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青光眼临床治疗的研究进展
青光眼的药物治疗抗青光眼的药物主要通过以下两种机制降低眼压:减少房水生成;促进房水排出,各种降眼压药物中,既有通过单一机制降低眼压,也有通过以上2种机制联合作用以降低眼压.近几年,多种抗青光眼新药研发成功,并逐步在临床应用.
-
抗青光眼滤过手术后并发浅前房的临床分析
浅前房是抗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常见的一种并发症,如治疗不及时,会导致角膜内皮水肿,白内障形成,虹膜前后周边粘连及恶性青光眼的发生等严重后果.因此,早期明确病因采取合理及时治疗,对保护患者视功能意义重大.2010年3月~2011年3月施行小梁切除术86例(127眼),发生术后浅前房36眼(28.3%),现报告如下.
-
青光眼手术抗瘢痕治疗的新进展
青光眼的病症比较复杂,由于长期高眼压患者眼部组织结构被破坏较严重,如果用一般的抗青光眼手术治疗,术后滤过口的阻塞常常导致远期效果不理想,是一种比较难被治愈的眼科疾病。一般情况下,手术失败基本是由于滤过口出现成纤维细胞增生和瘢痕形成导致滤过口出现阻塞所引起的。青光眼术后瘢痕形成严重影响了手术的效果,本文就目前国内外研究的抗瘢痕治疗的主要新药物(如小干扰RNA、吡非尼酮、干扰素等)的报道进行回顾并进行一些简单的总结。
-
睫状体透热硅胶引流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是顽固性青光眼之一,常规抗青光眼手术疗效差.我院从1996~1998年应用睫状体透热硅胶引流术治疗11例,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
抗青光眼手术并发症的临床分析
青光眼是一种致盲率很高的眼病,如何提高青光眼的手术质量关系到患者的生活质量,现将78例小梁切除的青光眼作一回顾性分析.
-
瞳孔异常白内障的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及囊袋内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具有组织损伤小、术后炎症反应轻、创口愈合快、术后散光度低等优点[1].我们在熟练掌握此项技术的基础上,对26例外伤性白内障合并虹膜缺损、瞳孔括约肌麻痹患者及抗青光眼虹膜嵌顿术后白内障患者实施小切口白内障摘出及囊袋内植入人工晶状体,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报告如下:
-
抗青光眼滤过手术后患者的出院指导
青光眼患者术后往往需要继续进行院外治疗及护理,特别是滤过性手术后的患者更是如此.我院从1999年1月~12月用滤过性手术加早期眼球按摩治疗青光眼31例,每例均给予有针对性的出院指导,有效地预防并发症,确保手术效果,并大大提高了整体护理的质量和病人的满意度.
-
前房引流装置ExpressTM在开角型青光眼手术治疗中的应用
良好的抗青光眼手术方案既要有效地降低眼压,又要尽可能地减少对眼组织结构和生理功能的破坏与干扰.笔者于2003至2004年在法国波尔多大学附属医院眼科学习工作期间,采用一种新型的前房引流装置ExpressTM对192例开角型青光眼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
抗青光眼药物联合治疗的策略
在现有降眼压药物中,采用单一药物治疗青光眼,大约仅有25%~50%的患者可达到目标眼压.如果采用某种药物治疗,眼压不能满意控制,我们将选择换药、加药、激光及手术方法治疗.更换药物治疗,一般可选择不同作用机制或降眼压效果更强的药物,适时观察换药后眼压控制情况.两种以上的药物联合治疗则需要考虑更多因素,如联合用药的协同效果和安全性、患者用药的方便性和依从性.笔者重点从降眼压效果和副作用两方面阐述联合用药的搭配、选用原则及注意事项等,以与眼科同道交流.
-
磺胺类碳酸酐酶抑制剂研究进展
碳酸酐酶抑制剂(CAIs)作为药物具有广泛的生物活性,如抗青光眼、利尿、抗肿瘤、抗癫痫、抗风湿、降血糖等.近几年,新一代抗青光眼磺胺类CAIs已经取得很大的研究成果,抗肿瘤磺胺类CAIs的研究也日益活跃,发展极为迅速.现综述磺胺类CAIs在抗青光眼和抗肿瘤领域的研究进展.
-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合并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neovescular glaucoma,NVG)是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严重并发症,药物治疗效果不良,一般的抗青光眼手术效果欠佳,属难治性青光眼[1].眼睛无视功能者多选择睫状体光凝术或睫状体冷凝术,尚有视功能者多选择引流管植入术[2].本研究对协和医院1994~1999年眼科诊治的21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合并新生血管性青光眼作回顾分析,并与同期20例曾行全视网膜光凝的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进行比较.
-
分开切口做超声乳化并小梁切除手术治疗白内障并发青光眼的疗效观察
目前,我国人民健康状况日益改善,人均寿命也随之延长,但同时也使某些疾病的发生率有一定程度的上升,白内障并发青光眼即是其中之一。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眼内压力因各种因素影响而持续升高,终损伤视神经,导致失明。传统的治疗方法通常为抗青光眼降眼压手术如小梁切除术,但存在并发症多、复发率高等问题。分开切口做超声乳化和小梁切除联合手术指的是将超声乳化的切口和小梁切除的切口分开,在同一角膜不同位置做切口。其与传统手术方法不同的是制作巩膜瓣的位置多选在12~1点钟上方角膜缘后巩膜上做3.5~4.0mm的水平板层巩膜切口。而超声乳化则选在颞侧11点钟位置做透明角膜切口入前房。完成超声乳化及人工晶体植入后于12~1点钟巩膜瓣下切除小梁组织,并行虹膜根切后缝合巩膜瓣和结膜瓣[1]。本研究通过对99例104眼白内障并发青光眼患者疗效验证,证明分开切口做超声乳化并小梁切除手术,植入折叠人工晶体,疗效好、术后有功能滤过泡形成好、眼压控制更理想。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
丝裂霉素C在滤过手术失效病例的应用
抗青光眼滤过性手术失败的主要原因是滤过泡瘢痕形成.近些年来,临床上在手术近期内试用多种药物来抑制滤过手术后瘢痕的形成,取得了一定的疗效[1].
-
我院门诊2010-2013年抗青光眼滴眼液的用药频度分析
目的:通过分析本院抗青光眼滴眼液的用药频率,了解抗青光眼滴眼液的使用分布情况.方法:应用医院药房管理系统,查取本院2010年7月-2013年6月门诊青光眼患者的处方63 135张,统计分析各种抗青光眼滴眼液的处方频次和每日费用,并进行排序.结果:在门诊抗青光眼药物的使用中,单品种中2%美开朗滴眼液和布林佐胺滴眼液分别以34.45%和24.46%的使用率列前2位,按药品类别计β-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和局部碳酸酐酶抑制剂以总使用率35.27%和24.46%排在前2位.结论:β-肾上腺素受体阻滞剂在本院门诊使用率高,前列腺素类药物虽效果良好,但由于价格较高而使临床应用受到影响.
-
青光眼基础研究进展及对临床工作的意义
我国的青光眼基础研究近10年来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其发展的基本脉络和整体趋势与国外的研究一致,某些领域的研究已经达到与国外研究水平接近或同步.概括起来可以分为三大类:(1)青光眼发病机理及其改变的共同通路是研究的核心,即包括房水排出通道和视神经病变发生机制的研究,以及青光眼相关基因突变的研究;(2)围绕青光眼发病机理的研究进展而发展出新的治疗理念和相关研究,如青光眼的神经保护和神经再生;(3)从青光眼临床治疗中的难题引出,通过基础学科的研究探求解决途径,例如抗青光眼滤过手术后的瘢痕化问题.
-
抗青光眼药物联合治疗的策略
在现有降眼压药物中,采用单一药物治疗青光眼,大约仅有250%~500%的患者可达到目标眼压.如果采用某种药物治疗,眼压不能满意控制,我们将选择换药、加药、激光及手术方法治疗.更换药物治疗,一般可选择不同作用机制或降眼压效果更强的药物,适时观察换药后眼压控制情况.
-
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前房延缓形成的临床分析
前房延缓形成是抗青光眼手术后严重并发症之一,如果处理不当角膜失代偿、脉络膜脱离、继发白内障等,从而影响视功能恢复.为了避免上述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术后视功能,本文对我院抗青光眼手术后前房延缓形成的原因、预防措施及处理方法进行临床分析.
-
眼球按摩在抗青光眼滤过术后护理中的应用
青光眼是一种严重的不可逆性致盲眼病,危害大,致盲率极高[1,2],在我国青光眼盲人占盲人总数的8.8%,为第4位致盲眼病[3].
-
抗青光眼药物合用时对肾脏的损害
青光眼是一组以特征性视神经萎缩和视野缺损为共同特征的疾病,其病因通常是因为眼内压异常升高,超过了眼睛所能耐受的高限度,以致造成了视神经受压及供血不足,轴浆流中断引起视神经损害,视野缺损,若未能得到及时正确的诊断和治疗,终将导致患眼失明.对于早期发现的开角型青光眼患者,通常不主张采用手术治疗,而以药物降低或控制眼压,保护视神经,保存视功能,而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一经确诊,首选手术治疗,但手术前也必须先用药物控制眼压,以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因此,对于青光眼患者而言,降眼压药物的使用显得至关重要.
-
青光眼小梁切除术5-Fu的应用体会
抗青光眼滤过术后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术后滤过瘢痕化.某些抗代谢药物可以抑制术后滤过处的过度增殖.其中5-氟尿嘧啶(5-Fu)已逐渐应用于青光眼滤过术中及术后.从1997年4月~1998年5月对16例22只眼在青光眼小梁切除术中、术后应用5-Fu,效果较好,报告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