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超敏C-反应蛋白联合血脂检测在冠心病诊断中的价值

    作者:吕远;于文敏;周磊

    目的: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联合血脂检测与冠心病(CHD)发生发展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2010年10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102例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 CHD 患者为观察组,分为不稳定型心绞痛(UAP,36例)、稳定型心绞痛(SAP,40例)、急性心肌梗死(AMI,26例)3个亚组;另选择门诊健康体检者60例作为对照组。入选的所有观察对象均进行hs-CRP、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测定。结果观察组患者hs-CRP、TC、TG、LDL-C测定结果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UAP、SAP、AMI各组患者血清hs-CRP水平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三组之间血脂检测结果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s-CRP和血脂联合检测可作为诊断CHD的重要参考指标,对治疗及预后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 瓜蒌薤白半夏汤合温胆汤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痰浊壅塞证40例疗效观察

    作者:高萍

    目的:观察瓜蒌薤白半夏汤合温胆汤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痰浊壅塞证的疗效.方法:将80例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0例,以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40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瓜蒌薤白半夏汤合温胆汤(瓜蒌、薤白、半夏、白酒、枳实、竹茹、陈皮、云苓、甘草、生姜、大枣)治疗.2组均以4周为1疗程,比较2组临床疗效、心电图改善情况及血脂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仅70%,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瓜蒌薤白半夏汤合温胆汤在改善心绞痛症状、心电图以及降低血脂等方面,有满意的疗效.

  • 冠心病患者C反应蛋白及低密度脂蛋白变化的临床研究

    作者:朱峻;杨大春;速晓华;周兴文;张鑫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CHD)病情程度及冠脉病变程度与C-反应蛋白(CRP)和低密度脂蛋白(LDL)的关系.方法测定135例经冠状动脉造影(CAG)确诊CHD患者的CRP、LDL水平,并与40例正常者相比较,分析CRP及LDL的临床意义.结果血浆CRP、LDL水平显示:CHD患者明显高于对照组;CRP在急性心肌梗塞(AMI)及不稳定型心绞痛(UA)组高于稳定型心绞痛组(SA),AMI及UA两组间无显著差异;冠脉多支病变组CRP及LDL水平高于单支病变组,CRP浓度与LDL浓度呈正相关(r=0.36,p<0.05).结论CRP在临床评价CHD病情严重程度及冠脉病变程度方面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CRP与LDL之间存在相关性.

  • 老年人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早期应用辛伐他汀的临床研究

    作者:李晓明;闫莉

    目的 观察评价了老年人ACS患者早期应用辛伐他汀调脂的疗效,6个月后随访结果.方法 收集了我院首发住院的120例老年ACS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60例.入院后48h内治疗组给予辛伐他汀口服.对照组给安慰剂.服药后3、6个月评价患者血脂水平.随访6个月,观察两组患者心脑血管病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 辛伐他汀组治疗3个月TC、LDL-c、TG降低(P<0.05),6个月时降低较明显(P<0.01).TC下降29.1%.LDL-c下降26.2%,TG下降28.1%;HDL-c则升高6%(P<0.05);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随访期心脑血管病事件中辛伐他汀组复发性心绞痛、心力衰竭、需再住院治疗心律失常发生率降低(P<0.05),而非致死性心肌梗死、脑卒中、心脏性死亡、非心脏性死亡的发生减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人ACS患者应尽早应用他汀药物治疗.可获得明显的调脂疗效,改善患者的预后.

  • 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与冠状动脉病变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刘涛;陈勇;赵超美;赖成民;陈世蓉

    目的探讨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non-HDL-C)对冠状动脉病变的影响.方法对103例疑诊冠心病(CHD)患者进行冠状动脉造影(CAG).冠状动脉造影阴性者34例为对照组,冠状动脉造影结果阳性为冠心病组.对两组患者的血脂和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进行比较,并对冠心病组按病变程度分为单支病变组和双支及以上病变组进行血脂结果比较.结果冠心病组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增高(P<0.05).结论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在致冠状动脉病变形成中与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一样具有重要意义.

  • 辛伐他汀在急性冠脉综合征早期应用的临床观察

    作者:苏玫;徐学广

    目的观察辛伐他汀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预后的影响.方法 114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随机分成辛伐他汀(治疗)组59例和对照组55例.所有患者均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辛伐他汀20mg,1次/晚.对照组为安慰剂.治疗3个月及6个月复查血脂,治疗6个月后随访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结果应用辛伐他汀治疗3个月及6个月,能显著降低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尚无统计学意义(P>0.01),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尚无统计学意义(P>0.05).6个月随访,复发性心绞痛(AP)、非致死性心肌梗死(MI)、心力衰竭(HF)、需做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冠脉旁路移植术(PTCA/CABG),因缺血发作需再住院和心律失常发生尚需进一步观察.结论 ACS早期使用辛伐他汀治疗,能有效降脂,减少心血管事件发生,且安全,耐受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不同血液净化方式对终末期肾病患者血脂代谢的影响

    作者:张小妹

    目的:探讨3种不同血液净化方式对终末期肾病患者血脂代谢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90例终末期肾病患者,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A组(血液透析)、B组(血液透析+血液滤过)和C组(血液透析+血液灌流),比较3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第3个月末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胆固醇(HDL-C)及低密度胆固醇(LDL-C)变化.结果:3组患者在治疗前的各项血脂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患者治疗前后的TC、TG、HDL-C及LDL-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患者治疗后的TC、TG、HDL-C及LDL-C值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液透析与透析滤过方案无法有效改善终末期肾病患者血脂水平,而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的血液净化方案能改善患者的血脂代谢水平.

  • 不同血液净化方式对终末期肾病患者血脂代谢的影响

    作者:张小妹

    目的:探讨3种不同血液净化方式对终末期肾病患者血脂代谢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90例终末期肾病患者,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A组(血液透析)、B组(血液透析+血液滤过)和C组(血液透析+血液灌流),比较3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第3个月末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胆固醇(HDL-C)及低密度胆固醇(LDL-C)变化.结果:3组患者在治疗前的各项血脂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患者治疗前后的TC、TG、HDL-C及LDL-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患者治疗后的TC、TG、HDL-C及LDL-C值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液透析与透析滤过方案无法有效改善终末期肾病患者血脂水平,而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的血液净化方案能改善患者的血脂代谢水平.

  • 阿伐他汀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LVEDD及血浆CRP和LDL-C的影响

    作者:白桂芝;樊蔚;袁江永;智华;杜文涛

    目的:研究阿托伐他汀对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相同治疗的基础上,增加阿托伐他汀片剂口服;所有患者均于治疗前和治疗后6个月分别检测C反应蛋白(CRP)、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并进行疗效评价.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6个月后总有效率为94.74%,明显高于对照组78.9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CRP、LVEDD和LDL-C值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伐他汀类药物配合传统方法治疗CHF患者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够有效的降低患者的CRP、LVEDD和LDL-C水平,延缓心衰的发生.

  • 血脂康和阿托伐他汀对老年人血脂异常的疗效观察

    作者:史兰

    研究表明,血脂异常是动脉粥样硬化及冠心病发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1],控制血清胆同醇(TC)、甘油三酯(TG)及低密渡脂蛋白(LDL)水平,可以预防动脉粥样硬化,减轻动脉粥样斑块,减少冠心病的发病和死亡率[2].2006年3月-2008年12月用血脂康、阿托伐他汀治疗120例血脂异常老年患者,报告如下.

  • 血脂康和阿托伐他汀对老年人血脂异常的疗效观察

    作者:史兰

    研究表明,血脂异常是动脉粥样硬化及冠心病发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1],控制血清胆同醇(TC)、甘油三酯(TG)及低密渡脂蛋白(LDL)水平,可以预防动脉粥样硬化,减轻动脉粥样斑块,减少冠心病的发病和死亡率[2].2006年3月-2008年12月用血脂康、阿托伐他汀治疗120例血脂异常老年患者,报告如下.

  • 339例老年住院病人血脂及脂蛋白分析

    作者:李俐;卜一夫;向孙平;项筱敏;欧阳习冰

    由于老年人对脂质的吸收和对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的合成及代谢能力减低,容易引起血脂增高,且血浆脂蛋白中的低密度脂蛋白(LDL)随年龄增长而不断增高.高脂蛋白血症在老年人中比较常见,而且常与其他老年病如冠心病(CHD)、糖尿病(DM)等合并存在,并且相互影响,故对老年人的危害极大.1994年8月~1997年11月观察了339例老年住院病人血脂和血脂蛋白分布情况.现将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 金水宝对糖尿病患者血清脂蛋白(α)的影响

    作者:龚云;梁金峰;谢莹;张祖隆

    冬虫夏草及其制剂具有广泛的药理作用。金水宝胶囊是由冬虫夏草中分离所得的虫草菌的发酵制品,其药理作用与冬虫夏草大致相同,诸多文献报道其能降低患者血清胆固醇及甘油三脂[1,2],而对血清脂蛋白(α)(Lp(α))的作用未见报道。用金水宝协同治疗65例不同阶段糖尿病患者,观察其对血清Lp(α)的影响。

  • FGF21与原发性高血压的相关性初探

    作者:唐青蓝;李红梅;王剑青;管亚慧;雷霆雯;许庆忠

    目的:探讨血清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1(FGF21)与原发性高血压的相关性.方法:实验分为3组,原发性高血压伴动脉粥样硬化组(n=10)、原发性高血压非动脉粥样硬化组(n=20)及健康对照组(n=30),采用酶法测定血清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血清FGF21及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水平,分析FGF21与脂代谢指标的相关性.结果:原发性高血压伴动脉粥样硬化组和原发性高血压非动脉粥样硬化组血清FGF21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线性相关分析显示血清FGF21水平与ox-LDL及TG水平均呈正相关.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FGF21水平升高,且FGF21水平的改变与ox-LDL及TG水平有关.

  •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的研究

    作者:李宜川;刘国玲;孟凡良

    目的:研究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的变化对2型糖尿病并发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性.方法:收集84例2型糖尿病患者和39例体检正常者的血清,采用乳胶增强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清hs-CRP,一步法测定LDL-C.结果:在正常对照组hs-CRP为(1.23±0.73)mg/L,LDL-C正常组的hs-CRP为(4.57±1.74)mg/L,LDL-C增高组的hs-CRP为(8.53±3.32)mg/L,LDL-C正常组和LDL-C增高组的hs-CRP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P<0.01);LDL-C正常组和LDL-C增高组的hs-CRP水平差异也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同时hs-CRP水平与LDL-C水平呈正相关(r=0.86,P<0.01).结论:作为炎症因子,hs-CRP和LDL-C一样参与2型糖尿病并发动脉粥样硬化过程,并可能对其发生、发展有重要预测作用.

  • 氟伐他汀调脂治疗对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作者:刘鹏;张斌;靳凤琳

    目的: 探讨高脂血症患者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的变化及氟伐他汀对其的影响.方法: 选高脂血症患者44例为治疗组,血脂正常者20例为对照组,检测氟伐他汀治疗前后血浆内皮素-1浓度(ET-1)和血脂,观察肱动脉血管超声检测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的变化.结果: 高脂血症组ET-1的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氟伐他汀治疗后1周血脂水平较治疗前有下降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 ),而ET-1明显下降、反应性充血引起的肱动脉内径扩张显著增强(P<0.05);治疗后8周TC、TG、 LDL-C均有明显降低(P<0.05~0.01),且 ET-1进一步降低,反应性充血引起的肱动脉内径扩张进一步增强(P<0.01).结论: 高脂血症患者内皮功能受损,氟伐他汀调脂治疗的同时具有改善内皮功能的作用.

  • 氟伐他汀调脂治疗对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作者:刘鹏;张斌;靳凤琳

    目的: 探讨高脂血症患者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的变化及氟伐他汀对其的影响.方法: 选高脂血症患者44例为治疗组,血脂正常者20例为对照组,检测氟伐他汀治疗前后血浆内皮素-1浓度(ET-1)和血脂,观察肱动脉血管超声检测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的变化.结果: 高脂血症组ET-1的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氟伐他汀治疗后1周血脂水平较治疗前有下降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 ),而ET-1明显下降、反应性充血引起的肱动脉内径扩张显著增强(P<0.05);治疗后8周TC、TG、 LDL-C均有明显降低(P<0.05~0.01),且 ET-1进一步降低,反应性充血引起的肱动脉内径扩张进一步增强(P<0.01).结论: 高脂血症患者内皮功能受损,氟伐他汀调脂治疗的同时具有改善内皮功能的作用.

  • 紫苏子对高脂血症大鼠血脂水平的影响

    作者:王雨;刘佳;高敏;俞红;吴克枫;阮海星;朱彩霖

    目的: 研究紫苏子对高脂血症模型大鼠的降血脂作用.方法: 用0.8、4.2、25.0 g/kg剂量的紫苏子连续喂饲大鼠30 d,取血清测定大鼠血清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含量.结果: 紫苏子能明显降低TC和TG含量,但对HDL-C的水平无显著影响.结论: 紫苏子可降低高脂血症大鼠血脂水平.

  • 结直肠腺瘤患者术后血脂、脂蛋白、血钙及维生素C水平检测

    作者:杨卫文;杨景林;黎莉;王亚菲;陈薇

    目的:探讨血脂、脂蛋白、血钙及维生素C水平在结直肠腺瘤术后患者随访中的价值.方法:结直肠腺瘤患者118例,随机分成治疗组70例,对照组48例.治疗组在腺瘤摘除前测定血脂及脂蛋白、血钙、维生素C水平,摘除后给予低脂饮食、补钙及维生素C,在摘除后3月、6月及1年作肠镜随访,同时测定上述各指标;对照组腺瘤摘除后未作任何治疗,仅作肠镜随访.结果:(1)腺瘤摘除后3月、6月及1年,治疗组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总复发率显著降低(P<0.05);(2)治疗组从腺瘤摘除后3月开始血TC、TG、LDL-C水平显著下降,HDL-C、血钙、维生素C水平显著升高,摘除后1年复发患者血TC、TG水平较未复发患者显著升高,维生素C水平显著下降,达摘除前水平,而HDL-C、LDL-C、血钙水平无显著变化.结论:低脂饮食、补钙及维生素C有预防腺瘤复发的作用,监测血TC、TG及维生素C水平可以帮助了解腺瘤复发情况.

  • 贵阳市1402名中学教师高甘油三脂血症及相关疾病流行病学调查

    作者:江映红;杨俊;易湘群;杨昌隆;何源

    目的:调查贵阳市属中学1 402名教师及退休教师高甘油三脂血症及相关疾病的患病情况.方法:测量身高体重并计算体重指数、测血压、空腹血糖、甘油三脂和高密度脂蛋白,将所得结果作统计学处理.结果:查出550例高甘油三脂血症患者,总患病率为39.23%,以50~69岁年龄段为高,占患者的72.00%;男性患病率高于女性,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患者的MBI、SBP、DBP和FPG均值高于非患者,而患者的HDL均值低于非患者;患者的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症、超重肥胖、高血压病和糖尿病的患病人数亦高于非患者.结论:贵阳市属中学教师的高甘油三脂血症患病率及相关疾病的患病情况应引起重视.

893 条记录 41/45 页 « 12...373839404142434445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