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肝组织HBVcccDNA与HBV复制水平的相关性分析

    作者:黄维亮;徐丹;谢元林

    目的 探讨乙肝患者肝组织中乙型肝炎病毒(HBV ) cccDNA与血清 HBV DNA及乙肝病毒e抗原(HBeAg)含量的关系。方法 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乙肝患者肝组织 HBV cccDNA和血清HBV DNA ,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其血清中 HBeAg。结果 肝组织HBV cccDNA与血清HBV DNA定量呈正相关( r =0.806,P <0.01),与血清 HBeAg定量值无相关关系( r =0.219,P >0.05)。结论 血清HBeAg阳性组病毒复制较阴性组活跃,HBV DNA阴性不能完全反映肝组织内 HBV是否存在复制,而检测肝组织HBV cccDNA可精确反映肝内 HBV复制情况。

  • 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对人外周血淋巴细胞的影响

    作者:蒋永芳;唐伟;马静;贺波;李耐萍;龚国忠

    [目的]探索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后,乙型肝炎e抗原(HBeAg)在免疫调节中的作用和机制.[方法]分离正常人血淋巴细胞,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HBeAg,培养72 h后,计数细胞,流式细胞仪分析T淋巴细胞亚群的改变,同时分析细胞Toll受体(TLR)中TLR3、TLR4和细胞程序性死亡受体-1(PD- 1)的表达率,ELISA分析γ干扰素(IFN-γ)浓度.[结果]淋巴细胞的增殖随HBeAg浓度增加而明显抑制,CD4+和CD8+细胞百分比也相应降低,TLR3、TLR4和PD-1的表达率明显增高,人γ干扰素(IFN-γ)浓度降低.[结论]HBeAg体外能抑制淋巴细胞生长,使T淋巴细胞比例降低,促进PD-1的表达并抑制其活性.

  • 湖南永州地区2010年和2016年乙肝标志物检测能力验证结果分析

    作者:杨丽华;焦芳艳;张裕

    [目的]评估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乙肝标志物的实际检测能力.[方法]对永州地区医疗机构临床免疫学实验室进行现场检测和传统的室间质量评价(EQA),比较2010年及2016年现场检测和EQA结果的差异.[结果]EQA成绩高于现场检测结果的医学检验领域能力验证(PT)成绩,但2016年现场检测的PT成绩要优于2010年现场调查成绩(P<00.5).[结论]永州地区乙肝标志物检测能力2016年较2010年有较大提升;单次EQ A结果不能反映实验室实际检测能力,需不断改进能力验证方式.

  • 拉米夫定治疗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疗效观察

    作者:朱映华;龚国忠;梁俊;姚茂军

    来,拉米夫定(LAM)作为新一类抗病毒药物用于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已取得了一定疗效;治疗1年后,ALT的复常率为41%~72%,HBeAg/抗HBe血清转换同时HBV DNA阴转者为16%~17%[1].但有关LAM治疗HBeAg阴性/HBV DNA阳性(前C区变异)CHB患者鲜见报道,作者等对LAM治疗该类患者的疗效和不良反应作了观察,现报道如下.

  • 孕妇感染乙型肝炎病毒的状态与宫内感染关系的研究

    作者:周战修;宗艳丽;强君;刘家爱

    目的探讨孕妇感染乙型肝炎病毒(HBV)的状态与宫内感染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及荧光定量PCR法对产前孕妇进行乙型肝炎两对半免疫学标志联合测定和HBV DNA载量检测;新生儿分娩后取脐动脉血检测HBV DNA载量.根据上述检测结果研究孕妇感染HBV的状态与宫内感染的关系.结果乙型肝炎e抗原(HBeAg)和HBV DNA阳性的孕妇发生宫内感染率分别为46.03%,90.48%;HBeAg和HBV DNA阴性孕妇为3.97%,32.54%;两组孕妇宫内感染率和HBV DNA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有高度显著性(P<0.01).孕妇血清中不同载量HBV DNA与新生儿宫内感染率进行直线回归分析,相关系数为0.9673,成正相关.结论以HBV DNA的载量作为观察指标研究分析孕妇HBV感染状态与宫内垂直传播的关系较免疫学指标HBeAg更加直接可靠;孕妇血清HBV DNA载量多是造成宫内感染的主要因素之一.

  • 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树突状细胞Toll样受体3的表达

    作者:朱斌;张平;王天宝;魏晓霞;张光文

    目的 观察HBeAg+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外周血树突状细胞内Toll样受体3(TLR3)mRNA的表达水平及意义.方法 30例HBeAg+慢性乙肝患者为研究组,30例HBeAg-慢性乙肝患者和3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用人重组粒细胞-巨噬细胞刺激集落因子( rhGM -CSF)、人重组白细胞介素4(rhlL-4)、干扰素α(IFN-α)诱导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和健康体检者外周血树突状细胞(DC).ELISA法检测DCs培养上清液中IL-12、INF-γ的分泌水平,实时荧光定量(RT-PCR)法检测TLR3 mRNA表达水平.结果 HBeAg+和HBeAg-慢性乙肝患者外周血DCs分泌IL-12、INF-y的水平,TLR3mRNA表达均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P<0.01).HBeAg+慢乙肝患者TLR3mRNA表达低于HBeAg-慢乙肝患者,但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树突状细胞Toll样受体3的表达和分泌细胞因子的功能下降.

  • 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前S2抗原与病毒载量和转氨酶的关系

    作者:李红兵;唐谦;独晓勤;张京洲;孟雪飞;李永涛

    目的 探讨HBeAg阴性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慢性乙肝)患者血清中前S2抗原与病毒载量及转氨酶的关系.方法 测定154例HBeAg阴性慢性乙肝患者前S2抗原、HBV DNA及ALT、AST,并对其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HBV DNA 阳性率为45.5%.前S2抗原阳性率为67.5%;前S2抗原与HBV DNA有关(R2=0.236,P<0.01);前S2抗原阳性组ALT、AST均高于阴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前S2抗原与病毒载量相关,但不可完全替代HBV DNA,可作为HBeAg阴性慢性乙肝患者病毒复制的辅助指标,肝脏的炎症活动可能与其有关.

  • 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细胞因子与HBV DNA的检测

    作者:王迎春;张志超;张凯军;夏允;刘凯南

    目的 探讨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慢性化过程中细胞因子的作用.方法 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52例HBeAg阴性慢乙肝患者血清中细胞因子IFN-γ、IL-4、IL-10、TGF-β1水平及荧光定量PCR(FQ-PCR)技术检测血清中HBV DNA含量.结果 HBeAg阴性慢乙肝组IFN-γ、IL-4、IL-10、TGF-β1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值<0.05或P<0.01).中度组IL-4和TGFβ1水平显著高于轻度组(P均<0.05),IFN-γ和IL-10水平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重度组IFN-γ、IL-4和TGFβ1水平显著高于中度组(P值分别<0.01、<0.05、<0.05),IL-10水平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BV DNA阳性组IFN-γ水平显著低于HBV DNA阴性组(P值<0.01),IL-4和TGFβ1水平显著高于HBV DNA阴性组(P值均<0.05),IL-10水平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HBeAg阴性慢乙肝患者体内存在免疫功能调控失调,IFN-γ、IL-4、IL-10和TGF-β1均参与了HBeAg阴性慢乙肝的病理生理过程.

  • 1012例HBeAg阴性及阳性慢性肝病的临床分析

    作者:丁向春;张栩;刘娅

    目的 了解HBeAg阴性慢性肝病特点.方法 对HBeAg阴性与HBeAg阳性慢性肝病患者相关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HBeAg阴性患者537例,占53.06%,年龄大以(40.6±10.4)岁为主,HBVDNA含量低,重症、肝硬化和肝癌构成以及肝脏功能损害和肝纤维化指标总体上均高于HBeAg阳性患者.结论 HBeAg阴性慢性肝病发病率高,预后差,是今后防治的重点.

    关键词: 肝炎E抗原 乙型 肝病
  • 256例e抗原阴性乙肝HBV-DNA检测结果分析

    作者:林志益;张霞芬

    目的了解HBeAg阴性乙型肝炎患者与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的相关性.方法应用PCR方法检测HBV-DNA,ELISA法检测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HBV-M).结果 HBeAg阴性乙肝病人HBV-DNA阳性率为48.8%.结论 HBeAg阴性乙肝患者中仍有部分病人存在乙肝病毒颗粒.

  • 百色市2004-2006年从业人员HBV感染情况

    作者:郑宾;柳智豪;覃云鹏

    目的 了解百色市饮食业、公共场所从业人员HBsAg携带情况及HBeAg阳性情况,探讨管理对策.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对百色市饮食业、公共场所从业人进行HBsAg、HBeAg检测和分析.结果 2004-2006年共体检26 787名从业人员,检出HBsAg阳性1 535人,阳性检出率为5.73%.HBeAg阳性579人,占HBsAg阳性人数的37.72%,占总体检人数的2.16%.男性HBeAg阳性率为2.59%,女性为1.9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组HBsAg阳性率及HBeAg阳性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应加强对从业人员的预防性健康体检及管理工作,推广乙肝疫苗的接种,提高该人群的免疫水平.

  • 柴芪益肝颗粒联合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40例疗效观察

    作者:陈少辉;胡世平

    目的:观察柴芪益肝颗粒联合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0例应用柴芪益肝颗粒(由黄芪、丹参、黄精、茯苓、白芍、赤芍、黄芩、柴胡、甘草等组成)联合拉米夫定治疗,对照组40例采用拉米夫定治疗.观察治疗前后症状、体征改善情况及检测乙型肝炎病毒标记物、血清HBV-DNA定量、肝功能等指标.结果:治疗后2组各项症状体征显著改善,但治疗组对纳差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LP)复常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BeAg)阴转率治疗组为62.5%,对照组为25.0%,2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2组HBeAg阴转的35例继续治疗6月及停药6月后,HBeAg阳转率治疗组为12.0%,对照组为55.6%,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柴芪益肝颗粒联合拉米夫定是治疗慢性乙肝安全有效的方案,能够改善肝功能,提高HBeAg阴转率,并改善拉米夫定长期使用后产生HBV病毒变异及停药后易复发等缺点.

  • 聚乙二醇干扰素-α治疗HBeAg阳性慢乙肝的优化方案探索

    作者:舒丹;许诚;王松;纪燕华;蒋育进;王彦丰;才袁;汪莹;曾丽红

    目的 评价根据聚乙二醇干扰素-α(Peg-IFN-α)治疗24周应答情况进行优化治疗的疗效.方法 选取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CHB)初治患者,观察组采用Peg-IFN-α,疗程24周HBV DNA下降≤2 log10 IU/mL定义为早期应答不佳,采取继续原方案(IFN亚组)或转用恩替卡韦(ETV)的不同策略;对照组使用ETV.每12周检测HBV DNA及乙肝病毒学标志物(HBVm).结果 观察组62例,有44例纳入早期应答不佳,其中29例纳入ETV亚组,15例纳入IFN亚组;对照组32例.疗程96周时,ETV亚组的HBeAg血清学转换率达59%,高于对照组(25%)与IFN亚组(27%)(x2=0.27、7.11,P=0.04、<0.01).ETV亚组的HBsAg下降幅度大于IFN亚组.结论 根据Peg-IFN-α早期应答情况进行优化治疗可能提高HBeAg血清学转换率.

  • 前S1抗原和HBV-DNA与HBV血清标志物之间的相关性探讨

    作者:周晖;江楚文;钱靖琳;李世坚;梁洁玲;陈学福

    目的 探讨前S1抗原和HBV-DNA与HBV血清标志物之间的关系.方法 对1158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USA)检测HBV血清标志物和PreS1,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检测HBV-DNA.结果 1158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HBV-DNA总阳性率68.9%,PreS1总阳性率54.8%,有显著性差异(X2=53.24,P<0.005).HBV-DNA、PreS1在HBeAg(+)组的阳性率均明显高于HBeAg(-)组(HBV-DNA:X2=226.24,P<0.005;PreS1:X2=49.64,P<0.005).PreS1和HBeAg与HBV-DNA的总符合率分别为56.9%和63.3%,PreS1的敏感性高于HBeAg,但特异性则相反.随着HBV-DNA拷贝数的升高,PreS1和HBeAg的阳性率亦随之升高,HBV-DNA含量低时PreS1的阳性率明显高于HBeAg.结论 联合检测HBV血清标志物、PreS1,并动态监测HBV-DNA的含量,在观察慢性乙肝患者HBV复制、疗效时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PreS1可作为HBeAg阴性、无条件开展HBV-DNA检测时的补充指标.

  • HBeAg阳性或阴性的慢性乙型肝炎和肝硬化患者的血清HBV-DNA、ALT与AST分析

    作者:卫茜

    目的 了解HBeAg阳性或阴性的慢性乙型肝炎(CHB)和肝硬化患者血清乙型肝炎病毒DNA(HBV-DNA)及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113例CHB患者和45例肝硬化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HBeAg阳性的CHB和肝硬化患者中血清HBV-DNA的平均含量分别为2.40×107 copies/mL和5.85×106 copies/mL;HBeAg阴性的CHB和肝硬化患者中血清HBV-DNA的平均含量分别为8.23×106 copies/mL和4.57×106 copies/mL.HBeAg阳性CHB患者的HBV-DNA阳性、ALT升高例数均高于HBeAg阴性CHB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BeAg阳性肝硬化患者的HBV-DNA阳性例数高于HBeAg阴性肝硬化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CHB和肝硬化患者血清HBV-DNA水平变化与HBeAg有很好的一致性.

  • 复方肝毒清对乙型肝炎病毒的体内外抑制作用

    作者:何金洋;郭兴伯;朱宇同;李向阳;周红燕;赵昉

    [目的]观察复方肝毒清的体内外抗乙肝病毒作用.[方法]体内实验采用先天感染鸭乙肝模型,检测用药前后鸭血清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DHBV DNA)的动态变化;体外实验采用2.2.15细胞为模型,检测用药后复方肝毒清对细胞培养上清中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和乙型肝炎e抗原(HBeAg)的抑制作用.[结果]体内实验:给药第10天时血清DHBVDNA滴度显著下降(与模型组比较P<0.01),而停药第3天后又有回升,但仍低于模型组(P<0.01);体外实验:复方肝毒清对细胞分泌HBsAg的治疗指数(50%毒性浓度:50%抑制浓度)为66.81,对分泌HBeAg的治疗指数为34.18.[结论]复方肝毒清在体内外均具有抗乙肝病毒作用.

  • 肝衰竭程度对拉米夫定治疗HBeAg阴性ACLF生存率的影响

    作者:赖菁;张绍全;严颖;林潮双;柯伟民

    [目的]探讨在HBeAg阴性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患者,拉米夫定治疗开始时肝功能衰竭程度对其转归的影响.[方法]分析71例接受拉米夫定+内科基础治疗患者在治疗开始时、治疗后或临终前的MELD值和血清HBV DNA载量,比较不同MELD值范围者生存率.[结果]MELD高分值组(≥31分)25例,治疗开始和临终前MELD值(log10 copies/mL)依次为34+4和39±9,HBV DNA载量分别为5.6±1.9和3.6±1.0; MELD中分值组(23~31分)27例,MELD值(log10copies/mL)由治疗前25±3升至治疗后30±10,HBV DNA载量由5.5±1.8降为3.2±1.1;MELD低分值组(≤23分)19例,MELD值(log10 copies/mL)由治疗前19.5±2.0降至治疗后15.7±8.0,HBV DNA载量由6.3±1.6降为3.1±1.0.各组内比较,治疗前后MELD值、HBV DNA载量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间比较,治疗前后HBV DNA载量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患者生存率依次为8.00%(2/25),55.56%(15/27)和84.20%(16/19),组间两两比较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开始的肝衰竭程度显著影响HBeAg阴性ACLF患者拉米夫定+内科基础治疗转归.当MELD值≥31分,生存率低.

  • HBV/HCV合并感染e抗原阴性和阳性患者临床特征对比分析

    作者:张卡;曹红;洪晓绿;梁嘉仪;陈禄彪;舒欣;李刚;徐启桓

    [目的]了解乙型肝炎e抗原阴性和阳性HBV/HCV合并感染患者临床特征的异同.[方法]回顾分析我院1999年5月至2010年5月间HCV和HBV合并感染患者总186例;利用SPSSl6.0软件,统计分析乙型肝炎e抗原阴性和阳性HBV/HCV合并感染患者的人口学、病毒学和生化学等指标.[结果]186例患者中,e抗原阴性患者l40例,e抗原阳性患者46例.e抗原阴性的HBV/HCV合并感染患者与e抗原阳性患者相比,具有年龄较大、TBil水平较高、病毒复制水平低和输血感染居多等特征(P<0.05);但是e抗原阳性合并感染患者ALT水平比e抗原阴性患者明显升高(P=0.031).e抗原阴性患者HBV DNA阳性比例高于e抗原阴性患者(P=0.000);但是,HCV RNA水平分布无差异(P=0.169).其他临床特征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e抗原阴性和阳性HBV/HCV合并感染患者临床特征存在差异,此差异与HBV单一感染时不同.e抗原仍可以作为HBV/HCV合并感染患者体内HBV DNA复制水平判断指标之一;e抗原状态与HCV RNA的水平无关.

  • 慢性乙型肝炎e抗原阳性及阴性患者临床特点分析

    作者:苏海飞;张武;李雄;龚诗;陈悦文;周锡润

    目的 分析HBeAg阴性及阳性CHB患者临床及病毒学特点.方法 对209例CHB患者的临床资料、肝功能和HBV DNA进行分析.结果 209例CHB患者中男143例,女66例.HBeAg阴性患者121例,占57.9%(121/ 209),平均年龄(42.9±10.7)岁,病程(16.7±8.2)年.HBeAg阳性患者88例,占42.1%(88/209),平均年龄(37.1±11.3)岁,病程(12.2±8.3)年.HBeAg阴性患者平均年龄及病程均高于HBeAg阳性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6.21和-5.42, P值均<0.01).HBeAg阴性及阳性患者ALT分别为(37.6±32.8)U/L和(82.2±107.5) U/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31,P<0.01),两组患者的ALT分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 (χ2=40.20,P<0.01).HBV DNA大于105拷贝/ml的患者,HBeAg阴性组46例,占38.0%(46/121),HBeAg 阳性组83例,占94.3%(83/88),HBeAg阴性组低于阳性组( χ2=180.32,P<0.01).结论 应重视对HBV DNA 低复制的HBeAg阴性的CHB患者的随访和治疗.

  • 肝硬化病原学分析和乙肝肝硬化中HBeAg阳性与阴性患者的临床特点比较

    作者:丁慧俊;孙剑;陈永鹏;徐旭雯;侯金林

    目的:通过横断面回顾性调查,了解临床肝硬化患者病原组成及,临床所见HBeAg(-)和HBeAg(+)两类肝硬化患者临床相关因素的异同.方法:对599例肝硬化患者的住院病历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我院肝硬化患者病因构成及占主要病因的乙肝肝硬化中的HBeAg(-)和HBeAg(+)肝硬化组年龄、ALT、HBV DNA定量、CTP评分、PLT等指标的组内和组间差异.结果:在肝硬化病因中以病毒性肝炎后肝硬化常见,有557例,占92.99%,其中又以乙肝肝硬化居多.在乙肝肝硬化中HBeAg(-)乙肝肝硬化306例,占62.3%;HBeAg(+)肝硬化185例,占37.7%.HBeAg(+)组ALT、HBV DNA总体上均高于HBeAg(-)组.HBeAg(-)组患者年龄明显高于HBeAg(+)组.两组之间CTP积分无明显差异.结论:目前我院临床所见肝硬化病例以病毒性肝炎感染后所致占绝大多数,乙肝肝硬化中足以HBeAg(-)者占多数.HBeAg(-)与HBeAg(+)肝硬化患者在病情轻重方面无明显差异.

343 条记录 13/18 页 « 12...101112131415161718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