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血管靶向治疗乳腺癌癌前病变的研究进展
乳腺癌癌前状态中有血管生成,抗血管生成药物对治疗癌前状态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旨在对血管靶向治疗乳腺癌癌前状态的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综述.
-
糜烂型口腔扁平苔癣的诊治及护理现状
口腔扁平苔癣是一种原因不明的口腔黏膜慢性炎症性疾病,在口腔黏膜病中除复发性口疮外,口腔扁平苔癣为常见,临床上分型标准尚未统一,一般分为糜烂型和非糜烂型.目前口腔扁平苔癣列为癌前状态,癌变率1%~5%,均为糜烂型口腔扁平苔癣.为此检索、分析、总结了糜烂型口腔扁平苔癣的研究和护理现状,希望有助于提高临床护士对糜烂型口腔扁平苔癣的认识,现报告如下.
-
血清胸苷激酶1对癌前疾病的癌变风险筛查的意义
目的 研究血清胸苷激酶1(STK1)对癌前疾病癌变风险筛查的意义.方法 吉林油田总医院对8869例不同工种人群进行常规健康体检,包括平行检测STK1.该项目检测方法是采用高灵敏度点印迹免疫增强发光检测系统来检测STK1的浓度.依据STK1检测结果将人群分类讨论.结果 正常组8355例,STK1≤2 pmol/L,平均值(0.6±0.5)pmol/L;其中仅124例每项体检项目都正常占1.4%.风险组514例,STK1>2 pmol/L,平均值(3.8±2.2)pmol/L,风险率为5.8%.癌前相关疾病可能恶变风险人数为85.2%(包括胆/肾息肉样病变增生,疑肝或肺恶瘤病灶,贫血疾病,肥胖,胆/肝/肺良性肿瘤,脂肪肝和乙肝阳性并伴有肝功能异常).发现STK1风险率升降与职业有一定相关性,第一类是长期、直接进行油田操作(钻井,运输,地质),总人数4333例,风险率7.8%;第二类是钻井前技术准备和服务(钻服,物探,钻技和测井),总人数4536例,风险率为3.9%,两类比较,第一类人群风险率有明显的升高(X2=55.53,P<0.05),特别是息肉样病变增生和疑恶瘤病灶者主要发现在第一类,可能与直接、长期接触油田污染物有关.结论 胸苷激酶1是很有前景的血清标志物之一,它真实地反映了细胞异常增殖状况,使早期评估癌前疾病的癌变风险成为可能.
-
食管癌高发区社区居民食管癌前状态和病变的分布情况
目的 观察食管癌高发区社区居民食管癌前状态和病变的分布情况,为该病的病因及二级预防提供依据.方法 在山东省肥城市食管癌高发社区,对9536名高危人群采用碘染色内镜普查,取活检1507例进行食管癌各种病变的病理诊断.对病理活检结果按性别及年龄分布的构成比和各疾病的检出率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 1507例活检病理诊断分类的男女构成比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将轻、中度不典型增生为癌前状态、重度不典型增生为癌前病变划分,以所有参加普查人数为分母,男性食管癌前状态和癌前病变的检出率分别为6.98%(294/4214)和1.23%(52/4214),而女性则分别为3.68%(196/5322)和0.47%(25/5322);男女比较,χ2值分别为52.349和15.267,P值均<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按年龄组分析,重度不典型增生病变主要分布在50~岁到65~岁年龄组,原位癌是45~到50~岁年龄组的构成比高,早期癌主要分布在45~到65~岁5个年龄组.按乡镇分布分析显示,高发乡镇食管癌前病变和癌的检出率高.结论 该地区居民食管癌前状态和病变的分布情况为该地食管癌的一、二级预防提供了科学基础.
-
茶多酚与茶色素对大鼠肝癌前病变组织细胞周期调节因子的影响
目的利用大鼠肝癌前病变模型探讨茶多酚和茶色素对细胞周期因子的影响.方法采用改良的Solt-Farber大鼠肝癌癌前病变模型,分别饮用0.1%或0.1%茶多酚,喂养56 d.采用Western blot方法观察细胞周期素D1、P21WAF1/CIP1、GADD45和PCNA蛋白的表达;用RT-PCR在mRNA水平观察Cdk4的表达.结果茶多酚和茶色素显著抑制细胞周期素D1、Cdk4和PCNA表达,诱导P21WAF1/CIP1和GADD45蛋白表达.结论茶多酚和茶色素通过调节细胞周期调节因子而诱导细胞周期阻滞,抑制细胞过度增殖.
-
共轭亚油酸抑制苯并(a)芘诱导小鼠前胃癌的研究
目的探讨不同构成的共轭亚油酸(CLA)对苯并(a)芘[B(a)P]诱导的小鼠前胃癌的抑制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用B(a)P在昆明种小鼠体内建立前胃癌模型,观察不同构成的CLA对小鼠前胃癌形成的抑制作用,同时采用蛋白印迹法分析小鼠前胃组织中的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B(a)P组、75%纯度c9,t11-CLA组、98%纯度c9,t11-CLA组、98%纯度t10,c12-CLA组的前胃肿瘤发生率分别为100.0%、75.0%、69.2%、53.8%;蛋白印迹法分析结果表明,CLA抑制ERK-1的表达,促进MKP-1的表达,而对MEK-1的表达无明显影响.结论不同构成的CLA对B(a)P诱导小鼠前胃癌均具有抑制作用;CLA影响MAPKs级联反应ERKs及此途径负调控子MKP-1蛋白的表达可能是其抑制肿瘤作用的机制之一.
关键词: 亚油酸 胃肿瘤 有丝分裂原激活蛋白激酶类 癌前状态 -
绿茶主要活性成分对叙利亚地鼠胚胎癌前细胞生长和凋亡的影响
目的 建立叙利亚地鼠胚胎细胞(Syrian hamster embryo cell,SHE细胞)混合培养模型,研究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pigallocatechin-3-Gallate,EGCG)对SHE癌前细胞生长、增殖和凋亡的作用,探讨EGCG的抑癌机制.方法 将SHE癌前细胞和正常细胞分别按1∶10 000、1∶1000、1∶100、1∶10比例接种于6孔的培养皿中,培养7 d,建立SHE细胞混合培养模型.以0 μmol/L EGCG为对照组,分别选取浓度为0.5、1、5、10、50 μmol/L的EGCG,通过SHE细胞生长实验,原位细胞凋亡实验、原位细胞增殖实验和基因芯片检测EGCG对SHE正常细胞、SHE癌前细胞和混合培养模型中SHE癌前细胞的生长、增殖、凋亡及相关调控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 SHE癌前细胞与正常细胞的比例为1∶100是合适的混合培养模型.0.5、1、5、10 μmol/L的EGCG促进了SHE正常细胞的生长,而浓度为50 μmol/L的EGCG抑制了SHE正常细胞的生长.在1∶200比例的SHE癌前细胞和正常细胞混合培养模型中,与对照组相比,浓度为5、10 μmol/L的EGCG抑制了不同大小的SHE癌前细胞克隆的生长.对照组中SHE癌前细胞的DNA合成指数和凋亡指数分别是39.3%和6.5%,5、10 μmol/L EGCG作用后SHE癌前细胞的DNA合成指数分别降至25.6%和24.8%,细胞凋亡指数分别升至12.65%和14.5%.EGCG抑制了混合培养模型中SHE癌前细胞的生长和增殖,促进了其凋亡.EGCG对于细胞凋亡的调控可能通过p53、NF-κB、bcl-2通道的基因表达来实现;EGCG对于细胞增殖的调控可能通过阻滞细胞周期G1/S期实现.结论 EGCG可能是通过抑制癌前细胞的增殖和促进其凋亡进而抑制癌症.
-
2005-2009年中国食管癌高发区河南省林州市、山东省肥城市食管癌及其癌前病变人群分布研究
目的:了解我国食管癌高发区食管癌及其癌前病变人群分布特征,为制定高发区食管癌及其癌前病变检出率参考值范围提供依据。方法利用食管癌高发区建立的自然人群队列,回顾性整理2005—2009年中国食管癌高发区河南省林州市和山东省肥城市40~69岁参加内镜下碘染色筛查人群病理诊断数据,共15709名,排除筛查前患有重要器官疾患者11例及病理诊断不明确者35例,进入分析的目标人群共15663名。计算内镜筛查依从性,比较食管癌及其癌前病变性别、地区、年龄分布差异,采用95%CI值分析食管癌及各级别癌前病变检出率范围。结果内镜筛查依从性为49.36%(15709/31826),女性(54.05%,8447/15628)依从性高于男性(44.83%,7262/16198)(χ2=88.14,P<0.001)。食管病变检出率为21.88%(3427/15663)。男性食管基底细胞增生、低级别上皮内瘤变、高级别上皮内瘤变、食管癌检出率分别为4.17%(302/7246)、17.22%(1248/7246)、1.67%(121/7246)、0.83%(60/7246),均高于女性[分别为3.45%(290/8417)、14.82%(1247/8417)、1.41%(119/8417)、0.48%(40/8417)],且除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18、<0.001、0.960、0.006)。食管癌及各级癌前病变检出率均随年龄增加而增加(P值均<0.001),其中40~44岁调查对象食管基底细胞增生、低级别上皮内瘤变、高级别上皮内瘤变、食管癌检出率分别为2.69%(94/3500)、8.11%(284/3500)、0.40%(14/3500)和0.14%(5/3500);65~69岁调查对象分别为5.46%(46/843)、23.25%(196/843)、3.68%(31/843)和2.14%(18/843)。林州市食管基底细胞增生、低级别上皮内瘤变、高级别上皮内瘤变、食管癌检出率分别为4.90%(504/10287)、17.37%(1787/10287)、1.79%(184/10287)、0.60%(62/10287),除食管癌外,均高于肥城市[分别为1.64%(88/5376)、13.17%(708/5376)、1.04%(56/5376)、0.71%(38/5376)](P值分别为<0.001、<0.001、<0.001、0.437)。食管癌及各级癌前病变检出率(95%CI值)分别为:基底细胞增生:3.78%(3.48%~4.08%);低级别上皮内瘤变:15.93%(15.37%~16.50%),其中轻度异型增生:12.31%(11.79%~12.82%),中度异型增生3.62%(3.33%~3.91%);高级别上皮内瘤变:1.53%(1.34%~1.72%);食管癌:0.64%(0.51%~0.76%)。结论中国食管癌高发区自然人群中无症状癌前病变及癌症患者比例高达21.88%;年龄、性别与检出率密切相关;高发区食管癌内镜筛查应重视癌前病变的检出率,尤其要关注男性筛查对象内镜筛查依从性。
-
“伏邪学说”在口腔扁平苔藓中的应用探讨
“伏邪学说”的概念早见于《黄帝内经》,至明代后,吴又可《温疫论》才有“伏邪”之名[1]。伏邪的致病特点为邪气伏于内,在一定诱因下病从内发,具有反复发作、迁延难愈、正气内虚等特点。口腔扁平苔藓(oral lichen planus, OLP)是较常见的口腔黏膜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是细胞介导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因长期糜烂有恶变现象, WHO将其列入癌前状态。中医认为,OLP与“口蕈”“口糜”相近,或认为与“口藓”“口破”类似[2],具有迁延难愈、反复发作的特点,与伏邪特点有相似之处,且运用“伏邪”理论指导临床治疗可获效。因此,笔者拟以“伏邪学说”为理论依据,阐释口腔扁平苔藓的诊治规律。
-
萎缩性胃炎中医证型特点探讨
萎缩性胃炎(CAG)是一种常见的消化道疾病,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癌前状态之一(1,2),而现代医学尚无有效的治疗手段(3).为了进一步深入研究萎缩性胃炎,我们把近年来就诊于我院门诊和住院的5236例萎缩性胃炎患者,进行了证型分析,以探求其规律,为治疗提供依据.
-
四逆陷胸汤对大鼠慢性萎缩性胃炎治疗作用的实验研究
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简称CAG)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CAG与胃癌关系十分密切,1978年世界卫生组织将其列为是癌前状态之一.
-
活络通瘀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61例临床观察
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是临床常见的消化系统难治病之一,临床表现以上腹部痞满胀痛为主要特点;中后期多表现有消瘦、食欲减退、上消化道出血、舌炎等:病理上以胃固有的腺体萎缩、肠上皮化生(IM)及炎性反应为特点.一般为CAG是胃癌癌前状态之一,因而临床研究日趋重视.笔者应用活洛通瘀法治疗CAG61例取得满疗效,总结如下.
-
阴道镜用于筛查宫颈癌前病变的价值
目的:探讨阴道镜用于筛查宫颈癌前病变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 年10 月~2011 年10 月在我院妇检中疑有宫颈病变386 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阴道镜检查诊断慢性宫颈炎310 例,宫颈湿疣21 例,CIN 1 级~2 级42 例,CIN 3 级7 例,宫颈癌3 例.病理诊断慢性宫颈炎316 例,宫颈湿疣19 例,CIN 1 级~ 2 级40 例,CIN 3 级6 例,宫颈癌5 例.阴道镜下诊断与病理诊断符合率92.1%,无明显统计学差异( P>0.05).宫颈癌变阳性检出率100%.结论:阴道镜用于筛查宫颈癌前病变能及早发现,与病理诊断比较无差异性,值得推广应用.
-
益气解毒方对TgN(p53mt-LMP1)/HT小鼠鼻咽黏膜上皮细胞周期相关蛋白的影响
目的 研究益气解毒方对TgN (p53mt-LMP l)/HT转基因小鼠鼻咽黏膜上皮细胞周期相关蛋白p53、p21、CDK2和cyclinD1的影响.方法 TgN (p53mt-LMP1)/HT转基因小鼠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模型组(MG)、益气解毒方干预组(YG)、维甲酸阳性对照组(TG),每组24只;同品系C57BL/6J鼠24只作对照组(CG).各组均用诱癌剂二亚硝基哌嗪进行处理(每次剂量73 mg/kg,每周2次,共28次).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小鼠鼻咽黏膜上皮细胞周期相关蛋白p53、p21、CDK2和cyclinD1的表达水平,并采用Western blot法进行验证.结果 YG组、TG组及CG组p53蛋白和cyclinD1蛋白表达均显著低于MG组(P<0.05);YG、TG及CG组p21蛋白表达量高于MG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CDK2蛋白表达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益气解毒方逆转鼻咽黏膜癌前病变的发展可能与下调cyclin D1蛋白和上调p21蛋白表达有关.
-
肺不典型腺瘤样增生临床病理学观察
目的 分析肺不典型腺瘤样增生(AAH)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免疫组织化学特点.方法 收集8例AAH临床资料,通过光镜观察及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检测p53、内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c-erbB-2、甲状腺转录因子(TTF-1)、p16、Ki-67表达]分析其临床病理特征及免疫表型特点.结果 8例AAH平均年龄52岁,男女比例1∶3,2例长期吸烟,临床表现无特异性,3例既往有其他部位肿瘤病史,4例并发肺腺癌;CT检查可见肺内单发或多发小片状高密度影;镜下观察可见肿物直径1~6 mm,2例为单发病灶,6例为多发病灶,均为高级别病变,其中3例可见低级别病灶区域;4例经过化疗,术后随访7例,平均随访23个月无复发或病灶增多扩大等;免疫组织化学AAH中5例p16阳性,5例TTF-1阳性,5例中除1例Ki-67增殖指数为10%外其余4例均为1%,1例p53阳性,1例EGFR阳性,c-erbB-2均阴性;4例AAH合并肺腺癌中的腺癌组织中2例p16阳性,4例TTF-1阳性,4例Ki-67增殖指数分别为2%、2%、5%和40%,1例p53阳性,3例EGFR阳性,c-erbB-2均阴性.结论 AAH与肺腺癌时有相伴发生,对诊断AAH患者应结合高分辨CT密切随诊,多发性AAH通过临床、影像(CT)结合形态学改变的综合判断对诊断有重要意义.
-
胃癌及癌前病变的克隆性分析及其与Ki-67表达的相关性
目的 通过人雄激素受体基因位点克隆性分析技术对胃癌及其癌前病变进行克隆性分析,探讨胃癌发生发展过程中单克隆发生率的变化趋势及与Ki-67表达之间的关系及其意义.方法 肠型胃癌根治标本24例,胃镜活检标本150例.采用激光显微切割技术准确获取病变腺上皮细胞,基因组DNA经甲基化敏感的Hpa Ⅱ限制性内切酶消化后,PCR扩增人雄激素受体基因,采用基因扫描技术对PCR产物进行分析.应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二步法检测Ki-67在以上病变组织中的表达,并探讨其与克隆性分析结果的相关性.结果 单克隆发生率在胃黏膜肠上皮化生(15.63%,5/32)、低级别上皮内瘤变(22.22%,10/45)、高级别上皮内瘤变(69.44%,25/36)及肠型胃癌(100.0%,20/20)中逐渐增加,除胃黏膜肠上皮化生和低级别上皮内瘤变之间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47),其他各组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Ki-67的阳性表达率随着病变的发展而不断升高.低级别上皮内瘤变组织中单克隆病例的Ki-67的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多克隆病例(P<0.01),且克隆性与Ki-67的阳性表达率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P<0.01).结论 单克隆的发生率及Ki-67的阳性表达率在胃癌发生发展过程中逐渐增加.且单克隆病变的发生与Ki-67的表达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两者的联合可用于胃癌的早期诊断及易感性的预测.
-
乳腺交界性病变不典型囊性导管的临床病理学特征
目的探讨乳腺的一种新的交界性病变,即不典型囊性导管(ACD)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其意义.方法对200例术前没有做活检取材(仅经细胞学或细针穿刺活检诊断)的乳腺癌乳房切除材料作全乳腺切片检查,观察ACD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和免疫组织化学特性.结果 ACD的发生率为22%(44/200), 多发于绝经前女性(P=0.001), 存在部位以乳腺癌巢周边多见;连续切片(间隔50张切片,150μm距离)可观察到ACD向非浸润性导管癌的移行;36%(16/44)伴有ACD的乳腺癌病例,癌组织p53染色阳性,其中12/16伴有的ACD也同时呈现阳性改变(P=0.001);α-平滑肌肌动蛋白染色显示ACD的肌上皮与非浸润性导管癌的肌上皮相似呈明显的受压变薄;伴有ACD的乳腺癌和不伴有ACD的乳腺癌两组在雌激素受体(ER),雄激素受体(PR),p53、c-erbB-2和Ki-67蛋白,肿瘤大小以及淋巴结转移方面没有明显的区别;44例ACD c-erbB-2染色呈阴性,Ki67标记指数也明显低于其所伴有的乳腺癌.结论鉴于ACD与癌巢间的连续性及与癌组织p53蛋白的共同表达特性,将ACD作为乳腺的一种交界性病变具有一定的意义.
-
胃黏膜线粒体DNA不稳定与白细胞介素8活性的关系
目的评价胃黏膜线粒体DNA不稳定(mtMSI)与组织白细胞介素8(IL-8)活性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PCR-SSCP)方法检测mtMSI;组织IL-8含量测定采用ELISA方法.结果 30例胃癌检出mtMSI 11 例(36.7%),15例肠化胃黏膜组织中有2例为mtMSI,10例异型增生黏膜组织有2例为mtMSI,10例萎缩性胃炎黏膜组织有1例检出mtMSI.胃黏膜细胞IL-8水平在mtMSI阳性组[(76.8±3.8) pg/mg]显著高于mtMSI阴性组[(48.3±3.6)pg/mg,P<0.05].结论胃黏膜细胞mtMSI可能与IL-8释放有关,并参与了胃癌的发生.
-
肠隐窝异常病灶2,3,5,11,17和18号染色体部分位点的杂合子丢失
目的探讨肠隐窝异常病灶(ACF)作为结直肠癌早期癌前形态变化的分子基础.方法微解剖分离提取34例ACF和35例癌组织的基因组DNA,全自动DNA测序仪毛细管凝胶电泳检测ACF和癌组织在2,3,5,11,17和18号染色体上9个微卫星位点的杂合子丢失(LOH).结果 ACF LOH的发生频率(41.18%)低于癌组织(68.57%)(P<0.05),且两者的LOH发生频率在18q12、5q12、3p21、17q21、17q11、11p13和2p16位点LOH有相似的谱形.在18q12、5q12、3p21、17q21和17q11位点发生频率较高,在11p13和2p16位点较低.ACF在18q21和5q21位点LOH明显低于癌组织(P<0.05).癌组织LOH与肿瘤的部位、大体类型、组织学类型和Dukes分期均无关.LOH呈阳性的ACF,其同来源的癌组织多见于左半结肠,大体以隆起型为主.结论 (1)ACF作为结直肠癌黏膜癌前早期的形态改变有其分子遗传学证据;(2)进一步证实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是多基因受累、多步骤的复杂过程.
-
结直肠癌前病变与结直肠腺癌免疫表型及基因突变分析
目的 分析结直肠癌前病变与结直肠腺癌免疫表型及基因突变特征,比较两种结直肠癌前病变癌变机制的差异.方法 收集2006年1月至2012年6月间诊断的53例结直肠锯齿状病变,包括30例增生性息肉、20例广基锯齿状腺瘤(SSA)及3例混合性息肉;同时选取45例传统腺瘤、50例结直肠腺癌.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检测30例增生性息肉、20例SSA、3例混合性息肉以及45例传统腺瘤DNA错配修复(MMR)蛋白MLH1、MSH2、MSH6及甲基转移酶MGMT蛋白的表达情况;采用Sanger直接测序法检测10例SSA、10例传统腺瘤、l例混合性息肉及50例结直肠腺癌中KRAS、BRAF及PIK3CA基因的突变情况.结果 (1)MLH1蛋白在增生性息肉中仅3例阴性(10%),在SSA、传统腺瘤中均呈阳性.MSH2、MSH6及MGMT蛋白在增生性息肉及SSA中的阴性率明显高于传统腺瘤,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O.01).(2)结直肠SSA和传统腺瘤中KRAS基因突变比例为5/10,5/10;1例混合性息肉存在KRAS基因突变.(3)结直肠腺癌中,KRAS、BRAF及PIK3CA基因突变率分别为48% (24/50)、6% (3/50)及4%(2/50).结论 结直肠锯齿状病变与传统腺瘤在免疫表型及基因突变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差异,MMR与MGMT在“锯齿状肿瘤”癌变通路中起着重要的作用.KRAS基因突变是结直肠腺癌癌变过程中发生较早的重要遗传学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