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子宫峡部剖宫产切口部位妊娠3例分析
子宫峡部剖宫产切口部位妊娠如误诊为宫内妊娠而行人工流产术,常导致不全流产,甚至有大出血、子宫穿孔的可能.本所自2003~2008年共收治3例子宫峡部剖宫产切口部位妊娠,报告如下.
-
剖宫产后子宫峡部瘢痕组织妊娠2例分析
随着剖宫产率的升高,剖宫产后子宫峡部瘢痕组织妊娠病例不断增加,本文报告剖宫产后子宫峡部瘢痕组织妊娠2例,旨在提高认识,合理处理.
-
活性γ型宫内节育器子宫峡部嵌顿12例分析
宫内节育器(IUD)嵌顿是使用IUD并发症之一,临床上活性γ型.IUD宫内嵌顿的报道较少,收集本站1994年10月~2008年9月活性γ型IUD子宫峡部嵌顿12例手术资料,报告如下.
-
剖宫产后子宫峡部早孕成功药流1例
资料:女,28岁,G2P1,剖宫产后10个月,未哺乳,偶用工具避孕.末次月经2000年3月15日,停经42天,有早孕反应,于2000年4月27日上午来本院就诊.查体:T 35.7℃,P76次/分,BP 16/11kPa,呼吸平稳;心肺(-);腹平软,肝脾肋下未触及,全腹均无腹膜刺激征.
-
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4例分析
资料与方法2006年1月~2009年6月收治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CSP)患者4例,年龄23~35岁,均有剖宫产史.剖宫产距本次发病时间约半年.4例均有停经史50~62天,尿妊娠试验均为阳性,其中1例因停经2个月阴道不规则流血,在外院诊断"不全流产"行清宫术,术中出血多,止血、缩宫等对症治疗效果不佳,转入我院.另外3例B超示"宫内早孕"行人工流产术,术中未见绒毛,术后一直有阴道流血,复查彩超为子宫峡部混合性回声而收入院.
-
子宫峡部巨大平滑肌瘤囊性变1例
病历资料患者,女,52岁,因发现腹部包块10年,月经量增多4年入院.患者10年前无意间触及腹部肿物,约拳头大,有时腹痛,逐渐出现阵发性坠痛,大便后缓解,月经正常,阴道分泌物渐多,有时如淘米水样,有时如脓,味臭,近4年经量增多为之前的2倍,经期延长.
-
子宫峡部剖宫产术后切口部位妊娠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子宫峡部剖宫产术后切口部位妊娠临床特点.方法 选取我院2004年1月至2010年12月住院的18例子宫切口癜痕子宫峡部妊娠的患者,结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有7例患者的血β-HCG值一个月后下降至正常,超声可见妊娠物已排出;另3例宫内有妊娠物残留,需在B超引导下进行清宫,10例均治愈.结论 降低流产率,同时医务人员要提高诊疗技术水平,特别是在平时的剖宫产手术上,需提升子宫切口的缝合技术,减少切口愈合不良状况,降低CSP的发病率.
-
子宫峡部(疤痕)妊娠7例分析
探讨子宫峡部妊娠患者的临床表现.病理特征、诊断和治疗;回顾性分析诸城市人民医院妇产科从2010年5月至2011年6月以来7例子宫峡部(疤痕)妊娠的临床资料;此类患者的主要临床表孕囊从1.2cm×0.7cm× 1.3cm~6.4cm×3.7cm×1.8cm不等;HCG:治疗前6384.0~85424.0U/L.
-
剖宫产后瘢痕部位相关病变临床及病理改变
跟据WHO孕期和围生保健全球调查(2007—2008年),中国的剖宫产率为46.5%,为被调查的24个国家之首。近20年来剖宫产率呈现持续上升状况,国内文献报道,剖宫产率在40%~60%之间,个别医院甚至高达70%以上[1-3]。高剖宫产率引发的瘢痕部位病变率增加。随着我国二胎生育政策的全面放开,子宫瘢痕妊娠等剖宫产相关病变发生率也大大增加。而对相关病变病理改变的研究和认识明显滞后。我们对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病理科2013年8月至2016年2月瘢痕子宫相关手术标本共118例进行了统计,其中峡部妊娠76例,非特异性病变(包括子宫峡部前壁憩室、窦道、腔隙、瘢痕、炎性结节、肉芽组织等)30例,子宫内膜异位4例,滋养细胞病变7例(包括上皮样滋养细胞肿瘤1例、绒毛膜癌1例、胎盘部位滋养细胞肿瘤1例、不典型胎盘部位结节3例、胎盘部位结节/斑块1例),子宫内膜样癌1例。我们根据日常工作经验及相关知识查阅,从子宫瘢痕部位生理和病理方面,对瘢痕部位相关病变临床及病理改变做一阐述。
-
13例子宫峡部前壁瘢痕处妊娠临床分析
子宫峡部前壁瘢痕处妊娠临床少见,近年来,剖宫产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该病的发生率也逐渐增加,本院妇科近期共收治13例患者,现报道如下.
-
超声诊断节育器断裂异位致子宫穿孔1例
患者女,67岁.36年前放置宫内节育器,12年前绝经.健康体检中超声所见:子宫小,大小4.4cm×3.0cm×2.2cm,符合绝经期子宫,边界清楚,形态规则,宫壁回声暗淡均匀,宫内见节育器,形态异常,失去正常环形结构,为一杆状结构,位置异常,垂直于宫体宫腔线,并从子宫两侧壁穿出进入腹腔,右侧明显(图1).超声诊断为宫内节育器异位,嵌顿于子宫体肌层,子宫穿孔.子宫全切术示子宫峡部两侧均能见断裂节育环断端穿出宫壁.
-
剖宫产切口部位子宫峡部妊娠1例
1临床资料患者女,32岁,剖宫产术后6年,因停经45 d,阴道血性分泌物2 h,于8 h前曾在私人诊所就诊,查尿HCG(+),B超示:早孕.给予保胎治疗,症状无改善,并且出现少量阴道流血,于2008年11月26日16时急来我院.患者末次月经2008年10月11日,停经39天出现早孕反应,入院彩超示:子宫大小7.7 cm×4.4 cm×5.8 cm,子宫峡部剖宫产切口处见3.7 cm×1.6 cm妊娠囊,其内见胚芽组织和原始心管搏动.为慎重起见,入院第二天,复查彩超,结果同前,确诊:子宫峡部剖宫产切口部位妊娠.
-
腹腔镜下子宫峡部断端会师吻合一例
患者女,23岁,未婚,因“月经未来潮,规律性下腹痛7年,加重1年”于2013-4-18入院。本病例特点:患者月经未来潮,近7年来患者开始出现间断性下腹痛,约1~2个月发作一次,伴腰酸,行彩超检查子宫附件未见明显异常,近1年来腹痛频繁,约15~30 d发作一次,疼痛呈持续性下腹胀痛,能自行缓解,偶有服用芬必得来缓解,3d前患者再次出现腹痛,呈持续性胀痛,门诊拟“生殖道畸形?”收住。追问病史,患者5岁时有骨盆外伤及会阴撕裂伤手术史。体格检查:T 37℃,P 80次/min,R 20次/min,BP 120/80 mm Hg,神清,精神可,发育正常,步入病房,查体配合。全身皮肤黏膜无黄疸、无出血点。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头颅无畸形,甲状腺未触及肿大,无压痛。心肺听诊未闻及异常。腹软,肝脾肋下未及。脊柱四肢无畸形,四肢活动自如。妇科检查:外阴:大小阴唇发育正常,处女膜完整,尿道开口于阴道上壁近出口处黏膜,尿道开口于阴道口内?处女膜是否完整?于阴道上壁出口处隐约可见黏膜凹陷瘢痕,肛腹诊:宫体前位,如孕2+月大小,活动欠佳,压痛明显,双侧附件区未及明显异常,于子宫后方可扪及直径约8 cm大小边界尚清包块,活动差,轻压痛。辅助检查:我院彩超检查示:双侧输卵管积液,宫腔积液声像;子宫后方包裹性积液,大小约83 mm×48 mm。CA12599.17 U/ml。我院静脉肾盂造影检查示:膀胱顶部受压,骨盆倾斜。入院后完善相关辅助检查,入院诊断:(1)子宫峡部断裂?(2)经血潴留?(3)卵巢巧克力囊肿?(4)生殖器发育畸形?排除手术禁忌后于2013-4-22在全麻气管插管下行腹腔镜下盆腔粘连松解+陈旧性子宫颈峡部横断裂伤会师+双侧输卵管造口及通液+子宫内膜异位灶电灼术,术中探查见子宫如孕2+月大小,质地不均,表面见多处紫蓝色结节,子宫表面见弥漫泡状及膜状渗出,膀胱子宫陷凹处腹膜似有疤痕,陷凹变浅,双侧输卵管积液扭曲呈腊肠状,粗直径3 cm,与同侧卵巢粘连于子宫后壁及直肠前壁,分离粘连,暴露双侧输卵管伞部,予双侧输卵管伞部造口,术前征求患者及家属同意,阴道窥开见宫颈稍小,发育尚正常,探针前位方向探入,仅探及3.0 cm处即感到阻力较大,在腔镜监护下于探针顶端薄处切开,分离探针周围组织见宫颈肌层组织,打开膀胱子宫反折腹膜,下推膀胱,充分游离子宫体下段,见下段组织,切除一薄层宫体下部断端盲端达黏膜层,见到陈旧性经血流出,在腔镜下下压宫体,再次探针加压向盆腔方向探入并突破上段宫颈残端,用扩宫棒依次扩张宫颈达7号,改用16号气囊导尿管子宫颈探入,在腔镜下将导尿管自子宫体下部断端插入宫腔,气囊充气,自导尿管向宫腔注入加有美蓝的生理盐水,见双侧输卵管伞部先有积血排出,后有美蓝液体溢出。间断缝合宫颈及宫体下部,连续缝合膀胱子宫反折腹膜。电灼宫体部子宫内膜异位结节。术毕宫腔置导尿管一根,手术顺利,术中出血不多,术后予以预防感染及对症支持治疗,切口拆线愈合佳,术后1周拔除宫腔内尿管出院,出院诊断:陈旧性子宫峡部横断伤,经血潴留,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双侧输卵管卵巢囊肿,盆腔粘连。术后予人工周期(补佳乐+黄体酮胶囊)2个月,月经来潮,术后1个月月经来潮后予输卵管通液示:通畅。现患者术后随访3个月,无腹痛,月经规律,复查彩超子宫附件未见异常。
-
子宫内膜癌异时原发结肠癌一例
患者女,38岁,主因"子宫内膜癌术后9个月,放化疗后,伴右下腹疼痛1个月"于2010-05-17入院.家族史:母亲因结肠癌去世,否认家族其他肿瘤病史.患者因确诊子宫内膜癌于2009-08-24行"扩大子宫切除+双附件切除+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术后病理:子宫峡部子宫内膜样癌(中分化),侵及子宫肌层1/2,侵及宫颈管间质;(盆腔左侧)淋巴结0/9枚癌转移、(盆腔右侧)淋巴结0/5枚癌转移.
-
超声诊断先天性子宫峡部缺如一例
患者女,23岁。周期性下腹痛伴闭经6年。17岁未初潮,经外院多次超声检查未提示子宫发育异常,遂反复多次药物治疗,仅初2次出现少许血性分泌物,持续4~5 d。于2012年8月30日至我院行超声检查:子宫后位,宫体常大,子宫肌层回声均匀,宫内膜厚7 mm,子宫下段肌层与宫颈肌层、宫腔下段与宫颈管之间均未见正常连接关系,阴道相连处可见宫颈结构回声,大小约29 mm×27 mm,宫体左侧见一条索状肌性结构,形态不规则,范围约42 mm×23 mm,其上缘似与宫体左侧壁相连,下缘似与宫颈相连。超声提示:子宫发育异常,子宫峡部缺如(图1)。泌尿及消化系统超声未见异常。辅查:外院激素六项:未见明显异常;染色体:46,XX,未发现染色体结构及数目异常;2012年9月20日在我院行腰硬联合麻醉下剖腹探查术,术中所见:盆腔见广泛的纤维膜状组织包裹覆盖子宫及附件,清理后见双侧卵巢及输卵管发育正常。子宫体呈球形,子宫体下端闭锁呈盲端,与宫颈连续中断,宫颈上端闭锁,子宫下端与宫颈间仅存纤维膜状组织,横行切开子宫下段盲端见少许褐色液体流出,横行切开子宫颈上段盲端见宫颈管黏膜,行子宫体下端及宫颈上端端端吻合术。
-
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10~20周妊娠效果观察
妊娠10~20周胎儿骨骼逐渐形成,子宫峡部变软,宫体增大,充血,子宫血液量丰富,终止妊娠手术风险大,并发症多,本站使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10~20周妊娠320例,现将临床效果报告如下。
-
腹腔镜下异位宫内节育器钳取2例报告
1 临床资料例1,26岁,因上环术后9个月检查发现环异位2个月于2001年10月3日入院.产后4年在当地医院施行IUD放置术,术中感到剧烈下腹痛,阴道流血较多,休息后稍缓解.术后2个月阴道流血淋漓不尽伴下腹隐痛,口服消炎药后症状缓解.此后行2次药流,药流后因阴道流血不止行B超检查发现环异位.入院B超提示:宫腔内未见占位病变,子宫峡部右侧可探及一强光环,不移动,考虑IUD异位.遂行诊断性腹腔镜,镜下见子宫下段右侧壁与阔韧带及输卵管远端粘连包裹,分离粘连,见金属环嵌顿于子宫右侧峡部肌层内,部分穿透子宫浆膜层,无创钳顺利钳出完整圆形金属环,观察创口无活动性出血.术后2 d痊愈出院.
-
6例宫颈肌瘤经阴道剔除术分析
宫颈肌瘤或子宫峡部肌瘤是子宫肌瘤的一种特殊类型,多位于盆腔深部,使子宫颈延长、子宫变形以及周围器官移位.按其生长部位不同,可使膀胱、输尿管、直肠等器官不同程度地移位.临床表现多为单发,巨大,嵌顿于盆腔,压迫子宫临近脏器,使子宫血管和输尿管解剖变异,宫颈肌瘤的手术方式多以经腹全子宫切除,手术难度大,术中易出血及副损伤.近年来,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增强,手术向微创发展,子宫的去留及手术途径的选择成了妇产科医师和患者共同关注的热点.我院于2000年开展宫颈肌瘤阴式剔除术6例,获得较好的临床效果,报道如下.
-
子宫峡部瘢痕组织妊娠合并子宫动静脉瘘一例报告
胚胎种植于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组织处,是一种少见而危险的情况.本文报道1例子宫峡部瘢痕组织妊娠合并子宫动静脉瘘,并对其发生、诊断及处理方法等,结合文献复习进行分析.
-
子宫峡部完全断裂后子宫体原位再植成功一例报告
一、病例介绍患者22岁,因车祸13 h后入我院急诊科.患者未婚,末次月经2004年10月28日.入院检查:患者浅昏迷,皮肤苍白、湿冷.体温37℃,呼吸20次,心率108次,血压80/55 mm Hg(1 mm Hg=0.133 kPa).骨盆畸形,向中线压缩,双下肢活动受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