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口腔疾病会要人命
其实牙疼不仅是一种病,而且不是一个孤立的病症,引起牙疼的原因也不仅仅因为"虫牙",还有其他的口腔疾病甚至全身疾病.口腔疾病往往跟全身疾病有紧密的联系,看似普通的口腔疾病有时还会引起口腔癌.口腔癌是指发生在口腔黏膜的上皮癌,因发生部位不同分别被称为唇癌、舌癌、颊黏膜癌、牙龈癌、口底癌和硬腭癌等.
-
诊断先天性鼻道闭畸形一例
患者女,11岁,其母代述出生时呼吸不畅,自幼用口呼吸,打鼾明显,鼻道不通气.查患者硬腭略高拱,五官基本端正,鼻外观正常,鼻前庭狭小,向后无鼻道结构.冠状位CT平扫:见左右鼻前庭狭小,向后为双侧上颌窦并拢及不规则的筛窦结构,鼻中隔结构不明确,未显示鼻道及后鼻道结构,诊断先天性骨性鼻道闭锁畸形.
-
口腔癌与生活方式有关
口腔癌是指发生在口腔黏膜的上皮癌,因发生部位不同分别被称为唇癌、舌癌、颊黏膜癌、牙龈癌、口底癌和硬腭癌等.专家指出,口腔癌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并且往往仅仅是由于我们的不良饮食习惯或生活习惯所致.专家提醒大家,要注意口腔癌的预防,特别要注意口腔白斑的情况.
-
怎样辨治白塞综合征
白塞综合征,其眼部症状为眼及眶周疼痛、畏光、视力受影响;口部症状有口腔、舌及咽部疼痛,发生溃疡侵及唇、舌及颊、软腭或硬腭等黏膜;外阴表现为阴囊及阴唇、龟头溃疡,或侵及尿道、会阴及肛门等处;皮肤病变包括痘疹、脓疱、脓皮病、结节性红斑等;其他可见长期不规则发热、关节疼痛、血栓闭塞性静脉炎、动脉内膜炎、呼吸道、胃肠道病变等.根据临床表现,本病相当于中医学的"狐惑"病范畴.
-
经典型Kaposi肉瘤一例
患者男,64岁,广西壮族人。因四肢末端肿胀疼痛伴淤斑结节3年余,于1998年8月11日入院。体检:四肢末端明显实质性肿胀,硬如橡皮,其间散在紫红色浸润性斑块和结节,对称性分布,大小不等。硬腭及咽后壁见大片暗紫色斑和数个结节。阴茎包皮处见乒乓球大小暗紫色肿物,质软,龟头处见丘疹和结节。其余各系统检查未见异常。实验室检查:血清人免疫缺陷病毒阴性 (复查3次),抗-CMV-IgM、抗-EBV-IgM、梅毒反应素RPR试验及梅毒血清TPPA试验均阴性。于左右小腿皮肤病变处行活体组织检查。
-
超声诊断先天性胸腹连体畸形并双心交通畸形1例
两姐妹胸腹连体畸形于生后18小时入院.该连体患儿系足月剖宫产, 无窒息史.入院体查见:双婴胸骨柄下2cm至脐部下2cm处连为一体, 约10~12cm宽, 胸骨似双婴共有, 脐部有10×4cm大小皮肤缺损, 共用脐带.患儿发育营养欠佳, 反应可, 哭声宏亮, 呼吸运动自如, 一儿左侧上唇完全性裂开, 左侧软腭及硬腭完全裂开, 宽约1cm, 左鼻翼塌陷.X线平片:该连体患儿为胸腹连体, 但两患儿胸壁间可见胸骨, 双心脏, 腹部肝脏相连.
-
0~6个月唇腭裂婴儿的喂养及护理
唇腭裂在我国是较常见的先天性畸形之一,居颌面部畸形的首位,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约为1.5:1.根据缺损程度的不同,唇裂可分为三度,即Ⅰ度为唇红裂,Ⅲ度为唇红到鼻底完全裂开,介于两者之间为Ⅱ度.腭裂也可分为三度,即Ⅰ度为软腭或悬雍垂裂,Ⅱ度为软腭及部分硬腭裂开,Ⅲ度为悬雍垂至一侧牙槽突完全裂开[1].
-
淋巴细胞、细胞因子与复发性阿弗他溃疡
复发性阿弗他溃疡(recurrent aphthous ulcer RAU)又称为复发性口腔溃疡(recurrent oral ulcer ROU)、复发性阿弗他口炎(recurrent aphthous stomatitis RAS),是指疼痛而原因不明的溃疡.这种溃疡为不连续、疼痛、浅在、复发性溃疡,并且被灰黄色伪膜覆盖、红晕包围[1].RAU主要发生于唇、颊、舌缘粘膜,但在角化完全的附着龈、硬腭少见.复发性阿弗他溃疡可以分为三型:轻型阿弗他溃疡(minor aphthous ulcer,MiAU)、重型阿弗他溃疡(major aphthous ulcer,MjAU)、疱疹样阿弗他溃疡(herpetiform ulcer,HU).MiAU 约占RAU的80%.直径2~4mm MjAU溃疡大而深,直径10~30mm深达粘膜下层直至肌层.
-
鼻内窥镜下难度较大鼻中隔粘膜下切除术76例临床疗效观察
鼻中隔弯曲是耳鼻咽喉科临床常见多发病,病因考虑一部分与外伤有关,但也客观存在着发育异常及遗传因素,硬腭高拱等相关因素[1].按部位分为软骨部偏曲,骨部偏曲,混合性偏曲;按形态分为C型、S型、嵴突、棘突、距状突;同时又分为高位偏曲与低位偏曲;按方向可分为斜向、纵向偏曲.偏曲重者可伴鼻尖歪斜.鼻中隔偏曲轻,无自觉症状者则为生理性的,不在治疗范畴之内,如鼻中隔偏曲重,导致一系列症状,为病理性的需手术矫正.鼻中隔后下方高度弯曲或鼻外伤鼻中隔双向不规则弯曲,临床较多见.我科自1997年采用鼻窦内窥镜下行难度较大鼻中隔弯曲粘膜下切除术,取得较满意疗效,现总结76例完整病例,报告如下.
-
内镜下治疗声门下巨大多形性腺瘤1例报告
多形性腺瘤又称混合瘤,是源于涎腺常见的良性肿瘤,约85%发生于腮腺,10%发生于鼻腔、口腔、咽、喉和气管的小涎腺,5%发生于下颌下腺[1].发生于小涎腺的多形性腺瘤主要位于软腭及硬腭,其次为上唇[2].国内外报道多形性腺瘤可发生在少见部位,如泪腺、咽旁间隙、会厌甚至副鼻窦、鼻中隔[3~6],但发生于声门下的巨大多形性腺瘤较少见,国内外文献[7]有零星报道.因声门下多形性腺瘤患病率低,肿瘤破溃出血更为罕见,2013年1月我科收治1例,现报道如下.
-
带蒂颊脂垫瓣在关闭腭裂鼻腔黏膜缺损中的应用
2001年以来,我们采用带蒂颊脂垫瓣关闭先天性双侧完全性腭裂修复术时软硬腭交界处遗留的鼻侧菱形缺损,并延长软腭8例,取得满意效果.
-
腭裂硬腭植骨
腭裂患儿由于先天性腭部畸形,口鼻腔相通导致语音含糊不清。腭裂修复术的目的是关闭腭部裂隙,恢复解剖完整性,延长软腭,为接近正常的腭咽闭合创造条件。多年来为了达到腭咽闭合,许多学者在手术方式上不断改进和创新,也包括了对腭裂骨缺损区植骨的研究。自1901年Eiselsberg[1]首次提出牙槽突植骨以来,由齿槽嵴裂引起的鼻唇部及牙列畸形已逐渐引起重视。腭裂齿槽嵴裂植骨术已成为综合序列治疗的一部分,在我国已逐步开展。
-
面中线恶性肉芽肿一例
患儿男,6个月.因发热15天,右鼻腔渗脓血12天,声音嘶哑8天入院.15天前开始发热,体温高达40°C.于当地卫生院输液治疗,病后3天于鼻腔滴入退热剂,随即该侧鼻腔红肿,渗脓血液.病后8天右耳道渗液,哭声嘶哑,吸吮无力.体检:T 39.2℃,P 132次/min,体重6 kg.发育正常,精神萎靡,面色苍白.浅在淋巴结无肿大,无呼吸困难,牵拉右耳患儿啼哭,声音嘶哑.右鼻前庭溃烂结脓血痂,鼻中隔穿孔,口腔硬腭顶部中线两侧各有一瘘口,直径约0.7 cm,边缘规则,上有少许脓痂.心肺正常,肝脾不大.
-
鼻腔神经内分泌癌1例报道
1 病例资料患者男37岁,因鼻阻,上颚包块,粘膜溃破40天,双上颈肿块半月收住.查体,双鼻阻,左鼻腔可见灰白色肿物,质韧,左上颚较右侧明显丰满,表面不光滑,见点状溃破,未过中线,双上颈可触及肿大淋巴结,大位于左上颈胸锁乳突肌前缘3cm×2cm,质硬、活动度差.CT[20809]示左鼻腔软组织填塞,向鼻咽腔内突出,左上颌窦内侧壁受累、腔内软组织块影.左鼻腔取病检(014548):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于2001.09.17~2001.11.07行放疗,设双耳前野(上界:平颅底,下界:硬腭下1 cm,后果,平外耳孔前缘,前界:鼻尖外1 cm).
-
中线外周T细胞淋巴瘤的综合治疗(附15例报告)
中线外周T细胞淋巴瘤是发生于鼻腔、鼻咽、硬腭及咽喉等中线部位,多呈进行性坏死,部分呈增生性病变的恶性淋巴瘤.而其中以坏死为主要表现的一组疾病以往常称作"恶性肉芽肿"或"中线恶网",以增生为主的一部分已明确为淋巴瘤,但近年来随着免疫组化和分子生物学研究的进展,发现绝大多数所谓"恶性肉芽肿"、"中线恶网"就是中线外周T细胞淋巴瘤,并已得到大多数学者的认可[1].
-
食管癌术后硬腭转移长期存活1例
食管癌少见部位的转移临床上较少见,而转移灶孤立且再手术切除后长期存活则更少见,现将我科曾收治的一例报导如下:患者,男性,40岁,进行性吞咽困难2个月,于1977年8月收住院.查体无异常.食管钡餐造影及食管镜检查示食管癌.于入院后10天在全麻下行食管癌根治术,术后恢复顺利痊愈出院.病理报告为食管鳞状细胞癌,中~低分化,侵外膜,食管周淋巴结转移1/6.
-
腭部脂肪瘤1例报告
患者男,14岁.因语言不清,吞咽困难半年余于1998年12月24日入院.检查见左侧硬腭与软腭交界处有4.0cm×3.0cm大的半圆形隆起肿物,边界清楚,表面光滑,质较软.全身情况未见异常.于1998年12月27日在局部麻醉下行腭部肿瘤切除术.于肿瘤表面纵形切开粘膜即见瘤体,有完整包膜.将肿瘤完整剥离切下,为一椭圆形肿物,4.2cm×3.1cm×3.0cm大.
-
鼻腔咽喉部外周T细胞恶性淋巴瘤咬肌浸润1例
患者,男,16岁.因右耳前肿物3个月于2001年1月7日收入院.查体:右腮腺区可及4cm×4cm×3cm大小的肿物,硬,活动度差,鼻腔及咽喉中未见异常.腮腺B超示:右面颊部实性肿物(皮下软组织内).在局麻下行"右腮腺区肿物切除术".术中见:右侧咬肌增生肥大,局部可及4cm×4cm×3cm大小肿物,与周围组织粘连,边界不清.术后病理:肌肉组织内查见外周T细胞恶性淋巴瘤浸润.术后恢复好,七天拆线转入放射科放疗.患者曾于1997年7月16日因"右鼻腔及硬腭肿物1个月"收入院.查体见一般情况好,右鼻腔可见鱼肉样肿物,伴有脓性分泌物,硬腭中线处可见约5cm×3cm大小溃疡面.肿物活检病理:鼻腔外周T细胞恶性淋巴瘤,给予6MVX线放疗,DT 4 960 cGy/5周,1997年8月30日出院.1998年2月5日因"鼻腔肿物放疗后5个月,声音嘶哑20天"再次入院.查体:左侧咽后壁可见肿物,左侧室带充血肿胀,双侧声带前1/3及前联合可见溃疡及坏死性分泌物.肿物病理:外周T细胞恶性淋巴瘤.给予CHOP方案化疗2个周期,喉部两侧野体外放疗,DT 4 684 cGy/5周.1999年12月31日因"鼻塞伴头痛15天"第三次入院.查体:鼻腔充血,有脓性分泌物,伴有粘膜溃疡.给予CHOP方案化疗3个周期,6MVX线照射16次,DT 2 495cGy,15Mev电子线照射11次,2000年4月26日症状缓解出院后失访.讨论:T细胞淋巴瘤常发生于鼻腔及软腭和硬腭,且男性多,男女之比2:1.鼻腔淋巴瘤多位于上皮下区,少数位于上皮内或深部间质,与其它结外淋巴瘤相似,常远隔播散,而且常是结外部位如胃肠道、乳腺、肝、肾、喉、睾丸及前列腺,T细胞淋巴瘤有播散至皮肤倾向,而咬肌浸润少见.
-
硅胶水囊修复左咽旁中颅底巨大脂肪母细胞瘤摘除后术腔1例
患者女,8岁.左耳下无痛性包块两年半,伴有张口受限,言语含糊,局部皮肤破溃,近两个月生长迅速.查体:肿物位于左耳垂下,面侧颌下均可触及,约8cm×8cm×7cm大小,表面皮肤破溃,面积约1.5cm×1.5cm大小,无组织液渗出,肿物质硬,固定无压痛,左侧外耳道被肿物挤压成水平裂隙状,鼓膜不可见,张口受限2cm,口腔内可见肿物位于左侧软腭、咽侧口腔侧壁粘膜下,上界达硬腭后缘,下界线不清,表面粘膜光滑,无破溃,伸舌居中,口底无异常.
-
牙源性钙化上皮瘤1例
患者,女性,35岁,因左鼻底无痛性肿物渐增大7年入院.7年前无意中发现左鼻底隆起,约“黄豆”大小,但无其它不适,此后左鼻底隆起缓慢增大,影响左侧鼻腔通气.检查:右鼻底隆起,可及3.0cm×3.0cm×3.0cm肿块,质中,无压痛,界清,无活动:口腔粘膜未见溃疡、出血点,未见龋齿,左侧硬腭前隆起.华氏位片:左上颌骨可见圆形密度减低影,内可见高密度牙影.