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18F-FDG PET/CT显像在Tg阳性131I全身显像阴性的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胡斌;王锦锋;毛秋粉

    目的:评判18F-FDG PET/CT作为一个常规的检查工具对临床诊断怀疑为分化型甲状腺癌(DTC)复发、伴有甲状腺球蛋白(Tg)升高且131I全身显像阴性患者的价值。方法对甲状腺全切后经放射性131I去除治疗后的32例Tg升高伴全身131I显像阴性的DTC患者行18F-FDG PET/CT显像。按照Tg水平将患者分2组:H组21例(>10 ng/ml)和L组11例(2~10 ng/ml)。分别采用超声、病理学检查和临床随访对结果进行验证,评估18F-FDG PET/CT在DTC中的诊断价值。结果32例患者中,20例18F-FDG PET/CT显像阳性,其中18例真阳性,2例假阳性。在18例真阳性患者中,15例是局部复发,6例有远处转移,3例患者同时有局部侵犯伴远处转移。12例18F-FDG PET/CT显像阴性,其中真阴性4例,假阴性8例,总体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率分别为69.2%、66.7%和68.8%。,H组的18F-FDG PET/CT显像灵敏度(80%)、特异度(100%)和准确率(80.9%)跟L组(33.3%、60.0%和45.5%)比较均显著增加。32例患者中的18例(56.2%)的临床处理策略发生了改变,12例(37.5%)进行了指导性根治手术。结论18F-FDG PET/CT可以探测和准确定位DTC中Tg升高且131I全身显像阴性的区域复发和远处转移,因此可推荐为常规的诊断工具。

  • 18F-FDG PET/CT对偶发垂体大腺瘤的诊断价值

    作者:李建南;解敬慧;杜雪梅;陆陟;刘静红;林尚坤;张延军

    目的 研究偶发垂体大腺瘤在健康人群及肿瘤患者间发病率的差异,并探讨18F-FDGPET/CT全身显像在偶发垂体大腺瘤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行PET/CT头部及体部检查的无垂体瘤相关病史的1830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健康体检者600例,确诊及疑诊肿瘤患者1230例;选择PET显示垂体部位高摄取及同机CT显示垂体占位(病灶短径大于1.0 cm)患者,记录病灶大标准化摄取值(SUVmax);对入选患者进行随访3 ~26个月,经病理及MRI明确终诊断;所有结果采用SPSS16.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应用Fisher确切检验比较偶发垂体大腺瘤在两组人群间发病率的差异,并评价PET/CT对偶发垂体大腺瘤的诊断价值.结果 15例患者符合上述标准入选,SUVmax为4.2~22.2;1例患者经手术确诊为垂体区转移瘤,SUVmax为19.5; 14例患者为偶发垂体大腺瘤,发病率为0.77%,其中源于健康体检者1例,发病率为0.17%,其余13例患者均具有恶性肿瘤病史,发病率为1.06%; PET/CT对偶发垂体大腺瘤的检出率为100%,准确率为93.33%.结论 恶性肿瘤患者组垂体大腺瘤的发病率高于健康体检组;18F-FDG PET/CT显像对偶发垂体大腺瘤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 18F-FDG代谢显像相关分子机制的研究进展

    作者:张慧玮;赵军

    18F-FDG作为常用的PET-CT显像剂,被广泛应用于肿瘤显像.吸收和利用葡萄糖可以由多因素控制,它们都参与到肿瘤有氧糖酵解的增加,转移性肿瘤对FDG摄取普遍增加的现象提示它可能是必需的.高糖代谢是癌变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糖代谢的增加产生了大量酸,酸给癌细胞提供生长的环境.理清FDG代谢的原理有利于更准确的影像诊断,与肿瘤对FDG高摄取相关的葡萄糖代谢主要分子机制包括葡萄糖转运蛋白和己糖激酶、线粒体缺陷、c-myc、缺氧诱导因子等.

  • 棕色脂肪组织与18F-氟脱氧葡萄糖PET

    作者:李剑明;李亚明

    棕色脂肪组织是存在于正常人体内的一种脂肪组织,具有特殊的生理作用.棕色脂肪在被激活产热过程中,会引起18F-氟脱氧葡萄糖(18F-FDG)的摄取增多,造成PET影像呈现多种形式分布的放射性浓聚.掌握棕色脂肪组织的18F-FDG分布规律、特点及其鉴别方法,将有助于提高肿瘤18F-FDG PET的诊断特异性.

  • 18F-氟脱氧胸苷PET的肿瘤分子显像研究进展

    作者:谭业颖

    近年来,细胞增殖显像剂18F-氟脱氧胸苷(18F-FLT)受到重视.18F-FLT PET细胞增殖显像为肿瘤的诊断、分期、预后和疗效观察提供了非创伤性的手段,与18F-氟脱氧葡萄糖(18F-FDG)比较表明,18F-FLT与肿瘤细胞增殖的相关性明显高于18F-FDG,但敏感性低,而且不能反映所有类型的肿瘤细胞增殖情况.

  • 18F-FLT增殖显像机制及前期临床研究

    作者:王甜甜;赵晋华

    18F-3'-脱氧-3 '-L氟代胸苷(18F-FLT)作为一种增殖示踪剂,利用PET可将细胞增殖活动可视化并进行量化评估,为临床提供了一种非侵入性监测抗肿瘤疗效的检查方法.该文讨论了18F-FLT作为增殖示踪剂的机制,并回顾了目前18F-FLT PET临床前期研究的状况.虽然18F-FLT是一种可以反映细胞增殖活动的示踪剂,但也有很多限制:在大部分病例中,其摄取率显著低于目前临床广泛应用的18F-FDG,而且受化疗方案和肿瘤类型的影响,18F-FLT摄取与细胞增殖活动并不总是一致.

  • 肿瘤组织乏氧与葡萄糖代谢

    作者:司宏伟;徐慧琴;岳峤;耿建华;陈盛祖

    乏氧是导致放、化疗失败原因之一,活体探知葡萄糖和乏氧代谢空间分布,有助于修订放疗计划以提高治疗效果、早期评估患者放化疗疗效和预后.~(18)F-氟脱氧葡萄糖(~(18)F-FDG)沉积主要依赖血流供应,与细胞摄取率关系较弱,且仅反映肿瘤细胞膜葡萄糖通量大小,无法区分有氧代谢、细胞增殖旺盛组织和乏氧组织.临床经验提示,~(18)F-FDG综合反映肿瘤恶性程度,且葡萄糖代谢和乏氧代谢空间分布差异大者肿瘤侵袭性较强.~(18)F-FDG和~(18)F-氟米索硝唑的摄取总体相仿,但不能除外局部差异.目前的研究结果并不能完全否认~(18)F-FDG可作为乏氧标志物使用,但其评估肿瘤乏氧状态的价值或特异性有限.

  • 99Tcm-HL91和18F-FDG显像与放疗关系的实验研究

    作者:杨爱民;于燕;邓惠兴;李杰

    目的 用99Tcm-4,9-二氮-2,3,10,10-四甲基十二烷-2,11-二酮肟(99Tcm-HL91)和18F-FDG为显像剂,探讨肿瘤放疗前、后的乏氧状态与放疗疗效之间的关系.方法 ①动物:选取20只昆明种、清洁级健康成年雄性小鼠供实验用(另备5只用于腹水模型),采用完全随机方法分为2组(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10只.②细胞:将S180腹水瘤细胞株复苏后分别接种于5只小鼠腹腔,待腹水形成后,抽取1 ml稀释至活瘤细胞计数大于2×106个/ml瘤细胞悬液,于每只小鼠右后肢皮下接种0.2 ml.待瘤体长至1~1.5 cm时用于实验.③99Tcm-HL91显像:通过小鼠尾静脉注射99Tcm-HL91 37 MBq,4h后分别于放疗前、放疗后1h、2d和10d进行像.④18F-FDG显像:分别于放疗前和放疗后11d进行18F-FDG显像.显像前12 h禁食,小鼠尾静脉注射18F-FDG 11.5MBq,30 min后腹腔注射0.1%戊巴比妥钠麻醉.⑤放射治疗:第1次99Tcm-HL91和18F-FDG显像结束后,2组小鼠分别给予0 Gy和8 Gy的X线照射.⑥图像处理和半定量分析:于图像上肿瘤部位和小鼠肺野设等大感兴趣区(ROI),获得显像中瘤/非瘤(T/NT)摄取比值(UR).结果 ①放疗前和放疗后1h、2d、10d 99Tcm-HL91的UR分别为3.53±1.62、3.41±1.42、2.55±1.57和1.26±0.03,表明放疗后肿瘤出现再氧合,乏氧状态依次减低.对照组各时相的UR值分别为3.62±1.65、3.02±1.94、4.10±1.48和2.96±2.02,UR无明显递减趋势,表明肿瘤乏氧状态未见减低,甚至在2d时段出现加重.②放疗前和放疗后11 d 18F-FDG显像的UR分别为2.49±1.29和1.49±0.56,UR亦呈现依次递减趋势,与99Tcm-HL91显像一致.表明放疗后肿瘤葡萄糖代谢活性减低.对照组的UR分别为2.22±0.45和1.89±0.08,UR也出现减低,但变化不明显,而且大部分小鼠在显像前死亡.结论 放疗前后99cm-HL91显像的UR能够较好地评价肿瘤乏氧水平,并可初步评价疗效,为在活体评价放疗后肿瘤再氧合过程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 PET/CT显像恶性单发肺结节边缘征象与所对应区域18F-FDG代谢程度的关系研究

    作者:寿毅;姜建隽;王海岩;蒋艳;宋结平;尤志雯;孟庆元;陈兴;赵军

    目的 比较恶性单发肺结节边缘征象所在区域18F-FDG摄取程度的差异,分析肿瘤不同生长模式对18F-FDG摄取程度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确诊的50例恶性单发肺结节患者的18F-FDG PET/CT显像资料,测定结节各边缘征象(包括分叶征、毛刺征、胸膜牵拉征及血管集束征)所在区域的平均标准化摄取值(SUVave)、大标准化摄取值(SUVmax)及标准化摄取均峰差(△SUV).应用多组间均数比较LSD法分析各边缘征象所在区域18F-FDG摄取是否存在差异.结果 50例恶性单发肺结节患者中,出现毛刺征者35例,SUVave=4.99±2.98,SUVmax=5.87±3.48,△SUV=0.88±0.67;出现分叶征者41例,SUVave=6.95±3.30,SUVmax=8.43±3.98,△SUV=1.48±1.04;出现胸膜牵拉征者26例,SUVave=4.45±2.03,SUVmax=5.40±2.45,△SUV=0.95±0.82;出现血管集束征者30例,SUVave=6.36±3.94,SUVmax=7.78±5.22,△SUV=1.42±1.52.分叶征组的SUVave、SUVmax及△SUV明显大于毛刺征组及胸膜牵拉征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LSD法,P=0.008、0.006、0.015及P=0.002、0.003、0.049);血管集束征组的SUVave及SUVmax明显大于胸膜牵拉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SD法,P=0.026、0.026).结论 肿瘤不同生长模式的区域18F-FDG摄取程度存在差异,18F-FDGPET/CT显像能够很好地反映增殖性生长与浸润性生长在同一肿瘤不同区域分布的异质性.

  • 11C-乙酸盐PET/CT显像在中、高分化肝细胞肝癌复发与转移监测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麻广宇;刘家金;徐白萱;陈英茂;张晓军;刘健;张锦明

    目的 探讨11C-乙酸盐PET/CT显像在中、高分化肝细胞肝癌(HCC)复发与转移监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行11C-乙酸盐和18F-FDG PET/CT躯干显像的10例中、高分化HCC男性患者,其中,中分化HCC 6例,高分化HCC 4例.患者经手术或介入治疗后,甲胎蛋白进行性升高,比较11C-乙酸盐和18F-FDG PET/CT的诊断价值.PET图像上代谢高于正常肝脏组织的病灶判定为阳性,低于或类似于正常肝脏组织的病灶判定为阴性.通过勾画感兴趣区计算病灶及本底大标准化摄取值(SUVmax)及靶/本底比值(T/B).所有患者终通过病理或影像学检查确诊转移或复发.结果 11C-乙酸盐显像发现18个阳性病灶,灵敏度为100%(18/18);18F-FDG显像发现5个阳性病灶,灵敏度为27.8%(5/18);两种示踪剂同时发现5个阳性病灶(在4例中分化HCC患者中),11C-乙酸盐显像探测病灶的灵敏度与两种示踪剂联合显像相同.11C-乙酸盐显像病灶SUVmax为1.3~14.2,T/B为1.1~14.3;18F-FDG显像病灶SUVmax为0.5~3.4,T/B为0.6~1.1.8例患者(13个病灶)病理证实为肿瘤复发或转移,2例患者(5个病灶)3个月后复查PET/CT或CT证实为转移.结论 11C-乙酸盐显像可显著提高中、高分化HCC复发与转移诊断的灵敏度;推荐使用11C-乙酸盐显像用于监测中、高分化HCC的复发与转移.

  • 2型糖尿病患者大脑静息葡萄糖代谢改变研究

    作者:马藤;轩昂;张杰;付畅;孙萌萌;尤阳;徐俊玲

    目的 探讨静息状态下2型糖尿病(T2DM)患者大脑葡萄糖代谢改变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96例已被临床确诊的T2DM患者的头部18F-FDG PET/CT显像资料.选取96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采用统计参数地形图8软件分析T2DM患者组与对照组PET脑代谢的改变.T2DM患者组与对照组图像采用体素对体素的两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T2DM患者18F-FDG PET/CT表现为多个脑区的葡萄糖代谢减低(t=5.51~6.42,均P<0.001),主要包括双侧额中下回、双侧颞上横回、双侧枕上中舌回、双侧楔前叶、双侧顶下缘角回、距状裂及周围皮层;未见明显代谢增高脑区.结论 T2DM患者大脑静息葡萄糖代谢改变以区域性葡萄糖代谢减低为主,且基本呈双侧对称分布,主要涉及的脑区包括情感、认知功能区和视觉皮层区等.

  • 18F-FDG注射残留放射性活度影响因素的分析

    作者:蔺楠;张丽;童冠圣;蔡炯

    目的 分析18F-FDG药物注射过程中影响其注射后残留放射性活度的因素,以指导临床放射性药物的分装.方法 收集2017年10月至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核医学科行PET/CT检查的患者100例,按其注射药物的体积和放射性活度分组,用放射性活度计记录注射后注射器针筒、注射器针头、三通及头皮针残留的放射性活度以及空气中的放射性本底,并对总残留放射性活度和注射药物的放射性浓度进行曲线拟合.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正态分布检验及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 注射后注射器针筒、注射器针头、三通及头皮静脉针残留的放射性活度的中位数(四分位距)分别为1.59(0.93)、3.35(3.43)、1.70(0.92) MBq,总残留放射性活度为7.09(4.31)MBq;总残留放射性活度与18F-FDG注射药物的放射性浓度呈正相关(r=0.594,P<0.01),对其进行曲线拟合,放射性浓度<600 MBq/mL为宜.结论 对18F-FDG浓度进行稀释,降低其放射性浓度能减少总残留放射性活度,精确注射药物活度,同时能够降低对工作人员的受照剂量.

  • 18F-FDG PET/CT显像在肾上腺转移瘤中的诊断价值和预测分析

    作者:段晓蓓;陈相猛;黄斌豪;邹伟强;秦贵磷;吴月娥

    目的 探讨18F-FDG PET/CT显像在肾上腺转移瘤中的诊断价值及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2月至2016年10月行PET/CT检查的95例无症状的肾上腺病变患者,分为肾上腺转移瘤组(40例)和肾上腺良性病变组(55例),分别测量肾上腺病灶大小、CT值、大标准化摄取值(SUVmax)、肾上腺病灶SUVmax/肝脏本底SUVmax比值(SUVmax比值),分别进行单因素x2检验、独立样本t检验、Mann-Whitney U秩和检验统计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肾上腺转移瘤的危险预测因素,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确定肾上腺转移瘤与良性病变鉴别诊断的佳临界点.结果 110个肾上腺病灶中良性病变60个,转移瘤50个,大小为0.65 ~5.70 cm,平均(1.65±0.82) cm.CT值-20.4~46.8 HU,平均(24.2±14.9) HU.SUVmax为1.1~31.9,平均4.5±4.6.SUVmax比值为0.44~14.5,平均1.99±2.15.单因素分析得出两者在病灶大小、CT值、SUVmax、SUVmax比值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4.908、-6.030、-7.966、-8.252,均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SUVmax比值是影响肾上腺转移瘤发生的独立因素,ROC曲线分析得出SUVmax比值=1.24为鉴别诊断肾上腺转移瘤与良性病变的佳临界点,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0.0%和93.3%.结论 18F-FDG PET/CT显像对肾上腺转移瘤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SUVmax比值是肾上腺转移瘤的独立危险预测因素,鉴别诊断肾上腺良性病变与转移瘤的SUVmax比值佳临界点为1.24.

  • 肺隐球菌病18F-FDG PET/CT显像特征分析

    作者:周锦;姜东朗;谢芳;朱利平;管一晖;华逢春

    目的 探讨肺隐球菌病(PC)的18F-FDG PET/CT影像学表现及PET代谢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3月至2015年10月行18F-FDG PET/CT检查,经病原学或病理检查确诊为PC的2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CT类型(单发结节型、多发结节型、肺炎型、混合型)及征象、PET代谢特征(低代谢型、高代谢型).结果 22例PC患者中,单发结节型9例,多发结节型7例,肺炎型1例,混合型5例.发病部位以下肺为主,累及一侧或双侧肺下叶15例(15/22,68.18%),其中仅累及右肺下叶9例(9/22,40.91%)、仅累及左肺下叶2例(2/22,9.09%).22例PC患者中,有实性结节病灶21例,病灶CT征象以血管集束征(12/21)、毛刺征(10/21)、晕征(8/21)常见,支气管充气征(6/21)及分叶征(4/21)次之.病变结节18F-FDG PET大标准化摄取值为1.00~12.67,以高代谢型为主(20/22),6例单发结节误诊为恶性肿瘤.结论 PC以单发或多发结节为主,葡萄糖代谢标准化摄取值差异大,误诊率较高.肺内葡萄糖高代谢的单发结节在诊断为肺癌时需与PC相鉴别.

  • 肺大细胞神经内分泌癌的18F-FDG PET/CT表现

    作者:柳卫;李天女;范磊;丁重阳

    目的 探讨肺大细胞神经内分泌癌(LCNEC)的mF-氟脱氧葡萄糖(FDG)PET;CT的影像学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0月至2017年5月经病理证实的37例肺LCNEC患者的18F-FDG PET/CT影像学表现,包括病灶位置、形态特征、代谢和淋巴结转移情况,以及大标准化摄取值(SUVmax)预测淋巴结转移的价值.SUVmax与肿瘤大径的相关性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37例肺LCNEC患者均为单发,其中周围型28例(28/37,75.7%)、中央型9例(9/37,24.3%).30例病灶(30/37,81.1%)可见分叶征,多为浅分叶;10例病灶(10/37,27.0%)可见毛刺征.29例病灶(29/37,78.4%)边界清晰,9例病灶(9/37,24.3%)可见胸膜凹陷征,2例病灶可见液化坏死,1例病灶可见空洞形成,1例病灶内见点状钙化,1例病灶内见充气支气管征.37例病灶18F-FDG代谢程度均高于肝脏,SUVmax为11.7±5.2(3.3~25.3),肿瘤大径为(3.2±1.5) cm,SUVmax与肿瘤大径呈正相关(r=0.569,P=0.000).15例病灶伴有肺门和(或)纵隔淋巴结转移,8例可见远处转移,包括骨转移4例、肾上腺转移1例、肝脏及骨转移2例、肾上腺及骨转移1例.约登指数大为0.573,所对应的SUVmax为11.9,诊断效率高,灵敏度为80.0%,特异度为77.3%.结论 肺LCNEC的18F-FDG PET/CT多表现为周围型类圆形软组织结节或肿块,边缘清晰,充气支气管征少见,18F-FDG摄取较高.原发肿瘤SUV一是判断淋巴结转移的重要半定量指标.

  • 18F-FDG PET/CT显像在胃癌分期及治疗方案制定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朱娅华;邓玮玮;范敏;郑文璐;张春银

    目的 探讨18F-FDG PET/CT显像在胃癌分期及治疗方案制定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46例临床疑诊胃癌患者的1F-FDG PET/CT图像,采用目测法和半定量法对患者PET/CT图像进行分析,即测定SUVmax与大胃壁厚度(Tmax),以胃镜或手术后取得的病理结果作为“金标准”,评估18F-FDG PET/CT显像对病灶的诊断效能,并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分析SUVmax与Tmax的相关性.结果 18F-FDG PET/CT诊断原发病灶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率分别为94.4%、40.0%和82.6%;原发灶SUVmax与Tmax呈正相关(r=0.922,P=0.001);18F-FDG PET/CT诊断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率分别为76.9%、90.0%、82.6%和92.9%、96.9%、95.7%.结论 18F-FDG PET/CT在检测胃癌的原发病灶、淋巴结转移灶和远处转移灶时有较高的特异度和灵敏度,在评估临床分期、指导临床制定正确的治疗方案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 腹膜后副神经节瘤18F-FDG PET/CT显像1例

    作者:倪明;汪世存;潘博;展凤麟

    患者男性,76岁,自述右上腹部疼痛不适3月余.体格检查未见明显阳性体征.实验室检查提示糖类抗原50、糖类抗原199、癌胚抗原水平均为正常.腹部CT平扫及增强扫描:胰腺体后方见一软组织肿块影,大小约为3.2 cm×5.0 cm,与胰腺分界清晰,病灶边缘清晰,密度不均匀,增强扫描后呈不均匀强化,考虑淋巴结肿大可能.B超检查提示胰腺后方见不均质包块伴高阻动脉血流,考虑恶性淋巴结可能.18F-FDG PET/CT(德国Siemens公司Biograph 16 型)显像:常规肘静脉注射18F-FDG(剂量为0.74 MBq/kg,18F-FDG为本中心explora FDG 4模块合成,放化纯度>95%)后,休息60 min进行PET/CT显像,结果:胰体左后方占位,与胰腺及左侧肾上腺分界清晰,病灶大标准化摄取值(maximum standardized uptake value,SUVmax)为4.1(图1),约50 min后进行延迟显像,病灶代谢活性较前增高,SUVmax为5.2(图2),全身PET/CT未见其他原发灶及转移灶,因此考虑为原发于腹膜后的恶性肿瘤的可能性大.

  • 面部原发性外周T细胞淋巴瘤-非特指型18F-FDG PET/CT显像一例

    作者:段钰;邓小虎;徐迟峰;周海中

    1 患者资料患者男性, 48岁,两年前面部出现皮疹伴瘙痒,无发热,于当地皮肤科多次治疗后均未见明显好转.2016年3月因意外摔伤导致面部皮损、红肿,遂于南京皮肤研究所诊治,诊断为银屑病,予软膏外敷治疗后仍未见好转.该患者在治疗前签署了知情同意书,并且该研究获得了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2016年11月于本院皮肤科就诊,取皮肤活检,组织病理学结果表现为真皮全层及皮下脂肪内结节性或弥漫性中等及较大多形性淋巴样细胞浸润;结合苏木精-伊红染色法形态及免疫组化结果,首先考虑T细胞淋巴瘤,部分有亲毛囊现象,部分区域伴反应性B细胞增生.该患者后经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确诊为(面部皮损,活检)外周T细胞淋巴瘤-非特指型(peripheral T-cell lymphomas-unspecified, PTCL-U)(图1).EB病毒编码的小RNA原位杂交检测结果为阴性,提示无人类疱疹病毒4型感染.随后进行PET/CT检查.采用GE Discovery VCT型PET/CT仪,其中CT为64排螺旋CT,显像剂为 18F-FDG (上海原子科兴药业有限公司),放化纯度>95%.

  • 18F-FDG PET/CT显像诊断播散性结核病一例

    作者:田月丽;兰晓莉;裴之俊;张永学

    近十多年来,全球结核病疫情明显回升,随着合并免疫功能抑制的人群增多,结核病以及播散性结核病的问题值得关注.播散性结核病的起病隐匿,结核菌株变异极易造成临床症状隐蔽或不典型,而且结核菌素试验阳性率低、X线检查不典型,结核患者容易出现漏诊和误诊.18F-FDGPET/CT能灵敏地反映病灶的葡萄糖代谢活性,对于恶性肿瘤的早期诊断、鉴别诊断、临床分期、治疗指导及疗效评价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但是,18F-FDG PET显像的特异度较差,活动性结核组织由上皮细胞、朗格汉斯巨细胞以及淋巴细胞组成,这些细胞均有高葡萄糖代谢活性,在PET/CT影像上亦可表现为18F-FDG高摄取而造成误诊[1].本研究报道1例经18F-FDG PET/CT显像诊断为播散性结核病的患者,提示影像学医师在临床工作中需注意结合临床症状和相关实验室检查结果等,在诊断中扩大思维,注意鉴别诊断,以提高这类疾病诊断的准确率.

  • 18F-FDG PET用于肿瘤治疗疗效评价的meta分析进展

    作者:王玉婷;黄钢;蒋瑾;陈加源

    目前,大部分抗肿瘤治疗只在某些患者亚组中有效,对肿瘤治疗疗效的个体化监测的需求日益突出.传统解剖显像用于肿瘤治疗疗效的评价尚存在一些缺陷,而18F-FDG PET在肿瘤中的临床应用及其meta分析等统计学证据不断增多,该文将对其监测多种肿瘤的治疗疗效的应用情况进行综合性的回顾.基于PET能早期显示肿瘤的代谢特征,比传统解剖显像具有独特的优势,多项meta分析结果显示其用于疗效评价的准确率普遍较高.在某些肿瘤如淋巴瘤中,PET因其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已写入新的国际诊疗指南;而在其他多种肿瘤如非小细胞肺癌、乳腺癌、食管癌、胃食管交界处腺癌、直肠癌、胃肠道间质瘤等中,PET仍存在缺乏临床标准方案、各研究结果间异质性大等问题.此外,PET检查结果中还存在一定的假阳性和假阴性,在临床应用中需分析原因,提高警惕.因此,今后仍需要更多大样本的前瞻性、随机化实验来充分验证PET在肿瘤治疗疗效评价中的地位.

421 条记录 14/22 页 « 12...11121314151617...212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