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浅谈白血病的中医心理护理

    作者:马淑琴;马淑清

    白血病是危害人类健康、致命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该病起病急、病势凶猛,发展变化迅速,并发症多,死亡率高.

  • 近5年来中医药治疗生殖器疱疹的进展

    作者:冯志成;尹德辉

    生殖器疱疹(GH)是由单纯疱疹病毒Ⅱ(HSVⅡ)感染生殖器皮肤和黏膜所致的炎症、水疱、溃疡性的一种性传播疾病(STD).在中医学中生殖器疱疹属"热疮"、"阴疮"、"火燎疱"、"照火嘘"等范畴.近10余年来,GH的发病率越来越高,据WHO估计,每年的新发病例约2 000万,已成为常见的性传播疾病之一[1].中医药治疗GH有一定的优势,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现将近5年来的有关研究综述如下.

  • 论小儿汗证

    作者:许蕴碧

    多汗(Hyperhidrosis)为汗腺分泌过多,分为生理性与病理性.生理性多汗是机体调节体温所必需,见于气温增高、穿衣盖被过多、恐惧惊吓,快速进热食或剧烈活动后,机体通过出汗来维持正常体温.病理性多汗指病人在安静状态下(坐卧、睡眠时),日常环境中,全身或某些部位汗出过多.小儿时期由于生机蓬勃、代谢旺盛、活泼多动,腠理松疏,出汗常比成人多(新生儿期例外),尤其婴幼儿皮肤含水量较多,微血管分布较多,由皮肤蒸发的水分也较多,尤其头额部汗较多,或在入睡时常微微出汗是谓正常现象.

  • 基层中医院临床输血质量管理

    作者:刘娟;张洪为

    临床输血是临床抢救危重患者和治疗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是现代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是中国传统医学,历史久远。从学科分类来看,中医与输血似乎很难找到密切联系,但深入到基础医学的病理生理学进行研究分析,就不难发现它们之间的共同点[1]。近年来,随着卫生改革的不断深入,中医院为了加快发展,都坚持中西医并重,中西医相结合的原则,因此临床上治疗用血和抢救用血也日益增多,输血已成为中医院医疗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是部分基层中医院由于起步晚等各方面的原因,输血工作发展缓慢,很多环节上存在漏洞甚至违反操作规程,给临床输血安全埋下隐患[2]。如何加强输血质量管理,保证临床输血安全就显得尤为重要。

  • 全球首部“科普版”《脂肪肝防治指南》关键词(二)

    作者:范建高;庄辉;黄薏

    关键词6:预防专家解读:脂肪肝的发生主要与肥胖、2型糖尿病、酒精滥用等因素有关,故必须采取综合预防措施,才能收到较好效果.科学合理的饮食制度调整膳食结构,坚持以“植物性食物为主,动物性食物为辅,热量来源以粮食为主”的中国传统膳食方案,避免西方社会“高热量、高脂肪、高蛋白质、低纤维”膳食结构的缺陷,防止热量过剩,预防肥胖、糖尿病、高脂血症,以及脂肪肝的发生.纠正不良饮食习惯,少饮酒或戒酒一日三餐定时、适量,早餐要吃饱、中餐要吃好、晚餐大半饱,避免吃得多、吃得快、吃零食、吃甜食、吃夜宵,以及把含糖饮料当水喝等不良习惯,以免热量摄入超标和扰乱机体代谢稳态,诱发肥胖、糖尿病和脂肪肝.对经常过量饮酒者而言,减少饮酒量或完全戒酒是预防酒精性肝病的唯一有效方法,其他防治措施均系“缘木求鱼”.

  • 柴芍六君汤干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YMDD变异的临床研究

    作者:池晓玲;吴黎明;蒋俊民;陈培琼;田广俊;萧焕明;蔡高术;陈瑛;钱英

    目的 观察柴芍六君汤、拉米夫定联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YMDD变异的情况.方法 采用非随机同期对照试验,将405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220例,对照组185例,对照组给予拉米夫定100 mg,每天1次,口服,治疗18个月.治疗组给予柴胡六君汤每日1剂,同时口服拉米夫定100 mg,每天1次,治疗18个月.观察患者临床症状、ALT复常率、HBeAg阴转率,HBeAg血清转换率,HBV DNA阴转率、治疗12个月及18个月的YMDD变异率.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或U检验,方差不齐者用秩和检验. 结果治疗3.6、12.18个月时,ALT复常率治疗组分别为69.5%、85.9%、90.5%,82.7%,对照组分别为50.3%、65.4%、78.4%,69.7%,两组比较,χ2值分别为15.70、23.50、11.50.9.50.JD值均<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12、18个月HBV DNA阴转率、HBeAg阴转率、HBeAg血清转换率、YMDD变异率分别为77.7%、57.7%、25.5%、6.8%和86.8%、74.1%、33.2%、8.6%,对照组分别为54.6%、36.8%,13.O%,14.6%和69.2%、37.3%、19.5%、20.5%,两组比较,χ2值分别为24.38、17.70、9.88、6.54和18.67、55.60、9.62,11.78,P<0.01或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柴芍六君汤联合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能有效地改善肝功能,提高拉米夫定抑制HBV复制的作用,减少YMDD变异的发生.

  • 中药复方对肝纤维化大鼠细胞因子的影响

    作者:张文胜;程明亮;陆荫英

    目的研究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mRNA与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mRNA在免疫性大鼠肝纤维化中的表达状况及中药复方(汉丹肝乐)对其的影响作用. 方法用猪血清腹腔内注射复制免疫损伤性肝纤维化模型,造模同时给予汉丹肝乐口服作为肝纤维化防治组;免疫攻击12周后处死动物.取肝作HE染色显示肝纤维化形成状况,原位杂交方法检测肝内CTGF mRNA、TGFβ1 mRNA表达,并对指标作半定量评分. 结果 12周后模型组大鼠形成典型的肝纤维化,肝内CTGF mRNA与TGFβ1 mRNA表达均显著增强,同时二者阳性分布部位相近,表达程度呈正相关性(r=0.799,P<0.05);汉丹肝乐组,肝纤维化程度明显减轻,CTGF mRNA和TGFβ1 mRNA表达的阳性指数分别为12.5±2.3和25.4±3.2,模型组分别为28.8±1.4和37.3±5.4,t=5.208、5.655,P<0.01.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显示,CTGF mRNA表达与组织病理上肝纤维化变化呈正相关性(r=0.822、0.808,P<0.05). 结论 CTGF与TGFβ1基因的增高表达与肝纤维化形成有密切关系;汉丹肝乐能有效抑制CTGF与TGFβ1基因的表达.通过在转录环节上阻断肝纤维化相关的细胞内信号转导途径,可能是该药物作用的重要分子机制之一.

  • 中医药治疗肝纤维化和肝硬化的临床实践

    作者:徐列明

    我国是肝病高发地区,仅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就达3000多万人,绝大多数患者伴有肝纤维化.如未接受适当治疗,20%以上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可发展为肝硬化.

  • 优化肝纤维化、肝硬化的个性化治疗策略

    作者:刘平

    肝纤维化主要是一种病理学概念,指肝组织内细胞外基质(ECM)成分过度增生与异常沉积,导致肝脏结构或(和)功能异常的病理变化,结构上表现为肝窦毛细血管化、汇管区与肝小叶内纤维化;功能上可以表现为肝功能减退、门静脉高压等.

  • 含葛根解酒方剂的机制研究进展

    作者:王煜;周吉银;周世文

    中国传统医学认为酒大热有毒,为湿热之邪,故传统解酒方剂根据治热以寒的原则,多以寒凉药物为主配伍组成,其中以"葛花解酲汤"具代表性.近年来,我国学者利用现代药理学方法对一些传统方剂,特别是含有葛根的方剂,改进其组方后进行研究,取得了显著成绩[1].

  • 鼓励中国传统医药不失时机进军欧盟——访法中塞纳-扬子交流协会会长、法国药物分子学专家让-雅克·高德涵教授

    作者:桑田;吉祖英

    当前,中医药在欧盟乃至世界的发展日益兴旺.欧洲现已有18 000个中医诊所.在英国等一些国家,相信中医的人越来越多.然而,中国的地道中药进入世界医药市场的难度却一直很大,之前,在欧洲等一些地区,中药还是当食品来卖的.

  • 基于基层医疗机构视角对专科层次中医类专业人才需求与能力的分析研究

    作者:潘伦;何坪;戴奕爽;周天寒;张永贵;方明金

    目的 分析重庆市基层医疗机构中医人才需求和能力要求并提出培养建议.方法 采取现场调查与专家咨询方法,对重庆市基层医疗机构中医人才需求和能力进行分析.结果 (1)93.75%的调查对象认为本单位需要中医类人才,专科层次中医类岗位设置以医师(42.19%)为主.(2)87.50%的调查对象认为专业知识能力很重要,82.81%的人认为中医诊疗思路很重要.(3)中医学专业课程评价中,中医内科学、中药学、中医诊断学为重要;针灸推拿专业课程评价中,针灸治疗学、推拿功法与手法学、推拿治疗学为重要.(4)中医学专业实习科室中,中医内科、针灸科、中医外科为重要;针灸推拿专业中,针灸科、中医内科、推拿科为重要.结论 应准确定位专科层次中医类人才培养目标,重视学生综合能力培养,适应岗位需求改革现有课程体系,积极探索开展师承教育.

  • 中医药防治牙周病的研究进展

    作者:李春光

    牙周病是古老而普遍的疾病,是口腔常见的疾病之一,在世界范围内均有较高的患病率,也是中国成年人丧失牙齿的首位原因.中医中药作为中国的传统国粹,在治疗牙周病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现将中医药在牙周病防治方面的研究现状综述如下.

  • 多途径反歧视干预模式在艾滋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作者:王红红;李贞贞;吴小花;阮叶;罗军飞

    中国在联大特别会议2010年国家进展报告中估计我国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的人数为74万左右[1],但是近两年我国累计报告的 HIV/AIDS 只有22~32万例[2],尚有4万多的 HIV /AIDS 人群未进行检测和治疗,其中重要的原因是艾滋病相关羞辱和歧视的存在。来自于家庭和社会各方面的羞辱和歧视使 HIV /AIDS 人群失去了经济和情感支持,不能公平享有医疗卫生服务,被迫失业,普遍存在焦虑、抑郁,内疚或负罪感,自杀倾向和自杀病死率明显高于一般人群[3‐6],这不仅使 HIV/AIDS 人群在生理、心理和社会生活等方面的受到很大的影响,而且也成为社会综合防治艾滋病的重大障碍。在我国,艾滋病相关羞辱和歧视的干预措施集中在通过大众传媒、各种形式的教育培训等提高人们的知识,增加大众对 HIV/AIDS 人群的可接受程度[7]。这些干预措施在短时期内起到了一定的效果,但是研究发现,单纯的宣传教育并不能完全改善人们对 HIV /AIDS 人群的歧视态度,对他们生活质量的影响也很小[8]。国外对艾滋病相关羞辱和歧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探索如何降低 HIV/AIDS 人群感知到的羞辱和歧视,于是,强调感染者积极参与的干预项目是以后研究工作的重点。本研究以患者为中心,融合中国传统的家庭文化理念,建立以家庭为基础的艾滋病反歧视干预模式,为进一步开展社区艾滋病反歧视干预活动提供研究基础。

  • 农村基层应用型中医人才培养的探索与思考

    作者:骆继军;李勇华;杨德全;易志龙;许代福;李杏英;郑波

    农村基层应用型中医药人才培养是未来较长一个时期中医药教育重要的任务之一.中医学的起源、发展与中国传统农业社会有紧密联系,中医人才在广大农村地区、城市社区大有作为.目前,中国西部农村地区、城市社区医药卫生人才层次较低、数量短缺.从国情出发,探索并建立为农村乡镇、城市社区培养应用型"全科"式中医人才的新模式是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

  • 推揉捏结合为主治疗小儿外感风寒型咳嗽70例临床研究

    作者:方芳;孙安达

    目的:探讨中医推拿手法治疗小儿外感风寒型咳嗽的疗效及可靠性。方法选择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小儿推拿科2013年1月至2014年9月诊治的小儿外感风寒型咳嗽患儿70例,依据就诊先后顺序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例。观察组采用小儿推拿方法治疗;对照组采用中药内服方法治疗。两组均治疗5 d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统计疗效,观察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症状、体征等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痊愈5例(14.29%),显效22例(62.86%),有效7例(20.00%),无效1例(2.86%),总有效率为97.14%;对照组痊愈2例(5.71%),显效18例(51.43%),有效9例(25.71%),无效6例(17.14%),总有效率为82.86%。两组患儿治疗后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推拿治疗具有较好疗效,安全可靠,患儿易于接受,可避免患儿畏药、扎针难及西药带来的不良反应等问题,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 中医护理临床路径在臁疮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作者:刘枫华;郝娜;杨光静

    目的:探讨中医护理临床路径在臁疮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3年9月至2014年5月收治的60例臁疮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臁疮患者常规护理;治疗组实施中医临床护理路径。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住院费用、住院时间及对治疗的满意度。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而平均住院费用、平均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对护理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臁疮患者中实施中医护理临床路径,治疗效果满意,降低了住院费用和时间。

  • 情景教学在中医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作者:牛彩琴;雷枭;张团笑

    中医学是西医院校为临床医学专业开设的,由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中医内科学、针灸学等多门课程浓缩精炼而成。中医学内容博大精深,传统教学无法使其变得通俗易懂,展现祖国医学的精髓和奥妙,为了提高中医学的教学质量,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激情,该校多年来采用背景图形、现实情景、历史典故、虚拟环境、临床病例分析及实验操作等多种情景设置,直观生动地展现教学内容,化解教学难度,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和中医辨证能力,以提高中医学的教学效果,从而弘扬和传承祖国医学。

  • 改革中医护理工作模式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程清琳;郭惠文

    探讨中医护理工作模式改进,观察中医病房护理管理质量及效果.在护理质量管理中采用持续改进的方法,通过对13项护理内容采用以下方法,即评价标准、评价方法、过程监控、反馈与改进、安全保证5个环节进行监控.通过与上一年比较,各项指标明显提高.表明持续质量改进是确保护理质量不断提高的方法.

  • 中西医综合治疗86例小儿脑瘫

    作者:宁承婕

    目的:探讨中西医综合治疗小儿脑瘫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5年12月该院收治的86例脑瘫患儿,根据入院顺序将其分为常规组和综合组,各43例。常规组采用常规西医方法进行治疗,综合组采用中西医综合方法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综合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97.67%)及GMFM评分[(72.51±21.84)分]均显著高于常规组[81.40%、(58.24±21.45)分],而 Ashworth 评分[(2.81±0.37)分]明显低于常规组[(3.01±0.45)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中西医综合治疗能够有效提高小儿脑瘫临床疗效,缓解患儿肌张力状况,并促进患儿运动功能的恢复,进而改善患儿的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1083 条记录 49/55 页 « 12...46474849505152...5455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