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直肠管状绒毛状腺瘤的MRI表现
目的:探讨直肠管状绒毛状腺瘤的MRI表现,提高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14例经过病理证实的直肠管状绒毛状腺瘤的MRI表现.结果:14例直肠管状绒毛状腺瘤均为单发,其中8例为宽基底,4例为窄基底,2例为肠壁环形增厚.9例与肠壁间有通气间隙.平扫T1WI表现为12例呈稍低信号,2例呈等信号;T2WI表现为10例呈稍高信号,2例呈高信号,2例呈等信号.增强扫描14例均呈不均匀强化,其中8例呈"三环状"强化.DWI序列9例呈稍高信号,5呈高信号.结论:MRI在直肠管状绒毛状腺瘤的诊断中具有较高的价值,对术前手术方式的选择具有重要意义.
-
结肠管状绒毛状腺瘤假癌性浸润1例
患者女性,55岁.主因下腹隐痛,黏液血便1周入院.纤维结肠镜示降结肠内有一息肉状肿物,有蒂与肠壁相连,肿物色红较周围黏膜色暗,表面粗糙.术中见降结肠内有一带蒂肿物,大小为3 cm×2 cm×2 cm,色暗红,表面呈绒毛状外观,周围肠壁未见溃疡及肿物.
-
阴道管状绒毛状腺瘤1例
患者女性,75岁.间断阴道出血6年余,近日无明显诱因再次出现阴道出血,量较多,内含较多凝血块.妇科检查:肿块位于小阴唇内尿道外阜右上方.腹腔及盆腔B超未见明显异常.患者既往有子宫肌瘤剔除术及大隐静脉结扎剥脱术史.临床诊断:阴道壁赘生物,性质待查.外科手术沿肿块基底部将肿块连同部分尿道外阜一并切除.
-
大肠上皮恶性转化不同阶段中Fas,p53表达及其与凋亡的关系
目的:研究大肠腺癌、腺瘤恶变、管状绒毛状腺瘤、管状腺瘤中Fas及p53的表达,探讨Fas在大肠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收集石蜡包埋的大肠腺癌组织37例,腺瘤恶变组织26例,管状绒毛状腺瘤30例,管状腺瘤24例,以6例非肿瘤大肠黏膜作为对照.通过原位杂交,免疫组化及TUNEL等技术,原位观察不同病变组织大肠上皮中的Fas mRNA和p53蛋白表达及细胞凋亡的状况及相互关系.结果:Fas mRNA阳性细胞密度:非肿瘤黏膜39.60±6.51,管状腺瘤50.93±21.64,管状绒毛状腺瘤45.91±24.15,腺瘤非恶变区25.47±14.76,腺瘤恶变区11.92±9.47,腺癌5.88±5.10;Fas mRNA在腺瘤中有较高表达,而在恶性病变中表达明显下降(P<0.001).大肠非肿瘤黏膜、管状腺瘤、管状绒毛状腺瘤、腺瘤非恶变区、腺瘤恶变区和腺癌中p53蛋白阳性细胞密度分别为8.40±2.67,13.19±8.95,13.50±7.29,12.24±7.16,73.31±28.57和80.99±44.54;p53蛋白在非肿瘤黏膜中表达低,腺瘤中略增加,在恶性病变中明显增加(P<0.001).上皮凋亡细胞密度:非肿瘤黏膜15.02±11.14,管状腺瘤46.31±18.86,管状绒毛状腺瘤29.43±16.66,腺瘤非恶变区68.42±19.61,腺瘤恶变区22.01±12.07,腺癌18.64±12.88;上皮凋亡细胞密度在腺瘤中明显升高,在恶性病变中较低(P<0.001).p53蛋白阳性表达细胞密度与上皮凋亡细胞密度呈负相关(r=-0.389,P<0.001),Fas mRNA阳性表达细胞密度与上皮凋亡细胞密度呈正相关(r=0.190,P<0.05).结论:本文证实大肠腺癌可通过下调Fas表达,上调p53表达,抑制细胞凋亡,形成"Fas抵抗".
-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直肠巨大的侧向发育型肿瘤(附视频)
患者男性,66岁,大便次数增多伴腹胀8个月,大便每日3~4次,无腹痛、大便变细、便血、黑便、黏液便等,到当地医院就诊,行肠镜检查提示直肠距肛门口4~10 cm处见一绒毛状肿物,占肠腔3/4周,局灶充血、糜烂,诊断为直肠侧向发育型肿瘤( laterally spreading tumor,LST)。到我院就诊后,经肠镜进一步证实,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治疗。 ESD治疗步骤如下:(1)观察:白光、靛胭脂或NBI染色清晰显示病变边缘,观察病变的范围,评估完整切除的可能性和初步设计切除方案;(2)注射:用I型海博刀于黏膜下肛侧缘病灶外侧行多点注射(主要是生理盐水+靛胭脂+肾上腺素);(3)病变剥离:用海博刀从病变的近端向远端推进,行病灶黏膜下剥离同时切开病变的边缘。病变剥离时,应用海博刀在病灶下方沿黏膜下层间隙紧贴固有肌层进行剥离,剥离中需要反复黏膜下注射,始终保持剥离层次在黏膜下层,大块、完整地切除病灶;(4)创面处理:对于创面可见的小血管可用海博刀直接电凝,对于较大血管,可用热活检钳处理,因为创面巨大,金属止血夹不能闭合创面,故要反复确切的止血;(5)标本处理:将切下的病变用大头针固定于平板上,中性甲醛液固定后送病理检查,观察病灶边缘和基底有无病变累及。经病理检查,如侧面和基底部切缘均无肿瘤残留的视为治愈性切除,根据病理决定后续治疗并密切随访。本例病理提示管状绒毛状腺瘤伴腺上皮轻度异型增生,局灶区中度异型增生,尚属上皮内瘤变低级别范畴,基底部切缘未见病变累及。术后第2天,体温升高,高为38.8℃,行CT检查提示直肠周围脂肪间隙模糊,见片絮影,边缘欠清,膈下无游离气体,保守治疗3d后好转。术后7d出院。
-
胃肠道息肉病的临床病理特点
胃肠道息肉病的病理分类单发性和多发性息肉肿瘤性息肉·管状腺瘤·管状绒毛状腺瘤·绒毛状腺瘤
-
3.0T磁共振体素内不相干运动成像参数在直肠癌与直肠管状绒毛状腺瘤鉴别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 评价3.0 T磁共振成像体素内不相干运动成像(intravoxel incoherent motion,IVIM)在直肠管状绒毛状腺瘤和直肠癌鉴别诊断中的作用.材料与方法 收集2016年6月-2017年6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经病理证实的11例直肠管状绒毛状腺瘤和30例直肠癌患者,两组均于术前行3.0 T磁共振成像常规序列及IVIM扫描,在后处理软件上测量直肠管状绒毛状腺瘤和直肠癌的真实扩散系数(D)、灌注相关扩散系数(D)、灌注分数(f)及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值,运用统计学软件比较两组参数的差异性,并分析有差异的参数值对直肠癌与直肠管状绒毛状腺瘤的诊断效能.结果 直肠癌组D值、ADC值低于直肠管状绒毛状腺瘤组,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直肠癌组D值的平均值高于直肠管状绒毛状腺瘤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f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以ADC<1.026×10-3 mm2/s作为诊断直肠癌的阈值时,其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1.8%、70%;以D值<0.788×10-3 mm2/s作为诊断直肠癌的阈值时,其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7.9%、71.1%.结论 IVIM参数D值和标准ADC值对直肠癌与直肠管状绒毛状腺瘤的鉴别诊断具有参考价值.
-
消化道息肉的内镜治疗
消化道息肉是指突起于消化道黏膜的广基或带蒂隆起性病变,起源于黏膜上皮.按组织学特征可分为腺瘤性(包括管状、绒毛状和管状绒毛状腺瘤三种)、错构瘤性、炎性和化生性息肉四大类[1].其中腺瘤性息肉属癌前病变,癌变率可达10%~20%,其恶变危险性随腺瘤数目增多、体积增大、不典型增生加重及绒毛结构增多而增加[2],宜尽早摘除.近年消化道息肉的发生有增高趋势.以往传统治疗方法只能剖腹,但创伤大、风险高,尤对多发或复发者更棘手.20世纪60年代末,随着临床消化内窥镜的普及,性能的改善和诊疗水平的提高,通过内镜治疗息肉,以其疗效肯定、操作简便、安全性高、不需麻醉、无需住院而在国内外普遍应用,现将主要治疗方法介绍如下.
-
小儿小肠管状绒毛状腺瘤致肠套叠1例及文献复习
小肠肿瘤并不常见,在消化道肿瘤中仅占1%-3.6%[1].其发生在2岁以下小儿者更少,小肠管状绒毛状腺瘤更是至今未见报道.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常以肠套叠、肠梗阻等并发症形式发现.容易误诊、漏诊.文献报道,小肠肿瘤手术时70%以上已有远处脏器局部转移[2],因此早期发现及早期诊断对小肠肿瘤患者的治疗与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3].现报道我院小儿小肠管状绒毛状腺瘤1例,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提高诊断水平.
-
阑尾管状绒毛状腺瘤1例报告
病人男,50岁.因反复右下腹疼痛2年,再发病3d于2007年4月16日入院.病人2年内右下腹疼痛共发作4次,每次均在当地医院行抗炎处理后疼痛消失.无发热.入院后体检:生命体征正常,胸部无阳性体征.
-
局部切除治疗壶腹部良性肿瘤6例报告
壶腹部良性肿瘤非常少见,组织学上大多表现为绒毛状或管状绒毛状腺瘤.我们自1998~2004年共施行壶腹部良性肿瘤的局部切除术6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
十二指肠管状绒毛状腺瘤的CT表现
目的:探讨十二指肠管状绒毛状腺瘤的CT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12例管状绒毛状腺瘤(2例伴局灶癌变)的临床和CT资料。男性8例、女性4例;年龄59~76岁,中位年龄61.5岁。结果本组12例均发生于十二指肠降部,为局部结节或软组织肿块,大径8~37 mm,平均(17.5±8.8)mm,2例伴局灶癌变者大径分别为37和18 mm。10例边界清晰、2例边界欠清。12例均无浆膜面累及,周围无明显肿大淋巴结。平扫密度均匀,增强后11例中度强化、1例伴局灶癌变病例呈较高程度强化。6例伴胆管系统扩张(5例轻度、1例中度),其中4例同时伴胰管扩张。结论十二指肠管状绒毛状腺瘤好发于十二指肠降部,多表现为边界清楚、中度强化结节影,邻近乳头区可引起胆管轻度梗阻,瘤体大或强化明显者提示恶变可能。
-
同时三源性消化道癌1例
1临床资料男性,65岁,因上腹部隐痛半年并渐进性消瘦于2002年7月22日入住我院.查体:重度贫血貌,消瘦,浅表淋巴结不肿大,腹软,肝脾肋下未及,右上腹有压痛,腹水症(+),患者于2个月前曾在外院体检发现距肛缘6cm有一3cm×3cm直肠息肉,宽蒂,有分叶,病理活检报告为直肠管状绒毛状腺瘤,局部癌变,CT示腹主动脉旁有肿大淋巴结,诊断为直肠癌腹腔淋巴结转移,遂行电切直肠肿块,上腹部"转移性淋巴结"行X刀治疗.
-
隧道法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直肠侧向发育型肿瘤二例
例1患者男,77岁,反复大便性状改变4年入院。患者4年前无明显诱因下开始出现解糊状便,无黏胨脓血,量较多,1次/d,无里急后重,无腹痛腹泻,无恶心呕吐,无畏寒发热。1个月前外院肠镜诊断:直肠巨大腺瘤,结肠多发性息肉。活检病理诊断:(直肠)管状绒毛状腺瘤,低级别上皮内瘤变,局灶高级别上皮内瘤变。 CT提示直肠中上段肿瘤。患者有冠心病史2年,高血压病史10年。入院完善术前准备,包括血常规、出凝血时间、肝肾功能、心电图、胸部CT等相关检查。肠镜下充分冲洗后普通白光结合窄带成像内镜( NBI)观察,见直肠距肛7 cm 一扁平息肉样隆起,大小约5 cm×5 cm,表面见大小不一结节,符合直肠侧向发育型肿瘤( LST),结节混合型。拟行隧道法ESD切除,病变边缘四周黏膜下注射亚甲蓝肾上腺素生理盐水,病变抬举征阳性,先从病变口侧开始于病变边缘外2~5 mm环周切开黏膜层,然后从肛侧病变中央处用钩形刀分离黏膜下层建立黏膜下隧道并向口侧剥离,直至病变口侧切缘,随后借助内镜对黏膜层的抬举作用,隧道内可显示清晰的蓝色黏膜下层层次,用钩形刀、IT刀向左右两侧剥离黏膜下层,并根据需要适当黏膜下注射,后完整剥离整个病变(图1~6)。用电凝钳处理病灶剥离术后创面。术后病理诊断直肠管状绒毛状腺瘤,部分腺体低级别上皮内瘤变,部分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四周侧切缘与基底阴性。术后随访8个月无明显排便困难症状,术后半年肠镜复查局部直肠腔见一定程度的缩小,内镜通过顺畅,局部未见残留复发。
-
大肠息肉易恶变
大肠息肉,就是大肠粘膜表面上的一个或多个隆起性的肉疙瘩,好像是长在肠管内的"蘑菇".早在1982年,我国大肠癌协作组将大肠息肉分为新生物性、错构瘤性、炎症性、化生性、其他五类.新生物性大肠息肉即为大肠腺瘤,男性多于女性,随年龄增长而增多.临床上将大肠腺瘤分为单发性腺瘤和多发性腺瘤.在病理上管状腺瘤约占75%,绒毛管状腺瘤约占15%,管状绒毛状腺瘤约占10%.外观上看,大肠腺瘤可有蒂或无蒂.
-
阑尾管状绒毛状腺瘤临床特征、内镜特点及文献复习
阑尾肿瘤临床上十分少见,占胃肠道肿瘤的0.4%[1].尤其是发生于阑尾的管状绒毛状腺瘤在临床上属少见病,具有癌变潜能.由于本病症状不典型或无明显临床症状,特别是电子肠镜下特点总结较少,故常导致临床漏诊及误诊,为加深对本病的认识和了解,我们收集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近年收治的阑尾管状绒毛状腺瘤患者2例,对其临床症状、病理基础和肠镜下表现进行总结分析,并进行文献复习.
-
胃巨大腺瘤癌变1例
患者,女,53岁,上腹部胀痛10年,加剧伴呕吐3天.专科检查:上腹部触及10 cm×6 cm×5 cm肿物,轻压痛,可推动.纤维胃镜示:胃体部9 cm×6 cm×5 cm肿物,菜花状,带蒂.活检病理组织学为管状绒毛状腺瘤.行胃大部切除术.
-
多原发性大肠癌1例
患者男,52岁.因腹痛、呕吐2d入院,入院时查腹部X线平片提示肠梗阻.肠镜检查显示乙状结肠增殖性病灶,距肛门40 cm,肿块占据3/4肠腔,3cm×4cm大小,肠镜未能通过,病理检查为管状绒毛状腺瘤伴腺上皮轻-中度异型增生.CT和结肠造影均提示结肠肝曲、乙状结肠二处占位性病变.结合肠镜下肿块性状和患者长期反复腹痛、肠梗阻的病史,考虑两处占位恶性肿瘤可能性大.行剖腹探查,术中探及横结肠近肝曲见4cm×2cm质硬肿块,侵犯至浆膜外,呈浸润性生长,肠腔完全梗阻;降结肠中段见3cm×3cm质硬肿块,乙状结肠系膜处见3cm× 3cm质硬肿块.术中快速病理检查:横结肠为中分化腺癌、降结肠为管状绒毛腺瘤局部癌变(中分化腺癌)伴乙状结肠系膜转移性癌.故行右半结肠切除加降结肠及部分乙状结肠切除术.术中诊断:横结肠癌伴肠梗阻,降结肠癌伴乙状结肠系膜转移.术后恢复顺利,治愈出院.术后诊断:多原发性大肠癌(同时性)Ⅲ期.
-
警惕,大肠腺瘤易恶变
大肠息肉,就是肠黏膜表面上的一个或多个隆起性的肉疙瘩,形状就像长在肠管内的蘑菇.早在1982年,我国大肠癌协作组将大肠息肉分为新生物性、错构瘤性、炎症性、化生性、其他共5类.新生物性大肠息肉即为大肠腺瘤,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并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临床上将大肠腺瘤分为单发性腺瘤和多发性腺瘤.在病理学分类上,管状腺瘤约占75%,绒毛管状腺瘤约占15%,管状绒毛状腺瘤约占10%.外观上大肠腺瘤可有蒂或无蒂.有研究表明,美国3371例经内镜摘除的腺瘤中,38%直径为0.5cm,36%为0.6~1cm,60%为单发,40%为散在多发.尸检发现,50岁以前发生率为17%,50~59岁为35%,60~69岁为56%,70岁以上达63%.对一般无家族史、个人史或无症状的人群做肠镜检查,发现率为25%~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