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孩子闷在室内也会中暑
中医学所说中暑是指感受暑邪引起的以高热汗出或肤燥无汗、烦躁、口渴、神昏抽搐,或呕恶腹痛为主要表现的疾病.所以说在夏季这样炎热的天气特别容易出现中暑,尤其是4岁以下的幼儿,因其体温中枢尚未发育成熟,对外界环境温度的变化调节能力差,更容易发生中暑.夏季外面太阳毒,气温高,小孩如果长期暴露在太阳底下,导致体温上升,很容易发生中暑.但中暑并非只能发生在室外,在室内如果护理不当,小孩同样可以发生中暑.
-
王李清暑益气汤析辨
目的 探讨王李"清暑益气汤"的理论异同及意义.方法 分别从王李生平及其学术思想、对暑邪的看法、方药配伍、清何暑、益何气等方面探析王李"清暑益气汤"的深刻含义.结果 王李二人生平相似,王氏认为所清之暑为纯阳无阴,所益之气当为全身之气阴,李氏认为所清之暑多夹杂它邪,所益之气当为脾胃之元气.结论 无论李东垣还是王孟英的清暑益气汤于临证都值得借鉴与推广,不因有偏废,失其光彩.
-
三仁汤临床应用举隅
三仁汤出自《温病条辨》,功能宣畅气机、清热利湿.吴鞠通设此方用于治疗温热病"头痛恶寒,身重疼痛,舌白不渴,脉弦细而濡,面色淡黄,胸闷不饥,午后身热,状若阴虚,病难速已".证属感受暑邪偏于暑之湿者.多年来笔者运用此方治疗多种疑难病症,每获良效,现不揣陋见,报道如下.
-
针刺拔罐合放血治疗小儿暑邪感冒56例
自2004年夏季以来笔者采用针刺拔罐合放血治疗小儿暑邪感冒56例,疗效满意,并与西药治疗进行对比观察,现介绍如下.
-
刮痧救治中暑昏迷述要
1 暑邪致病特征暑为夏季主气.如<素问.热论>云:"后夏之日为病暑."也就是说,非常炎热的天气,使人易犯暑热之病.暑邪犯病,其特点有四:一、暑乃阳邪,其性炎热:凡暑邪致病,则以高热、口渴、多汗、脉洪大等热盛诸症为特征;二、暑性升散,耗津泄气:暑为阳邪,其性既升又散,若侵犯人体,内则直耗津液而渴饮,外则腠理大开,津自外流而多汗,汗多伤津,气随津散,形成津气两伤之特点,津伤则口渴而多饮,小便短少,气耗则气短而神疲乏力;三、暑易夹湿,阻碍气机:故暑邪致病,易夹湿邪而共犯人体,暑湿阻遏气机,临床可见高热、渴饮、心烦之外,如阻遏脾胃气机,脾不升清,胃难降浊,就产生胸闷呕恶,脘腹痞满,肢体困倦,大便溏泄等症;四、暑邪为病,传变迅速,易扰心神:暑为高热,侵入人体,传变十分迅速,可直接传入心包,加上湿气困阻气机,使心脏鼓动无力,让全身气血运行受阻,临床可见突然昏迷,不省人事,呼吸很弱,嘴唇、四肢青紫,这就是暑瘟急重症的死厥症,也就是炎热之盛夏,人们常说的中暑急症.如急救不当,就会立死无疑.
-
暑湿二症
在夏季,人体易患暑湿感冒.同时,脾虚者受暑邪和湿邪侵袭之后,进一步导致运化功能下降,出现腹泻等症状.本文对这两种夏季常见疾病进行介绍,以期对释疑荐药工作有所帮助.暑湿感冒夏季易发的暑湿感冒是感冒中的一种,病机特点与风寒、风热感冒均有所不同.根据患者感受热邪、湿邪的严重程度,可将暑湿感冒分为热邪偏盛的暑热证和湿邪偏盛的暑湿证.
-
截疟退暑热的青蒿
青蒿为菊科植物黄花蒿的干燥地上部分。秋季花盛开时采割,除去老茎,阴干。具有清虚热,除骨蒸,解暑热,截疟,退黄的功效。用于温邪伤阴,夜热早凉,阴虚发热,骨蒸劳热,暑邪发热,疟疾寒热,湿热黄疸。
-
柴草瓜果篇第二讲青蒿
青蒿为菊科植物黄花蒿的干燥地上部分。秋季花盛开时采割,除去老茎,阴干,切断,生用。青蒿味苦、辛,性寒,归肝、胆、肾经,具有清虚热,退骨蒸,解暑,截疟作用,主治暑邪发热,阴虚发热,夜热早凉,骨蒸劳热,疟疾寒热往来、湿热黄疸等,为阴虚发热要药。
-
“因时制宜”之临床体会
祖国医学非常重视人体本身的统一性、完整性及其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充分体现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念,如《灵枢*邪客》:“人与天地相应也”,人类适应自然界的能力是有限度的,如果气候异常变化超出了人体的适应能力就会导致疾病的发生。因此“因时制宜”就成为中医治疗学上的重要原则,在辨证论治的过程中就必须注意和分析外在环境与内在整体的有机联系从而进行有效的治疗。1 暑邪为病耗气伤津 《素问*热论》:“先夏至日者为病温,后夏至日者为病暑”。暑邪致病有明显的季节性,暑性升散耗气伤津且多兼湿,故暑天治病要注意祛暑化湿。 张某某,女性,63岁,于99年8月5日就诊,主因头晕半月余伴倦怠乏力,纳呆气短,汗出口渴,精神不振,二便如常。患者既往有高血压、冠心病史,此间曾服扩冠、降压之药物未效。故来我院中医科就诊,查体:T:36.7℃,BP:140/90 mmHg,心率86次/分,律齐有力,双肺无阳性特征,舌红苔白腻,脉沉细,患者正值暑热天气、暑邪伤人故汗出较多、伤津耗气、而口干、倦怠、乏力精神不振,拟王氏清暑益气汤加减治疗:太子参12 g,石斛9 g,麦冬9 g,竹叶3 g,荷梗10 g,知母6 g,黄芪15 g,玄参6 g,生地12 g,西瓜翠衣30 g,甘草3 g。水煎服每日1付,共服3剂。服药后觉周身清爽,诸症减轻,偶有乏力汗出,嘱继服2剂,诸症痊愈。
-
夏季防暑病选药要对症
暑症,俗称"中暑",是夏季一种比较常见的疾病.由于夏天气候炎热,人们容易贪凉过度或过食生冷食物,又因暑邪多伤气伤津,故造成内伤暑湿等.
-
轩岐精言(27)
夏伤于暑,秋必痃疟.此语出自《黄帝内经》.疟为之病,种类繁多,统称痃疟.“夏伤于暑,秋必痃疟”,是说夏季伤于暑邪,未即发病,蕴伏于内,至秋与凉合邪,可变身疟疾.痃疟症见多为恶寒壮热,口渴引饮,脉来洪数;或着衣则烦,去衣则冷,肌肤无汗,必待汗出淋漓而热始退.此条文解释“重阳必阴”的阴阳转化之理,即夏为阳,暑亦为阳,两阳相加,至秋凉时反见有恶寒症状的疟疾.此种疟疾发于秋季而有暑热见证,与时令主病不符,故古人也将其列入“伏气”之列.认为多因盛夏之时,贪凉取快,不避风寒,或凉水浴澡,或过食生冷,暑热内伏,至秋凉有感凉气,发为疟疾.
-
《内经》对暑邪致病的认识
《内经》认为,暑邪是常见外感邪气之一,属阳邪,属“上部”病因.暑为夏季的主气,夏伤于暑,热气盛.暑邪致病的证候特点为起病即见炎热燔灼之象,易耗气伤阴,暑热易犯心包,出现神志病证,易伤肺气,且易挟湿.《内经》分别论述了新感类暑病和伏邪类暑病,提出“热者寒之”,对暑邪致病的治疗具有指导意义.
-
夏日炎炎,性爱如何保健?
古代性医学认为,夏天呈万物繁荣、群芳斗艳之象,故阳事偏旺。但现代性医学则认为,夏天又是暑邪当令之际,耗气伤津之时。性学专家为此提醒:炎炎夏日,“热烈”的性爱固然令人畅快,但也应该注意保健。
-
夏季保健防“三冷”
夏季是一年中阳气旺盛,气候炎热的季节,也是人体新陈代谢的旺盛时期,阳气外发,伏阴于内,气机宣畅,通泄自如,精神饱满,情绪向外,使“人与天地相应”的季节。因此,在炎炎盛夏,要特别注意保护体内阳气,在防止“暑邪”侵袭的同时,也需防“冷袭”的伤害。
-
新加香薷饮外洗治疗小儿暑邪感冒
近年来笔者用新加香薷饮外洗治疗小儿暑邪感冒,取得满意效果.方法:香薷、银花、连翘各30g,厚朴、扁豆各20g.加减:发热者加薄荷10g,身上出现皮疹瘙痒者加白鲜皮、土茯苓各30g.每日1剂,水煎加适量温水外洗,早晚各1次.经治45例,男26例,女19例;年龄6个月至8岁;病程1~3天.经治疗3天后,45例中38例治愈(汗出热退,精神好,食欲佳);7例无效(临床症状无明显改善).
-
夏季凉补防病消暑
每年夏季3个月,天气炎热,而且多雨潮湿,湿热并重,相互交蒸.暑邪易伤津耗气,引起气血两虚,身疲乏力,甚至突然昏倒.同时,高温加高湿,易使脾胃阳气遭受损伤,造成脾气不畅,饮食运化失常;又使胃腺分泌受到抑制,则需大量饮水补充体液.暑邪与湿邪相兼为患,使人难以排汗降温而出现热感冒或严重中暑.
-
预防中暑要当心阴暑
"中暑"是指在夏季感受暑邪而发生的病症,现代医学认为是人体对热的排散功能降低所致."中暑"表现为突然晕倒、身热、恶心、呕吐、烦躁、大汗(或无汗)、面色苍白,重者牙关紧闭、四肢抽搐.应很快将患者转移至凉爽通风处,喂服清暑解热药,补充水分,配合针灸、刮痧等疗法,很快可以得到缓解,逐渐恢复正常.
-
炎夏酷暑防湿绝招
夏日里除了"暑邪"这个"罪魁祸首"外,还有"湿邪"这个"幕后杀手",即所谓的"湿热交加","暑必夹湿".湿邪伤人有内外之分,外湿多由气候潮湿、坐卧湿地而致病;内湿多因喜食冷饮、贪吃生冷瓜果等寒凉之物所致.所以,夏季应学会防"湿邪".
-
湿邪伤人不自知
一般来说,“六淫”多具有一定时令性,比如春多风邪,夏多暑邪,秋多燥邪,冬多寒邪。但湿邪虽有时令性,却会随四时之气与其他病邪结合变易,故有风湿、寒湿、暑湿、燥湿之分。然而就其本质来讲,湿邪又有自己的特性。
-
夏天你得热着过
老百姓常说,夏天不热、冬天不冷,迟早要作病.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冬天不很好地储藏阴精,来年春天容易得热性疾病;夏天经常开空调,代谢不畅,也容易得病.中医学认为:“夏属火,其性热,通于心,主长养,暑邪当令.”意思是说心在五行中属火,火热之邪容易损伤心,常有心神不安、心悸失眠、头昏目眩等心神不宁的症状.“汗为心之液”,夏天汗液大量排泄,不仅会损伤心气,还会导致心阴虚,这样更容易受到暑热邪气的侵犯.所以,夏季宜注重养心.可以多吃一些西洋参或人参、麦冬、五味子饮,起到清肺气、收敛心气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