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犬胰右叶缺血模型的建立及意义

    作者:向国安;沈桂玲;耿智敏;秦兆寅;杨文彬;陈颖波

    目的:建立犬胰腺右叶缺血模型,探讨胰腺缺血治疗的可行性.方法:结扎犬胰右叶供血血管.包括胰十二指肠前、后动脉及胰尾动脉,建立犬胰腺右叶缺血模型,观察犬胰右叶缺血后的WBC计数,血清淀粉酶水平、血糖变化及胰岛素水平,犬胰及十二指肠的病变改善,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10条犬术后均存活,无十二指肠穿孔、坏死、梗阻等并发症发生;WBC计数术后1、3天较术前明显升高(P<0.01),第7天恢复正常;缺血后血淀粉酶水平在术后3、7天较术前升高(P<0.01),至第11天恢复正常水平;缺血后1、2、4个月的血糖水平及胰岛素水平与术前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别(P>0.05);十二指肠病理变化为肠壁纤维增生,粘膜萎缩;胰腺病理变化早期表现为无菌性坏死,晚期表现为纤维组织增生及修复.结论:缺血治疗具有其可行性.

  • 血府逐瘀汤对大鼠后肢缺血模型血管新生的影响

    作者:施伟丽;苏晓艳;庄淑美;胡雅琼;高冬;宋军

    目的:探讨血府逐瘀汤对大鼠缺血后肢模型血管新生的影响.方法:采用白及微球悬液栓塞法制作大鼠后肢缺血模型,并在造模后第3天低位截肢,分别在截肢术后第36小时和第48小时取材肉芽组织,常规病理切片观察各组样本缺血修复情况并计数局部血管数量.结果:SD大鼠栓塞术后第1天即表现为肢体发绀、跛行或拖拽,持续加重;截肢术后36 h,常规剂量和高剂量药物组的血管数量明显高于生理盐水组,尤以高剂量药物差异显著;术后48 h常规剂量药物失效,高剂量药物的血管数量仍明显高于生理盐水组.结论:血府逐瘀汤能短期促进肉芽组织的血管新生和促进缺血组织修复.

  • 肌肽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作者:申峰;周宏博;刘明;金剑峰;刘秀萍;马春;王爱民

    肌肽(carnosine)即β-丙氨酰-L-组氨酸,近几年发现其具有抗氧化,抗自由基作用.因而提出肌肽是继SOD、VitE之后的又一内源性自由基清除剂和抗氧化剂[1].缺血性脑中风是我国及发达国家老年人群中的第三大死亡原因,也是中老年人致残和痴呆的重要原因之一.尽管治疗缺血性脑中风的药物不断问世,但缺血性中风的预后仍然令人失望.因此,寻找治疗脑缺血损伤更有效的神经保护剂已成为临床医学领域的重要研究课题.本研究制作大鼠全脑不完全缺血模型,借以观察肌肽是否具神经保护作用.

  • 脑复聪对PC12细胞拟缺血损伤保护作用的血清学研究

    作者:张孟仁;徐惠媛;郭赛珊;左萍萍

    目的观察中药复方脑复聪颗粒对H2O2损伤的大鼠肾上腺髓质嗜铬瘤分化细胞株(PC12细胞)的影响.方法选用SD雄性大鼠,分别灌胃脑复聪和蒸馏水后制备血清.培养的PC12细胞加入不同血清孵育后,再加入不同浓度的超氧化合物H2O2造成拟缺血模型,采用MTT法观察细胞生存率.结果对受不同剂量H2O2损伤的PC12细胞,脑复聪含药血清可明显提高其生存率( P<0.05-0.01);加入脑复聪血清后的神经细胞可明显抵抗H2O2所致的损伤,细胞形态基本恢复正常.结论脑复聪颗粒对H2O2损伤的PC12细胞有明显保护作用.

  • 急性血栓阻塞性冠状动脉缺血模型及其心律失常机制(摘要)

    作者:张澍

  • 缺氧缺血性脑损伤与腺苷

    作者:郭文香;任立新;李艳芝;耿佩琛

    中枢神经系统缺氧缺血后,选择性易损性是神经生理的一个重要方面,此不仅导致细胞的损伤,还可阻止脑组织的正常能量供应.90年代以来,随着生理、生化、电生理技术的不断发展,通过各种缺氧缺血模型,对内源性腺苷及其衍生物对中枢神经元活动的影响进行了一系列研究,从而证实了腺苷受体、受体亚型、受体激动剂、拮抗剂及其生理效应.

  • 抗心肌缺血药物的研究进展

    作者:蒋炜;樊鹏程;马慧萍;景临林

    缺氧可引起组织严重损伤,常见的引起缺氧的疾病包括脑卒中、急性高山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所导致的心肌梗死等.心肌缺血损伤是由于心肌细胞供氧不足而造成的心肌细胞坏死或功能受损;而缺血/再灌注损伤是血液中的氧与受损心肌细胞反应,形成的氧自由基对心肌细胞所造成的损伤.该文主要介绍近年来抗心肌缺血药物的研究进展及其抗心肌缺血的主要机制以及常用的缺氧和缺血药物研究模型.

  • 二次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改善兔肢体缺血的实验研究

    作者:韩光宇;任思坡;谭昆;拾莉;王健;耿跃春

    目的 建立兔肢体缺血模型,观察二次外周血干细胞移植对肢体缺血的治疗效果.方法 连续4 d皮下注射7.5 μg/kg G-CSF进行干细胞动员,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制成干细胞悬液.制备兔肢体缺血模型,将干细胞悬液分10~12个点注射于手术切口两侧肌肉,实验组动物于移植后第18天重复进行干细胞动员并在第22天进行第二次干细胞移植.结果 术后多普勒超声显示手术肢体的血液供应阻断,模型制备成功.1周后检测侧支循环开始建立,实验6周后,二次移植兔缺血部位肌肉毛细血管密度平均为26.1个,单次移植兔为20.9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二次外周血干细胞移植能更好地改善肢体缺血.

  • 小鼠缺血后肢移植瘤模型的制作

    作者:张丹芳;张诗武;刘志勇;郭华;赵秀兰;孙保存

    相对于正常细胞,肿瘤细胞的生存能力更强,在缺血缺氧等较为恶劣的内环境中也能够分裂增殖,侵袭周围组织并发生远处转移.为研究肿瘤生长的这一性状,国外的学者们建立了小鼠缺血后肢移植瘤模型[1].通过在小鼠缺血后肢上种植肿瘤,观察移植瘤的生长,可以研究缺血缺氧环境下肿瘤的生长情况,营养来源以及外环境对肿瘤血管生成的影响[2,3].

  • 抗癫(癎)药物对离体缺血模型的神经保护作用机制

    作者:姚扬;杨卓

    神经保护的概念来自于缺血损伤后急性和迟发性的神经元损伤.令人感兴趣的是,一些抗癫(癎)药物(AEDs)显示出神经保护作用,可以减少脑卒中后的神经元死亡.由于在脑缺血和癫(癎)过程中都出现过量的兴奋性氨基酸释放和神经元的抑制,近越来越多的研究开始关注AEDs对于脑缺血的保护作用,很多AEDs在动物脑缺血模型实验上产生了令人振奋的结果.

  • 冰片注射液的抗脑缺血作用

    作者:何晓静;秦献辉;刘玉兰

    冰片具有通诸窍,散郁火,去翳明目,消肿止痛之功能[1],运用现代药理学研究方法研究发现,冰片与川芎等药物合用还具有抗脑缺血的作用[2,3].根据我们之前的研究,单独使用冰片同样具有一定的抗脑缺血作用.本次试验中,我们采用各个类型的大、小鼠脑缺氧缺血模型,进一步考查冰片的抗脑缺血作用.

  • 冰片注射液的抗脑缺血作用

    作者:何晓静;秦献辉;刘玉兰

    冰片具有通诸窍,散郁火,去翳明目,消肿止痛之功能[1],运用现代药理学研究方法研究发现,冰片与川芎等药物合用还具有抗脑缺血的作用[2,3].根据我们之前的研究,单独使用冰片同样具有一定的抗脑缺血作用.本次试验中,我们采用各个类型的大、小鼠脑缺氧缺血模型,进一步考查冰片的抗脑缺血作用.

  • 蛛丝对家兔颈动脉的亚急性阻断作用

    作者:韩蕾;比比努尔;张桂申;周晓辉

    目的:尝试以蛛丝为新材料探索建立亚急性颈动脉缺血模型,并评论此模型对相关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从而为相关疾病的研究提供新的方法.方法:先从蜘蛛中绕取长约10cm的蛛丝备用.将家免颈动脉分离好后,再将准备好的蛛丝缠绕于颈动脉上,形成结扎点,建立亚急性缺血模型,并测定血流、血压、SOD等各项指标.结果:蛛丝结扎后的颈动脉血流、血压总体表现出缓慢下降的趋势.血清MDA,SOD在结扎后首先明显升高,随后又缓慢下降,大体病理观察发现蛛丝对颈动脉的作用过程是一个从部分阻断到完全阻断的渐进过程.结论:利用蛛丝结扎可以建立血管的亚急性缺血模型,将来可能将其应用到人类慢性缺血性疾病的模型中去.

  • 体外循环系统下加压灌注改善模型猪下肢血运

    作者:杨磊;高磊;王雷;左有为;刘燕玲;王江宁

    背景:课题组前期应用体外循环系统模拟体内生理环境对离体断肢进行灌注保存,并取得了一定研究成果,达到了延长体外断肢寄养时间的目的.目的:研究体外循环系统下加压灌注疗法对改善缺血下肢血运的作用.方法:选取健康成年雄性巴马小型猪18只,随机分为3组(n=6).A组为正常对照组,不做任何缺血处理;B、C两组通过结扎右后肢股动脉建立下肢缺血模型;缺血4周后,C组进行加压灌注疗法,1 h/(次?d).1周后应用数字化 X 光机行右后肢股动脉造影,观察各组股动脉形态及远端侧支循环变化;取各组右后肢胫前肌标本,行苏木精-伊红染色测定毛细血管密度;并用Western blot法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蛋白相对表达量;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标本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结果与结论:①与 B 组相比,C 组右后肢股动脉造影直径明显增加,远端侧支循环明显丰富;②C 组毛细血管密度较B组明显增加(P < 0.05),但A、C两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③Western blot法显示,与A组相比,B、C 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蛋白量均显著升高(P < 0.05),但以C组为高(P < 0.05);④ ELISA法检测发现,与A组相比,B、C 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血清含量均显著升高(P < 0.05),且C组高(P < 0.05);⑤可见,体外循环系统下加压灌注疗法可以明显改善缺血下肢血运,可能为临床治疗下肢缺血提供新选择.

  • 兔缺血后肢内源性VEGF蛋白表达与侧支形成相关性研究

    作者:周兆熊;张纪蔚;张皓;张柏根

    目的:探索缺血肢体代偿侧支形成过程中内源性VEGF蛋白表达的相应规律.方法:新西兰雄性白兔40只,切除兔一侧后肢股浅动脉全长建立缺血模型,分为1天、3天、7天、14天、28天、56天及90天7个观察期(n=5);另设对照组(n=5).观察造模后小腿动脉压比率、动脉造影血管计数及缺血后肢肌组织毛细血管密度和内源性VEGF蛋白的变化.结果:造模后3天,缺血后肢骨骼肌中即有内源性VEGF蛋白表达,7天时达到高峰,28天后逐渐减弱,而缺血区新血管发生也相应停滞.结论:内源性VEGF蛋白表达有其特定时限性,提示在其表达水平开始下降时,应考虑补充外源性VEGF.

  • 大鼠缺血后肢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张喜成;何延政;李跃武;刘勇

    "血管新生疗法"是慢性肢体缺血性疾病极有前景的治疗方案,已证实多种血管生长因子及其基因,如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等可明显促进缺血部位的血管新生,改善组织供血,并已在实验和临床研究中取得进展.但对缺血状态下机体内源性促血管新生机制尚未完全阐明.为此,我们造模大鼠后肢缺血,观察其缺血部位微血管新生及bFGF的表达,探讨二者的关系,为基因治疗的研究提供实验依据.

  • 大鼠大脑中动脉梗塞模型的同步辐射活体血管影像学研究

    作者:袁法磊;管永靖;肖体乔;谢红兰;杨国源;王永亭

    目的 通过同步辐射微血管造影研究大鼠大脑中动脉梗塞脑缺血模型.方法 20只300-350 g SD大鼠平均分为两组:4-0线组和4-0线包裹硅橡胶组.施行大脑中动脉缺血手术后,立即进行同步辐射血管成像.结果 单纯用4-0线组大鼠大脑中动脉没有发生完全阻塞,大脑前动脉和颈内动脉的尚有部分血供:4-0线包裹硅橡胶组,大鼠大脑中动脉均成功阻塞.10%大鼠具有两侧的孔型大脑中动脉(2/20只).栓线进入深度17 mm能够有效阻塞这种异常的大鼠大脑中动脉.结论 包裹硅橡胶的4-0线栓能够成功造成300~350 g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单纯4-0栓线无法完全造成这一体重范围内的大鼠缺血.由于同步辐射可以进行大鼠的脑血管造影,因此可适合研究和大鼠线栓法缺血模型以及评价大鼠脑部血管变异.

  • 不同剂量的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对异丙肾上腺素致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

    作者:黄宇戈;谭建新;李岩松;吕文清;李昌荣

    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alcitonin gene-related peptide,CGRP)为心血管系统的调节肽,对缺血性心脏病的防治有重要意义[1]。CGRP是主要由支配心血管系统的传入性神经末梢分泌的体内强的舒血管多肽,在心血管系统广泛分布着CGRP受体[1],有减轻组织缺血损伤,增强细胞防护功能的生物学效应[2],许多作者[3,4]采用离体心脏、培养心肌细胞进行研究,证实CGRP可保护缺血、缺氧心肌组织及细胞,而采用活体动物静脉注射CGRP,观察其对心肌缺血损伤的保护作用报道较少。本实验旨在观察CGRP对缺氧大鼠体表心电图,心肌酶乳酸脱氢酶(LDH)、肌酸磷酸激酶(CK)和心肌组织病理切片的影响,为CGRP的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 材料和方法 一、材料 SD实验大鼠由第一军医大学动物中心提供,CGRP为sigma产品。二、实验分组SD大鼠,体重300~350 g,雌雄各半,随机分为5组:(1)对照组(12只),同法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2)缺血组(12只),根据上海医科大学儿科医院所建立大鼠缺血模型[5],皮下注射异丙肾上腺素(ISO)30 mg/kg造成缺血模型;(3)CGRP治疗A组(12只),注射ISO 30min后静脉注射CGRP(1μg/kg);(4)CGRP治疗B组(12只),注射ISO30min后静脉注射CGRP(3μg/kg);(5)CGRP治疗C组(12只),注射ISO 30 min后静脉注射CGRP(5μg/kg)。 三、方法 连接心电图机并记录实验前心电图,用20%乌拉坦(5ml/kg)腹腔内注射麻醉,气管切开插管,分离颈外静脉以备注药和取血,皮下注射异丙肾上腺素(ISO)30 mg/kg,CGRP治疗组于注射ISO后30 min由颈外静脉用微泵匀速注射CGRP;实验过程每5min记录一次心电图(Ⅱ导联),观察心率(HR)、ST-T变化及心律失常的情况,各组于注射ISO后120 min迅速切除心尖心肌,行病理组织学检查,并参照Rona标准[6]进行病理分级。心脏:Ⅰ度.心内膜下局灶性病变;Ⅱ度.心肌大范围灶性病变,肌纤维肿胀和撕裂;Ⅲ度.心肌广泛融合性病变;0.无病变。

  • 小窝蛋白与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研究进展

    作者:邹蓉;崔苏扬

    缺血性脑卒中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高发疾病之一,多种机制参与了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病理生理过程.其中血脑屏障通透性增高是脑缺血再灌注损伤重要的病理生理基础,并且是脑缺血再灌注早期死亡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小窝蛋白(Caveolin)家族作为内皮细胞表面的标志性蛋白,能够参与调节受体、酶、信号传导、跨细胞转运等多种内皮细胞功能.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对小窝蛋白家族影响的研究较多,但是因为缺血时间、再灌注时间、缺血模型、组织标本等实验设计间的不同,其研究结果存在争议.虽然这些研究结果不一,但均提示小窝蛋白与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时血脑屏障(blood brain barrier,BBB)通透性增加之间存在相关性.

  • 肝细胞生长因子治疗兔下肢缺血的实验研究

    作者:杨继武;周业庭;刘伟平;张立飞;姜志良

    目的 探讨重组人肝细胞生长因子(rhG-HGF)对兔下肢缺血模型血管新生的影响.方法 制作兔左下肢缺血模型,术后随机分为rhG-HGF治疗实验组(n=20)和对照组(n=20),应用流式细胞学技术、动脉造影、CD34染色检查,比较两组外周血CD34+细胞的含量、缺血下肢侧枝血管计数及肌肉毛细血管密度.结果 rhG-HGF治疗后3天实验组CD34+含量(%)为(0.7156±0.0842)明显高于对照组(0.3849±0.0816),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实验组在第15、30天时侧枝血管计数均高于对照组(P<0.01),第40天实验组内收肌毛细血管密度平均为(8.52±0.16)/HPF,明显高于对照组(4.18±0.65)/HPF(P<0.01).结论 rhG-HGF可以增加兔缺血下肢的毛细血管数量,有促进血管新生的作用.

37 条记录 1/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