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医院获得性血流感染395例临床分析

    作者:李光辉;姚志文;林东昉;朱德妹;张婴元;汪复

    目的 了解医院获得性血流感染的临床特点、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性.方法 参照卫生部医院感染诊断标准.对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1995年1月至2004年12月所有血培养阳性的患者病史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按常规方法进行细菌分离、鉴定,细菌药物敏感试验采用Kirby-Bauer纸片扩散法,WH()NET 5.0进行分析.结果 华山医院1995到2004年十年间病史资料完整的医院获得性血流感染患者共395例.共分离获435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阳性菌占47.4%、革兰阴性菌占45.1%、真菌占7.6%.常见的病原菌依次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21.4%)、金黄色葡萄球菌(17.9%)、大肠埃希菌(13.6%)、肺炎克雷伯菌(10.8%)、念珠菌属(7.4%)、肠球菌属(6.0%)、假单胞菌属(6.0%)及不动杆菌属(3.7%).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中甲氧西林耐药菌株分别占62.8%和87.1%.大肠埃希菌和克雷伯菌属对头孢噻肟和头孢他啶的敏感度为46.0%~78.0%和27.7%~40.4%.结论 医院获得性血流感染病原菌中革兰阳性菌检出率略高于革兰阴性菌.对常用抗菌药物耐药程度高.念珠菌属在血流感染中占有重要地位.

  • 2010年至2014年上海地区艾滋病患者深部真菌分离情况及药物敏感性分析

    作者:陈智瑾;宰淑蓓;曹宇硕;金鑫;蔡金凤;郑江花

    目的:探讨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艾滋病患者临床标本中真菌菌株分布及药物敏感情况。方法对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收治的住院艾滋病患者的临床标本中真菌分离结果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共纳入3155例研究对象,送检深部真菌培养标本11291份,真菌分离阳性标本1786份(15.82%)。分离出真菌979株,鉴定为27个种或属,常见的为白念珠菌(503株)、热带念珠菌(60株)、光滑念珠菌(48株)、克柔白念珠菌(41株)、新生隐球菌(179株)和马尔尼菲青霉菌(59株)。979株真菌的标本来源以呼吸道标本多(61.09%),其次是粪便(13.28%)、脑脊液(11.24%)和全血(11.13%);无菌组织标本真菌分离阳性率为6.92%(558/8052),主要来源于全血和脑脊液标本,分离的真菌中96.24%(537/558)为新型隐球菌和马尔尼菲青霉菌。药物敏感性分析显示,念珠菌对两性霉素B、5‐氟胞嘧啶、氟康唑、伊曲康唑、伏立康唑的药物敏感性依次为100.00%、91.67%、83.33%、70.83%和83.33%,新生隐球菌对两性霉素B、5‐氟胞嘧啶及氟康唑的敏感性依次为96.05%、94.74%和97.37%。结论上海地区艾滋病患者重要的致病真菌有念珠菌、新生隐球菌及马尔尼菲青霉菌,全血和脑脊液标本病原菌的分布存在特殊性。念珠菌和新生隐球菌对常用抗真菌药物有不同程度耐药。

  • 肿瘤患者念珠菌血流感染的流行病学研究

    作者:李丁;夏睿;陈颖;张文芳;郑珊;张青;白长森;张鹏

    目的 分析并探讨肿瘤患者念珠菌血流感染的流行病学特征,为临床对该类疾病的诊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13年12月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发生院内念珠菌血流感染的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患者的临床特点、感染的病原菌分布特征和药物敏感情况进行研究.采用Fisher确切概率法对分类变量进行分析.结果 共80例成人肿瘤患者发生念珠菌血流感染,30 d粗病死率为30.0%.其中中心静脉导管留置7d以上及接受过化学治疗的患者比例均超过半数(分别为55.0%和57.5%),胃肠道手术患者约为非胃肠道手术患者的2倍(46.2%比25.0%).主要病原菌仍为白念珠菌(55.0%),其次为近平滑念珠菌(21.2%)、热带念珠菌(8.8%)及光滑念珠菌(7.5%),未见氟康唑及伏立康唑耐药菌株.结论 念珠菌血流感染病死率高.长期中心静脉导管留置、接受化学治疗及胃肠道手术的患者感染率较高.主要病原菌仍为白念珠菌,未见唑类药物耐药菌株.

  • 皱落念珠菌临床分离株的基因型与表型差异性分析

    作者:朱利平;章强强;石尧忠;翁心华;王家俊

    目的分析皱落念珠菌临床分离株的基因型与表型的差异性.方法利用来源于真菌保守区核糖体基因和可变区内转录间隔区(ITS)基因为靶序列,应用通用引物扩增13株非白念珠菌临床分离株基因组DNA,并将该PCR产物进行克隆、序列分析鉴定,将鉴定为皱落念珠菌的临床分离株进一步作表型(CHROM念珠菌显色培养及API 20C AUX真菌鉴定系统)分析.结果有2株临床分离株基因型鉴定为皱落念珠菌,两者间同源性为100%,与皱落念珠菌标准菌株(ATCC 10571T)基因序列的同源性为95%.但是,通过CHROM显色培养基及API 20C AUX系统进行表型分析,却均与热带念珠菌表型完全一致.结论皱落念珠菌临床分离株表型与基因型存在差异性.

  • 新型隐球菌及念珠菌临床分离株对5种抗真菌药物的体外敏感性

    作者:苏逸丹;汪师贞;翁心华;章强强

    目的 了解临床分离的新型隐球菌和念珠菌对氟康唑、两性霉素B、伊曲康唑、氟胞嘧啶和酮康唑的体外敏感性及与临床治疗效果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标准微量稀释法测定了上述5种抗真菌药物对临床分离株的35株新型隐球菌和56株念珠菌属的低抑菌浓度(MIC).结果 56株念珠菌对5种药物的敏感性(MIC)分别为氟康唑0.125~64μg/ml,94.6%的菌株对氟康唑敏感,1.8%为剂量依赖性敏感,3.6%耐药;伊曲康唑0.03~1μg/ml,57.1%敏感,37.5%剂量依赖性敏感,5.4%耐药;氟胞嘧啶0.125~32μg/ml,92.8%敏感,3.6%中度敏感,3.6%耐药;两性霉素B 0.06~2μg/ml;酮康唑0.03~0.5 μg/ml.35株新型隐球菌对5种药物的MIC范围分别为氟康唑2~64μg/ml,伊曲康唑0.25~1 μg/ml,两性霉素B 0.03~1μg/ml,氟胞嘧啶0.25~64μg/ml,酮康唑0.125~1μg/ml.结论 标准微量稀释法测定酵母菌对抗真菌药物的敏感性其结果具有可重复性和一致性的特点.

  • 真菌感染的药物治疗

    作者:余自成

    人体的真菌感染可分为三大类:表面、皮下和全身感染.指甲和毛发等角质化组织的表面感染通常由皮肤真菌引起,而粘膜通常受念珠菌属真菌感染.多种微生物可引起皮下感染,常常因外伤引起.严重的可危及生命的真菌感染是全身感染.在某些地区全身真菌感染是地方性流行病,如在密西西比河流域的组织胞浆菌病.可是,免疫缺陷病人在全球范围内均可能由共生且广泛分布的真菌(主要为念珠菌属和曲霉菌属)造成全身感染.

  • 肿瘤相关性感染的预防和治疗

    作者:周宇红

    感染是肿瘤化疗患者常见的并发症和死亡原因,而肿瘤本身也是导致患者反复发生严重感染的重要因素.因此,肿瘤相关性感染防治对患者的预后十分重要.在大多数情况下,化疗后的感染与中性粒细胞减少有关.虽然对粒细胞减少的预测、预防和治疗能有效减少感染并发症的发生,但因患者本身存在免疫缺陷,异质性会使其对不同病原微生物的易感性不同.宿主抗感染免疫的第一道防线是皮肤和黏膜,黏膜屏障破坏易导致中性粒细胞减少性肠炎和草绿色链球菌、革兰阴性杆菌和念珠菌属的血源性感染.

  • 5种抗真菌药物的体外敏感性试验

    作者:尹玉琴;王根春;李崇映;李春东;徐贵丽

    目的:了解呼吸道感染患者痰中念珠菌对5种抗真菌药物的敏感性特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标准微量稀释法(NCCLSM-27A)[1]测定43珠念珠菌对氟康唑片、伊曲康唑胶囊、大蒜素注射液、大蒜液及氟康唑注射液的低抑菌浓度(MIC).结果:氟康唑片MIC为0.8~100μg/mL,83.7%(36/43)敏感,氟康唑注射液MIC 6.25~25μg/mL,100%敏感;伊曲康唑胶囊2.5~10μg/mL,90.7%(39/43)敏感;大蒜素注射液4.69~18.75μg/mL,100%敏感;大蒜液(本院制剂)0.78~100mg/mL,88.4%(38/43)敏感.结论:结果提示对白色念珠菌引起的深部感染患者,12.5μg以上氟康唑注射液、大蒜素注射液,临床治疗有效.

  •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相关性口腔念珠菌的药物敏感性分析

    作者:武有聪;白丽;袁有华;刘奇

    目的 探讨HIV/AIDS病人口腔念珠菌对常用抗真菌药物的敏感性.方法 采用微量液基稀释法,测定念珠菌对氟康唑、酮康唑、氟胞嘧啶和两性霉素B共4种常用抗真菌药物的敏感性(M/C值).结果 60株HIV相关性念珠菌对上述4种药物敏感性的几何均数分别为0.871、0.050、0.179和0.329 mg·L-1;耐药率分别为2%、5%、3%和5%;白色念珠菌和非白色念珠菌对氟康唑和两性霉素B的耐药率差异均具有显著性;有1株光滑念株菌对氟康唑、酮康唑和两性霉素-B同时耐药.结论 上述4种临床常用抗真菌药物可选作HIV/AIDS病人口腔念珠菌病的治疗,但应注意某些菌株的耐药和交叉耐药现象,尤其是非白色念珠菌.

  • 新型三氮唑类化合物的抗念珠菌属真菌的活性

    作者:钟武;张万年;周有骏;李科;朱驹;吕加国

    目的:研究一类新型的三氮唑化合物对念珠菌属真菌的抗真菌活性.方法:采用体外抗真菌活性试验, 测定化合物的低抑菌浓度(MIC),从而评价化合物的生物活性作用.结果:所有24个新的化合物对念珠菌属真菌均有不同的抑制作用,其中对白念珠菌的活性好.化合物12对白念珠菌的活性强,是标准对照品氟康唑的256倍.化合物17对耐氟康唑的白念珠菌的活性强,是标准对照品氟康唑的16倍.结论:化合物12和17可以作为两个潜在的药物进一步进行研究.

  • 科玛嘉显色培养基快速鉴定酵母菌2 485株

    作者:沈洁;吴建华;王英;顾军

    目的:评价科玛嘉念珠菌显色培养基在酵母菌临床鉴定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临床标本先用沙堡培养基培养,分离出的酵母菌再用科玛嘉念珠菌显色培养基鉴定.结果:8 525份临床标本培养阳性2 687例,阳性率为31.52%,其中酵母菌2 485株,通过科玛嘉显色培养基鉴定到种的有2 188株,占88.11%.结论:科玛嘉念珠菌显色培养基能快速、有效地鉴定临床常见的4种酵母菌.

  • 两性霉素B和5-氟胞嘧啶的体外联合药敏试验

    作者:陈宏;温海;徐红;廖万清

    参照美国国家临床试验标准化委员会(NCCLS)提出的标准,采用棋盘微量稀释法对28株隐球菌和念珠菌进行两性霉素B和5-氟胞嘧啶的体外联合药敏试验.结果显示联合用药时各药物的低抑菌浓度(min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几何均值比单独用药显著降低(P<0.01);两性霉素B和5-氟胞嘧啶的协同相加作用较为明显,而且未发现有拮抗作用,部分抑菌浓度指数(fraction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 index,FICI)的平均值为0.8.提示两性霉素B和5-氟胞嘧啶对致病酵母主要表现为协同相加作用.

  • 银屑病与真菌及真菌感染的关系研究新进展

    作者:张金侠;刘维达

    银屑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发病率较高,病因复杂多样,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了,严重影响患者心身健康和生活质量.近来研究发现,真菌及真菌感染可能是银屑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影响因素之一,可以互相影响,甚至有些治疗银屑病的生物制剂会诱发真菌感染.故有必要了解熟悉念珠菌、马拉色菌及皮肤癣菌与银屑病的相互关系及鉴别诊断.就这些病原真菌与银屑病关系的相关研究新进展进行概述,以期为银屑病的学术研究提供借鉴.

  • 念珠菌抗氧化损伤机制的研究进展

    作者:闻轶旸;黄欣;赵敬军

    念珠菌是人类常见的机会致病菌,近年来,念珠菌感染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念珠菌是否能致病,取决于其对环境中各种压力的抵抗及适应能力,其中又以抗氧化能力为重要.在念珠菌中存在抗氧化损伤机制作用的主要有:促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转导通路、抗氧化酶系统、谷胱甘肽系统等.念珠菌的抗氧化过程是通过上述一个或多个机制同时发挥作用,通过对这些机制的了解,可以为寻找新的药物作用靶点提供理论依据,从而在临床上更好地治疗念珠菌病.

  • 都柏林念珠菌的鉴定

    作者:江勇;王惠平;骆仲智

    都柏林念珠菌是一种新近鉴定的机会致病念珠菌,其表型特征如菌落颜色、形态及染色形态均类似于白念珠菌,许多生化特征也与其相同,所以需要多种表形特征结合才能鉴定都柏林念珠菌.鉴别方法较多,如培养基鉴定、生化鉴定、分子生物学鉴定、免疫鉴定及光学鉴定.尤其近年分子生物学兴起,提供了方便、快速的实验方法.

    关键词: 念珠菌属 鉴定
  • 克柔念珠菌引起的皮肤念珠菌性肉芽肿一例国内首报

    作者:徐丽霞;曾学思;孙建方;杨海平;吕桂霞;胡素泉;顾菊林

    患者女,80岁,左手腕部3 cm×6 cm大小浸润性肿块,部分表面覆盖增厚焦痂.临床拟诊:皮肤真菌感染.皮损样本送真菌培养、组织病理检查及特殊染色.组织病理检查,真皮内有大量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及浆细胞浸润,特殊染色见有大量的真菌孢子及菌丝.真菌培养及鉴定证实为克柔念珠菌.给予伊曲康唑口服治疗5个月,皮损消退.

  • 三唑类广谱抗真菌新药——泊沙康唑

    作者:江丽;马道铭;刘维达

    泊沙康唑是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2006年批准上市的三唑类口服广谱抗真菌药[1],它主要适用于念珠菌属、隐球菌属真菌引起的真菌血症,呼吸、消化道、尿路真菌病,真菌性腹膜炎、脑膜炎等,还可以用于抗曲霉和念珠菌侵袭的免疫缺陷患者,包括造血干细胞移植和其他器官移植患者的感染预防.目前泊沙康唑的规格为40 mg/mL口服混悬剂和200 mg片剂.每次服200 mg,每日3次,泊沙康唑可治疗一般性真菌感染,而对于严重的深部真菌感染可每日800 mg,分2-4次口服[2].

  • 复发性阴道念珠菌病念珠菌的菌种及药敏分析

    作者:冯佩英;陆春;朱国兴;张玉清

    目的:了解复发性外阴阴道念珠菌病(RVVC)临床分离菌株及其对几种常见抗真菌药物的敏感性.方法:分别采用念珠菌显色培养基和R0SC0纸片扩散法进行RVVC念珠菌菌种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62株阳性标本中,分离出白念珠菌47株(75.81%),热带念珠菌4株(6.45%),光滑念珠菌2株(3.23%),克柔念珠菌5株(8.06%),其他念珠菌4株(6.45%).62株念珠菌对4种常用的抗真菌药物,即两性霉素B、酮康唑、氟康唑和伊曲康唑的敏感率分别为:100.00%(62/62)、88.71%(55/62)、96.77%(60/62)、95.16%(59/62).结论:RVVC的主要致病菌仍是白念珠菌,但非白念珠菌所占比例呈上升趋势;RVVC分离菌株对咪唑类抗真菌药物仍有较高的敏感率.

  • 念珠菌属显色培养基在念珠菌性阴道炎检测中的应用

    作者:张青;汪定成;刘树林

    对念珠菌属显色培养基在念珠菌性阴道炎检测中应用的评价.利用念珠菌属显色培养基根据不同种类念珠菌呈现不同颜色,直接判定结果,并与生化试验对72h内鉴定效率进行比较.该培养基对24h、48h、72h鉴定效率为88%,93%,100%,均高于生化试验(39%,81%,93%).故认为念珠菌属显色培养基在念珠菌性阴道炎检测中的应用优于传统检测法,对指导临床诊断和选择用药具有重要意义.

  • 粉防己碱对酮康唑抗近平滑念珠菌复合体的体外增效活性研究

    作者:赵亚婧;李水秀;蒋玲;宋延君;郭慧;刘维达;沈永年;朱坤举;张宏

    目的 探讨粉防己碱在体外对酮康唑抗近平滑念珠菌复合体有无增效作用.方法 参照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协会(CLSI)推荐的M27-A3方案,采用棋盘式微量稀释法测定酮康唑单独及联合粉防己碱抗21株近平滑念珠菌复合体临床株抗真菌活性,结合部分抑制浓度指数(FICI)对结果进行评价;以甲基四氮盐(XTT)法分别测定不同时间点药物作用的效果,绘制时间杀菌曲线,动态观察药物体外抗近平滑念珠菌复合体活性.结果 粉防己碱与酮康唑单独作用于21株近平滑念珠菌复合体菌株的低抑菌浓度分别是32~64 mg/L和0.031 25~2 mg/L,两药联合时低抑菌浓度分别降至2 ~8 mg/L和0.008~0.25 mg/L,FICI值为0.09 ~ 0.5;时间杀菌曲线表明,与酮康唑单用组和粉防己碱单用组相比,酮康唑联合粉防己碱组真菌生长延迟明显.结论 粉防己碱在体外对酮康唑抗近平滑念珠菌复合体有明显的增效作用.

218 条记录 6/11 页 « 1234567891011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