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环氧化酶-2及细胞因子在创伤后应激障碍患者中的表达变化及意义

    作者:何主强;殷莉;黄姗姗

    目的:初步探讨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患者血清中白细胞介素(IL)-1、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与环氧化酶-2(COX-2)的表达变化及意义。方法:收集32例PTSD患者(PTSD组)与26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与Western blot法对PTSD组血清中IL-1、IL-6、TNF-α及COX-2进行检测,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PTSD 组血清 IL-1、IL-6及 TNF-α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1);COX-2含量水平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1)。结论:PTSD患者存在显著的免疫功能紊乱,IL-1、IL-6、TNF-α及COX-2可能在PTSD的发病机制中起着重要作用。

  • 稳定性冠心病患者地震前后动态心电图比较

    作者:陈呖;刘明江;欧阳振鹏;郑婕舒

    目的:分析地震后引起心血管疾病的可能性及其机制.方法:将60例稳定性冠心痛患者分为地震组30例及时照组30例,并设定14:28为时间基点.以动态心电图方式连续监测基点前后4h两组人群在心率、频发室性心律失常及心肌缺血事件检出率的变化.结果:地震组在震后的各项指标与震前及对照组比较有明显增高,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O.O1).结论:地震可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其机制可能与创伤后应激障碍有关,应采取积极措施控制震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 盐皮质激素受体和糖皮质激素受体在创伤后应激障碍大鼠海马CA1区的共存表达

    作者:杜喆;张伟国;曹桂范;陶凯

    目的:研究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大鼠海马CA1区神经元盐皮质激素受体(MR)和糖皮质激素受体(GR)表达及共存变化.方法:用连续单一刺激(SPS)方法刺激大鼠制作PTSD模型,用ELISA检测不同时间大鼠血清糖皮质激素(GC).取SPS后12h、1d、7d鼠脑组织,以非刺激的脑组织为对照组,用免疫荧光双标技术进行各组海马CA1区神经元MR和GR表达及二者共存表达的观察.结果:大鼠血清GC于SPS后1h时明显增高,12h时仍持续升高,24 h时低于正常,7、14d回升但低于正常;激光共聚焦显微镜(CLSM)下,MR-CY3呈红光,GR-FITC呈绿光,二者融合为黄色或橙色光.对照组可见MR分布于胞质和胞核,GR主要分布于胞核,少数于胞质;12h时MR表达减少,GR在胞核内明显增多;1d时MR表达进一步减少且集中于胞质,GR集中于胞质;7d时MR持续减少,GR重新表达于胞核.用双重波长激发时,对照组融合光集中于胞核,12h时核内融合光增多,1d时融合光集中于胞质,7d时核内融合光再次增多.结论:MR、GR在海马CA1区神经元内表达与PTSD大鼠血中GC浓度变化相互影响,而导致海马受损、功能降低.

  • 军队传染科护理人员心理应激状况的调查

    作者:周宏;耿延东

    目的 调查军队传染科护理人员的心理应激状况并探讨应对策略.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某军区总医院感染科五年内的60名一线护理工作人员心理应激状况进行调查.结果 问卷中身体化因子得分高,恐怖因子得分低,平均为2.13±0.78.总体来看人际关系敏感、抑郁、恐怖、焦虑、敌对五个因子得分相对较高.结论 传染科护理人员存在比较严重的心理问题.建议医院和科室考虑制定相关方案进行心理干预,同时传染科护理人员也应主动学习一些心理应激知识,提高个人心理应激能力.

  • 精神分裂症与急性应激障碍及抑郁症患者血清蛋白质谱初步分析

    作者:姜伟;王开正;白克镇;周明术;代碧珍;蔡美珠

    目的 研究精神分裂症、急性应激障碍、抑郁症患者血清蛋白质谱的表达情况,筛选差异表达的标志蛋白并探讨其临床价值.方法 采用表面增强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技术(SELDI-TOF-MS)对122例精神分裂症、急性应激障碍、抑郁症患者及健康患者血清蛋白质谱图进行检测,用Biomarker Wizard 3.1版本软件分析质谱数据,筛选血清差异表达的标志蛋白并评价其临床价值.结果 精神分裂症患者与健康者血清有56个差异蛋白质峰,其中5个蛋白质峰作为标志蛋白具有潜在的临床价值;精神分裂症与急性应激障碍者之间差异表达的蛋白质峰有15个;精神分裂症与抑郁症患者血清有21个差异蛋白质峰.结论 精神分裂症、急性应激障碍、抑郁症患者血清中具有差异表达的标志蛋白,可能对其鉴别诊断和病因学研究,以及进一步研究蛋白质组学改变及其临床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 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心理干预和护理探讨

    作者:冉超群;段炼;段容

    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是个体经历威胁生命事件之后出现的一组有特征性的精神障碍,并导致一定的社会功能的丧失.突发的、灾难性的创伤事件,诸如强烈地震、战争、洪水、飓风、空难、矿难、严重车祸等意外事件导致个体延迟出现并长期持续的这组症状群,以再度体验创伤性事件为特征,情绪容易激惹,对创伤性事件相关情景采取回避行为,心理失去平衡.国内有关文献报道不多[1-3].现将本院近4年来诊治的PTSD患者作一报道,并探讨心理干预和护理对策.

  • 惊厥阈下电刺激致大鼠海马NO含量及nNOS表达变化

    作者:王庆松;王正国;朱佩芳

    目的探讨海马一氧化氮(NO)及NO合酶(NOS)在惊厥阈下电刺激所致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样行为异常中的可能意义.方法在大鼠海马惊厥阈下电刺激PTSD动物模型基础上,动态检测了大鼠海马、额叶皮层组织匀浆NO、NOS含量及神经元型NOS(nNOS)表达.结果惊厥阈下电刺激所致PTSD样行为异常大鼠海马NO于电刺激停止后12 h明显升高[(4.65±1.22) μmol/g protein,P<0.01],24 h达高峰[(6.44±1.53) μmol/g protein,P<0.01],72 h时仍明显增多[(3.17±0.91) μmol/g protein,P<0.05],海马nNOS表达亦同步增高,而海马NOS仅轻度短期增高,额叶皮层nNOS则无明显改变.结论海马结构nNOS持续性高表达与NO含量明显增多,在惊厥阈下电刺激所致实验大鼠PTSD样行为异常中可能有重要意义.

  • 大鼠创伤后应激障碍模型的建立及其海马糖皮质激素受体的变化

    作者:王庆松;王正国;朱佩芳

    目的建立较理想的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动物模型,并初步探讨脑组织糖皮质激素受体(GR)变化规律.方法采用频率25 Hz、波宽1 ms、串长10 s、串隔7 min、强度100 μA的恒流、单脉冲电流,反复刺激大鼠海马建立PTSD模型,观察实验动物情感行为改变;并利用Western blot法检测脑组织GR表达.结果通过反复惊厥阈下电刺激海马,成功诱发了实验动物较长时程的明显活动习性改变、警觉水平增高、惊恐行为、环境适应能力下降、躲藏逃避反应等多种PTSD样情感行为障碍;电刺激停止后1周内海马GR表达明显增高.结论海马惊厥阈下电刺激可基本满足PTSD主要临床表现,而海马结构GR持续性高表达可能直接参与了PTSD持续性精神行为障碍的发生发展过程.

  • 氟比洛芬酯对取卵术创伤应激反应和生殖结局影响的研究

    作者:赵红;姜燕;王静;鹿群;冯艺

    目的 探讨非甾体药物氟比洛芬酯对经阴道超声引导取卵术创伤应激反应和生殖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取拟行取卵术的100例患者,分为氟比洛芬酯组或安慰剂组.手术前30 min静脉滴注氟比洛芬酯(1.5mg/kg)或外观一致的安慰剂,采用异丙酚-瑞芬太尼全身麻醉下行经阴道超声取卵术.观察创伤应激反应和生殖结局指标.结果 氟比洛芬酯组患者术中快心率、术中体动患者比例、全身麻醉药用量低于安慰剂组,苏醒时间更短,术后疼痛评分更低(P<0.05).两组患者卵泡液炎性指标、成熟卵泡数目、胚胎移植比例和妊娠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术前给予氟比洛芬酯可以有效缓解取卵术的创伤应激,但不影响临床结局.

  • 不良生活事件对中职护理专业学生的影响及与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高静;秦啸龙;汤磊

    目的 调查中职护理专业学生不良生活事件的流行病学特征,探讨不良生活事件与创伤后应激障碍( PTSD)的关系,为中职护理专业学生心理健康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研究方法,以上海市卫校和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卫生学校中职护理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采用EPIDATA3.1软件进行数据录入并 进行逻辑纠错,采用SAS 8.2 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结果 调查对象平均年龄为(17.00±0.88)岁,其中男生87 人(15.56%),女生472人(84.44%);不良生活事件中"考试失败或成绩不理想"发生频率较高,为81.64%;PTSD检出率为5.53%,PTSD阳性者和非阳性者之间的生活事件各因子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 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PTSD的影响因子为人际关系因子(OR=2.93,95%CI=1.43~6.00),受惩罚因子 (OR=3.91,95%CI=1.41~10.87),适应因子(OR=4.12,95%CI=1.70~9.99).结论 中职生不良生活事件发生率 较高,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应从减轻学业负担,转变授课方式,提高中职生人际交往能力,提高中职生的社会 适应能力等方面入手.

  • 深圳义工突击队绵竹地震灾区工作效果评估

    作者:周丽娟;卢宁

    目的 对深圳青年义工突击队在绵竹安置点开展的青少年心理社会干预工作进行效果评估.方法 四川绵竹青少年心理辅导营作为观察组,营地以外3组作为对照组,使用WHO(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灾难心理援助需求自评量表(SQR)和应激障碍筛选量表分别进行随遇抽样调查,评估深圳义工心理服务工作对震后青少年应激障碍干预的效果.结果 SQR和应激障碍筛选量表上,营地青少年的阳性数和总得分都小于营地外其他3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青年义工突击队在绵竹地区开展的青少年心理辅导工作具有一定的成效,为相关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借鉴.

  • 芦山地震住院伤员应激障碍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陈旭;杨俊华;黄雨兰;汪瑾宇;邹志礼;高海燕;王婧;周波

    目的:调查芦山地震住院伤员急性应激障碍( ASD)和创伤后应激障碍( PTSD)的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对四川省人民医院接收的69例芦山地震灾区伤员在入院一周内使用ASD量表、抑郁-焦虑-压力自评量表、认知情绪调节量表及自编的一般情况量表进行评估,在地震后40天电话回访到其中的52名伤员进行PTSD评估。将性别、年龄、职业、文化程度、受伤程度、是否参与救援工作、是否有家庭成员受伤或死亡等22个项目与ASD的四个症状进行差异性分析,并将ASD对PTSD的预测作用以及 PTSD 影响因素作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 ASD 检出率为42.03%, ASD 对 PTSD 的预测率为55.88%,PTSD的检出率为65.38%。性别、康复情况等7个因素进入PTSD回归方程。 ASD的过激和再现症状对PTSD的解释量为36.3%。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性别、康复情况、ASD再现和过激症状、焦虑症状、认知情绪策略中的灾难化和理性分析对PTSD有影响(B=-0.046、-0.286、1.676、0.282、0.291、0.129和-1.566,均P<0.001)。结论地震住院伤员PTSD检出率高,未检出ASD的患者40天后可能出现PTSD。性别、康复情况、ASD症状、焦虑症状、认知情绪策略会影响住院伤员患创伤后应激障碍。

  • 武警官兵调防前后应激障碍与人格特征相关分析

    作者:刘晓辉;崔淑芳

    武警官兵在执行作战、训练和抢险救灾中,不但要承受强大的体力负荷,还要承受居大的心理压力,共心理障碍的发生率要比一般群体高.为此,作者对武警官兵调前后的应激障碍及其与人格特征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旨在为部队进一步做好心理教育是供理论依据.现报道于后.

  • 手术创伤对大肠癌病人肠道菌群的影响

    作者:谭建美;林红;黄祥成;吴承堂;耿协强

    目的:探讨手术创伤对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20例大肠癌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用选择性培养基平板对术前及术后第1次粪便进行细菌培养.结果:与手术前相比,手术后肠杆菌和肠球菌分别增加了5倍,P<0.01和3倍P<0.05;而双歧杆菌和真杆菌则分别下降了75.0%,P<0.01和67.6%,P<0.05;双歧杆菌/大肠杆菌的比值(B/E)倒置更为明显,P<0.001;肠道菌群失调由35%增加到65%,P<0.05.结论:手术创伤可引起肠道菌群失调.

  • 创伤应激相关精神行为异常与中枢神经细胞游离钙改变

    作者:张汝;王庆松;李燕;丁盛;黄大熔

    目的:观察创伤应激相关精神、行为异常与中枢神经细胞游离钙改变的关系.方法:在建立大鼠海马惊厥阈下电刺激创伤后应激障碍模型的基础上,采用Fma2/AM荧光标记技术,动态检测了大鼠海马、额叶皮层神经细胞内游离Ca2+含量变化.结果:海马神经细胞内游离钙浓度于电刺激停止后12h明显升高,24h达高峰,1w时基本恢复;而额叶皮层只出现了短暂的细胞内钙浓度增高.结论:海马神经细胞Ca2+调控异常可能是创伤应激相关精神、行为障碍的一个重要病理生理基础.

  • PTSD样情感行为异常大鼠脑组织ATP酶活性改变

    作者:肖凯;王庆松

    目的:探讨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精神与行为异常的病理生理基础.方法:利用频率25Hz、波宽1ms、串长10s、串隔7min、强度100μA的恒流、单脉冲电流,反复惊厥阈下电刺激海马,并定量检测了实验动物海马组织匀浆及线粒体Na+、-K+、-ATP酶、Ca2+、-ATP酶活性改变.结果:电刺激停止后48h内实验动物海马细胞线粒体Na+、-K+、-ATP酶活性明显下降,P<0.05;72h内Ca2+、-ATP酶活性显著降低,P<0.05.结论:海马组织,特别是海马细胞线粒体钠钾泵与钙泵功能受损,在实验动物长时程PTSD样情感行为异常发生发展中可能有重要意义.

  • 地震救援中军人心理应激障碍的预测与早期干预

    作者:胡光涛;宋航;龙冬梅;王国威;黄一;李志宏

    在各种抢先救灾中,冒着生命危险开展灾难救援的军人经常性处于急性或慢性应激状态,严重者导致心理应激障碍.过去,对灾难事件中救援军人心理应激的关注较少,特别是对救援军人心理应激障碍的早期识别、早期预防和干预存在不足,缺乏系统性.本研究通过回顾性研究地震救援中军人心理应激的相关文献,分析救援军人心理应激障碍的常见表现、预测因素,并对笔者多次参与的地震救援军人早期心理应激干预实践经验进行总结,以便能早期发现救援军人心理应激障碍的高危易感人群,采取及时有效的干预措施,减少心理应激障碍的发生.

  • 不同中药方剂对创伤后应激障碍模型大鼠的行为学影响

    作者:方锦颖;陈光耀;何亚林;俞燕薇;施晓军;毛萌

    目的:通过单次延长应激建立创伤后应激障碍模型,观察温胆汤、柴胡疏肝散、归脾汤、天王补心丹、丹栀逍遥散、阿普唑仑对SPS模型大鼠行为学的影响.方法:96只雄性 Wistar 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温胆汤组、柴胡疏肝散组、归脾汤组、天王补心丹组、丹栀逍遥散组、阿普唑仑组,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均给予SPS造模.正常对照组、模型组每天灌胃生理盐水,其余各组灌胃相应的药物.造模7d后检测大鼠体重增长数,旷场实验中运动总距离、穿格次数、单次大运动距离、修饰时间及次数,僵立行为测试中僵立行为次数及时间.结果:大鼠体重增长数:模型组较之于正常组,体重增长数减少(P<0.05);温胆汤组较之于模型组体重增长数明显增加(P<0.01).旷场实验:模型组较之于正常组运动总距离、穿格次数以及单次大运动距离减少(P<0. 05);温胆汤组较之于模型组运动总距离、穿格次数、修饰次数及时间增加(P<0.05),单次大运动距离明显增加(P<0.01);归脾汤组较之于模型组运动总距离、穿格次数增加(P<0.05),单次大运动距离明显增加(P<0.01);天王补心丹组较之于模型组单次大运动距离增加(P<0.05);阿普唑仑组较之于模型组运动总距离、穿格次数以及单次大运动距离增加(P<0.05).僵立行为测试:模型组、温胆汤组、柴胡疏肝散组、归脾汤组、天王补心丹组、丹栀逍遥散组、阿普唑仑组大鼠僵立次数较之于正常组明显增加(P<0.01);模型组、柴胡疏肝散组、归脾汤组、丹栀逍遥散组、阿普唑仑组大鼠僵立时间较之于正常组明显增加(P<0.01),温胆汤组、天王补心丹组僵立时间较之于正常组增加(P<0.05).结论:本实验成功复制了PTSD模型,温胆汤、归脾汤、阿普唑仑对SPS建立PTSD模型旷场实验焦虑样行为有良好的改善作用,天王补心丹的效果尚需进一步验证.

  • 烧伤病人心理反应研究

    作者:林咏蔚

    烧伤会使患者产生心理应激,同时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在临床实践中及时发现患者的心理问题并进行相应的护理干预是具有重要意义的.烧伤病人常见的心理反应主要有紧张、恐惧、焦虑抑郁、不满情绪、敏感多疑、孤独感悲、自卑感等.

  • 氯磺酸中毒后应激障碍分析

    作者:王桂琴;黄一飞;彭秀军

    目的:分析突发性事件引起应激障碍导致心理生理功能紊乱.方法:对62位氯磺酸中毒患者进行神经系统及眼部检查.结果:应激障碍包括应激的急性反应和延迟性反应.结论:应激障碍为多因素作用,应及时给予集体创伤应激者的心理支持与关心.

302 条记录 13/16 页 « 12...8910111213141516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