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非酒精脂肪性肝病的诊治进展

    作者:王月

    探讨非酒精性肝病的病因、诊治的新进展.

  • 二氯醋酸二异丙胺在肝病中的临床应用

    作者:董岚;李耀兴

    为了解二氯醋酸二异丙胺在肝病中的临床应用以指导临床用药,查阅文献,将相关二氯醋酸二异丙胺在肝病中的临床应用现状整理,发现二氯醋酸二异丙胺在非酒精性肝病和酒精性肝病治疗中有很好疗效,二氯醋酸二异丙胺与其他药物联用也有很好疗效,现介绍如下:

  • 第68届美国肝病研究学会年会会议报道

    作者:胡瑾华;徐东平;赵景民;陈国凤;孟繁平

    2017年10月20日—24日,第68届美国肝病研究学会(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the Study of Liver Diseases, AASLD)年会在美国华盛顿特区Walter E会议中心召开.11000余名来自全球各主要国家肝病、感染性疾病、肝移植、消化内科、病理、免疫、病毒学、流行病学、营养学等领域的临床专家、基础研究及相关人员参加了会议,中国参会人数超过800人.大会选录了包括口头发言、壁报交流共2268篇论文.对肝病临床治疗进展,基础研究发现,转化医学等多方面的研究进行了报告和充分讨论.下面就目前肝病的临床诊治研究热点问题进行总结和报道.

  • 糖尿病胃肠并发症诊疗经验

    作者:沙克尔;李力华

    糖尿病胃肠并发症主要包括:胃轻瘫、肠病(可导致腹泻、便秘、大便失禁等)、非酒精性脂肪肝等.胃轻瘫可能的表现有:早饱、恶心、呕吐、胃胀、餐后饱胀感、上腹痛等.在排除其他原因的情况下、采用胃排空闪烁摄影检查(gastric emptying scintigraphy ),若发现餐后胃排空延迟.可明确诊断为糖尿病胃轻瘫.患者应当尽可能做到:不用减弱胃动力的药物,控制血糖,增加饮食中水分含量,少食多餐,戒烟限酒.减少不溶性膳食纤维的摄入,少吃脂肪含量较高的食物.促进胃肠蠕动药物(如:胃复安.红霉素)有助于控制胃轻瘫症状.糖尿病相关性便秘和腹泻的治疗是一种支持性疗法,主要是为了控制症状.非酒精性肝病常见于肥胖者及糖尿病患者.糖尿病患者,如果出现肝转氦酶升高,需要着重考虑导致肝病的其他原因,包括:肝炎和血色素沉着症(hernochromatosis).逐渐减轻体重、控制血糖及药物疗法(如:吡格列酮、二甲双胍)可能会使肝转氨酶恢复正常,不过,目前尚不清楚非酒精性脂肪肝强化治疗的临床价值.控制血糖对于治疗大部分胃肠并发症都很重要.

  • 基于肠促胰素药物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肝病的疗效和安全性的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

    作者:胡琴;唐惠林;邵宏

    本文旨在对基于肠促胰素药物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肝病的疗效和安全性进行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全面检索Cochrane Library、 EMBASE、PubMed、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和万方中华医学会期刊数据库,纳入2015年7月之前发表的全部随机对照试验(RCT).共纳入7个RCT的532名患者(干预组:264,对照组:268).肠促胰素组显著降低患者谷丙转氨酶ALT (WMD-12.30,95% CI-17.53~-7.06)和BMI (WMD-2.64,95%CI-4.35~-0.94).两组对患者血红蛋白(HbA1c%)、天门冬氨酸转移酶(AST)、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和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RA)的改变无显著差别.有限的安全性资料显示不良反应可耐受.基于肠促胰素药物对ALT和BMI的改善效果较好,安全性尚可,可作为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肝病患者的治疗选择,但研究质量有限.

  • 内源性大麻素系统在肝脏疾病中的作用及相关机制的研究进展

    作者:陆春风;吴夏飞;连娜琦;孔德松;张峰;陆茵;郑仕中

    目的 对近年来关于内源性大麻素系统在肝脏疾病中的作用及相关机制的研究做整理分析.方法 查阅近年来的国内外文献,进行全面综合、整理和归纳.结果 综述了内源性大麻素在肝病发生发展中的重要作用,重点阐述了其在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脂肪肝、非酒精性脂肪肝病、胆汁淤积性肝病及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预防与保护作用以及调控肝纤维化的发生发展及肝病并发症肝性脑病的发病过程.结论 内源性大麻素系统在肝病的治疗中具有重要作用,但作用机制复杂,亟待更深入的研究.

  •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对肝脏酶谱影响的配对研究

    作者:钱效森;刘毅;赵兰兰;刘远程;张海红;李兴旺;Li Jing

    目的:评价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syndrome,OSAS) 对肝脏酶学的影响.方法:选择30 例按照体重指数配对的不同程度OSAS 男性患者,进行睡眠呼吸暂停监测,并于清晨空腹抽血测定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水平,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氨酶及乳酸脱氢酶水平.结果:按照体重指数配对的AHI<15/h 与AHI>15/h 的两组患者体重指数、年龄、腰臀比、颈围均无统计学差异.两组患者AHI 水平有统计学差异(6.67±5.16/h vs 31.69±22.91/h,p= 0.001);夜间低血氧饱和度有统计学差异(88.07±6.69 % vs 79.47±11.31%,p=0.019).AHI>15/h 组患者胰岛素抵抗指数较AHI<15/h 组患者升高并有统计学差异(1.47±0.58 vs 0.94±0.49,p=0.001).AHI>15/h 组患者空腹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水平较AHI<15/h 组患者升高并有统计学差异(33.82±33.37 IU/L vs 20.06±13.64 IU/L,p=0.040);乳酸脱氢酶水平升高并有统计学差异(165.83±37.50 IU/L vs 144.93±21.28 IU/L,p=0.047).结论:随着OSAS 严重程度增加,胰岛素抵抗程度增加,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及乳酸脱氢酶升高;提示OSAS 可能通过间断缺氧途径及胰岛素抵抗途径导致肝功能损伤,引起非酒精性肝病.

  • 健肝降脂汤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疗效观察

    作者:郑淑文;宓余强;张弘;徐亮

    [目的]观察健肝降脂汤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确诊为非酒精性脂肪肝的12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予健肝降脂汤1剂/d,水煎服300mL,早晚分服.对照组给予多稀磷酸酰胆碱胶囊2粒,3次/d,口服.两组疗程均为3个月,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症状变化、肝功能、血脂、肝脏彩超变化.[结果]治疗组达到临床基本治愈者39例,好转14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88.3%.对照组分别为17例,23例,20例,总有效率为68.3%.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健肝降旨汤能有效地降低血脂,改善肝功能,改善肝脏影像学变化,对非酒精性脂肪肝有确切疗效.

  • 祛瘀化浊方对非酒精性脂肪肝模型大鼠脂代谢及肝功能的影响

    作者:黄鸿娜;黄晶晶;毛德文;王振常;潘哲

    目的 观察祛瘀化浊方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模型大鼠脂代谢和肝功能的影响,探讨该方治疗NAFLD的机制.方法 将80只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多烯磷脂酰组、祛瘀化浊汤组,每组20只.除正常组外,其余组均采用高脂饲料喂养84 d制作NAFDL模型.造模成功后,多烯磷脂酰组给予多烯磷脂酰胶囊水溶液灌胃,祛瘀化浊汤组给予祛瘀化浊汤灌胃,正常组和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灌胃,均3次/d,连续56 d.灌胃结束后取血检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血脂(TC、TG、LDL-C、HDL-C)、肝功能(ALT、AST)和肝脏组织匀浆中TG、TC水平.结果 模型组大鼠血清ALT、AST、TG、TC、LDL-C水平及HOMA-IR均明显高于正常组(P均<0.05),HDL-C水平明显低于正常组(P<0.05);多烯磷脂酰组和祛瘀化浊汤组血清ALT、AST、TG、TC、LDL-C水平及HOMA-IR均明显低于模型组(P均<0.05),HDL-C水平明显高于模型组(P均<0.05),且祛瘀化浊汤组各指标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多烯磷脂酰组(P均<0.05).模型组大鼠肝组织匀浆中TC、TG水平显著高于正常组(P均<0.05),多烯磷脂酰组和祛瘀化浊汤组肝组织匀浆中TC、TG水平显著低于模型组(P均<0.05),且祛瘀化浊汤组明显低于多烯磷脂酰组(P均<0.05).结论 祛瘀化浊方能够改善NAFLD大鼠脂肪代谢紊乱,减轻肝脏脂质蓄积,纠正胰岛素抵抗.

  • 非酒精性肝病对绝经期妇女骨代谢生化指标的影响

    作者:李艳敏;刘章臣;史华民

    目的:探讨非酒精性肝病对绝经期妇女骨代谢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9月-2015年7月住院期间确诊为非酒精性肝病(NAFLD)及健康绝经期妇女,各55例,NAFLD绝经期妇女者为病例组,健康绝经期妇女为对照组,检测两组患者的总肝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等血脂指标,并测量两组骨代谢生化指标,包括骨钙素(BGP)、血清25-维生素D[25-(OH)2-D3]、β-胶原特殊序列(β-CTX)、血清特异性碱性磷酸酶(sBAP)、骨钙素(OT)、抗酒石酸性磷酸酶(TrACP),记录数据并进行分析.结果:两组T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TG、LDL-C差异大,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的BGP、β-CTX、SBAP、TrACP等骨生化指标含量较对照组高,25-(OH)2-D3、OT等指标含量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酒精性肝病在绝经期妇女群体中影响较大,影响脂质代谢,破坏骨质代谢.

  •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并发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临床特征及相关因素分析

    作者:陈邦涛;李冰;张芸;毕杨辉;宋少娟;刘明社;赵中夫

    目的:探索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并发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临床特征及分析NAFLD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感染科及内分泌科住院或门诊就诊的CHB患者或高血糖或高血脂患者为研究对象,并选择健康体检非CHB的人群为同期对照.所有患者(653例)行血清生化学检查、乙肝五项测定、HBV-DNA定量测定并获取其身高和体重,对其NAFLD发病率及病毒载量指标等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CHB组NAFLD发病率(26.9%)与非CHB组(26.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肥胖合并高血糖、肥胖合并高血脂、高血糖合并高血脂、肥胖合并高血糖高血脂、CHB均是NAFLD发生的危险因素,且前4位因素与第5位因素均有交互作用;HBV-DNA、HBsAg、HBeAg在CHB合并NAFLD组均低于单纯CH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AFLD的发生与CHB、肥胖、高血糖和高血脂密切相关,CHB患者合并NAFLD时其病毒复制水平以及HBsAg、HBeAg降低,其可能机制有待进一步探究.

  • 降脂保肝饮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45例

    作者:潘文斌

    笔者从2006年3月~2009年3月应用降脂保肝饮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FLD)45例取得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90例均为我院住院或门诊NAFLD患者,男60例,女30例;年龄16~65岁,平均45.6岁.随机分为治疗组45例,对照组45例.

  • 血清m-AST在酒精性肝病和非酒精性肝病中的鉴别探讨

    作者:刘小林

    洒精性肝病和病毒性肝炎是导致肝硬化主要的原因[1],由于酒精性肝病的诊断主要依靠病史,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因此近年来一些较为灵敏的诊断指标不断被开发出来.其中运用到临床的指标有m-AST的活性检测以及m-AST/AST的比值计算.

  • 库普弗细胞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作者:朱明;赵蕾;龚建平

    库普弗细胞(KC)是门脉系统的第一道屏障,也是机体固有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分泌大量的炎性介质等物质,参与多种肝脏疾病的发生发展.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是指除乙醇等明确的损伤因素外,以弥漫性肝细胞大泡性脂肪变为病理特征的临床综合征,是仅次于病毒性肝炎的常见肝病.近年来研究发现KC与该病的发病全过程密切相关.

  • 血清TRF、CDT、CDT/TRF的检测在鉴别酒精性肝病和非酒精性肝病中的价值

    作者:姚印刚;张文江

    酒精性肝病(ALD)在我国已成为仅次于甲肝、乙肝等病毒性肝炎的肝病.慢性酒精中毒是世界各国存在的一个普遍问题,由慢性酒精中毒所引起的酒精性肝硬化等疾病是临床常见的疾病[1].因此,寻找理想的实验室指标,客观、准确地诊断慢性酒精中毒的程度,对于预防和治疗及鉴别诊断慢性酒精中毒及其引起的相关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 酒精性肝病与非酒精性肝病的鉴别诊断

    作者:吴红飞;裘云庆

    在西方国家,酒精性肝病(ALD)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已是常见的慢性肝病之一[1~2].

  • 大黄(庶虫)虫胶囊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50例

    作者:李玉龙;周建芳

    笔者从2004年1月~2008年12月应用大黄(庶虫)虫胶囊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50例取得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95例均为我院住院或门诊NASH患者,男64例,女31例,年龄16~65岁,平均44岁.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对照组45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情、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各项指标等方面均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诊断符合2006年2月中华医学会肝脏病学分会脂肪肝和酒精性肝病学组修订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诊疗指南>所制定的诊断标准[1].

  • 水飞蓟宾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病49例临床观察

    作者:毕毅强

    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是一种胰岛素抵抗和遗传易感性相关的代谢应急性肝损伤,随着社会老龄化程度的加深,与肥胖及代谢综合征相关的非酒精性肝病已成为越来越严重的健康问题,也是近年来临床工作热点和难点.水飞蓟宾胶囊于近年开始应用于临床[1~3],主要用于急、慢性肝炎的治疗和脂肪肝肝功能异常的恢复.笔者近年来接诊非酒精性脂肪肝炎患者时使用了该药,现将临床资料整理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选取2008 年11 月~2010 年11 月我:收治的98 例病毒性脂肪肝病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入选患者均符合<非酒精性脂肪肝病诊疗指南>中的诊断标准[4].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9 例.治疗组男31 例,女18 例;年龄29~71 岁,平均59.2依5.2岁.对照组男29 例,女20 例;年龄27~70岁,平均年龄58.7依4.8岁.两组在性别、年龄、病情等基础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血红素氧合酶-1、抵抗素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病情进展的影响

    作者:王文强;李珏宏;李昌平;康敏;陈霞

    目的 探讨血红素氧合酶-1(HO-1)和抵抗素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病情进展的影响.方法 将雄性SD大鼠60只分为4组:对照组(普通饲料喂养)、非酒精性脂肪肝模型组(模型组,高脂饮食)、HO-1干涉组(ZNPP组,高脂饮食4周后每周六尾静脉注射锌原卟啉5 mg/kg)、抵抗素干涉组(高脂饮食4周后用西洋参夜20 mL/100 g灌胃),每组15只.分别于4、8、12周末处死各组大鼠5只,经腹主动脉取血检测TNF-α、HDL-C、LDL-C等.对大鼠肝脏进行HE染色,光镜下观察HO-1,RT-PCR方法检测大鼠肝脏组织抵抗素mRNA的表达.结果 与模型组8、12周时比较,ZNPP组TNF-α、LDL-C水平升高,HDL-C水平降低;抵抗素干涉组TNF-α、LDL-C水平降低,HDL-C水平升高(P均<0.05).与模型组比较,ZNPP组HO-1阳性细胞低,肝脏脂肪变性程度增加;抵抗素干涉组肝脏脂肪变性程度减轻,抵抗素mRNA表达低.结论 HO-1可延缓或阻止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病情进展,抵抗素通过胰岛素抵抗可加重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病情程度.

  • 双环醇对脂肪性肝病保护作用的研究进展

    作者:张鸿飞

    脂肪性肝病是多种原因引起的病变主体在肝小叶、以肝细胞脂肪变性和脂肪蓄积过多为主的临床病理综合征.临床上分为酒精性肝病(ALD)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两大类.双环醇是抗肝炎新药,具有抗氧化和抗炎的特性.本文就双环醇在脂肪性肝病的基础研究与临床应用的进展加以综述.

29 条记录 1/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