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舌根处血管瘤破裂误诊为上消化道大出血1例报告

    作者:彭光俊;朱宗耀

    患者,女,34岁,工人.因呕吐鲜血1天,于1998年1月11日在当地医院就诊,诊断为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行垂体后叶素24小时持续输注 ,并加用三腔二囊管压迫止血.呕血曾一度停止,18小时后再次反复呕血.共输血2400ml,治疗无效于14日转入我院.既往无慢性肝炎及慢性上腹痛病史.体检:BP14/8kPa, 神智清楚,贫血貌,锁骨上淋巴结不大,无蜘蛛痣及肝掌,双肺呼吸音清晰,HR96次/min ,律齐,心音有力,无杂音.

  • 小儿甲状腺手术指征与方法选择

    作者:陈雨历

    小儿常见需行外科治疗的甲状腺异常,可能是未闭的甲状腺舌管进一步发展为甲状腺舌管囊肿和甲状腺舌管痿.由于此管开口于舌根的盲孔,分泌物经此排出,引起上呼吸道感染和反复发作,而在盲孔周围的异位甲状腺组织阻塞开口,分泌物积聚形成囊肿,以后感染、破溃,出现甲状腺舌管瘘.

  • 舌根良性增生性肿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

    作者:张庆丰;刘得龙

    目的:探讨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治疗舌根良性增生性肿物的疗效.方法:采用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治疗包括舌根扁桃体肥大、淋巴管瘤及乳头状瘤等舌根良性增生性肿物患者50例.对术后疼痛、出血及疗效等进行观察,术后随访16~32个月.结果:均一次性完整切除舌根良性增生性肿物.术后均无明显疼痛主诉.术后当天即可进食.术后无发声及呼吸等功能障碍.咽部异物感等主观症状VAS评分从术前的(81.5±9.6)分降至术后的(13.5±3.9)分(P<0.01).临床治愈率96%,显效率4%,总有效率100%.均无复发.结论: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治疗舌根良性增生性肿物是一种安全、有效且微创的治疗方法.

  • 舌动脉和舌下神经的解剖特点及与舌根的解剖关系

    作者:关建;殷善开;易红良;于栋祯;曹振宇;张茂椿;黄艳艳

    目的:观察舌动脉、舌下神经的走行及其与舌表面标志点的关系,以及舌动脉、舌下神经的相互关系,为临床提供舌动脉、舌下神经的形态学资料,指导舌根手术,提高手术安全性.方法:10具(20侧)甲醛固定、颌面部发育正常的成人尸头标本,颈总动脉灌注红色乳胶.观察:①舌动脉和舌下神经的起源、走行、分段,测量各段长度;②舌动脉和舌下神经与各解剖标志点的距离;③舌动脉和舌下神经的解剖关系.结果:舌动脉全长为(9.73±0.83)cm;第1、2、3、4段分别为(1.81±0.46)cm、(2.98±0.45)cm、(1.24±0.39)cm、(3.79±0.28)cm.舌动脉主干距舌盲孔前1cm、舌盲孔、舌盲孔后1 cm及舌盲孔至舌骨、舌侧缘,舌动脉距舌侧缘的距离分别为(2.34±0.20)cm、(2.48±0.14)cm、(2.43±0.26)cm、(2.53±0.33)cm、(2.14±0.16)cm、(1.11±0.09)cm.舌下神经距舌盲孔前1cm、舌盲孔、舌盲孔后1 cm、舌骨、舌侧缘及下颌骨内侧缘的距离分别为:(2.28±0.14)cm、(2.36±0.18)cm、(2.34±0.21)cm、(1.25±0.42)cm、(1.86±0.32)cm、(2.64±0.28)cm.舌下神经与舌动脉小距离、舌下神经在舌骨大角距舌动脉距离、舌下神经与舌动脉交叉点距舌骨的垂直距离分别为:(0.38±0.38)cm、(0.35±0.31)cm、(1.48±0.26)cm.距下颌骨内侧缘(2.08±0.33)cm;距舌侧缘(1.11±0.09)cm;距舌中线(1.02±0.12)cm.结论:舌根部手术和温控射频减容术在舌根部两侧舌下神经与舌动脉之间呈"V"形区域内操作较为安全;舌根处的血管神经束,距舌表面平均在2.0 cm以上,舌根温控射频减容治疗时控制深度、角度,可确保操作安全.

  • 舌根部神经鞘瘤1例

    作者:任翔;李东杰;祝威

    Neurilemmomas,or called schwannomas,are tumors originating from schwann cells of the nerve sheath.With integrate capsules,the slow growing tumors are presenting benign properties in quite a few clinical cases.Approximately 25%40% of all schwannomas were reported in the soft tissues of the head and neck.How ever,as a rare region,schwannomas in oral cavity was only reported less than 1% of all head and neck locations.We contribute the case of a 17 years old girl,who was experiencing progressive odynophagia and dysarthria.The lingual root's Neurilemmoma,as the final diagnosis,was confirmed by preoperative laryngendoscopy and histopathological examination.The surgery was conducted by suspension laryngoscope.Completely excised lesion was histopathological identified,which showed strong and diffuse staining with S-100.

  • 茎突综合征的诊断方法探讨

    作者:赵连城;王吉( );赵萍;牟书瑜

    茎突综合征是因茎突过长或方位、形态异常,导致与邻近血管、神经、肌肉等相抵触,引起咽喉痛、咽异物感,颌下、颈侧、枕顶、耳部、头面、肩背等部位不适,或疼痛等症状的总称,是耳鼻喉科常见病之一,占我们两院耳鼻喉科门诊病人的1/125.此综合征症状较复杂,易与慢性咽炎、咽异感症、舌咽神经痛、咽部及舌根早期肿瘤相混淆.我们诊治本病患者142例.现就其诊断方法进行探讨.

  • 舌根隧道法射频损伤的三维重建研究

    作者:关建;易红良;于栋祯;黄艳艳;殷善开

    目的:研究舌根隧道法射频治疗中舌根不同部位损伤体积,探讨其治疗的安全性.方法:18个新鲜离体猪舌随机分成6个组,每组3只.参照Powell等介绍方法在猪舌根选取6个射频操作点.用低温等离子射频发生仪进行猪舌根射频操作,取能级6,作用时间10 s.作用后的舌根组织块进行连续冷冻切片,间隔200 μm保留切片1张,苏木精-伊红染色后,进行序列组织切片的全貌二维图像采集,对损伤区域进行图像分割,提取.将提取分割图像导入IPS图像处理软件,进行损伤区域的三维重建及体积计算.结果:各作用点体积分别为(359.5±5.6)mm~3、(364.3±7.0)mm~3、(363.7±7.2)mm~3、(354.1±11.8)mm~3、(349.4±17.2)mm~3、(353.5±7.9)mm~3,舌根各作用点射频损伤体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舌根隧道法射频治疗中,相同作用能级和作用时间下不同作用点损伤体积一致.低温等离子射频治疗系统作用能量集中,舌根区域损伤范围局限,在舌根区域操作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 124例舌根鳞状细胞癌临床总结及预后分析

    作者:张永侠;刘明波;黄辉;陈汶;张彬

    目的:总结舌根鳞状细胞癌临床病理特征并分析其预后风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24例舌根鳞状细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HPV DNA检测采用HPV SPF10 PCR/DEIA检测和LiPA分型法.生存率及单因素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和Log-rank检验,多因素生存分析采用Cox回归模型.结果:124例舌根鳞状细胞癌患者5年疾病特异生存率为54.5%,总生存率为48.5%,中位总生存时间45.2个月.舌根鳞状细胞癌HPV感染率为18.3%(11/60),其中HPV-16亚型10例,占90.9%(10/11).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长期吸烟史(P=0.028)、酗酒史(P=0.001)、肿瘤分期(P=0.009)及p16(P=0.015)蛋白表达情况均显著影响患者预后;HPV阳性舌根癌预后虽好于HPV阴性患者(5年生存率分别为80.8%和54.5%),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38).多因素生存分析显示影响舌根癌的独立预后因素为酗酒史(P=0.006)和肿瘤分期(P=0.035).结论:舌根鳞状细胞癌预后相对较差,吸烟史、酗酒史、肿瘤分期及p16蛋白表达情况均显著影响患者预后,其中酗酒史和肿瘤分期为舌根癌的独立预后因素.

  • 中晚期舌根癌手术缺损的修复重建

    作者:蔡谦;彭解人;关中;梁发雅;韩萍;陈仁辉;黄晓明

    目的:探讨中晚期舌根癌手术缺损的重建方法.方法:以30例中晚期舌根鳞状细胞癌患者为研究对象,T2 N1M04例,T3 N1M07例,T3 N2M010例,T4 N1M04例,T4 N2M05例.原发灶手术方法:舌骨咽侧切开入路12例,下颌骨正中切开入路18例.全部病例均于术后4~6周放疗.结果:带蒂胸大肌肌皮瓣修复25例,所有肌皮瓣均成活,其中1例口内皮瓣与周围组织部分分离,1例肌皮瓣局部组织坏死,均经局部换药后愈合.游离股前外侧肌皮瓣修复5例,有1例肌皮瓣局部组织坏死,经口清除坏死组织至新鲜创面,二期愈合.18例保喉患者全部拔管.3年生存率为68%,局部控制率为87%.结论:胸大肌肌皮瓣和股前外侧肌皮瓣是舌根修复可选用的供区组织.有效和可靠的重建方法应首选胸大肌肌皮瓣,股前外侧肌游离皮瓣供区隐蔽,也是一种有效的修复手段,但需要熟练的显微手术技术.

  • 舌根部血管瘤手术进路分析

    作者:粟红兵;翦新春;刘志敏;陈新群

    目的:目前临床上手术治疗舌根部血管瘤有3种手术进路,本研究旨在这些舌根部手术中找到一种佳进路.方法:9例舌根部血管瘤按切口分为三组即下颌旁侧进路3例,在下唇正中至颏下点向后作平行下颌下缘切口线;颏正中进路3例,在下唇正中作切口,经颏下点至舌骨上;口周前进路3例,在颈颌线交界处作一弧形切口.结果:不同的手术进路有不同的手术视野,可导致不同的组织损伤和并发症产生.结论:舌根部血管瘤手术进路中下颌旁侧进路比颏正中进路更易暴露术野,下颌旁侧进路和口周前进路所产生的并发症少.

  • 经下颌骨正中离断外旋入路切除舌根癌以及同期重建舌根的临床研究

    作者:王祎;叶茂昌;李容新;王来平;周瑜;朱伟政;赵泽亮;彭晖

    目的:探讨对舌根/累及舌根的恶性肿瘤施行经下颌骨正中离断外旋入路切除舌根癌以及同期重建舌根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2004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37例舌根/累计舌根的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男29例,女8例。舌根原发癌27例,其中鳞癌24例,粘液表皮样癌3例;累及舌根的咽侧、扁桃体鳞癌10例。均经下颌骨正中离断外旋入路。施行单纯舌根切除13例,单侧舌根切除+咽侧切除10例,单侧舌根+半舌切除11例,半舌切除+喉部分切除3例。舌根重建的方法:直接拉拢缝合5例,舌瓣后置6例,全腭瓣3例,带蒂胸大肌皮瓣5例,游离前臂皮瓣12例,游离股前外侧皮瓣6例。11例行双侧颈淋巴清扫术,26例行单侧颈淋巴清扫术。结果:全组肿瘤切除率100%,均未出现残舌坏死,术后吞咽、语言、呼吸和咀嚼功能恢复良好。37例原发灶切缘均呈阴性,21例(56.75%)出现淋巴结转移。除2例行全舌根+喉部分切除的病例终身带管外,其余35例皆在14~38 d拔出气管套管。术后10~28 d拔出胃管经口进食。中位随访时间36个月,Kaplan-Meier法统计3年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72.97%(27/37)和67.56%(25/37)。结论:舌根/累及舌根的恶性肿瘤施行下颌骨正中离断外旋入路切除舌根癌以及同期重建舌根的临床治疗效果良好。该术式可以充分暴露口咽和舌根,提高了手术安全性。是比较理想的术式,大限度保留舌动脉是能否施行单纯舌根切除的和残舌组织能否成活的关键所在。

  • 等离子舌根射频消融术治疗舌源性OSAHS的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熊素芳;王斌;马维瑾

    目的:观察等离子舌根射频消融术(radiofrequency abiation,RFA)在治疗舌源性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hypopnea syndrome,OSAHS)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RFA治疗87例舌源性OSAHS患者,术前及术后12周进行PSG监测评价治疗效果.结果:患者手术前AHI(40.6±10.2)次/h,术后降至(13.8±6.4)次/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低血氧饱和度术前(70.6±12.3)%,术后升至(84.7±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RFA治疗单纯性舌源性OSAHS,能明显提高手术效果,且安全、简便、并发症少,是OSAHS的有效治疗方法.

  • 舌背部骨瘤1例报告

    作者:张雄;王永武;李晓

    患者李卫芳,女,32岁,住院号:370686.因左舌背部无痛性肿块1年,于2000年5月26日收住入院.1年前因咽部疼痛在我院耳鼻喉科就诊时发现偏左侧舌背部(近舌根)有一小黄豆大小肿块,高出表面.当时仅有异物感、无疼痛、无吞咽时疼痛.用青霉素针肌注,3天后咽部异物感消失,但肿块无缩小,因无明显症状故一直未再就诊,今年3月自己照镜子时发现左侧舌背部有肿物,小黄豆大小,高出表面,再次来我院就诊而收住入院.

  • 经舌腹正中切开舌根深部脓肿的引流装置

    作者:张源

    舌根深部脓肿较为少见,切开引流的方法很多,病人的痛苦大,手术的创伤也大,并发症很多.经舌腹面正中切开舌根深部脓肿后,选用常规的引流装置进行引流,虽也可达到治疗的目的,但疗程长,加重了病人的痛苦,同时并发症也增多.本文介绍一种有冲洗和引流双重功能的引流装置,可明显减轻病人的痛苦和缩短疗程,并发症也少,可应用于任何深部脓肿的引流,现介绍如下:

  • 双异位甲状腺一例

    作者:牛玉军;张弓

    患者女,35岁.生后颏下偏右侧见一小结节,随年龄增长逐渐增至鸽卵大就诊.体检:颏下偏右见一鸽卵大肿物外突,表面肤色正常,触之中等硬度,表面光整,无压痛,可移动.口咽部检查发现舌根背面隆起呈半球形,表面粘膜正常,压之柔韧,无活动,无压痛.下颈部中部略凹陷.心肺听诊正常.实验室检查:血白细胞6.8×109/L,血红蛋白150g/L.甲状腺5T试验正常.

  • 舌根-会厌部良性肿瘤的微波治疗

    作者:游学俊;刘争;高起学;崔永华

    为探讨舌根-会厌部良性肿瘤经口腔径路的手术治疗方法,对舌根淋巴管瘤3例、血管瘤8例、会厌囊肿17例在直接喉镜或支撑喉镜下采用微波进行热凝、气化治疗.28例患者均1次治愈,术后无1例发生大出血等并发症;对其中的24例分别随访6~43个月,无1例复发,亦无舌根感觉迟钝、吞咽障碍、呛咳等远期并发症的发生.认为采用微波技术经口腔径路治疗舌根-会厌部良性肿瘤具有手术损伤小、并发症少、疗效确切、患者痛苦小等优点,尤其是其操作简便,易于在临床推广应用.

  • 昏迷病人插胃管的方法(附21例报告)

    作者:肖军

    脑血管意外昏迷的病人一般需置胃管,且需长期留置、每周更换.这类病人常伴有舌根后坠,坠向后方的舌根往往堵塞咽喉通道,给插胃管带来困难.我们总结临床插管经验,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 微波治疗舌扁桃体肥大42例报告

    作者:彭峰

    舌扁桃体肥大以往常按慢性咽炎诊治,疗效不佳.2006年以来,我科利用微波治疗舌扁桃体肥大42例,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42例中,男18例,女24例,年龄23~60岁,平均39岁,病史6个月至5年.均有咽部不适,咽部异物感等症,部分患者有咽痛及刺激性咳嗽,多次就诊,药物对症治疗,效果不佳.间接喉镜下见舌根两侧舌扁桃体组织增生肥大明显,表面呈滤泡状,颗粒状,或分叶状,严重者延伸至会厌,与舌面相贴.

  • 50例颅脑外伤患者气管切开的护理

    作者:于国文;刘纯

    颅脑损伤患者,常伴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丧失正常的咳嗽反射和吞咽功能,呼吸道分泌物不能主动排除,血液、脑脊液及呕吐物可逆流入呼吸道.又因下颌松弛、舌根后坠等,都可引起严重的呼吸道梗阻,气管切开是解除呼吸道梗阻,改善脑缺氧状况,降低脑水肿的有效方法.我科自1995年至1999年,共收治重型颅脑损伤70例,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昏迷,在行开颅探查术后有50例行气管切开,占71%.50例中7例死亡,其余均痊愈出院,治愈率86%.护理体会如下:

  • 内镜下舌根肿物切除术的临床应用

    作者:秦晓威;刘江涛;姜琳琳;李慧军

    目的 探讨鼻内镜在舌根部位病变切除术中应用的可行性和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6月~2009年10月鼻内镜系统辅助下舌根部肿物切除术1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舌根囊肿5例,血管瘤2例,神经鞘膜瘤1例,乳头状瘤3例,脂肪瘤1例,鳞状细胞癌4例,黏液表皮样癌2例.结果 所有病例均在鼻内镜系统辅助下完成切除手术,随访6~36个月无复发.结论 鼻内镜系统辅助舌根部位病变切除具有入路直接、操作可视及副损伤小等优点,可能成为一种可行的微创手术方式.

    关键词: 内镜 舌根 肿物
227 条记录 9/12 页 « 12...4567891011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