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芍药甘草复方效应组分谱效关系研究

    作者:沈岚;张梁;冯怡;徐德生;林晓

    目的:研究芍药甘草复方大鼠给药后的解痉活性成分.方法:在建立芍药甘草体内成分指纹图谱分析方法的基础上,通过对芍药甘草各效应组分8组不同配比给药后大鼠血清的胃底肌条解痉实验,获得各组抑制率,将药效学信息与各组血清HPLC指纹图谱化学信息进行相关性研究.并采用HPLC-ESI-MS/MS分析芍药甘草效应组分给药后血清样品.结果:谱效相关性研究发现,芍药甘草效应组分给药后体内4个色谱峰与药效相关性较大,与药效呈正相关,且相关系数大于0.4,分别为0.774.,0.678,0.566,0.472,其保留时间分别为8.03,51.7,54.59,72.43 min;经质谱分析,主要为效应组分代谢成分.结论:通过谱效研究直接获得体内活性物质,建立了体内活性物质谱效研究的一种新方法,是复方中药的药效物质基础确定的有效手段.

  • 桃红四物汤各分离部位对体外ADP诱导血小板聚、凝血酶活性的影响及效应物质基础研究

    作者:刘立;段金廒;宿树兰;刘培;唐于平;钱大玮

    评价桃红四物汤各分离部位对体外二磷酸腺苷(ADP)诱导血小板聚集及凝血酶活性的影响,探讨其效应物质基础.采用比浊法测定体外ADP诱导家兔血小板聚集率;采用改进凝血酶时间法测定抑制凝血酶活性;采用UPLC-Q-TOF-MS对各分离部位进行定性分析鉴定.桃红四物汤醇沉沉淀部位、醇沉上清液部位及20% ~ 30%醇洗脱部位对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水不溶部位、醇沉上清液部位及40%~70%醇洗脱部位具有显著的抑制凝血酶活性的作用;芳香酸类成分、苷类成分和苯酞类成分是醇沉沉淀部位、醇沉上清液部位及20%~ 40%醇洗脱部位的主要成分.桃红四物汤抑制ADP诱导家兔血小板聚集及抑制凝血酶活性的主要效应物质基础是芳香酸类成分、苷类成分和苯酞类成分.该实验为进一步探讨活血化瘀方桃红四物汤治疗血瘀证的物质基础及作用机制提供了科学依据.

  • 芩连四物汤抑制小鼠离体子宫收缩效应评价及活性部位的成分分析

    作者:刘春美;唐于平;华永庆;尚尔鑫;段金廒;吴德康;丁安伟

    目的:分析评价芩连四物汤及其各部位对小鼠离体子宫收缩模型的影响,并探讨物质基础与效应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大孔吸附树脂法分离制备各部位样品(QL-1QL-14);采用小鼠离体子宫收缩模型评价该方及各部位的生物效应;采用HPLC-DAD-ESI-MS法对活性显著部位QL-3中的主要色谱峰进行分析鉴定.结果:芩连四物汤拮抗小鼠离体子宫平滑肌收缩的主要活性部位是QL-1,QL-3,QL-5,QL-7,QL-11 5个部位;通过标准化合物对照及质谱特征对活性显著部位QL-3色谱峰进行了归属和指认,鉴定了其中29个化合物分别为苹果酸、没食子酸、梓醇、原儿茶酸、桃叶珊瑚苷、川芎嗪、香草酸、咖啡酸、芍药内酯苷、小檗红碱、芍药苷、四氢巴马汀、黄连碱、药根碱、益母草苷、甲基黄连碱、阿魏酸、巴马汀、小檗碱、野黄芩苷、黄荃素-7-O-葡萄糖苷、黄芩苷、地黄苷C、汉黄芩苷、白杨素-7-O-葡萄糖苷、千层纸苷、黄芩素、汉黄芩素、千层纸素-A.结论:芩连四物汤拮抗离体子宫收缩模型的主要活性部位为挥发油部位及去除大分子的醇沉上清液小分子部位;醇沉上清液小分子部位经大孔树脂吸附醇梯度洗脱得到了水洗脱部位,20%及60%醇洗脱3个活性部位.

  • 苦豆子中黄酮类成分的网络药理学研究

    作者:肖东;庄改改;李元杰;柳全霞;高晓娟;雍婧姣;张霞;赵建军;王汉卿

    该实验运用网络药理学研究苦豆子黄酮类活性成分潜在的药理作用.借助反向药效团匹配的靶标识别服务平台PharmMapper预测苦豆子中11种黄酮类成分潜在作用靶点,通过DAVID和KEGG数据库进行通路注释分析,并采用Cytoscape软件构建苦豆子黄酮类“成分-靶点-通路”网络模型.结果表明苦豆子黄酮类活性成分通过调控INSR,KDR,MET等62个靶点,干预B细胞受体信号转导途径、胰岛素信号通路、神经营养因子信号通路等44条通路发挥抗炎、调节血糖等作用,这与该课题组前期以苦豆子黄酮类成分为基础进行的相关药理学研究所得结果相符合,初步证实了网络药理学的分析结果.该研究探讨了苦豆子黄酮类成分“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的作用机制,体现了中药多成分、多靶点、多途径的作用特点,为深入阐释苦豆子药用的相关机制及开发利用苦豆子资源提供了科学依据.

  • 妇科千金方化学成分的研究

    作者:王康华;张英涛;杨秀伟;徐嵬;张鹏;龚云;刘逆夫

    复方中药妇科千金方由千斤拨、功劳木、穿心莲、金樱根、单面针、当归、鸡血藤和党参组成,该文系统研究了妇科千金方的化学组成.采用硅胶、Sephadex LH 20、大孔吸附树脂和反相高效液相等柱色谱方法对妇科千金方的提取物浸膏进行分离纯化,通过化合物的谱学数据鉴定其结构.共分离得到38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Z-3-丁烯基苯酞(1)、Z-藁本内酯(2)、洋川芎内酯I(3)、洋川芎内酯H(4)、香草醛(5)、7-O-甲基汉黄芩素(6)、汉黄芩素(7)、穿心莲素(8)、19-羟基-8(17),13-对映-半日花二烯-15,16-内酯(9)、新穿心莲内酯苷元(10)、穿心莲内脂(11)、脱水穿心莲内酯(12)、异穿心莲内酯(13)、穿心莲黄酮(14)、鹰嘴豆芽素A (15)、5-羟基-7,8,2’,5’-四甲氧基黄酮(16)、芒柄花素(17)、大豆苷元(18)、染料木素(19)、苯甲酸(20)、香草酸(21)、反式阿魏酸(22)、水杨酸(23)、大豆苷(24)、染料木素-7-O-β-D-呋喃芹糖基-(1→6)-O-β-D-吡喃葡萄糖苷(25)、芹菜素-7-O-β-D-葡萄糖醛酸苷(26)、穿心莲黄酮苷C(27)、芹菜素-7-O-β-D-葡萄糖醛酸苷-6”-甲酯(28)、新穿心莲内酯(29)、染料木苷(30)、穿心莲内酯苷(31)、14-去氧-11,12-二去氢穿心莲内酯苷(32)、党参炔苷(33)、表儿茶素(34)、儿茶素(35)、巴马汀(36)、小檗碱(37)、药根碱(38).结合之前单味药研究结果来判断,来源于大叶千斤拔的有黄酮类化合物17,19,24,30;来源于功劳木的有生物碱类化合物36~38;来源于穿心莲的有黄酮类化合物6~8,14,16,27,有二萜类化合物9~13,29,31,32;来源于单面针的有酚类化合物5;来源于当归的有苯酞类化合物1~4和苯丙素类化合物22;来源于党参的有炔类化合物33;来源于鸡血藤的有黄酮类化合物15,17~ 19和酚酸类化合物21;而黄烷醇类的化合物34和35既可能来源于鸡血藤,也可能来源于金樱根.中药复方化学成分具有可溯源性,此为中药复方化学成分物质基础研究提供了范例.化合物25,26和28迄今未见从组方单味药中分离鉴定.

  • 脂溶性去痴灵药效物质基础的初步研究

    作者:翁文;肖飞;李晓光;高勤;罗焕敏

    目的:通过对脂溶性去痴灵入血、入脑化学成分的研究,从体内化学成分的角度准确地确定药效物质基础.方法:采用中药血清药物化学的方法,利用GC-MS技术分析进入血液以及进入脑组织的去痴灵化学成分.结果:初步确定进入血液的脂溶性去痴灵成分为11个;进入脑组织中的脂溶性去痴灵成分为6个.结论:进入血液的脂溶性去痴灵成分分别是β-细辛醚、五味子醇甲、五味子醇乙、五味子甲素、五味子乙素、五味子酯甲、五味子酯乙、五味子酯丙、δ-杜松烯、δ-杜松醇、菖蒲二醇;进入脑组织中的脂溶性去痴灵成分分别是β-细辛醚、五味子醇甲、五味子醇乙、五味子甲素、五味子乙素、菖蒲二醇.

  • 超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丹参药材中丹酚酸B和丹参酮ⅡA的含量

    作者:刘梅;俞桂新;张勉;张朝凤;王峥涛

    丹参药材的代表性成分为水溶性丹酚酸B和脂溶性丹参酮ⅡA,大量的药理实验证明这2种成分具有改善心肌缺血,清除自由基等作用,因此这2种成分是丹参药效的主要物质基础[1].<中国药典>2005年版以这2种成分作为丹参质量控制的指标成分,但是使用不同的提取方法和不同的测定方法,操作复杂[2].有文献报道使用HPLC法同时测定丹酚酸B和丹参酮ⅡA的含量,但分析时问较长,不适合大量样品的测定[3].

  • 肉桂提取物及桂皮醛对人体表微循环及局部温度相关变化的影响

    作者:李萍;刘欣;梁代英;王芳;盛巡

    肉桂辛、甘,大热.归肾、脾、心、肝经.具有补火助阳,引火归源,散寒止痛,活血通经的作用.桂皮醛是肉桂挥发油的主要成分,占全油的75%~90%.在中医外用药中都有广泛的应用[1,2].本研究通过观察肉桂水、醇提取物及其挥发油中的主要成分桂皮醛对体表微循环和局部温度的影响,进一步探讨肉桂外用温经通络的物质基础.

  • 不同生长季节紫丁香叶中丁香苦苷的含量变化

    作者:王艳宏;李永吉;吕邵娃;杨志欣

    紫丁香叶为木樨科植物紫丁香Syringa oblataLindl.的干燥叶.活性物质基础主要为酪醇、3,4-二羟基苯乙醇、对羟基肉桂酸、3,4-二羟基苯甲酸、丁香苦苷等[1].以其为原料生产的胶囊、片剂治疗急性黄疸性肝炎收到较好疗效[2].由于中药材的质量与不同生长季节密切相关,本研究采用RP-HPLC测定不同生长季节紫丁香叶中丁香苦苷的含量[3],为适时采收及合理利用紫丁香叶资源提供依据.

  • 配伍对葛根芩连汤中葛根HPCE指纹图谱的影响

    作者:戴开金;罗奇志;罗佳波;马安德

    葛根芩连汤出自《伤寒论》,由葛根、黄芩、黄连、甘草组成,具有解肌、清热止痢功效,用于治疗太阳表邪内陷所致肠热下痢证,临床应用广泛.近年研究证明,葛根芩连汤具有解热、抗菌、抗病毒、解痉、抑制胃肠运动、抗缺氧、抗心律失常、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等药理作用.目前对该方的物质基础、作用机理及配伍组方研究成为该方研究的重点.笔者研究了配伍对葛根指纹图谱的影响.

  • 用于妇科血瘀证痛经的四物汤类方——桃红四物汤的研究进展

    作者:刘立;段金廒;宿树兰;刘培;唐于平;钱大玮

    该文对四物汤类方——桃红四物汤治疗妇科血瘀证的临床应用概况、药理实验、物质基础及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进行归纳,并对该方物质基础与配伍规律的研究思路进行探讨,为方剂现代研究提供参考.

  • 脑心通胶囊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作者:李伟霞;张书琦;赵艺丹;唐进法;李春晓;王晓艳;李学林

    脑心通胶囊是在清代王清任《医林改错·卷下·瘫痿论》中经典名方补阳还五汤基础上加味虫类药和活血化瘀药共16味中药组成,采用现代技术制成的复方中药口服制剂.具有益气活血、化瘀通络之功效,临床上主要用于脑卒中、脑梗死、血管性痴呆、缺血性脑血管病、短暂性脑缺血、冠心病、心绞痛、缺血性心肌病、糖尿病心肌病、心肌梗死、慢性心力衰竭、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原发性高血压、高血脂等心脑血管类疾病的治疗,对上述疾病及其兼病和兼证均取得较好的疗效.其临床功效主要是通过对脑保护、神经保护、心脏保护、血液流变学等相关环节的改善而发挥作用的,所含的已鉴定的近200种化学成分是其发挥作用的重要物质基础.但目前其物质基础研究多集中在植物药,对3味虫类药的研究尚待深入;其临床有效性研究比较全面,长期服用的安全性研究本课题组正在开展,结果尚待研究结束后整理发表.通过对脑心通胶囊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进行系统全面的梳理和阐述,可为该制剂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对该制剂的质量控制、二次开发和国际化推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桃红四物汤抗氧化效应物质基础研究

    作者:刘立;段金廒;唐于平;马宏跃;宿树兰;李晓曦

    目的:评价桃红四物汤及各分离化学部位的抗氧化效应,对效应显著部位进行物质基础定性定量分析.方法:大孔吸附树脂分离制备各化学部位样品(TH-1~TH-15);采用清除DPPH和OH·的方法以及考察样品对过氧化氢(H202)损伤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3种体外抗氧化实验评价桃红四物汤及各部位的抗氧化效应及特点.采用HPLC对效应显著部位的化学成分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结果:TH-2,TH-4,TH-7,TH-8,TH-9部位具有抗氧化效应,其中TH-8部位的抗氧化活性显著.分析结果表明TH-8部位中包含6种主要化学成分,分别为苦杏仁苷、芍药内酯苷、芍药苷、香豆酸、阿魏酸、苯甲酸,相对含量分别为75.70,31.26,60.79,1.196,1.108,4.861 mg·L-1.结论:一系列芳香酸及苷类成分是桃红四物汤抗氧化的主要效应物质基础.

  • 大川芎方中天麻效应组分的体内移行研究

    作者:林晓;袁莹;洪燕龙;徐德生;沈岚;冯怡

    目的:借鉴血清药物化学的方法,探讨大川芎方中天麻的药效物质基础,为有效、全面地控制大川芎方及其制剂的质量奠定基础.方法:通过HPLC指纹图谱,比较空白血浆与含药血浆,空白脑脊液与含药脑脊液的成分异同,确定天麻效应组分的体内移行成分,并应用HPLC-DAD-MSn分析技术推测移行成分的化学结构.结果:灌胃大川芎方效应组分后,血浆中较明显来源于天麻效应组分的色谱峰有2个,经推断分别为天麻素和巴利森苷类成分;而脑脊液中未明显检测到来源于天麻效应组分的色谱峰.结论:天麻体内移行成分研究有助于阐明其效应物质基础.

  • 基于基因表达谱与分子指纹技术研究复方丹参滴丸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物质基础和作用机制

    作者:周威;宋向岗;陈超;王淑美;梁生旺

    该文利用基因表达谱和分子指纹技术研究探讨复方丹参滴丸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物质基础和作用机制.首先,收集人颈动脉粥样硬化和正常组织的基因表达谱数据,采用芯片显著性分析(significance analysis of microarray,SAM)方法筛选出差异基因;利用DAVID软件对差异基因进行GO分析和KEGG通路分析;为了避免遗漏部分差异表达不显著却有重要生物学意义的基因,文中进行了GSEA分析;将差异基因集输入到Cmap,获得7个负性富集分数较大的药物分子,预示这些药物能逆转调控疾病组织的基因表达谱;后,根据结构相似的分子具有相似活性的特点,将复方丹参滴丸的336个成分与7个药物分子进行2D分子指纹的相似度比较.结果显示:SAM法筛选得到147个差异基因,其中上调基因60个,下调基因87个.GO分析中,生物过程(biological process)主要涉及生物附着、损伤反应和炎症反应等;细胞组成(cellular component)主要涉及胞膜外区、细胞外隙和质膜等;分子功能(molecular function)主要涉及抗原结合、金属内肽酶活性和多肽结合等.KEGG通路分析主要涉及JAK-STAT,RIG-I样受体和PPAR等信号通路.复方中有10个成分与Cmap筛选出的药物分子具有非常相似的结构(Tanimoto系数均大于0.85),如hexadecane,提示可能是复方丹参滴丸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药效成分.该方法可用于研究中药复方的药效物质基础和分子作用机制.

  • 基于“组分结构理论”的丹参注射剂的“多维结构过程动态”质量控制

    作者:胡绍英;封亮;张明华;顾俊菲;贾晓斌

    从丹参原药材到丹参注射剂制剂成型过程中,涉及工艺复杂,影响质量安全因素较多,需要对其进行有效性和安全性的整体质量控制.该文基于“组分结构理论”,结合丹参注射剂物质基础,探讨该制剂的多维结构过程动态质量控制技术,以达到对丹参注射剂安全性和有效性物质基础的质量控制,为丹参注射剂生产质量规范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 中药炒焦物质基础及其质量评价研究思考与实践

    作者:刘玉杰;仲瑞雪;杨添钧;王茹茹;吴纯洁

    中药炒焦后原有的有效或指标成分破坏或降低,但药理作用并不降低或有所增强,现有的有关物质基础的研究不能解释炒焦后药物的性味与功效等的变化.同时,对炒焦饮片的质量评价缺乏具有客观、专属性的评价指标,不能反映中药炒焦饮片的特点.因此如何打破炒焦研究的瓶颈,进一步创新、深入地研究中药炒焦物质基础,是业内学者面临的共同问题.笔者结合前期研究发现,提出通过对Maillard反应的研究来阐明炒焦物质基础及原理和建立适合炒焦饮片特点的专属质量评价指标的科学构想,并对此进行了相关研究.

  • 提高有毒中药饮片质量的关键环节

    作者:毛淑杰

    中医药在人类健康与保健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物质基础即中药饮片.要提高中医药防病治病能力,提高临床用药的有效性,保证其安全性,就必须提高中药饮片的质量,特别是有毒中药饮片的质量.

  • 超分子化学对中医药理论的特殊影响

    作者:贺福元;周逸群;邓凯文;邓俊林;石继连;刘文龙;杨岩涛;唐宇;刘志刚

    该文归纳总结超分子化学研究的现状,分析中医药可能的超分子形式,结合中医药现代化所存在问题,旨在阐述超分子化学对诠释中医药基础理论的特殊作用.与传统的由原子间化学键构成化学相比,超分子化学是以多种弱分子间相互作用的非共价键化学,体现出分子间宏观作用的表观化学属性,可诠释中医药理论的微观物质基础.人体及中药成分可以自身或相互络合、复合、螯合、包合、中和,以自组装、自组织、自识别及自复制的形式形成超分子物质;中医的经络脏腑结构可能是基于细胞内外的超分子“印迹模板”特有分子空间的孔穴通道结构;机体内及中药成分与中医经络脏腑是通过超分子孔穴通道的“印迹模板”而产生相互作用.当小分子与经络脏腑产生印迹作用时,相当于人体在心脏搏血推动下,客体小分子物质在经络脏腑主体大分子的印迹模板通道按“气析”进行迁移,宏观表现出中医所述经络脏腑对小分子作用的各向异性,亦脏象;当中药成分与经络脏腑“印迹模板”通道产生作用时,宏观上表现出中药药性与药效规律.因此,中医药基础理论特殊的表达形式正是基于机体内各种分子群与经络脏腑孔穴的“印迹模板”能否匹配性地产生“气析”作用的规律宏观表达,宜用超分子化学进行诠释.中药作用的物质基础是基于包括单分子在内的超分子群混合物;中药复方配伍能显著性地改变这一“印迹模板”作用规律.在进行中医药基础理论研究时,应特别重视超分子的作用规律,这是中医药理论区别于基于单分子特征作用规律所建立的现代医学为本质的地方.

  • 超分子“印迹模板”(药素)特征的中药药理学研究方法探索

    作者:贺福元;贺红;邓凯文;周逸群;石继连;刘文龙;杨岩涛;唐宇

    该文在前文超分子化学对中医药理论特殊影响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中药成分的自然本源,阐述中药与人体经络脏腑超分子“印迹模板”通道结构(证素)的“气析”作用,从自然界超分子“印迹模板”自主作用的普遍规律层面揭示中药“药素”属性,揭示别于西药药理学的中药药理学研究应遵循的方法.中药药理学研究受中医药基础理论指导,是由经络脏腑与中药成分群的超分子主客体“气析”作用关系决定的,在这种基于“分子社会”与经络脏腑通道的“印迹模板”能否匹配性地产生“气析”作用的宏观规律特殊表达过程中,超分子化学自主作用贯穿始终.中药药理学受中医药理论指导,是基于中医药理论,能用超分子化学诠释.基于经典的原子间的化学键形成的单分子化学结构构效关系奠定西药药理学,基于“分子社会”弱键的超分子“印迹模板”(药素)则构筑中药药理学大厦.中药药理学是在西药药理学基础上发展的针对“分子社会”间的超分子药理学,宜采用宏观数理定量表征和微观定性分析双重研究方法.

1039 条记录 9/52 页 « 12...6789101112...515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