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自噬与神经营养因子在运动干预阿尔茨海默病中的作用

    作者:郭书庆;刘涛

    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一种以渐进性记忆障碍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在临床药物无法根治的现状下,运动干预带来的良好效应为治疗指引了新的方向.运动通过抑制mTOR信号传导通路、刺激内质网应激、加速线粒体损伤消除等自噬调节方式或加速β淀粉样蛋白、tau蛋白的消除,或减弱它们的生成.同时,运动还对神经元的凋亡起着调节作用.它提高了BDNF、NGF等神经营养因子,激活了PI3-k/Akt途径,抑制了caspase-3和COX-2等凋亡因子的活性,从而减缓神经元的凋亡,减慢AD的进程.

  • β-NGF减轻H2 O2对HUVECs的损伤

    作者:王刚;周敬群

    血管内皮细胞损伤被认为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病理原因之一,且多与氧化应激损伤有关。因此,如何保护氧化损伤后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对于防治动脉粥样硬化等心血管疾病具有重要意义。神经生长因子β-NGF是一种多功能性神经营养因子,可以促进血管新生且与血管内皮功能密切相关,但其对氧化损伤后血管内皮细胞的作用及其机制尚未知[1]。因此本研究以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 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 , HUVECs )为研究对象,利用H2 O2诱导其氧化损伤进而研究β-NGF对血管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

  • 神经营养因子与神经元退行性变疾病

    作者:王蓉;李林

    神经元退行性变疾病包括多种疾病,如常见的老年性痴呆(alzheimer's disease,AD)和帕金森病(parkinson disease,PD)等.此类疾病的共同特点是进行性的神经元损伤.由于发病机制复杂,并涉及许多至今未知的因素,目前尚无有效的干预措施,故阐明神经元退行性变疾病的发生机制十分重要.神经营养因子(neurotrophic factors, NTFs)是一类调节神经系统发育、成熟和维持神经元功能的天然蛋白质, 在神经系统的发生、发育、营养、存活及损伤后修复中起重要作用,是神经元存活和发挥功能的基础.因此,本文主要讨论NTFs与神经元退行性变疾病特别是AD和PD之间的关系.

  • NT-3与脊髓损伤修复

    作者:武赟;高雨仁;杨桂姣

    中枢神经损伤后,受损的神经元不能再生,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脊髓功能会有所恢复.对这种恢复的分子基础现在知之甚少,但是在受损的中枢神经系统,神经组织营养活动提高,结合神经营养因子对神经元生长与存活的重要作用,说明这些多肽可能参与脊髓功能的恢复.

  • 基因治疗脊髓损伤研究进展

    作者:郭家松;曾园山;李海标

    脊髓损伤在全世界都有较高的发病率,迄今为止,临床上脊髓损伤后功能恢复仍非常困难.现在认为中枢神经系统再生困难主要是因为损伤处微环境不适合轴突再生,其中损伤处缺乏神经营养因子类物质被认为是主要的原因之一.近年来,人们将神经营养因子基因导入损伤处对脊髓损伤进行基因治疗取得了一定的研究进展,本文对基因治疗脊髓损伤的目的基因、病毒载体和靶细胞等进行了综述.

  • 抑郁症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炎症状态、氧化应激反应及神经营养因子水平的影响

    作者:李蓉

    目的:探讨抑郁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炎症状态、氧化应激反应及神经营养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通过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100例MHD患者抑郁状态,据此将其分为抑郁组与非抑郁组,采血测定两组患者血清炎症因子(hs-CRP、IL-8、IL-1β)、氧化应激指标(MDA、SOD、TAC)及神经营养因子(BDNF)等指标.结果:抑郁组血清IL-8、IL-1β、hs-CRP、MDA水平均显著高于非抑郁组(t=4.674,5.448,7.856,3.794;P均<0.05),而血清SOD、Hb、Alb、BDNF水平均显著低于非抑郁组(t=-22.023,-2.857,-2.728,-10.608;P均<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MHD患者抑郁发生独立危险因素包括hs-CRP、IL-8、IL-1β、MDA(OR值分别为3.214、3.128、3.206、5.287),保护因子包括SOD、Hb、BDNF(OR值分别为3.012、2.154、2.925).结论:MHD患者易发生抑郁,其发生与患者炎症状态、氧化应激反应及营养状态密切相关.

  • HSV介导的神经营养因子-3体外表达拮抗顺铂的耳毒性作用

    作者:陈晓巍;曹克利

    目的观察单纯疱疹病毒(HSV)扩增子型表达载体介导的神经营养因子-3(NT-3)体外表达对顺伯耳毒性的拮抗作用. 方法以HSV扩增子型表达载体为基础,构建由CMV作启动子,表达c-myc标记的大鼠NT3或鼠的小肠碱性磷酸酶(MIAP)的HSVnt3和HSVmaip扩增子型表达载体.通过无辅助病毒的包装体系包装后,感染体外培养的耳蜗器官,经不同浓度的顺铂处理48h后,观察转导NT-3或报告基因(MIAP)后的耳蜗螺旋神经节细胞存活和神经突起的再生. 结果显示在病毒滴度(MOI)为0.25时,HSVnt3感染体外培养的耳蜗48h后,能够刺激耳蜗分泌较高水平的NT-3(3μg/L).用不同浓度的顺铂处理48h,HSVnt3转导的耳蜗螺旋神经节细胞可以在一定范围内,耐受顺铂的耳毒性作用,与HSVmiap转导的耳蜗比较,神经元残留的数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耳蜗螺旋神经节细胞神经突起的长度和密度也与对照组有明显的差别(P<0.001). 结论提示无辅助病毒的HSV所介导的神经营养因子-3表达,能够在体外拮抗顺铂的耳毒性作用.

  • APP17肽对卵巢去势大鼠海马神经元退行性变的作用

    作者:杨芳;王蓬文;姬志娟;赵志炜;王冬娜;盛树力

    目的通过观察APP17肽对卵巢去势大鼠海马神经元退行性变的作用,证实APP17肽对神经元退行性变的改善作用. 方法雌性大鼠,行双侧卵巢切除手术造模,并于6周后皮下注射APP17肽进行治疗,手术后12周行水迷宫实验,至13周取血并行灌注固定,取脑海马组织作超薄切片电镜分析, 并作冰冻切片进行雌激素受体(ERα)、神经生长因子(NGF)及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BDNF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并用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测定血清雌二醇水平. 结果卵巢去势组大鼠血清雌二醇水平降低,水迷宫检测卵巢去势组大鼠较正常组游完全程所须时间明显延长,错误反应次数明显增多,海马神经元超微结构出现明显损害;海马光镜观察发现ERα表达增多,NGF及BDNF表达减少.使用APP17肽治疗后并不改变血清雌二醇水平,但能明显改善海马神经元超微结构的损害,使上述有关蛋白质的表达恢复到正常水平. 结论 APP17肽不是通过改变雌激素水平来发挥改善神经元功能减退的作用,而可能是通过神经营养因子起作用.

  • 人参环氧炔醇对体外培养施万细胞表达神经营养因子的影响及可能机制的研究

    作者:何晶;丁文龙;李锋;王文进;朱浩

    目的 研究人参环氧炔醇(PND)对体外培养施万细胞(SCs)神经营养因子(NTFs)表达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 用含有不同浓度的PND培养液分别处理SCs,以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PND对SCs NTFs表达的影响;放射免疫方法测定SOs内环磷酸腺苷(cAMP)水平的变化,并进行图像处理及统计学分析.结果 PND分别在2.5~20.0μmol/L及5.0~20.0μmol/L剂量范围内可分别促进体外培养SCs NGF及大脑衍生神经营养因子(BDNF) 的表达(P<0.05),在10μmol/L剂量对两者促进作用均明显(P<0.01);在2.5~20.0μmol/L剂量范围内PND可提高体外培养SCs胞内cAMP含量(P<0.05),而在10μmol/L剂量作用显著(P<0.01).结论 PND能明显促进体外培养SCs NGF、BDNF的表达和分泌;PND可提高SCs的胞内cAMP水平,并与PND促进体外培养SCs NGF、BDNF 表达之间存在相关性,提示其可能是PND提高体外培养SCs NGF、BDNF表达的调控机制及信号传导通路.

  • NGF/GDNF基因修饰神经干细胞移植对AD模型鼠前脑胆碱能神经元的保护作用

    作者:阮奕文;袁群芳;王传恩;姚志彬

    目的观察NGF/GDNF基因修饰神经干细胞(NSC)单独和联合移植对穹窿海马伞(FF)切断后胆碱能神经元的保护作用.方法将两种基因修饰的NSC单独和联合移植入FF切断的大鼠侧脑室.移植后3周取脑行ChAT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用Student-Newman Kaels方法对内侧隔核(MS)和斜角带垂直支(VDB)的ChAT阳性细胞数(损伤侧与正常侧的百分比)进行计数分析.结果NGF组伤侧MS的ChAT阳性神经元数为81%,明显高于损伤组(34%)、NSC组(36%)和GDNF组(50%),P<0.01;NGF+GDNF组为68%,明显高于损伤组和NSC组(P<0.01),亦高于GDNF组(P<0.05);GDNF组与损伤组和NSC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NGF组和NGF+GD-NF组伤侧VDB的ChAT阳性神经元数分别为80%和72%,明显高于损伤组(56%)和NSC组(52%),P<0.01,亦高于GDNF组(59%),P<0.05;GDNF组与损害组和NSC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 结论NGF/GDNF基因修饰NSC单独和联合移植均能不同程度地保护损伤的ChAT阳性神经元,NGF组和NGF+GDNF组作用较大,GDNF组作用较小.

  • 神经细胞凋亡的分子调控和死亡信号的传导途径

    作者:周明华;陈思颖;吴玺印

    在生物机体的正常发生发育和生长分化过程中,其细胞分裂、生长分化和细胞死亡的精密配合起着重要的作用.脊椎动物神经系统在个体发生中即使没有遇到外在损害,其神经细胞在竞争靶源有限的神经营养因子(神经细胞诱向因子neuronotrophic factors, NTFs)过程中,在特定部位和时间也会按自身的程序主动死亡,即Lockshin和Williams称之为编程性细胞死亡(programmed cell death, PCD).

  • 应激诱发抑郁症机制的研究进展

    作者:李云峰;罗质璞

    慢性应激或长期使用外源性应激激素糖皮质类固醇,可以引起机体神经系统功能失调,诱导抑郁、学习和记忆障碍、衰老过程加速等.其中,应激激素对海马的选择性损伤是导致这些疾患发生的关键原因.其表现为海马出现糖皮质激素(GC)受体下调、神经元萎缩甚至缺失等退行性变化.其机制可能与GC及继发性释放的兴奋性氨基酸(EAAs)协同作用,终使神经营养因子(如NGF)表达低下有关.本文就慢性应激诱发抑郁症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miRNA-21在周围神经损伤和修复中的调控作用

    作者:刘玉璞;国海东;罗志荣;韩小晶;王畅;邵水金

    周围神经损伤(PNI)后miRNA-21表达发生变化,参与神经再生的调控.本文从miRNA-21对神经元、施万细胞、神经营养因子等方面的影响进行探讨,对PNI及其修复阶段miRNA-21的表达变化和可能的作用机制作一综述,将有助于我们从分子水平进一步了解PNI的病理过程,并为miRNA-21成为一种潜在的PNI的诊断标志物和治疗靶点提供基础.

  • 神经营养因子功能的“阴/阳”特性

    作者:孙晓龙;段丽;焦西英;陈良为

    神经营养因子是一类对神经元的营养、支持、分化及突触可塑性等具有重要作用的蛋白质.近年来研究发现神经营养因子合成中的前体分子产生相反的诱导神经元凋亡作用,并在中枢退行性疾病发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本文综述了神经营养因子及其前体蛋白在合成代谢、受体调控和功能上的“阴/阳”特性,并讨论其在疾病过程中的可能作用,为进一步探索认识神经营养因子的功能、病理意义、疾病治疗价值提供新的视角.

  • 神经营养因子与神经干细胞

    作者:孙勇;侍坚;陆佩华

    生长因子在神经干细胞的增殖、分化和存活过程中有重要作用.神经营养因子是其中的一类,它包括神经生长因子(NGF)家族、胶质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家族和其它神经营养因子.NGF家族包括NGF、BDNF、NT-3、NT-4/5和NT-6.这一家族可促进epidermic growth facter(EGF)反应性海马及前脑室管膜下区神经干细胞的存活和分化.GDNF家族包括GDNF、NTN、PSP和ART.GDNF家族促神经发育的作用主要在外周,它促进肠神经嵴前体细胞的存活和增殖,且对外周感觉神经的发育至关重要.其它生长因子如bFGF和EGF,它们能促进神经干细胞增殖和存活;CNTF和LIF等在神经干细胞的分化中也有重要作用.

  • 神经营养因子前体调节细胞凋亡

    作者:

  • 雪旺细胞无血清条件培养液中的神经营养蛋白活性

    作者:吴波以;朱家恺;顾熊飞

    目的进一步探测雪旺细胞无血清条件培养液中神经营养蛋白活性.方法收集成年大鼠坐骨神经雪旺细胞无血清条件培养液(Schwann cell serum-free condioned medium ,SC-SFCM ),通过PM10超滤获取>10Kd浓缩液,再经Disc-PAGE分离和Biotrap电洗脱,从SC-SFCM中分离出A、B、C、D四组蛋白带, 选择其佳活性浓度,四组蛋白带按照7种不同组合加入脊髓前角神经元(SAHN)培养液中,通过MTT法进行神经营养活性检测.结果含D蛋白带的各组,其OD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而不含D蛋白带的其它各组,其OD值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来自于SC-SFCM中的D蛋白带具有明显促进SAHN体外存活的神经营养活性.

  • 微球体的制备及其在修复神经系统损伤研究中的应用

    作者:徐美玲;张鲁中;王晓冬;陈雪

    利用组织工程技术制备神经支架应用于神经系统损伤的修复已经成为神经系统再生研究领域的重点,其中利用生物材料以微球体形式,持续缓慢释放活性物质,有利于神经系统再生的微环境改善,也是研究的热点.本文就微球体制备的相关材料、制备方法、检测及在神经系统损伤修复中的作用等进行综述,并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 红细胞生成素:新的神经营养和神经保护因子

    作者:周卓妍;杨默;FOK Tai-Fai

    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EPO)是由肾脏产生的特异性刺激红细胞生成的造血生长因子.近年来的研究发现EPO不仅仅只作用于造血系统,作为一种多功能的营养因子,它还对整个机体稳态的维持发挥作用.在中枢神经系统和脑脊液中均发现有特殊的EPO及EPO受体系统,该系统独立于造血系统中的EPO及其受体系统而存在.EPO在不同种类的神经损伤(如脑缺血、缺氧及蛛网膜下腔出血等)中具有神经营养和保护功能,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recombinant human erythropoietin,rhEPO)疗法将很快用于临床实践去修复上述疾病引起的神经损伤.

  • 心理治疗的神经生物学影响

    作者:王纯;张宁;张婕;张亚林

    心理治疗作为一种对心理疾病和心理卫生问题的治疗方法已有百年历史,但以往对心理治疗的研究,多局限于临床疗效,对心理治疗能否影响神经功能,如何改善生理功能知之甚少.本文拟综述心理治疗对神经生物学影响的研究进展,初步探讨心理治疗的生理作用.

772 条记录 2/39 页 « 12345678...3839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