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浙江省计划生育科研所两实验室分别通过卫生部和省卫生厅技术验收

    作者:唐峰

    2003年4月3~5日,卫生部专家组一行3人对浙江省计划生育科研所基因扩增检验实验室进行现场技术验收.

  • 大肠癌中myc基因表达的研究

    作者:范伟;薛敏;卢丽艳

    目的:通过检测大肠癌中myc基因的扩增,探讨myc基因表达与大肠癌发生、发展及预后的关系.方法: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69例大肠癌及癌旁组织中myc基因的表达.结果:大肠癌组织myc基因阳性扩增率为53.6%(37/69),并与淋巴转移、肝转移、分化程度及Dukes分期显著相关(P<0.01或0.05)与肿瘤发生部位、体积大小、肿瘤中心坏死、病人年龄及性别关系不明显(P>0.05).结论:Myc基因过表达与大肠癌的临床病理因素密切相关,可作为临床评估大肠癌细胞浸润、转移潜能及预后的生物学指标.

  • 建立鲍曼不动杆菌生物膜合成相关基因信息分析及PCR检测方法

    作者:魏兰芬;潘协商;张磊;倪娜;梅玲玲;朱一凡;陆龙喜

    目的 建立鲍曼不动杆菌生物膜合成相关基因物信息分析及PCR检测方法.方法 用DNASTAR软件进行核苷酸多重序列比对和基因扩增技术,对某株(ATCC 19606)鲍曼不动杆菌全长生物膜合成基因片段进行扩增和测序,并通过其他菌株检测进行验证.结果 鲍曼不动杆菌不同株中均存在与某株的生物膜合成基因高度同源的序列,相似度均达到97%以上.该生物膜合成基因蛋白中存在两个跨膜区,含有与生物膜形成相关的超家族保守功能结构域.所克隆的生物膜合成基因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相似性都为100%.所建立的基于生物膜合成相关基因PCR仅对鲍曼不动杆菌DNA模板呈阳性扩增结果,其检测灵敏度可达10 cfu/ml.对临床分离菌株的检测与临床生化鉴定结果一致.结论 鲍曼不动杆菌生物膜合成相关基因存在于各株鲍曼不动杆菌中,其编码蛋白为膜蛋白与生物膜形成有密切关系.所建立的基于鲍曼不动杆菌生物膜合成基因PCR具有特异、敏感、稳定等优点,可用于临床实验室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快速诊断以及各种医疗器械带菌状况的检测.

  • 白色念珠菌抗消毒剂基因检测及其对苯扎溴铵抗性研究

    作者:陈新;吴晓松;陈越英;王嵬;谈智;汪洋;徐燕

    目的 研究临床分离的白色念珠菌携带抗消毒剂基因情况及其对苯扎溴铵的抗性水平.方法 采用基因扩增(PCR)技术和分离培养的方法,对医院临床分离的白色念珠菌携带抗消毒剂基因及其抗季铵盐类消毒剂情况进行检测与评价.结果 从某医院临床送检标本中分离到白色念珠菌15株,均未检测到携带qacE△1-SulI和qacA/B等抗消毒剂基因.在15株临床分离的白色念珠菌中,苯扎溴铵对其中3株菌的MIC值高于标准菌株,苯扎溴铵对其中2株的MBC值高于标准菌株;同时发现2株菌MBC值低于标准菌株.结论 本次在临床分离15株白色念珠菌未检出抗消毒剂基因,但少数菌株对苯扎溴铵MIC值和MBC值高于标准菌株,同时也有菌株MBC值低于标准菌株.

  • PCR及其相关技术在结核分枝杆菌检测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作者:卢永忠;李群

    结核病近十几年来有死灰复燃之势[1],其主要原因是耐药菌株的增加和医源性感染的发生[2],因此加强结核分枝杆菌的检测对院内感染诊断和消毒效果评价有重要意义.

  • 一株汉坦病毒的分离及基因鉴定

    作者:李欣;董雪;赵常智;王冰;李继耀;连英姿;李宙

    目的分离汉坦病毒并采用分子生物学方法进行基因鉴定.方法组织细胞培养法和RT-PCR法.结果在黑线姬鼠体内分离出一株汉坦病毒,分别用HTN型和SEO型的特异引物对其进行基因扩增,同时以76-118株和L99株作对照,结果分离株经HTN型引物扩增出一条明亮带并同76-118株结果一致.结论分离株经基因鉴定为HTN型病毒.

    关键词: 汉坦病毒 基因扩增
  • 强力打造民族品牌——晶芯(R)荧光定量PCR系列通用试剂盒

    作者:王艳

    荧光定量基因扩增PCR检测技术近几年来得到长足发展,已广泛应用于医院、大学、研究机构、检验检疫等从事基因诊断和研究的部门.该项技术可应用于传染病(如肝炎、性病、非典、禽流感、爱滋病等),遗传病,癌症等以检测核酸DNA/RNA为特征的疾病诊断,以及转基因生物改良、动植物检疫、动物性别判断和法医等方面.

  • 蓝谱Loopamp?LA-500实时浊度基因检测系统

    作者:

    针对LAMP?方法研发的专用检测系统,可在恒温条件下(60-65?C)将基因扩增过程与结果检测同步完成。每个扩增模块具有16个独立检测通道,全套系统可扩增至6个模块96个检测通道。每6秒自动检测一次浊度信号,液晶屏实时显示结果,内置热敏打印机,可直接输出结果。该仪器可进行特异性引物筛选,对佳引物浓度及佳反应时间进行控制,对非特异性扩增进行判断。

  • 临床基因扩增检测的全面质量管理

    作者:江佳佳;李晓华

    临床基因扩增检测工作的全面质量管理是在传统检验质量控制体系基础上的延伸.着重整体规划,将实验室建筑流程纳入质量管理范围.从细节着手,把好检测标本质量关.借助信息管理系统,保障分析前阶段的质量管理.加强操作合规性,规范开展性能验证工作,认真评价检测过程有效性,保障实验过程的质量管理.密切联系临床,延伸分析后质量管理内涵.总之,临床基因扩增实验室的质量管理应包括从基因扩增实验室建设和检测标本的前处理,到检测结果获得后与临床的沟通,进行全过程的严格和规范化的管理操作.

  • 2013版《医学实验室质量和能力认可准则在基因扩增检验领域的应用说明》改版解读

    作者:刘维薇;关明

    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2013版《医学实验室质量和能力认可准则在基因扩增检验领域的应用说明》,与既往版本有较大更新和改动,尤其在设备维修后的性能验证、新开项目方法学性能评估和室内质量控制方面,要求更为细化严格,新增内容较多,这对提高基因扩增检验的医学实验室质量和能力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对此变化解读如下.

  • 杭州市库蚊复组抗性相关酯酶Estβ基因类型和频率及动态分布

    作者:寇宇;乔传令;潘劲草;崔峰;叶榕;于新芬

    目的 了解杭州市尖音库蚊复组有机磷抗性相关酯酶基因类型、频率和动态分布,为蚊虫防制提供对策.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内切酶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进行抗性相关酯酶的基因分型,对2003-2005年杭州市自然种群库蚊酯酶基因的频率进行动态监测.同时结合酯酶淀粉凝胶电泳技术检测抗性酯酶基因表型监测.结果 连续3年用PCR-RFLP法对酯酶等位基因的分子分型结果表明,杭州市存在4种酯酶基因类型,主要存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分布的酯酶Estβ11(50%~54%)纯合型,其次是Estβ2(29%~34%)纯合型,Estβ11/β2(5%~10%)杂合型和一种新的EstβN(3.13%)纯合型等位基因型.用淀粉凝胶电泳分析2005年杭州市库蚊种群的抗性酯酶基因表型,主要是Estβ11型(61%),其次是Estα2/β2型(12%),Estα8/β8型(7%),敏感表型(29%).结论 杭州市自然种群尖音库蚊复组存在多种抗性酯酶基因型,2003-2005年来Estβ11型为主,其次是Estα2/β2型,在2005年发现EstβN,是一个新的酯酶基因型,但是比例较低,仅占3.13%.该新的酯酶基因可否引起新的杀虫药剂的抗性,尚有待进一步的跟踪研究.扩增酯酶基因分子分型与抗性酯酶表型,也都表明了一致性.

  • 应用单基因组扩增法分析HIV-1准种基因变异

    作者:秦彦珉;王晓辉;孔东锋;张顺祥

    目的:探索应用单基因组扩增分析HIV-1准种基因变异。方法将深圳2010年6个基因测序出现重叠峰的样本RNA稀释至单拷贝,采用一步法RT-PCR套式扩增,扩增产物纯化后进行基因测序,应用Mega 4.02多功能基因分析软件分析不同准种序列的基因距离,构建进化树模型。同时,测定样本的CD4+T淋巴细胞浓度和病毒载量。结果同一感染者体内HIV-1准种在进化树上形成了各自独立的簇,有些簇存在明显的亚簇,表明某些病毒株在复制中具有竞争优势。6个样本HIV准种的基因距离介于0.008与0.06之间,与感染持续时间和病毒载量有关。结论单基因组扩增法可以很好地分辨出HIV-1准种的基因变异,对于HIV-1准种基因距离的分析可以判断感染时间和分析免疫逃逸机制,其相关影响因素尚需更大样本的分析。

  • 临床基因扩增实验室的运行现状及质量保证

    作者:吕虹;周亚莉;张国军;闫惠平;康熙雄

    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自问世以来,由于其较高的检测灵敏度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也带来了一些假阳性和假阴性的困扰,为此卫生部2002年1月14日发布了卫医发[2002]10号<临床基因扩增检验实验室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及其附件<临床基因扩增检验实验室基本设置标准>,及同年2月20日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发布<临床基因扩增实验室工作规范>(以下简称<规范>),良好的规范了基因扩增检测的市场,保证检验报告结果的可靠性,大大提高了疾病诊断的准确性和快速性.

  • 口腔鳞癌中c-erbB2和p53基因的扩增和表达

    作者:刘乃国;吴淑华;单长民;吕增华;张杰

    目的探讨c-erbB2和p53基因扩增和表达在口腔鳞癌(OSCC)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方法用原位杂交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与图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30例口腔鳞癌和5例正常口腔粘膜中c-erbB2和p53两种基因的扩增、mRNA表达和蛋白表达状况进行了定性、定位、定量研究. 结果 OSCC中c-erbB2和p53的扩增阳性率分别为46.67%和40%;而c-erbB2和p53在OSCC中的mRNA表达率分别是70%和80%,蛋白表达率分别是46.67%和63.33%.这两种基因的扩增、mRNA表达和p53蛋白表达在各种性状差异之间均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erbB2蛋白表达在不同部位的口腔鳞癌中具有显著性差异(P<0.02). 结论 c-erbB2和p53两种基因的扩增和过表达在OSCC发生发展中都具有重要作用,c-erbB2蛋白表达增高在腭癌和口底癌的形成过程中具有更重要的意义.

  • 荧光原位杂交检测胃癌中HER-2基因状态

    作者:李亚卓;李冰;赵坡

    目的 探讨胃癌中HER-2基因扩增与HER-2蛋白过表达的关系.方法 运用免疫组化(IHC)和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对手术切除的84例胃癌石蜡标本进行HER-2状态的检测.结果 84例中,19例HER-2蛋白(+)(22.6%),其中HER-2基因扩增7例(8.3%);12例HER-2蛋白(++++/++)(14.3%)中,HER-2基因扩增5例(6%),占高表达组的41.7%;72例HER-2蛋白(+/0)(85.8%)中,HER-2基因扩增2例(2.4%).结论 HER-2蛋白(+++/++)与HER-2基因扩增密切相关,故这类患者可考虑先做IHC初步筛选,再做FISH确诊,从而为胃癌分子靶向治疗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 分子生物学技术在诊断细胞学中的应用

    作者:张建中

    自人类开始重组DNA实验25年后的今天,分子生物学技术已经成为一种定量的分子诊断(molecular diagnostics)手段,并在不断影响着传统的诊断技术.一般认为,常用的分子生物学技术包括核酸杂交分析和各种基因扩增方法,但不包括免疫细胞化学法.目前临床常用的技术有Southem印迹杂交、多聚酶链反应(PCR)及其扩增产物的电泳分析、原位杂交和荧光原位杂交(FISH)等;其他较新的分子生物学技术,如生物芯片和核酸扩增的原位检测,亦将很快用于细胞学的研究和诊断[1,2].传统的肿瘤细胞学诊断方法是根据经验来判断是否为恶性细胞,缺乏客观指标;而分子生物学技术具有高度的特异性和敏感性,是细胞学诊断的重要手段.

  • 国际病理学会第29届病理学大会头颈部病理专题研讨会内容介绍(二)

    作者:白玉萍;王志强;毛美玲;张旭;吴若晨;何春燕;李雪;武迎;胡晔华

    6 鼻腔鼻窦腺癌的遗传学分析(Alessandro Franchi)依据流行病学、临床表现及病理学改变的不同,鼻腔鼻窦腺癌包括两种主要的类型(肠型腺癌和非肠型腺癌),且每种主要类型都包含几种变型.6.1 基因组分析 到目前为止,针对鼻腔鼻窦腺癌的研究很少.利用针对整个肿瘤基因组进行筛选的分子细胞遗传学方法比较基因组杂交得出,筛窦腺癌的染色体失衡与职业暴露因素木粉有关.在某些基因位点,基因获得比基因缺失更容易发生,如71%的病例在7q11-21发生基因扩增,66%的病例在18p11-2,62%的病例在8q11-22,57%的病例在5p11-13,52%的病例在12q11-13和19p扩增.

  • 蓝氏贾第鞭毛虫河北株的分离及其基因型研究

    作者:陈小宁;卢思奇;李继红;王凤芸;王锋

    目的探讨河北承德地区蓝氏贾第鞭毛虫包囊大小与基因型的关系.方法对河北承德地区进行贾第虫流行病学调查,分离出3株贾第虫(CH2、CH3、CH4).用PCR技术对此3虫株DNA进行tim基因扩增和序列测定,并与GenBank登记虫株比较和用DNAstar软件处理.结果此3株贾第虫株的基因型属2型(JH型).结论该地区贾第虫包囊形态之大小,与基因型并无直接关系.

  •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t(14;18)易位及bcl-2基因扩增的检测

    作者:蒋会勇;李慧灵;胡海;何滢;赵彤

    目的 探讨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t(14;18)染色体异位及bcl-2基因扩增在其分类及临床分期、疗效评估中的作用.方法 先对60例DLBCL的标本进行显微切割,获取相对比较纯的肿瘤组织,再使用细胞核芯片荧光原位杂交(FISH)对标本进行t(14;18)易位及bcl-2基因扩增检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在组织微阵列上同步观测CD20、CD10、bcl-6、MUM1的表达,进行生发中心样(GCB)和非生发中心样(non-GCB)分类;通过病例分析得出治疗效果及临床分期的信息,并统计分析以上各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 在60例DLBCL中,10例bcl-2/IgH阳性,18例bcl-2基因扩增;GCB 29例(48.3%),non-GCB 31例(51.7%).经FISH检测t(14;18)阳性10例中,GCB 8例,non-GCB 2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1).t(14;18)阳性及bcl-2基因扩增的病例bcl-2表达均增高.在36例正规CHOP治疗的病例中,bcl-2扩增13例,无扩增23例,bcl-2扩增的13例之治疗结果显效、部分有效、无效率分别为3例(23.1%)、4例(30.8%)和6例(46.2%);临床分期情况为Ⅰ~Ⅱ期1例(7.7%),Ⅲ~Ⅳ期12例(92.3%),这两项指标与bcl-2不扩增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9、0.046).结论 t(14;18)易位及bcl-2基因扩增均是引起DLBCL之bcl-2蛋白表达的原因,bcl-2阳性者与预后有关的原因难以确定,可能是由于引起其阳性表达的原因不同所致;bcl-2基因扩增与治疗效果较差及临床分期较晚有关;FISH检测t(14;18)染色体易位可用于DLBCL的分类.

  • 凋亡抑制基因bcl-2在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曾丽平;文亦磊;马韵;王桂秋;李莹;王瑾;徐丽丽;张雪梅

    目的 探讨凋亡抑制基因bcl-2在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不同免疫亚型中的表达,以及bcl-2蛋白表达对患者生存期的影响.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EliVision plus和PV-9002法)对214例DLBCL进行CD10、bcl-6、MUM-1、bcl-2及NF-κB检测,采用Hans免疫分型方法将DLBCL分为生发中心B细胞(GCB)型和非GCB型;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检测IgH/bcl-2易位及bcl-2扩增.结果 214例DLBCL中,GCB型66例(30.8%),非GCB型148例(69.2%).bcl-2蛋白阳性106例(49.5%),其中在非GCB型中比率(59.5%,88/148)较GCB型中比率(27.3%,18/6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发生IgH/bcl-2易位仅有8例(3.7%),其中6例发生在GCB型(9.1%),2例发生在非GCB型(1.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现bcl-2扩增113例(52.8%),在GCB型中发生率40.9%(27/66)低于非GCB型58.1%(86/14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GCB型中bcl-2蛋白表达与NF-κB表达、bcl-2基因扩增均呈正相关(r=0.216和0.219,均P<0.05),但这种相关性在GCB型未体现.bcl-2表达者生存期更短,对应中位生存时间为(31.4±3.8)个月,而不表达者则为(40.2±4.2)个月;当与DLBCL免疫学类型及临床分期结合评估时,bcl-2表达者的校正危险度比不表达者增加1.89倍.结论 本组DLBCL以预后较差的非GCB型占多数,其遗传学改变以高频率bcl-2基因扩增和低频率IgH/bcl-2易位为特征;bcl-2蛋白表达主要发生在非GCB型,其机制涉及bcl-2基因扩增及NF-κB活化.bcl-2蛋白表达患者生存期短,死亡危险度较高,可以作为独立于临床分期和免疫类型的DLBCL预后因子.

392 条记录 1/20 页 « 12345678...1920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