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沉着应对"非典"
本刊曾于今年4期的杂志上发表过<非典型肺炎的肇事元凶--衣原体>一文.当时,由于这种病刚刚在社会人群中发现,对其病因的研究还在初期探讨阶段,一些医学科学家经实验研究,初步认为衣原体是非典型肺炎的致病元凶.现在,随着医学探讨的不断深入,更多的实验结果证明了它的真正致病元凶是一种新型的冠状病毒.
-
集中优势科研攻关打造精品服务患者发展中的河北省肌萎缩治疗中心
在世界医学领域,攻克肌萎缩这类疾病始终是医学家探求的目标,多少医学科学家为此付出了终生的努力.河北省中医肌萎缩治疗中心(河北以岭医院),十几年来坚持不懈地在这一疑难病领域探索,他们集中专家群体优势,联合科研攻关,科研临床队伍不断壮大,科研临床水平不断提高,科研硕果累累.
-
发展中的河北省肌萎缩治疗中心集中优势科研攻关营造精品服务患者
在世界医学领域,攻克肌萎缩这类疾病始终是医学家探求的目标,多少医学科学家为此付出了终生的努力.河北省中医肌萎缩治疗中心(河北以岭医院),十几年来坚持不懈地在这一疑难病领域探索,他们集中专家群体优势,联合科研攻关,科研临床队伍不断壮大,科研临床水平不断提高,科研硕果累累.该中心2002年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评定为全国中医重点专科,2001年被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定为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肌萎缩研究中心,2000年被河北省中医药管理局定为河北省肌萎缩治疗中心.步入新的世纪,他们开展的治疗运动神经元病中药的研究被列为"十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课题,在采用中医药与生物技术结合治疗肌萎缩方面,实现了新的飞跃.
-
那些年,我们忽略的胆固醇
回顾起胆固醇研究的历史,赵水平教授对本刊记者说:“在近100年来的医学研究界,胆固醇的危害迟迟得不到权威科学家的认可,被长期排斥在‘主流’医学科学家的视线之外.”胆固醇,人们酒席餐桌上的“常客”,人类许多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如冠心病、卒中等的发生,都与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但是,这个在今天被人们广为接受的观点,来得却不那么容易.
-
好医生吴阶平
2011年3月2日,一代国医大师吴阶平永远离开了我们,在身后留下无数光环:著名医学科学家、医学教育家、泌尿外科专家和社会活动家,九三学社杰出领导人,第八届、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九三学社第九届、十届中央委员会主席,十一届名誉主席,中国科协名誉主席,中国医学科学院名誉院长,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资深院士,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等.
-
当物理学遇上生物学--视觉研究与三原色理论
视觉,是人和动物复杂重要的感觉机制,也是大自然在漫长的演化历程中给生物的馈赠。在视觉研究的历史上,近代欧洲的两位医学科学家值得铭记。
-
双博士"剑指"医学科学家访中国医学理学双博士设计师巴德年院士
"中国富强了,医疗卫生事业需要高端人才,我们要为20至30年以后的中国培养医学科学家!"谈及初的构想,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医学科学院原院长、中国协和医科大学(现北京协和医学院)原校长、中国医学理学双博士教育培养项目的设计师巴德年依然掩抑不住内心的兴奋与激动.
-
人体生物样本跨境转移中的伦理和管理问题
2006年10月到2007年2月,一项由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主持的关于涉及到人体生物样本研究中"再次同意"问题和人体生物样本跨境转移中伦理与管理问题的问卷调查在中国、埃及、印度和日本同时展开.本次问卷由NIH的Reidar Lie教授和被调查国家的课题组成员共同设计.笔者参加了该课题组的工作,在北京、上海等地的医疗科研机构中开展了一项针对科学家、科研管理者的书面问卷调查.关于我国科学家对人体生物样本研究中"再次同意"问题的认知和态度调查结果已发表[1],本文将介绍我国生物医学科学家群体对人体生物样本跨境转移中伦理和管理问题的认知和态度,为我国相关的伦理准则和政策法规的酝酿和制定提供决策信息.
-
重视医学研究中的伦理学问题
2004年2月在杭州举办了第一期"中美生物医学科研伦理研修班".研修班是由美国纽约中华医学基金会资助、北京大学医学部医学伦理学教研室主办、中华医学会医学伦理学分会、卫生部医学伦理学专家委员会协办.涉及内容为:伦理学的基本理论、原则;医学科学家的行为与道德责任;医学科研中的利益冲突;人体实验中的知情同意;医学科研中的随机对照;人体实验中弱势人群的保护;伦理审查委员会(Instifutional Review Board, IRB)的组成和伦理审查;药物伦理审查的现状、问题和要求;生物医学研究设计中的伦理问题;遗传研究中的伦理问题;器官移植的伦理问题;干细胞研究和应用的伦理问题;艾滋病研究中的伦理问题;医学科研中实验动物的保护.相关的规定有赫尔辛基宣言、贝尔蒙报告、国际医学科学组织理事会(CIOMS)/WHO国际伦理准则.
-
使命与奉献——祝贺顾方舟教授从医55周年
顾方舟教授是我国著名的老一辈医学科学家、病毒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他专门从事脊髓灰质炎研究40余载.他是中国研究脊髓灰质炎病毒和研发脊灰活疫苗的第一人,成绩卓著,名声斐然.
-
颅内胶质瘤的治疗策略及进展
胶质瘤是中枢神经系统肿瘤中常见的肿瘤,约占颅内肿瘤的33.3%~58.6%,高级别胶质瘤主要是指间变星形细胞瘤、间变少突胶质细胞瘤、胶质肉瘤以及胶质母细胞瘤[1]。高级别胶质瘤占颅内胶质瘤的一半以上,是人类颅内主要的恶性肿瘤,对高级胶质瘤由于其特殊的病理特点和生长方式,治疗效果一直不甚理想。早在一个世纪以前,人类就已经开始了治疗颅内恶性肿瘤的探索,1928年Dandy发现,即便是在进行了肿瘤病灶所在的大脑半球切除术后,患者依然死于对侧半球肿瘤复发。正因为单纯手术治疗的效果不理想,在此之后的近百年时间里,术后化疗与放疗相继被医学科学家提出并付诸临床实践,时至今日,“手术切除、术后化疗、放疗”的综合治疗“三部曲”早已成为目前神经外科医生的共识,尽管目前对于胶质瘤术后放化疗具体方案意见并不统一,且效果不尽如人意,但令人欣慰的是,围绕着胶质瘤治疗相关问题的探索与研究一直有所进展,近年来,各种新观点的不断涌现以及多项临床试验的积极成果为胶质瘤的治疗前景点亮了明灯。
-
支气管哮喘基础研究新进展
在过去的20年,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的发病率在世界范围内呈上升趋势;在发达国家自1980年以来,哮喘发病率增加了将近1倍,达到了流行的人数.这一现象引起了全世界,特别是工业化国家及其医学科学家的广泛关注及重视,机制的"卫生学说"指出:童年时代感染过某些致病菌对于预防日后哮喘病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推动我国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研究进展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危害人民健康的常见病,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其发病呈上升趋势,愈来愈受到国内外医学科学家的广泛关注和重视 [1].近年来,有关COPD的临床及基础研究工作较多,并取得一定的进展.<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作为国内呼吸系统专业领域中具影响、高级别的学术刊物,报道了大量有关COPD预防、诊断、治疗及基础研究等方面的实践经验及科研成果,见证了我国COPD防治工作在基础、临床以及流行病学等方面所取得的不断进步,对推动我国COPD的基础及临床防治水平发展发挥了非常重要的积极作用.我们粗略统计了1978~2002年25年间<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刊发的相关论文,有关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及COPD的论文共292篇,其中涉及慢性支气管炎者67篇,涉及肺气肿者65篇,涉及COPD者185篇.在COPD的相关论文中,偏重临床者124篇,偏重基础者37篇,流行病学相关研究者6篇,述评9篇,基本涵盖了我国呼吸专家在COPD工作中的学术研究成果.以下结合本刊刊载的有关COPD的部分文献,对我国在COPD研究中所取得的一些成绩以及本刊在其中的重要推动作用作一简述.
-
肥胖通往糖尿病的分子生物学探索之路:第76届美国糖尿病学会年会Banting奖演讲解读
2016年6月12日上午,美国新奥尔良市国际会展中心,哈佛医学院Beth Irsael Deaconess医学中心医学部研究策略副主席Barbara B Kahn教授,荣获第76届美国糖尿病学会(American Diabetes Association,ADA)科学年会Banting医学成就奖。Kahn教授是全球知名的研究肥胖和糖尿病发病分子机制的医学科学家。她的研究从分子生物学角度提高了人们对肥胖作为糖尿病发病主要危险因素的理解,开拓性地提出脂肪和其他组织的“交流”调节着全身胰岛素的敏感性,同时令人惊奇地发现:腺苷酸活化的蛋白激酶(AMPK)是调控机体能量代谢的关键物质;脂肪组织内的葡萄糖转运蛋白4(GLUT-4)也能调节脂肪因子分泌,包括视黄醇结合蛋白4(RBP-4)以及与胰岛素增敏、机体抗炎有关的一类新脂质。这些新脂质甚至可以影响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和胰岛素分泌。她的研究进一步强化了脂肪组织也是内分泌器官的临床概念,奠定了针对多种疾病进行新药研发的理论基础。少女时代就患1型糖尿病的Kahn既是医生,又是患者;既是富有开拓精神的实验科学家,又是十分活跃的临床糖尿病专家,在美国糖尿病代谢病领域她是位于前1%的佼佼者。Kahn教授在获奖致辞中,回顾了20年来探索脂肪组织通往糖尿病的系列研究,再次唤起一万多名与会学者对当今热门研究课题的学术共鸣,并从其“研究-问题-假设-验证-新的问题-假设-验证……”的科研思路中,充分感受到医学科学的严谨和无穷魅力。现将演讲主要内容介绍如下。
-
关注心血管疾病患者精神心理卫生的建议
心血管疾病从1990年起持续成为我国居民死亡的首要原因,目前约占每年总死亡人数的40.27%.冠心病作为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死率与高致残率特点,WHO全球健康报告显示,如果不加以控制,到2030年我国冠心病患病率将比2000年增加3.7倍.近100年来,医学科学家对冠心病的病因、病理、治疗与预后做了大量的基础和临床研究,发现冠心病的流行与烟草使用、不健康饮食、缺乏体力活动等关系密切.精神心理问题促进了这些不健康因素的发生发展.
-
MilliKan技术在腹股沟疝修补术中的应用
20世纪晚期开始,医学科学家们一直致力于疝的修复治疗的研究.自Francis Usher's报道使用Marlex网片修补切口疝和腹股沟疝后,Leving Lichtenstein在1968年开始使用一个紧密缠绕的圆柱型网塞或者称为"烟卷"塞来治疗股疝和复发性腹股沟疝.
-
动物源性医疗器械的病毒灭活进展
动物体感染病毒或传染性病原体传播到人体而引起人畜共患疾病的出现,逐渐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据医学科学家研究发现,近年来在世界范围内爆发的"牛海绵状脑病"(疯牛病,简称BsE)及发生在绵羊和山羊中的"传染性海绵状脑病"(羊瘙痒病,简称TSE)与人类新型早老性痴呆症即新型克雅氏症(CJD)有密切关联[1].
-
高强度聚焦超声消融与子宫腺肌病
从1860年德国病理学家首次描述子宫腺肌病的病理表现开始到今天,在长达100多年的时间里,医学科学家从子宫腺肌病的发病机理、诊断及治疗等方面进行了广泛研究。尽管努力不懈,但我们对子宫腺肌病的认识还很不够。子宫腺肌病已是1种发病率不断升高的“现代病”;且严重影响妇女的健康及生命质量,也是1种“难治之症”。
-
深情缅怀谷铣之教授
中国现代放射肿瘤学奠基人之一,著名医学科学家、医学教育家,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肿瘤医院首任放疗科主任,中华医学会放射肿瘤治疗学分会1~3届主任委员,《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1~4届总编辑谷铣之教授,于2012年3月19日18时45分在北京因病逝世,享年94岁.
-
沉痛悼念中国性科学泰斗吴阶平院士
著名的医学科学家、医学教育家、泌尿外科专家和社会活动家,九三学社的杰出领导人,第八届、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九三学社第九届、十届中央委员会主席,十一届名誉主席,中国科协名誉主席,中国医学科学院名誉院长,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资深院士,中国性学会名誉理事长,中国性科学杂志名誉主编吴阶平同志今年3月离开了我们.吴阶平同志病重期间和逝世后,中国性学会徐天民、薛福林、徐震雷、王颖等同志前往医院看望或以各种形式向其亲属表示慰问;中国性学会张金钟、胡佩诚、崔以泰、杨文质、潘晓明也前往送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