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头穴丛刺针法对Aβ1-42致阿尔茨海默病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及胆碱能系统的影响

    作者:徐飞;王玉珏;张可兴;李虹霖;周航;谢昕;王全;刘志鹏;杨硕

    目的:探讨头穴丛刺对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和胆碱能系统的影响.方法:选取60只雄性Wistar大鼠,将其随机分成模型组、假手术组、治疗组、对照组四组,每组15只,通过海马区注射Aβ1-42寡聚体进行AD大鼠造模,造模成功后给予为期四周的治疗,治疗组采用头穴丛刺,对照组针刺百会、四神聪穴.四周后通过水迷宫实验观察AD大鼠行为学改变,免疫组化法观测海马区胆碱能系统相关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逃避潜伏期自第二天起即呈缩短趋势,与对照组相比具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第二象限时间百分比与对照组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二者穿越次数无显著性差异(P>0.05).免疫组化结果显示,治疗组及对照组乙酰胆碱、ChAT表达较模型组显著提高,乙酰胆碱酯酶表达较模型组减低,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头穴丛刺能够通过上调乙酰胆碱、ChAT表达,下调乙酰胆碱酯酶表达改善大鼠学习记忆能力.

  • 头穴丛刺针法对AD患者脑内海马区代谢变化的影响

    作者:徐飞;王玉珏;张可兴;李虹霖;周航;谢昕;王全;刘志鹏;杨硕

    目的:探讨头穴丛刺针法对AD患者海马区代谢变化的影响.方法:将AD患者45例随机分为头穴丛刺组,传统针刺组,安理申组,将正常老年受试者15例设为空白组,头穴丛刺组给予于氏头穴丛刺治疗,传统针刺组针刺百会、四神聪,安理申组仅给予安理申口服,空白组不予干预,共治疗四周.于治疗前后对各组进行简易智力状态检查(MMSE)、日常生活能力(ADL)评测,以及海马区1H-MRS扫描.结果:三组病例组治疗后MMSE、ADL评分均较疗前改善,头穴丛刺组优(P<0.05,P<0.01);海马区N-乙酰天门冬氨酸(NAA)/肌酸(Cr)、胆碱(Cho)/Cr均有提高,头穴丛刺组提高更显著(P<0.05,P<0.01),肌醇(mI) /Cr值降低,头穴丛刺组降低更明显(P<0.05,P<0.01).结论:头穴丛刺针法能通过够调节AD患者海马区代谢物的含量而改善其学习记忆能力.

  • 头穴丛刺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研究

    作者:陈英华;秦瑞琦;满新玲

    目的:观察头穴丛刺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对60例诊断明确的偏头痛患者采用头穴丛刺治疗。治疗组30例给予传统针刺治疗结合头穴丛刺治疗,对照组30例给予传统针刺治疗。根据治疗前后头痛的指数变化,对比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头穴丛刺治疗偏头痛疗效确切,对患者头痛程度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 头穴丛刺结合康复训练治疗儿童孤独症谱系障碍的临床分析

    作者:廖金生

    目的:探讨应用头穴丛刺结合康复训练方式对孤独症谱系障碍患儿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60例孤独症谱系障碍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单纯康复训练,观察组给予头穴丛刺结合康复训练进行治疗,对比两组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儿童孤独症评定量表(CARS)评分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00%,高于对照组的6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康复训练+头穴丛刺的方式对孤独症谱系障碍患儿进行治疗可取得更加理想的效果。

  • 头穴丛刺结合通督健脑法对痉挛型脑性瘫痪粗大运动功能的影响

    作者:刘汇团;陈景汉;张玉琼;刘文静;杜乐品

    目的 分析痉挛型脑性瘫痪应用头穴丛刺结合通督健脑法治疗对粗大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 94例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41例)和观察组(53例).对照组患儿采用Bohath疗法治疗,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头穴丛刺结合通督健脑法治疗.对比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粗大运动功能以及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儿A板块、B板块、C板块、D板块、E板块粗大运动功能测量量表(GMFM-88)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A板块、B板块、C板块、D板块、E板块GMFM-88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临床总有效率为90.5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1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痉挛型脑性瘫痪应用头穴丛刺结合通督健脑法治疗可改善患儿粗大运动功能,提升临床效果.

  • 头穴丛刺联合认知康复对脑梗死后认知障碍患者血UA、ACA及VEGF水平的影响

    作者:王永新;张红顺;王利春;苗维;徐智广;刘明清

    目的:探讨头穴丛刺和认知康复训练对脑梗死后认知障碍的效应.方法:将120例脑梗死伴认知障碍患者,随机分3组,各组40例.头穴丛刺组(A组)给予于氏头针治疗,认知康复组(B组)给予认知康复训练,联合治疗组(C组)给予上述2种方案联合治疗.每周6次,共治疗4周.治疗前后评价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并检测血尿酸(UA)、血清抗心磷脂抗体(ACA)、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结果:3组患者MMSE均有提高,治疗后C组认知功能评分提高明显高于A组和B组(P<0.01),且B组较A组对认知改善明显(P<0.05);血UA、ACA和VEGF水平治疗前各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治疗前后比较A、C2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提示经治疗后血UA和ACA水平降低,VEGF水平升高,而B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提示单纯认知康复训练对血UA、ACA和VEGF水平影响甚微.A、C2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A、C2组与B组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1),提示A组与C组均可以降低血UA、ACA水平,升高VEGF水平.结论:头穴丛刺联合认知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有改善作用,降低血UA、ACA水平,升高VEGE水平.而单纯认知康复对血UA、ACA及VEGE水平影响甚微.

  • 头穴丛刺联合认知康复治疗脑梗死后认知障碍的临床研究

    作者:王永新;张红顺;王利春;苗维;吴晓华;刘冀

    目的:研究头穴丛刺和认知康复训练对脑梗死后认知功能障碍 (MCI) 的疗效.方法:将120例脑梗死伴认知障碍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的方法分成2组,每组60例.治疗组给予于氏头穴丛刺结合认知康复训练,对照组口服尼莫地平片治疗,共治疗12周.治疗前后通过简易精神状态量表 (MMSE)、事件相关电位 (P300) 潜伏期来进行疗效观察与评定.结果:经12周治疗,治疗组与对照组MMSE均有提高,治疗后治疗组认知功能评分提高明显高于对照组 ( P <0.05);治疗前事件相关电位 (P300) 潜伏期2组比较无差异,治疗后2组事件相关电位 (P300) 潜伏期差异均有显著性 ( P <0.05).结论:头穴丛刺联合认知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MCI疗效优于单纯口服尼莫地平片.

  • 头穴丛刺分区脑超替代疗法对智障儿童智力及社会适应性恢复的影响

    作者:李娟

    目的::研究头穴丛刺分区脑超替代疗法治疗MR儿童疗效变化情况。方法:对30例符合纳入标准MR儿童,采用随机区组设计方法分为三个处理组,头穴组采用头穴丛刺分区脑超替代疗法结合特教,普超组采用常规脑超疗法结合特教,对照组只接受特教,经6个月治疗,于疗前、疗后由专业评估师进行智力和社会适应性评估。结果:1.智力和社会适应性评估结果,头穴组、普超组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2.智力评估结果头穴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3.头穴组智力和社会适应性结果均数都大于普超组,但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头穴丛刺分区脑超替代疗法对MR儿童智力及社会适应性的提高,优于普通脑超,优于单独特教,头穴丛刺分区脑超替代疗法作为无痛、无创伤性疗法,是行之有效的干预方法,在临床中有待进一步研究探讨。

  • 头穴丛刺对AD大鼠血清SOD、GSH-Px及MDA的影响

    作者:曹阳;张淼;李虹霖;武丹;于杰;王宇明

    目的:探讨头穴丛刺对阿尔茨海默病(AD)大鼠血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超氧化物岐化酶(SOD)及丙二醛(MDA)的影响.方法:48只雄性清洁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对照组(常规头穴组)和治疗组(头穴丛刺组),每组12只.将制备好的Aβ1-42寡聚体缓慢注射在双侧海马区,造成老年痴呆大鼠模型,造模成功2d后开始针刺,头穴丛刺选取于氏头针中顶区、项前区和额区,常规头穴选取百会、四神聪穴,4周后观察效果.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血清GSH-Px活性及SOD活性较模型组显著升高(P<0.01);治疗组与对照组SOD活性、GSH-Px活性及MDA含量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SOD活性、GSH-Px活性低于对照组,MDA含量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头穴丛刺可能通过调节氧化应激机制,清除自由基提高学习记忆能力.

  • 头穴丛刺电针治疗原发性失眠患者疗效观察

    作者:王东岩;谢琪瑶

    目的:观察电针治疗原发性失眠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25例.治疗组采取电针,对照组采用口服安定治疗.并在治疗前后用睡眠日记、中医证候失眠量表、汉密尔顿抑郁、焦虑量表观察患者病情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对照组有效率84%.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质量较治疗前均有改善,且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组的焦虑、抑郁量表分数减低,而对照组偶见分数不减反增的案例.结论:电针对于改善原发性失眠患者效果优于对照组,并且对患者的情绪有一定改善.

  • 头穴丛刺结合枕后小肌群训练对脑瘫患儿头部控制的影响

    作者:唐强;朱琳;王艳;项栋良

    目的:评价头穴丛刺结合枕后小肌群训练对脑瘫患儿头部控制的影响.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头穴丛刺组、头穴丛刺结合枕后小肌群训练组(简称结合组)2组,每组30例,采用粗大运动评定量表(GMFM)疗效标准、小儿脑瘫的分度及疗效评估自测表进行评定[5],评价各组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后两组患儿GMFM、小儿脑瘫的分度及疗效评估自测评分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周后,两组GMFM评分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合组小儿脑瘫的分度及疗效评估自测评分明显高于头穴丛刺组(P<0.05).结论:头穴丛刺结合枕后小肌群训练两者相互协调、相互作用,促进脑瘫患儿抬头和控头的功能.

  • 针刺项颈部腧穴和头穴丛刺长留针法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对照

    作者:于向华;陈丽娜

    目的:通过与口服吡拉西坦片对照来评价针刺项颈部腧穴和头穴丛刺长留针法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血管性痴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采用针刺项颈部腧穴和头穴丛刺长留针法治疗,对照组30例服用吡拉西坦片治疗,疗程均为6周.治疗前后以MMSE和ADL量表评价其认知功能及社会行为能力的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MMSE和ADL评分较疗前均有改善(P<0.05,P<0.01),治疗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针刺项颈部腧穴和头穴丛刺长留针法治疗血管性痴呆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是一种简单、方便、经济、有效的治疗方法.

  • 头穴丛刺对阿尔茨海默病大鼠 MAPK 信号的影响

    作者:李虹霖;徐飞;夏昆鹏;张淼;王玉珏

    目的:观察头穴丛刺对阿尔茨海默病(AD)大鼠 MAPK 信号中的 erk、jnk、p38表达的影响。方法大鼠双侧海马区注射 Aβ1-42建立 AD 大鼠模型,将60只大鼠随机分为5组:空白组,模型组,头穴丛刺组,传统头针组及体针组,每组各12只。经过4周干预后,经免疫组化法观察大鼠海马区组织中 p-jnk / jnk、p-erk /erk、p-p38/ p38的变化。结果头穴丛刺组、传统头针组分别与模型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体针组与模型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p-jnk / jnk 表达变化:各治疗组间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头穴丛刺组优于传统头针组及体针组;p-erk / erk 表达变化:体针组与头穴丛刺组和传统头针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头穴丛刺组较优,头穴丛刺组与传统头针组相比有上升趋势,但 P >0.05,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p38/ p38表达变化:各治疗组间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头穴丛刺组优于传统头针组及体针组。结论头穴丛刺通过上调 p-erk、下调 p-jnk 及 p-p38的表达,进而改善大鼠学习记忆能力。

  • 头穴丛刺疗法对阿尔茨海默病患者氧化应激相关指标的影响

    作者:李虹霖;徐飞;夏昆鹏;张淼;王玉珏

    目的:探讨头穴丛刺疗法对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影响。方法将60例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在常规内科治疗的基础上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空白组,治疗组采用头穴丛刺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头针治疗,空白组不特殊治疗,共治疗4周,检测治疗前后血清中 MDA 含量、SOD、GSH-Px 活性。结果治疗前,治疗组、对照组、空白组氧化应激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治疗组 SOD 及 GSH-Px 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 <0.01),MDA 水平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 <0.01);对照组 SOD 及 GSH-Px 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 <0.05),MDA 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 <0.05);空白组 SOD、GSH-Px 水平较治疗前有所上升,MDA 水平较治疗前有所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治疗组较对照组、空白组 SOD 及 GSH-Px 水平明显升高(P <0.05),MDA 水平较明显降低(P <0.05)。结论头穴丛刺能有效提高血清中 SOD 及 GSH-Px 水平,降低 MDA 水平,可通过调节清除自由基能力和提高抗氧化能力,改善阿尔茨海默病患者氧化应激水平。

  • 头穴丛刺对AD大鼠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

    作者:李虹霖;徐飞;夏昆鹏;张淼;王玉珏

    目的:观察头穴丛刺对阿尔茨海默病( AD)大鼠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48只清洁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治疗组、对照组各12只。采用Aβ1-42寡聚体进行造模,造模成功后,治疗组采用头穴丛刺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头针治疗,模型组与假手术组不进行任何手段干预。1次/d,6 d为1个疗程,间隔1 d,治疗4个疗程后,通过免疫组化方法测定海马区bcl-2、bax、caspase-3表达的变化。结果治疗组、对照组海马区bax、caspase-3表达较模型组均显著下降( P ﹤0.01),治疗组表达低于对照组( P ﹤0.05), bcl-2阳性神经元计数较模型组显著升高( P﹤0.01),治疗组表达高于对照组( P﹤0.05)。结论头穴丛刺能有效抑制AD大鼠海马区神经细胞凋亡进而提高认知水平。

  • 电项针和头穴丛刺长留针法治疗血管性痴呆的疗效观察

    作者:于向华;高维滨

    笔者于2009-06~2011-06运用电项针和头穴丛刺长留针法治疗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30例,并与服用吡拉西坦片治疗作对照,以评价其对患者认知功能及社会行为能力的改善,现报道如下.

  • 头穴丛刺对血管性痴呆大鼠学习记忆功能神经递质和海马神经元突触结构的影响

    作者:杨俊丽;郭文海;李海涛;张婷;张良;孙荣;张淼;赵慧;寇吉友

    目的:观察头穴丛刺对血管性痴呆(VD)大鼠学习记忆功能、海马神经元突触结构和神经递质的影响.方法:实验用永久性结扎双侧颈动脉建立VD大鼠模型,用Morris水迷宫测定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并观察大鼠海马神经元突触超微结构及神经递质的变化.结果:头穴丛刺能提高VD大鼠学习记忆成绩;与模型组比较,头穴丛刺各组突触结构较清晰、相对完整,突触数目有所增加;突触小泡数量及活性面积增加,海马组织乙酰胆碱(Ach)含量明显增多,多巴胺(DA)、5羟色胺(5-HT)含量升高.结论:头穴丛刺可改善VD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其作用可能与减少海马神经元突触损伤和增加神经递质的释放有关.

  • 头穴丛刺治疗血管性痴呆32例

    作者:张立;关莹;邢艳丽

    目的:探讨头穴丛刺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疗效.方法:32例血管性痴呆患者采用头穴丛刺治疗,治疗前后进行认知功能评定(MMSE)、生活能力的评定(ADL)和疗效评定.结果:32例血管性痴呆患者治疗后认知功能、生活能力的评定积分明显优于治疗前,疗效显著,总有效率达96.8%.结论:头穴丛刺治疗血管性痴呆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是一种简单、方便、经济、有效的治疗方法.

  • 针康法治疗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功能损害的临床观察

    作者:张立;刘淑秀;邢艳丽;王艳;关莹

    目的:观察针康法治疗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功能损害(VCIND )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VCIND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头穴丛刺组、针康组(头穴丛刺结合认知功能训练组),每组各30例。康复组采用认知功能训练法、头穴丛刺组采用于氏头穴丛刺法针刺治疗、针康组采用头穴丛刺结合认知功能训练法,共治疗8周,比较3组患者认知功能改善情况。结果:3组患者治疗后组间比较:针康组与康复组及头穴丛刺组的MoCA总评分有显著性差异( P<0.05),康复组和头穴丛刺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针康组中,视空间与执行能力、注意力、语言、延迟回忆、定向力方面治疗前后有显著性差异( P<0.05)。结论:针康法能较好改善VCIND患者的认知功能,且效果优于单纯的认知功能训练与单纯头穴丛刺组。

  • 头穴丛刺治疗老年性痴呆患者临床观察

    作者:李虹霖;孙兴华;李默

    目的:观察头穴丛刺对老年性痴呆患者临床疗效。方法:将40例AD患者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口服多奈哌齐,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头穴丛刺,8周后观察两组MMSE、ADL评分和Tau蛋白与Hcy水平。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MMSE、ADL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Tau蛋白、Hcy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头穴丛刺能够有效改善老年性痴呆患者的认知水平。

80 条记录 2/4 页 « 1234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