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孕期体重增加多少为好?
孕妇的营养问题越来越受大家的重视,人们普遍认为,孕妇“一个人吃两个人的饭”,从而在怀孕期间过度进补,导致营养过剩,体重增长过快.这会导致许多危险的并发症,如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妊娠期糖尿病、血栓、巨大儿、过期妊娠等.超重“准妈妈”由于分娩巨大儿几率增加,导致难产使用产钳助产和剖宫产率增加,加重了产妇的损伤,且容易出现宫缩乏力、产后出血及新生儿窒息等.
-
夏食蔬菜的"三多"选择
多吃瓜类蔬菜夏季气温高,人体丢失的水分比其他季节要多,由于出汗血液浓缩,中老年还易发生血栓.因此,必须及时补充.蔬菜中的水分,是通过多层生物膜过滤的天然、洁净、营养且具有生物活性的水,是任何工厂生产的饮用水所无法比拟的.
-
从隐形“祸首”到药物明星
华法林,也称作华福灵或华法林钠,是一种只可口服的香豆素类抗凝血素.作为21世纪伟大的医学突破之一,它在过去的多半个世纪当中帮助并治疗了无数患有危及生命的血栓和房颤的患者,其仿制药也被几大制药公司相继推出.值得一提的是,其堪比侦探小说式的发现过程也令人称奇.
-
房颤患者如何选择抗凝药
对于动脉粥样硬化导致的中风,阿司匹林具有明确的预防复发的作用.但是有一种特殊的中风类型,阿司匹林却无能为力,这种特殊类型的中风叫脑栓塞.脑栓塞是由来自心脏的血栓脱落后,随动脉血流栓在脑血管,导致偏瘫、偏盲、失语等一系列致残症状,而阿司匹林对这种特殊类型的脑栓塞毫无预防作用.
-
人老体衰易摔跤细节入手预防好
生活中,老年人摔跤的事常有发生,原因比较复杂,有平衡能力下降、感觉机能缺陷、疾病和心理等诸多方面的原因.老年人如果摔伤部位在髋部和脊柱,就不得不卧床休息,特别是髋部一旦受伤骨折,还可能面临置换关节或长期卧床的两难选择.选择前者,就意味着要面临创伤性很大的手术,对多半患有心脏病等慢性疾病的老年人来说,是很难承受的;而选择后者,就意味着老人要长期卧床.据有关研究显示,约30%的七八十岁的老人卧床3个月后去世,这是因为卧床容易形成血栓,将大大增加心脑血管意外发生的几率.
-
乘飞机:预防肺栓塞的“小动作”
二十年前,大家对肺栓塞还比较陌生,现在,这个病却越来越多地被人们关注.肺栓塞是指血栓、气体、脂肪颗粒等进入肺动脉或其分支,堵塞肺动脉导致的急性呼吸循环障碍.在临床死亡原因中,肺栓塞占第三位,仅次于肿瘤和心肌梗死.
-
综合防治血黏度增高
血黏度增高是指血液过于黏稠,在血管里不易流动,影响局部器官的血液供应.如脑部供血不足,脑动脉被堵塞等.众所周知,血液粘稠度越高,血流速度会越慢,这不仅影响器官组织的血液供应,还容易形成血栓,导致中风、心肌梗塞等严重疾病.
-
服用阿司匹林预防血栓需要监测吗?
阿司匹林是人们熟知的解热镇痛以及消炎抗风湿药物,主要用于治疗头痛、发热、肌肉痛、神经痛、风湿热以及类风湿关节炎等疾病.其副作用是抑制血小板的正常聚集反应、刺激胃黏膜,可能引起胃皮肤和黏膜出血.
-
衢州市动物粪便O157:H7大肠杆菌的带菌调查分析
O157:H7大肠杆菌(E.coli O157:H7)是肠出血性大肠杆菌(EHEC)的主要血清型,能引起人类腹泻、出血性肠炎(HC)、并发溶血性尿毒综合症(HUS)、血栓形成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等疾病.自1982年首次在美国发现引起出血性肠炎的暴发,我国也发现由O157:H7大肠杆菌引起的散发病例.近几年来,我国已陆续有10多个省份在食品、家畜家禽、腹泻病患者中检出该致病菌.为了解O157:H7大肠杆菌在本地区动物粪便中的带菌状况,2001年6月,我们采集了我市市区农贸市场和乡村农家的动物粪便共300份.对O157:H7大肠杆菌进行了带菌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
肝移植术后凝血功能改变116例分析
目的 探讨肝移植术后凝血功能障碍的防治.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1月至2010年1月116例肝移植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16例患者中出现腹腔内出血9例,其中4例经凝血药物治疗后好转,5例保守治疗无效后采取2次手术,3例治愈,2例死亡.出现肝动脉血栓形成4例,均经溶栓抗凝治疗后好转.116例肝移植术后患者凝血功能均出现障碍,以无肝期及再灌注30 min达到顶峰(P<0.05).术后发生出血患者与未出血患者相比,术后48 h各凝血指标未恢复至正常水平(P<0.05).结论 掌握好不同患者出血和血栓形成的平衡是防治肝移植术后凝血功能障碍的关键.
-
间歇充气加压治疗对腹部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作用
目的 探讨间歇充气加压治疗对腹部大手术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 将230例腹部手术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15例和对照组115例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组术后股静脉血流峰速度和平均速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4例(3.5%),而对照组14例(11.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间歇充气加压治疗简便易掌握,能提高下肢静脉血流速度和降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为腹部手术后患者降低深静脉血栓形成开拓了一条新的预防途径,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
剖宫产术后肠系膜静脉血栓栓塞2例
静脉血栓栓塞是妊娠期及产褥期危及母体生命的主要并发症之一[1].常见的静脉血栓栓塞包括盆腔、下肢静脉血栓栓塞,肺血栓栓塞,脑血栓栓塞.肠系膜静脉血柃栓塞较为罕见,而且肠系膜静脉血栓栓塞致肠坏死者,临床症状常与体征不相符,诊断困难,易被误诊,现就我院收治2例剖宫产术后合并肠系膜静脉血栓栓塞患者进行分析.
-
水蛭制剂治疗脑血管病近况
在全国第一届脑血管病学术讨论会上中心组希望通过一项关于脑血管病诊疗方案供大家在临床实践中参考,当时还没有研究脑梗塞的溶栓疗法,对于出血性和缺血性脑血管病通过了三条基本原则:一、管理血压;二、管理脑水肿;三、正确处理各种合并症.对于出血性脑血管病用不用止血药争议很大,勉强写了一句"止血药无特殊疗效,可使用止血敏或六氨基已酸".自1992年以后我国研制出了"活血止血剂"脑血康,脑血通(现在的正式名称为"五味血栓通")这种制剂既能用于脑梗塞又能用于脑出血,这种药的主要成分有虫药水蛭.我们在所有脑血管病治疗过程中除认真适当运用三项基本原则外,每个病人都使用这类"活血止血中药",清醒病人口服,昏迷病人鼻饲,脑血通口服液,每次5ml,每日2次×1个月,使我们的脑血管病预后形式有了明显好转.我们连续收容,经头颅CT证实的脑血管病共计1012例,脑梗塞864例,死亡28例(3.2%),脑出血120例,死亡9例(7.5%),蛛网膜下腔出血11例,死亡5例(45%),TIA17例,无死亡,达到了历史好水平.对于有血栓倾向而又担心出血的病人实在是一种非常容易的选择.
-
分子影像在动脉血栓诊治的研究进展
血栓性疾病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早期的诊断对于预防急性冠状动脉事件或缺血性卒中等疾病具有重要意义.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现代医学影像学已经由传统的解剖成像和功能成像迈入分子影像时代.分子影像(molecular imaging)是于1999年由哈佛大学 Ralph Weissleder教授[1]提出,主要内容是将分子生物学与医学影像学结合,从细胞和分子水平对生物在体过程进行动态定性和定量可视化研究,相较基于形态学和生理机能改变评估疾病的传统影像学,更着力于探测疾病发生发展的分子生物学基础,其核心要素是高分辨成像设备和高灵敏度高特异性的靶向探针.血栓形成是导致心脑血管疾病和外周血管疾病的主要元凶,伴随着成像设备和成像技术的不断完善,分子影像在动脉血栓疾病早期诊断和靶向治疗中的价值越来越受到重视.
-
老人做好保健好过冬
从中医角度来说," 寒为阴邪,易伤阳气",冬天更易外中"风邪"而诱发中风.缺血性、出血性中风都会在冬季高发.寒冷刺激人体神经,使外周血管阻力增大,血压极易升高,而致硬化的脑血管极易破裂,出现脑出血;其次,寒冷可使血管收缩,血流不畅,又能使人体血液中纤维蛋白浓度升高,加上气候干燥,容易引起血液黏稠度增加而形成血栓.
-
丹红注射液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治疗效果的临床研究
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是临床常见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一种类型,常发展成急性心肌梗死或猝死,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治疗有重要意义.UAP的发生机制比较复杂,近年来研究发现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及血小板聚集起重要作用,动脉粥样斑快活动、非完全性堵塞血栓的形成在UAP的发生中常见.在UAP的患者中大部分合并高脂血症.丹红注射液主要由丹参和红花组成,具有益气活血、通络止痛的功效.
-
肺癌患者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置管并发血栓的危险因素分析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技术(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 ,PICC )是指利用外周血管通路,将导管放置于上腔静脉的技术[1]。放置于皮下的导管开口可以有效地为化疗药物、全静脉营养等提供通路,降低化疗药物等对血管的损伤作用[2]。但因导管需要长期留置,且位置不可移动,尤其是肿瘤化疗患者,化疗时间常可达1年以上,因此由PICC引起的并发症十分常见[3]。
-
奥扎格雷钠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及脂蛋白(a)的影响
急性脑梗死是临床常见脑血管疾病,该病发病率高,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和病死率,危害性较大[1]。动脉粥样硬化是导致该病的常见原因,颈动脉粥样硬化是导致急性脑梗死的重要血管。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和发展是渐进过程,脂蛋白(a)[lipopro‐tein (a),Lp(a)]是颈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标志物,动脉血管内膜中层增厚后形成粥样斑块,而后重塑血管及斑块破裂、出血,进而形成管腔内斑块或血栓,斑块体积增大后破裂导致血栓或血管重度狭窄,进而造成急性脑梗死[2]。因此,及早发现并干预动脉粥样硬化形成斑块及稳定性非常关键。当前,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主要方法是应用降脂药物改善脂代谢及抑制炎症。本研究应用奥扎格雷钠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以期探讨其疗效及对Lp(a)的影响,为急性脑梗死颈动脉粥样硬化临床治疗提供有效依据。
-
小剂量尿激酶联合藻酸双酯钠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临床观察
对于到达医院已失去早期溶栓时间窗的急性进展性脑梗死,防止血栓进展形成是重要的治疗措施,有效的抗凝治疗是减轻致残,改善预后的有效方法.
-
产科急性弥散性血管内凝血16例临床分析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是一种全身性血栓-出血综合征,可以发生在许多疾病的病理过程中,它是在严重疾病的基础上,血管内皮细胞受损,凝血系统被激活,凝血亢进,从而导致机体微血管因子继发的激活纤溶系统并伴有血小板功能障碍,引起全身性出血.产科DIC是许多致病因素导致的病理生理过程,发病急骤,病情复杂而凶险,病死率高.如果早期诊断及时并有效的治疗,可明显降低病死率.1994年4月至2004年4月发生在本科和外院转诊的产科DIC共16例,抢救成功14例,死亡2例,现报告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