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采用EBV-DNA载量检测方法检测1306例患者临床分析

    作者:阚惠娟;薛雪;虞健

    目的 通过采用EBV-DNA载量检测方法了解EB病毒感染患者临床分布情况.方法 分析2014年11月-2017年5月期间在苏州市立医院东区的1 306例住院的临床表现为发热、扁桃体肿大、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肝功能异常及鼻咽部肿瘤、不明原因反复感染的患者进行EBV-DNA检测,并分析患者的临床表现.结果 在检测的1 306例住院患者中共检出 407例EBV-DNA阳性患者,整体检出率31.16%.0~14岁儿童、14岁以上EBV-DNA阳性率分别318例(24.35%)和89例(6.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儿童EBV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4岁以下各年龄组检出 EBV-DNA例数分别:0~1岁5例、1~3岁60例、3~6岁158例,6~14岁95例,EBV-DNA阳性率分别为13.51%,27.4%,38.35%和32.87%,1~6岁儿童对EBV尤其易感.14岁以下患者感染EBV后临床表现有:呼吸系统疾病占88%,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9.7%,其他疾病2.3%,其中合并有支原体感染136例(43%).14岁以上EBV-DNA阳性患者临床表现以肿瘤为主.结论 1~6岁儿童更易于感染EBV.不同年龄段患者感染EBV后的临床表现各有不同.儿童期EBV感染后易潜伏,需引起重视并加强随访.

  • 中药复方、单药及活性成分抗Epstein-Barr病毒感染的研究进展

    作者:熊慧;董福光;武学润;张剑鹏;张建岭;蒋茹

    Epstein-Barr病毒(EBV)可感染95%以上的世界人口,与多种人类疾病尤其是恶性肿瘤密切相关,目前实验和临床还未有彻底清除EBV的方法.数年来,中医药实验和临床研究显示63种中药复方和单药,59种中药活性成分分别具有抑制EBV DNA复制,EA、EBNA1、EBNA2、LMP1等抗原表达;影响抗体和细胞因子产生,抑制EBV转化力和异型淋巴细胞数量;通过EBV靶点抑制EBV阳性肿瘤细胞生长,诱导细胞凋亡等方面的作用.随着中药研究的深入开展,将会有越来越多的中药或其活性成分有效地应用于抗EBV感染及相关疾病的治疗.

  • 北京地区近5年来儿童EB病毒感染疾病中BZLF1及其启动区Zp基因特征分析

    作者:刘亚丽;艾军红;闫静;关晓蕾;刘春艳;谢正德

    为了解儿童原发性Epstein-Barr病毒(Epstein-Barr virus,EBV)感染流行株BZLF1基因及其启动区Zp的基因特征.本文对北京儿童医院2006年至2011年收治的EBV感染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EBV-associated infectious mononucleosis,EBV-IM) 134例和EBV相关噬血细胞性淋巴组织细胞增生症(EBV-associated hemophagocytic lymphohistiocytosis,EBV-HLH)32例患儿的外周血来源的DNA进行了EBNA3C、BZLF1和Zp基因片段的扩增分析.根据EBNA3C基因片段扩增产物的大小进行EBV-Ⅰ/Ⅱ分型,对BZLF1和Zp基因扩增产物进行直接序列测定,并用BioEdit 7.0.9进行序列分析.实验显示①儿童EBV感染流行株以EBV-Ⅰ型为主,占97.2%(140/144),EBV-Ⅱ型为2.8%(4/144);②共检测出3种BZLF1基因型,12种亚型(包括6种新发现的亚型).BZLF1-A型和BZLF1-B型两基因型在两种疾病中的分布无统计学差异(P=0.083).BZLF1-A1是儿童EBV感染性疾病中的常见基因型.BZLF1-A型第一内含子以3个29bp重复序列为主,而B型以30bp重复序列为主(P=0.000),且重复序列的个数波动于1 13个不等;③共检测出Zp-P、Zp-V3、Zp-V4、Zp-V1四种Zp基因型,并且这四种基因型在EBV-IM和EBV-HLH两种疾病中的检出率无统计学差异(p值分别为0.272、0.252、1.0、1.0);④BZLF1和Zp基因连锁分析显示,BZLF1-A1基因型毒株的Zp基因分型以Zp-V3为主(P=0.000),而BZLF1-B4基因型以Zp-P型为主(P=0.000).EBV-Ⅰ+BZLF1-A1与Zp分型中Zp-V3高度连锁(P=0.000);EBV-Ⅰ+BZLF1-B4与Zp-P高度连锁(P=0.000).结果证实:①BZLF1-A1是儿童EBV感染的常见基因型.BZLF1-A型其第一内含子重复序列以29bp为主,而BZLF1-B型则以30bp的重复序列为主.②Zp-P和Zp V3是儿童EBV感染的常见Zp基因型,二者检出率相似.③BZLF1-A1型的Zp分型以Zp-V3为主,而BZFL1-B4型则以Zp-P分型为主.EBV-Ⅰ+BZLF1-A1与Zp分型中Zp-V3高度连锁,而EBV-Ⅰ +BZLF1-B4与Zp-P高度连锁.

  • EB病毒侵入宿主细胞机制的研究进展

    作者:左埒莲;朱美娟;都树娟;卢建红;李桂源

    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EBV),与多种人类疾病尤其是恶性肿瘤相关,包括单核细胞增多症、伯基特淋巴瘤和鼻咽癌等,其进入宿主细胞的机制仍是研究的热点.经过多年的研究,已经确定了EBV侵入宿主细胞时的部分关键蛋白以及不同的模式.病毒包膜糖蛋白gp350/220 (EBV glycoprotein 350/220)与B淋巴细胞表面受体CR2(Complement Receptor type 2)的相互作用以及其他病毒糖蛋白如gp42(EBV glycoprotein 42)、gB(EBV glycoprotein B)、gH(EBV glycoprotein H)和gL(EBV glycoprotein L)的相互作用,使得EBV能够有效侵入B淋巴细胞.由于绝大多数上皮细胞缺少CR2受体,病毒侵入上皮细胞的机制要比侵入B淋巴细胞复杂得多.主要有三种EBV进入上皮细胞的模式:①EBV通过感染的B淋巴细胞或郎罕氏细胞直接接触上皮细胞,“转移感染”进入上皮细胞;②EBV利用自身的相关蛋白与宿主相应的受体蛋白相结合后,通过膜的融合或内吞作用,感染上皮细胞;③感染EBV的上皮细胞经基底膜将病毒颗粒传递给邻近的细胞.本篇综述将介绍近年来在EBV进入B淋巴细胞与上皮细胞的相关机制的研究进展.

  • 我国北方地区鼻咽癌患者EB病毒LMP1基因缺失分析

    作者:郭秀婵;杜海军;何安光;张永利;李红霞;曾毅

    为研究我国北方地区鼻咽癌和非鼻咽癌患者Epstein-Barr病毒(EBV)潜伏膜蛋白1(LMP1)基因C端区缺失状况,探讨其在鼻咽癌发生中所起的作用.收集我国东北地区鼻咽癌石蜡组织22例,非鼻咽癌患者外周血26例,提取DNA后,采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PCR)扩增LMP1基因的C末端,对其中有缺失的4例鼻咽癌进行了克隆和序列分析.结果显示:22例鼻咽癌组织标本中,有19例扩增出特异性条带,阳性率为86%.其中8例存在缺失,缺失率42%.取4例缺失样品进行序列分析,并与B95-8原型LMP1做比较,结果显示:4例鼻咽癌样品均存在30个碱基的缺失和某些位点的单点突变,并由此引起所编码的氨基酸改变.26例非鼻咽癌患者LMP1阳性扩增率为92.31%,无一例缺失.此结果表明:与广东、广西鼻咽癌高发区相比,我国北方地区鼻咽癌与非鼻咽癌患者中EB病毒LMP1基因缺失型和原型的分布有明显的地区差异.

  • EB病毒LMP1及其CTAR1、CTAR2导入人HNE2鼻咽癌细胞的研究

    作者:王承兴;邓锡云;李晓艳;顾焕华;易薇;翁新宪;夏林庆;曹亚

    用电穿孔转染法,建立稳定表达野生型LMP1及其不同突变体的鼻咽癌细胞系,并以这些细胞系为材料,用MTT法检测增殖期活细胞,观察LMP1及其不同的结构域对鼻咽癌细胞生长的影响.结果得到了LMP1及其三种突变体、空白载体表达的鼻咽癌细胞系:HNE2-LMP1(野生型)、HNE2-LMP1△185-351(CTAR1缺失型)、HNE2-LMP1(1-231)(CTAR2缺失型)、HNE2-LMP1(1-185)(羧基端胞浆区缺失型)、HNE2-pSG5(空载体型).进一步证实HNE2-LMP1、HNE2-LMP1(1-231)、HNE2-LMP1 △185-351平均吸光度(A)比值高于对照组HNE2-pSG5及HNE2(P<0.01).这提示:EB病毒LMP1及其LMP1(1-231)和LMP1△185-351在体外明显促进HNE2细胞增殖.结果表明EB病毒LMP1可能在鼻咽癌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 系统性红斑狼疮与EB病毒感染的相关性

    作者:史振军;王涛;刘跃华;斯琴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遗传素质、药物诱发、物理因素(如UVA)、雌性激素、病毒及细菌感染等多种原因都与本病的发生相关.近年来Epstein-Barr病毒(EBV)感染是否与SLE发病相关成为研究的热点.EBV因其大部分特异性抗体位于B淋巴细胞表面而具有嗜B淋巴细胞的特性,进而可以导致B淋巴细胞的异常或者病变.SLE是一种B淋巴细胞的多克隆化的疾病,了解SLE和EBV之间是否存在相关性是本实验的目的.本研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测定SLE患者血清中EBV衣壳抗原(VCA)抗体IgA、IgG和IgM的表达,并探讨EBV与SLE发病的关系.

  • 牛痘样水疱病样皮肤淋巴瘤临床病理观察

    作者:王蔚;陈晓东;杨慧兰;彭大云

    目的 总结1例牛痘样水疱病样皮肤淋巴瘤的临床特点和组织病理学特征,旨在提高对这一疾病的认识.方法 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其组织学形态并行免疫组化和EB病毒原位杂交检测.结果 患儿女性,7岁.2年内面部、四肢及躯干部反复出现红斑、水疱,疱破后结痂,遗留痘疮样瘢痕,伴长期间断发热.皮肤活检:表皮内见多房水疱,水疱内、真皮层及皮下脂肪组织可见中等大小异型淋巴细胞弥漫浸润,部分围绕皮肤附属器及血管呈小叶状分布,伴血管中心性浸润和坏死.肿瘤细胞间穿插分布少量嗜酸性粒细胞和组织细胞.免疫组化肿瘤细胞CD3、CD45 RO、CD8、TIA-1、穿孔素、粒酶B和LMP-1(+),而CD56(-);原位杂交EBER(+).结论 牛痘样水疱病样皮肤淋巴瘤是好发于儿童的罕见皮肤淋巴瘤,诊断及鉴别诊断需结合临床皮疹特点、组织病理学形态、免疫组化及原位杂交综合分析.

  •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的临床病理及与EB病毒的关系

    作者:杜俊;王征;杨丽;孙肇武;刘冬戈

    目的探讨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rimary central nervous system lymphoma,PCNSL)的临床病理特点及与EB病毒(EBV)的关系.方法对6例PCNSL进行临床病理观察,采用ABC法行LCA、CD20、CD79a、CD45RO、CD3免疫组化标记,并以生物素标记的EBER-1寡核苷酸为探针进行原位杂交检测.结果6例均无HIV感染病史,其中5例为B细胞来源淋巴瘤,1例为T细胞来源淋巴瘤,EB病毒原位杂交检测均为(-).结论PCNSL多数为B细胞性淋巴瘤,少数为T细胞性淋巴瘤,非HIV感染的PCNSL的发生可能与EB病毒感染关系不密切.

  • 涎腺良、恶性淋巴上皮病变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其与EB病毒的关系

    作者:龙秀荣;石群立;孟奎;周晓军;陆珍凤;谢海龙;陈琴;周敏;盛春宁

    目的了解涎腺良、恶性淋巴上皮病变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其与EB病毒的关系.方法采用光镜、免疫组化染色、原位杂交、聚合酶链反应(PCR),对14例涎腺恶性淋巴上皮病变(MLEL)和5例涎腺良性淋巴上皮病变(BLEL)进行观察,同时复习临床相关资料,并进行随访.结果涎腺MLEL好发于腮腺、颌下腺,以女性为主,平均年龄47岁.组织学:大量增生的淋巴组织中见成簇或条索状分布的肿瘤细胞,瘤细胞界限不清,呈合体状,胞质嗜酸或淡染,核呈空泡状,核仁大而明显,核分裂象多见.免疫组化:瘤细胞表达CK;EBV阳性检出率92.9%,BLEL仅1例阳性.原位杂交:4例MLEL检出EBV EBERs;2例BLEL均为阴性.PCR:4例MLEL检出EBV/IR3,1例BLEL未检出.结论涎腺MLEL是一类较少见、好发于腮腺、女性多见的未分化癌,组织学类似于鼻咽部的淋巴上皮癌.肿瘤的发生与EBV感染密切相关.

  •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淋巴细胞增殖性疾病诊治进展

    作者:顾斌

    移植后淋巴细胞增殖性疾病(post-transplant lymphoproliferative disorder,PTLD)是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后发生的一组少见却严重的并发症,大部分患者发病与EBV感染相关,临床上通常表现为广谱抗生素抗感染治疗无效的反复发热、淋巴结进行性肿大、血象三系血细胞进行性下降和EBV血症,病情进展迅速,短期内可出现多脏器功能不全,早期死亡率高.因此,临床医生需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尽早诊断,及时采取诸如利妥昔单抗、供体淋巴细胞输注和(或)EB病毒特异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有效措施治疗,尽可能改善患者预后.本文就近年来allo-HSCT后PTLD的发病特点、临床特征、诊断与治疗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成人非典型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临床病理特点

    作者:于亚平;宋萍;安志明;周晓刚;李峰;王利平;梅建刚;翟勇平

    目的:分析误诊为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s lymphoma,NHL)的非典型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nfectious mononucleosis,LM)成人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以提高对该种疾病的认识,从而减少临床误诊.方法:2003年1月至2013年12月间共5例以淋巴结或扁桃体明显肿大为突出表现,抗感染等治疗无明显效果,临床高度怀疑为NHL患者行淋巴结或扁桃体活检,对标本进行病理形态、免疫组织化学、T细胞受体和免疫球蛋白基因重排、EBV编码小RNA(EBER)等相关检查,以明确诊断.结果:5例病理检查均呈现淋巴组织明显增生,初次病理检查分别诊断为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和非特指型外周T细胞淋巴瘤,经进一步分子病理及EBV抗体等相关检查,终确诊为非典型IM,对症处理后疾病均恢复,随访1-10年均健康生存.结论:非典型IM的淋巴结或扁桃体病理改变具多样性,易误诊为不同类型淋巴瘤,临床诊断时需特别注意,分子病理检查是IM有益的鉴别方法.

  • EB病毒阳性T/NK细胞淋巴组织增殖性疾病的研究进展

    作者:郑晓丹;金妍;周小鸽

    Epstein-Barr病毒(EBV)属于疱疹病毒γ亚科,1964年由Epstein和Barr首次在Burkitt淋巴瘤细胞株中发现[1].EBV通过唾液传播,正常人群中感染率在90%以上,感染后终生携带EBV.EBV与多种疾病有关,有的仅有轻微症状,如同普通感冒;有的出现明显的全身性症状并呈自限性临床过程,如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2];有的表现为长期反复发作的临床过程,并可进展为淋巴瘤,如慢性活动性EBV感染(CAEBV)[3];有的与肿瘤有明确关系,如Burkitt淋巴瘤、鼻型NK/T细胞淋巴瘤和霍奇金淋巴瘤等[1].

  • Ad-LMP2重组腺病毒疫苗在恒河猴体内免疫效果的研究

    作者:王湛;周玲;吴小兵;卢觅佳;宣尧仙;左建民;李峰;王琦;叶树清;曾毅

    目的观察带有EBV-LMP2的非复制型Ad-LMP2重组腺病毒疫苗免疫恒河猴诱导的针对EBV-LMP2的特异性细胞和体液免疫应答.方法分别使用高剂量(4.5×1011VP/kg)、中剂量(1.5×1011VP/kg)、低剂量(0.5×1011VP/kg)三个剂量的Ad-LMP2重组腺病毒,肌内注射免疫恒河猴,每5 d免疫一次,共免疫6次,第7周时使用ELISPOT方法检测猴外周血细胞毒性T细胞应答,同时应用免疫酶方法检测血清中抗LMP2抗体.结果3个剂量免疫恒河猴均可以诱导出有效的细胞免疫应答及一定的抗体应答,免疫应答水平的高低与病毒剂量的高低有一定的关系,较高剂量产生的细胞及体液免疫应答水平比低剂量的要高.抗腺病毒中和抗体和抗LMP2抗体免疫2周后就可以检测到,其中抗LMP2抗体在免疫3~4周时滴度较高,7周时则与3~4周时接近或有所下降.结论非复制型Ad-LMP2重组腺病毒疫苗可以有效的诱导恒河猴产生EBV-LMP2特异性细胞和体液免疫反应.

  • HLA-G14bp基因多态性与儿童Epstein-Barr病毒感染的相关性分析

    作者:王慧燕;田可港;浮苗;陈益平;郑晓群;何时军

    目的 通过检测Epstein-Barr病毒(EBV)感染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患儿人类白细胞抗原G(HLA-G) 14 bp插入/缺失多态性及血浆可溶性HLA-G(sHLA-G)水平,探讨其与儿童EBV感染IM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PCR结合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CR-PAGE)技术,对102例EBV感染IM患儿及165例正常对照儿童进行了HLA-G 14 bp插入/缺失多态性检测;采用ELISA检测了51例EBV感染IM患儿及146例正常对照儿童血浆sHLA-G水平.结果 EBV感染IM组与正常对照组HLA-G 14 bp插入/缺失基因型多态性分布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742,P=0.034),两组等位基因分布频率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x2=6.672,P=0.01);EBV感染IM组血浆sHLA-G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经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9.472,P<0.01),EBV感染IM组不同基因型间血浆sHLA-G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6.09,P=0.048),14 bp+/+基因型组血浆sHLA-G水平明显低于另两组基因型(Z=-2.376,P=0.018).结论 HLA-G 14 bp插入/缺失基因型多态性与儿童EBV感染IM的发生有关,携带14 bp-/-基因型或缺失14 bp等位基因的儿童可能更易发生EBV感染.血浆sHLA-G水平可作为EBV感染IM的辅助诊断指标之一.

  • 狼疮性肾炎患者肾组织Epstein-Barr病毒感染状况及其致病作用初探

    作者:余晓霞;刘华锋;陶静莉;杨陈;李尚妹;陈孝文;梁东;唐德燊

    并感染之间以及不同病理类型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肾组织EBER和EBV LMP1表达阳性的LN患者的血清中anti-Sm-Ab阳性率显著高于两标记物表达阴性的LN患者(EBER:34.3%vs 8.7%,EBV LMP1:35.3%vs 9.1%,P均<0.05).结论 肾组织EBV感染可能参与了LN的发病,其机制可能部分与诱导机体产生自身抗体anti-Sm-Ab有关.

  • 巢式PCR检测龈下菌斑中HCMV、EBV、HSV-1与慢性牙周炎活动性的关系

    作者:李颖;章锦才;张蕴惠

    目的建立临床检测龈下菌斑标本中人巨细胞病毒(HCMV)、Epstein-Barr病毒(EBV)、单纯疱疹病毒1型(HSV-1) 巢式PCR方法,研究这3种病毒与慢性牙周炎活动性的关系. 方法收集62例慢性牙周炎患者(男性27例、女性35例,平均年龄53岁)的牙周炎活动部位、牙周炎静止部位的龈下菌斑,提取DNA后使用巢式PCR检测HCMV、EBV、HSV-1,比较分析其在同一病人不同部位的检出率. 结果牙周炎活动部位的HCMV检出率为38.7%,EBV的检出率为58%,HSV-1的检出率为30.6%,两种以上病毒合并感染的检出率为40.3%;牙周炎静止部位的HCMV检出率为14.5%,EBV为22.6%,HSV-1为11.3%,两种以上病毒合并感染的检出率为11.3%.这3种病毒及其合并感染在牙周炎活动部位的检出率均高于牙周炎静止部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提示HCMV、EBV、HSV-1与慢性牙周炎的活动性相关.

  • 细胞因子基因多态性与EB病毒相关疾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作者:王亚丽;谢正德;申昆玲

    Epstein-Barr病毒(Epstein-Barr vires,EBV)是1964年 Ep-stein、Achong、Barr在研究非洲儿童恶性淋巴瘤时发现的一种亲人类B淋巴细胞的病毒.EBV属疱疹病毒科,双链DNA病毒,基因组长约184 kb.EBV主要通过唾液、飞沫传播,也可经输血传染.

  • EB病毒与胃癌发生的研究进展

    作者:郭欢;王涛;苏海翔

    全球恶性肿瘤发病率中胃癌居第2位,近年来的研究不断证实Epstein-Barr(EB)病毒存在于胃癌细胞中,EB病毒相关胃癌(Epstein-Barr virus-associated gastric carcinoma,EBVaGC)逐渐被人们所了解和认知.全球胃癌患者中平均有7.5%是EBVaGC,预计每年有80000新增EBVaGC患者.EBVaGC具有自己独特的临床病理学特性,EB病毒编码的小RNA在肿瘤细胞中表达而不在正常上皮细胞中表达,说明EB病毒在胃癌的发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对EB病毒及EBVaGC做一综述.

  • 肺炎支原体合并Epstein-Barr病毒感染患儿的临床特征及免疫状况分析

    作者:诸葛小寅;金标;郑晓燕;黄清选;徐潇

    目的 探讨肺炎支原体合并Epstein-Barr病毒感染患儿的临床特征及免疫状况.方法 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2月医院肺炎支原体合并Epstein-Barr病毒感染患儿80例作为实验组,另选取肺炎支原体未合并Epstein-Barr病毒感染患儿80例作为对照组,收集两组患儿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影像学检查结果、免疫指标等资料.结果 实验组患儿重症肺炎发生率为31.25%高于对照组6.25%(P<0.05),实验组发热时间和住院时间分别为(13.24±3.53)d、(13.98±4.21)d显著高于对照组(8.24±3.41)d、(9.78±4.04)d(P<0.05),两组肝肿大和淋巴结肿大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实验组白细胞升高33.75%、AST升高36.25%、CK-MB升高42.50%均高于对照组的12.50%、11.25%、13.75%(P<0.05),两组血沉升高比例、CRP升高比例、降钙素原升高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实验组肺实变和胸腔积液的发生率分别为21.25%、30.00%高于对照组7.50%、10.00%(P<0.05),两组肺炎类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实验组CD4+细胞(24.31±12.14)%、CD8+细胞(13.76±7.98)%、CD4+细胞/CD8+细胞(1.77±0.76)、B细胞(8.96±1.87)%、NK细胞(4.24±0.78%)均低于对照组(54.64±13.64)%、(20.02±8.68)%、(2.73±1.17)、(14.78±2.13)%、(11.32±1.53)%(P<0.05).结论 肺炎支原体合并Epstein-Barr病毒感染患儿病情更严重,肺炎支原体合并Epstein-Barr病毒感染对机体的损伤可能由免疫反应造成.

138 条记录 1/7 页 « 1234567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