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恒牙期唇腭裂术后的正畸与外科治疗

    作者:杜英;刘红;邓邦莲;段银钟

    唇腭裂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类错牙合畸形,很多患者来就诊时已做过唇腭裂修复术,但由于上颌骨或上牙弓受唇腭裂影响致其长度和宽度发育受限,上下牙弓不协调,还存在一定的牙牙合畸形和颌骨畸形,主要表现为反牙合、开牙合、牙列拥挤、牙齿扭转及错位等,其面部的畸形严重的影响了患者的心理健康.

  • 麻醉意识深度监测系统在小儿唇腭裂手术气管插管静脉全麻中的应用

    作者:蓝扬;游志坚

    目的:观察麻醉意识深度监测(NT)系统在小儿唇腭裂手术气管插管静脉全麻中的应用.方法:选择在气管插管静脉复合全麻下行唇腭裂修复术的学龄前(0~7岁)患儿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A组.全程在NT系统监测指导下调整静脉麻醉药物异丙酚用量)和对照组(B组.由资深麻醉医师常规进行诱导并根据生命体征变化调节静脉麻醉药物异丙酚用量)各20例.记录两组在入室(T0)、气管插管(T1)、手术开始(T2)、手术结束(T3)及拔除气管导管(T4)时的心率(HR)和平均动脉压(MAP),记录两组诱导和手术全程的异丙酚用量、诱导时间、手术结束至拔管时间,记录复苏期间及24 h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等数据并进行统计学处理分析.结果:两组均顺利完成手术.T4时B组心率明显快于A组(P<0.01),其他时间点两组HR与MAP均无差异.两组在T1和T4时心率均增快(P<0.05),B组T4时MAP升高;A组在T3时MAP低于T0.A组诱导期异丙酚用量及诱导时间均小.两组术程异丙酚总量和复苏时间无差别.两组复苏期均未发生呼吸抑制,B组烦躁的发生率较A组高.两组术后随访均未见并发症.结论:NT系统对于气管插管静脉复合全麻下行小儿唇腭裂手术有较好的指导意义,为麻醉医生维持适当的麻醉深度提供直观可靠的指标,有利于麻醉期间患儿安全和生命体征稳定.

  • 右美托咪定对婴幼儿唇腭裂修复术麻醉恢复质量的影响

    作者:彭菊香;杨承祥;张亚军;何万友

    目的 评价右美托咪定对婴幼儿唇腭裂修复术麻醉恢复质量的影响及安全性.方法 择期气管内插管全麻下行唇腭裂修复术的婴幼儿80例,ASAⅠ级或Ⅱ级,随机分为两组(n=40):右美托咪定组(D组)和对照组(C组).手术开始前10 min,D组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定0.5 μg/kg(稀释至20 mL),C组静脉泵注等容积小儿糖盐水(输注时间10 min).记录入室时(T0)、手术结束时(T1)、拔管前即刻(T2)、拔管后5 min(T3),15 min(T4),30 min(T5),60 min(T6)时的MAP和HR.记录手术时间、拔管时间、躁动发生率、T4、T5、T6时的疼痛行为评分及Ramsey镇静评分,记录术中瑞芬太尼的用量、术后需用舒芬太尼的例数、呼吸抑制、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拔管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C组比较,D组在T2、T3、T4时的MAP降低,T2~T5时的HR减慢,在T4、T5时的疼痛评分降低,镇静评分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无一例过度镇静;D组术中瑞芬太尼的用量及术后需用舒芬太尼的例数减少;拔管后D组躁动发生率低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组无一例呼吸抑制,两组均无恶心呕吐发生.结论 右美托咪定能安全用于婴幼儿唇腭裂修复术麻醉,且可提高麻醉恢复质量.

  • 唇腭裂修复术中的麻醉护理配合

    作者:卢玲静;王伯钧;朱冬敏

    目的 了解在唇腭裂手术麻醉过程中发生并发症原因,探讨有效的护理措施.方法 346例唇腭裂患儿在全身麻醉下施行修补术,全程给予恰当护理.结果 346例在手术麻醉过程中,发生呼吸抑制或暂停78例(22.54%),呼吸道梗阻8例(2.31%),心律失常5例(1.45%),因抢救措施及时恰当,无相关麻醉死亡病例.结论 到位的麻醉护理是唇腭裂手术麻醉成功的保证.

  • 氯胺酮用于婴幼儿唇腭裂修复术麻醉的临床再评价

    作者:唐兴祥;胡旭东;何仁亮

    目的观察不同麻醉用药的婴幼儿唇腭裂修复术麻醉恢复期苏醒质量、拔管情况、围术期并发症,对氯胺酮在婴幼儿全麻中的应用安全性进行再评价.方法随机将拟行唇腭裂修复术患儿40例分为两组,氯胺酮组(20例)、非氯胺酮组(20例).结果与氯胺酮组相比,非氯胺酮组患儿术后苏醒时间缩短、苏醒质量高、再嗜睡状态改善和上呼吸道梗阻等不良并发症明显减少(P<0.01).结论氯胺酮麻醉抑制喉反射,麻醉后恶心呕吐、苏醒晚、苏醒期烦躁、苏醒延迟及苏醒后再嗜睡发生率高;因此氯胺酮在婴幼儿唇腭裂修复术麻醉中应慎用.

  • 异丙酚、瑞芬太尼和七氟烷、瑞芬太尼用于小儿唇腭裂手术麻醉的临床观察

    作者:邓晓倩;王淼;吉阳

    目的 比较异丙酚、瑞芬太尼和七氟烷、瑞芬太尼用于小儿唇腭裂手术麻醉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加例择期行唇腭裂修复术的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PR组20例,采用异丙酚和瑞芬太尼麻醉;S组20例,采用七氟烷和瑞芬太尼麻醉.记录2组患儿在麻醉诱导前,麻醉诱导后15、30min,拔管后1 min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并记录拔管时间、术后躁动分级,以及恶心呕吐和气道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2组患儿的性别、年龄、体重、手术种类和手术时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PR组在麻醉诱导后有2例患儿因心率较慢而使用阿托品,分别为3岁和8岁,前者心率低于100次/min,后者低于70次/min.与诱导前相比,PR组在拔管后1 min心率明显加快,S组在诱导后30 min和拔管后1 min心率明显加快(P<0.05).2组比较,S组的心率在诱导后15 min和30min时较PR组快,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2组的脉搏血氧饱和度均处于正常范围,无明显差异(P>0.05).2组的术后拔管时间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PR组发生术后躁动者有2例,S组有8例,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未出现恶心呕吐,以及窒息、喉痉挛等气道并发症.结论 小儿唇腭裂手术采用异丙酚和瑞芬太尼麻醉时,对心率抑制较为明显;采用七氟烷麻醉时,术后躁动的发生率较高.2种麻醉方法都能较快达到拔管要求.

  • 两种全麻方式用于小儿先天性唇腭裂修复术的比较

    作者:刘小平;钟廷惠

    目的 比较七氟烷吸入麻醉和丙泊酚瑞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在小儿先天性唇腭裂修复术对术中维持、术后恢复情况的影响.方法 40例6个月~6岁择期行唇腭裂修复术患儿随机分为两组(n=20):七氟烷吸入麻醉组(S组)和丙泊酚瑞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组(P-R组).观察并比较两组患儿诱导前(T0)、插管时(T1)、手术即刻(T2)、手术15min(T3)、手术30min(T4)及清醒拔管(T5)时血流动力学变化;记录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清醒及拔管时间,并观察术后恶心、呕吐(PONV)、苏醒期躁动(EA)、呼吸抑制及嗜睡等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患儿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七氟烷吸入麻醉和丙泊酚瑞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均适用于小儿先天性唇腭裂修复术.

  • 102例唇腭裂修复术的麻醉体会

    作者:张建荣

    目的:探讨小儿唇腭裂手术合适的麻醉方法.方法:102例小儿唇腭裂手术患儿,其中男72例,女30例,月龄4个月~36个月,体重5.0~14.Okg.其中单侧唇裂58例,双侧唇裂6例,合并腭裂38例.静脉快速诱导,经口气管插入带套囊的异型管,机械通气,采用静吸复合维持麻醉,整个手术过程中均常规监测无创血压(NIBP),心电图(ECG),SpO2,体温(T),PETC02,手术结束前15分钟停用静脉及吸入麻醉药.待患儿清醒,自主呼吸、吞咽、咳嗽反射恢复,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95%以上,拔除气管导管,再观察5~10分钟送回病房.结果:全组102例患儿术中麻醉平稳,血流动力学稳定,Sp02、PETCO2的变化均在正常范围内.麻醉诱导和维持过程中均未出现呛咳、分泌物增多和喉痉挛等现象.术中均无低氧血症、二氧化碳增高和气道压增高等现象,仅1例患儿在拔管后出现返流误吸,2例患儿在拔管后出现不同程度喉痉挛,其他患儿术后均未出现并发症.结论:术前正确评估患儿身体状况,充分做好术前准备,加强整个围手术期监护与治疗,术中采用静吸复合麻醉,气管插入带套囊的异型管是小儿唇腭裂手术麻醉的较好方法.

  • 心理护理在唇腭裂修复术中的应用

    作者:董萍

    目的:了解先天性唇腭裂患者的心理健康状态,采取相应措施,以提高唇腭裂患者的心理应激能力.方法:对128例唇腭裂患者行唇腭裂畸形修复术.结果:手术均获成功,术后无1例并发症发生.提出根据患者的心理状况制定心理护理计划,及时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结论:对先天性唇腭裂修复术患者护理的同时,应注重对患者的心理护理,加强心理护理的知识培训,提高护理人员的心理咨询能力,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关键.

  • 瑞芬太尼、氯胺酮复合异丙酚静脉麻醉用于小儿唇腭裂修复术的对比观察

    作者:高德胜

    目的:评价异丙酚与瑞芬太尼静脉复合麻醉用于小儿唇腭裂修复术的可行性及优越性.方法:80例1~3岁唇腭裂患儿随机分成两组(n=40);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组(R组)和氯胺酮复合异丙酚组(K纽),分别以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或氯胺酮复合异丙酚诱导和维持麻醉.观察两组患儿诱导前(T0)、诱导时(T1)、手术即刘(T2)、手术15分钟(T3)、清醒拔管(T4)时血流动力学的变化;记录手术时间、清醒及拔管时间,并观察术后恶心呕吐,呼吸抑制及躁动等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儿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R组与K组清晰时间分别为(6.5±2.2)min、(24.9±3.96)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异丙酚与瑞芬太尼静脉复合麻醉用于小儿唇腭裂修复术优于氯胺酮复合异丙酚麻醉,可以缩短清醒时间、拔管时间及手术室滞留时间,术后并发症少.

  • 氯胺酮维库溴铵在小儿唇腭裂修复术中的临床应用

    作者:张守华;何立华;马秀英

    我院2006-2008年对小儿唇腭裂手术行氯安酮联合维库溴铵复合麻醉共计267例,取得了良好的麻醉效果.1 一般资料选择ASAI级唇腭裂手术的患儿267例,年龄3个月-6岁,体重9-19kg,其中男102例,女165例,汉族13例,维吾尔族254例.II度唇裂83例,III度唇裂141例,I-II度唇裂合并腭裂25例,完全腭裂18例.不伴有其他脏器异常.临床诊断单纯唇腭裂267例.

  • 氟比洛芬脂在小儿唇腭裂修复术后镇痛中的运用

    作者:王勇;李建华

    目的:将氟比洛芬脂(凯芬)用于小儿唇腭裂修复术后镇痛,观察其效果及安全性.方法:40例唇腭裂患儿随机分两组:实验组(S组)和对照组(D组),手术结束前10min S组静注氟比洛芬脂(1mg/kg),D组静注0.9%生理盐水(0.1ml/kg).记录各组患儿术毕后的CRIES评分.结果:术后8h内实验组(S组)CRIE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D组),两组间自主呼吸恢复,意识恢复和拔管时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均未见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氟比洛芬脂具有提高小儿围手术期安全性和舒适度,为小儿镇痛提供了新的选择.

  • 唇腭裂修复手术的麻醉处理

    作者:陈远龙;杨晓铭;方幼平;彭嵘

    目的:探讨唇腭裂修复手术的麻醉处理方法,为患者提安全有效的手术麻醉方式.方法:选取我2011年3月~ 2012年3月间,在我院就诊的38例唇腭裂修复手术的患儿,将其随机分为静吸复合组(n=19)和静注复合组(n=19).术前6h禁食、禁饮,静吸复合组:面罩吸入氧气,氧流量为2 ~5L/min,同时采用4%~7%体积浓度的七氟烷诱导麻醉,手术操作中采用1.5% ~2%体积浓度的七氟烷维持麻醉;静脉复合组:肌肉注射氯胺酮行基础麻醉,而后采用静脉注射氯胺酮根据患儿体重,每2 ~ 3mg/kg进行麻醉诱导,手术操作中同样按照每2~3mg/kg以氯胺酮维持麻醉.两组患儿麻醉前均进行1%利多卡因和1:100000的肾上腺素分别对唇裂和腭裂患儿进行眶下神经和口腔内麻醉,术中均采用芬太尼诱导并维持.观察并记录两组患儿麻醉前后血压、心率以及术后记录苏醒时间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儿麻醉前、麻醉后10min的收缩压/舒张压和心率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静吸复合组术后苏醒时间、并发生的发生率均低于静注复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七氟烷静吸复合麻醉麻醉效果良好,术后苏醒时间较短,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在唇腭裂修复术中推广使用.

  • 全麻唇腭裂修复术82例苏醒期并发症的分析

    作者:李雪莎;陈钟

    近年来,我科在全麻下共施行唇腭裂修复术136例,其中82例患者全麻未清醒即送返病房监护室,现将苏醒过程中的并发症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82例ASA Ⅰ~Ⅱ级,男性50例,女性32例,年龄小3个月,大11岁。唇裂修复20例,腭裂修复术62例。   麻醉前用药:1岁以内小儿采用阿托品0.02 mg/kg,1岁以上加用哌替啶1 mg/kg。   麻醉方法:除唇裂修复术外,腭裂手术均采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唇裂修复术中采用氯胺酮,安定麻醉,共20例;腭裂修复术中,一组以羟丁酸钠,氯胺酮,安定麻醉共38例,另一组以羟丁酸钠、芬太尼、10 g/L普鲁卡因加琥珀胆碱麻醉,共24例。   监测:本组患者入监护室观察2 min,用美国产MEC503脉搏氧饱和度监护仪行SPO2监测,然后鼻导管或面罩吸氧。入室后首次监测SPO2其结果<94%者25例(30%),其他并发症28例(34%),其中呼吸道梗阻11例(13.4%),恶心呕吐13例(15.9%),呼吸停止1例(1.2%),躁动不安3例(3.6%)。2 讨 论2.1 低氧血症作为手术后的常见并发症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Viagkumar等报道小儿术后低氧血症发生率为28%。本文82例小儿全麻后监测SPO2,发现SPO2<94%者25例(30%)。分析其发生原因为小儿喉部较成人狭窄,粘膜细嫩,气管插管机械刺激易充血水肿,严重者可致呼吸困难。同时,小儿呼吸肌发育不全,术中易出现肺不胀和通气障碍。此外,麻醉及肌松药的残余作用,加之小儿代谢旺盛而耗氧量大,均可导致不同程度的低氧血症。监测SPO2能及时发现低氧血症,彻底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同时吸氧是纠正低氧血症的有效方法。2.2 呼吸道梗阻主要原因为分泌物增多,因氯胺酮等麻醉药作用,可使唾液腺及呼吸道分泌物增多。阿托品的作用约维持1 h,因此对手术时间较长者,术中应酌情追加阿托品为妥。为保持呼吸道通场,应及时清除分泌物,拔管前彻底进行吸引。本组1例呼吸停止患者系麻醉时反复气管插管才得以成功,考虑为喉头充血水肿,致拔管后呼吸困难,造成暂时缺氧,呼吸暂停,经重新气管插管给氧、皮质激素等治疗恢复。氯胺酮苏醒期常出现精神症状,包括躁动、谵妄等,3例患者躁动不安可能与氯胺酮的副作用有关,经给予镇静、镇痛药治疗即恢复安静状态。2.3 恶心呕吐是术后常见并发症,若处理不及时,可发生严重的误吸或窒息。小儿唇腭裂术后呕吐的发生率较高,可能是由于:(1)术中胃液及吞入涎液、血液和气体潴留致胃扩张,达一定程度时可引起内脏传入神经包括伤害性感受器的活动,麻醉时患者多处于肌肉松弛状态,故不易引起呕吐。在清醒时,在上述扩张性刺激下,上腹部不适感增加,进而引起恶心甚至呕吐;(2)麻醉苏醒期,患儿头部运动对前庭迷路系统的刺激;(3)麻醉药物的残余作用等。本组患者入监护室头部即转向一侧,呕吐发生时,及时清除吸引口内呕吐物,均未造成不良后果。

  • 314 例先天性唇腭裂修复术患儿合并缓慢性心律失常回顾性分析

    作者:公文华;张丽

    在对先天性唇腭裂畸形患儿临床麻醉过程中,我们发现该类患儿合并缓慢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较高.为引起麻醉医师重视,提高麻醉的安全性,我们对314 名先天性唇腭裂患儿术前及麻醉手术期间的心电图及心电监护记录作了回顾性分析,并与同期实施气管插管全麻下其它非心脏畸形矫治术的200 例患儿进行了比较分析,现报告如下.

  • 婴幼儿唇腭裂手术保留自主呼吸气管内插管全麻的体会

    作者:丁顺才;古丽亚克普;王龙;孙萍萍

    在"国际微笑列车行动"中我院曾委派本人前往新疆民政康复医院麻醉科工作近三个月,对40例择期婴幼儿先天性唇腭裂修复术患儿,采用术中保留自主呼吸气管内插管芬太尼复合咪唑安定静脉复合全麻方法,获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 新生儿先天性唇腭裂修复术围手术期的麻醉体会(附9例报告)

    作者:徐维娟;熊宇翔;徐桂萍

    唇裂、腭裂是较为常见的先天性畸形.唇裂可伴发腭裂或伴发其他先天性疾病.以往的医学观点认为:为便于手术和麻醉实施,先天性唇、腭裂手术时机以2~7个月为佳[1],但是随着医学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患儿家长的心理需求,以及唇、腭裂的早期修复对小儿的生长发育具有长远的影响,现在已经开展了新生儿的早期唇裂修补手术.我院自2005年1月~2006年11月共实施新生儿唇裂修补手术9例,全部治愈出院,现将新生儿先天性唇腭裂修复术的麻醉体会报告如下.

57 条记录 3/3 页 « 123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