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骨外黏液样软骨肉瘤一例

    作者:郎志强;张红英;步宏

    患者男,55岁.因"发现右上腹包块5年,疼痛30 d"于2002年12月24日入院.查体:腹平软,右肋下约10 cm处可扪及一包块,无压痛及反跳痛,肝肾区无叩痛 ,肠鸣音正常.于2002年12月30日行右侧腹壁肿瘤切除术,术中见右侧腹壁有一约15 cm×10 cm×12 cm大小灰红色肿物,累及腹膜浅层及肌层,部分区域与大网膜粘连,肿瘤未侵及皮下,压迫右肝前叶,余腹内脏器无异常.肿瘤质硬,边界尚清楚,肿物切面质脆,呈鱼肉状,中央部分坏死.

  • 腹膜分化型乳头状间皮瘤一例

    作者:李小静;张杰;滕昊骅

    患者男,57岁.因腹胀半年余于2002年3月20日入院.患者两年半前因右腹股沟斜疝在外院手术,术中见疝囊壁上有多灶性白色疣状物,腹腔内腹膜表面也有同样表现,颗粒大小0.2~0.5 cm.病理诊断:腹膜间皮增生.患者术后未进行任何治疗.因近半年感觉腹胀,逐渐明显,来我院诊治.腹腔镜检查见腹腔内有腹水200 ml,淡黄色,腹膜及大网膜上均有弥漫性粟粒样结节,直径0.2~0.3 cm.取活检.

  • 胃癌肉瘤一例

    作者:张丽;张春燕;周庚寅;刘志艳

    患者女,51岁。进食后腹部不适3个月于2014年12月11日入院。体检CT示:胃体部巨大肿块,考虑恶性,另腹腔内查见多发局灶钙化的结节。胃镜活检病理示:黏膜慢性炎,伴大量坏死,其内可见少量异型细胞,不排除肿瘤。因患者伴有腹腔内广泛浸润转移,遂入院手术。术中见胃体部一约6 cm ×7 cm的质硬肿物,肠系膜及腹膜表面多发小结节。取肠系膜结节做术中冷冻切片,病理检查结果显示:骨组织及少许纤维结缔组织,考虑间叶源性肿瘤。肠系膜及腹膜多发结节的石蜡切片示:梭形细胞恶性肿瘤,其间可见软骨肉瘤区及骨化区域。行胃大部分切除术。

  • 腹膜多囊性间皮瘤二例

    作者:罗晓青;王坚

    例1男,18岁.因左下腹隐痛1月余于2003年5月10日入院.患者自发病以来明显消瘦,体检示左下腹肌紧张,但未扪及明显肿块.CT示左髂窝区见一囊性肿块,增强扫描后见多个大小不等的低密度囊性病变,有间隔.行剖腹探查术,术中见左下腹膜、大网膜、盆腔内广泛囊性水泡状病变,并侵及乙状结肠浆膜层.手术切除一段结肠、部分大网膜和腹膜表面病变.

  • 腹膜黑变病一例

    作者:刘艳丽;聂增尧;卢立军;回允中

    患者女,14岁.因脐周疼痛1 d,转移到右下腹3 h,而于2003年3月26日入院.体检:腹部压痛,以右下腹为明显.临床高度怀疑阑尾炎而行急诊剖腹探查术.术中见大网膜向右下腹集中,其上散在多数大小不等的黑色斑块,直径0.2~0.4 cm.阑尾表面亦可见同样的色素斑块.小肠及肠系膜上可见多数绒毛状黑色赘生物,直径0.2~0.5 cm不等.手术切除阑尾,并切除部分大网膜和肠系膜赘生物.术后B超检查显示右侧附件有一直径5.2 cm的肿块,可能为"卵巢囊性畸胎瘤",家属拒绝手术切除卵巢肿物,术后10 d出院,恢复良好.

  • 腹膜黏液性肿瘤临床病理特征分析及其起源探讨

    作者:张和平;孙宇;黄小征;贾玲;白艳花;曹登峰

    目的 分析腹膜黏液性肿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其与预后的关系,并对其起源进行探讨.方法 按照WHO 2010消化系统肿瘤分类标准对34例曾诊断为“腹膜假黏液瘤”的病例重新分类,分为低级别和高级别两类,分析低级别和高级别黏液性肿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其与预后的关系.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检测特异性AT序列结合蛋白2(special AT-rich sequence-binding protein 2,SATB2)在腹膜黏液性肿瘤中的表达,并对未明确原发病灶的病例进行CK7、CK20及CDX-2染色对其起源加以探讨.结果 34例腹膜黏液性肿瘤中,低级别黏液性肿瘤25例(其中2例为无细胞型),高级别黏液性肿瘤9例,两者与患者年龄、性别、是否复发及累及周围器官均无相关性(P>0.05).对30例患者的随访发现,低级别和高级别黏液性肿瘤的总体生存比例分别为13/21(61.9%)和3/9,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74和24个月,两者统计学具有相关性,高级别黏液性肿瘤的生存率显著低于低级别黏液性肿瘤(P =0.002).对除去2例为无细胞型病例共32例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CDX-2、CK20及CK7总的表达比例分别为93.8% (30/32)、96.9% (31/32)和3/16;在已明确来源的16例中,表达CDX-2、CK20、CK7的分别为15、16和1例;在未明确原发病灶的16例中,表达CDX-2、CK20、CK7的分别为15、15和2例;表达CDX-2、CK20、CK7的在已明确来源的和未明确来源的肿瘤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ATB2在肿瘤中总的表达率为56.3% (18/32),在低级别和高级别黏液性肿瘤的表达比例分别为15/23 (65.2%)和3/9,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02);SATB2的阳性表达与预后也无明显相关性(P =0.786).结论 腹膜黏液性肿瘤其WHO新分级与预后相关,其中高级别肿瘤患者生存率显著低于低级别肿瘤患者;大部分腹膜黏液性肿瘤起源于阑尾.

  • 腹膜黏液性肿瘤的临床病理分析

    作者:周全;石峰;赵洪禹;李雁;宋清坤

    目的 分析腹膜黏液性肿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按照2010年WHO消化系统肿瘤分类标准对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病理科2012至2017年52例曾诊断为"腹膜黏液性肿瘤"的病例重新分级.观察其原发部位、神经侵犯、钙盐沉积、印戒细胞等病理特征,分析其与预后的关系.对所有病例进行CK7、CK20和CDX2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对来源不明的病例加染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和p16.结果 52例腹膜黏液性肿瘤中,男性29例,女性23例;平均年龄52.0岁.阑尾原发者32例,其他部位20例.低级别组织学形态23例(其中无细胞型1例),高级别组织学形态29例.伴印戒细胞者15例,伴神经侵犯者12例,伴钙盐沉积者9例.伴神经侵犯者预后明显较差(P=0.025),有印戒细胞者更易伴神经侵犯(P<0.01).性别、年龄、原发部位、肿瘤级别等与预后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腹膜黏液性肿瘤的原发部位中神经侵犯现象不罕见,且意味着预后不良.

  • 以非特异性腹痛及消化道症状起病的腹膜性脂膜炎一例

    作者:瞿旻;朱晓斐;王美堂

    患者女性,78岁,因主诉反复间歇性上腹疼痛伴恶心、呕吐及食欲下降一年余入院。患者有高血压既往史。8个月前,患者因反复性上腹疼痛行胃镜检查,提示慢性浅表性胃炎。3个月前在当地医院行颈动脉B超提示双侧颈动脉硬化斑块。整个病程中患者无发热、皮下结节及关节疼痛。查体:36℃,脉搏:70次/min,呼吸:20次/min,血压:155/80 mmHg (1 mmHg=0133 kPa)。患者有上腹压痛\无反跳痛。其余无明显异常体征。血常规及生化指标提示WBC 125×109 L-1, GRAN 853%,ESR 50 mm/h,血清淀粉状蛋白 A (Serum Amyloid A,SAA)752 mg/L,BNP 430 pg/mL。免疫学检查均阴性。腹部增强CT提示在左下腹肠系膜处有一高密度肿物,被肠系膜动脉所包绕。患者诊断为腹膜性脂膜炎、高血压病I级(中危组)。通过双氯芬酸消炎、琴柱草活血及氨利酮增加心功能后,患者症状有所改善。2 d后,患者腹痛消失,1周后出院。1个月后行随访,患者诉腹痛未曾出现。

  • 腹腔复苏——失血性休克治疗的进展

    作者:杨鹤鸣;李荣;徐迎新

    腹腔复苏(intraperitoneal resuscitation,IR)或腹膜复苏(direct peritoneal resuscitation,DPR)是指通过腹腔直接用药治疗休克的一种手段.是近年来美国路易斯维尔大学的Zakaria和Garrison等[1-3]提出的对失血性休克的一种新型治疗方法.其主要手段就是往腹腔内注射液体,以改善肠道及内脏器官血液循环,防止器官功能衰竭.腹腔复苏是近年休克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进展,为临床休克治疗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

  • CT诊断腹膜间皮瘤的临床价值探讨

    作者:戴燕彬;卓岳鹏

    目的探讨CT扫描对诊断腹膜间皮瘤的临床价值.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21例腹膜间皮瘤的CT表现,并与大体病理进行对照研究.结果主要CT表现包括:腹水(21例,100%);腹膜不规则黏连(17例,80.9%);腹膜结节(7例,33.3%);大网膜受累(14例,66.7%);肠系膜受累(15例,71%);盆腔肿块(12例,57.1%)和胸膜受累(10例,47.7%).结论腹膜间皮瘤早期腹膜病变CT检查不易发现,当腹膜、大网膜和肠系膜广泛增厚黏连时,CT检查可提示此病的诊断,但不易与卵巢癌和转移瘤鉴别,确诊主要依靠病理学.

    关键词: 间皮瘤 腹膜 CT
  • Miles术中腹膜外隧道式乙状结肠造口48例

    作者:陈祥;张敬彬;刘小华

    目的 探求一种更为合理的乙状结肠永久性造口方法 .方法 Miles中乙状结肠经腹膜外隧道造口,术后随访.结果 本组48例病人均无造口回缩,无腹内疝等并发症.结论 腹膜外隧道式乙状结肠该造口方式操作简单,安全性好,有效.减少近、远期并发症,临床效果好.

  • 延迟性脾破裂12例诊治体会

    作者:阮长山

    延迟性脾破裂是指腹部外伤48 h以后出现出血和腹膜刺激征等脾破裂症状者.我院1992年~2005年收治延迟性脾破裂12例,疗效满意,现总结报告如下.

  • 1例爱必妥致过敏反应的急救与护理

    作者:杨淑梅

    患者男,40岁,2008年4月入院.2005年行右半结肠癌切除术,术后行"奥沙利铂+表阿霉紊+5-Fu+亚叶酸钙"化疗6个疗程,2008年发现结肠肿瘤复发并肝、肺及腹膜多发转移,拟行"爱必妥+伊立替康+卡培他滨"方案化疗.

  • 主观综合性评估法在腹膜透析患者中的应用

    作者:王桂华;王晓燕;黄婧;霍迎楠

    营养不良是腹膜透析患者的一个主要并发症,如何正确评估其营养状况,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已日益受到医护人员的重视.营养评估法通过采用客观的生化指标或人体测量指标,但由于生化指标的采集不仅会增加患者精神、经济上的负担,而且有些病人不愿接受此法,故临床上采用人体测量指标.本文介绍了一种简单可靠的营养评估法--SGA(主观综合性营养评估),效果尚可,简述如下.

  • 腹膜黏液瘤的特征性超声表现探讨(附19例报告)

    作者:阙艳红;王学梅;陶春梅;张义侠

    目的 探讨腹膜黏液瘤的特征性超声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超声引导下腹膜活检的298例患者的病例资料,其中包括19例腹膜黏液瘤与279例其他腹膜病变.分析腹膜黏液瘤的声像图特点,分别总结受累腹膜、实质器官以及腹水的超声表现,并与其他腹膜病变的声像图进行比较.结果 低频探头扫查时,受累增厚腹膜内无回声区的显示率为57.9%;高频探头扫查,腹膜内无回声区的显示率可提高到89.5%.该征象提示腹膜黏液瘤的特异度高达100%.52.6%的病例在位于盆腔的腹水内可观察到流动的高回声.“星爆”征的特异度与肝边缘扇形压迹的敏感度(82.3%与88.1%)相对较高,但是两者的敏感度与特异度(57.9%与42.1%)则相对较低.结论 腹膜内的无回声区是诊断腹膜黏液瘤的特征性表现.高频探头可以更清晰地显示腹膜内的无回声区.在腹水较多的部位,如盆腔,超声可观察到黏液性腹水有一定的流动性.“星爆”征与肝边缘扇形压迹在提示腹膜黏液瘤的诊断时也有较高的价值.

  • 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诊断腹膜播散性平滑肌瘤病1例

    作者:王玲玲;郑秀兰;娄阁;程文

    患者女,34岁.1年前无明显诱因下腹胀疼,有子宫肌瘤及宫外孕手术史.核磁、CT检查均提示:肠道结构紊乱.肠镜检查未见异常.超声检查:双附件区不均质低回声包块,右侧大小约9 cm×5.7cm×5,8 cm.左侧大小6.4 cm×4.7 cm×4.8 cm,内见气体样强回声,呈腊肠状(图1),CDFI:未见血流信号.腹膜增厚13 mm,盆腔肠间隙积液,深23 mm,超声提示:(1)双附件区不均质低回声包块,考虑来源于肠道,建议超声引导下活检;(2)子宫直肠窝腹膜增厚,转移性病变不除外;(3)盆腔积液.对超声所见腹膜及盆腔可疑结节行穿刺活检(图2~3),穿刺病理结果:平滑肌瘤病.行腹腔镜下探查术+肠系膜肿物切除术+大网阑尾切除术.术中所见:肠系膜、大网膜、乙状结肠、子宫后壁、小肠系膜、膀胱返折处及阑尾组织,散在多发结节,长径0.8~16 cm,腹水50 ml.病理诊断:<肠系膜、大网、乙状结肠、子宫后壁、小肠系膜、膀胱返折处及阑尾组织>腹膜播散性平滑肌瘤病,请密切临床随诊.

  • 高频超声引导下腹膜病变穿刺活检的临床应用

    作者:张蕊;黎晓林;曹兵生

    目的 探讨高频超声引导下的腹膜病变穿刺活检的可行性.方法 30例患者19例为腹膜增厚患者,11例为腹膜实性结节患者.常规腹膜超声检查,测量各部位腹膜的厚度,结节的大小.高频超声引导下,用18G组织切割针对病变部位进行穿刺活检,送病理检查.结果 30例活检结果:18例为肿瘤,其中2例为原发肿瘤,16例为转移肿瘤.9例为炎性病灶,包括5例结核性腹膜炎,1例反应性淋巴增生,3例慢性炎细胞浸润.3例未见病变组织.病例阳性率为(27/30)90%.结论 高频超声引导下腹膜病变穿刺活检能提高诊断准确率,为腹膜病变的诊断提供了一种有效手段.

    关键词: 高频超声 腹膜 活检
  • 间皮瘤声像图特征

    作者:谢晴;雷小莹;刘春英;张立新

    目的 运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回顾性分析间皮瘤的声像图特征.方法 分析经手术确诊病理证实16例间皮瘤临床表现、多普勒超声所见.结果 16例间皮瘤患者7例胸膜间皮瘤、9例腹膜间皮瘤.7例胸膜间皮瘤均为良性,9例腹膜间皮瘤4例良性、5例恶性.声像图特征:良性胸膜间皮瘤表现为局限性及弥漫性改变,伴有不同程度胸腔积液.局限件胸膜间皮瘤为囊性及中-强回声实性结节,边界清楚;弥漫性胸膜间皮瘤表现为网状结构,胸腔内多个分隔回声带分成大、小不等房腔,均与胸膜相连.腹膜问皮瘤表现为人量腹水伴肠粘连,腹膜常显示弥漫性或局限性增厚,典型腹膜间皮瘤为腹膜呈网状结构,表面有多个分隔回卢带分成大、小不等房腔,与腹腔脏器相连.结论 胸、腹膜间皮瘤从临床症状到超声图像均无特异性,因此遇见顽固性胸、腹水病例需提高警惕,必要时作胸、腹膜活检或剖腹探查确诊,以便早期治疗.

  • 彩超诊断胎儿裂腹畸形1例

    作者:朱洪霞;宋伟芳

    孕妇,24岁.怀孕17周,行孕期常规超声检查.超声所见:胎儿双顶径约4.0 cm,脊柱排列规整,胎心率约154次/min,股骨长约2.4 cm.胎儿腹壁强回声带连续性中断,探及宽约1.27 cm缺损,部分内脏脱出在羊水中,范围约3.4 cm×2.2 cm,表面无皮肤及腹膜覆盖,随胎儿躯体活动而漂浮(图1,2).

  • 超声诊断幼儿腹膜脂肪瘤1例

    作者:陈颖;闫凤琴;马星;杨漪;牟荣骥

    患者,女性,3岁.主诉间断性腹痛1年,加重伴发热10天入院.查体:T:39℃.外科情况:下腹部可触及一8cm×6cm×5cm肿物,质中等,表面光滑,边界清,可活动.超声检查:于右中下腹腔内可见一约100cm×60cn×70cm大小实性团块,呈椭圆形,边界清晰(图1),包膜完整,内呈稍强、细密点状回声,其前缘紧贴腹壁,其后方可见肠管回声,内部未见明显血流信号.与肝、肾分界清晰.

1337 条记录 4/67 页 « 12345678...6667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