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副脾误诊为平滑肌瘤1例
病历资料患者,女,7岁,发现左上腹包块1个月,无腹痛、发热,实验室检查指标无异常.CT平扫示左上腹部左肾前方见一类圆形软组织密度影,密度均匀,平均CT值50Hu,大小约57mm×46mm,边缘光整,与周围组织界限清.增强扫描左中腹部病变明显均匀强化,动脉期平均CT值128Hu,静脉期及延时期强化渐消退(如图1).术前诊断考虑良性病变,结肠平滑肌瘤可能性大.术后病理诊断副脾.
-
脾错构瘤一例
患者男,21岁。因体检发现脾脏占位10 d于2013年12月30日入院。体检:腹部及肋下未触及明显肿块。 CT示:脾脏内见类圆形稍低密度影,增强后病灶明显强化,内见少许低密度影,动脉期密度较高,静脉期及延时期基本与同层血管密度相同,病灶大小约4.5 cm ×5.1 cm(图1),考虑动脉瘤。腹部彩色多普勒超声示:脾脏实质内见一等回声团块,大小4.6 cm ×4.1 cm,呈圆形,边界清晰规则,内部回声均匀(图2),考虑血管瘤。患者于2014年1月3日在腹腔镜下行脾脏及病灶切除术。术中见脾脏下极一直径5 cm肿块,术中脾脏连同肿块一起被分割成多块后取出,并送病理检查。
-
肾脏恶性孤立性纤维瘤一例报告
患者,男,65岁.因体检发现左肾中下极肿瘤1周于2009年5月入院.无血尿及腰痛.查体肾区无叩击痛,输尿管走行区无压痛.B超检查左肾形态失常,中下极见一中等回声肿块,大小约7.0 cm ×6.0 cm,形态欠规则,边界清楚;MRI检查见左肾中下极7.5cm×6.5 cm大小等T1、短T2信号影,肾皮质变薄,左侧肾盂扩张,中下组肾盏局部破坏,增强扫描动脉期病灶呈不均匀轻度强化,髓质及延时期呈渐进性强化,肾静脉及下腔静脉中未见癌栓,腹膜后未见明显肿大淋巴结.IVU检查左侧肾影增大,肾盂输尿管未显影.尿细胞学检查未见癌细胞.临床诊断为左侧肾细胞癌.
-
婴儿右颈部巨大幼年型毛细血管瘤一例
患儿男,4个月,体重14 kg,出生20 d后发现右颈部肿块,随着患儿的生长发育,肿块也随之增大并影响颈部活动.体检:左颈部肿块约8 cm×4 cm×3 cm,肿块上极达颌下,下极进入锁骨上窝,可听到血管杂音.触诊肿块质软,边界不清楚,肿块穿刺为血性液.血常规检查:血红蛋白 95 g/L,白细胞10.3×109/L.血清白蛋白39.4 g/L.CT扫描:肿块5.6 cm×5.2 cm×6.0 cm,肿瘤上极达咽旁间隙,下极进入锁骨上窝.增强扫描后肿瘤明显强化,内见斑片状低或无强化区,延时期见明显均匀强化(图1).诊断:右颈部海绵状血管瘤.
-
肝局灶性结节增生CT分析一例
1 病例介绍 患者,女,31岁.体检发现肝左外叶巨大肿物,平扫密度略低于正常肝组织,增强后动脉期明显强化,延时期呈等密度.
-
脾脏错构瘤一例
病例资料患者,男,45岁,因B超体检发现脾脏占位性病变入院,无恶心呕吐、畏寒、发热、腹痛、腹胀、乏力、消瘦等症状.查体:心肺无明显异常,肝肋下未及,脾肋下三指,腹平软,无压痛.实验室检查无异常.CT平扫见脾脏增大,脾内团块状稍低密度影,CT值38 HU,病灶中心见小斑片状高密度影,CT值78 HU(图1).MRI检查:脾中下极见一大小约6.5 cm×6.8 cm×6.4 cm团块状异常信号,T1呈混杂稍低信号,其内见网格状更低信号影(图2);T2呈高信号,其内可见星芒状低信号(图3);STIR压脂呈高信号,内见星芒状低信号(图4);增强扫描早期呈周边明显弥漫性强化,延时期见均质强化并逐渐充填,中心部分始终未见强化改变,延时期病灶信号高于脾脏信号(图5).MRI诊断:脾脏占位性病变,血管瘤可能性大.术中所见:行脾脏切除术术中见脾脏大小约10 cm×8 cm×6 cm,脾中下极见直径约6 cm大小灰白灰红色肿块伴出血,出血区旁可见直径约0.8 cm囊性区.
-
螺旋CT三期扫描对肝内低密度灶的诊断价值
目的对肝脏病变在SCT三期扫描中的特征表现进行分析,并作出鉴别诊断.方法对63例肝脏低密度灶进行SCT三期扫描、观察动脉期,门脉期,均衡期的CT表现特征.结果肝癌为动脉期明显强化,门脉期及均衡期密度快速下降,很快恢复为平扫低密度,表现为"早进早出".肝转移瘤病灶一般多发,可见特征的"牛眼征",肝胆管细胞癌可见病灶不均强化及其内胆管扩张,钙化灶.肝血管瘤动脉期可见周边点状强化,门静脉及延时期可见强化向中心发展变为等密度.典型肝脓肿门静脉期及均衡期可见"双靶征",不典型肝脓肿可见"蜘蛛征"及"蜂房征".肝囊肿三期扫描均不强化,呈水样密度.肝局灶脂肪浸润门静脉期可见低密度灶内正常走行的血管,无受压.结论 SCT三期扫描对肝脏疾病可提供更多信息,提高病变的检出率,并能显示病灶的特征改变有益于定性.
-
胸腺肽31例不良反应分析
2003年 4月,正是"非典"疫情蔓延时期,为了预防医护人员被感染,对我院 1 298名职工注射了增强免疫力的药物--胸腺肽.然而,大范围应用同一种药品难免会出现药物不良反应( ADR),为此,笔者对应用胸腺肽可能引起的 ADR进行了重点监测.监测起止时间为 2003年 4月 26日~ 6月 10日.在这 46天里共收集到 ADR42例,经综合分析,确定其中 31例与胸腺肽相关,现报道如下.
-
血吸虫肝囊肿1例报告
患者,女,4岁.入院前5天出现上腹隐痛不适,无放射痛,无畏寒、发热,扪触腹部时发现腹部包块,经院外CT检查发现左肝外叶一约5.5 cm×5.0 cm×6.7 cm大低密度块影,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增强后动脉期可见部分强化,静脉及延时期呈中、低密度,见肿块内呈分房样改变.
-
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的CT表现1例
患者,男性,39岁,因右上腹部疼痛不适行B超和CT检查.两年前患者曾因胆囊结石行"腹腔镜胆囊摘除术",此次B超及CT检查见右肝前段有结节影而人院治疗.B超发现肝右叶有一低回声,边界不清楚,B超考虑肝脏实质性包块.CT检查所见,我们采用SOMATOM PLUS4螺旋CT机行肝脏和增强扫描.扫描层厚10cm,螺距10cm,平扫时见肝右叶前段有一均匀稍低密度的结节影1.6cm×2.2cm×2.4cm大小,CT值40Hu,该结节影密度与肝脏普遍密度基本一致,正常肝脏CT值43~47Hu,增强扫描,采用高压注射器行肘正中静脉快速注射安其格内芬造影剂100毫升,行动脉期、静脉期、平衡期及延时扫描;病灶于动脉期显著强化,CT值117Hu,门静脉期至延时期,病灶密度逐渐浅淡,与肝实质密度一致,49Hu.胰头部大小形态密度未见异常,脾增大约7个肋单元,胰腺及脾脏实质未见异常密度影,腹膜后淋巴结无肿大.
-
肺动脉螺旋CT高压增强扫描技术方法及效果评判标准的探讨
材料与方法使用单排螺旋CT机.自动高压注射器,造影剂为非离子型造影剂,常使用碘海醇、优维显或欧乃派克三种.对于效果及副反应而言,三种造影剂均没有明显的差别.为了便于探讨及说明,本文选用的造影剂统称为非离子型造影剂.病例选用近年来所有做过肺动脉高压增强扫描,并明确诊断的CT片作为讨论及评判资料.这些病例均无碘过敏史及危险因素(如对某些药物有过敏史,严重的肝肾功能损害,心功能不全,甲亢等),高压增强扫描全过程均能配合.扫描方法:单排螺旋CT,采用层厚3 mm、间隔3 mm、螺旋式扫描、螺距1,一定要从主动脉弓水平面向下扫描约20多层.非螺旋式扫描采用3 mm层厚、间隔5 mm,扫描由主动脉弓部向下扫描至隔顶约4 cm处结束.以上两种扫描方法均将延时期(预备期)定为12秒(年长患者或身高患者定为13秒).注射速度为3 ml/秒,采用100~120 ml非离子造影剂作为总剂量(6公斤以下者用100 ml,60公斤以上者用120 ml或据情而定).注射开始后,同时同步开始延时期的启动,延时期13秒后立刻自动开始扫描.
-
肝脏高压增强动静脉双期CT扫描操作法及效果评判标准
材料与方法一、一般资料:本院使用的是单排螺旋CT,自动高压注射器,非离子型造影剂(优维显、碘海醇及欧乃派克均可).资料来源于近年来我院所有做过CT肝脏动静脉双期高压增强扫描200病例的CT片.所有能配合的病例,均应无药物过敏史及危险因素.CT及高压注射器都处于正常工作状态,注射过程顺利.造影剂为非离子型.常用80 ml~100 ml,50公斤以下者用80 ml或70 ml,60公斤以上用100 ml,肝动脉延时期定为21~22秒,肝静脉延时期定为61秒左右.层厚10 mm间隔10mm,螺旋式扫描,螺距1,3 ml/秒,对于层厚和间隔也可据情况而定(或5 m或3 m).
-
螺旋CT肝脏高压增强动静脉双期扫描技操作方法及效果评判标准
非离子型碘造影剂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影像学诊断,尤其是高压注射此类含碘造影剂,均显示出较传统的离子型高渗含碘造影剂要优越的多.虽然非离子型造影剂在CT高压扫描中具有副反应小,患者耐受性强等优点,但如果在增强扫描时,尤其在高压增强多期扫描中,操作者对于延时期(预备期)没有一个完整而固定的时间概念,就很可能使造影增强达不到预期的诊断效果,本文将从近年来所有接受过肝脏动脉及静脉血管高压增强CT扫描的病例中,回顾性地探讨一些有规律的,并经过长期实践检验过的操作方法.
-
再谈肝脏高压增强动静脉双期扫描操作法
非离子型碘造影剂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影像学诊断,尤其是高压注射此类含碘造影剂,均显示出较传统离子型高渗含碘造影剂要优越的多.虽然非离子型造影剂在CT高压扫描中具有副反应小,患者耐受性强等优点,但如果在增强扫描时,尤其在高压增强多期扫描中,操作者对于延时期(预备期)没有一个完整而固定的时间概念,就很可能使造影增强达不到预期的诊断效果.本文将从近年来所有接受过肝脏动脉及静脉血管高压增强CT扫描的病例中,回顾性地探讨一些有规律的,并经过长期实践检验过的操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