/FiO2)及细胞免疫(CD4+、CD4+/CD8+)均高于对照组(P<0.01).UTI组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ICU治疗时间短于对照组(均P<0.05),UTI组患者的ICU内死亡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UTI用于ARDS能更有效地改善氧代谢和生命体征,改善肝肾功能,降低APACHEⅡ评分、MODS评分,缩短机械通气时间、ICU治疗时间,降低ICU内死亡率,其机制可能与UTI清除体内炎症因子和调节细胞免疫功能有关.

  • 一氧化氮吸入对脓毒症幼猪血流动力学和氧合功能的影响

    作者:龙鼎;喻莉;武晓灵;胡波;项辉;许涛

    目的:研究脓毒症幼猪吸入一氧化氮(N0)后心脏指数(CI)与氧合指数的变化。方法:静脉注入革兰氏阴性杆菌内毒素(LPS)诱导脓毒症幼猪模型。随机分为两组:NO组(n=8)为脓毒症模型建立后,在容量控制通气基础上持续吸入80 ppmNO 30 min;对照组(n=4)为脓毒症模型建立后单纯容量控制通气,观察30 min以确定模型的稳定性并与NO组比较。利用脉波指示剂连续心排血量监测(PICC0)技术和动脉血气分析,测定各组血流动力学参数和肺气体交换。结果:静脉注射内毒素能够诱导稳定的脓毒症幼猪模型。该模型血气分析指标pH、HCO3-、股动脉血氧分压(PaO2)、平均动脉压(MAP)及心脏指数(CI)均较基础值明显降低(P<0.01)。NO组PaO2及CI均较吸入前和同时点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NO组及对照组心率(HR)、中心静脉压(CVP)、全心舒张末容积指数(GEDI)及胸腔内血容积指数(ITBI)均无明显变化。结论:吸入NO气体可以改善脓毒症幼猪的心功能及氧合功能。

  • 血管外肺水和肺血管通透性的监测与临床应用

    作者:盛恒炜;郭锐;施冲

    反映肺病理生理的指标较多,有氧合指数、肺泡一动脉分压差、肺内分流、肺顺应性、死腔与潮气容积之比、血管外肺水(extravascular lung water,EVLW)、肺血管通透性(pulmonary vascular permeability,PVP)指数等.

  • 外科严重脓毒症血管外肺水的临床监测与护理

    作者:李明利;于丛;杨梅;吴明;冯永文

    目的:探讨脉搏指标剂连续心排量(PICCO)导管在外科严重脓毒症血管外肺水(EVLWI)监测中的临床意义及护理.方法:30例外科严重脓毒症患者根据氧合指数(PO2/FiO2)分成两组:A组:PO2/FiO2<150、B组:150

  • 高频振荡通气治疗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

    作者:曾健生;李克华;崔玉涛

    采用高频振荡通气治疗 9例患胎粪吸入综合征的新生儿 . 通过逐渐增加平均气道压 (1.96 kPa至 30 kPa) 实施肺复张策略的同时调节振荡压力幅度 (4.4 kPa至 5.9 kPa 即 45 cmH 2O至 60 cmH 2O) 及振荡频率 (7 Hz至 15 Hz), 使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 (PaCO 2) 为 4.7 kPa至 8.0 kPa. 治疗过程中监测心率、血压、动脉血气及氧合指数 . 通过治疗 , 以实现吸入氧体积分数为 0.4或以下时 , 经皮氧饱和度等于或超过 0.9.

  •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血气和酸碱变化

    作者:张常然;唐英春

    1 引言血气分析是诊断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重要依据.血气分析主要的血气指标是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等.根据计算或导管检查可得出一些派生指标,肺内静、动脉血分流量呼吸指数、氧合指数、心输出量和肺动脉楔压等.

  • 固尔苏、珂立苏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对比

    作者:朱超梅

    目的 对比固尔苏、 珂立苏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新生儿科收治的RDS早产儿8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8例)予以珂立苏治疗,观察组(42例)予以固尔苏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的pH、PaCO2、PaO2水平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4 h,观察组的氧合指数、 平均气道压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4 h、48 h,两组的氧合指数、 平均气道压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儿的住院时间、 机械通气时间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固尔苏、 珂立苏治疗早产儿RDS均有显著效果,且在改善患儿血气分析结果、 氧合指数方面的效果相当.与珂立苏相比,固尔苏起效更为迅速,临床可优先考虑.

  • 经鼻间歇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可行性分析

    作者:李葵;白波;李广洪

    目的:探讨经鼻间歇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4年2月至2017年6月间收治的60例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平均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30例予以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研究组30例予以经鼻间歇正压通气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呼吸机使用时间、治疗成功情况、重新插管、肺出血、肺部感染、腹胀、CO2潴留发生率以及干预前后PH、动脉血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氧合指数(OI)水平.结果:研究组呼吸机使用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治疗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重新插管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间肺出血、肺部感染、腹胀、CO2潴留发生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干预前两组PH、PaO2、PaCO2、OI水平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干预后两组PH、PaO2、OI均显著升高,PaCO2均显著降低,且研究组较对照组改变明显P<0.05).结论:经鼻间歇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疗效确切,可显著改善患者肺部氧合情况,缩短呼吸机使用时间,降低重新插管率.

  • 有创-无创序贯性机械通气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控制窗的选择

    作者:梁秀安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病情危重,发展迅速,病死率高,目前主要治疗方法是早期给予有效的呼吸功能支持,改善氧合,纠正低氧血症.正确进行有创-无创序贯性机械通气可以提高ARDS患者的治愈率,同时降低长时间进行有创机械通气所带来的呼吸机相关性肺部疾病,但目前尚未有明确、公认的有创-无创序贯性机械通气切换窗点,本文就近年来有关ARDS患者机械通气治疗控制窗点的研究情况进行综述,旨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 乌司他丁辅助治疗老年重症肺炎患者临床观察

    作者:黄健;王娇;李易晨

    目的 探讨乌司他丁辅助治疗老年重症肺炎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78例老年重症肺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9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研究组患者加用乌司他丁辅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心率和氧合指数改善情况、机械通气及住院时间.结果 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4.87%)高于对照组(79.49%,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心率明显下降、氧合指数明显上升(P<0.05),研究组患者心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氧合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乌司他丁辅助治疗老年重症肺炎患者可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患者心率及氧合指数,缩短患者机械通气及住院时间.

343 条记录 14/18 页 « 12...101112131415161718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