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反义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与胞壁酰二肽联合抗肝癌实验研究

    作者:宁晓燕;杨冬华;徐重;杜江;崔俊;毕向军

    目的探讨反义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反义IGF-Ⅱ)与胞壁酰二肽(MDP)联合抗肝癌作用.方法化学合成人IGF-Ⅱ5'端部分cDNA片段,克隆于真核表达载体pcDNA3;将反义IGF-Ⅱ、MDP包裹于脂质体中,同时转导入体外培养的HepG2人肝癌细胞株中、注射于裸鼠皮下人肝癌移植瘤内,观察两者联合应用对肝癌细胞生长的影响.结果反义IGF-Ⅱ与MDP同时转导入体外培养的HepG2人肝癌细胞株后,细胞增殖处于停滞状态,同时注射于裸鼠皮下人肝癌移植瘤内,5只裸鼠中有2只肿瘤完全消散.结论反义IGF-Ⅱ与MDP联合应用具有明显的抗肝癌作用.

  • IGF-Ⅰ、IGF-Ⅱ及IGF-Ⅰ R在前列腺癌中的表达和意义

    作者:罗玉华;翁志梁;蔡健;李湘斌

    目的 研究Ⅰ型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Ⅰ)、Ⅱ型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Ⅱ)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受体(IGF-IR)在中国患者前列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前列腺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IGF-Ⅰ、IGF-Ⅱ和IGF-1R在良性前列腺增生及前列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实验所得数据用SPSS 12.0统计软件处理.计数资料采用直接概率法和四格表x2检验,当n>40 fH有1≤T<5时,用校正的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的标准.Spearman等级相关方法分析免疫组化结果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结果 IGF-Ⅰ在良性前列腺增生和前列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6.67%(8/30)、65.12%(28/43)(P<0.05);IGF-Ⅱ在良性前列腺增生和前列腺癌组织中的表达率分别为36.67%(11/30)、72.09%(31/43)(P<0.05);IGF-IR在良性前列腺增生和前列腺癌组织中的表达率分别为:43.33%(13/30)、79.07%(34/43)(P<0.05).结论 IGF-Ⅰ、IGF-Ⅱ和IGF-ⅠR与前列腺癌的发生相关,IGF-Ⅰ、IGF-Ⅱ与前列腺癌的发展呈正相关,IGF-ⅠR与前列腺癌的发展不相关.

  • 反义IGF-Ⅱ对人肝癌细胞株HepG2恶性表型的抑制

    作者:宁晓燕;杨冬华;杜江;徐重;梁巧明;杨波

    目的探讨反义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反义IGF-Ⅱ)对人肝癌细胞株HepG2恶性表型的抑制.方法化学合成人IGF-Ⅱ5'端部分cDNA片段,将其克隆于真核表达载体pcDNA3,通过脂质体介导转人体外培养的HepG2人肝癌细胞,观察细胞生物学特性的改变.结果将反义IGF-Ⅱ转导入HepG2肝癌细胞后,细胞内IGF-Ⅱ表达量减少(荧光强度由19.9±3.1降至6.2±1.8,(P<0.01),细胞增殖率下降、凋亡率增加(由4.3%±0.50%增加至8.6%±0.50%,(P<0.01)、AFP分泌水平降低(由5.47μg/l±0.56μg/l降至1.95μg/l±0.10μg/l,(P<0.01).结论反义IGF-Ⅱ可显著抑制人肝癌细胞恶性表型,对于治疗原发性肝癌可能具有潜在应用价值.

  • 多形性腺瘤发生机制的新进展

    作者:汪廷乐;宋萌

    涎腺多形性腺廇是涎腺肿瘤中常见的一种,占涎腺上皮性肿瘤的50以上,一直被认为是一种良性慢性生长的肿瘤.

  • 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TNF-α、IL-6和IGF-Ⅱ水平变化及临床价值的探讨

    作者:郑虹;罗南萍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血管病(ICVD)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IGF-Ⅱ)水平变化及临床价值.方法:采用放射免疫分析对131例ICVD患者进行血清TNF-α、IL-6和IGF-Ⅱ检测,同时与35例正常人比较.结果: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清TNF-α、IL-6和IGF-Ⅱ水平均较正常对照组增高显著(P<0.01),脑梗死后遗症(SCI)患者血清TNF-α、IL-6和IGF-Ⅱ水平低于急性脑梗死组但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和脑动脉硬化(CA)患者TNF-α和IGF-Ⅱ水平较正常对照组亦有明显增高(P<0.05).结论:细胞因子TNF-α、IL-6和IGF-Ⅱ在ICVD病理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其水平变化对疾病预后、发展及了解病情、指导治疗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 格列吡嗪控释片对2型糖尿病病人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的影响

    作者:吴波;韩萍

    目的:探讨格列吡嗪控释片对2型糖尿病病人血糖、胰岛素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Ⅱ(IGF-Ⅰ,Ⅱ)的影响.方法:糖尿病组初次诊断的2型糖尿病病人68例,对照组健康体检者43例.糖尿病组予格列吡嗪控释片5~10 mg,每日1次,早餐前服用,疗程4 wk.观察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胰岛素(FINS)、IGF-Ⅰ和IGF-Ⅱ的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糖尿病组治疗前FINS,IGF-Ⅰ,IGF-Ⅱ水平较低,FBG和HbA1c水平较高(均P<0.01).治疗后,FBG和HbA1c下降,FINS,IGF-Ⅰ,IGF-Ⅱ升高(P<0.01).结论:每日服用1次格列吡嗪控释片可以改善2型糖尿病病人的糖代谢及血清IGF-Ⅰ和IGF-Ⅱ的水平.

  • 联合检测转化生长因子α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对雷替曲塞治疗老年晚期直肠癌疗效的预测

    作者:花慧莲;韩高华

    目的 探讨联合检测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α(TGF-α)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IGF-Ⅱ)对雷替曲塞治疗老年晚期直肠癌疗效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老年晚期直肠癌患者44例,均采用第1日雷替曲塞3mg·m-2,静脉推注治疗,每21d为一个治疗周期,连续治疗三个周期.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患者的血清TGF-α和IGF-Ⅱ浓度,根据治疗效果将患者分为预后不良组(简称无效组)和预后良好组(简称有效组),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TGF-α和IGF-Ⅱ对雷替曲塞治疗老年晚期直肠癌疗效的预测价值.另选取年龄、性别及体重指数相匹配的健康体检者30例作为阴性对照组.结果 共41例患者完成治疗,其中无效组24例,有效组17例.入院时患者血清TGF-α和IGF-Ⅱ浓度显著高于阴性对照组,无效组显著高于有效组(均P<0.05).经三个周期治疗后,动态监测显示有效组血清TGF-α和IGF-Ⅱ浓度有逐渐下降趋势(P<0.05),而无效组则无明显变化(P>0.05).联合检测TGF-α 和IGF-Ⅱ预测雷替曲塞疗效时,ROC曲线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912(95%CI:0.799 ~ 1.025),效果优于单独作为标记物检测[AUC分别为0.806(95%CI:0.654 ~ 0.959)和0.881(95%CI:0.758 ~ 1.004)].结论 联合检测血清TGF-α和IGF-Ⅱ可预测雷替曲塞治疗老年晚期直肠癌疗效.

  •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2引起Rh1肉瘤细胞mTOR信号的背景变化

    作者:黄文峰

    目的 观察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2对Rh1肉瘤细胞生长活性和mTOR信号背景的影响.方法 常规培养Rh1细胞,均用无血清培养液消除内源性因子影响后再用IGF-2(终浓度为10 ng/ml)刺激,72 h后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生长活性;蛋白质印迹方法观察IGF-2刺激细胞5、10、20、30、60 min后S6、Akt (s473)的动态变化.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IGF-2刺激可促进Rh1细胞存活,降低细胞凋亡率;IGF-2刺激细胞后可使S6磷酸化随着时间的延长逐渐增强;IGF-2亦导致Akt (s473)位点的磷酸化,其磷酸化状态相对稳定.结论 IGF-2刺激Rh1 细胞时,mTOR信号通路中S6功能逐渐增强,Akt 功能则相对稳定.

  •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和Ki-67在先天性皮肤血管瘤及血管畸形中的表达

    作者:李延;许成蓉;周礼义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IGF-Ⅱ)在血管瘤增殖与退化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52例血管瘤、27例血管畸形和5例正常皮肤标本中IGF-Ⅱ及细胞增殖核抗原Ki-67的表达情况.同时应用RT-PCR法检测9例血管瘤、5例血管畸形和5例正常皮肤标本中IGF-Ⅱ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免疫组化结果显示血管瘤组的IGF-Ⅱ和Ki-67表达均高于血管畸形组及正常皮肤组(P<0.01).血管瘤组中增生期亚组两标记指数均高于退化期亚组(P<0.01).血管瘤组中IGF-Ⅱ与Ki67标记指数的相关系数为0.84,P<0.01.RT-PCR法检测到增殖期血管瘤中有明显IGF-ⅡmRNA的表达,而消退期血管瘤、血管畸形和正常皮肤中未见明显IGF-ⅡmRNA的表达.结论 IGF-Ⅱ与血管瘤内皮细胞的增殖相关.

  • 骨代谢指标与老年男性骨质疏松症关系的研究

    作者:罗南萍;杨道理;赵玉堂;彭立义;刘桂香

    目的探讨与老年男性骨质疏松症发生有关的骨代谢指标变化特点及意义。方法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对58例老年男性骨质疏松和37例骨量减少患者进行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L-1β)、类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IGF-Ⅱ)、甲状旁腺素中段(PTH-M)和25-羟基维生素D(25-OH-D)的含量和骨密度检测,同时与青中年和老年健康人进行比较。结果老年男性骨质疏松和骨量减少患者IL-1β和PTH-M水平不同程度高于不同年龄对照组,而 IGF-Ⅱ和25-OH-D水平则低于对照组,尤以骨质疏松组降低明显(P<0.01)。随着年龄增长和病情加重,两组患者骨密度均明显低于青中年对照组(P<0.01)。老年男性骨质疏松组骨密度明显低于骨量减少组(P<0.05)。结论细胞因子等骨代谢指标紊乱是造成老年男性骨质疏松症的重要因素。

  • 外周血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m RNA对肝癌的诊断价值

    作者:张弦;蒋道荣;姚登福

    目的 探讨外周血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IGF-Ⅱ)-mRNA在肝癌诊断和判断预后中的价值.方法 从癌组织和外周血中制备总RNA,经随机引物和逆转录酶作用合成IGF-Ⅱ cDNA,再分别以RT-PCR扩增IGF-Ⅱ cDNA片段,分析其在肝病诊断与鉴别中的临床价值.结果 肝癌组织和外周血中扩增出的IGF-Ⅱ基因片段大小为170bp,并与原设计相一致.肝癌、癌灶周围和远癌组织中,IGF-Ⅱ基因检出率分别为100%、53.3%和0.肝癌患者外周血IGF-Ⅱ基因片段阳性率34.2%,在Ⅰ、Ⅱ和Ⅲ期肝癌中分别为14.3%、19.4%和45.5%,在伴有肝外转移肝癌中全数阳性,在AFP<50ng/ml的17例中阳性6例(35.3%);肝硬化、慢性肝炎、急性肝炎和肝外肿瘤组中未见IGF-Ⅱ基因片段阳性.IGF-Ⅱ基因标志与肝癌大小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外周血IGF-Ⅱ基因分析有助于肝癌的诊断、转移判别及术后复发的监测.

  • 肝细胞肝癌组织TGF-β和IGF-Ⅱ异常表达与HBV复制

    作者:董志珍;姚登福;沈预程;张崇国;顾文静

    目的 分析肝细胞肝癌(HCC)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IGF-Ⅱ)表达与HBV复制间的关系.方法 以自身对照法收集HCC组织及非癌组织,以生物素标记的HBV DNA探针检测HCC组织中HBV DNA,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组织中TGF-β1和IGF-Ⅱ的表达,以巢式PCR扩增TGF-β1 mRNA和IGF-Ⅱ mRNA基因片段,并分析TGF-β1和IGF-Ⅱ表达与HBV复制间的临床病理学关系.结果 HCC组TGF-β1和IGF-Ⅱ表达阳性率均为83.3%,TGF-β1 mRNA和IGF-Ⅱ mRNA阳性率均为100%,HCC组明显高于非癌组(P<0.01).HCC组中TGF-β1和IGF-Ⅱ阳性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显著相关(P<0.05),与肿瘤直径、数日间未见明显相关(P>0.05);TGF-β和IGF-Ⅱ表达与HBV复制显著相关(94.7%),且HBV DNA阳性组显著高于HBV DNA阴性组(P<0.05).结论 HCC组织中TGF-β1和IGF-Ⅱ过度表达,且与HBV复制和肿瘤的分化程度有关.

  •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胎盘滋养细胞中的表达

    作者:陈燕;邹梅芳;钱伟明

    目的 检测胎盘滋养细胞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IGF-Ⅱ)的表达,评价IGF-Ⅱ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PIHS)发病中的意义.方法 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36例正常孕妇(对照组)、34例PIHS孕妇(PIHS组)胎盘组织中IGF-Ⅱ蛋白的表达,并用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进行定量分析比较.结果 在两组胎盘组织中,其合体滋养细胞和细胞滋养细胞均能检测到IGF-Ⅱ的表达;PIHS组胎盘中IGF-Ⅱ的平均光密度较对照组低(P<0.05);轻、中、重度PIHS胎盘滋养细胞中,IGF-Ⅱ的平均光密度呈现逐渐下降的趋势,但三者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胎盘中IGF-Ⅱ的表达降低可能在PIHS的发生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 乳腺癌患者血清IGF-Ⅱ水平及其在肿瘤组织中的表达

    作者:谢锡驹;王水;郑伟;查小明

    目的 研究乳腺癌患者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IGF-Ⅱ)水平及其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血清IGF-Ⅱ水平.配对以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IGF-Ⅱ在正常乳腺组织和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 (1)乳腺癌组血清IGF-Ⅱ水平明显高于乳腺良性肿瘤患者组(P<0.01);乳腺癌患者手术前血清IGF-Ⅱ水平明显高于手术后(P<0.01),有淋巴结转移者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P<0.01).(2)组织中IGF-Ⅱ阳性表达率乳腺癌组明显高于正常乳腺组(P<0.05),淋巴结转移组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1),与淋巴结有无转移(rs=0.236,P<0.05)及TNM分期存在正等级相关关系(rs=0.405,P<0.01),与雌激素受体(ER)、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CerbB-2)表达无相关关系.(3)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与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结果无相关关系.结论 检测IGF-Ⅱ对乳腺癌的临床诊断和预后观察有重要价值.

  • 肝细胞癌变过程中IGF-Ⅱ及IGFBP-3的动态表达特征

    作者:宗蕾;姚登福;邱历伟;吴信华;吴玮

    目的 观察肝细胞癌变过程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IGF-Ⅱ)及IGF结合蛋白3(IGFBP-3)的动态表达特征.方法 以2-乙酰氨基芴(2-FAA)喂饲雄性SD鼠诱发肝细胞肝癌(HCC)发生,分别观察肝细胞形态学、肝脏及血清IGF-Ⅱ的动态变化和肝细胞浆IGFBP-3蛋白水平变化.以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鼠肝组织中IGF-Ⅱ表达,分析IGF-Ⅱ表达与IGFBP-3蛋白水平变化及其病理学特征在HCC发生过程中的关系.结果 诱癌过程肝细胞出现颗粒样变性、不典型增生到HCC的形成过程中IGF-Ⅱ呈梯度表达,表现为癌变组明显高于正常组和变性组(P<0.01).癌变过程中IGF-Ⅱ呈阳件表达和胞内分布,肝脏和血清IGF-Ⅱ呈显著正相关.肝细胞浆IGFBP-3的表达水平随肝组织学形态的改变旱降低趋势,表现为癌变组明显低于变性组和正常组(P<0.01),且有低于癌前病变组(癌前组)趋势.结论 IGF-Ⅱ及IGFBP-3过表达与HCC的发生、发展有关,可成为HCC早期诊断的标志.

  • 肝硬化患者血清IGF-Ⅱ测定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夏兴洲;卢艳馨;普长生;闫国亭;王长武;阮红;赵瑞红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IGF-Ⅱ)在肝硬化患者血清中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肝硬化组(80例)和对照组(77例)空腹血清IGF-Ⅱ。结果肝硬化组血清中的IGF-Ⅱ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1),且患者IGF-Ⅱ水平与预后呈正相关。结论血清IGF-Ⅱ可反映肝功能的剩余能力,也可作动态观察肝功能变化的指标之一,有助于疗效判断和预后估计。

  •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表达与结直肠癌细胞的增殖和凋亡

    作者:许哲;刘福坤;祁晓平;黎介寿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IGF-Ⅱ)表达水平与结直肠癌细胞增殖、凋亡(程序性死亡)的关系及其意义. 方法:结直肠腺癌患者36例,术前纤维结肠镜直视下采集癌和正常结直肠粘膜组织标本.以RT-PCR法检测IGF-Ⅱ mRNA.S-P法检测IGF-Ⅱ,多媒体图文分析系统定量阳性染色区灰度值.S-P 法检测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计算PCNA标记指数.TUNEL法检测凋亡细胞,计算凋亡指数. 结果:结直肠癌组织中IGF-Ⅱ mRNA表达值(0.65±0.17)显著高于正常粘膜(0.47±0.22).IGF-Ⅱ蛋白水平(20.29±8.04)亦显著高于正常粘膜(13.81±5.86),二者呈良好线性相关(r=0.7474,P<0.01).IGF-Ⅱ灰度值与PCNA标记指数、凋亡指数高低亦显著相关. 结论:结直肠癌组织中IGF-Ⅱ高表达能影响癌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可能有助于判断患者的预后.

  • 原因不明不孕患者子宫内膜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和Ⅰ型受体的表达与性激素的调控

    作者:吴瑞瑾;周馥贞

    目的:探讨原因不明不孕患者子宫内膜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IGF-Ⅱ)及其Ⅰ型受体(IGF-ⅠR)的表达,血清性激素的变化与子宫内膜接受性的关系.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对34例原因不明不孕患者(研究组)和21例正常生育妇女志愿者或男性因素不孕妇女(对组照)的黄体中期子宫内膜,行IGF-Ⅱ及IGF-ⅠR mRNA检测,放射免疫法测定同期血清雌二醇(E2)、孕酮(P)水平.结果:研究组黄体中期子宫内膜IGF-ⅡmRNA、IGF-ⅠR mRNA表达水平分别为0.662±0.371、0.582±0.257,低于对照组0.961±0.389、0.829±0.341(均P<0.05).研究组血清P水平为(23.782±15.459)nmol/L,显著低于对照组(43.142±16.549)nmol/L(P<0.005),而两组E2无显著性差异.相关分析示两组IGF-ⅡmRNA与IGF-ⅠR mRNA均呈正相关,r分别为0.923、0.738(P<0.05).两组P与IGF-ⅡmRNA 均呈正相关,r分别为0.716、0.588(P<0.05).两组P与IGF-ⅠR mRNA 均呈正相关,r分别为0.519、0.505(P<0.05).结论:原因不明不孕患者黄体中期孕激素不足可引起子宫内膜IGF-Ⅱ及IGF-ⅠR基因表达减弱,影响子宫内膜蜕膜化而导致子宫内膜接受性低下,是其不孕的原因之一.

  • 超排卵周期人血清及卵泡液中IGF-Ⅱ测定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王建芬;张治芬

    目的了解超排卵周期人血清及卵泡液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IGF-Ⅱ)水平,探讨IGF-Ⅱ在生殖内分泌中的作用.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RIA)测定45例超排卵周期取卵日人血清及卵泡液中IGF-Ⅱ、雌二醇(E2)、孕酮(P)、睾酮(T)、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水平,分析IGF-Ⅱ与卵泡发育、生殖激素及为超排卵而使用r-FSH、人绝经期促性腺激素(hMG)的剂量之间的相关性及意义.结果卵泡液IGF-Ⅱ(0.60±0.69)μg/L,低于血清IGF-Ⅱ(1.09±1.21)μg/L (z=1.975,P<0.05);卵泡液中IGF-Ⅱ与E2、P水平呈正相关(r=0.620、0.509,均P<0.01);与T/E2比值呈负相关(r=0.514,P<0.01),与FSH、LH水平及LH/FSH比值无相关性(r=0.033、0.044、0.062,均P>0.05);与直径14 mm以上的卵泡数及获卵数呈正相关(r=0.393、0.324,均P<0.05).血清IGF-Ⅱ与E2、P、T、FSH、LH水平及T/E2均无相关性(均P>0.05),与直径14mm以上的卵泡数及获卵数亦无相关性(r=0.099、0.185,均P>0.05).血清及卵泡液IGF-Ⅱ水平与超排卵而使用的r-FSH、hMG剂量均无显著相关性(均P>0.05).结论IGF-Ⅱ在卵巢内调节卵巢功能中起了重要作用,可能具有促进卵泡发育、形成优势卵泡的作用,并可能促进卵泡E2、P的分泌.

  • 肿瘤相关基因在肝细胞癌及癌旁正常肝组织中表达

    作者:吕自力;文剑明;罗殿中;张文敏;肖刚;张萌

    目的探讨肿瘤相关基因dek、cyclinD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IGF-Ⅱ)、GPC3、核糖体蛋白0(rpP0)mRNA在肝细胞癌(HCC)组织中及癌旁正常肝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RT-PCR方法检测32例HCC组织及相应癌旁正常肝组织中dek、cyclinD1、IGF-Ⅱ、GPC3和rpP0 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 dek、cyclinD1、IGF-Ⅱ、GPC3、rpP0 mRNA在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78.1%、87.5%、87.5%、75.0%和81.3%,在癌旁正常肝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15.6%、40.6%、37.5%、21.9%和31.3%,差异有显著性(P<0.05).dek、cyclinD1、IGF-Ⅱ、GPC3、rpP0 mRNA在高分化HCC组织中阳性率为89.0%、66.7%、66.7%、66.7%和77.8%,在低分化HCC组织中阳性率为73.9%、95.7%、95.7%、95.7%和82.6%,差异无显著性(P>0.05).在AFP阴性的HCC中其阳性率分别90.0%、80.0%、90.0%、90.0%和90.0%,而AFP阳性的HCC这些基因mRNA的阳性率为72.7%、86.3%、77.3%、90.9%和68.2%,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dek、cyclinD1、IGF-Ⅱ、GPC3、rpP0 mRNA在HCC组织中呈高表达状态,即使是AFP阴性的HCC也呈高表达,因此它们可以作为诊断HCC的基因标志,而且联合应用时意义更大.这些基因在HCC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但其表达与HCC分化程度无明显关系.

125 条记录 4/7 页 « 1234567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